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头条 积极适应新常态 推进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适应新常态 推进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可以说,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服务保障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增强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上重任在肩。 一、提高国土资源服务保障科学发展水平,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坚持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自觉遵循经济、

2023-12-11 03:58
头条 生活化治理:构建城市民主发展的微观逻辑

生活化治理:构建城市民主发展的微观逻辑

城市是国家的缩影,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在近代工业化进程对人口聚集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的作用下,城市获得空前迅猛的发展。在工业化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城市化率普遍达到70%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57.35%。这意味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半数以上的

2023-12-11 19:57
头条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城镇建设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到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在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积累可借鉴的经验;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实践与

2016-04-11 09:51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信息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夯实城镇产业基础。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力强,带动提升作用明显,对完善优化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城镇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信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本身的快速发展,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2016-12-19 09:08

基于提升城镇广场旅游吸引力的城镇广场规划建议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绩。与此同时,一批大小、风格各异供城镇居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城镇广场应运而生。作为市政建设的政绩与当地百姓活动的舞台,是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同时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设计者挖空心思雕琢着城镇广场的方方面面,各地的城镇广场也千姿百态、纷彩异呈,一些别具特色与吸引力的城镇广场

2016-12-19 08:57

城镇化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的重要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中央2004~2013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三农”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状况都

2016-12-19 08:50

完善农村文化事业管理的可行性途径

文化事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论断阐明了文化事业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2016-12-18 17:04

分析不同性别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表示,2017年将会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这意味着政府在加快延迟退休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现行的退休年龄界线将被打破,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终将出台并推行。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涉及社会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推行这一政策,我们要征求公众的意愿。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研究(刘伯红、郭

2016-12-18 14:21

分析加速我国城镇化的途径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能够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带动经济长期增长。截至2009年底,中

2016-12-18 11:56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流转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土地流转模式包括传统的和紧跟时代的新旧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有聚土地、土地股份制、转包、出租、互换等。 (一)聚土地。聚土地是近几年一种新兴的土地流转模式,是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浙江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平台、绩溪县庙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在安徽省绩溪县实

2016-12-18 09:05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我国是一个地质类型多样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孕育着不同的地质地貌,使得我国各地区形成的自然环境和风俗文化大有不同。乡村旅游的受重视程度也迥然不同。对比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形成的过程发现,区位因素是影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以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

2016-12-18 08:56

构建新农村水生态文明的管理体系

一、引言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居民点正在由数量多、用地大、规模小向数量少、用地小和规模大的集约高效利用方式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一项重要的工作,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着标志。以水生态文明体系指导新农村建

2016-12-17 15:36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现状的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生产活动的实施地,也是生活收入的来源。土地流转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土地流转问题,才能让新农村建设成果更加丰硕。 一、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存在的现实问题 土地流转是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行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流转问题暴露出

2016-12-17 11:35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