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2015-12-11 11: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13-0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启示作初步探讨。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多义概念,概括说来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经人类改造过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其观念体系主要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是一定地域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模式化及稳定状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论述中可看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1941年5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存在着几种不同势力,这些势力的文化工作都与其政治任务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四有”中的“有文化”概念,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一般知识形态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此外,在一定的语境下,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也就是他的文化观。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他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方针,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及民族整体素质。因此,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中国的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路。

  作为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一直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论述道:“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邓小平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理想和纪律是“四有”里最重要的。做到“有理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核心地位。做到“有纪律”就是要汇集共识、凝聚力量。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的问题是贯穿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别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物质资料的发展不能缺失人对意义和价值的把握,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高目标。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思想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结构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构成层面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从文明形态来说,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非常重视运用上述观点来诠释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这些方面都没有忽略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三大结构之一。

  在人类的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考虑到文化社会功能的整体效应,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个文明都建设好。他指出:“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文化的社会结构地位和历史定位思想,体现了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方法来看问题的,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点是具备全局视野的。

  (二)体现了政治家、战略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既然人类史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那么社会的进步必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跃迁。但有些社会推进“两个文明”的进步是始于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够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确定文化发展的走向,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全球化这一趋势,全球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邓小平提出应该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优秀文化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内容和精神本质,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当代文化体系之中,形成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   对待西方文化,邓小平认为,必须敞开胸怀,接纳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文化。他认为,引进西方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仔细的甄别,从而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碰撞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作为人化产物的文化在其创造过程中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是人民群众主体论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上。邓小平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统一。

  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如何进行主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是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再次是改革文化体制,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关系中,应确立人是文化生活主体的观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个性得以表现,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繁荣。这样,邓小平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生活的选择性、多元性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对加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强烈的要求,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文化兴盛支撑着国家民族的强盛。我们应该谨记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重要的。文化在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才能保证文化建设具有必要的发展前提。

  启示之二:文化建设必须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在融合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华文化就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结果。今天,我们必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但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做到继承又不泥古,扬弃又不伤根,发展又不离宗。正如邓小平所说:“老祖宗不能丢”,“还要敢说新话”。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对待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吸收。今天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力明显强化,各种思潮来势汹汹,激荡碰撞,无孔不入,这会在无声中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解人的健康人格,这对中国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邓小平以博大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提出实行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同时他又指出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警觉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消极影响。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文化成果,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各种文化中科学判断、精心萃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不断的融合创新,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