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试论费孝通小城镇建设思想宏观意义及社会学启

2016-08-18 15: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其学术涉猎广泛,影响深远,他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界的恢复建立与发展,对中国乡村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费孝通在其一生中极其关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并在实证调研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关于农村和城镇建设的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建设思想。本文对费孝通先生小城镇建设思想特征加以阐述,旨在为我国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启示。


  “志在富民”是费孝通先生追求乡村建设的精神价值核心,也是其学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志在富民”这一理念是费孝通先生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寻找致富之路,探索农村发展变革经验中总结出来,而小城镇思想则是费孝通先生在“志在富民”理念指引下,建立农村——小城镇——区域化体系,促使该体系在全国形成“一盘棋”的大格局,从而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落到实处。

 

  一、费孝通对于小城建设思想的源起

 

  费孝通对小城镇建设的思想动机来源于他在30年代初进入开弦工村的时候,他曾坦言那时他觉察到一股外来的力量在制约着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而制约的这股力量正是来自村子周围的镇。后来他又对云南玉村进行了走访调查,这为他在之后的小城镇建设思想思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来他的研究领域逐渐从乡村跨越到了乡镇,他在研究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了乡镇作为乡村和城市的结合部分,其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协调和制约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借助对乡村状况的充分研究基础,他又转而对乡镇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为寻求中国小城镇的建设策略不遗余力。

 

  二、小城镇建设思想在乡镇企业中的宏观意义

 

  通过多年的潜心观察和研究,费孝通总结出了乡镇企业和乡村农业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他明白振兴乡镇工业,就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和合理蓄积劳动力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式

 

  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方式,费孝通特意选取了某一地区,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再将此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地域,根据分析对比的方法进行调查,发现了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地域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小集镇少之又少。费孝通调查研究乡镇企业,逐渐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即没有工业,乡镇无法致富;没有农业,社会经济无法稳定;没有商业,经济无法活跃起来;没有科学和教育,文化就无法向前发展。所以,他指出要改变经济结构,就必须促进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繁荣,而经济结构的改变,会使得当地的经济走向繁荣。

 

  (二)劳动力和人口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任何企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大量劳动力的支撑,这一点与费孝通的发展乡镇企业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劳动力和人口的蓄积,是促使乡镇企业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为解决人口问题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保证了本乡人口不外流。过去由于乡村农业欠缺,经济又不发达,大多数人无事可做,很多年轻人便外出务工,在一二线城市寻觅出路,城镇留不住居民,人口便下降。80年代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经济日渐繁荣,人口又出现回流,使当地居民不离开家乡就可以就业,很多乡村居民也由农民转变为工人,城镇经济的发展甚至将周边的居民吸引过来,这样人口就随之快速增加,城镇人口的蓄积量就瞬间提升了。

 

试论费孝通小城镇建设思想宏观意义及社会学启示


  三、费孝通小城镇建设思想的社会学启示

 

  本文认为,费孝通先生小城镇建设思想重要的启示即是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融为一体。费孝通通过系统调查对小城镇的研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而且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着小城镇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势头。小城镇上相对完整的基础设施,又引导着乡镇企业渐次步入集中发展和集团发展之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个重要经济现象有深入的理解,他曾说,农村改革时,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乡镇。这段话富有深意,揭示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小城镇迅速兴起和亿万中国农民切身利益的相互关系。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不仅恩泽当地居民而且惠及天下,大中城市的居民也广受其益。

 

  费孝通肩负着发展中国社会学的重任,他主张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在开展小城镇研究的实践中,他也有很多相关体会。他认为小城镇的兴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当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的事实,他以独特的视角,从小城镇这个有别于大城市的反方向出发,更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术研究和发展之路。

 

  作者:郑廷娇 来源: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