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内涵问题思考作用研究论文(共5篇)

2023-12-11 17: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小学生社团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相投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校园组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排,属于农村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各种有益活动实现对学生的课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有自身特色的物质、精神文化的综合,它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在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较为艰苦,因此更有必要通过校园文化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小学生社团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小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建的,能在符合学校各项章程规定、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良好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打破年级界限,促进学生交流


  农村学校正常课堂教育主要是同班级、同年级之间师生的互动,不同年级师生之间很少有交集,这不利于校园文化整体的发展.而小学生社团覆盖范围较为广泛,有良好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渗透性,能够打破小学生年级、年龄的界限,更加灵活地开展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调查显示,在农村学校,参加社团活动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交流,互相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又使优秀的校园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号召力强,便于开展活动


  因为学生社团的成员遍及各个年级,并且社团成员对社团有着高度的认同,所以社团的号召力、凝聚力较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各项活动,这也是其逐渐发展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社团的有效号召力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社团处在学生和学校之间,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农村学校教师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较为滞后,因此,利用小学生社团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不仅能够将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和意见,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新形势下,在农村学校办学过程中,学生社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予以重视,促其发展.


  二、小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学校小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社团之间的差异逐渐显露,主要体现在会员流失严重,部分社团濒临解散等方面.社团的存在根本是社团活动的质量,社团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壮大队伍.但是一些社团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社团活动老套,不能够及时推陈出新,导致社团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小学生社团成员年龄较小,开展活动经验不足.一些农村学校没有认识到社团存在、发展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足,对小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不到位.此外,农村经济条件滞后,学校能够提供的资金十分有限,也限制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2.应对策略


  一方面,小学生社团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创新工作,通过高质量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当重视社团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引领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为社团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小学生社团在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推動校园文化的建设.农村学校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社团的监督和管理,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杨力

  第2篇:新形势下推进安顺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安顺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87个乡镇办事处,78个乡镇建设了综合文化站,建有电子阅览室7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农家书屋”1048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广电云”村村通743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56支.


  2.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近年来我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以“送文化”和“种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县、乡、村三级节庆文化艺术活动,创作文艺精品,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我市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纳入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已连续8年获全省第一.


  3.农村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1)“三区”文化人才培训队伍及调动3000余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对农村开展文化培训,培养农村文化人才;(2)对农村文艺表演队伍、民间优秀演员进行登记、跟踪管理;(3)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村文化事业的生命力.


  4.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市各县区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实施了文化遗产保护.


  5.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深挖乡土文化,突出乡村旅游的原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开设的“农家乐”、“民族民俗风情”等旅游项目约500个点,相继推出了屯堡文化汇系列活动、江龙镇猫猫冲“竹王节”活动、瀑乡镇宁樱桃节、关岭苗族花树节、镇宁布依族“六月六”系列活动蜂糖李品鉴活动等为载体的乡村旅游文化节.走出了一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农民增收,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共赢.


  二、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


  2.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还不够有力,经费投入偏少.近年来,我市各乡镇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虽有增加,但经费不足依然是困扰其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基本上是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的投入,没有将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文化阵地不能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乡镇文化站大多设在乡镇机关内部,作用难以发挥.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也大多局限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群众文化群众参与难以体现.


  3.农村文化事业缺乏内生动力.农村文化在结构、水平的多样性、层次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民文化生活枯燥、单調,对西秀区旧州镇和紫云水塘镇村民进行调查显示:农民在劳动之余,参与活动主要是,看电视占89.60%,不看报、不读书占90%,不上网的占87%.村民大都参与麻将、扑克等棋牌活动,还大量进行赌博.二是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调查显示:受访村民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72元.在这种内生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政府送去的“文化大餐”就成了“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难以从根本上培育文化土壤,只开花,播不了种.


  三、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和治愚结合起来.科学制定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纲要,围绕纲要细化阶段任务,纳入对县、乡、村各级部门和领导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避免文化建设重复、漏、失、空.


  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把文化单位产业开发和其它建设列入国家政策性银行或专业性银行贷收计划项目;争取政府在投资、财政、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提供启动性资金和优惠利率,并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周转资金.逐步建立起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多渠道投入体制,以解决农村文化经费困难的问题.


  3.丰富农村文化产品供给.适当增加文艺单位到农村公益性演出的补贴,鼓励组织面向村民的演出;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文艺生产单位要加大“三农”文化产品创作力度,特别是政策法规类、信息知识类和文体娱乐类等文化产品的创作,新闻媒体要开办“三农”服务的专栏、专版和节目.在“送”文化的同时,力求“种”文化,组织宣传文化工作者下基层调研服务,把文化资源全方位地配送到农村.大力发展集镇文化、村落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培育一批文化示范户、民间职业剧团等,切实把文化“种”到基层.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队伍的组织建设,采取“县聘乡管村用”方式,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建议万人口的乡镇,原则上以一站五人配置.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的教育引导、培训、管理服务,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管.


  作者:陈丽

  第3篇:我国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


  孝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解决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化建设就会因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止步不前。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孝文化被不断边缘化,孝意识出现淡化,孝实践趋向弱化等。从人口结构上看,中国早在2000年底就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到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201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1242万人,占全国比重15.5%,老龄化程度加剧。就目前状况来看,中国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收养性福利机构较少,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这是造成农村养老问题突出的客观原因。而主观因素表现在由于传统孝文化传承断层、代际结构凸显,以及感恩教育缺位等原因使孝文化在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谐代际的关系方面,渐渐失去约束力,人们心中的孝意识、孝观念也在淡化,从而影响了农村孝文化建设。


  一、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孝文化被不断边缘化。人际关系日益冷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从原先集体劳作的劳动方式返回到家庭生产的劳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协作的关系也因此减少,特别是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活涌入了城市,导致农村留守老年人居多。劳作的辛苦加之身体虚弱等原因导致留守老人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人际关系日益冷淡。


  子女教育存在隐患。目前大多数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传统的父母与子女间伦理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父母过于宠爱子女,甚至溺爱,使子女变得娇生惯养,存在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思想,有赡养老人的能力却推卸责任,使老人在生活中得不到足够的关心与关怀,甚至出现老人无人赡养的状况。这种现象与现代农村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工作不够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进城打工赚钱,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没有尽到身为父母的义务,从而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起孝的榜样,导致下一代子女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许多弊端。


  2.孝意识趋向淡化。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五千年的道德积累,更是我们国家家庭养老的理论根基,同时也在农村家庭伦理关系以及代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农村中经济总收入比例低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慢,社会保障体系及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使得农村中的老人过度依赖子女,这种观念要强于城镇。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赡养,赡养老人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所认知的传统孝道已经淡化,在农村孝道缺失比较严重,人们对老人理应关爱、孝顺的观念逐渐减弱,子女与老人的代沟愈来愈大,这让子女认为父母的思想十分顽固守旧,对父母的关爱远小于对待自己孩子的关心。无论在经济还是思想上,代沟问题的增大,两代人难有共同语言,子女愈来愈疏远父母,进而淡化了养老的思想观念。


  3.孝实践趋向弱化。近年来,农村小家庭模式大量出现而且有上升的趋势。无论是多子女的家庭还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小两口结婚后就会与父母分家,不愿与父母继续生活,很少去体恤体谅父母,分家后经济上独立,情感上也渐渐疏远父母。老人们普遍缺乏精神上的照料和心灵上的慰藉,当父母生病或是遇到困难时子女不能及时出现在身边,子女多的家庭甚至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现象,未能尽到子女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背离了孝道这一传统美德。


  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本应在孝德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孝实践意识,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当代部分大学生没有践行孝德的自觉性,头脑中孝意识淡薄,对于孝的概念表示理解但并不实行,现实社会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大学生平时在家从来不做家务,对于家务事从来都袖手旁观,有的连自己房间都要父母来打扫。甚至,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在接触高校这一环境之后早把父母挥汗如雨忘在脑后,寒暑假不愿回家,很少与父母通电话,每天浑浑噩噩,漫无目的地生活。每天与游戏相伴,丝毫不知进取,不顾虑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挥霍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节俭之心荡然无存,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些大学生不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孝意识淡薄,孝實践弱化。


  二、中国农村孝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孝文化传承断层。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建立起源于母系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清代晚期的西方思想进入中国到“五四运动”的洗礼,充分证明了如果文化不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是注定要被时代所抛弃的。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被摧残的面目全非,在那场浩劫中,我们失去了太多,人们盲目地随从,并把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联系起来,当然传统孝文化也不例外。孝文化甚至被当成了封建思想的代表而惨遭批判,所有人都避讳这个字,怕受到相应的批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孝文化的内涵已经被人们曲解,意识形态被迫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古代“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也产生了动摇,渐渐被人们所淡化。


  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村镇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由此出现了以年轻人为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去城市打拼的现象。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封建的孝文化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根本性的革新。现在的年轻一代过分地追求展示自我,已经鲜少有像古代身居高位的黄庭坚,每晚亲自为母亲洗马桶的故事;宋神宗时代的朱寿昌,为了寻找亲生母亲,放弃了官位,放弃了荣华富贵而远走他乡。当今的社会,人们找工作都奔着大城市、发达城市去发展,都只是为了自己着想,为自己的将来考虑,然而离家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少还有人能考虑到家中父母的感受。这样的社会心理还在不断地滋生生长着,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样的现象甚至还有愈来愈强的趋势。


  2.代际结构问题凸显。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让人们的生活理念以及道德思想都发生了改变。进城打工的年轻人大多数都选择将孩子与老人留下,以至于留守的儿童与孤寡老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空巢”这一词汇,对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来讲:一是生活上无人照料。相比之下年龄较小的老人身体较为健康,目前可自我照顾,而体弱多病、身体残疾和年龄较高的老年人则需要有家人在身边悉心照顾。由于农村社会养老机构较少、经济能力偏低且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很少的老年人能够进入当地的养老机构并享受专业人员照料。这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通常是依靠儿女在外打工寄回的有限的钱财和左邻右舍之间偶尔的资助和看望勉强生活,这样导致了他们生活困苦,甚至出现了发人深省的惨剧。二是精神孤寂,难享天伦之乐。子女在外打工留下老人,没有子女陪伴,一个冰冷的手机成为了儿女和他们之间交流的工具,不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农村文化设施匮乏,娱乐设施较少,日常生活单调,“休闲聊天、晒太阳”成为空巢老人日常娱乐的“重头戏”,以至于连最朴实的“看孙子,抱娃娃”对他们来说也是奢望。三是身体稍硬朗较为健康的空巢老人仍然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农活以及照看孙辈的重担。年轻人们去城里打工赚钱,一部分在城市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年轻人把老家的耕地承转给了其他人,还有一部分人仍属于时差性流动,冬季农活少的时候进城务工,春秋播种收割时回村务农。空巢老人们不单要担负起日常的农业劳动,而且还需要照看孙辈,负责他们的日常起居和教育。祖孙两代人在一起生活,很少体验到父爱母爱的温情,久而久之,对留守儿童在亲情方面的教育严重缺失。再加上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到祖父母那代人在生活上所经历的困难与艰辛。家庭的重心从过去以老人为主逐渐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导致了老人与年轻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别越来越严重。


  3.感恩教育缺位。从古至今在我们中华民族中一直传承着感恩思想,这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课堂中却忽视了对这一道德准则的教育,由于在上学时代未能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导致农村的一些青少年缺少感恩之心与孝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孩子缺失了父母在教育方面的管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当孩子出生的时候,最先接受的教育就是来源于父母,而且在孩子上学之前的五六年时间里,最多数的教育信息都是从父母这里获取的。父母如果没有在子女还没成人的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优秀的形象,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不能善待、赡养自己的老人,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来说是感同身受,影响也是很大的,当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也用同样的态度来这样对待其父母。“在微观上,‘孝’是家庭美德,它是子代向父代的反哺;在宏觀上,‘孝’又是社会公德,它是下一代向上一代的反馈。”加之中国农村的基础素质教育水平与城市相距甚远,农村的居民对知识的掌握熟悉程度与文化水平一般会低于城市,部分家长的素质也可能比较低下,还有少数家长会有一些不良的嗜好,这些关键因素都可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消极影响。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现代的教育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施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但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都是老师单方向教授理论知识,仅有的一些实践内容根本不能满足目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需要。许多中小学课本中很少有关于孝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等的课文范例,即使有也是一些用古诗词所描述的古代的有名世家与知名师长,这些人物事例不全都被人民所了解,我们需要的是一些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孝文化所认识的偏见,觉得孝文化都是伟人的所作所为,离自己实际的生活还很遥远,所以现在的学生很少有人能学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为他人着想,主动关心和爱护他人。


  再次,缺少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加强管理等方式来让人们重视起道德良知素养的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必然需要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讲伦理道德,敬老人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它既能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加强孝道建设,使孩子从小建立尊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思想,逐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如果我们加强孝道建设,建立起新型孝道,使孩子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有很大改观,社会环境就会和谐健康,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然而当今社会上总是会有一些不和谐、非主流的声音,对社会风气影响性很大,混淆了人们的是非观念,淡化人们的文化正义感,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价值观被践踏、被排挤,而一些不良之风则流行在社会中,结果导致孝文化的普及与感恩教育的开展都受到了约束。


  4.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从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之后,人们更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孝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农村,起因在于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孝文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完善,以至于农村的很多基层干部过于追求经济上的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人们普遍认为只要经济、产量提上来了,人们的生活也就富裕了,自然而然地文化建设也就跟上了。正因如此,中国农村孝文化的建设才收效甚微。还有一部分农村干部没有将孝文化建设当成一回事,将它当成一种任务去敷衍了事,没有从根本上预见到农村孝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西方文化与现代文化对中国农村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忽略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而去重视西方国家的一些热门文化,厚此薄彼的现象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由于西方文化对农村年轻一代的影响,使其对孝德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加之农村孝文化建设的不深入,使农村中固有的保守思想与淳朴民风渐渐消失,导致了农村青年孝文化思想意识淡化。


  作者:杨庆坤

  第4篇: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农村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显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但对科学文化进步的追求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丰富而健全的新农村科学文化体系,从而为农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农民,同时改变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状况,这对于促进农村民主建设、保障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状


  1.1先经济,后文化,导致农村科学文化建设工作边缘化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优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农村科学文化建设投入巨大、周期太长,而且短期内难以收到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优先发展经济,忽视了相关文化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建设长期缺乏动力,农村文化投入不足,文化产品缺乏,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1.2农村科学文化生活内容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宗教文化发展迅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其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打麻将等,内容少,形式单一,一些偏远地区农民更是几乎没有文化生活。在许多镇区的图书馆、体育场、文化站的利用率较低。


  缘于农村文化一直缺乏积极的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文化再次沉渣泛起。部分群众精神空虚、信仰迷失、价值观错位,造成赌博和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再次大量出现,不仅败坏了农村社会的风气,更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有所增加,最终影响了和谐农村的实现.


  1.3农村居民参与科学文化活动的方式单一,科学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农村地区可供农民科学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都非常有限、形式也很单调。农村地区的科普宣传工作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有的地方建立了科普画廊、电子大屏,但是,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更新,作用发挥不大。目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仍然以农村种植养殖科技培训为主。每年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但是,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培训的效果一般。


  1.4镇区文化站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配备和维护不够完善。


  镇区文化站是镇区人民政府的基层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镇政府,是镇区开展综合性群众文化宣传娱乐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场所,也是农村基层文化的主要舞台。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镇村虽然建有文化站,但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文化站设备缺乏维护和更新,导致文化站难以发挥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参与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2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2.1解决乡村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塑造新型农民。


  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领导干部是关键。乡村领导应当在思想上、行动上,对文化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要与小康社会建设同步。各乡镇在规划设计小康社会建设时,都要把文化建设内容考虑进去。尤其是基本建设方面,都要把文化设施、设备建设作为不可缺少的主要项目之一,其设计至少要保证十年不落后的程度。


  2.2政策支撑体系和财政支持


  针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还要加大财政投入并保证资金的支持,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乡镇负责人反映的第一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许多农民也认为政府要加大投入。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财政压力大,而且渠道单一,难以满足现实的巨大需求。所以要注意吸引民间商业资本进入,因为财政投入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政府财政资金的效率远不如民间商业资本,所以各级政府要注意帮助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和特色,进行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商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事业领域,建立多元化资金流入渠道,通过政府搭台、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等多元力量和方式共建,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科学文化阵地建设。例如阜宁县在本年下半年正与上海标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洽谈,拟投资10亿用于开发陈集镇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及其附近,力图打造铁军文化主题公园,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主题公园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2.3创新科学文化服务机制


  随着科学的进步,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对科学文化有了新需求。但是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受到现有旧体制的影响。因此,寻求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发展之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是创新服务方式,二是要不断拓展服务新领域。同时,要通过科学文化体制的改革,消除当前制约农村科学文化发展的各种阻碍,加快建设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市场化为主、政府政策指导为辅的新体系。


  2.4建立经济支撑体系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群众和基层农村文化工作者普遍认为,基层资金缺乏是超越其他阻碍因素的第一要素。所以要建设新型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加大投入是重要保障。第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大院的管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农村科学文化工作网络与科学文化活动新阵地。第二,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支持,这是解决农村科学普及程度低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费得到保障,农村科学文化工作者受培训少、知识内容过时、学历偏低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使科学技术的普及跟上经济结构的调整。


  2.5立足地方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


  要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农村已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加以宣传并推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兴国寺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积极开发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效果。


  例如,阜宁县在抗战时期属于盐阜区,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之地,境内有大量的新四军活动的旧址,红色文化遗产丰厚。因此,近年来阜宁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保护、开发红色遗存,让红色文化基因根植于阜宁的每一块土地。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组织精干力量,聘请专业人员,广泛开展革命遗存普查,"村村到"寻访革命遗存和红色故事,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两次公示革命遗存,确定79处重点遗存保护名录。在全国首家实施"慰烈工程",累计投入3200多万元,将原散葬在全县乡村的848名烈士墓全部迁移进烈士陵园,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阜宁烈士陵园入选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开发红色文化。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修缮提升新四军三师师部旧址。规划建设新四军"卖飯曹文化村",按照唯一、专业、独特、互动、艺术的总要求,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把文化村建成遍地有景、处处有情的新四军文化村落。


  总之,要大力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正确引导农村的文化消费观念。新闻媒体、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文化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净化文化市场,杜绝有害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品进入家庭和市场。通过组织基层文化站、文化室和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的作用,在文化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和谐文化,在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


  作者:宋彬彬

  第5篇: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


  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开始受到普遍关注。之所以越来越强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则极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只有通过文化的科学建设和意识形态的正确宣传,才能够实现民族对共有文化的坚持。其中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现乡村范围内一种包涵了价值观、共同文化认知和交往方式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形态,从而通过文化的建设和对文化的认同实现农村的文化自信。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文化自信的内涵实际上是文化层面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农村文化实际相结合的反映。


  一、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属于农民和乡村的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求职打工。但不难发现,每年春节,城市中人口急剧减少,大量回流至农村。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源仍在乡村,乡村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繁荣离不开对农村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农村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农村群众的世界观形成产生影响,优秀的农村文化能够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行为,同时,文化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反作用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建立与农民和乡村需求相一致的乡村文化形态,是包括了符合该乡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需要的,在乡村区域共同体基础上长期积累而成的文化积累总和。因此,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能够适应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需求和区域内人民生活实际需求的文化,是最终能够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是与农民和乡村相适应的文化形态。


  二、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


  在新农村建设的视域下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这种乡土文化既是源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又是外来的新文化同旧的乡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中华文化的根源深深地扎在乡村地区,广大的乡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风俗习惯,传统的乡土生活和习惯通过习俗和仪式等形式得以展现。随着改革开放速度的加快以及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的乡村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开始受到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革命年代,以农村作为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进行融合和创新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对人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构建文化的作用机制,从而实现关注民生、培养民智、增强民力的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增强农村地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同时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村的教育和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塑造,新农村形式下的新农民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主体,农村文化的建设实质上是对农村群众的建设,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历史任务和最终目的,也深刻地符合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的论断。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村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科学的规划下的一次融合和创新,是现代化、文明、和谐的乡村文化形态构建的重要过程。因此,必须深入把握新农村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设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形式和文明形态,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从根本上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自信。


  作者:张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