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论文(共5篇)

2023-12-09 12: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在分析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及保障措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但教学理念、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着落点,构建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起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在对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即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依据的学习领域,强调的是“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因而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虽然不同于生产性和一般服务性岗位,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同样适用于该类专业的课程开发。本文以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做法,为环境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2002年开始,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除周凤霞对本专业课程建设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外,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极少。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调查,发现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盲目性,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院校在开设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时成为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压缩版,造成“去专业化”与“去职业化”的倾向;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课程知识陈旧,无法贴近实际生产与当代行业的实际需要,一些对于学生发展(可持续)来说的“关键能力”未能融入与整合到课程中;教学内容囿于教材,一些对于学生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中未被重视;教学方式不适于高职教育,多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授课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在认识上模糊,在实践上盲目,造成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始终没能跳出学科系统化的框架;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还没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课程开发体系不够健全;课程设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标准不甚统一;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节,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到底是应该重“环境”还是重“管理”,到底专业课程设置以谁为重,这是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课程设置缺乏核心,由于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本身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在课程设置时,许多课程在层次、作用、地位上缺乏内在逻辑,找不到核心,导致课程设置过乱、过广,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许多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贪多求全,过于宽泛,结果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学而不专,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

  1.组建课程体系开发组,开展专业调研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界的知名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由院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学专家等组成。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社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以专业带头人为组长,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主管、行业专家为组员的课题组,通过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40多家环保企业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对人才的需求。

  2.确定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专业所服务的产业或产业链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学院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为:立足环境咨询服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确定我院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熟练掌握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规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核查、竣工环保验收、环境管理等知识,具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上市或再融资企业环保核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环境规划设计等能力,拥有良好的独立自主、团结协作、语言文字表达、自我提高、可持续发展等素质,主要在环境咨询服务、环境技术服务等产业(或产业集群或行业)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工程项目咨询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分析职业岗位,确定岗位群

  通过企业调研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了解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大体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员岗位(64%)、环评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岗位(8%)、清洁生产审核岗位(15%)、竣工环保验收岗位(3%)、环境监测岗位(5%),另外还有部分环境规划岗位、环境保护核查岗位、环境监理岗位等。通过归纳提炼成以下工作岗位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员、清洁生产审核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环评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核查技术员、环境监理技术人员等。各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4.总结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行动领域

  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办学特色,通过社会调研,确定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37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将这37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类划分成10个行动领域,。

  5.构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岗位行动领域和专业定位,以学习者现有的能力为基础,研究完成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研究培养学习者职业行动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为依据,选择必需够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确定课程内容,将行动领域转换成适合教学的本专业学习领域,经过学习领域方案汇总,学习领域与职业行动领域对应关系梳理,确定学习领域的数量和内容及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块,即人文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人文素质学习领域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等课程;专业基础及核心学习领域是根据表2中的行动领域转换而来的,包括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环评识图与制图、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等;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与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自我拓展的专业知识,如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1.校企合作是基础

  2009年我院牵头成立了环境保护职业教育集团,成为重要的校企合作平台。本专业与集团中的相关单位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章程,每年召开两次会议研讨专业建设事宜。在委员会指导下,2009年以来与10家单位或部门共同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与20多家机构共建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形成了与区域产业、行业岗位、社会需求对接的校企合作机制。

  2.“专业+项目+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专业建设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湖南产学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清洁生产审核中心等“校中厂”,与合作单位共建了“厂中校”式的校外合作基地,构建了“专业+项目+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承担的实际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安排教学活动,同时通过项目技术服务及人才输送实现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与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单位合作,实施了毕业生“双证书”制度,开展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合作单位评工等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工作。

  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专任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全方位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专业骨干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的要求,满足专业课教学需要,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4.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

  利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搭建教学资源库平台;充实职业技能认证练习题库或试题库和生产性实训项目库,建设学历教育库和职业培训库;建设课程网络“数字化教室”,实现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共享。

  作者:湛灵芝等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21期


  第2篇:构建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新探


  分析目前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的不足,并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设置课程,探讨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形成与现代城市发展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人口、社会资源流向城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都有了新变化和新要求,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规模、物业管理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需要培养相应的一线管理人才。笔者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相适应的“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与高职教育有差距

  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核心能力,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是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相关实践。专业定位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课程大部分属研究性课程,课程设置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差距,与从事岗位需要也有差距。所以,课程设置的深度与广度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针对性要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应更加明确。

  (二)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有差距

  江苏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位,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和文化城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已初步形成,在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超市、现代物流、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等方面形成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同时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课程设置应符合岗位群的需求,同一专业模式培养适应更多岗位的毕业生。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我校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经过连续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调研,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能力的要求,学校建立了与地方环境、市政、超市、物流、物业、水厂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教学机制,培养了一支校内“双师型”和企业实践型教师队伍,完善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渐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建设基础。

  “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就业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适当调整形成,学术性较强,难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不符合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置不能适应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2011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专业对口率为59%,就业满意度为44%。我们连续的专业调研显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也基本符合报告,环境方向就业率更低,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不符。专业调研针对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的特点,明确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培养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评价、环境工程施工、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环境监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商业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明确了工作领域、职业岗位和课程设置,见表1。

  (二)岗位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工作领域主要为城市环境、市政工程、城市管理、工程管理四类,可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市政、城市管理等相关的17个职业岗位。根据一岗多能和一能多课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文化、基础、核心、拓展课程结构(见表2)。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也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基础课程是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学习的基础,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城市商业企业管理等基本能力。拓展课程的任务是拓展学生岗位技能,扩大学生就业面,满足城市管理需要。从表1可知,每个岗位至少确定一门岗位课程,通过岗位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能够从事相应一线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工作。

  (三)课程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校企考核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保证。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扎实推进学生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密切与环境、市政、城管、工程管理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设备等资源进行实践性教学,构建“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将学生在校内课程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在企业实践岗位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错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职业专项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从而形成校企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考核的教学体系。

  专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由专业教师在校内完成理论与实践考核,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一般由校企共同考核,管理类课程一般由企业专家考核。学生成绩由理论(占50%)和实践(占50%)构成。专业课程中理论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考核,实践由校企联合考核。一般课程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由专业教师考核,职业综合技能由校企共同考核,职业岗位技能由企业考核。管理类课程理论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并考核,实践部分聘请企业专家实境授课,并对学生管理技能进行考核。

  (四)技能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制度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涉及资源环境、城市管理两个方向多个职业岗位,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项(不包括外语、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学生可根据爱好、就业岗位选择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考试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我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立多项职业技能鉴定,同时为拓展鉴定范围,教师广泛联系校外职业技能鉴定,涉及本专业的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农产品安全、化学检验、给排水、物流、物业、施工、测量、监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创造良好的就业基础。

  结语

  “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生就业岗位,在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广泛专业调研基础上,把学术研究性课程调整为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使得课程体系适合高职教育要求,基本符合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一线岗位的职业要求。但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对校内外师资团队要求较高,教学管理难度较大,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蒋志峰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6期


    第3篇: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校企深度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扩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要求。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同时还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近年来,我们在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中,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

  1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1.1成立“行、企、校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

  依托龙江森工职教集团,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环境监测站、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气象台等单位为代表的主要生态保护部门合作,成立“行、企、校联合专业委员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组织生产实习。校企合作各成员除开展上述任务外,还要共同进行专业核心的课程开发,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教材,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专业教学团队和人才资源等内容。学校完成技能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企业完成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

  1.2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1.2.1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与沟通机制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明确院属部门、系部职责,并明确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评价,对工作效果进行约束与激励。校企合作过程也是沟通的过程,建立沟通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1.2.2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机制

  企业参与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就业教育。一是针对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专业设置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结合企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逐步实现以需定产,量身订做。二是建立科学实用的项目式课程教学体系。为适应校企合作育人,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项目式课程教学体系。

  1.2.3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师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以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建立教师培养选拔、考核激励机制,教师轮流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使其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等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1.2.4建立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学生约束与激励机制,出台《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办法》,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对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选拔,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与考核,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2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的特点,按照“课内实践→生产性实训→综合性模拟操作→岗前实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路,目前已经建成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训室、森林资源保护实训室、纯净水生产实训室等9个,配有各种实验、实训设备百余台套,使用面积约1000平米,形成了具有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在原有实践教学条件基础上,通过新建、扩建和改建,建成了在同类院校中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环境保护实训基地,新扩建见表2-1。

  目前,包括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训室、森林资源保护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环境化学与分析、水污染控制一体化实训室、大气污染控制一体化实训区、环境信息实训室、微生物实训室、纯净水生产实训室等9个,其中,纯净水生产实训室2011年建成,主要仪器设备:大型纯水实验装置(哈工大生产)、实验室专用超纯水机、双级反渗透、大桶水罐装线等设备。按照纯净水生产要求建设实训室,建成全自动桶装纯净水生产线,真实在现纯净水生产情境。以纯净水生产实训室为依托,集实训、生产经营于一体。实训过程中所生产出的水经国土资源部哈尔滨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分析批号:2012C25)检测,完全符合纯净水标准。目前,纯净水生产实训室现已投入使用,学院办公系统开始使用该纯净水,良好的水质得到了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

  3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充和完善

  学院先后与哈尔滨北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格瑞尼科技有限公司、龙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垃圾发电厂等十余家优秀单位建立了具有教学、技能鉴定、学生就业、教师挂职锻炼等功能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生产现场和设备、技术力量的优势条件,与校内实训基地优势互补、开放共享。

  绿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哈市知名环保行业,与该公司共同建立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实训基地,采用轮换教学的形式,分批分拨的派送学生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参与实际工作,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早日使学生熟悉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是我省生态建设的主体,森工总局环境监测站是以生态环境监测为主的专业机构,与我院同属森工总局。发挥行业优势,整合双方资源,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生态环境监测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平台。承接森工环境监测站的部分工作项目,例如,生态环境保护、林区生态环境资料调查、林区水质分析等工作。在教师、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完成项目内容,在工作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现生产性实训。

  3.1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

  对现有13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根据各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别建立认识型、体验型、生产(顶岗)型实习基地。如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是北方第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均由政府负责,属国营企业,其工艺、设备先进,但用人制度很严格,可确定为认识型和体验型实训基地;哈尔滨市北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是以建设和运行为主,属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相对灵活,可确定为生产(顶岗)型实习基地。

  3.2开发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目前,我省环保事业发展很快,市场也日趋成熟,环保企业不断壮大。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继续开发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哈尔滨格瑞尼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室内环境治理为主的企业,具有较雄厚的实力,行业内知名度很高,市场份额也很大,以技术、设备与其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新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通过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规范了教师、学生行为,并将职业素质、安全意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等知识,融入到各“制度”或指导书中,师生责任明确,有章可循,管理有序。2012年,专业申报了环境保护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4建设一支理实倶备、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

  本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到国内外高职教育机构和企业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熟悉环保类行业工艺技术发展情况。通过建设,教学团队90%以上的专任教师参与了科研、教研、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工作,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建立了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企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师资团队,其中,高级职称6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1人。利用丰富的兼职教师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措施,是实现“工程师教师化,教师工程师化”的关键。团队成员积极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教育厅、省森工总局项目等科研教研项目数十项,其中《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为森工总局教育科学规划在研课题,共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0余本。

  作者:黄晨荣海宏施丽娜曹婷婷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3期


  第4篇: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方向探讨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岗位类型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向,走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为适应我国城乡建设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但在专业名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普遍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缺乏新颖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地方性的特色。同时,各校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理解也不一样,往往根据各自的条件,设置了相关课程,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差异甚大。“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向的准确定位是解决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国家环保总局部属的唯一一所中专学校——长沙环境保护学校。2006年学院通过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一直是学院重点建设的核心专业之一,从2002年以来,该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下面结合我院的教学实践,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培养方向进行探讨。

  设置专业方向的背景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在2004年以前,一直沿用本科的名称,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把专业名称改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了该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核心课程为: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专业核心能力为: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就业面向为: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城乡规划等工作。这种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问题,定位于城市规划、管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培养目标过大过空,导致各院校在开设“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时有些成了本科的压缩版,有些院校则无所适从。据调查,我国共有27所职业院校办有“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上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相对规范的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针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定位不清的情况,很有必要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细分设置。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是以环境保护类专业为主体的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分工较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从其开设之初就比较具体,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随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本专业生源充足,招生人数逐年快速增加,到2007年招生达340人,学生就读“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意愿十分强烈,每年新生有不少要求转入该专业,所以本专业实际就读的学生数远远高于计划招生数,目前该专业在校学生达760多人。由于学生数增长过快,同一专业模式培养下的毕业生数就会过多,就业压力增大,本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也会增大。这是我们进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细分设置的另一原由。

  专业培养方向的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资源环境管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资源环境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由于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导致了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与专业定位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可以设置与经济相关、突出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因此,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应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资源环境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与突出,为不同的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资源环境管理行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

  把专业方向设置与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这两个方面作为专业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是切合实际的。通过调研分析资源环境管理专业领域的行业背景,以及资源环境管理人才的行业分布情况与需求岗位类型,并结合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重点突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特色,我院于2005年起进行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改革,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调查,针对岗位需求定位专业。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定出基于不同岗位需求的三个专业方向,制定了这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使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工作更好地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方向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这表明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全国需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达5万人之多,而目前正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足1.5万人,人才缺口较大。然而,国内各大专院校环境类专业均未涉及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门人才的培养,我院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培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的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其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环境调查与规划、环境监察与管理等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部门、开发规划部门等单位从事环境工程评估与咨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2)职业岗位(群):面向环保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工作:面向各级政府及环保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管理、环境工程评估与咨询等工作:面向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环境执法与监察等工作;面向各级环保、城建、农林、水利、牧业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部门,从事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规划等工作。

  环境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而环境信息大部分和空间位置信息有关,所以,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工具。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管理和显示各种环境信息,还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模拟、分析和评价,为环境保护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和客观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GIS应用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灾害预测、城市规划建设等众多领域。开设环境地理信息解析技术专业方向,是适应环境保护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环保、土地房产、城市、水利水电、交通、人口、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环境信息的分析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制图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职业岗位(群):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管理,包括环境信息的采集、环境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企事业单位、环保产业的环境调查、环境管理与环境评价岗位;从事GIS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和分析管理工作:从事GIS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管理工作;从事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与绘图工作:环境信息数字表达的实现与管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方向生态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国家每年要拿出数百亿元用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需要大批热爱环保事业、具有较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没有生态保护专业,因此可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生态学基本知识,具备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与处理(3S技术)、环境生态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技术等基本技能,面向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行业单位第一线,从事资源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职业岗位(群):在各级环保、城建、农林、水利、牧业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部门从事资源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开发、资源环境管理等工作;面向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水土保持等部门。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各类环保公司、污染企业从事污染物的生物治理和生物修复工作:行业及产业部门(工业企业)的分析化验、环境监测等工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准确定位,是解决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设置“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方向,需要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综合考虑专业建设相关因素。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本文只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的基本框架,关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仍在探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其专业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都还在不断的探究之中,我们要根据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做到“零距离”就业。

  作者:周凤霞张朝阳彭辉辉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第5篇: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的探讨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现状,明确了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通过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岗位类型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向,走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为适应我国城乡建设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但在专业名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普遍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缺乏新颖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地方性的特色。同时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理解也不一样,各校根据各自的条件,设置了相关课程,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差异甚大。“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向的准确定位是解决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国家环保总局部属的唯一一所中专学校——长沙环境保护学校,2006年学院通过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一直是学院重点建设的核心专业之一,从2002年以来,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一、设置专业方向的背景

  该专业在2004年以前,一直沿用本科的名称,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把专业名称才改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征求意见稿)》中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为: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专业核心能力为: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就业面向为: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城乡规划等工作。这种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问题,定位于城市规划、管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培养目标过大过空,导致各院校在开设“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时有些成了本科的压缩版,有些院校则无所适从。据调查,我国共有27所职业院校办有“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上,有很大的差异,没有相对规范的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针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定位过大的情况,很有必要对“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细分设置。

  我院是以环境保护类专业为主体的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分工较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一开始就比较具体,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随着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本专业生源充足,招生人数逐年快速增加,到2007年招生达340人,学生就读“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意愿十分强烈,每年新生有不少要求转入该专业,所以本专业实际就读的学生数远高于计划招生数,目前在校学生达760多人。由于学生数增长过快,同一专业模式培养下的毕业生数就会过多,就业压力增多,本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会增大。这是我们进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细分设置的另一原由。

  二、专业培养方向的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也越来越重视,资源环境管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资源环境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由于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导致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与专业定位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可以设置与经济相关、突出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因此。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应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资源环境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与突出,为不同的资源环境管理领域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资源环境管理行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

  把专业方向设置与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这两个方面作为专业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是切合实际的。通过调研分析资源环境管理专业领域的行业背景,以及资源环境管理人才的行业分布情况与需求岗位类型。并结合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重点突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特色,我院于2005年起进行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改革,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调查,针对岗位需求定位专业。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定出基于不同岗位需求的三个专业方向,制订了这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使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工作更好地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

  (一)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它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这表明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全国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达50000多人,而目前正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足15000人,人才需求量大。但国内各大专院校环境类专业均未涉及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门人才的培养,我院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培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的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其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环境调查与规划、环境监察与管理等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政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部门、开发规划部门等单位从事环境工程评估与咨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1)面向环保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2)面向各级政府及环保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管理、环境工程评估与咨询等工作。

  (3)面向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及管理、环境执法与监察等工作。

  (4)面向各级环保、城建、农林、水利、牧业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部门,从事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规划等工作。

  (二)环境地理信息解析技术专业方向

  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而环境信息大部分和空间位置信息有关。所以,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工具。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管理和显示各种环境信息,还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模拟、分析和评价,为环境保护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和客观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GIS应用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灾害预测、城市规划建设等众多领域。开设环境地理信息解析技术专业方向,是适应环境保护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环保、土地房产、城市、水利水电、交通、人口、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环境信息的分析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制图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1)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管理,包括环境信息的采集、环境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

  (2)企事业单位、环保产业的环境调查、环境管理与环境评价岗位:

  (3)从事GIS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和分析管理工作:

  (4)从事GIS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管理工作:

  (5)从事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与绘图工作:

  (6)环境信息数字表达的实现与管理;

  (7)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三)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方向

  生态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国家每年要拿出数百亿元用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需要大批热爱环保事业、具有较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没有生态保护专业,因此可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环境科学、生态学基本知识,具备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与处理(3S技术)、环境生态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技术等基本技能。面向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行业单位第一线的,从事资源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开发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1)在各级环保、城建、农林、水利、牧业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部门从事资源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开发、资源环境管理等工作。

  (2)面向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水土保持等部门,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3)各类环保公司、污染企业从事污染物的生物治理和生物修复工作。

  (4)行业及产业部门(工业企业)的分析化验、环境监测等工作。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工作。

  三、小结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准确定位是解决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问题,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综合考虑专业建设相关因素,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向,走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本文只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方向设置的基本框架,关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将在后续文章中介绍。“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其专业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都还在不断的探究之中,我们要根据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做到零距离就业。

  作者:周凤霞张朝阳彭辉辉来源:职教论坛2008年1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