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环境保护论文

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研究

2016-05-22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由总量经济过渡为“调结构稳增长”的模式。在新常态下,以投资驱动、粗放型的高速增长模式将由以消费驱动、集约型的可持续增长模式所取代,重工业产品也将进入平台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服务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面临布局性污染点状转移、面上扩张,产能化解尚需打破瓶颈、亟待转型,资源环境超载、改善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挑战,污染物长期积累达到承载上限;但由于经济增速换挡、创新驱动增强、社会对环保工作关注增强等有利因素,我国环保工作面临能源消费量趋缓、污染物新增量收窄、环境质量有望改善等一系列机遇'因此,“十三五”既是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污染特点的风险期,也是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呈现下降趋势的转折关键时期'。


  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展开,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济南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城市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


  1经济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进人“新常态”,济南市经济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明显表现出放缓趋势。2011~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5.2:38.4:56.4,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9%,第二产业增长较“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6.5%,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1.7%。


  根据相关经济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增速将维持在6.5%~7%这个区间内山东省增速预计将维持在8%左右。济南市生产总值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计将在8%~9%之间。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济南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8%,结合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实际,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情况做出“年均增长8%、2020年达9300f乙元”的预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整体放缓,济南市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阶段,第三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平稳紙预计“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3:35:62。“十三五”期间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环境压力的缓解。


  1.1农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60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蔬菜作物;畜禽养殖业以生猪、蛋鸡和肉鸡为主,产量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济南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占全市的排放总量的63%、29%,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专业户数量逐渐增多,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养殖专业户,但济南市目前畜禽养殖现状仍是以分散式农户养殖为主,养殖场及养殖小区的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量约占总量的一半,而蛋鸡和肉鸡的养殖数量不到总量的20%。同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业化学品投入品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成为常态,有效利用率分别不足30%、40%,也是造成农村土壤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农村人口和农村污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但全市目前19个乡镇或街道无污水处理设施,除去7个镇办拟接人城区或园区管网、2个镇办拟建污水处理站,仍有10个镇办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


  “十三五”期间,针对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畜禽养殖导致污染物排放等突出问题,济南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化肥施用结构,提高利用率,同时提高畜禽粪便还田率和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并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土壤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保证农村土壤环境安全。


  1.2工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工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耗能高,结构性污染严重。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济南市轻重工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8左右,新常态下轻重工业增速均表现出明显放缓,但比重情况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比重近10年来未有明显改善。济南市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工业源消费量髙达90%,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3%。高耗能行业的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59%、55%、74%。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分析工业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5个行业中,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企业均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源比重的18%、20%和44%。


  同时,济南市存在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全市11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5个工业集聚区多数分布在城市主导风向以及不易扩散的区域。尤其是东部老工业区,以2014年数据为例,东部老工业区内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9%、17%、56%,由于企业设施落后,污染物排放点多、面广、量大,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的扩大发展将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隐患。


  根据济南市政府2014年底印发的《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将对东部老工业区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优化升级,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对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带来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同时,随着“十三五”期间工业的转型升级,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过剩产能的淘汰和提升,工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压力有望缓解。


  1.3服务业发展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年均增长率为12%,2014年服务业产值达到3256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7%。随着济南市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住宿餐饮业也进人稳定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的结果,来源于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约占济南市PM2.5的16%,“十三五”期间,由于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来的餐饮油烟问题不可忽视。


  2能源消费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济南市能源消费具有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结构偏重的特点,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4100万t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约为2500万t标准煤,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小,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工业行业中,由于工业结构偏重,工业高耗能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能源消费量前3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3名的行业以占全市工业增加值25%的份额,消费了全市85%的煤炭,排放了85%的工业大气污染物。全市生活能源消费消费量约为300万t标准煤,其中约200万t标准煤来自农村生活用煤,100万t标准煤来自城镇生活的散户燃煤和小餐饮炉灶用煤,散户燃煤数量不可忽视。


  根据“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到2020年济南市综合能源消费量将增长至4800万t。按照山东省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强化能评约束,切实做好能源和煤炭消费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济南市“十三五”期间将达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天然气价格偏高、燃气运行成本高等价格因素,以及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无大型季节调峰气源和储气设施、供应保障和应急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十三五”期间天然气推广压力仍然较大。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放缓,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具有直接的有利作用,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难以改变,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前景仍然面临较大压力o


  3城镇化对济南市+三五”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2014年,济南市常住人口达706.7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750万人,人口总量的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建成区内尚有3000万m2的建筑采用散煤取暖,根据估算,全市散户用煤总量约300万t,建成区内约承担100万t,由于生活源散煤的燃烧无处理措施,各项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远远高于工业燃煤的排放水平,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生活源排放将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014年,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近160万辆,城区内机动车保有量约100万辆,占总量的70%左右,机动车排放的3类主要污染物CO、HC和NO,的排放量在全市污染物排放分担率分别达68%、60%和28%。“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的机动车数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增加至220万辆。同时,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加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4济南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量已超出理想环境容量的42%和79%,仅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常情况下每天氨氮排放量已远超过小清河市区段的容量,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来自环境容量的约束和压力将更趋紧张,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仍然是重点。结合对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经济、能源、城镇等各方面发展情况分析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到202_化賴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新增量将至少增加3、1、2、1.5和0.4万t。


  5结论和建议


  根据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情况分析预测,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落后、能源结构性污染亟待解决、工业结构布局问题突出、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两点建议。


  5.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利用外电入济的机会,以引入外部能源为重点,同时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工业污染防治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重点,同时重视非常规污染物,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推动油品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车辆;在城镇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防治中,继续实施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大集中供热污染防治力度,并严格控制餐饮油烟污染。


  5.2水环境污染防治


  加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防治工作,在进一步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基础上,提高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等方式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收集管网,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张梦汝,张建国,马召坤

                          (济南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