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类型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显著的实际效果,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尚未达成一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实践教学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偏弱,等等。
2014年,教育部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要求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有600多所要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左右。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相应专业的发展不仅要面向学科,其中相当一部分专业还要面向职业需求,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2基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统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如图1所示,检索发现,对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滞后,1998年才有第一篇论文发表,穆存远提出[1],应通过合理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建设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此后连续4年一直没有相关论文发表,但从2006年开始,相关研究明显增多;到2015年,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4篇,较2014年增长1倍;期间在2012年有突降,只有6篇。
3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对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检索到的99篇论文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之一,首先需要探索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这方面的论文也是发表最多的。
杨万柱等[2]研究了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的“2—4—3”模式,主要包括2个平台(机电结合的教育教学平台+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4个课群(基础与人文、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实践与创新)、3个并行(理论与实践并行、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并行、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并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年,吴宪平等[3]指出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以“五个面向、五项特性、五个强调”为指导思想,构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上海电机学院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4],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是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文献[5]介绍了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进行了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类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桂伟等[6]探索了企业发展(Expansion)、学生培养(Education)与教师科研(Exploration)之间有机结合的“3E”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主线式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达到既能推动企业发展,又能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目的,实现企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刘伟民等[7]以河北联合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项目式教学改革等多个角度,探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辽宁工业大学[8]提出机械类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重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许崇海等[9]在综述卓越工程师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提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工程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深化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等措施,取得预期效果。黄民等[10]针对机械专业进行改革,以“大工程”理念为引领,构建“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良好环境,使得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部分高校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如吉林化工学院针对地方化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坚持为石油化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就如何解决机械类学生机强电弱的知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形成机械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1]。郭桂香等[12]分析国内外矿山冶金机械行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现状,对矿山冶金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为独立学院培养适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之后,如何确定相应支撑的课程体系,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刘德仿等[13]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强化能力综合实训,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效。邓奕等[14]运用考察调研、文献检索、座谈访问等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案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30多所高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工科高校必须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整合课程内容,优化学科知识结构。南京工程学院重新设计机械专业机制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数控机床设计、制造、运用人才为培养目标,重视工程训练与综合实践,强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培养,注意道德法律、质量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教育,构建一个核心、两条路线、四个层面、五种意识、七种能力、八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15]。北华大学[16]在机械类专业大类招生模式下,改革机械装备自动控制方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建“以机为本、机电液结合、突出控制”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文献针对机械类专业的不同课程,开展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其中,李志丹等[17]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机械制图课程原有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绘图软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网络资源辅助作用等多个方面。黄小龙等[18]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原理课程为例,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环节、实验教学、机械创新设计基地以及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改革传统的以理论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其转变为课内教学、课外实验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多维度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于雷等[19]根据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特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训主要内容,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和框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刘爱华等[20]探讨“开放训练式”的实践教学组织方法、实施方法、实践设计、考核方式以及评分标准,以曲柄导杆滑块机构的设计与动态测试综合实验为例,提出“开放训练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黄民等[21]基于“大工程”的教学理念,以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实践动手、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文献[22]以纺织特色高校机械类专业纺织机械典型机构拆装实训课程为例,通过纺织机械典型机构的拆装实训,使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工程标准、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王锡明[23]对比分析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的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结合内燃机实验,提出如何有效发挥实验教学在工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此外,部分高校还开展了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工作,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张洁等[24]基于机械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及存在问题,并依据机械类工程师的要求,从知识结构、素质要求和能力训练等方面,提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标准,对本科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蚌埠学院的机械专业以区域性机械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机械工程师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以培养应用型机械工程师为框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5],不仅适应了高校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4结语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曾明确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就是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同步完成,并将是否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评价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如何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结合点,并进而在结合点上进行深入改革与全面实践,将是今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主要内容与重要方向,值得持续关注。
作者:许崇海邱书波张静婕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8期
第2篇:2009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发表情况
随着我过物流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快速成长阶段,各研究方向变化幅度不断趋于稳定。同时物流行业成为十大振兴产业,物流理论的实践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分析了2009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发表状况,从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全面的发展,增强全国物流整体实力。
1数据源与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主要涉及5个文献库,分别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献库、美国工程索引(Ei)文献库、科技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PCI-S,原ISTP)文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文献库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600多种,SCI因提供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闻名于世,它所提供的分析数据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科研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成为对科研实力进行评价的一种依据。
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类型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显著的实际效果,但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尚未达成一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实践教学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偏弱,等等。
2014年,教育部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要求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有600多所要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左右。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相应专业的发展不仅要面向学科,其中相当一部分专业还要面向职业需求,要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2基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统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如图1所示,检索发现,对于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滞后,1998年才有第一篇论文发表,穆存远提出[1],应通过合理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建设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此后连续4年一直没有相关论文发表,但从2006年开始,相关研究明显增多;到2015年,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4篇,较2014年增长1倍;期间在2012年有突降,只有6篇。
3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对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检索到的99篇论文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之一,首先需要探索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这方面的论文也是发表最多的。
杨万柱等[2]研究了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的“2—4—3”模式,主要包括2个平台(机电结合的教育教学平台+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4个课群(基础与人文、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实践与创新)、3个并行(理论与实践并行、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并行、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并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年,吴宪平等[3]指出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以“五个面向、五项特性、五个强调”为指导思想,构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上海电机学院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4],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是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文献[5]介绍了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进行了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类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桂伟等[6]探索了企业发展(Expansion)、学生培养(Education)与教师科研(Exploration)之间有机结合的“3E”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主线式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达到既能推动企业发展,又能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目的,实现企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刘伟民等[7]以河北联合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项目式教学改革等多个角度,探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辽宁工业大学[8]提出机械类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重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科技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onferenceProceedingsCitationIndex-Science,CPCI-S)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ntemet-basedScienceInformationSystem,ISIS)该系统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爱瑞思软件(深圳)有限公司进行的开发项目。ISIS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了解和查询有关物流与供应链的科研项目。
SCI、Ei、CPCI-S三个外文文献库,根据检索条件、作者单位、作者地区和发表期刊分布三个方面对检索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单位和期刊对于物流论文的发表情况,列举了发表量最多的几个地区和单位,全面深入的阐述了物流论文的发表状况。介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殊性,除说明检索条件外,选择中国重要报纸、中国重要会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四个数据库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便了解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研究领域被研究和受关注的程度。而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可以便于我们了解查询项目申请书及批准项目内选定的资料、监察批准项目的进度。
下列统计数据均由2010年7月15日检索所得,检索范围为2008~2009年间发表的物流与供应链方面的科技论文。由于各个数据库文献数量每天保持更新,故文中数据与读者日后检索所得的具体数据必然有所不同,但不影响对总体趋势的判断。
22008~2009年在各文献各库中论文的发表情况统计
根据检索条件,汇总2008~2009年在SCI、Ei、CPCI-S、自然基金网、中国学术文献各库中论文的发表情况,见表1,由于检索时间为2010年7月15日,部分论文还未进入检索系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近两年来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发表状况呈现一个增长趋势。
以上数据是根据词频分析法获得。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由于一篇文献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因此,如果某一关键词或主题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则可反映出该关键词或主题词所表征的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以上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科技论文在主要数据库SCI、Ei等有着平稳的增长,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文献库各个子库中数据呈现负增长,可能原因是由于数据还未输入,例如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数据输入因要求严格,速度都较慢。
3SCI文献库统计分析
3.1检索条件。在网站http://isiknowledge.com/wos高级检索中,以关键词为“物流”、“供应链”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2008~2009年SCI文献。在高级检索中以“物流”(Logistics)为关键词,或含“供应链”(Supply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SCI文献。中国作者2008年在SCI中文献中还有2%的文献是用中文撰写,2009年全部文献都是英文撰写,说明在中国物流的受关注程度更高更广,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在提升自身英语水平,紧跟国际趋势为中国物流理论做出贡献。2009年有29篇文献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为排名第一,香港的物流起步较早,作为亚洲一个物流集散中心物流的受关注程度更高。
3.2作者单位及地区。从表2中可看出中国近两年在物流研究领域上迅猛发展,2008~2009两年在SCI中的文献数量都排名第一,并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三的国家,走在了科研的最前端。虽然起步较晚,但依托国内稳定繁荣的经济发展,作为第三服务业的物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明确和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会对物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物流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的物流产业政策继续向有利于贸易便利、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向发展,而物流企业运营环境也将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移动条码识别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企业内外信息的传输、订单的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将成为物流企业提高营运效率的主要方向。企业通过供应链与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透明化,运用V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是物流企业占据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论文发表最多的机构分别是香港理工大学(11篇),台湾交通大学(7篇),国立新加坡大学(7篇),北京交通大学(6篇),香港城市大学(6篇),印第安科技研究院(6篇)。虽然国内的香港理工大学以11篇占据第一位,但总体分布均匀,各大院校都有发表文献,说明各地区都很关注物流领域,这个第三“利润源泉”的发展。
3.3发表期刊分布。SCI2009年发表文献中,期刊《国际物流研究与应用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ResearchandApplications)刊登了相关文章44篇,占总数量的8.80%位居第一名,刊登量第二名的是期刊《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总共是34篇,占6.80%的比例,排名第三的《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刊登的31篇。另外刊登量超过20篇的期刊是《风险管理及全球电子商务第3次会议,第一、二卷》(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iskManagement&GlobalE-Business,VolsIandII)和《ECBI:2009年电子商务和商业智能国际会议》(ECBI:200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CommerceandBusinessIntelligence,Proceedings)。
4Ei文献库统计分析
4.1检索条件。在EiVillage中以“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5044篇Ei文献,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是中国(1935篇),然后依次分别是美国(771篇)和台湾(216篇)。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将物流业定位为十大振兴产业之后,中国学者对物流领域的发展非常关注,近两年的文献发表量猛增,并保持良好的增长量。
以关键词“物流”(Logistics)或“供应链”(Supply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的相关Ei文献共1935篇。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近几年中国作者的文献发表数量一直保持着较大的比重。
4.2作者单位及地区。在所有文献来源中,中国以1935篇占据第一位,接下来分别是美国771篇和台湾216篇。前三名就分开了明显的3个等级,可以看出中国一直保持着很大的领先优势,跑在了科研的最前头,中国凭借近几年物流研究的迅猛发展,发表数量也遥遥领先于美国。
在Ei2008~2009年两组数据中,这些文献的发表机构中,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学院位居首位,每年都有较大的发表量,紧跟其后的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7篇),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5篇)。这些大学拥有较好的科研氛围和经费支持,科研关注度高,科研成果产出量较高。同时两组数据发现2009年文献在各大学的分布更加均匀,表明各校都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见表4)。
4.3发表期刊分布。在Ei文献库中,《管理与服务科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收录182篇,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国际生产经济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收录127篇。其他期刊收录数量比较分散。《计算机科学讲义》(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系列)(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IncludingSubseriesLectureNote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ectureNotesinBioinformatics)收录120篇,《计算机与工业工程》(ComputersandIndustrialEngineering)收录92篇,《欧洲运筹学杂志》(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收录92篇。
5CPCI-S文献库统计分析
5.1检索条件。在CPCI-S中以2009年“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2212篇文献,以2008年“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Chain)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
1990篇文献。与2008年相比2009年发表量有很大增长。以关键词“物流”(Logistics)或“供应链”(SupplyChain)并且作者地区为中国为检索条件,检索得到的相关2009年文献为1379篇。与2008年的1016篇增长了26.32%。其中IEEE在两年中分别以109篇和239篇位居多产作者榜首。
5.2作者单位及地区。2009年物流论文发表前三的机构分别是武汉科技大学(10篇),华中科技大学(9篇),湖南大学(8篇)和中国科技大学(8篇)并列第三。相比2008年的北京交通大学(42篇)占据了8.40%相比,2009年的数据更加分散,参与物流领域研究的院校也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中部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发展很快,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以港口为枢纽,形成了几个大的物流节点。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物流市场由东向西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我们要顺应形势,积极推动。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物流企业也要随着产业的转移跟进服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积极营造环境,加快当地物流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从表5中可看出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字查询得出的论文中国占有率远远高于第二和三名的国家,走在了科研的最前端。
5.3发表期刊分布。在CPCI-S文献库中,排名前三位的期刊是:《2008年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1-3卷》(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Management,Vols1-3)发表了43篇占8.60%,《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Management)发表了43篇占8.60%,《第3次风险管理及全球电子商务会议过程,第一、
6国家自然基金统计分析
在网站http://isis.nsfc.gov.cn项目检索中,以项目主题词为“物流”(Logistics)、“供应链”(SupplyChain)为检索条件检索2008~2009年自然基金网批准项目。剔除不相关课题,检索结果如表6,总体上看,物流项目数减少而供应链项目数有较大增长,但项目数总体增长率为17.65%。
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统计分析
7.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文献库。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得到检索结果6114篇文献,检索得到的具体情况见表1。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物流文献发表量较大,且学科类别较广。论文的科学类别中,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有3046篇,企业经济的有1650篇,工业经济的有882篇。其他还涉及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537篇)、数学(525篇)、贸易经济(403篇)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收录的文献研究层次主要是社会科学类,有少数为自然科学内容。刊发该领域论文的主要刊物见表7。
从表8中可获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高产作者的发表数量和分布都较平均,同时拥有超过两名高产作者的单位的有北京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这些单位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科研工作中他们不但科研成果产出量大,而且论文的研究价值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物流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发展方向。跟踪和理解高产作者的研究动向及其新近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迅速了解物流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其中北京交通大学还以164篇的高产位居第一,与名列第二的重庆大学82篇和第三的武汉理工大学75篇拉开很大差距。
文献中关键字代表了物流科研的主趋势,表9统计了2008~2009两年前10位关键字词频出现情况。从中看出2008和2009年变化不大,只是2009年“物流企业”关键词代替了2008年的“绿色物流”关键词,“绿色物流”关键词在2009年出现频率为58,排名14位。
7.2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库。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主要的论文类别是基础研究、职业指导、工程技术和行业技术指导。2009年物流、供应链发表数量前7位的高校见表10。
7.3中国重要会议文献库。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重要会议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中国重要会议上发表的物流、供应链文献多数来自各大高校,而且各单位发表数量差距也很小,北京理工大学以4篇位列第一,同济大学的4篇次之,广东商学院、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都以3篇位列第三。
7.4中国重要报纸文献库。在http://www.edu.cnki.net/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独选择中国重要报纸文献库,以“物流”、“供应链”为关键词检索2008~2009年文献发表情况,检索得到具体情况见表1。
中国重要报纸上发表的文献丛2008年的2877篇增长到2009年的8346篇,增长幅度很大,文献的作者既有来自研究所,报社、高校、也有来自公司和协会,分布较散,研究层次也从行业指导(社科)、政策研究(社科)、职业指导(社科)、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到大众文化跨越各个领域,表明社会对于物流的关注度很高,民众对于这个刚刚兴起的物流业有很大的兴趣,在物流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后,人们渴望了解它应用它。文献类型以行业指导和政策研究最多。表11统计了各报纸的发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商报、中国邮政报在2008~2009年对有关物流、供应链的文献刊登量非常大,与其他报纸拉开很大距离。二卷》(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iskManagement&GlobalE-Business,VolsIandII)发表了26篇占5.20%。
作者:蒋长兵,白丽君,万莹来源:物流科技2010年9期
第3篇: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弊大于利
近来,很多报刊纷纷报道一则“海南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再是硬性条件”的新闻,据说海南省近日出台《中小学、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代表作鉴定实施办法》,论文发表不再作为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条件,还说海口市部分教师对此举拍手称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评职称而交论文发表的版面费了!”
诚然,对部分教师而言,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许多老师整日忙于教学,无暇、无意写论文。但是笔者以为,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弊大于利。
首先,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与课改大潮逆流而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推行了十余年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个优秀的老师,绝不应该仅仅符合一个教书匠的标准,而更应该是一个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教育的研究者。而论文。准确地讲,是一个教育参与者和课程改革参与者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可以这样讲,只要是一个真正投身于课改的老师,只要他善于反思、勤于总结、不断探究、学会创新,论文是他追求上进的需要,更是他工作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职业生命的需求。教育是一项庞大的育人工程,光有激情和勤劳是远远不够的,在雕塑学生灵魂的使命下,教师的工作其实是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情和情的融合,爱跟爱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因而,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太需要机智、智慧、情商、理想……论文是什么?论文就是教师机智、智慧、情商、理想的定格,是杏坛春华的剪影,是教师人生的思路历程,是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它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写真,同时它又让课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活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论文绝不是新课程的产物,更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累赘,它应该是课改的翅膀。是师生生命的翅膀,让我们教育事业的理想高高飞翔!
其次,论文退出职称评定意味着教育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讲,把论文当作负担的老师,往往是极具惰性的老师,有的懒于提笔总结,有的懒于思索创造。试问,同样是老师。为什么有的著作等身,有的两手空空?原因无外乎以上两点。有的老师仅仅满足于备课上课,无意于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形成文字,日后与自己分享,与别人分享;有的老师习惯于拿来主义,死肯教材教案,然后再机械地照搬到课堂上,没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和思考,课后又懒得反思,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追寻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正是因为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一是对学生的不公平,二是对研究型教师的不公平。教师的惰性往往令学生享受不到最前沿和最优质的教育服务,从平常的教育教研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一个平庸而又安于现状的老师往往缺乏创造性和思想性,并且常常在无意识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和思维,而许多学生在求学的某一个阶段往往只能够接受到如此的教育,这不但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甚至是一种极大的不幸和悲哀!而许多名师的课堂,学生从中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他们享受到的就是名师的精神、意志、学识、修养、思想和智慧,而论文发表退出职称评定,潜意识里使名师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尊重!
最后,就目前各省职称评定的条例来看,对论文发表的要求还只是维持在底线的层次。评定一个老师的职称,主要还是衡量其教学的实际业绩,包括担任班主任的年限,学生的学业水平,参与的课题研究,获得的表彰荣誉,当然还包括职业思想道德水平等。而论文,发表或获奖的都行,这本无可厚非!你想,一个老师一生中评几次职称需要论文?以高中教师为例,一般说来只有两次,评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两次累计起来,所需的论文不过四五篇而已,一生之中写四五篇论文,于情于理哪里不合?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讲,特别是在课改潮流汹涌澎湃的今天,如果用一生的时光连四五篇与自己事业追求密切相连的文章也不愿写或写不好,还有什么资本站在学生的面前去担当引路人的重任?
把论文发表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其实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和鼓励。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立志做一个学会思考,敢于创新,不懈奋进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废除了这一点,虽然总会有人叫好,但理性思考,也许并非好事!
作者:刘成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