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2015-07-07 11: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浅探

自2001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学生英语应用和促进学科与学术前沿融合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自2005年起承担了农业资源利用本科专业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对促进和提高该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目的
  21世纪,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尤为突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涉及资源、环境与粮食三大问题,因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世纪就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考虑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被学校列为了首批双语教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了解全球和我国资源的分布特征、利用现状、开发模式以及管理对策;②熟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业资源利用、开发的影响;③弄清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发展方向;④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中英文对应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并能熟练地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为了解国际发展动态和与国际接轨打下基础。WWw.133229.coM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气候、土壤、生物、土地、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因此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
  1.学生前期所修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既有自然资源方面的,又有环境科学领域的内容,同时还包括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部分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所修课程对其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如前期已经修了《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地资源学》等课程,可以明显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一些术语较熟悉,再对照中英文材料就容易理解。
  2.学生的英语水平。《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课程是以中英文配合教学为主的,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抽样结果显示,学生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的,考试成绩的优秀率达到100%;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在300~420分的,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只有72.8%;而当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低于300分的,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部分不能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到20%。因此,在进行双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否则,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3.教师队伍的配备。《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了资源、环境类的内容,两个领域的内容都非常多且广博,因此,必须要要配备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资源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土地资源学》等学科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便各方面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教师进行讲授,保证教学内容切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讲授最新的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教学效果。
  4.教材的选定。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巩固的基本条件,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双语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针对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既要是流行的知名教材并且是充分体现前沿技术的,又要是语言生动而内容浅显易懂的,否则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帮助。目前我国引进的原版外文教材数量有限,因此,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情况,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了教材,比较适合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1.强化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专业课程,用母语来辅助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老师的英语应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最好是具有国外留学、访问(半年以上)、工作的经历,《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教师配备中具有国外学习、访问经历的教师2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应用和口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的关键,教学水平的提高除教师需有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外,老师还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该学科领域的知识更新快。
  2.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适时调整中英文授课的比例。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要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主,在采用双语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不同届别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和接受程度,适时地调整使用中英文教学的比例,如在讲述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时,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就以中文为主,教学效果较好,同时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进行阶段性地反馈,随时修正教学方向,一切以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
  3.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着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给学生信心和鼓励,学校要结合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情况,采取激励机制和严格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学生借助英汉词典,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阅读相应的英文教材;要求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必须是英文表达;要求学生不断地阅读、背诵和听说,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老师在课程教学的前期,可适当的放慢进度,让学生逐渐进入到双语教学的角色,给学生一个适应阶段,随着课程的深入进行,加大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比例,逐渐改变学生背诵和抄写教材原话的习惯,培养学生灵活的英语表达。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互长。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承担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仅用母语教学的课程要大得多,对其要求也更严格,同时,一般也是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能还是有很多不足,因此,要改进双语教学,也得改变旧有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激励教学双方,以引导和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增林,高志杰,李丹.我国高校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169-170.
  [2]杨毅.构建中国高校本土化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论析[j].科教文汇,2010,(5)(上旬刊):45-46.论文联盟
  [3]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广场,2010,(4):224-226.
  [4]李文丽.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与改善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6):61-62.
  [5]陈宁夏.论影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0,(11):130,58.
  [6]薛云.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28-129.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双语教学项目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