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着个新闻写完整把细节写清楚
本期的关键词是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最早由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供的环境。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目前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巨大化,人们对于新闻传媒的依赖性增强,拟态环境逐渐环境化,出现与现实环境相重合一致的趋势。 本期分别从新闻传播、戏剧影视、经济、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遴选代表性选题若干篇。让大家通过大家、名家的选题,对“拟态环境”这一选题方向有明确的了解,供自己开展学术研究作参考。1.文化在中老经济走廊中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拟态环境视角 摘 要 讲好中国故事是让海外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中老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尽快落地的重要依托。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中国故事的讲述。 从拟态环境的视角对中老经济走廊中的中国故事进行解读,剖析中国故事的信息生产、传播机制、认知情境以及环境化过程,对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以及中老经济走廊的持续推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吴海南.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J].在中老经济走廊中讲好中国故事——基于拟态环境视角,中国出版. 2021,(13):63-672.新闻传播学 人工智能媒介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受众影响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正在造成颠覆性的变革,急剧改变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也造成了新的媒介拟态环境。 在人工智能崛起前的传统媒介社会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再现,也就是信息拟态环境的形成。 人工智能技术崛起之后,新闻报道与信息分发看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清晰的信息环境,实际却进一步加剧了对现实的扭曲程度,一个看似"超真实"的全面拟真信息时代正在成为现实,结果是削弱了受众的心理感知,模糊了自我认知,对客观真实的扭曲以一种麻醉式的狂欢盛宴的形式呈现,这种新的拟态环境一方面消弭着想象与真实、主观与客观的边界,另一方面加大了彼此之间的鸿沟,并对受众认知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2]柯泽、谭诗妤.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J].人工智能媒介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受众影响,学术界.2020,(07):51-603.政治 认知学角度下的拟态环境和中国同南亚地区合作 摘 要 本文就目前中国与南亚地区合作关系展开分析,旨在通过对"拟态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来寻找改善"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南亚地区合作关系的途径。 "拟态环境"对合作关系的影响主要分为积极引导和误导两个方面,"积极引导"中笔者采用了中国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两国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案例说明,"误导"主要是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作为背景展开阐述。 最终得出的探索路径包括:继续发挥"拟态环境"对于中巴关系的积极引导作用,着力消除"拟态环境"对中印关系的误导作用,加强南亚其他国家"拟态环境"的构建,加强对学界、智库和媒体的公共外交,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3]蒋昌建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J].认知学角度下的拟态环境和中国同南亚地区合作,南亚研究. 2017,(04):42-59+1524.经济 拟态环境与中俄“一带一路”合作 摘 要 当前中俄各领域合作保持强劲势头,"一带一路"进展顺利。拟态环境是由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信息环境。俄罗斯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及学者智库共同构建了俄国内关于"一带一路"的拟态环境。 该拟态环境宣传了中俄"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新进展的正面意义,推广了教育、旅游、科研、艺术等方面人文交流,但也表达了对"一带一路"的疑虑与担忧。要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提升俄社会"一带一路"民意根基,就必须努力改善俄罗斯"一带一路"拟态环境。 对此,我们需要巩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打造"一带一路"拟态环境的稳固基石;继续扩大并提升两国人文、社科交流,巩固"一带一路"拟态环境的民心基础;改进、提升"一带一路"的宣传渠道与宣传话语,优化"一带一路"拟态环境的传播效能。 [4]刘涛.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J]. 拟态环境与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学术交流.2019,(12):110-1185.新闻与传播 中国符号的体验式消费及其影响情境 ——基于留学生深度访谈的语义网络与主题分析 摘 要 本研究基于公共关系"文化循环模型",探讨在华留学生如何消费中国符号、生产意义及其影响情境。通过对留学生深度访谈进行语义网络与主题分析后发现,对中国符号的意义消费主要基于留学生自身的在地体验。 此研究对于国家叙事的实践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符号象征系统时,应注重从意义的消费端和意义的共创角度洞察传统或现代之于目标公众的日常价值;理论意义在于对公共关系的文化路径进行应用性阐释,亦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5]宫贺、王宇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J]. 中国符号的体验式消费及其影响情境——基于留学生深度访谈的语义网络与主题分析,当代传播.2021,(06):60-636.教育 拟态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估的功能弱化 及优化策略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发掘、对生命的尊重、对实践的影响,对教育成效的考核评估内容更加丰富。 高校必须以思政教育成效评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新的媒介环境中思政教育的成效评估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评估效果功能弱化的表现及原因,对思政教育成效评估工作进行拟态重组和价值重现,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新时期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环境的变化。 [6]郭和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J].拟态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估的功能弱化及优化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30-327.体育 消费社会语境下体育明星拟态生产的模式研究 摘 要 以消费社会为研究背景,旨在找出消费社会中体育明星的生产模式,为优化我国体育明星生产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内爆是体育明星生产的起点与基础,符号化是体育明星生产的关键环节,商品化是体育明星生产的归宿;体育明星拟态生产模式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在这三个层次间和层次内通过传递资本、体育明星形象权和体育明星象征意义与内容的文本而相互关联。 研究提出:新媒体时代下体育受众参与和改变着媒介制造的拟态环境,并逐渐成为体育明星符号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体育明星是资本运作下媒介、体育组织、体育赞助商和体育消费者共同制造的结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体育明星生产,我们需要做到:塑造多元化的高品质体育明星形象;顺应体育明星市场化要求;提高全民媒介素养。 [7]李春阳.南京师范大学[J].消费社会语境下体育明星拟态生产的模式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1):43-498.戏剧影视 “拟态环境”下的《最好的我们》 摘 要 "拟态环境"出自沃尔特·李普曼撰写的《舆论学》,它是当下决定人们情感、认知和态度的重要环境世界,而青春电影就是创造拟态现实的一种力量。《最好的我们》为观众搭建起了一个植根于现实的拟态环境,并放大了主人公青春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渲染主人公在爱情上的纯洁与坚守,在学业上的努力和执着。可以说,对于最易受到媒介拟态环境冲击和影响,还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年轻观众群体而言,《最好的我们》的拟态环境是值得肯定的。 [8]刘叶.重庆能源职业学院[J]. “拟态环境”下的《最好的我们》,电影文学. 2019,(18):108-110
《人文奥运理念与体育新闻改革》08年写的 要你就拿去用吧 不过现在不应景了当时得了94分 呵呵
王莉华1,郭 敏2(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湖北武汉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湖北武汉430079)摘 要: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主流媒介转变中彰显着后现代品质,这种品质思维映射到体育传媒中,引起了体育报道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格局。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受众需求阐述了体育报道后现代特性的策略转变,旨在借浅薄的观点引出对体育新闻文化深层次探讨的玉石。关键词:新闻媒介;后现代;报道策略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04)02-0021-03On Strategy Changes of Sports Reports in Perspectiveof Mass Media in Postmodernism PeriodWANG Li-hua,GUOMin(Dept. of P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Abstract:The alternation ofmainstreammediumfrompaperto electronic media displays post-modernismquality. In the field of sports disseminator, a diversified pattern is formed on content and form of sportsreport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strategy changes of sports reports post-modernism character with theneeds of audience during social economy transform period, for searching sports news culture words:news media;post-modernism;report strategy收稿日期:2004-01-15作者简介:王莉华(1980-),女,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思潮,它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逐渐演变成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并以其颠覆性的逆转和标新立异的态度迅速将其影响力拓展到心理、哲学、传媒等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结构转型期,与后现代同出一辙的大众文化在市场和商业化的理念中得到广泛盛行,波及到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小环境中,使得体育新闻的消费机制开始转向大众化,报道的理念与策略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的后现代趋势。1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性质概括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并于70与8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为分析方法,广泛的存在于艺术、文学、哲学等诸多意识形态领域中,是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对现代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另外,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也来自于社会的业”时期。这一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制造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向以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昔日现代理念对精英文化的倚重受到挑战,大众文化成为文化进程的主旋律,并逐渐取代了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虚拟网络也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在网络平台中,各种信息都有平等对话的机会,世界政治、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在众多复杂的社会动因影响之下,批判现代社会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孕育而生。 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和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仍没有任一学派能给予“后现代”这一歧义丛生、众说纷纭的词语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力折众议的解释,因为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具有统一理论基础的思想流派,各种理论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歧异性,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众多的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的思想、态度、倾向的混合体。但作为一种文化参照,它首先是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有着批判理性深度,崇尚回归非历史性平面;解构现代主客对立二元论,主张主客体统一的同一性、一元性;消解中心性、整体性,倡导差异性与多元化等模糊特征。这种文化突变在中国的本土化是与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政治经济的结构性转换相伴而生的,其影响也大大突破了文化界的范围,引起诸多其它领域相应的后现代性变化。2 负载信息的传媒系统变革是体育报道后现代转变的外在条件19世纪纸质媒体处于主流媒介,体育新闻的传播主要以文字为传播介质,其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借助传者的文字编制和读者的文字解读来实现的。传者无疑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把关人”,大量“原始”信息流经传者,并经过“理性高度”的筛选编制后,最终传授给读者。这种带有主观意旨的文字并不直接等同于客观事实本身,并且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会带上一些非体育属性的特性。如我国早期的体育报道中带有狂热的政治崇拜。“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热情随着传者的文字渲染成为人们欣赏体育的最终标准,不自觉间便放弃了欣赏体育活动最基本的标准,即它首先是一种身体游戏,是以身体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一种身体活动。升华过的爱国体育精神,使得体育活动一度围绕着政治“中心”的狭隘空间发展,体育事业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此时的体育新闻报道不再真实客观的再现体育事件,而只是作为一种宣传政治热情的工具而已。20世纪电子媒介的到来,电视大规模地介入体育领域,并以其对大多数赛事直播或转播的方式迅速打破了文字报道中间环节的筛选,恢复了体育竞赛作为一种游戏的本来面目。其“高保真”的特点也将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在屏幕信息之内,直接作用于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无须进行任何符号的转换,形成最接近事物本身的具像。这种具像完全超越了单纯的文字符号,带给受众一种全新的信息感觉———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让我们看到足球赛事精彩纷呈、田径较量风驰电掣和在运动极限挑战中凸现自身力与美的感觉,这是一种自然属性的真实美,极大的区别于阅读文字报道后发生出来的“精神中心”美。电子主流媒介时代,电视以其形象逼真的报道迫使文字报道转变报道策略,以报道赛场内外的“内幕”和解释性报道作为其报道的重点,报道的目光从赛场内投向赛场外,报道内容也由单一的成绩报道扩大到整个比赛全过程。比赛本身的结果已不是关注的焦点,那种“唯竞技”或是“唯爱国”的体育报道已经退出了报道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多视角的分析比赛结果产生的原因,使体育回归到事物复杂化、多样化的“本体平面”中来,并逐渐走向了娱乐的多元化边缘。球队、球员、教练的动态成为追踪的热点,分析比赛形式、解答球迷关心的问题和球员的“幕后”生活情节也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之一。近几年报纸上先后浓妆重彩的报道“深圳队球员昆明招小姐”、“黑哨事件”等娱乐消息,在以前是很难见报的,毕竟它偏离了“崇高的精神中心”,而现在它们由于具有新的信息价值且符合受众的偷窥心理,反倒成为关注度颇高的体育新闻。这便是消解了中心的闭合性而呈现的满足大众需要的多元化平面化格局,也是文字报道作为“去中心化”的实际效果。3 市场化的商业理念和大众化的消费需求是体育报道后现代转变的内在因素 商业化理念促使体育报道转向娱乐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结构转型期。随着商品化逻辑思维的无限扩张,曾经一度崇高狂热的政治神话意识形态渐渐退出了生活的中心地位,随之而来的是多元的平面的大22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第18卷媒介的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实现是以满足大多数受众的口味和实现以商业价值为前提的,新闻报道的消费机制开始转向大众,报道思路、策划的内容及报道形式都在不同层面上折射出后现代大众化、多元化的信息,突出的表现为严肃的硬性新闻减少或是竭力使硬新闻软化,即通称的大众娱乐新闻。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起自1994年足球改革,最早以《南方体育》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狂2000”、“赤裸甲A”等博得了不少“喝彩”,于是各报纷纷效仿,争相娱乐化。从不断追逐那英与高峰的感情纠葛,到狂炒奥运冠军伏明霞与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奇异恋情,也都说明了体育报道内容更倾向故事化、娱乐化的策略转变。总之,体育报道不再仅仅是传递重要的体育消息,而是更多的把重点放在如何吸引受众喜爱和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媒体功能带动大众体育的形成。 大众化需求促使体育报道更贴近受众随着商业主义与消费文化的侵蚀,将平民意识渗透到新闻报道中,关注受众的需求,体现了现代传媒“受者为中心”的重大转变。编辑和记者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也逐渐认识到受众才是新闻传播这一过程的核心,并懂得了采取“讨好”大众的态度,充分体察观众的观点和意见,在内容和形式上以贴近大众为宗旨,努力达到雅俗共赏走进受众的传播效果。体育报道也从贴近受众的角度出发,使体育成为真正“鲜活”可触的事物。例如,现在体育报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报道与赛事有关的事情外,体育项目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体育与健康健美健身的关系,以及全民健身性活动与竞技体育大众化也都成为报道内容之一。这也是作为后现代报道贴近性的策略之一。再则,电脑网络在媒介中的广泛应用,体育电视节目也通过这一现代方式增进了与观众的平面交流。在一些谈话栏目中,观众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疑问或见解,实现了和嘉宾的交流,他们的角色也从纯粹被动的欣赏体育发展成为积极主动参与的互动角色,体育也因此而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呈现出开放的平面“色彩”。另外,随着新闻娱乐化的迅速发展,体育报道也走出了以往“赛事消息报道”的格局,在播报方式上呈现出新的变化:从每条赛事消息(1分钟左右)的朗读式播报形式转向了通过编辑“软化”处理后再由主持人向受众讲述体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新的叙事方式。如山东电视台的《体育报道》和湖北经济台的《体育界》就是采用了这种讲述新闻的播报方式。传者愿意放下优越的信息提供者的定势思想,和受众一起去认识周围的真实世界,这无疑是贴近观众的最好途径,寓情于理,对于同一体裁的新闻,一种是传播者高高在上的教导或灌输,而另一种是以亲切与你交流的方式去报道,受众自然会更倾向于后者。总之,体育报道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闪现着后现代特性的策略转变。4 结束语随着社会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报道从传播内容到播报形式上日益显现出后现代品质:体育报道题材的大众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特征。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和度量内,这些转变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但由于大众化新闻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不可避免的会用一些媚俗的方式来换取大众的青睐以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因而新闻的极端大众化也会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审美追求和思想价值观带来一种负面性的影响:如一味的迎合大众而炒作明星、编造虚假娱乐新闻或新闻价值观的低俗化等。这便从根本上违背了后现代的宗旨,也是它倍受争议和否定的主要原因。因而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秉着对受众负责的责任心,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以真实客观的事实来取悦观众,只有这样,传媒市场才能形成良好互动的商业价值。由此可见,媒介后现代性转变既有其合理积极的因素,也有其消极极端的一面。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精神加以审视,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传媒市场、体育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骆冬青.新闻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王群均.正视新闻娱乐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0:48~49.[4]庹继光,黄晓钟,等.体育报道的后现代趋势探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39~42.[5]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66~380.[6]郭成岗.论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29~32.[7]王淼洋,张华金,等.当代西方思潮词典[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期 王莉华,郭敏:从媒介的后现代嬗变中看体育报道的策略变化
1,《时尚》《昕薇》2,假如年龄在22岁以下《COCO》¥20《晰薇》¥20 《mina》¥16《新锐》¥1022岁以上《瑞丽》¥20《秀》¥16我比较喜欢《mina》和《COCO》《新锐》,因为上面的衣服很好搭,容易买到。《瑞丽》的年龄偏大些3,Teen VogueElle Girl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权威的。4,世界杂志排行TOP(1-50)这里说的是全球杂志势力TOP100的杂志英雄们,它们改写了“杂志”的定义,创造性地记载了历史,成为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读品。时代美国1923年创刊即便是它在今年的美国“国家期刊奖”中一个提名也没有获得,话语惯性与品牌传统以及以红框构成的各式封面积累仍然维系着《时代》的地位。的确,品质沉淀是这本至尊杂志的最可贵底蕴,每年年底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也许永远都是其最荣耀的时刻。 Geographic 国家地理杂志美国1888年创刊财力物力惊人并不是造就《国家地理杂志》殿堂的根本,不懈的职业态度与拓展性极大地推动了这本超级王牌杂志发展,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众多衍生产品共同织造着其殿堂的不断扩充。新作“泳衣百年”特刊,显示其锐意改革切合时下市场的难得新派作风。财富美国1930年创刊为全球人熟知的两个杂志运营品牌“财富论坛”和“500强”仍然在继续维持着它们在财经领域的话语霸权。杂志本体操作得仍然让人看不出其有任何老态,即便是在前些年那些锐意改变一切的新经济杂志面前,《财富》仍然保持着可贵的新鲜。美国1892年创刊老牌VOGUE的时尚集团地位已不容置疑,在学者中,VOGUE亦已化身为时尚影像历史的代表物。VOGUE在意大利获得更值得称道的发展,结合ITALY人的时尚与热情诞生了时尚杂志超级模范,VOGUE ITALIA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5本同样出色的子刊,昭示着VOGUE的惊人魅力。 Economist经济学家英国1843年创刊其严谨作风已使其成为这个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政经观察家。在全球范围内搭建的观察员队伍素质超群,并在其每年年初发布的全年预测中组成强大的战线;组建各种研究工作机构监测各个经济地区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在散布着这本杂志的话语权。花花公子美国1952年创刊仍然是知名度极高的老牌杂志,有着51年历史的成人杂志,如今更有改版做主流男人杂志的决心,值得尊重的传奇创始人海夫纳是否在考虑PLAYBOY品牌难得,资源优势不应是耗在与《阁楼》以及新兴的MAXIM上?应该更明确地去追逐主流广告商? FAIR名利场美国1913年创刊依然出色地扮演着“从新星到巨星”的全球最华贵舞台提供者的角色,更让人佩服的是,它在国家杂志评奖中在最佳杂志、摄影、专栏、随笔和评论上均获提名。这种浮于华丽世界中却扎实经营杂志本体的内容建设的用心值得称颂。新闻周刊美国1933年创刊相信没有人会忽视这本新闻杂志这两年在新闻报道上作出的富有开拓性的贡献,独家、周密、侧击、旁敲、独到、新知等各种报道模式层出不穷,市场上更积极地开拓着远东市场,学术上在美国期刊奖中屡有斩获,影响力正飞跃提升。法国1945年创刊国际版本达70份的惊人扩充能力,代表着法国桦榭集团的最强实力。相对于VOGUE与Bazaar的较年轻作风,以及贴近时下年轻女性的时尚需求,加上“女性都向年轻看齐”的心理暗合自然法则,ELLE全球开花的经济效益策略正日见其影响力。 连线美国1993年创刊曾经被视为是新经济杂志一员的《WIRED》如今证明了它更重大的贡献在于培养了一大帮“技术派”,这本杂志崇尚无线技术及数码并长期坚持此道,实在值得大批数码热血青年的热烈追捧,文化评论家已经把它等同于1960年代由《滚石》带动的一代。 男人帮英国1985年创刊近年全球杂志界扩展速度最神速的杂志之一,英国Emap杂志集团的先锋,凭借最畅快淋漓的编辑思路迅速拉拢男性读者的兴趣,俨然成为男人阅读市场这两年来最叱咤风云的新力军。宛如电视传播方式的全新杂志编辑思路如今已经深受追捧。 FACE 脸孔英国1980年创刊以颠覆效果著称的英国青年时尚文化杂志,在1980年到2003年间坚持不懈地在青年文化运动中作着The Face式的发言。今年更在Neil Stevenson领导下进行改版试验,显示这本最代表英伦风格的杂志应对时尚全球化的全新编辑思路。 滚石美国1967年创刊曾是一代热爱摇滚文化左派分子的代言杂志,代表了杂志媒体在音乐领域的权威声音。今年挖来FHM杂志原主编埃德·尼达姆酝酿改版调整以适应新阅读趣味的策略,可见其要维系《滚石》作为文化代表之心不息。 New Yorker 纽约客美国1925年创刊它精于透析文化动脉,在政治、文学、艺术各领域中充当思潮流行的先驱角色,其杰出之处是以长久的文学品格与知识分子气质的坚持换取全球大多数欣赏者的崇敬之心,尽管从没有推出其他语种的海外版本,却总会有人来为之作免费杂志文化理念宣传。 福布斯美国1917年创刊以人为报道造榜之脉的Forbes,一个“富豪榜”足以让这本杂志大吃四方。其近年最惹人注目的是在亚太地区声音的增强,热衷于“中国富豪榜”的发布及“全球CEO(首席执行官)会议”,瞄准香港更显示其司马昭之心。 人物美国1974年创刊全球定位最精确又最有效的杂志之一,聚焦主流的风云人物,八卦而不媚俗,强调短小文章迎合时代阅读习惯,由于其编辑方向的精确,便被封为最适合在厕所阅读的主流杂志,足见《人物》阅读适应性之广。英国1980年创刊杂志领域标识性最强的刊物,一直坚持的半闭眼封面已成为杂志界之佳话。虽近来编辑思路稍嫌堕入自身之俗套,但仍然以扎实的时尚摄影报道功底与在青年文化之中的敏锐触角占据着最优质青年文化时尚杂志之一的江湖地位。 Week 商业周刊美国1928年创刊仍然是商业界最权威的声音,前几年最杰出的贡献是创造了“新经济”的“伟大”概念。《商业周刊》作为美国工商界的最权威刊物,不可避免地与工商界之命运联系起来共荣共辱,也许正是因为经济的低迷导致杂志自身声音的微弱。* 墙纸英国1996年创刊这本代表建筑室内设计尖端品位,以前专注于建筑家具的圣经杂志在经历了创办人Brule离开事件后,决意改版,成为一本更全面的时尚品位杂志。方针转移后的Wallpaper,本来可以在本榜占据更高的位置,可惜。 Casa日本日本杂志资讯搜集能力的升级版:添加了主题运作之方略。每期无处不在的搜刮技能和无微不至的主题编辑思路加上取经Wallpaper*的全球“设计感报道领域”同盟的策略,Brutus Casa已经在亚太地区建造最受建筑界、设计界、时尚界和出版界瞩目的杂志。 SPIEGEL 明镜德国1947年创刊德国最主流最代表德国的时事期刊,绝妙之处是,即便是老牌时事杂志,仍然会保持对新生领域报道题材关注的敏感,如今已是人们在感知美国时事期刊之外,另外一家最须知道的声音。 首映美国1987年创刊去年度过15周年生日的PREMIERE,杂志如其名“首映”,率先报道已成为其新鲜火辣报道的宗旨。主力报道好莱坞电影市道的《首映》贵为好莱坞首席杂志媒体,杂志每年发布的“好莱坞权力榜”、“暑假档期预测”从来就是好莱坞人气的风向标。 生活美国1936年创刊本榜唯一已停刊杂志。依然上榜的原因在于其延续至今的影响力,登上LIFE封面已成为经典殿堂的通行证。如今转而发展网络业务及影像专集出版业务的LIFE,由于其经典传奇及影像编辑领域的权威地位,全球卖座力依然。 明星德国1948年创刊在德国政坛最热爱搞事的时事杂志,去年便以“总统施耐德裸照封面风波”名震一时。对照另一本行事正统的《明镜》,《明星》的作风是每期封面报道做文章增强零售量并以每期覆盖性极高的杂志报道领域与题材打压其他对手。 MATCH 巴黎竞赛法国1949年创刊作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虽然被人议为带有右派审美趣味,但仍然以其在法国时事报道领域作风严谨,不缺失宫廷秘录、影星名模的生活百态的报道,占据着法文杂志在时事杂志阵营的最强音。美国1952年创刊这几乎是一本没有任何缺点的杂志,总会不过不失,每个男人都会在其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市场上也是夹在MAXIM和ESQUIRE之间。而作为一本男人时尚杂志在2003美国期刊奖评选中竟有4项提名,可见GQ在内容上用心建设的日久见人心。意大利已超越了贝纳通店刊作用的COLORS,如今正成为杂志工业中的模范杂志,并以一系列打动人心的反映人文精神的题材在人居、种族、艾滋病、饥饿等话题上塑造着属于全球大同的话题影响力。COLORS今年主打的“饥饿计划”便是连同联合国进行的高调行动。 视觉美国1991年创刊全球杂志金字塔中位于最尖顶端的杂志,Visionaire构建于LV、Gucci、Hermes和FENDI等顶级时尚品牌的时尚工业包装意念下,每每超越杂志工艺可能的制作成为杂志界、时尚界的话题。Visionaire代表着一种超顶端制作带来的影响力。 君子美国1933年创刊年历史的老牌男人杂志,坚持:一、决不办给男孩而是办给男人看,二、决不在封面上比基尼女郎。全球思维最正统的男人杂志,是哈斯特集团下相对应Cosmo的战略品,作风虽嫌老套但江湖地位依然。 Out英国1968年创刊它与超级城市相互寄生,35年的创办历程,以实用、专业、权威与切入城市生活的命脉作风逐步占据全球超级城市的首席城市生活指南杂志地位。今年,Time Out杀入北京,更显示其影响力开拓的步伐。 细节美国本年度“美国期刊奖”最佳设计奖之得主,足见其编排设计之深厚功力。与《GQ》作为Conde Nast旗下仅有的两本男人杂志,Details在美国本土的成就已经人所共知,剩下的工作是如何进行品牌输出出版海外版了。法国2000年创刊新法式时尚杂志,其以页码数字为版面设计中心、简约清晰的独特杂志美学一时惹来众家学习。Numero的要核在于其不拘于传统时尚杂志之模式,今年推出的数码CG制作的封面及时尚摄影报道更是领风气之先。 Nast Traveler 旅游者美国年度“美国期刊奖”最佳摄影奖之得主,击败的对手包括国家地理杂志、GQ与名利场。借“行者”概念在纯地理概念杂志与旅游杂志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以“50必游地”的号召力找到自己的最容易形成购买点的位置。 Illustrated 体育画报美国1954年创刊在如今崇尚短小文体的时代,罕有仍然坚持长篇描述报道传统的杂志,今年更凭借记者加里·史密斯的《伏击》获取“人物写作奖”。除却其在扎实文风上的贡献外,《体育画报》每年度引领泳装风尚的“泳装特刊”更是每年夏季的一件盛事。 大都会美国1886年创刊自1996年创办,集合销售、推广、展销、时尚秀的“Cosmopolitan show”在时尚界已有“最佳市场及销售活动”美誉。作为哈斯特集团的旗舰杂志,以大胆、风趣的美国风格出道的COSMO在全球已经凭借一种“成功而时尚的女性”的共同语言打开市场通道。's Digest 读者文摘美国1922年创刊在经营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杂志王国,缔造者德威特·华莱士的个人能力也非常值得后人敬仰。更重要的是,由于速效年代的不断深入,《读者文摘》式的“一针见血而精简的文章主义”仍然会行而有效,当然读图时代及娱乐心态是其最大的敌人。 箴言英国1997年创刊英伦杂志在美国受落的又一代表,Dennis出版公司荣誉贡献。这本诞生于1997年4月1日的“愚人”杂志如今已是独一无二的男性文化时尚类杂志,大胆的作风深受年轻男性的欢迎,在美国销量达250万份更令其他美国本土同类杂志汗颜。!英国1993年创刊在先后夺得贝克汉姆夫妇与道格拉斯夫妇这两个世纪婚礼的独家拍摄报道权后(后者还在去年引起官司,《OK!》更乘机告倒在婚礼报道上侵权的《HELLO》),这本英国八卦报纸俨然成为顶级名流豪门的最佳指定合作媒体,只有他们能这样不惜一切。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1948年创刊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由于其过于注重美本土事件报道及海外推广策略的失误,在外之影响力一直有限。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其每年耗尽心机制作的“美国最佳大学榜”,因其权威地位和切入美国教育业已成为每年的一件盛事。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纽约时报杂志美国虽自称为《纽约时报》星期天的最佳搭配品,其实已经是一本独立于日报,而且操作得非常出色的时事生活杂志,把时事题材融合于生活中之功力惊人,每期在封面报道制作上便常常挖空心思,犀利之处是往往能在各类常规时事封面报道中出人意表。 Claire 玛丽嘉儿美国1988年创刊在2002年,这本女性杂志打破14年不用男性做封面的“破”传统举动(也许是贝克汉姆实在值得这样破例),可见其渴求“不羁”的新作风。全球遍达30个国家地区,与ELLE、Bazaar等杂志一样,同样打主流时尚女性杂志消费市场。 Football 法国足球法国1947年创刊一本杂志可以举办一个影响整个欧洲的评奖,其魄力已不容置疑——《法国足球》杂志每年举办的“金球奖”评选欧洲足球先生,如今已是仅次于“世界足球先生”的足坛第二尊重量级评选。尽管这本杂志仍然只是法文,仍然高度关心法国人自己。 Weekly 娱乐周刊美国1990年创刊脱胎自《人物》,虽同样集中于影视娱乐领域,但因为其侧重于对娱乐行业的决策的报道,把娱乐当作一门生意,并把自己置身于其中,作为通往娱乐世界的指南,正是《娱乐周刊》的安身之道。作为美国市场增长最快的订阅型杂志,其运营成绩也惹人侧目。美国1998年创刊一本娱乐至上的体育杂志,也许是相对于正派的《体育画报》而采取的相异市场策略,但似乎更迎合时代精神并带来成长效益,在2003年度更在“美国最佳期刊奖”“杰出期刊奖”(发行量100万到200万册类别)中获得殊荣,足见其策略成功。美国1994年创刊世纪末应对杂志销售低迷市道而横空出世的目录型时尚杂志,在内容上是“非杂志化”的代表,在市场上则号称是过去10年来真正能在残酷的美国销售市场上生存下来的两本杂志之一(另一本是来自英国的MAXIM)。英国1999年创刊针对年轻男士市场操作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主编Greg Gutfeld有着杂志编辑“电影化”的全新思路,文章精悍实用是其长处,注重物质及数码时尚产品,避开主流男性杂志短兵相接的一般时尚消费领域,更显Dennis出版公司的智谋。美国1972年创刊已跨过而立之年的高端时装杂志,今年春季拍摄的麦当娜瑜伽性感照片便显示了这本老牌时装圣经之深厚功力。顺应市道《W》近来主推珠宝专志,亦可见它切合市场脉络之敏锐。尽管其坚持的大开本装订和编排方式如今已显得老气横秋。 & Confused 惶惑英国1992年创刊年刚刚度过10年庆典,作为打破The Face和i-D在英伦时尚文化垄断地位的新杂志,Dazed的有点颓废又有点锐舞Rave味道的“怪鸡”方式为世界增添“惶惑感”,如今更推出日本版在东西方都可以同步传播Dazed文化。 madame 费加罗夫人法国1980年创刊法国知名高端女性杂志,由实力雄厚的《费加罗》报团出品,最突出的主张是“时尚中强调的智慧”,除时装外还涉及美容、烹调、养生之道等内容,全球12个版本无一不强调高雅气质。'UOMO Vogue意大利全因为Steven Klein的一组超性感的“贝克汉姆的私生活”影像,让L'UOMO Vogue世人尽知。诞生于意大利VOGUE体系,这本同出一辙,坚持见解出自最恰当的影像故事中,坚持高端男装制作方式的杂志已成为如今最有名望和影响力的男装杂志。
姐姐,哪种衣服啊?不过瑞丽和衣尚里面有介绍一些比较潮流的衣服,可以去看一下。
创刊于1954年的《体育画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专业杂志,在全球拥有广泛的读者。无数的美国体育运动员,都把成为该杂志的封面人物。然而,该杂志编辑回顾创刊几十年间,发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谁上刊谁倒霉。
我们来扒一扒上刊的“倒霉”面孔都有哪些呢?
我们来看1954年8月16日推出第1期,著名棒球选手马休斯作为该期的封面人物。当时,马休斯率领密尔沃基勇士队获得了9连胜,然而就在隔一天的8月17日,该队第一次失利。更令人惋惜的是,一周后马休斯在比赛中手腕骨折。
接着是1955年1月的封面人物高山滑雪女将金蒙,上了《体育画报》的一周后,在练习赛中出了意外撞到大树,最终导致全身瘫痪。
1960年第4期的封面人物是著名女子100米仰泳选手科内,连续4年在该项目上保持不败。在成为《体育画报》“封面女郎”后,她在美国奥运选拔赛遭到了她比赛中的第1次失利,而这次失利的代价是罗马奥运会。
1961年2月号的封面人物是花样滑冰选手欧文,一位长相俊美的妹子,上了《体育画报》的第3天,在一起飞机失事中丧生。后来在飞机的残骸中,还找到了一本2月的《体育画报》,封面上的她身姿绰绝,站在冰面上向众人微笑。活脱脱的“死神来了”画面既视感。
更让人吃惊的是,除了上刊的人物倒霉了,动物也未能幸免。1977年,著名赛马运动员考森坐骑的照片被登在了《体育画报》的封面。2个月后,他的赛马在一次3马连环撞事故中失去了左腿,考森自己也多处受伤骨折,被缝了25针。
上刊的明星那么多,还有一些没扒。体育项目,风险也大,不排除一些意外。不过,“诅咒”当然不能信以为真,至少迈克尔·乔丹有着49次登上《体育画报》封面的纪录,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欣薇里面应该有你要的东西吧一个月一期一本20
新闻学是在文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逻辑学、语言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相关。新闻学是当前最有前途、最有影响、最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网路新闻编辑对网路传播现状的改进
摘要:随着网路时代的全面来临,网路新闻编辑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网路新闻编辑作为媒介资讯的“把关人”,要想在媒介融合时代改变网路传播现状,就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对网路资讯的选择、分析、评价和创造性传播的能力,表达出新闻的真实内涵,实现网路新闻的价值。
关键词:网路新闻编辑;职业素养;媒介融合;网路传播现状
一、网路传播现状
有的网站为了迅速发新闻、争“独家”报道,仅仅靠网路上的海量资讯来写作新闻,所以大量未经认真采访和核实的新闻稿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结果稿件中错误百出,逻辑混乱、连篇错别字出现、虚假新闻等现象随处可见。当今虽然进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但是很多网路媒介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功用,仍然依赖于传统媒体,导致网路新闻千篇一律,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网路新闻编辑需要如何改进
一提高网路新闻编辑的选择能力
现在很多网路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只是将纸质版的文字转化为电子版,然后加上一个显目的标题,这样就完成了日常的工作。网路资讯的庞大冗杂,受众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资讯,而且由于各种社交软体的涌现,网路编辑获取资讯的来源越来越广,甚至有的资讯是从普通网民的释出中获取的,所以讯息的真实性就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下,网路新闻编辑就需要具有收集、分析、鉴别的能力,这就是一种选择的能力。[1]网路新闻编辑要在接触社会的资讯后,筛选出有价值的资讯进行释出,这样不仅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吸引受众阅读,也能让新闻正确引导受众,正确地影响和引导舆论。
二对网路媒体自身及受众的清晰定位
网际网路的迅速发展,使得对媒体网站建设的需求增加,然而很多入口网站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后却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示作用。很多网路媒介之所以得不到大众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受众群体的定位不清晰,一味地大面积、大领域释出资讯,又怎么能获得自己的忠实受众呢?网路媒体在受众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但由于媒体对受众调查不够,一些媒体不顾自身优劣,也不管自身释出内容的取向,就随意释出资讯,所以其受众定位存在高度重叠和盲目性。而现代社会,人们在受教育水平、职业、兴趣取向、收入水平、生活享受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网路媒体的受众也出现了群体分化,需求也由过去的较为同一转为分化,必须要了解其中的差别,进行“差异化”受众定位。因此,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向受众传达差异性的资讯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形成媒体的特有受众群体,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三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闻学给我们的是一种从事新闻的工作思维,让我们去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但是要观察现实,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还需要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中吸取养料。网路的普及,在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给大众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资讯的释出具有不可控性,网路新闻编辑如何正确识别并独立地作出判断呢?网路新闻传播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的限制,与世界联通,所以要求网路新闻编辑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方式,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充套件自己的全球视野。现在的网路新闻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在网上查询相关资讯时,人们一般更倾向于阅读专业所需要的资讯,面对这样的受众,网路新闻编辑就必须有更丰富的知识积累,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因此,网路新闻编辑不能只学习新闻学科,还应该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哲学和自然科学等各方面,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网路新闻编辑才能对新闻线索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运用数字化工具来进行特色报道
网路新闻传播运用高科技进行讯息传播,网路新闻的表现形式将逐步由静态转向动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新闻资讯编写由简单的“文字+图片”的形式,发展成为集视讯、音讯、文字以及大量相关资讯连结的立体报道形式。今后,网路新闻采访中还会更多地运用视讯采访等手段,远距离实现“面对面采访”。[2]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路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会用高科技,而且要能熟练地掌握现在的媒介工具,只有不断学习网路知识,加强网路传播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媒介素质,善于利用各种软硬体装置,才能开创一片新天地。这个网路媒体云集的时代,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新闻内容的竞争、讯息可信度的竞争,也是网路新闻编辑自身素质的竞争。编辑应该充分利用网路的互通性,不能只求自己的发展,要与其他不同型别的网路媒体相互配合,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有更大的提高,才能改善网路传播现状。
五记者应具备更强的道德意识
网路新闻工作者在资讯传播中,必须具有很强的道德意识,对发出的每条讯息负责。新闻工作者还要积极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发现并谴责不道德的资讯传播现象,以保证资讯传播的有效性和纯洁度,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记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稿件中差错的发生。总之,网路记者应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以顺利完成资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
三、结语
网际网路作为第四媒体,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网路新闻编辑作为这个拥有海量的网际网路资讯海洋里的瞭望者,在这个有害资讯滋生并可迅速传播的温床里,不仅要扮演好瞭望者的角色,利用自身优势及时传达新闻资讯,还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让虚假、有害资讯止于网路之外,还受众一个干净的网路新闻传播环境,改善现在纷乱繁杂的网路传播现状。
参考文献:
[1]赵振杰.浅论网路编辑的文化修养[J].出版发行研究,20025:26-27.
[2]王巨集.网路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爱好者,200511:45.
二: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新闻传播人才亦是如此。本文立足于媒介融合时代的新特点,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出了新的观点。笔者对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探讨,旨在为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其能够满足当前的时代特征和传媒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使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媒介融合;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并在传媒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新旧媒体的界限日渐模糊,媒介受众也由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变,媒介融合时代悄然来临。媒介的融合发展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更加娱乐化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因此,探索更加适合媒介融合时代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方案势在必行。
一、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融合的特点
21世纪是媒介融合时代,网路、手机等新媒介出现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媒介。同时,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现代传播成为平民化甚至是全民化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资讯传播渠道更加开放与多元,传播渠道的多元使受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受众向分众化转变。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融合成为趋势。但同时,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媒发展中也存在诸如新闻真实性存疑、传媒公信力降低、受众选择性困惑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规范。
二、媒介融合时代对体育新闻传播者的新要求
相较于其他新闻传播者而言,受众对体育新闻传播者的要求更高。体育新闻传播者不仅要懂体育、爱体育,拥有海量的体育知识,同时还要拥有敏锐的判断力与独到的见解。媒介融合时代对体育新闻传播者提出了新要求。
一运用多种媒介蒐集与整理资料
资料的蒐集与整理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新闻传播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海量的体育资料与丰富的体育知识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先决条件。一篇好的体育新闻报道,不仅要有记者的观点与见解,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撑。大资料的来临使得资料的蒐集与整理不再复杂,在网际网路平台上,可以进行各种资料的蒐集、整理分析。所以,运用各种媒介蒐集、整理与分析资料,是一名体育新闻传播者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综合应用多种媒介渠道传播体育新闻
媒介融合时代,多种媒介使用统一的以网路平台为基础的数字工具和数字语言,形成了大众传播特性、艺术表现形式和数字技术平台紧密结合的融合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体育新闻传播者亦是如此。体育新闻传播的特性要求体育新闻报道风格的娱乐化与内容的专业性。所以,体育新闻传播者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时,既要hold住官方文章,又要能报道街边趣闻,同时还要善于捕捉竞技场上潜在的新闻。使用资料工具与资料语言进行多种媒介渠道的报道,是体育新闻传播者必备的能力。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报道,要求体育新闻工作者写出适合各媒介传播特性的各种风格与体裁的文章,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新闻策划能力,策划出适合各种自媒体传播的“萌文”。当然,图文的处理与音视讯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983年上海体育学院试办体育新闻专业方向。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点已达20个左右,主要分布在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院以及民办学校和其他社会办学机构。其课程设定大多以体育新闻评论、体育新闻学、广播电视概论、网路传播理论与务实、电视新闻务实、新闻摄像、体育新闻传播学等为主。但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体育新闻≠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专业成立至今已经培养了几代优秀的体育新闻人才,但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课程设定问题及教材问题。目前,国内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材包括郝勤的《体育新闻学》、毕雪梅等的《体育新闻学概论》等。虽然弥补了体育新闻专业教材方面的空白,但是部分院校仍然将体育新闻专业停留在新闻传播学理论与体育简单叠加的层面,缺乏课程设定的专业性。
二师资结构有待调整,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虽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体育新闻教育仍相当于起步阶段。随着新闻媒体的更新换代,专业教师仍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绝大部分院校的体育新闻学教师由高校新闻学或专业专案教师担任,缺乏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专业性和深度。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
由于师资结构存在问题,学生能接触到的有体育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使得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实践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师资方面的问题,还使学生最后的实习环节受到影响。首先,部分院校没有设定实习部分,即使设定了,对学生的实习地点等也没有做过多要求。其次,部分院校设定了对口的实习基地。此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习难的问题,但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尚未落实,或者无法跟上时代要求,这也成为制约体育新闻专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为应对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满足当前体育新闻报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性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应该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培养的学生多是理论知识掌握得多,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如何进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打破专业壁垒,调整课程设定,增开融合型技能专业课程
当前,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在进行专业设定时,体育新闻学、体育电视编导、体育广告学、体育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都是分而立之,各专业的课程设定与安排也都是基于该专业设定形式而形成的。这种专业和课程设定模式造成了各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的割裂,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必须要打破专业壁垒,调整课程设定,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技能多样、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传媒人才。同时,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网际网路、手机等新兴媒介主流化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定方面,除了传统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采、写、编、评、摄等核心课程之外,还应开设摄影摄像基础、计算机图形影象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以及包含有音视讯与图文立体互动设计的多媒体互动设计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网路、手机新闻的采编、制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网路传播用语与网路受众特征等方面的课程培训,使学生快速掌握网路受众的特性,方便学生在网路传播的实践中,尤其是在娱乐化的体育新闻传播实践中快速上手。
二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媒介融合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在我国的体育新闻专业中,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教学工作做得并不好,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拥有媒介融合技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关键所在。由于传统的专业与课程设定的弊端,院校现有的教师往往只对某一类媒体有较深的认知和了解,对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认知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更是少之又少。体育新闻传播者独有的体育属性要求体育新闻专业的教育与普通的新闻学教育不尽相同,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师更加侧重对体育专案的熟悉与了解。因此,教师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时刻关注体育比赛与体育新闻,对某个或多个体育专案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教学中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与关注,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与思考。
三整合实践平台,建立媒介融合实验室
对于传媒专业而言,完备的教学实践平台是培养传媒人才所必需的,体育新闻也是如此。早在2008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就投资数万元建设了模拟媒体生态环境的媒介融合实验室,并开设了我国第一个本科媒介融合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特别强调理念和技能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当然,就现实情况来说,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需要高昂的费用,这对于国内很多体育院校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幸运的是,媒介融合本身也为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便利。例如,电脑PC机和智慧手机等网路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够自己开设个人网页、个人部落格、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并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PR、EDIUS等软体工具进行音视讯的制作,并通过网路相互转发与评价,在互评中得到提高。还可以将这种平台与学院已有的教学实践平台相连线,大大强化学生各种媒介技能的训练,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杨颖.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研究[J].新闻传播,201514:55+57.
[2]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张丁丁.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解析[J].视听,201407:119-120.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新闻里的人和话不可以用到论文里。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1、概念不同:“新闻报道”是媒体对于事件的直接阐述;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而“新闻报导”是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或者对于其他途径宣传、传播的引用,是一种行为。
2、性质不同:新闻报道是阐述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而新闻报导是带倾向性的叙述新闻。
拓展资料: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一般读新闻报道的习惯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
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
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3、科学性:它的威力与魅力建立在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
4、是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新闻语言的特点:
要素有四项: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少用概念化语言和模糊性词语,尽量使用意义鲜明的动词、含义确切的名词和数词。写作手法讲究平实、结构简单明了、用词通俗和口语化。
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理论文章不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事实的报道,记者的观点、感情也要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体现。但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有时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议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真诚而自然的一两句抒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新闻报道-百度百科
报道-百度百科
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节目样式)。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3.新闻评论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4.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太坎坷了,王嘉尔他在韩国整整待了5年才出道成功,而且这5年来他过得很辛苦,每天都得唱歌跳舞。
很多了,以前有宋美龄\后来有邓小平
截止2021年4月,王一博共上过:
1,泰国GQ2月刊
在中国火爆的《陈情令》,引进泰国后也非常爆火,肖战王一博无疑已经红透了泰圈了,此次王一博是继金城武、彭于晏之后,第三位登上GQ Thailand封面的华语男艺人。
2,时尚cosmo3月刊
不管王一博是拍哪种风格和类型的封面每一次发布都让人惊喜期待,王一博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标签那就是时尚与勇气可嘉。
3,时装男士3月刊双封面
酷盖身穿Dunhill 2020春夏登封,拔尖的骨相,精致的五官轮廓,将低调内敛的性格与优雅高贵的气质融为一体,尽显绅士风范,一抹身姿,透出难掩悸动,万般推敲,不敌少年质气。光影流转间,是纯粹涟漪。
4,Superelle4月刊三封面
王一博《SuperELLE》四月刊三张封面,是SuperELLE史上首次单人三封。
5,GQ style春夏刊
智族GQ,蓝色妖姬的发色,若隐若现的呈现方式,封面直接来了一个侧颜杀搭配喉结杀。
6,T Magazine封面
4月最近刊,T Magazine是最喜爱黑白色呈现方式的了,这种神秘宣传方式,有点梦幻既离的错位空间感
7,《嘉人》六月刊
把Dior穿得很惊艳,本身的气质就极具攻击性,但是没有抢衣服的风头,不管是本人还是衣服。这大概就是与生俱来的契合度,无论面纱造型还是真空西装都拍出了十足气场,十分惊艳。
David Robert Joseph Beckham (译: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OBE是一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前任英格兰代表队队长,目前效力于美国洛杉矶银河。曾于1999年及2001年夺得世界足球先生亚军,是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代言人。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司职右前卫或中前卫,最著名的是他右脚精准的长传、传中和极其出色的定位球,在俱乐部和国家队生涯中都以此获得了大量助攻和进球。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出局后,英国媒体力挺贝克汉姆出任国家队主教练,他本人也表示愿意执教英格兰队,但条件还未成熟,他目前仍然非常支持卡佩罗留任。中文名: 大卫·贝克汉姆外文名: David Beckham国籍: 英格兰民族: 英格兰出生地: 伦敦 雷顿斯通出生日期: 1975年5月2日身高: 米体重: 75公斤运动项目: 足球所属运动队: 英格兰国家队,洛杉矶银河专业特点: 传球精准,任意球脚法独步天下位置: 中场喜欢的城市: 因弗内斯,希贝尼克,布德瓦编辑本段基本资料贝克汉姆(Beckham) 英文全名:David Robert Joseph Beckham 不同发型的小贝全名: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 (注:其实姓氏Beckham中的h不发音) 港译名:碧咸 星座:金牛座 血型:O 头发:浅棕色 眼睛:绿色 衣服尺码:XL 鞋子尺码:UK9(相当于我国的43码) 球衣号码: 7(国家队) 7(曼联)、23(皇马 洛杉矶银河)、32(AC米兰)、 77(托特纳姆热刺) 场上位置:中场(右前卫) 称号:“万人迷”、“小贝”、“Becks”、“大卫”、“贝”、“碧咸”、“David”贝克汉姆写真(20张)合同信息:5年 总价值:亿美元 代言品牌:adidas,armani,got milk 现属球队:洛杉矶银河队 球鞋赞助商:阿迪达斯 2008年总收入3300万美元 2009年总收入3240万欧元(年薪:490万 奖金:150万 场外:2600万) 效力过的俱乐部:普雷斯顿北区1994/95,曼彻斯特联1995/03(24号、10号、7号),皇家马德里2003/07(23号),洛杉矶银河2007/09 (23号),AC米兰 (32号) 现效力俱乐部:洛杉矶银河队 国家队:英格兰1996/2006 -英格兰国家队(7号、17号)115场(101场首发)编辑本段家庭成员前面已有不重复。 7月10日7时55分4公主降生。叫HARPER SEVEN BECKHAM编辑本段荣誉展示团体荣誉●英格兰青年足总杯1次 (1991-1992) ●青年足总杯亚军1次(1993)曼联时代(7张)●欧洲青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1次。(1993) ●英超联赛杯冠军1次(1994) ●英超联赛冠军6次 (1995-1996、1996-1997、1998-1999、1999-2000、2000-2001、2002-2003) ●英格兰足总杯冠军2次 (1995-1996、1998-1999) ●英格兰慈善盾冠军1次 (1997) ●欧洲冠军联赛冠军1次 (1998-1999) ●丰田杯冠军1次 (1999) ●西班牙超级杯 1次 (2003) ●伯纳乌杯 3次 () ●西班牙甲级联赛亚军1次(2004) ●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1次 (2006-2007) ●迪拜杯1次(2009) ●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1次(2009) ●美国职业大联盟西部决赛冠军 1次(2009) ●美国职业大联盟总决赛 亚军2次(2009 2010 )个人荣誉该校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1988 英格兰队长(2001-2011) 金足奖候选人 :( 2011) “天空体育/松下”最佳新人奖:1996 超级联赛8月最佳球员:1996 英超年度最佳新人:1997 荣获马特·巴斯比奖:1997 英格兰球员工会最佳青年球员:1997年 英格兰职业运动员协会评选的98—99赛季英格兰超级联赛最佳阵容:1999 欧洲全明星阵容:1999 英超助攻王:1999-2000 欧洲足球先生提名(票数第二):1999 英格兰足球先生:2000 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评英格兰足球先生选第二名: 1999, 2001 UEFA Club Player of the Year Finalist: 2001 《封面》杂志的首位运动员封面人物:2001 01--02赛季西部联盟最有价值球员:2001-2002 BBC体育年度个人奖:2001 2001年度英国最佳运动员:2001 欧洲足球先生提名(票数第四):2001 欧洲足联年度最佳阵容:2001 《玛利·克莱尔》杂志的首位单独男性封面人物:2002 英格兰代表队年度最佳球员:2003 授予OBE(OfficeroftheOrderoftheBritishEmpire)奖:2003 欧洲足联年度最佳阵容 :2003 西甲助攻王:2006-2007 本轮最佳:2007年5月29日 “英国杰出人物奖”:2007 ESPN发起的一年一度的“ESPY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 : 2008 《男人健康》美国最佳体育运动员2008 百场名人堂人物:2008 选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之一:2008 BBC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10 《Fantastic Man》封面:2011 《confidential》的封面:2011 曼联25年最佳阵容:2011其他荣誉男同志最想结婚的男星(最受欢迎)首位:2005 最佳型男:2005 海外运动员07-08赛季收入排行榜首位:2007 男人中的男人冠军:2007 男人中的男人亚军:2008 10最佳腹部首位:2008 吸金王第一:2008 英格兰十大队长第5:2008 富甲足坛首位:2008 青少年最佳榜样:2009 体坛20大赚钱机器第1:2009 吸金王第一:2009 英超十大标杆球星第9:2009 英球员财富20强首位:2010(亿) 2009年足坛收入榜第二位:2010 影响力TOP体育明星英国名人首位:2010 教练组成员:2010 最性感50位男性21位:2010 英格兰足坛十大补时绝杀第5位:2010 体坛20大赚钱机器第3:2010 现役25大任意球大师第1:2010 吸金王第二:2010 英格兰史上五大巨星转会第5位:2010 现役25大任意球大师第3:2011 2010全球收入最高的足球运动员:2011 《福布斯》2011球员收入榜首位:2011 三星2012伦敦奥运品牌大使:2011 全球最性感男士第1:2011 美国版《名利场》评为年度最佳着装先生:2011 《星期天泰晤士报》2011年度英国体育人物富豪榜首位:2011编辑本段大事年表◆小学时,代表里瑞德维流浪者队,获得“菲菲尔德”5人制足球赛冠军。 贝克汉姆◆11岁时,加盟沃尔特汉姆12岁以下少年队。被曼联球探马尔科姆·费吉恩相中;代表埃塞克斯中学出战;以优秀学员身份进入托特纳姆热刺队训练。 ◆1988年,在英格兰前著名球星查尔顿主办的足球学校中脱颖而出,被评为该校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1991年7月8日加入曼联青年队开始训练。 ◆1993年1月22日,正式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 ◆1995年4月2日,首次代表曼彻斯特联队上场参赛,对手是利兹联队,当时球衣号码19号(后来多数时候身披7号球衣)。 ◆1996年,在英国足总杯半决赛对切尔西队的比赛中,为曼联队攻入制胜的一球,从此确立了他在曼联队中的主力位置。 ◆1996—1997赛季,他首次参加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并与队友合作,使曼彻斯特联队获得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冠军。 ◆1996年8月17日,他在曼联队对温布尔登队的比赛中,从中场附近一记60米开外的超远距离远射成功,技惊四座。他的这一入球在1998年被资深足球明星评选出的有史以来最精彩的3个入球中列第3位。 ◆1996年9月1日,在对阵摩尔多瓦的比赛中他首次代表英格兰出征。 ◆1996年,超级联赛8月最佳球员;“天空体育/松下”最佳新人奖。 ◆1996年,联赛冠军;足总杯冠军。 ◆1997年,联赛冠军。 ◆1997年,英超年度最佳新人 ◆1997年,荣获马特·巴斯比奖。 ◆1998年,在法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英格兰对阿根廷一战中,他在下半场因踢人被红牌罚下,致使英格兰队以10人应战11人,最终点球失利。赛后,他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强烈谴责。 ◆1999年3月4日,未婚妻、流行乐组合辣妹演唱组的维多利亚.亚当斯为其生下第一个儿子布鲁克林。 ◆1999年4月25日,入选由英格兰职业运动员协会评选的98—99赛季英格兰超级联赛最佳阵容。 ◆1999年5月16日,与队友合作,使曼联队获得98-99赛季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 ◆1999年5月23日,与队友合作,使曼联队获得99年英格兰足总杯冠军。 ◆1999年5月26日,做为中场主将,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帮助曼联队在巴塞罗那战胜了劲旅拜仁慕尼黑队,获得1999年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冠军。 ◆1999年7月4日,与原辣妹演唱组成员维多利亚结婚。 ◆1999年10月,因在即将参加冠军联赛比赛时前往伦敦参加聚会,被俱乐部停发两星期工资。随后又因多次吃黄牌,被英足总召见进行非正式谈话。 ◆1999年11月30日,与队友一起使曼联队获得了丰田杯比赛的冠军。 ◆1999年12月,入选了99年欧洲全明星阵容。 ◆1999年, 欧洲足球先生提名(票数第二)。百贝经典(16张)◆2000年1月在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评选中仅次于巴西中场里瓦尔多,名列第二。 ◆2000年6月,入选英格兰队参加了第11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他在小组赛对德国队的比赛中有出色表现,以一记精准的长传为希勒头球破门、最终战胜对手立下功劳。 ◆2000年欧洲锦标赛英格兰2:3负于葡萄牙,赛后一小撮球迷因不满英格兰被击败,而在退场时对球员进行谩骂,小贝因此被激怒,作出了竖中指的动作,但逃脱了制裁。 ◆2000年与队友一起,使曼联队获得了1999—2000赛季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 ◆2000年11月15日,在英格兰对意大利队的比赛前,国家队临时教练彼得.泰勒任命他担任队长。 ◆2000年,英格兰足球先生。 ◆2001年2月在对西班牙队的比赛时,国家队新任主教练斯文.戈兰.埃里克森重新任命小贝为国家队队长。英格兰队以3:0赢得这场比赛。 ◆2001年4月15日,曼联队提前5轮获得了2000—01赛季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实现了3连冠;曼联队在最近的9年中7度封王,成为名副其实的英超霸主。 ◆2001年7月,成为《封面》杂志的首位运动员封面人物。 ◆2001年,01--02赛季西部联盟最有价值球员。 ◆2001年9月,以小贝为队长的英格兰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在慕尼黑以5:1客场大胜德国队。 ◆2001年10月在世界杯预选赛对希腊队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凭借一个任意球破门挽救了球队,帮助英格兰队与对手2:2战平,并取得了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资格。 ◆2001年10月当选为BBC体育年度个人奖。 ◆2001年,2001年度英国最佳运动员。 ◆2001年,欧洲足球先生提名(票数第四) ◆2001年入选欧洲足联年度最佳阵容 ◆2001年12月,前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和队长弗兰茨.贝肯鲍尔称赞小贝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 ◆2001年,世界足球先生提名(票数第二),仅微弱劣势屈居第二。 ◆2002年4月在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对拉科鲁尼亚队的比赛中,被阿根廷球员杜舍尔踢伤导致腿骨骨折,险些无法参加世界杯赛。后又在一次车祸中幸免于难。 ◆2002年5月9日,受到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接见。 贝克汉姆◆2002年5月10日,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 ◆2002年6月,成为《玛利·克莱尔》杂志的首位单独男性封面人物。 ◆2002年5月在联赛赛季的最后一天,与曼联俱乐部续签了直到2005年6月的合同。 ◆2002年6月腿伤及时康复,随国家队参加了世界杯赛,并在小组赛对阿根廷队的比赛中打入一个点球,帮助英格兰队1:0战胜了四年前曾害得自己吃红牌的对手。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英格兰队负于巴西队。 ◆2002年9月1日,第二个儿子罗密欧出生。 ◆2003年2月在足总杯第五轮曼联队被阿森纳队淘汰后,在休息室中被主教练阿列克斯弗格森踢飞的鞋击伤脸部。 ◆2003年4月在联赛对阿森纳队的关键比赛以及冠军联赛对皇家马德里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沦为了替补队员。在对皇马的第二回合比赛进行到第64分钟时替补上场,随后两度进球,帮助曼联队4:3取胜,但球队还是以5:6的总比分遭淘汰。开始有传言称他将转会皇家马德里队。 ◆2003年5月21日,受到纳尔逊·曼德拉的接见。 ◆2003年5月在德班与南非队的友谊赛中手骨受伤,预计要打石膏六到八星期。英格兰队在那场比赛中以2:1取胜。 ◆2003年6月10日曼联透露,已经与正在竞选巴塞罗那俱乐部主席的霍安.拉波塔进行过会谈。如果拉波塔当选巴塞罗那俱乐部主席,曼联将准备接受巴塞罗那俱乐部收购贝克汉姆的开价。 ◆2003年6月14日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OBE(OfficeroftheOrderoftheBritishEmpire)奖。 ◆2003年6月17日曼联俱乐部宣布,贝克汉姆以3500万欧元的价格转到皇家马德里队。 ◆2003年7月1日,加盟西甲皇家马德里队。 ◆2003年入选欧洲足联年度最佳阵容。 ◆2003年7月,随皇马来亚洲(包括中国)做宣传及赛前训练。 ◆2004年6月,以队长身份带领英格兰出征欧洲杯,进入八强。 ◆2005年2月20日,第三个儿子克鲁兹出生。 ◆2005年7月,随皇马来亚洲做宣传并做赛前训练。 ◆2006年6月10日,以队长身份带领英格兰出征世界杯。小组赛首战巴拉圭,他的任意球迫使加马拉打进乌龙球,英格兰以1:0拿下首战。 ◆2006年6月16日,对阵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久攻不下,又是贝氏弧线传中助攻克劳奇打破僵局。 ◆2006年6月25日,以一粒漂亮的任意球完美绝杀厄瓜多尔,直接将英格兰送进八强。 至此,小贝用三次出色表现为英格兰带来了三场胜利,英格兰能够进八强,他可谓居功至伟。同时,他也成为英格兰队历史上第一位在三届世界杯中都有进球的队员。 ◆2006年7月1日,对阵葡萄牙英格兰点球惜败遭淘汰。贝克汉姆未能打满全场。 ◆2006年7月2日,辞去英格兰队长职务。 ◆2007年1月,小贝决定不再续约皇马,宣布自己将在赛季结束后加盟美国大联盟。 ◆2007年1月16日,主帅卡佩罗随即对小贝下达“封杀令”:贝克汉姆今后只能随队训练,不会代表皇马参加任何比赛。 ◆2007年4月20日,在皇马主场2-1战胜巴伦西亚队的比赛,小贝重新回到皇马阵容,他在比赛的下半场替补登场后,为本队攻入的制胜球进行了助攻。 ◆2007年6月17日,小贝在皇马3:1战胜马洛卡首发,并获得西甲冠军,此役小贝在第66分钟被雷耶斯换下,这是小贝在皇马的最后一场比赛。 ◆2007年7月13日,加盟洛杉矶银河,成为美国职业大联盟足球联赛的最新一员。 ◆2008年3月26日,小贝代表英格兰出场100次,成为英队历史上第5位进入百场名人堂的球员。 ◆2008年5月24日,小贝效力的洛杉矶银河队在美国大联盟的比赛中对阵堪萨斯奇才,补时阶段,在距离球门70码攻入一粒超远距离入球,堪比12年前的经典之作。 ◆2008年7月16日,小贝获得ESPN发起的一年一度的“ESPY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Excellence in Sports Performance Yearly)。 ◆2008年8月3日,小贝获得美国销量最大的男性杂志《男人健康》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体育迷中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超过了NBA的科比和高尔夫的伍兹,几乎三分之二的人选择小贝成为2008年美国最佳体育运动员奖。 ◆小贝被选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之一,8月24日晚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伦敦8分钟”向全球深情发出邀请。 ◆2008年12月20日,小贝正式与米兰签约,将于08-09赛季租借于米兰。 ◆ 2009年02月13日小贝第108次代表英格兰队出场,与摩尔一起,并列成为英格兰历史上排在老门将希尔顿之后出场次数第二多的球员。 ◆2009年3月8日,AC米兰俱乐部官方发表声明,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将在2009年6月30日之前一直停留在球队。 ◆2009年12月30日,小贝重回米兰内罗训练基地。小贝表示, 小贝伤别南非当他知道米兰将在欧冠16强对阵曼联他几乎哭了。在3月份,小贝将代表米兰重返老特拉福德。 ◆2010年3月11日,欧冠八分之一决赛,米兰做客老特拉福德挑战曼联,小贝再次回到老特拉福德,下半时他替补出场受到了全场观众的欢呼。七年后,曼联球迷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卫,他仍然是老特拉福德的孩子。 ◆2010年3月15日,AC米兰1-0战胜了切沃,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赛后经过初步诊断,小贝左脚跟腱断裂,将休息5到6个月,他将彻底无缘南非世界杯。 ◆2010年6月12日,人们再次在赛场上看到了小贝的身影,只不过这一次小贝的身份不是球员,而是以领队助教的身份参加。原来为了表彰小贝为国家队的做出的贡献,经过英足总和教练组的商议,小贝最终得以一种另外的方式圆了南非之梦。这场比赛英格兰最终1比1战平美国。 ◆2011年4月29日,英国伦敦,贝克汉姆携妻子维多利亚和三个孩子现身威斯敏斯特教堂,参加威廉王子大婚。 ◆2011 年 5 月 4 日 ——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厂商以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线通信设备合作伙伴三星电子今日宣布与大卫·贝克汉姆签署了出任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球品牌大使的独家协议。贝克汉姆将从即日起履行其品牌大使的角色,倾力支持三星电子赞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各项营销活动。 ◆近日,贝克汉姆在一次商业活动中向媒体表达了他渴望作为英格兰队的一员,参加伦敦奥运会的迫切心情,同时36岁的万人迷甚至还表示,即使足球项目中没有适合他的位置,他依然会另谋其他途径,参加明年的伦敦奥运会。 ◆贝克汉姆在美国表现的也不错,在刚刚结束的大联盟比赛中,他在左侧20码处罚入一粒标志性的任意球,帮助球队4比1获胜。 ◆贝克汉姆计划于本月24日重返老特拉福德,参加其前曼联队友加里·内维尔的告别赛,比赛的对手是意大利尤文图斯队。将重现1999年欧冠半决赛的一幕,当时在那支曼联队中的尼基·巴特、菲尔·内维尔、斯科尔斯和吉格斯等球员都将参赛。这意味着曼联“92一代”的重聚,由弗格森率领的这些年轻人开创了红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英超甚至是整个欧洲足坛的霸业。 ◆《星期天泰晤士报》2011年度英国体育人物富豪榜,榜单显示,贝克汉姆的财富达到了亿英镑,在过去的一年中增长了1000万镑。 ◆这场洛杉矶银河对芝加哥火焰的比赛,但是在第62分钟,贝克汉姆利用角球直接破门帮助洛杉矶银河击败了对手。这是贝克汉姆职业生涯中第二次角球直接破门,小贝第一次利用角球直接破门已经是16年前的事情了,在1995年租借效力普雷斯顿时,贝克汉姆也曾利用角球机会直接破门。要将角球直接打进,除了要有技术外,还需要运气,贝克汉姆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两次直接用角球破门已经十分难得了。 ◆2011年7月10日7时55分 贝克汉姆的女儿降生。叫HARPER SEVEN BECKHAM 职业生涯统计表 赛季 俱乐部 出场 进球1992-1993 曼彻斯特联 0 01993-1994 曼彻斯特联 0 01994-1995 曼彻斯特联 4 01994-1995 普雷斯顿北区 5 21995-1996 曼彻斯特联 33 71996-1997 曼彻斯特联 36 71997-1998 曼彻斯特联 37 91998-1999 曼彻斯特联 34 61999-2000 曼彻斯特联 31 62000-2001 曼彻斯特联 31 92001-2002 曼彻斯特联 28 112002-2003 曼彻斯特联 31 62003-2004 皇家马德里 32 32004-2005 皇家马德里 30 42005-2006 皇家马德里 31 32006-2007 皇家马德里 23 32008-2009 美国 5 2编辑本段记录简要第1场1996年9月1日英格兰3∶0摩尔多瓦 21岁的小贝在对阵摩尔多瓦的世界杯预选赛中首次代表国家队出场。 第17场1998年6月26日英格兰2∶0哥伦比亚 首次参加世界杯,在与哥伦比亚的小组赛中,他在第30分钟利用直接任意球破门,打进个人在世界杯的首个进球。 第18场 1998年6月30日英格兰2∶2阿根廷(英格兰点球负) 法国世界杯1/8决赛,小贝因被阿根廷人西蒙尼激怒而脚踢对手被红牌罚下,间接导致英格兰队最终点球失利。赛后,他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强烈谴责,一时间成了全英“公敌”。 第32场2000年6月20日英格兰2∶3葡萄牙 随英格兰参加了荷兰与比利时联合举办的第11届欧洲杯,但球队小组赛便遭淘汰。首场比赛被葡萄牙逆转之后,小贝向辱骂他的球迷竖起中指,但逃过制裁。 第36场2000年11月17日意大利1∶0英格兰 这场友谊赛上,看守教练泰勒任命小贝为队长,这是他首次出任国家队队长。 第37场2001年2月28日英格兰3∶0西班牙 瑞典人埃里克森上任后,将小贝树立为球队领袖。 第43场2001年9月1日德国1∶5英格兰 “慕尼黑大捷”是小贝国家队生涯最辉煌的胜利。 第45场2001年10月6日英格兰2∶2希腊 打进国家队生涯最重要的进球,他在老特拉福德球场招牌式的任意球帮助英格兰队战平希腊,直接晋级韩日世界杯。英国媒体称这一球价值上亿英镑。 第51场2002年6月7日英格兰1∶0阿根廷 韩日世界杯小组赛,打进制胜点球,成功复仇阿根廷。但在开赛前遭遇趾骨骨折的他没能帮助球队走得更远,英格兰在1/4决赛中负于最终的冠军巴西队。 第72场2004年6月24日葡萄牙2∶2英格兰(英格兰点球负) 葡萄牙欧洲杯上,英格兰在1/4决赛中与东道主葡萄牙激战120分钟不分胜负。点球决战中,小贝将球踢上了看台,成为英格兰出局的罪人之一。 贝克汉姆第89场2005年11月12日英格兰3∶2阿根廷 第39分钟,阿亚拉解围失误,贝克汉姆在禁区左侧争顶摆渡,鲁尼在门前11米处冷静推射右下角中的,1比1。最后五分钟欧文连进两球,惊险逆转。 第94场2006年7月1日英格兰0∶0葡萄牙(英格兰点球负) 德国世界杯1/4决赛再度遭遇葡萄牙,英格兰仍没有逃脱落败宿命。受伤下场的小贝痛哭流泪,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大赛的机会。 第95场2007年6月1日英格兰1∶1巴西 宣称不再录用小贝的麦克拉伦反悔了,在欧洲杯预选赛遭遇困难时终于想起了在美国踢球的前队长。 第99场2007年11月21日英格兰2:3克罗地亚 第46分钟替补出场,身穿17号球衣,随后助攻克劳奇扳平比分。但克罗地亚又进一球,最终比分2比3。英格兰在最后关头失去了参加2008年欧洲杯的机会。 第100场2008年3月26日法国1:0英格兰 小贝身穿7号球衣,英格兰队客场0∶1让里贝里点杀告负,63分钟被换下,迎来了全场的掌声。百场纪念就在一场国际热身赛巴黎的法兰西大球场完成了。 第101场 2008年5月29日 英格兰2:0美国 在赛前获博比-查尔顿颁发的纪念奖项,并在比赛中助攻特里头球破门。 第102场 2008年6月2日 英格兰3: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小贝重新戴上队长袖标,率领英格兰以3比0完胜对手。 第108场 2009年3月29日 英格兰4:0斯洛伐克 小贝身穿17号,英格兰4:0横扫斯洛伐克,小贝下半场出场致命弧线 破了门将摩尔的108场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