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思想观点。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是特别重要的。
基本观点之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就是说,坚持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从邓小平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到,他始终强调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1979年.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在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允许历史倒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页)中国从鸦片战争起的近一百年里,不少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试图学习资本主义,用资本主义道路救中国,但历史证明,此路不通。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6页)他经常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教育人们:“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同上,第63页)
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对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之所以十分重要,还因为:“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说:“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同上,第311页)邓小平尖锐地批评了“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思想观点,指出“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92页)显而易见,没有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便谈不上社会主义;同样,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中,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统一集中表现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今天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统一进一步表现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深厚而广泛的基础,社会主义又赋予爱国主义以崇高的理想和新的时代内容。
基本观点之二: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上,坚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生动体现。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才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才可以允许两种制度存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7,218页)他指出,实行“一国两制”,在中国的主体部分(大陆)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身边,“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同上,第103页)“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既符合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又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表达了海内外中华JL女的共同心愿,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的最佳设计方案。“一国两制”的理论,已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观点之三: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强调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也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坚定地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立场上,坚决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国家主权和国格。在这方面有以下两点是特别重要的。一是强调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邓小平认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新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信誉,保持了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尊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灭了我国屈服于任何外国压迫的社会根源。他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同上)当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决不是搞闭关锁国,而是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在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坚持寸土不让,强调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问题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她当时来中国是抱着一个纠缠在香港继续行使权力目的而来的。她认为香港问题虽然是侵略主义产物,但按照国际惯例来说还是可以成立的,意思是我若不还你,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她的目的是为了在1997年以后英国继续治理香港,继续殖民统治,在这一点上迫使中国让步.小平同志非常尖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非常坚决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不收回,“任何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府舞台,没有别的选择。”他又指出:“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同上第12,13页)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充分体现了他的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鲜明地表现了他维护祖国主权、国格的坚定立场。
另外,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观点还包括:在树立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荣辱观的问题上,明确提出要树立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荣辱观;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应该有不同要求等。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民族繁荣富强,推动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对于大陆以外的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来说,爱国主义旗帜是巨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团结他们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