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城镇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29 12: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引言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不仅是县城发展商品经济的主要阵地,还是广大城乡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


  1、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原则分析


  1.1、要坚持目标管理原则


  在具体的实践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任何形式的管理都是以实现某种目标为根本目的,也就是通过强化管理的力度而希望达到某种状态。对于城镇的建设管理来说,假如目标不够明确,则就会使得管理活动就会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并在此条件之下的建设管理活动也会因此而失去意义。


  1.2、要坚持依法管理原则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城镇建设管理的过程之中,分工也是越来越细化,其中的内容也是更加的丰富。因其城镇建设管理对对象的性质也是相对比较复杂,彼此之间的差别也自然是相差甚远,所以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始终坚持着依法行政的管理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公平、公正。


  1.3、要坚持依靠群众原则


  从实践来看,城镇建设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建设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性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基于新形势之下的城镇建设管理的过程之中,应该得改变闭门造车的传统思想,而是面向广大公众、要走出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可以充分的保障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城镇建设


  2、城镇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城镇建设规模不合理,缺乏规划


  (1)盲目扩建


  在城镇化进行的背景之下,城镇与和各个城镇之间的利益矛盾也在逐渐的加深。尤其是在各个城镇的建设之中,由于领导之间的政绩攀比等等一系列问题,逐渐的让城镇的建设开始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一部分城镇则是忽视了自身的基础,与实际相互脱离,不假思索且盲目的扩建规模,最终导致城镇的用地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这种过度开发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来严重的浪费了城镇的土地资源,滥用了建设资金。而一部分城镇的规模因其过大,还会造成管理上的失控,甚至是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然而这种不合理建设并不能为城镇带来任何效.


  (2)缺乏规划


  在城镇的建设管理之中,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规划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当今很多的城镇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与正确的思想指导,使得城镇在建设之中的“抄袭”情况他也是愈演愈烈,这种“抄袭”就是各个城镇的建设在大体上是一致,缺乏自己的特色,缺乏一个宏观的调控。这是因为城镇未从自身的城镇布局与体系来进行出发,而过分的借鉴,造成了本地的规划严重的不合理。


  2.2、土地利用不合理,缺乏长远性


  (1)土地利用不合理


  我国是属于土地资源较短缺的国家,因此每个城市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节约土地资源。但是,现如今,在城镇化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土地资源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而出发生了很多铺张浪费的情况。据统计,在全国建设规划之中,大约四成的建设用地,只是容纳了三成的城市人口,城镇在建设之中,大量的占用了土地,对有限的土地根本就不珍惜,只是一味的扩大街道。有一部分城镇的领导还处于单方面的想增加自己的政绩,于是就开始大刀阔斧,把城镇改的面目全非。房子做得越来越大,街道变得越长越宽,市场不断的扩大,然而,这样泡沫式的做法,并未引来企业的投资与建设,反而还会让土地资源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浪费。只知道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之后的发展,从而相应的也就土地的低效率利用。这种无原则的建设,让城镇的建设与规划如同虚设。


  (2)缺乏长远性


  一部分地方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未做长远的打算,也就使得城镇的建设与布局上十分的不合理,且变动也过于频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合理的规划,引发了各种的问题,在一部分设施拆了之后,又重建,建完了之后,没有几年,又被拆除,这样的变动,无疑就是劳民伤财。因此,假如要相长远的发展,坚持走走持续发展的路线,就务必得先规划好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不能随意有大的变动,摇摆不定。


  2.3、体制不健全,环境问题突出


  (1)体制不健全


  在城镇的建设过程之中,未建立好一个完善的机构与方法,城镇在管理方面很松散而不集中,政府在领导和下达任务之时,未通过具体的机构来调控,或是在调控的过程之中,困难重重。因此,城镇应该完善建设体制,比如,对于司法部门、城管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工商部门等等管辖的权限,而不是仅仅是义务而已,让基层的部门能够认真的管辖和建设好城镇,通过各个部门的调控,实现集中、统一的领导。


  (2)环保问题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城镇在环保方面总体是良好的,但其局部的问题也异常的突出。城市中环境的问题主要是来源于生产上的污染与生活上的污染。在城镇之中,集中性的来自于生产上的污染。因其城镇化的发展中,乡镇企业快速的成长,城镇中的气体排放量与污水排放量扩大,且因其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产生了很多集中的生活垃圾,这些因素是破坏城镇环境的根本原因。


  3、对策及建议


  3.1、结合实际,做好城镇总体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近期规划


  有了好规划,更重要的是真正按规划实施好。按照控制规模,有序地发展城镇,城镇是目前发展的重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好城镇,正确处理好综合发展、长期发展、讲求效益的问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忽视城镇在大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考虑城镇与周围市、乡村、工业矿区等的联系,避免狭隘和片面;二是要把城镇建设规划与经济规划联系起来,做好科学预测。


  3.2、加快城镇建设管理,杜绝违章建筑,保持良好的城镇生产、生活秩序一方面建设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按规划审批建设项目;另一方面组建城镇队伍。城镇管理队伍隶属县政府直接领导,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批准、兴建的违章建筑均有权管理,对镇区的卫生、镇容、秩序等有权监督管理,可大大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城镇管理队伍重点在县城,但不能局限在县城,对村镇建设也应管起来。


  3.3、土地制度改革,节约资源


  依据实际情况来看,城镇的土地制度存在着大量的题,严重的阻碍着城镇的发展。一部分乡镇企业在城镇中的用地大部分都是无偿使用的,或低价使用,同时也就造成了乡镇企业用地时候的铺张浪费,基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土地有偿使用的原则,坚决不可以无偿使用。在土地用途上应该进行一个严格的管制。


  3.4、体制改革和环保问题


  积极推荐城镇的体制改革,要适当的简政放权。这有别于大城市的集中管理,城镇政府应该将权利下放在各个区域之间,让基层的部门拥有一定的权利,能够管辖和执行应有的职能。长期之来,在其建设的过程之中,经常性的会忽略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城镇的环境重视不够。一部分乡镇企业甚至以环境为代价而肆意地开发利用资源,大量地排放废气与污水,对生态环境迫害很大。


  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对城镇建设中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城镇的具体特征与建设模式,以保证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程萍

                            (淳安县汾口镇人民政府浙江省杭州市3117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