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思想传统下,传统文化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很多的文字论述。在实现人际和谐的途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和谐“性中求”的观念,它主张通过个人伦理道德修养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实现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注重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文化基调。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流传下来大量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仅对历代社会民众以及封建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样也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当前,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中,弘扬传统文化将再次成为核心内容。
在西方,“‘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语,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的是社会道德,后者则指个人道德。”[1]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和“道德”被看作是同义异词,多数被放在一起使用,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细究起来,二者的内容又有所不同,“前者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后者较多的则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
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是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出发去规范人们的行为,立足于“家庭本位”,由家庭人伦推而广之,形成了家与国的难解难分,儒家思想确立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注重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自近代中国国门被列强打开,西方开放思想涌入,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次碰撞与交流,从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对传统文化的“全盘西化”,中国的观念和制度体系经受了巨大冲击,但毋庸置疑,“中国社会依然是伦理社会。”在中国社会,“伦理”和“道德”仍然是两个最能体现中国人道德思想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概念。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立足现实,正确对待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思想,有利于我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只有强大无比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脊梁,才能使一个民族在全球舞台上屹立不倒,保持独立自主的民族地位;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的精华思想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这种发自内心深处认同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深层内在的精神基础;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层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思想主流。这种民族精神深深地刻在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
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完善自成体系,在当代看来,有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应当抛弃,比如“三纲”、“愚忠”,在封建社会出于维护帝王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开拓精神,但有些思想非常具有深度和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对“仁”的重视“仁”是自古以来人们所一直追求的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人道主义传统,仁德是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保持旺盛活力的源泉。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
“其人美且仁”,在这里,“仁”是与外在的美相对应的一种内在的、美好的品德。“仁”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并将其转化为儒家的一个核心概念,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都是由“仁”升华扩展而来,“仁者爱人”是孔子提出的著名论断,是孔子毕生思想的浓缩。其最早的涵义是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的爱,随着历史演变,涵义得到了扩展,由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发展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仁德思想是对个人在人性层面上的要求,要求个体要服人群体,M哦”要遵从“大我”。对于怎样实践仁德,《论语雍也》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里仁》记载“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孔子眼中“推己及人”是实践仁德的方法。怎么样去推己及人爱别人呢?忠和恕是实现仁的方法。除此之外,具体起来,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就是要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所以,“仁”的适用上,首先要“涵养个人的内心,以之为出发点,层层扩展,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追求”。仁爱的思想深深塑造了中国人老实憨厚、时刻把他人放心上的性格禀性,同样也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孔子之后,孟子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对孝的重视
孝是社会稳固的基础。孝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把它当作治国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西周时就有关于孝的论述,《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也有关于孝的记载。《诗?大雅.卷阿》云:“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尤其重视孝的地位,《论语》首章引有若的话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据传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之中,其中,多次提到孝的重要作用。《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不爱其亲而爱其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其他人者,谓之悖理”,要求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要尊敬、顺从、恪守奉养之道。
孝慈的伦理规范时刻熏陶着华夏大地上代代生活的人们,有世代相传的“二十四孝”故事流传至今,如“舜感动天”中的大舜、“嚙指心痛”的曾参、年过七十仍然“戏彩娱亲”的老莱子等。《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但大舜仍旧“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对父亲恭顺,对弟弟疼爱,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因此有“一届平民,侍养双亲,至孝感天,福至天子。”在中国,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中国人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重视家庭,使得中国社会特别稳定,与此同时,家庭的观念一直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延伸到宏观层面,整体观念,大局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的精神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对礼的重视
《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还没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准则被加以明确和倡导。到周公时代,周礼已经比较完善,人们对于“礼”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哪种情况下实行什么样的讲L节、举行什么样辦L仪都有具体规范。儒家思想代表人孔子提倡以“礼乐”治天下。直到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仪式逐步转变为一种道德理念,成为了规范个人德行的准则,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这一提升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
古代的礼具有差别性和阶级性,人们必须按照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与其身份匹配的礼,比如,鲁国季氏以卿的身份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自从民国以来,随着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我国的礼仪制度不断变得人性化,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反映出来的是个人最起码的内在修养。
(四)对诚信的重视
《三国》、《水浒传》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里面,都有大量关于诚信的人性诠释。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诚信的思想,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有“神无常孚,孚于克诚”的文字记载,此时,“诚”主要是指对鬼神的虔诚和笃信。后经儒家提倡,“诚”才逐步摆脱了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更偏重“内诚于心”,“信”则是“诚”的外在体现,偏重于“外信于人”,二者相互贯通,互为表里。至此,诚信在孟子那里,才逐步成为体验道德本体、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理论概念。纵观华夏大地众多思想家的论述,他们不仅肯定了治国、治世之中诚信的作用,而且也对诚信的内涵做出了基本一致的阐释,即守信义、讲信用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信赖、信誉与信任,这一思想对齐鲁大地文化以及经济等领域影响深远,诚信不仅成为了判断个体道德的主要标准,也成为市场经济下良好的商业行为、政府行为的重要准则。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着眼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全面总结思想道德建设经验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文化嬗变时期,人们思想呈现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特征,在西方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影响下,在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大环境下,自私自利、背信弃义、损公肥私等不讲伦理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民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共识,对优秀的传统文明的进行传承和发扬。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发挥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更大限度的挖掘本地区、本民族历史悠久的道德传统。
首先,要坚持批判的继承的原则。对待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要坚持批判的眼光,摒弃其中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落后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留并弘扬其中对人际和谐、社会稳定发展有益的思想精华。
其次,要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的学习教育,完善社会道德教育机制。比如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推进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进课堂,开展专题宣传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或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
再次,推动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的践行教育,完善道德的创建和示范机制。将学习仁德、孝慈、诚信等伦理道德规范与我们的实际结合,可以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标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考核,建立全民动员机制,树立可敬、可学的道德楷模,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
最后,要突出伦理道德传统的开放教育,完善道德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站在世界的参照系中,去正确解读其他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等精神产品,汲取其中之精华,使优秀传统思想“获得‘现代性’的品格”。
马璇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