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业资源概况
我国农业种类丰富,类型齐全,据相关资料统计,在2006年我国的耕地占用大小是1.218亿公顷,占数面积为全球耕地面积的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耕地只达到全国百分之四十。我国充足的气候范例,顺应了不同的农业生长,亚热带和温带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这就更加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供应了优秀的环境情况。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能源,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居于世界之首。我国还是淡水水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生产超载,预计2030年人口将会达到16亿。本篇文章就是对我国农业能源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更深的研究探讨。
二、中国农业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当今我国农业能源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就其紧急重要来讲,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发面:
2.1 水资源严重不足,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污染导致能源严重缺失,我国处于轻度缺水阶段,人均占有水资源为2220立方米左右,但是面对水资源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北方的粮食区属于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只达到900立方米,降水量的不均是造成南北水量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在我国产量丰富面积广大的农业区,含水量只达到中国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左右,该地区,旱雨两季分布不均,极易产生涝灾。据统计,从1991年,我国每年受旱灾影响的土地面积大约为2700 万㎡,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为2800万t。面对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国家实施“南水北调”这一工程,将其分为西、中、东三个路线。在此项工程的运行中,应该防止对周围的土壤及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关于长江的污染情况,在2007年干流污染达到600公里,已超过三级水标准,其中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2004年三峡支流累计产生“水华”事宜6起左右,接着2005年发生19起,仅仅2006年的2、3月份共发生10起,三峡支流库区“水华”渐渐扩展。根据研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回水区的水流速过于缓慢,有的地方几乎是死水,扩散能力减弱导致水体污染物增多,污染逐渐加重。流动污染源所占比例颇高,主要来源是船只排放的污染物。船舶一旦发生海损事故,装载的化学物品一旦泄露于海水中,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2.2 人均耕地少,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极少,2006年我国耕地面积相比上年的1.221亿公顷降低了30.68万公顷,我国人均耕地为926.7㎡,根本不足全国人均标准的百分之四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导致每户农田使用面积狭小,规模效益逐渐萎缩,再加上科技的落后,机械水平过低,最终致使农业产出率得不到提升。自2006年,中央指出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应少于1.2亿公顷。针对土地减少和土壤严重污染等问题,相关资料表明,东部地区1980年以来土质的酸化问题已不容小视。土质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等污染,但最近几年间,农业集约化程度的进一步落实,让我国的土质问题愈加明显。净土是结食的第一步。
2.3 商品能源日趋紧缺
自1988年以来,我国化肥、农机等主要五项农业生产资料所消耗的商品资源处于高消耗,低效率的阶段。我国的石油总量大约在300亿t左右,可采量仅仅为150亿t,就目前的科技开采水平来讲,截至2037年将全部使用完毕。从1993年,我国从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4年石油进口量高达1.5亿t,由此可见,我国原油对外的依赖逐渐增强,已增长了42.1个百分点。当今原油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安全问题。所以,要转变目下当今的农业生产形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完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3.1 貫彻落实节能降耗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
应深入贯彻节能政策,同时加大节能的实施成效。应使用价钱平衡和税率相结合的举措来调节资源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应在关键时刻,使用行政、市场的方式进行配合调节,共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2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搞好资源替代
我们应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政策,提升农民的文化感知与素养,把人口大国变为优势。应积极研究创新,努力发展高科技,在关键时刻助于代替资源,并大量的投入“人力资本”,以用知识技能对稀缺资源进行充分的代替。
3.3减少污染,搞好污染治理及资源的循环利用
政府应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环境调查等任务,应分别从总量和浓度上把握大气、水、土质的污染状况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见及措施。关于农业要尽量减少因化肥等所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并积极用生态经济循环的政策来引导人们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应减少工业排放给农业能源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在提升资源使用率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能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结束语:农业生产与自然经济再生产是相互融合的,遵循生态规律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步。生态、经济系统共同构成了生态经济规律。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在以后的农业资源使用过程中务必要遵循着这一条规律。现在,应在遵循生态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并教导农民使用天然材料,应尽量减少农药等的使用,进而用生物技术代替,提高农作物等的产量,大家共同为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良好循环做出一份贡献。就山区的经济关系而言,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当地居民的自给自足,当地人们应大力提高粮食的产量,着眼于提升农作物的综合使用能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山区环境,退耕还林还草,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环宇. 浅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