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民主制度论文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12-06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基层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这为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最广泛的执政基础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水平的提升,既是农民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良好渠道,也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而当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破解的理论和实践难题,特别是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方面仍然较为薄弱,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相对不足。因此,从制度化的层面深入分析研究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发展与制约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道路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问题对策


  一、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指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以法律法规等文本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保证协商民主有效落实,规范开展,稳定运行。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是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取得实效性、长效性的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识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通过协商民主制度化,农民在乡村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农民所享有的权利得到明晰。扩大了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參与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广泛运用制度化的协商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通过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让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全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政治决策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减少决策失误;四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可以扩大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村民对村里一些具体的行政事务具有管理和参与的权利,对涉及到关系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农民可以自己决定。从而有利于应对并且破解农村一系列的复杂社会难题,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五是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农民群众权利、责任意识的保护和培养,有利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六是通过制度化路径,可以实现农村协商民主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二、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正稳步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相对较为薄弱,农村基层开展民主协商的权责边界不够清晰,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缺乏前瞻性、合法性、权威性的路径支撑;二是民主协商的程序不够规范,相关制度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于协商的具体细则、标准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发展的实效性和公信力;三是农村基层协商主体素质不高,协商意识淡薄,参与民主协商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四是农村基层协商的形式较为单一,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乏力;五是农村基层协商平台建设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参与民主协商的渠道有待拓展;六是农村基层民主协商过程中监督问责机制缺失,严重影响基层民主协商的质量效能。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于协商民主认识不到位,推进民主协商的意识不强。认为农民没有参与协商的能力,出而在领导层面无法推进制度化的落实;二是协商主体间地位不平等,基层农民群众有序参与不够;三是基层协商民主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民主协商的社会氛围不浓;四是基层农村缺乏推行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自古以来,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的束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官本位、人治的思想仍有一定影响,弱化了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五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保障较为薄弱。


  三、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现路径


  一是加强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主协商过程中的中坚领导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政治的法规制度建设。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托,确立系统完善规范的农村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提升农村协商民主的法制化水平;三是促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程序化发展。对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要求明确协商民主运行组织形式和协商议题的拟定、协商程序、协商结果、执行和监督,都要形成规章制度。确保基层协商民主机制科学、合理、有序和规范运行;四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乡村经济的发展,协商民主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所以,必须用较高质量的发展带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根本改善,培育广大农民群众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提高农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加大基层协商民主的宣传引导力度,努力培育协商民主政治文化,形成推动协商民主的社会氛围;六是提升农民群众的素养,提高农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着力培养协商主体的协商意识,增强其协商能力。农民的协商能力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的协商能力要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积极推动农民广泛参与村务等政治事务,培养农民的主体协商意识以及参与协商的能力;七是构建多层次的民主协商平台,拓宽民主协商路径,创新民主协商参与方式,提升民主协商质量;八是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能力。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过程中,如果缺乏监督,就容易出现部分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村民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的监督制约机制。发挥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对其协商过程及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发挥村民与舆论的监督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