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城镇建设论文

城市历史文化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2016-04-07 09: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血脉”。看一座城市的风貌,主要看它固有的个性即历史文化品味,而不是看这座城市规模有多大、有多少高楼;是看它在历史层面上、文化形态上对这座城市独有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文化是否有传承和发展的痕迹。传承重要,发展也重要,而这样的传承和发展的痕迹是可以通过人的居住、人的行为即人的精神状态和整个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建筑、建筑环境予以感知和感受的。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强调和引起广泛注意的是:城市建筑雷同化问题和建筑大工程问题。所谓建筑雷同化,不少建筑专家又称之为建筑同质化现象,表现在大、


  中、小城市居住小区、商业大楼、办公场所雷同;东西南北中建筑样式、形式、风格雷同。可怕的是,在建筑雷同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城镇原有的历史和文化被湮没了。所谓建筑大工程,占地面积大,实用面积小。不仅挤压了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而且加重了城市问题。譬如:北京这些年不少建筑大工程,就引起周边建筑杂乱以及严重浪费土地、水、电等资源,还影响到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前不久完成改扩建的国家馎物馆建筑面积多达20万平方米,是大英馎物馆6万平方米的3倍还多,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馎物馆;北京南站占地相当于70个足球场,是世界最大的高铁火车站;国家体育场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这些大工程可以称之为世界之最,可是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城镇究竟应当怎样发展?城镇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城镇的发展是不是意味着规模越大越好?怎样建设城镇?怎样改造城镇?这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国人的智慧和勇气。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城镇化需要协调,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真正由乡到城的转变。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健,使城镇真正成为人民安居乐业之处,他还特别强调:城镇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具备的“历史依据”和“文化要求”,言简意赅地提醒有关方面、有关部门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改造的酝酿阶段,确实应该未雨绸缪,言出法随了。


  一、城镇建设和改造一定要走出无序扩张和追求规模化的误区


  城市和城镇在建设和改造中,规模效应、布局设计等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共同点是:从整体规划到单体设计都力求有新意,都要努力做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物融为一体,都力图以人工美充实原有的自然美,都力图将新颖的建筑艺术形式与其多功能的活动内容及优美的环境交融在一起,让人们漫游其间能流连往返。因此,要求城市和城镇的建筑群体既形成规模、方位上的对比,又彼此相呼应;既遥遥相望,又互为对景。那种地广人稀或者人广地稀的城市和城镇,是不会给人以愉悦心情的。


  李克强总理强调“城镇化需要协调”。协调什么?怎么协调?笔者以为,协调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一个适宜人居住的环境。


  (一)要克服“家大业大”“贪大求洋”的思想,从尊重城市历史发展和提升城市文化的立意,对城镇的建设和改造给予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有关方面、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城镇建设和改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改变把城镇化理解为地产化的思想,把城镇建设和改造异化为竞相建高楼大厦、扩张用地的籍口,而全然不顾经济、环境承载的条件是否具备。近年来,城镇建设和改造出现了人们批评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变成四不像”,不像古式,也不像今式;不像中国式,也不像外国式的建筑。只是一味地无序扩张和追求规模,那种过度超前、规模偏大的城市和城镇,不仅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人道是“二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这是人们既从历史视角,又从文化视角看到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所遗留给这些城市的“痕迹”,并深刻地进人到人们特别是一代又一代后人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记忆里。以上海为例,从1843年上海开埠为“通商口岸”后距今也不过170年。开埠前后的上海,有着许多与全国各地相似相近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文化心理。可是为什么上海会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开埠仅100年)已一跃成为远东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除了面向海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特点外,还有上海被迫开埠为“通商口岸”的这一段历史,以及因这段历史而发生、发展起来的海派文化。这一过程打破了上海对外封闭的历史,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华洋杂居的时代。因为这样,以建筑而言,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洛可可等建筑风格的洋楼很快开始落脚上海。加之海派文化也开始形成,这种以中国文化为主,与西方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新文化形态,它必然全面、深刻地影响上海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进程。城市和城镇历史和文化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合体,一个城市和城镇不是靠无休止地蔓延和扩张,而是靠历史和文化支撑的。


  (二)全社会都要有对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形成保护的意识


  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具体来说,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就是城市历史文化极具象征的物质形式,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就象历史一样不可复制,我们不能漠视不尊重历史和文化现象的存在,城市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资源越来越少,不能在大拆大建中将一些有厚重历史的建筑和街区在人们的视线中毁去。


  上海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对个别历史景点的人文环境的保护不够是引起了人们争议的。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党的一大会址,在拆除了周边建筑的同时,搞了许多类似上海石库门建筑模样的“新天地休闲中心”和商业大楼,“党的一大会址”原有的人文环境被破坏殆尽,上世纪20年代党的一大会址所处的真实的人文环境就这样永久地消失了。又比如上海提蓝桥地区,解放前这里曾聚居过1万多犹太难民,当时这个不足2.6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已经有10万中国居民,然而至今传为佳话的是中国居民和犹太难民始终友好相处,患难与共,在中国居民和犹太难民的共同努力下,这里曾有“小维也纳”之称。遗憾的是,除上海市文管会铁定霍山路、舟山路交界的一段建筑被例为可移动文物外,周边原有的建筑己被拆建,一些当年犹太难民重返此地感叹地说,上海发展太快了,小时候的记忆都没有了,我们还是喜欢那时候的环境。显然环境的改变有些得不偿失。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消失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譬如:上海的商业具有海派文化的特性,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有关方面、有关部门总体上是作了保护的,但是远远不够。上海有3条闻名全国的商业大马路,南京路、淮海路和四川路。南京路由于比较早提出步行街的规划,使南京路作为“中华第一街”的许多特色商店得到了保护,然而南京路是包括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相连的一条大马路,严格地说南京东路是规划在步行街内得到了保护,而南京西路不在步行街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南京西路不少商店被拆得七零八落,这是人们不愿意意看到的。而号称上海第二条商业大马路的淮海路在建设和改造后几乎面目全非,这条昔日上海市民最喜欢逛的海派马路的改变,让市民很不习惯,招来不少骂名,原来淮海路两旁的不少特色商店大多夷为平地后,翻造了一幢又一幢的商业大楼,和全国其它城市的商业大楼无甚区别,许多老上海纷纷责问“淮海路的特色哪去了?”人们诘问和痛心的是有关方面、有关部门对城市历史的尊重不够,对文化的保护不力。号称上海第三条商业大马路的四川路,如今更成了一个大工地,尽管四川路被列人市中心重要的经济圈,但是人们似乎从今天淮海路看到了未来四川路建设和改造的影子,担心地说如果四川路还是重蹈淮海路建设和改造的覆辙,就是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嘲弄了。历史的建筑物是人类智慧的创造,当建筑达到艺术的愉悦功能的要求,那么建筑就兼有历史性、纪念性和文化性的功能,它就是一件件值得人们尊重的作品,它承载着这个城市的记忆,一旦消失,城市的记忆就会变得模糊。因此,新型城镇化既要进行城镇综合发展和改造,又要符合城镇总体发展要求,特别是要顾及城镇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区位特点。


  (三)城镇规划工作者和建筑设计者要协同工作,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


  城镇规划工作者和建筑设计者是一座城镇的“整容者”,城镇建设和改造必须强调从宏观调控和微观把握上着眼。城镇规划工作者要从宏观层面对城镇建设和改造作出科学、合理、合法的总体规划;而建筑设计者从微观层面的把握更为重要,要科学地利用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等城镇经济现状及其地域特点,尤其要考虑城镇建设和改造对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


  城镇规划工作者在制定城镇规划时,必须对居民分布、交通状况、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城镇历史文化等方面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分析城镇历史发展过程和区位特点,研究城镇在发展后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只有符合城镇总体发展要求的规划,才有利于城镇总体规划的实现,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服务区、贸易工作场所等必须布局合理,有所侧重,还要兼顾方便居民活动的社会心理需要。建筑设计工作者,搞建筑设计必须了解城镇规划工作者的所思所想。过去我们只是考虑建筑的单体设计,今天我们除考虑建筑的单体设计外,还要考虑单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而城镇规划工作者和建筑设计者要协同作战。第一要使作品具有集群性,一幢建筑与相邻建筑、道路、环境、其它城镇是有着有机联系的。一项较大的工程常常会给一个地段甚至整座城镇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著名建筑专家李再琛在《总体观念及建筑构思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写道:“一幢人流较多的建筑的选址会引起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的调整,按理说,选址问题是建筑师首先关心的事,但我国并非如此,大多数建筑师对此漠不关心。他们不理解城市,盲目进行个体设计,选址通常是由规划师,更确切地说主要是由行政领导决定的。由此选址不当而造成的遗憾是太多了。”[1]因此,建筑设计者不仅要关心城镇建设和改造的用地,还要关心用地周围的条件,如邻近建筑的体型、道路、河流的性质等等。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才会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第二要使作品具有艺术性,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因为它给人以美感,能让人赏心悦目。人类的历史很长,但是人类的建筑历史不是很长。正如建筑物从坡顶、平顶到穹项、圆顶等,从建筑的呆板到美观形式的出现,从房屋的造型、功能、色彩以及雕梁画栋等细节的设计,无不表明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有关这方面,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给了建筑设计的启示和灵感。正如李再琛先生认为的“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中国园林的基本设计思想与造园手法与西方园林是截然不同的。对于这样重要的国宝,不能当作古董摆设那样对待,而应视为今日造园及环境设计的重要泉源。其实就是建筑创作也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获得启发。后现代所追求的建筑的精神含义(meaning)不就是中国园林的寓情于景吗?赖特的流水别墅,贝聿铭的美国国立大气研究中心以建筑与自然协调著称,这些创作灵感比之中国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也不算新奇。至于像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等手法现在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这在用地紧张的现代城市中是很有价值的。……现在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的兴趣超过了我们自己。”[1]虽然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基本设计思想与造园手法截然不同,但都是可以使建筑创作从中获益。因为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共同智慧的结晶,建国10周年时,北京设计建造的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等十大建筑,是不失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相结合的建筑艺术杰作。由斯洛伐克裔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50几个项目、100多栋单体建筑,包括国际饭店、达华宾馆、武康大楼、沐恩堂(哥特式建筑)等近一半建筑被保护,至今让人无比震撼。因此,我们需要有为后人创造“建筑艺术”作品的意识,创造出更多的"建筑艺术作品,使新老建筑艺术,发挥更高层次、更高艺术的社会效益。


  二、城镇建设和改造一定要走内涵式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强化对城镇历史的尊重和文化品质的提升


  李克强总理强调“城镇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他明确告诫人们,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一发牵全身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的科学规划和建筑的合理设计,要从城镇历史文化的整体进行思考、立意、立项,什么人牵头、什么人负责必须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有关方面、有关部门会同专家以及群众广泛参与,反复调查论证,吸收方方面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对城镇发展明确定性、定位和定向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城镇建设和改造作出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这里强调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就是要考虑在保留、保护老旧建筑的同时,如何在规划、设计时与周围新建筑和谐统一。保留、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旧建筑必须有健全的体制和机制规定。笔者只在城镇化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就如何提升城镇历史文化的品味抛砖引玉,发表一孔之见。


  笔者以为城镇建设和改造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城镇规划工作者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必须虑及新型城镇化的建筑价值、人文价值和旅游价值。


  (一)城镇建设和改造的建筑价值


  一个城镇的主要构成是人口、建筑、道路、设施、环境等,但是城镇建设和改造的主体是建筑,前面谈到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血脉”,建筑是城镇历史文化的见证和组成部份,它能不能体现这座城镇的历史文化,正是建筑有无价值的关键。一件建筑作品是否有价值,至少有3个条件: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以及能否与周围的物体和谐统一。外观造型是否美观很重要,起码要具有突出的个性、独特性、新颖性,既要让人感受到视觉和心灵的冲击,也要让人看得顺眼舒服,更要让人有过目而难忘的感觉。当然建筑物并不仅仅追求标新立异,外观造型只是其表,更重要的是内部结构,房屋内部空间的布局是否合理,得房率多少,居住是否安全舒适,要与外部结构相得益彰,建筑物无论大小,只有既美观又适用才是具有价值的。人们称贝聿铭为世界建筑艺术大师,主要是因为他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贝聿铭厚重的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作激情,特别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单体建筑主体深刻的理解,才能提炼出一件又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精品大作。当今这方面奇才也不乏其人,上海的大剧院、东方明珠、上海的金贸大厦、中华艺术宫以及正在建造的上海中心等建筑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上海的新地标,也正是建筑设计者独具匠心,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尊重基础上,创造出的精品杰作。这就是说建筑的价值还体现在与周围建筑、道路、设施等环境是否协调。俗话说“牡丹虽好,需要绿叶扶持”,今天,我国城镇规划工作者和建筑设计工作者日益意识到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日益意识到不能简单地以个人兴趣来搞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而是要更多地考虑自然环境(特别是城镇历史文化状况)来规划、设计建筑物,这好比湖有湖的美,山有山的趣一样,因为湖的美在光,山的趣在色,湖光山色,才各有千秋。上海外滩的一群不同风格的建筑之所以让人感到这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是因为它们形式各异,又风格相似,且与上海黄浦江彼此呼应,这再一次证明建筑与环境一样,不仅有生命力,更有对应关系。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本身,还在于成功地利用地形、环境和自然光这些建筑的附价值,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使建筑产生更高更完美的境界。


  (二)城镇建设和改造的人文价值


  城镇建设和改造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和传统城镇的分水岭。传统城镇把人看作“经济人”,只是城镇中的生存者,为了经济利益而生活;新型城镇化引人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人是社会人,是有思维、有信仰、有理想的。新型城镇化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各方面要求;而又要达到城镇发展的预定目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激发每个居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来共同为城镇的科学发展出谋划策。这就是说,城镇建设和改造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维护,而且更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城镇化是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耦合系统。


  规划一个城镇,抑或改造一个旧城镇,不能简单地采取推倒重来,整地翻新的做法。近年来,出现的“破坏性开发”和“破坏性保护”,正在大量吞噬我国日益减少而又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座城镇的骄傲,如何凸显城镇有形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譬如德国的小镇,从实际出发,切合建筑功能保护和人口居住要求,老旧建筑和新建建筑相辅相成,城镇中现代设施、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与大中城市没有差别,同时医疗、购物、教育等配套建设也一应俱全,使小镇有着大、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吸引力。2008年笔者曾赴德国、瑞士考察,两国的城镇风光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东部小城达累斯顿,风光旖旎,美得让人心醉,每幢建筑都像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并且和周围的建筑物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块土地被整理得恰到好处。谁也不会想到,这座建造于13世纪的历史名城,曾毁于二战的炮火中,95%的建筑被炸,可是人们捡拾老旧建筑拆下来的木料和石料,重新编号,重建、重造、重现达累斯顿美丽的景致。当然不是简单地复制,而且也辅于一些新的建筑。当晚霞映射在达累斯顿,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城里的景色,都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难得的是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美仑美奂的景色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没有多余的物体。这里没有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空气清新得让人对这座城市充满了依恋。城中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商业和手工业又让人叹为观止,小城的达累斯顿交响乐团享誉全球,德国有瓷中白金之称的奢华瓷器就出之该城,还有钟表、照相机、袋袋茶都非常精致出名,难怪该城会被人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人们不仅无限赞美这座历史名城,漫步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情也非常舒畅。其实,在德国、瑞士此类小城的美丽风光随处可见。小城也罢,小镇也罢,正如人们赞美的德国、瑞士城镇风光如拍出来的明信片那样令人景仰。人的居住、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千姿百态确实让人怀念,且赞叹不已。


  (三)城镇建设和改造的旅游价值


  当一座城镇具备有一定价值的建筑和人文底蕴后,也就自然有一定的旅游价值。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去自己心仪的城镇游览成了生活的一部份。去城镇游览不是看山水、海滩等自然风光,城镇风光是聚焦在历史和文化价值上的。以苏州市为例,椐不完全统计,苏州市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人1400亿元,同比增长17%;国内旅游总人数8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人境游客总人数320万人次,同比増长8%;而历史文化景点占据总旅游收人45%。[3]上海城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还是非常吸引海内外游客的,外滩、东方明珠、南京路“步行街”、党的一大会址、世博园、中华艺术宫等仍是游客首选。几年前,上海搞了一条弄堂景观“田子坊”,没想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览参观者蜂拥而至,在笔者看来,这是极其一般的上海弄堂民居,但是这些弄堂民居因为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而格外受人青睐。沈从文的小说更是催生了游客对湖南湘西凤凰古镇的极大兴趣,当然大多数游客的兴趣还是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要为城镇的历史和文化鼓与呼,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建筑遗产。


  无论一个城镇建设和改造搞得如何风生水起,绝大部份游客都是冲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抑或城镇的风土人情而去的。这些现象反过来证明,尊重城镇历史和保护城镇文化显得多么重要。


  三、要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城镇的主体是人,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有衣、食、住、行之需要。城镇的物质环境既是人改变自然的结果,也为人改变自然条件不断提供新的条件。一幢建筑、一个街区,城镇的实体或空间无不与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这里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文化的差异,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实际,又符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切合人们衣、食、住、行之需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改造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


  (一)从城镇的内容形式来看


  构成城镇的重要要素是建筑物。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筑物以及建筑环境是有生命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新旧建筑物以及建筑环境有明显的历史的距离,它们将各自代表的时代特色而表现出来,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建筑物都是建立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尊重历史文化并非是搞“复古建筑”,同样提倡多元化、多途径、多方位,也不是都釆取“拿来主义”。城镇建筑风格的产生要适合中国实际,符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植根于特定的地方和民族的“土壤”。人们厌倦了国际式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建筑(国内似乎仍很热门),后现代应运而生。尽管各种流派五花八门,但几乎一致地都确认建筑应具有地方特色。愈有地方特色就愈具有世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把重点放在学习我国自己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不要走歪门邪道。一些城市搞了许多类似美国白宫的建筑之所以总为人诟病,就在于它不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要求,给人以突兀、不舒服的感觉。城镇的建筑必须考虑当地生活方式、地区环境、文化习俗、审美心理等等“遗传因子”,突出一个“根”字。当然,地方经济条件许可,建造洋楼、洋别墅也是无可厚非的,上海一些地区搞了德国式和瑞士式建筑,也令人耳目一新,上海松江区搞了一个建筑群,称之为“泰晤士小镇”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现在都在探讨建筑设计的“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两种意识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补充的,我们不能肯定其一否定其二,要辩证地认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大胆探索和尝试,只要条件许可,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二)从城镇的本质特点来看城镇的本质是这座城镇固有的历史文化,具体反映在人的居住、人的行为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而城镇固有的历史文化本质具有兼容性,兼容国内和国外的历史文化,兼容民族的和非民族的历史文化,兼容本地的和外地的历史文化。就我国城镇建筑而言,在其漫长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曾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己。遍布各地的外国教堂,以及殖民时期留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也数量可观,无疑对城市历史文化,特别是对各地城镇的规划和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这些有一定价值的建筑,上海己建立并公布“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包括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44条风貌保护建筑带和632处地方2138幢优秀历史建筑。上海釆取的是征收置换的方式。譬如,一幢房屋有多家住户,虽然地段不错,由于卫生设施等条件差,公用部位多家合用。住户去中介市场出售无人问津;而有关部门依照征收补偿标准,征收补偿款高于市场价,住户就乐意交由有关部门征收。经过征收改造后,整幢出售,有意者络绎不绝、争相定购,价格也不低。既解决了住户困难,又保护了城镇历史文化风貌。今年上海《新民晚报》曾以“十里南京路,一个同福里”报道过上海市黄浦区探索老城区保护性改造的新模式。其实这种对城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措施,上海几年前就尝到了甜头,如原卢湾区思南路、复兴路一些老洋房建筑的征收置换,就让老洋房焕发了新的生机,同时很好地保护和保留了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旧建筑。这些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这是维系城镇历史文化"遗迹"的有益探索。


  (三)从城镇发展“人性化”的角度来看


  城镇的发展要从人性化的角度着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依照这样的观点,我们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反映人们的需要。在纵向的比较和横向的对比中,城镇的建设和改造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在继承和创新结合的基础上,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真正走出一条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适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们不能走国内外城市空壳化和郊区化的老路,一个城镇的发展受着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流向、社会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内蒙古鄂尔多斯城短期内由盛到衰的情况说明,当一个城市支撑产业一旦受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实际上早些年广西北海的情况己经警示过我们,当人们将眼光和资金纷纷投向北海时,谁也没料到亚洲金融风暴会一夜间吹垮北海发展的神话,结果是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烂尾楼。而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暴露出来的人口急剧增加、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恶化、治安恶化、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短缺等所谓的“城市病”,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城市不能无休止地蔓延、扩张,否则的话,会人为地造成城镇发展的无序和失控。


  国际上也有足以警醒我们的例子。美国一些城市原本繁华的市中心,因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原因,致使不少有钱人搬到郊区,市中心成了平民和流浪者的家园。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过此类情况。因此,我们要清醒地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建筑杂乱也是一种对人的视觉汚染)、后治理”的老路。继承传统,不是让我们因循守旧;开拓创新,也不是标新立异。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就是立足现代化思维,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创新探索,又超越探索。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变,例如:上海新天地休闲中心,外部造型都是上海老式石库门建筑风格,外貌还是旧式里弄格局,可是内部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求新,上海在对口支援都江堰城区建设和改造中,新建的楼房都保留了当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可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都给当地民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符合城市历史文化要求,从人性化角度去求变、求新的探索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有关方面、有关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必须从城镇固有的历史文化考量,从城镇建设和改造的实际出发,立足现代化发展,借鉴、整合人类关于城镇发展的一切有益经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当地特点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