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浅论改革的动力

2015-08-15 11: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改革;生产力;生产关系;动力
  论文摘要: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需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调整改革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人格化代表——劳动看最先发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及其薄弱点,发现改革的潜在收益。当改革的预期收益大于其预期成本时,生产力的人格化代表就会产生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使改革获得强大的动力。改革一旦在原有体制上打开一个缺口,就会引起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从而出现获利机会,使改革获得持续的动力。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利益变动是改革的永恒动力。
    
  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于社会所有制。在实行社会所有制的社会里,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地联合起来,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劳动,按实有资源和社会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在进行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照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分配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生产活动的社会计划,生产成果的社会共享,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如果社会没有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仅占有部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利益就会和拥有部分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集团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和摩擦,社会中心的计划就必须符合价值规律,否则就不会得到执行,甚至会受到拥有局部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集团和个人的抵制。而一旦社会没有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会存在,拥有生产资料的集团和个人就会凭借所有权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从而使全社会范围的按劳分配不再成为必然。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只要在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革命,用社会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指导德、法等国无产阶级革命时,从这些国家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以合作社为典型形式的集体所有制问题。…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考虑到社会主义革命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新情况:一部分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和一部分生产资料归一部分社会成员的集体所有的同时并存,并初步提出了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关系问题。既然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欧洲大陆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实行纯粹的社会所有制,那么,在这样的所有制结构下,商品生产是否还有存在的根据?由此产生的分配方式又将如何?这是马克思没有完全解决但又是非常迫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没有首先出现在比较成熟的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而出现在劳动社会化程度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大量存在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是俄国国内外敌人武装进攻苏维埃的异常事态和马克思关于社会所有制设想的结合。虽然战时共产主义的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但并不适合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战争一结束,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就日益显现,接踵而来的是农业危机、工业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的伟大就在于他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就新在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可以是社会主义经济成份逐渐占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把分配建立在物质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等等。新经济政策和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主义相比似乎是一种“倒退”,这种“倒退”的必要性和持久性并没有为当时和嗣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因此,在列宁还来不及将新经济政策全部付诸实施就被病魔夺去生命时,留下的是一个重大的难题:新经济政策仅仅是临时的对策,还是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方向?
  对于列宁留下的难题,斯大林用变动苏联生产关系的行动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所有制方面,城市中对私营工商业发动全面进攻,在农村消灭富农,逐步建立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组成的所有制结构;在发展战略上,压低劳动者消费水平,强行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通过行政手段管理的实物化的计划经济,市场机制仅局限于个人消费品和就业等领域发挥作用;分配上实行实质上是平均主义的等级工资制。斯大林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在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较好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自身逻辑变革这种生产关系。而斯大林却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确实存在矛盾,矛盾的根源是集体所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办法是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根据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试图通过小集体所有制向大集体所有制、大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来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放卫星式的大跃进来发展生产力。由于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过渡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虽然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得鼻青脸肿,不得不在生产关系上有所后退,但是,以相对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还是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并在经济生活中顽强地表现出来。这种表现集中地反映在作为生产力人格化代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积极性,生产力发展缓慢。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还是按照教条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
  自社会主义从理念世界来到现实世界,从抽象理论中的、理想化的社会主义转变为具体实践中的、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按教条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而必须根据实践需要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国情、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水平,需要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地推进改革,理念中的社会主义进入实际生活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生产力的人格化代表是劳动者。“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生产力的最能动的因素是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活力是否进发、创造活力是否涌流,由此引起的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下,生产资料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的,生产是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的,生产要素和劳动产品是由国家计划调拨的,劳动者的报酬是由国家按照统一的标准支付的,劳动者和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结合所生产的成果和劳动者个人的报酬没有直接的联系。“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束缚。最先起来抵制这种生产关系的是劳动者和劳动者组成的生产单位。劳动者抵制的手段是怠工。怠工的后果是生产发展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是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生产力缓慢发展的后果是可供分配的生活资料的增长缓慢。可供分配的生活资料的增长缓慢只能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这又导致劳动者进一步的消极怠工。劳动者的消极抵制,导致传统的社会主义长期陷于短缺之中,生产资料短缺,生活资料短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其脱离实际的生产关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收益。潜在经济收益的激励产生必然改革的诉求。这种诉求必然发生在那些改革成本较小而改革收益较大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改革初期的情况来看,这个地方必然是贫穷的农村。因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下,劳动者丧失积极性造成的低下的生产力一旦和自然灾害联系到一起,后果就是饿肚皮,甚至是饿死人!是在原有生产关系下维持现状逃荒要饭,还是变革经济关系吃饱肚皮,农民被迫要作出选择。变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集体所有、分户经营,是农民作出的理智而勇敢的选择。
  物质利益是最好的老师。使原有体制下潜在收益变成现实的改革必然教育那些具有相同境遇的群众。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个别人的行动就会演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物质利益激发的改革动力无法抑制,也无人能够抑制。当年我国农村变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浪潮制定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的薄弱环节取得了突破,一发不可压抑。党尊重农民的意愿,顺应农民的选择,升华农民的创造,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村的改革。仅仅通过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就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进发了农民的创造活力,在同样的土地上唤出了惊人的农业生产力,使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特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环节和一个子系统的改革就会引起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当我们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一个环节或子系统展开改革时,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关系的持续改变。类似的过程就会连锁展开,使一个环节或一个子系统的改革演进成全面的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使人民公社自然终结;农村承包改革的成功导致“包公”进城的诉求;城市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引起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的需要;价格改革的推进引起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导致基本经济制度的调整;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成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引起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改革从旧体制的一个环节取得突破,引起另一个环节和整个旧体制改革的要求,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诱导生产力的人格化代表——劳动者看到潜在的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其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的动力,推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改革的初始动力是生产力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我国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旧体制不可能一下子就退出历史舞台,新体制不可能一下子就十分完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新的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矛盾。生产关系的不完善对生产力的束缚是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人格化代表——劳动者通过改革能够获得收益是改革的不竭动力。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比,完善生产关系的潜在收益的存在是改革的持续动力。生产力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导致劳动者的创造活力仍旧受到程度不同的压抑,创造源泉仍旧没有实现充分涌流,劳动者通过改革仍能增加经济利益。劳动者在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要求不断地改革。
  改革推动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完善是一个相对的状态,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生产力是革命的变动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改革。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处于被动地位。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不断地调整改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不断变化和经常改革的社会,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永无止境。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存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需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改革要想持续不断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千秋万代地进行,必须持续不断地准确了解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获得改革的永恒动力。要想让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尽其能,必须在生产要素的分配上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根本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生产成果的分配上承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人们的利益是由其拥有的财产界定和保证的。人们拥有财产的状况由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生产要素的分配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形式奠定基础,决定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形式,并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把基本经济制度再生产出来。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者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史,是生产关系改革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向纯而又纯的形式过渡转而从实际出发选择生产关系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的历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形成的。它的确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推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经济权利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就是人民群众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个人经济权利逐渐增进的过程。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自由迁徙的权利、自由交易的权利、拥有和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集中起来就是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是劳动者创造活力进发、创造源泉涌流的前提。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的要求,把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保证他们真正拥有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企业剩余分享的权利。任何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增进个人经济权利的改革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任何无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压抑个人经济权利的做法最终都会失去人心。
  生产成果分配是否公平是经济关系是否需要改革的重要标准。生产成果分配的公平必须联系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来考察,其关键在于这种分配结果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过程的结果是劳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成果的分配必须和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结合起来。恩格斯指出:“只要分配为纯粹经济的考虑所支配,它就将由生产的利益来调节,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让生产过程的所有成员尽可能全面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分配方式就是把收入的分配和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成果是多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成果,是劳动者的总体劳动生产出来的,如何界定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如何界定总体劳动中各种劳动的贡献,是生产成果分配是否合理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各种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是由市场确定的,生产成果也是由市场认可的,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持市场的客观和公正,是引导人民群众发展、保持和运用自己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直接反应。党要实现自己的根本宗旨,就必须始终注意掌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获得改革的永恒动力,不断地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