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get必备生活常识

美国科学家一项为期4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剂维生素D能把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一半。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癌症专家说,有关这种“阳光维生素”防癌作用的证据十分充分,公共卫生部门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提高人们体内的维生素D的水平。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据认为,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心脏病: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肺病:肺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修复和“改造”,由于维生素影响多种细胞的生长,它可能对肺的修复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据认为,维生素D对调节细胞繁殖起到关键作用—癌症患者体内则缺乏这种调控机制。因此,通过防止细胞过度繁殖,维生素D就能预防某些癌症。糖尿病: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杀灭人体自身的细胞。科学家认为,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他们认为,它也许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高血压: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利用。这些腺体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水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但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这一过程。精神分裂症: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概与出生前几个月的日照情况有关。缺乏日照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科学家认为,这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发育。多发性硬化:缺乏维生素D会限制人体产生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一种激素形式,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它的缺乏可能提高患上多发性硬化的风险。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美国科学家评估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篇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两者关系的论文后说,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需服用1000国际单位(25微克)的维生素D。他们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撰文说,维生素D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越来越高。这两种现象合并起来看,意味着维生素D缺乏或许是每年数千患者因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过早离开人世的原因。这些科学家建议的维生素D摄入量是美国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的倍。英国没有官方的建议摄入标准,但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的短暂白昼和漫长黑夜意味着冬去春来时60%的英国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由于对维生素D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国都开始修改有关日光浴危害的警告。澳大利亚癌症理事会协会首次承认,晒太阳有利于健康。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癌症专家们在锡德里克?加兰教授的领导下,回顾了1966年—2004年发表的63项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关系的论文。他们发现,在日照较强的美国东部地区的居民因倾向躲避阳光照射,缺乏维生素D的可能性较大,患癌症的风险也较高。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根据新的研究,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研究者从两项新研究发现,与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相比,没有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在患认知障碍和智力下降方面的风险更大。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人们主要从富含脂肪的鱼类、黄油、奶酪和强化牛乳中获得。在阳光下,身体自身也能够可以产生维生素D。第一项研究是由阿波里斯市一所医学中心的Slinin领导,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量低的女性在认知能力下降方面的风险更大。Slinin和她的研究团队分析了参与整骨骨折研究的6257名女性的维生素水平。这些妇女也参与了被称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的心理能力测试。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的妇女每毫升血清中不足10毫克维生素D,这是患有认知障碍的底线,维生素D水平低或低于每毫升20毫微克的妇女,其中有认知障碍的妇女与智力下降的高风险有关。法国昂热大学附属医院的Annweller博士带领了第二项研究,研究观察了来自流行病学的骨质疏松症的图卢兹序列。Annweiler和他的团队发现,与没有患神经疾病的妇女相比,患有阿茨海默氏症的妇女维生素D摄入量低。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患有疾病的妇女每星期维生素D的摄入量平均为毫克。研究人员发现,患有其他形式痴呆症的妇女每星期维生素D的摄入量平均为微克,而没有患病的妇女维生素D的摄入量每星期为59毫克。这两项研究均发表在《老年病学》学报上。研究人员说,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的重要性,不管是通过食物、补充剂还是暴露在太阳下。 预防蛀牙: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蛀牙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仅能提高骨强度,还可以防止蛀牙。研究回顾了 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有关这个主题的临床试验,涉及大约有3000名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年龄在2岁至16岁之间的儿童,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与蛀牙患病率降低有关。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典进行的试验分析研究,孩子们要么被给予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或其他产品,要么暴露在阳光下。结果发现,维生素D确实降低了蛀牙患病率。但Hujoel提醒说,对这项研究的回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要小心解释这个系统的回顾信息。这个试验的弱点可能导致结果存有偏见,因为大多数的试验参与者生活在不同于今天的时代”。维生素一直和许多健康益处相关联,先前的研究表明,摄入较高维生素D的老年人骨折风险降低。其他的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D和钙会延长寿命,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可能会导致东亚抑郁症。维生素D可以维持情绪波动幅度,防止更年期的女性体重增加。

美国科学家最近分析了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其中涉及24种不同干预措施,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补充剂或饮食都不能延长寿命或预防心脏病。

虽然他们发现大多数补充剂或饮食不会带来任何伤害,但分析显示,低盐膳食、ω-3脂肪酸补充剂和叶酸补充剂可能对部分人群的 健康 有益。而钙加维生素D的补充剂甚至可能会略微增加中风风险。

这项分析结果发表在7月刊的《内科学年鉴》上。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52%的美国人每天至少服用一种维生素或其他膳食/营养补充剂。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其中大部分补充剂都没有证据证明其有益 健康 。

“尽管人们在不断 探索 求证,但膳食补充剂确实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该研究资深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预防心脏病学副主任兼Ciccarone心脏病预防中心医学副教授Erin D. Michos说,“人们应该专注于从有利于心脏 健康 的膳食中吸取营养,因为数据越来越多地表明,大多数 健康 成年人不需要服用补充剂。”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277项临床试验的数据,这些试验评估了16种维生素或其他补充剂,以及8种膳食与死亡或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和心脏病发作)之间的关系。他们共纳入全球992129名研究受试者的数据。

被评估的维生素和补充剂包括: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维生素B复合物、多种维生素、硒、维生素A、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单独的维生素D、单独的钙、钙和维生素D联合补充、叶酸、铁和ω-3脂肪酸(鱼油)。

被评估的饮食包括:地中海饮食、低饱和脂肪(减少肉类和乳制品脂肪的摄入)饮食、改良的膳食脂肪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或用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代替卡路里)、低脂肪饮食、低盐饮食( 健康 人和高血压患者)、高α亚麻酸(ALA)饮食(坚果、种子和植物油)、高ω-6脂肪酸饮食(坚果、种子和植物油)。研究人员还按证据力度将每种干预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联度分为高度、中度、低度或极低度。

研究表明,大多数补充剂(包括多种维生素、硒、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单独的维生素D、单独的钙和铁)对死亡或心脏 健康 没有影响。

在对3518名血压正常受试者进行低盐饮食干预的3项研究中,有79例死亡事件。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这些人的死亡风险降低了10%,并将该效果与该干预措施之间的关联度归类为中度。

在对3680名高血压受试者进行低盐饮食干预的5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了33%,因为在研究期间只有674例心脏病死亡事件。研究人员将该效果与该干预措施之间的关联度归类为中度。

有41项研究(共包含134034名受试者)评估了ω-3脂肪酸补充剂的潜在影响。在该研究组中,有10707人发生心脏病或中风等提示心脏疾病的事件。这些研究表明,与未服用补充剂的受试者相比,补充剂的使用导致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8%、冠心病风险降低7%。研究人员将该效果与该干预措施之间的关联度归类为低度。

有25项研究(涉及25580名 健康 受试者)的数据还显示,叶酸导致中风风险降低20%。大约877名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发生中风。作者将该效果与该干预措施之间的关联度归类为低度。

这些研究表明,在中国人群中,叶酸补充具有最大的中风预防作用,因为中国的谷类和谷物不像美国那样富含叶酸。因此,在大多数人都通过饮食获得足够叶酸的地区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明显的预防作用。

20项研究评估了钙加维生素D的复合补充剂。在42072名研究受试者中,3690人在试验期间发生中风,研究人员表示,总体而言,这意味着卒中风险增加了17%。该风险证据力度被评为中度。没有证据表明单独服用钙或维生素D有任何 健康 风险或益处。( 赵熙熙 )

相关论文信息:

信用:CC0 Public Domain

西澳大利亚大学,巴瑟尔顿 健康 研究和查尔斯盖尔德纳爵士医院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中年人呼吸功能和 健康 状况不佳。

虽然众所周知维生素 D在维持骨骼 健康 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维生素D也可能通过其对肺部发育和结构,呼吸肌力,炎症和免疫的影响在呼吸系统 健康 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反应。

研究人员在巴瑟尔顿 健康 老龄化研究中测量了超过5000名婴儿潮一代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症状,发现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这些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相关。包括喘息和胸闷的病症。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低肺功能(强迫肺活量或FVC)与低维生素D水平显着相关。相反,高水平的维生素D与更好的肺功能相关,这表明它在维持良好的呼吸系统 健康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即使考虑到导致维生素D水平的其他因素,如季节性波动,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维生素D对呼吸系统 健康 的影响仍保持不变。

该研究发现,55岁以下女性血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较高,目前约有11%的女性和男性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首席研究员Siobhain Mulrennan博士说,目前大约有10%的男性和女性被确定为维生素D水平较低,他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检测维生素D对肺组织的影响铺平了道路。

“有新的证据表明,通过生活方式或补充剂增加维生素D水平可以减少哮喘症状和严重程度不足的个体的严重程度,”Mulrennan博士说。

Alan James教授表示,该研究使用了巴塞尔顿 健康 研究热心参与者收集的大量数据,为维生素D与肺功能和呼吸系统 健康 之间观察到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正在进行的巴塞尔顿 健康 老龄化研究中收集的数据和DNA样本将允许进一​​步研究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遗传因素以及与肺功能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炎的关系,”他说。 。

迈克尔亨特博士说,对于维生素D缺乏是否会导致哮喘,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疾病,或者实际上是现有疾病或其治疗的结果,仍然存在分歧。

“目前正在进行这些研究参与者的后续研究,这将使我们能够纵向研究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以及与呼吸系统疾病和相关症状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其他 健康 结果,”亨特博士说。#清风计划#

更多信息: Siobhain Mulrennan等。Busselton 健康 老龄化研究中的维生素D和呼吸系统 健康 , Respirology (2018)。DOI: /

期刊信息: Respirology

活性维生素d研究热点论文

论文应该包括:我国居民钙营养现状、与其他国家对比、缺乏钙会有哪些后果?、有哪些方法可以补充钙元素?、如何提高我国居民钙营养?等问题方面的论述。下面说说有哪些方法可以补钙:

一、提倡乳类及制品的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建议,平均每日应该摄入300毫升的牛奶,或者数量相当的奶制品。

1.奶及奶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是人体钙质的良好来源。同时也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

2.奶及制品中乳糖含量较高,有利于钙的吸收。

3.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食用酸奶以补充钙质。

4.外,大豆,坚果,各类瓜子,芝麻酱和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每日可食用30到50克豆类或者坚果,起到补钙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特别是对于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减少导致骨丢失增加,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大豆及制品内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可以起到类雌激素作用,补钙同时促进钙质吸收。

二、多摄取含钙丰富的虾皮紫菜海带发菜。此类含产品含钙丰富,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磷。适当的钙磷比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连骨代皮迟到小鱼虾,增加钙质吸收。孕期妇女和乳母,可以适当喝点虾皮紫菜汤,多补钙质,可以避免由于哺乳期间,乳汁钙质相对恒定所导致体内钙质的流失。

三、适当晒太阳,以促进钙质的吸收。钙质在人体内的吸收,需要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的帮助。活性维生素D3有两种常见的来源。其中晒太阳就是最经济最简便的一种手段。人体皮下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转换为活性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每日一小时充足阳光即可满足一日所需活性维生素D3。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选择阳光不刺眼的上午9到10点,在户外进行日光浴,暴露手臂或者脸部的皮肤。而不要在室内晒太阳。因为玻璃窗已经过滤掉大部分的紫外线,效果不佳。特别是婴儿,幼儿和小儿,多晒太阳更是最为安全的补充活性维生素D3的有效手段。或者适当服用鱼肝油,以补充活性维生素D3。

四、加强体育锻炼,促进钙质的吸收。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可以加速钙在骨骼的沉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骼过早输送。特别是以静态生活为主的老年人,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预防衰老,也可起到一定预防缺钙的作用。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青春期少年,增加户外运动也可以为将来建立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可以在骨峰值到达之前最大限度为身体补充钙质。

五、讲究烹调方法,减少食物中对钙质吸收的妨碍因素。食物中含有许多影响钙质吸收的不良因素。比如谷类中的植酸,某些蔬菜中的草酸,都会跟摄入的钙离子结合而生成不溶性的盐类,导致钙的吸收降低。可以通过烹饪时的某些手段进行加工,使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比如,对于草酸含量较高的菠菜,在烹调之前可以用开水焯过,将草酸破坏再进一步加工,即可消除不利影响。此外,过多摄入膳食纤维素和脂肪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而蛋白质摄入过高会增加肾小球的通过性,导致钙排出增加,不利于钙质的吸收利用。

六、选择适当的钙补充剂也是一种便捷的补钙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每日由食物摄取的钙质与补充剂所补钙质总和不要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大摄入量,即UL值2000毫克。过量钙质摄入容易导致肾结石及内脏转移性钙化等副作用。此外过量钙的摄入,也会由于拮抗作用的存在而导致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尽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科学均衡的饮食,以食补为主。

活性维生素D3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促进骨质形成,增加骨量的物质。高钙血症患者禁用。

活性维生素D3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湿、热均易变质。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醚中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137~142℃,熔融时同时分解。

取活性维生素D3,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至+°。

扩展资料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3能显著修复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心血管系统损伤。鉴于晒太阳时身体会自动产生D3,因此专家建议,心血管系统损伤病患可多晒太阳或服用D3补充剂。

在最新研究中,塔杜斯·马林斯基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直径仅为人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传感器,开发出了独特的测量方法和系统,并用其追踪维生素D3对单一内皮细胞(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调节部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维生素D3是一氧化氮(一种调节血流量并预防心血管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信号分子)的强力刺激剂,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系统中的氧化应激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维生素D3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维生素D3可修复心血管系统损伤

前言自20世纪初对佝偻病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以来,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关联被不断发现。随着维生素D受体和25OHD-1-α羟化酶在许多骨外组织中被发现,维生素D的作用已不再囿于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护骨骼健康,其多种骨骼外作用也逐渐被关注,维生素D已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然而,维生素D是如何被发现的?其是怎样代谢的?究竟有哪些重要的骨骼及骨骼外作用?维生素D缺乏及其危险因素如何判断?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在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脏病和皮肤病等疾病中如何应用?如何监测维生素D的疗效?维生素D会中毒吗?这一系列关于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问题亟待梳理。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本领域的多名专家,撰写了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共识,并撰写了与维生素D相关问题的系列述评,专家们反复修改、多易其稿,终于成文。近期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微信公众平台和相关核心期刊刊出,敬请关注,仅供参考。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专论是“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具体如下:裴育1 董进2 李梅3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患病率显著上升、危害严重的骨骼疾病,在其发病机制中,维生素D缺乏是引起负钙平衡、骨丢失加快、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跌倒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广泛存在,建议在OP防治工作中,重视评估患者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给予患者合理的、个体化的维生素D治疗。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上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轻微外力下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预期寿命,也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研究显示,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平衡、调控甲状旁腺素分泌、影响骨转换、调节骨骼细胞多种基因表达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其在OP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OP防治中,普通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活性维生素D是防治OP的有效药物。维生素D对骨骼-肌肉运动单位的重要作用维生素D(vitamin D,Vit D)不仅是维生素,更是调控骨骼代谢的重要甾体类激素。人体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普通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在肝脏25羟化酶与肾脏1α羟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羟化成为具有活性的1,25双羟维生素D[1,25-dihydroxyvitaminD,1,25(OH)2D],其与多种靶组织中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后,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活性维生素D不仅能够调节对肠道钙吸收起重要作用的钙结合蛋白及钙调蛋白基因的表达,促进肠钙吸收,而且还作用于肾小管,促进肾脏对钙离子的回吸收,对于维持钙离子的正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活性维生素D可以直接作用于甲状旁腺的VDR,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合成与分泌。此外,维生素D还作用于成骨细胞和骨细胞核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调控骨钙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成纤维生长因子23、Ⅰ型胶原蛋白等多种蛋白的表达,对骨转换及骨骼矿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直接作用比较复杂,其在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中发挥双向作用:一方面,维生素D能够促进骨形成与骨骼矿化;但另一方面,超大剂量的维生素D,则会加快骨吸收。不仅如此,人体运动功能的完成不仅依赖于骨骼,还与肌肉紧密关联。骨骼与肌肉解剖位置紧密毗邻,他们还通过复杂的内分泌、旁分泌及力学调控机制,相互影响。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人体肌肉亦具有重要作用,骨骼肌也是活性维生素D的靶器官,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肌肉的VDR调控II型肌纤维的表达,不仅影响肌肉量,也对肌肉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调控骨骼-肌肉运动单位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对人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发挥重要影响。我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十分普遍维生素D营养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包括遗传背景、阳光照射、大气污染、饮食习惯、季节变化、居住地纬度、肠道吸收功能、皮肤颜色、慢性肝肾疾病、乳糖不耐受、是否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抗病毒药物等。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浓度能够判断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目前较为认可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标准是:当血清25OHD浓度大于30 μg/L(75nmol/L),为维生素D充足;25OHD浓度位于20~30 μg/L(50~75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25OHD浓度低于20 μg/L(50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根据此判断标准,大样本的研究显示我国人群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中国骨转换生化指标研究(Chinese Bone Turn-overMarker Study,CBTMS)纳入我国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五大城市健康居民1 436人,结果表明和的受试者分别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仅受试者维生素D充足,研究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且血PTH浓度与血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浓度呈正相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受试者具有高PTH血症,提示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上海健康人群研究显示,76%的健康受试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仅有24%的受试者维生素D充足。湖南长沙578名城市绝经后女性的研究显示,的女性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济南686例60岁以上的人群研究显示,的男性和的女性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兰州中老年城市居民的研究显示,的女性和的男性存在维生素D缺乏。香港地区研究显示,的50岁以上人群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其中具有血清PTH水平升高。由此可见,我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状态十分普遍,在OP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给予维生素D制剂,以纠正维生素D缺乏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维生素D缺乏对骨骼及肌肉的影响维生素D缺乏影响峰值骨量的获得OP的发生与年轻时峰值骨量的获得密切相关,峰值骨量指骨量的最高值,通常在20~35岁时达到,峰值骨量的高低与遗传因素、性别、营养、体型、机体健康状况等多重因素相关。有前瞻性研究,观察821名健康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与20岁时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男性受试者在6岁、17岁及20岁时25OHD水平与20岁时测量的全身骨密度及骨矿盐含量密切相关,提示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峰值骨量密切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机体峰值骨量的获得。维生素D缺乏加快骨转换,引起骨量丢失骨转换是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呈时空偶联的动态过程。维生素D缺乏,一方面会直接加快骨转换,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另一方面会引起血PTH水平升高,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一步增加骨吸收。一项纳入11项中国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中国人群血清平均25OHD水平波动于 μg/L(29~82 nmol/L),5项研究表明血清25OHD浓度与骨密度显著相关,多数研究显示25OHD浓度与PTH水平相关,维生素D缺乏时,可能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量丢失。维生素D缺乏降低肌肉功能,增加跌倒风险维生素D缺乏通过引起Ⅱ型肌纤维萎缩、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低磷血症,导致肌肉减少和肌肉功能下降。一项综述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绝经后女性肌肉量和肌功能下降显著相关,其中一项韩国研究显示当25OHD浓度<10 μg/L,肌少症发生风险将增加倍。伴随肌肉量和肌功能下降,跌倒风险显著增加。有Meta分析表明维生素D缺乏是60岁以上人群发生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诱因之一,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影响肌肉功能而增加跌倒风险,进而导致骨折发生率的增加。维生素D缺乏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脆性骨折是OP最严重的并发症,维生素D缺乏一方面加快骨转换,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影响骨质量;另一方面,维生素D缺乏会降低肌肉量与肌功能,增加跌倒风险。维生素D缺乏通过对骨骼和肌肉的双重不利影响,增加OP骨折的风险。维生素D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维生素D治疗能够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针对绝经后女性的研究表明,每天给予 μg的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治疗,骨吸收指标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肽交联(N-terminal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 NTX)和血清PTH水平明显降低,表明活性维生素D治疗能够降低骨吸收,且明显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Lips等总结了11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老年男性和女性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后,腰椎、股骨颈和全身骨密度显著增加,但停止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两年后,骨转换指标恢复至基线水平,获得的骨量也逐渐丢失,该研究提示长期连续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才能维持骨量。我国对485名绝经后女性的研究表明,每天给予 μg骨化三醇和600 mg元素钙治疗24个月,能够降低骨吸收指标β-CTX和PTH水平。另外,我国大样本人群的荟萃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骨化三醇与碳酸钙治疗组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增加,且高于单纯使用碳酸钙治疗组。上述结果表明,维生素D制剂能够减少骨丢失,增加患者骨密度。维生素D治疗能够改善肌肉功能,降低跌倒风险一个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补充维生素D能显著改善维生素D缺乏者近端肌肉力量。Bischoff-Ferrari等对176名老年男性和213名老年女性进行研究,观察补充维生素D3 700 IU/d(联合钙剂500 mg/d)对跌倒的影响,发现维生素D治疗3年可使老年妇女跌倒发生率减少45%(OR=, 95% CI:),但在男性中未见跌倒明显减少(OR=, 95% CI:)。一项Meta分析对1 237名受试者进行研究,维生素D3干预剂量为每日400 IU和800IU,结果表明维生素D使跌倒风险降低22%,降低跌倒所需最小有效维生素D剂量为400 IU/d。包含8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降低跌倒所需维生素D剂量至少700 IU/d,或使得血清25OHD浓度大于25 μg/L。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新西兰研究提示约30%的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每年发生跌倒,运动、太极、家庭安全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跌倒发生,但维生素D补充治疗未能有效降低跌倒,作者提出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能对维生素D水平较低者有效。近期还有研究显示,每年单次给予500 000 IU的Vit D,使得给药后1个月患者25OHD浓度从20 μg/L升至48 μg/L,导致患者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可见,补充足量而不是单次超大剂量的维生素D,有可能降低跌倒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人群,治疗更有意义。维生素D治疗对骨折风险的影响一项纳入17项研究、对52 625名50岁以上受试者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联合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能使骨折风险降低13%。来自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的Meta分析纳入了8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0970位受试者,随访1~7年,结果显示补充钙和维生素D能够减少15%的骨折,其中髋部骨折风险可降低30%。一个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降低非椎体骨折所需维生素D的剂量为400 IU/d。国外Meta分析显示,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与碳酸钙联合治疗,能够使非椎体骨折发生风险降低49%,且疗效优于单纯钙剂治疗组。然而,单独补充维生素D或钙剂,与维生素D联用钙剂对骨折风险的影响尚存争议。英国一项为期3年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每4个月补充维生素D 10 000 IU,未观察到老年人骨折风险的降低。此外,OSTPRE-FPS研究也未发现联合补充元素钙1 000 mg/d和维生素D 800 IU/d能够降低绝经后女性的骨折风险。可见,多数研究显示补充足量的普通维生素D或选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能够降低骨折风险,尤其是联合钙剂治疗后。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药物剂量及观察人群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关。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领域的临床应用补充普通维生素D或应用活性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钙的正平衡、减少维生素D不足引发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骨骼矿化异常,减少骨丢失,改善肌肉功能,降低跌倒风险,因而可能降低骨折风险。表明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药物,不容忽视。普通维生素D是骨骼的基本营养补充剂,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和跌倒风险。建议OP患者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皮肤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建议患者每天补充600~1 000 IU的普通维生素D,也有研究认为,对于维生素D缺乏者,每天补充更大剂量的维生素D(>2 000 IU/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在普通维生素D应用过程中,可以定期监测患者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水平,以指导调整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目前建议至少将血清25OHD浓度调整到20~30 μg/L以上,以防止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骨密度的降低。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补充700~1 000 IU普通维生素D,能够降低跌倒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不建议患者单次补充超大剂量(>500 000 IU/年)的普通维生素D,因其可导致跌倒风险升高,从而增加骨折发生率。也不建议患者血清25OHD浓度超过150 μg/L,此时维生素D中毒的风险明显增加,可能导致高血钙、高尿钙,甚至引起肾脏功能损伤。活性维生素D是经过肝脏25羟化酶和肾脏1α羟化酶活化的维生素D类似物,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能够增加肠钙吸收,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骨吸收,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跌倒风险。目前临床应用的活性维生素D有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前者服用后不需要经过肝脏或肾脏活化就具有生物活性,后者需要经过肝脏羟化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骨化三醇剂量为 μg/d,阿法骨化醇的剂量为 μg/d,活性维生素D可以与其他抗OP药物联合使用。活性维生素D尤其适合于维生素D合成能力减弱、肝肾维生素D活化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或者有慢性肝肾疾病的患者。给予活性维生素D治疗者,不能根据25OHD浓度判断药物剂量是否足够,而应根据血清PTH水平和骨转换生化指标判断药物的疗效。对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必要时,也可给予普通维生素D以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同时给予活性维生素D,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普通维生素D,还是活性维生素D,或者两者联合治疗,都建议定期监测患者血清及24 h尿钙浓度,根据其水平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引发高钙血症或高尿钙的发生,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近年来,研究显示艾地骨化醇等新型维生素D类似物,与阿法骨化醇相比,血清半衰期更长,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更强,使骨密度增加的幅度更明显,未来有望成为新型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综上所述,OP是患病率显著上升、危害严重的骨骼疾病,在其发病机制中,维生素D缺乏是引起负钙平衡、骨丢失加快、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跌倒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我国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我们在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中,应重视评估患者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给予患者合理的、个体化的维生素D治疗。

活性维生素D3是指1,25--二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肝肾经两次羟化而成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形式参考资料:生物化学第三版

生殖与健康研究论文

1. 姜辉、朱积川、王晓峰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与其受体mRNA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8卷9期,1997年;2. 姜辉、朱积川、许清泉等:雌雄激素对鼠前列腺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9卷6期,1997年:3. 姜辉、朱积川、许清泉等:雌雄激素对前列腺中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1卷4期,2000年;4. 姜辉、朱积川、王晓峰等:前列腺癌药物去势后血清激素水平早期变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32卷2期,2000年;5. 姜辉、许清泉、朱积川等:前列地尔尿道栓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中国男科学杂志,14卷3期,2000年。6. 姜辉、朱积川、许清泉等:万艾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华男科学,6卷3期,2000年;7. 姜辉、叶海云、许清泉等。Bcl-I和IGF-I mRNA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男科学杂志,15卷1期,2001年;8. Jianghui .Zhujichuan .Guoyinglu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staglandin E1 (PGE1)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The 9th International Eretile Dysfunction Research Confrence. ,Austrilian ,2001,9. 姜辉、许清泉、洪锴等:前列腺素E1乳膏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华男科学,9卷2期,2003年;10. 姜辉、朱积川: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华男科学杂志,10卷9期,2004年;11. 姜涛、姜辉、宋希双等;前列腺癌中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华男科学杂志,11卷6期,2005年。12. 姜辉、白泉、许清泉等;中老年男性对性功能障碍认识、认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中华男科学杂志,11卷10期752-4页,2005年。13. 姜涛、姜辉、李先承等;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和意义的探讨。中国 男科学杂志,19卷6期29-32页,2005年(通讯作者)14. 包皮冠状沟皮肤袖状切除术治疗阴茎冠状沟多发尖锐湿疣35例报告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6年 12卷3期 240-6页15. 姜辉,朱积川;中国男性对生活事件和性态度的研究:在Asian MALES 研究中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相关的健康关注问题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6年12卷11期 1045-52页16. Ma Lulin, Liu Yuqing, Jiang Hu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verapamil on the relaxation of isolation human corpus cavernosum tissues. Asian J Androl 2006; 8(2):. 唐文豪,马潞林、姜辉等:低年资轮转医师在泌尿外科学习前后对男性生殖健康问题认识变化的比较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年 13卷2期 153-618. 赵连明,姜辉,隋玉洁等;从经济社会学角度看男性不育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7年 13卷9期 795-7页19. 刘德风,姜辉,洪锴等;溶脲脲原体感染与中国男性不育关系的Meta分析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8年 14卷7期 618-23页20. 唐凌峰,姜辉,商学军等;精浆左旋肉碱与精子密度、活力和活动率关系的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8年 14卷8期 704-8页21. 姜辉,商学军,郭军等;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8年 14卷8期 755-8页22. 洪锴,姜辉,白泉;212例染色体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临床研究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8年 22卷11期 47-50页23. 洪锴、姜辉: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和治疗的再评价。中国性科学 17卷第3期,2008年24. 洪锴,袁人培,姜辉等;热淋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研究。中国性科学杂志 2009年 第18卷 第1期 7-9页25. 柳建明,袁人培,姜辉等。五年来我院门诊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变化情况的研究。中国性科学杂志 2009年 第18卷 第5期 6-8页26. 刘德风,姜辉,洪锴等。近5年来中国11个城市门诊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变化。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9年15卷 第8期 724-726页27. 唐凌峰,姜辉,商学军等。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9年第15卷 545-550页28. 柳建明,姜辉。西地那非对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男科学 2009年 第23卷12期 70-72页29. 柳建明,姜辉,洪锴等。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左旋肉碱对其改善作用的相关研究。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第24卷3期 29-32页。30. 柳建明,姜辉,洪锴等。阿奇霉素联合多沙唑嗪及前列安栓治疗III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年第15卷第3期196-198页31. 柳建明,姜辉,洪锴等。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游离睾酮、游离左旋肉碱水平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7月第31卷第7期 767-769页32. 刘德风,姜辉,洪锴等。我国现阶段人群中自慰行为的状况及相关分析。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0年第24卷第5期 26-29页33. 刘德风,李斌,姜辉等。Chk1基因在人类精子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0年第16卷9期 811- 815页34. 李景,刘德风,李斌等。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认知和态度状况调查中国性科学 2010年第19卷8期 37-40页35. Liu De-feng, Jiang Hui, Hong Kai, etal. Influence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course on its progress and efficacy of treatment with 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0, Vol. 123 No. 22, . 赵连明,姜辉,洪锴等。他达拉非给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带来的益处分析。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年第17卷1期 89- 92页 CN, Jiang H, Wang Q,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DJ-1 protein in the ejaculated spermatozoa from Chinese asthenozoospermia patients. Fertil Steril, 2011, 96(1): 19-23. (IF: )38. 姜涛,姜辉,苏晓明,郑磊,李泉林,张志伟,李先承. E-cd和α-Cat表达与前列腺组织良恶性和转移性关系的研究,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6):499-503 (通讯作者)39. 姜涛,郑磊,姜辉,苏晓明,彭进强,李泉林,张志伟,王法鹏. 膀胱孤立性纤维瘤致出血性休克一例,《中华外科杂志》,2013,51(5):480 (通讯作者)40. 姜涛,郑磊,苏晓明,彭进强,孙冬晨,李泉林,张志伟,王法鹏,姜辉。以重度ED为首发症状的垂体泌乳素瘤4例报告,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2):141-143 (通讯作者)41. 姜涛,郑磊, 孙冬晨,李泉林,张志伟,王法鹏,王启飞,姜辉.。睾酮替代治疗雄激素缺乏ED患者65个月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2):152-155 (通讯作者)42. Tao Jiang , Lei Zheng ,Xiao-Ming Su , Jin-Qiang Peng , Dong-Chen Sun , Quan-Lin Li ,Zhi-Wei Zhang , Fa-Peng Wang and Hui Jiang . Long-term testosterone supplementation is useful for ED with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3,15(5),699-700 (corresponder author)43. Tao Jiang , Lei Zheng ,Xiao-Ming Su , Jin-Qiang Peng , Dong-Chen Sun , Quan-Lin Li ,Zhi-Wei Zhang , Fa-Peng Wang and Hui Jiang Treatment of pituitary prolactinoma reverses unresponsiveness to PDE5 inhibitor therapy in men with ED and SHPPL.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3,15(6),847-849 (corresponder author)44. Kai Zhang, Ben Xu, De‑Feng Liu, Xiao‑Feng Wang, Ji‑Chuan Zhu, Jie Jin, Hui Jiang . Medical manage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aging males: is it too late to treat?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4 16, 153–156 (corresponder author)45. Kai Zhang, Ben Xu, Defeng Liu, Xiaofeng Wang, Jichuan Zhu, Chunhua Deng, Jie Jin, and Hui Improves Erectile Hardness in Chinese Men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A Real-life Study Analyzed on Age Stratification . UROLOGY. 2014,83: 831-836, (corresponder author)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18个省(区、市)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曾阅读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报告率男生为45. 8%,女生为8. 5%;性行为报告率男生为14. 8%,女生为5. 6%。曾有性行为者中,有2名以上性伴侣者男生为41. 7%,女生为28. 5%;性行为系被迫发生者男生为12. 7%,女生为18. 8%;安全套使用率男生为48. 5%,女生为51. 5%; 18. 6%和20. 5%的男、女生报告曾使对方或自己怀孕。西部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结论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更突出,针对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势在必行。【关键词】性行为;避孕;色情作品;妊娠;学生“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是继“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后WHO提出的又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奋斗目标;拥有生殖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1]。随着青少年越来越早地开始性行为,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性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不安全性行为已成为全球青少年面临的重要危险行为之一,由此显著增加了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的不良后果[2-5]。为了解我国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现状,从而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全国18个省(区、市)大学生性行为现况进行调查。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来自北京等18个省(区、市)的大学/大专生[5]。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先在省内按社会经济水平分好、中、差3类选取调查城市,再随机选取其辖内大专、本科高等院校各1~2所为监测点,整群抽取全体学生为受试者。大专、本科生统一按年级分组,共分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年龄17~24岁。合计应答率为93. 1%,男生为93. 5%,女生为95. 7% (χ2=83. 73,P<0. 01)。1. 2方法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测试队,由经过培训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统一按《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细则》规定的步骤、方法实施。在教育部门和各院校密切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匿名填写问卷。问卷统一发放,限时统一收回,学生独立完成。合计回收有效问卷33 653份(男生15 765份,女生17 888份)。有鉴于性问题的特殊敏感性,对相关问题无应答者亦视为有效问卷。指标分别来自下列6个问题:“过去12个月里是否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曾与几人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你或对方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被迫(非自愿)发生过性行为”;“曾否怀孕或使她人怀孕”。采用χ2检验和χ2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及地区间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多个百分率之间的两两差异。2结果2. 1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性及性相关行为发生情况表1显示, 25. 9%的大学生报告曾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电影、录像、VCD、图片等),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6 013. 0,P<0. 01),报告率随年级增加而上升(χ2趋势=435. 5,P<0. 01)。9. 9%的大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男、女生分别为14. 8%和5. 6%,男生高于女生(χ2=762. 3,P<0. 01),随年级增加而上升趋势明显(χ2趋势=357. 4,P<0. 01)。报告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 37. 7%曾与2人以上发生性关系,男生(41. 7% )显著高于女生(28. 5% )(χ2=48. 3,P<0. 01)。14. 5%报告曾被迫发生过性行为,男生显著低于女生(χ2=18. 8,P<0. 01)。49. 4%报告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8,P>0. 05);但大四年级女生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报告率显著高于男生(χ2=6. 27,P<0. 05)。19. 2%报告曾意外怀孕或致她人怀孕,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5,P>0. 05)。2. 2不同地区大学生性与性相关行为现况分析表2显示,西部地区学生发生性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东、中部学生(χ2值分别为114. 1, 57. 5,P值均<0. 01),意外怀孕报告率也明显高于东部学生(χ2=9. 76,P<0. 01)。不同地区男生观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性伴侣2人及以上、被迫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反,西部地区女生观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χ2值分别为24. 2, 31. 3,P值均<0. 01)报告率均明显高于东、中部学生。3讨论我国10~24岁青少年约占总人口1/4[6]。近20 a来,伴随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西方文化的渗透,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人们在性观念、性态度方面的变化,加之青少年“性等待期”延长(性发育明显提前,而结婚年龄却伴随其社会期望值的提升而不断延后)[7]等主、客观因素,使我国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严重性也愈来愈受到关注。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男生曾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的报告率远高于女生,提示男生对性知识的需求更强烈,更主动地利用各种渠道去了解性并更积极地去尝试,所以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也更高。调查发现,大一学生看色情书籍/音像制品报告率较低,提示对该阶段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及早获得科学、正确的性知识,从而对色情读物产生一定免疫力。2005年WHO报告的有关全球人类生殖健康的六大现状指出,每年有8 700万女性意外怀孕, 50%意外怀孕妇女(约4 600万)选择堕胎,其中有1 800万是非安全性堕胎。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妇女在生殖健康服务的可获得性、安全性上存在巨大的“不公平”现象。其中, 85%的非意愿性分娩、95%的婴儿死亡、99%的孕产妇死亡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不但严重危害妇女儿童健康,而且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2]。这也是本次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将大学生性与性相关行为列为重点内容,而且将所谓的“危险性行为”明确指向那些“易导致性传播性疾病和意外妊娠的行为”的理由所在。换言之,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性行为现状,加紧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策略和措施,本身就是对改善人类生殖健康状况做出的贡献[3]。本研究是我国首次针对普通大学生人群进行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性与性相关行为的调查。该群体总的性行为报告率为9. 9%。但是,在那些报告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 1/3以上曾与2人以上发生过性关系;在报告曾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仅有不足50%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其较高的不安全性却引人关注。女生多性伴关系报告率低于男生,提示她们对性伴侣的态度比男生更专一。女生被迫性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男生,提示她们在性关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更易屈从他人的性要求。被迫性行为大多在无保护状态下发生,极易引发性传播性疾病蔓延和出现意外妊娠。女生比男生更有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年级越高,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越高,提示伴随年龄增长,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不过,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安全套使用率仍低于美国青少年(2001年为57. 9%,2005年为62. 8%, 2007年为61. 5% )[8-11]。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在大学中开展了性教育,但其强度和针对性是远远不够的。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性教育内容:低年级学生应侧重性知识、性态度教育,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正当的异性交往;高年级学生则需提供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如怎样以正确方式拒绝他人的性要求,如何控制自己的性冲动等。对大学生性及性相关行为的地区间比较发现,西部地区学生的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但安全套的使用率却没有跟上,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意外妊娠的报告率较高。本研究受方法(问卷)限制,无法深入比较导致不同地区群体性行为差异的原因,但无疑对健康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群体(尤其女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保护性干预应倾注更多的关注。4参考文献[1]符玉良.国际卫生新概念:生殖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 15(1): 18-19.[2]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5: 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count. Geneva: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2005.[3]WH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Draftglobal strategy. Geneva: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2007.[4]WELLINGS K, COLLUMBIEN M, SLAYMAKER E, et Sexualbehavior in context: A global perspective. Lancet, 2006, 368(11):1 706-1 728.[5]季成叶,主编. 2005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6]UNICEF, UNAIDS andWHO. Young people andHIV/AIDS: Oppor-tunity in crisis. New York: UNICEF, 2002.[7]SANTELLI J, OTTMA, LYONM, Abstinence and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 review of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AdolHealth,2006, 38: 72-81.[8]GRUNBAUM JA, KANN L, KINCHEN S, Youth risk behavior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1. J SchHealth, 2002, 72(8): 313-329.[9]GRUNBAUMr JA, KANN L, KINCHEN S, Youth risk behavior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J SchHealth, 2004, 74(8): 307-324.[10] EATON DK, KANN L, KINCHE S, et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5. J SchHealth, 2006, 76(7): 353-372.[11] EATON DK, KANN L, KINCHE S, et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7. MMWR, 2008, 57(4): 1-131.

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作者(吕 敏),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应正视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的种种存在问题,采取多种性心理健康理念的教育形式,寻求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科学有效的策略。[关键词]性心理健康理念 和谐建构 问题 策略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不断深入以及青春期逐渐提前的大学生们自身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加剧了当代大学生对建构健康的性心理理念的渴望,却又苦于无处可问或难以启齿,长期处于困惑与焦虑之中。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的和谐建构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一、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的存在问题1.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弱化。我国学校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是在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建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20年潘公展编译美国Bigelow著Sex Education一书,以《巴哥罗底两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教育杂志》分三期全文发表,这是我国最早全册编译的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专著。1922年4月美国节育专家山格夫人(Mrs. Margaret. Sangert)到华,应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邀请,在北大三院作节育讲演,这是我国最早关于生育、性、避孕等的公开讲演,也是我国学校公开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讲演之始。1922年11月我国新学制公布实施,学者们在报刊纷纷著文,大声疾呼确立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在新学制课程设置中的位置。与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学校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却弱化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也尚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2.时代呼唤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面对大量外来的性文学、影视、艺术的性知识、性价值观、性行为等的传入,很多人处于错综复杂与迷茫之中。缺乏性知识,特别是缺少与时俱进的性知识和性学修养、对国外性学动态缺乏了解等是突出的原因。中国要融入于世界大家庭,必须形成健康的性价值观和行为。至今,我国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2003年发表的北京等38所高校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性认知、性行为等方面,与时代要求相差很大。3.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刻不容缓。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及时给予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性健康知识及性道德教育,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将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由于性心理健康理念知识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学生中时有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阴道炎等疾病的出现。而且,不洁的婚前性行为的发生还导致了大学生感染性传播疾病,有研究发现,非婚性行为可以使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另外,由于性心理健康理念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在手淫或性行为后出现恐惧,同样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扰 ,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刻不容缓。二、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存在问题的对策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方面既要站到较高的视角,学习世界科学先进的教学理论,又要结合国情,正视地区发展差别,选择进行,以免得不偿失。因此,应从以下几种教育形式及其综合运用的效果进行探索和比较,寻求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效模式和基本规律。1.以教师讲课为主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公开、坦诚、彻底地与大学生谈情论性。可采用理论课、观看影碟等多种方法。2.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提倡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以举办班会、小组讨论、讲故事及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教学形式,探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3.采用目标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在单位时间内,经教与学的积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确定目标在教与学过程中具有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作用。4.采用双向评估方法。在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以对培训内容及教师培训能力进行评估。5.发挥大众媒体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统媒体的作用。通过建设好宣传教育网站,电视讲座、健康热线、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掌握性知识,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6.开展性心理咨询。对于已存在性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改善认知,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消除性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三、结论与探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塑成了人们的性学观,改革开放后还在发生大裂变,但与世界进程相比,其变化仍滞后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的需要。因此,应正视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和谐建构的种种存在问题,采取多种性心理健康理念的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比较,寻求开展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教育科学有效的策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官网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头发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综述 黄家林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O61 R194. 3 ; =文章编号 > 1007- 1040( 2007) 01- 0041- 03 =关键词 > 头发; 微量元素; 分析 液重金属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 60 年代 初, 法庭分析的轰动结果才又使人们明白头发分析 的作用是不能完全忽视的。 1857年, Casper为提供 反映生物发生过程证据测定了死后 11年发掘出来的 尸体头发中的砷; 1906年, 人们为预防和鉴定毒品的 目的, 用 X 射线法探测沉积在头发中的金属元素; 1951年, G riffon首次应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砷中 毒病例; 1962年, Sm ith通过头发分析发现拿破仑可 能死于砷中毒; 1970年, K levay 在研究头发锌、 铜含 量随年龄、 性别变化后提出, 以头发作解剖材料比较 个体或群众营养状况时, 性别和年龄必须相配。 1 2 第二阶段: 发展时期 ( 1971~ 1982) . 这一时期 的主要成就是确立了头发元素分析在重金属暴露评 估和环境监督中的地位, 主要推动力是建立头发元 素基线水平。代表性的事件有: 1971年, H amm er发 现暴露程度不同的儿童头发镉、 砷水平不同, 发 铅、 镉和发砷平均水平能准确反映公共暴露, 发铅除反 映外源性沉积外还能反映内源性铅吸收; 1982年, 国 际原子能机构组织有 63个实验室参加的全球人发比 对工作。 1 3 第三阶段: 创新时期 ( 1983~ 2000) . 这一时期 的主要成就是证明了头发元素分析应用于临床的实 头发主要由纤维性的角蛋白组成, 其代谢活性 极低, 各种微量元素在毛囊内与硫基氨基结合而进 入角蛋白分子。头发的代谢是整个机体代谢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 头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物 质, 这些营养物质依赖伸到发根中的微血管获得。 因此, 头发能反映出身体微量元素代谢和营养状况。 现已查明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 92种元素中, 头发中 至少存在 78种。由于某些金属元素对毛发具有特殊 的亲和力, 能与毛发中角蛋白的硫基牢固结合, 使金 属元素蓄积在毛发中, 因此其含量反映相当长时间 元素的积累状况, 间接反映其在机体的含量。人的 头发和其它组织, 不同的金属元素一旦沉积就不易 再被重新吸收。所以头发作为衡量人体元素的水平 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 1990年代以来应用 已相当普遍。 1 头发元素分析发展 头发元素分析已有近 150年的历史, 其发展过程 大致可分为 3个阶段。 1 1 第一阶段: 探索时期 ( 1857~ 1970) . 这一时期 的主要成就是建立和奠定了头发元素分析方法及应 用基础, 主要推动力是毒性检验和法庭应用。代表 性的事件有: 头发元素测定比血液和尿液测定有更 长的传统。最早的头发元素测定始于 1857年, 最早 正式出版的头发分析文献出现于 20世纪初。 20世 纪 30年后才由美国的 K ehol( 1933) 和捷克的 T eis ing er( 1934)独立但几乎同时证实人血中存在铅, 随后血 =作者单位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61 =作者简介 > 黄家林 ( 1952~ ), 男, 副主任 医师, 主 要从事 环 境卫生工作。 际可能性, 主要推动力是微量元素科学的发展及数 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代表性的事件有: 1983年, 中国 徐辉碧、 陈念饴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生物微量元 素研究领域获得成功; 1984年创刊出版 5微量元素与 健康研究 6; 1994年, 出版发行 5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6、 5中华微量元素科学 6杂志。 2000年, 陈祥友创立利 用发检诊断和预测疾病的 / 陈氏诊法 0, 徐子亮证明 头发量子共振法可快速、 准确地诊断肿瘤和其他疾 病。 2 头发元素分析临床意义认识 Cranton在查阅了 1983年前发表的 1500多篇关 于头发分析的文献后得出结论: 钙、 锌、 铬、 镁、 铜、 铅、 42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7 年 1月 20日第 13 卷第 1期 A nhu i J PrevM ed, Jan. 20, 2007 V ol 13 N o. 1 , , 汞、 砷、 镉、 镍等头发元素分析有实际临床意义, 钠、 钾、 锰、 硒、 铝等头发元素分析提示有临床意义。 1984 年后, 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国外同行又陆续证明钴、 钒、 碘、 铁等头发元素分析可能也 有临床意 锶、 钒、 义。 姚世平 [ 1] 展, 许蕴等 [ 13] 研究分析了深圳市 57名不明原因成人 脱发患者和 48名体检正常的健康成人的头发中微量 元素, 认为, 铜 /锌比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铜低造成, 铜、 锌营养不良是其脱发发生的重要因素。邝浩斌 等人 [ 14] 对广州市 1 007例 2~ 4个月婴儿头发中 Zn 、 对病儿头发中微量元素测 定做了研 Fe Cu Ca M n Pb6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和相关性分 、 、 、 、 析, 认为广州市 2~ 4个月婴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 元素缺乏, 母婴均应注意均衡饮食, 避免铅暴露。陈 海珍等人 [ 15] 究, 认为, 随着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的发展, 测定头 发中微量元素进一步了解病儿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甚 为重要, 对治疗疾病、 缩短疗程有很大的帮助。头发 微量元素分析还可预知儿童的生长发育、 疾病情况 及膳食平衡情况。刘望梅 [ 2] 研究报道了 20年来广东地区成人头发 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认为广东地区成 人发中 Cr Ca、 、 Pb均明显升高; Fe Zn有波动, 但总体 、 趋势有所下降; Cu M g Cd显著降低; 人体头发中各 、 、 种元素含量受年龄、 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环境等因 素综合影响。 3 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方法 测定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关键是测定前的处理方 法, 因为头发暴露在外以及发蜡、 生发剂和染发剂的 普通使用极易受外环境中尘埃等物质的污染, 因此, 在分析前必须认真洗涤以除去粘附在头发表面有机 和无机的污染物。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头发中微量元 素的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 [ 1] 研究了婴幼儿体内微量 元素缺乏状态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分析了 300例发样 中的铅、 铁、 钙、 锌、 铜、 锰含量, 认为婴幼儿食欲低下、 生长发育迟缓、 佝偻病、 贫血症、 多动症的主要原因 是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腹痛、 头 疼也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邓康培等 [ 3] 对 4 449名 1~ 6岁儿童头发中锌、 铜、 锰、 铁、 钙、 铅含量, 用分层 聚类分析法进行其身高、 体重与各元素相关分析研 究, 结果认为锌有利于身体发育, 而铅对身体发育不 利。郭健等人 [ 4] 对城乡儿童头发中 4种微量元素含 [ 5] 量进行分析, 发现城市儿童中发锌、 发钙明显高于农 村儿童, 发钙明显高于农村儿童。秦俊法等 在研 究头发诊断儿童孤独症中发现, 头发 14种元素的判 别函数可分别以 90 5 和 100 的准确率区分正常 . % % 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同时阐述了许多与孤独症有共 同特征的精神障碍病与营养及微量元素有关。王英 等 [ 6] 。申治国等 [ 9] 采用微波 消解法处理发样, 用 ICP - AES和 ICP- NS法测定头 发中微量元素, 比采用原子吸收法和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发射光谱法, 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 快速、 准确 等特点。张新卫 [ 10] 报道了采用微机极谱法同时测定 分析了 62例佝偻病患儿发钙元素, 认为佝偻病 人头发中锌、 锰 3种微量元素, 认为微机伏安 /极 铁、 谱扫描范围较宽, 可进行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还 研究了在硼沙底液中, 人发中锌、 锰同时测定的 铁、 条件。金月玲等 [ 11] 患儿发钙值并不比正常值低, 相反还高于正常值, 不 能简单地用发钙值高低来反映体内钙的营养状况。 李雪峰等人 [ 7] 用原子吸收法对 765名乳腺疾病患者 [8] 报道了将发样经无机化处理后, 发中的 Ca M g、 、 、 、 、 Cu Fe Zn Se含量进行研究分析, 认 为乳腺疾病与硒低钙高有明显关系。彭秋凤等 在 研究青少年高血压与头发微量元素的关系时, 对 50 例血压偏高及 50例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头发进行了 5 种元素的测定, 结果表明, 高血压组的青少年 Zn和 Ca含量高于正常组, Fe和 Cu低于正常组, 而 M g 无 显著差异。有人报道 [ 1] 采用 5- Br- PADA P直接光度法测定法锌, 应用于临 床具有操作简单、 快速灵敏、 结果可靠的优点。唐小 凤 [ 12] 研究了发样经 HNO3HC I 4 ( 4 1) 消化和以 L a O : 3+ 为释放剂简单处理后,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 定小儿头发中锌、 铁和钙的研究, 认为火焰原子吸收 法可准确测定小儿发中锌、 铁和钙含量, 并具有无创 伤、 无痛苦等优点。 4 关于头发元素分析的争论 头发元素分析是在不断争论中发展起来的, 争 论的焦点集中在 3方面。 ( 1)对于头发和血液, 哪种 指示器更能代表体内元素状况? ( 2) 头发元素含量 发硒测定有助于甲型肝炎和 乙型肝炎急性期的鉴别诊断。甲肝急性早期发硒值 明显低于正常值, 稳定期随 SG PT 下降而逐渐上升于 正常, 恢复期升高到正常值, 而乙肝急性早期发硒含 量正常或接近正常, 急性后期才显著降低。 头发中微量元素在用于病因研究方面也有新发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7年 1月 20 日第 13卷第 1期 A nhu i J Prev M ed Jan. 20 2007, V ol 13 N o 1 , , , . 43 能否准确测定? ( 3) 头发元素分析是否有临床医学 意义? 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两次人发研讨会 ( 1973年和 1978年 )上, 科学家们进一步肯定了头发 分析的应用前景, 但争论也由此展开。 1973年, Pueshel证明头发分析可大大改善人们 对慢性铅暴露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了解。 Pe le ring 从美国辛辛那提的居民头发研究中得出结论, 血液 不是分析镉暴露的合适材料, 头发分析可导致重要 发现。 1983年, R iv lin在评述前人研究结果后认为, 即 使在理想环境下, 头发元素与血、 尿元素之间可能也 无任何关联, 以头发分析作为营养检测手段仅有很 小价值, 不能根据头发元素结果作营养补充推荐。 1994年, Bencze在 5金属临床和分析化学手册 6 一书指出, 掺入到头发中的元素与可生物利用的元 素成比例, 饮食习惯、 工作环境、 特定体质等个体特 征均以年代学顺序记录在头发中, 因而头发元素的 定量和定性结果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分析反映。头发 和血液反映不同时间尺度的身体元素状况, 将头发 分析结果与血液分析结果相比较是不恰当的, 以头 发元素与血液或其他组织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 联来判断头发分析质量是错误的。 2000年, 西班牙 Ber ejo- Barrera指出头发元素 m 分析目前还未成为临床常规检测手段的 主要原因 是: 没有头发元素参考值; 外来污染难以扩展。但这 些限制可以通过采用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标准采样方 法和标准洗涤方法得到解决。 同年, 瑞典 R odushkin 研究了 ICP - M S用于测定 头发中 71种元素含量的特征化学分析方法。目前, 中子活化分析法、 电感扼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法 ( I P- AES) 和电感扼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ICP C M S)已成为广泛采用的头发多元素分析技术。快速、 有效的多元素分析不仅能提供对临床有用的更多信 息, 而且还可以研究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效应及对 元素共存现象作出解释。 4 结语 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实验研究证明 [ 1] 中国的头发元素分析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 猛, 成绩突出主要成就有: 积累了大量临床资料, 研 究了头发标准物质, 发展了新的数据处理技术, 扩充 了头发元素临床意义知识, 创立了头发诊病方法, 奠 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例如生态化学地理学、 元素 平衡医学、 头发元素医学等 )。 =参 考 文 献 > [ 1] [ 2] [ 3] 姚世平. 病 儿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的意义 [ J]. 海南 医 学, 2004, 15( 6): 48 . 刘望梅. 300例头发微量元 素结果 分析 [ J]. 广东微 量 元素科学, 2001, 8( 1): 37- 39. 邓康培, 张 敏华, 陈左 , 等. 幼 儿头 发中 微量元 素含 量 与身高、 重关系研究 [ J]. 广 东微量元素 科学, 2000, 体 [ 4] [ 5] [ 6] [ 7] [ 8] 7( 5): 29- 33 . 郭健, 翟筱 , 李 桂芝, 等. 城乡 儿童 头发 中 4种 微量 元 素含量分析 [ 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 24( 1): 79 . 秦俊法, 李 增禧. 头发诊 断儿童 孤独症 [ J]. 广 东微 量 元素科学, 2003, 10( 6): 1- 6 . 王英, 梁静 敏. 62例佝偻病 患儿头 发钙元 素分析 [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10( 1): 31- 34 . 李雪峰, 高 东平, 柯玲. 乳腺疾病患者发中 微量元素 含 量分析 [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10( 8): 53- 55. 彭秋凤, 徐美 奕. 青少 年高血 压与 头发 中微量 元素 关 系的分析 [ J]. 广东微 量元素 科学, 2004, 11( 1): 29 31. [ 9] 申治国, 张 仁利, 徐新云, 等. I - A ES和 ICP - M S法 CP 测定头 发 中 微量 元 素 [ J] . 实 用 预 防 医 学, 2004 11 , ( 3): 444- 445. [ 10] 张新卫. 微机极谱 法同时 测定 人头 发中锌 铁锰 3 种 微量元素 [ J]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20( 5): 52 - 53. [ 11] 金月玲, 连 国军, 谢作叙. 5- Br- PADA P 直接光 大 法度法测定 发锌 [ J]. 广东 微 量 元素 科 学, 2003, 10 ( 6): 57- 59. [ 12] 唐小凤. 火焰原 子吸 收法同 时测 定小 儿头发 中的 锌 铁和钙 [ J]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 21( 1): 3739. [ 13] 许蕴, 苏健, 陈冰, 冯心光. 深 圳市不明原 因成人脱 发 患者发中微量元素 分析 [ J]. . 微量元素与健 康研究, 2003, 20( 1): 14- 16. [ 14] 邝浩斌, 张丽好. 1007例 2~ 4个月婴儿 头发微量 元 素测定和相关分析 [ J] . 广 东微量元素 科学, 2003, 10 ( 2): 32- 35. 陈海珍, 陈志澄, 杨冰仪, 等. 广东成人头 发中元素 变 化的研究 [ J]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20( 5): 16 - 18 收稿日期: 2005- 08- 15 , 头发元 [ 15] 素是可以准确测定的, 头发元素代表身体元素总体 水平, 在头发分析的临床应用中, 头发元素含量或元 素比值的相对比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心电与循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浙江医学教育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卫生经济研究医院院长论坛长治医学院学报承德医学院学报滨州医学院学报济宁医学院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沈阳医学院学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延边大学医学学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健康研究内科泸州医学院学报神经药理学报泰山医学院学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潍坊医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辽宁医学院学报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赣南医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医专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求医问药药物评价研究北方药学基础医学教育生物医学研究杂志(英文版)中草药(英文版)广东医学院学报中药与临床中外医学研究骨科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中外妇儿健康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肿瘤药学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北医学教育国际眼科杂志英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兵团医学药品评价西北药学杂志天津药学上海医药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今日药学海峡药学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四川精神卫生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实用手外科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抗感染药学局解手术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实用糖尿病杂志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医学检验与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透析与人工器官天津护理实用疼痛学杂志实用临床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上海医学影像蛇志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杂志当代护士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四川解剖学杂志数理医药学杂志江苏卫生保健安全与健康中医药文化中医研究中医文献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新疆中医药现代中医药四川中医实用中医药杂志甘肃医药中医儿科杂志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上海针灸杂志高原医学杂志内蒙古中医药陕西中医江西中医药湖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杂志黑龙江中医药河南中医国医论坛广西中医药西部中医药甘肃中医学院学报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与病伤浙江预防医学医学动物防制现代医院现代医用影像学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上海预防医学江苏预防医学口岸卫生控制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工企医刊浙江实用医学云南医药右江医学医学研究与教育医学信息医学新知医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医药卫生现代实用医学现代临床医学西南军医西藏医药微创医学首都医药实用医药杂志青海医药杂志青岛医药卫生齐鲁药事农垦医学宁夏医学杂志内蒙古医学杂志江西医药交通医学吉林医学淮海医药华夏医学解放军医药杂志黑龙江医药科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学河南医学研究河北医学哈尔滨医药贵州医药广州医药广西医学食品与药品心理学探新心理与行为研究山东医药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临床医药实践山西中医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中医外治杂志福建中医药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东方食疗与保健按摩与康复医学河南预防医学杂志应用预防医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安徽预防医学杂志首都公共卫生疾病监测与控制包头医学安徽医学中国医院院长中日友好医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广东牙病防治北京口腔医学口腔生物医学肝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研究论文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谁能给篇好论文3000字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10-10-27 22:32 | 提问者:张0715推荐答案中学生营养与健康一、我们的健康状况2006年6月11日的现代快报A7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报导: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血压偏高比例平均超过50%,高中生超过60%(其中高三学生超过66%),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疾病年轻化趋势正严重威胁着广大中学生们的健康(书后附有“肥胖检测计算方法”和中学生体质检测表,同学们可以对比着自查体质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而扬子晚报报导的中国营养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亚健康人口占80%,占病人的15%,而看病难和住房、教育问题并称压迫国人的新“三座大山”。这些都表明健康问题早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全民的高度重视,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明确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有利于我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医学家和营养学专家对健康的解释是“无病、无残、无伤”。认为疾病是生命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因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免疫失调、遗传缺陷乃至细胞、染色体、基因畸变等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疾病是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测量的。亚健康是我们生命的第三状态,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头通向疾病,一头通向健康的桥梁。到底是选择走向健康还是走向疾病,权力掌握在你的手中,亚健康很难用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因此很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潜伏在人的身体里是不被重视的,直到它显现威力时即已导致疾病的发生,它就象一名看不见的杀手时刻紧跟着你,随时准备对你下手。亚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凶恶的敌人。二、健康是身体和压力对抗时所处的一种平衡状态今天,严酷的自然环境(水、大气、食品等)污染十分严重,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我们自身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构成了我们生存环境的压力,严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健康。我们之所以未被这些足以产生疾病的压力轻易击垮,那是因为我们身上还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另一股力量----生命力能使我们获得健康。两股力量的大小是否均衡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当压力大于生命力的时候,过度的压力则使生命受损,导致疾病。这里就存在着压力的临界点,它是两种力量在对抗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平衡是否被打破的标志。很多人知道这样一个比喻:我们往骆驼的身上不断地积压稻草,终有一刻当我们把某根稻草放在驼背上的时候,骆驼会被压死,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压力的临界点。人也一样存在承受压力的临界点。如果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心情不好,然后又吃了大量含有防腐剂的食品,遇上天气的突然变化,再加上作业又做错,挨了一顿批评,最后生病了。也许你会埋怨天气,也许会后悔与人争吵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那至多算得上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威胁来自各种持续的压力没有得到适当的释放,导致累积的压力超过了你能够承受的临界点。要改变身体的状态使之始终走向健康的方向,就要学会两点:一是如何释放压力;二是如何增强生命力。人在受到压力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一种疾病,是身体对抗压力时发出的信号,是我们身体的语言。它告诉我们身体正在受到某种力量(压力)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够读懂身体的语言,在压力尚未达到临界点时将之释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够避免疾病的发生。呕吐、腹泻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是把有害的东西排出体外,眼睛痛是身体提示我们该休息了,腰酸提示我们要放松一下我们的腰部了,打喷嚏、流鼻涕实际上是身体向我们示警,再不当心要感冒了。身体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用心去阅读……学习如何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更好地对抗压力。我们现在正是从营养学角度学习如何增强人体机能,对抗压力。三、最好的医生是你的身体,最好的药物是食物人类的任何创造都比不上他自身非凡的构造。骨髓每秒钟都会产生250万个红血球,满足全身各处细胞的供氧需要。体内的消化系统以10L/天的速度产生消化液来消化食物。每时每刻我们的身体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进行有效的更新。真正的治疗疾患应当依靠人体自身的自愈力。医疗是身体的助手,是配合身体的治疗方向和意图的手段。最优秀的医生往往用药最少也最简单,因为他们深知身体的力量。很多疾病是自愈的,就是说不管你为它们费多大劲,或者完全不理,它们都会痊愈。因此,最好的医生是你的身体。而身体的运转依靠的是食物中的营养素,所以最好的药物是食物。营养学实际上就是均衡膳食营养的学问,其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两者都注重营养素的浓缩提取技术。许多发达国家医院的医生用药十分谨慎,尤其慎用抗生素(在中国却普遍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严重损伤了人体的免疫力)。药物可以杀司细菌和病毒(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存活了几十亿年),当然也会杀死人体的细胞,从而减弱人的生命力。一些做过化疗的病人,往往头发掉光了,机能(说话、做事颓废无力)退化了,就是这个道理。绝大部分现代医药的“负面作用”之所以很大,因为它们是化工合成品,不具有生物活性,是人体的异类物质,人体排斥它;而食物营养素都来自和人一样有生命的物质,能够被人体细胞吸收和接纳,能够成为组成人体的原材料。但是我们并不能也不想否定医学的价值。很多意外的伤害(地震、车祸等造成大规模的伤害)和急性病(突发性感染、中毒等)如果没有医院和医生来控制损害的速度、强度,很多人会因此而丧生。其实医学和营养学是两条平行线,互不排斥,却相辅相成。医学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处理意外伤害和对急性病症的控制上,而营养学却强调扶正固本,长于调理慢性病症(尤其是一些人体必需依赖药物控制的疾病)。同学们,如果想拥有健康,那么首先你必须具备正确的健康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这一切都必须以一定的健康知识为基础,所以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学生的营养搭配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相对要比成年人高。而如果营养不均衡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缺少人体内的必要元素,会造成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状况,严重危害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取得优良成绩的根本尽管当前我国中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正逐步得到改善,但原来营养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严重的能量过剩问题又待纠正。可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明白如何合理搭配营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研究中学生的营养搭配,并且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给予家长们在合理膳食方面的建议。经过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学生(13-17岁)平均每天应该获得的食物,供家长参考。中学生每日需求的食物: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等500克动物性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5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大豆及其制品150克蔬菜和水果:水果100克、蔬菜300克烹调用油:食用油15~25克而在节假日中,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一日三餐原则,饮食要有规律。②粗细粮搭配,做到食品多样化。③不能吃过多油腻的食物。④每日喝200~250毫升牛奶。⑤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7克。⑥限制零食摄入量。进餐时不能喝过多饮料。 严禁饮酒。如果当中学生面临着考试时,我们也给予以下几条营养搭配的建议供家长参考①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安排考生的膳食,应该做到蛋类、牛奶、肉类、豆制品质不可少。(蛋白质是维持人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原料。)②保证主食供应:要粗细粮搭配,除以大米、小麦粉为主外,应配以适量的粗杂粮和薯类。③保证维生素与无机盐的供应:新鲜蔬菜与水果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如橘子、 草莓、油菜、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无机盐。④少吃含糖和脂肪类的食物。⑤少吃或不吃街头小吃的冷饮。⑥要特别注意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成酸性食物吃得多,体液偏酸,人容易疲乏倦怠、昏昏欲睡,使大脑反应迟钝;而成碱性食物则使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反应灵敏。所以,要想使孩子的大脑发挥最大的功能,则应特别注意膳食中安排成碱性食物。蔬菜、水果、豆制品都是成碱性食物,其中海带、菠菜碱性最高。一般认为,进食酸碱性食物的比例以1:3为好。希望通过以上几个合理搭配营养的建议,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中学生合理膳食,当

健康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延续的重要课题,饮食健康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质量。青少年时期是人类大脑和身体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对食物营养需求量最大的阶段。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饮食与生活健康论文8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饮食与生活健康论文800字篇1 【摘要】 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号。但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缠绕国人,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这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在吃上如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则是摆在面前的一宗大事。 关键词:营养 健康 均衡 食品 习惯 一、健康之道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度,动作和移动速度等。 篮球 运动中的快攻与急速回防,促进了速度素质能力的提高,篮球对各类速度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能有效提高培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移动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二、营养之理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9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 种脂肪酸:亚油酸、仅一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 三、饮餐之法 1、科学配餐 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 方法 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3)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期内达到平衡即可。 2、青少年饮食饮食 (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3、中老年饮食 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较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10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 (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较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营养圣经》(最佳营养学实用指南最新修订版) 、《食物营养与合理搭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饮食与生活健康论文800字篇2 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离开了父母,拥有了较为独立的生活,却还没有完全能够良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关于在校大学生的饮食与及健康问题,大学生们的饮食生活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目前大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如下几大不良饮食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给健康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大学生们一个个成为手机控,电脑控,即使是吃饭时间,也不放过,有人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有人一边看视频一边吃饭。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巴做着机械的咀嚼,筷子往嘴里塞着食物,吃饭不够专注,造成了声、光、景、情,一起刺激大脑神经,引起感情急剧变化,精力分散,势必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减退,引起胃肠道疾患,使学习受到影响。用餐时及餐后长时间坐在屏幕前,使肠胃功能消退,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 2大学生们没有家长待在身边,自己的健康意识又不够强烈,饮食内容自然随心所欲,按自己的喜好来,这就容易导致偏食和挑食的加剧。不管是偏食肉类还是蔬菜,抑或挑食肉类或蔬菜,对人体所必需的元素的摄入不足,都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健康。 3现如今零食品种繁多,口味多样,大学生们尤其是女生 爱好 吃零食。吃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致使各类营养摄入量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精力不济,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还会造成热量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如果经常在饭前摄入大量热量高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零食,天长日久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个别零食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这些物质的摄入将对身体产生重大危害。 4大学校园相对而言较为开放,街边小摊多而杂乱。而大学生们往往为了便利以及口味选择学校的临时食摊,想吃就吃,毫无顾忌。但一些食物的原料来源得不到保证,又缺乏必要的卫生条件与监督机构,学生们长期食用得不到质量保证的食物,后果将不堪设想。 5大学生活时间较为宽裕,学生们也就随意性较大,经常有晚上通宵,白天睡觉的行为。能坚持三餐准时吃的人少之又少。有人早上睡觉,中午不吃饭,或者晚上吃夜宵已成习惯。另外大多数上网的同学对饮食几乎没有选择,食物营养摄入不足。加之学生们的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饮食不规律,习惯混乱。这种饮食时间的相悖也不利于健康。 6坏的饮食习惯譬如喝酒、抽烟等是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大学生们不少人每月都会喝酒,啤酒甚至白酒。总体而言,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喝的分量也比女生多。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而且还对肝脏不好。长期吸烟和喝酒还会刺激神经。 7基于女生爱美的天性,部分学生追求苗条身材而盲目减肥。除经常服用减肥药减肥茶之外,不敢进食,惟恐长肉。这当然不是科学的饮食方法。部分肥胖学生也误入此途,导致头晕、乏力等状况,困倦、虚脱等也时有发生。而相对的也有一部分人有暴饮暴食的习惯,暴饮暴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这些行为都将对消化系统产生不小的压力。 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补充体力, 增强 记忆力 ,还能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以及缓解情绪调整心情 。下面我将谈到一些关于提高大学生饮食质量的 措施 。 1要加强对大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 教育 。 譬如在学生活动中加入食品营养与卫生这一项内容,通过学生活动在校园中进行多形式的营养与卫生知识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从多 渠道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意识到食品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人人注意食品营养、饮食卫生的氛围。 >>>下一页更多精彩“饮食与生活健康论文800字”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而生长速度、性成熟程度、学习能力、劳动效率都与营养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3)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路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 骨路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路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全麦食品(在大部分进餐中) 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来源是全麦,比如燕麦片、粗面面包、以及玄米(也就是糙米)。它们含有麸糠和胚芽,以及富含能量的淀粉。人体消化全麦的时间要比消化白面包这样直接的碳水化合物长,这会使人体的血糖和胰岛素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很快会下降。很好地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能够减少人体的饥饿感,阻止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植物油。美国人平均每天从脂肪中获取1/3的日需卡路里,所以,把它们放在金字塔的下部是有道理的。注意,这里特别指明的是植物油,并非全部各类脂肪。健康的不饱和脂肪来自橄榄、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和其他植物油,以及富含脂肪的鱼类,比如三文鱼等。这些健康的脂肪不仅改善人体胆固醇水平,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潜在的心脏猝死和心肌梗死等。 蔬菜(大量的)和水果(每日2到3次)。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心绞痛的发生;预防各种癌症;降血压;减轻被称作憩室炎的肠道疾病;防治白内障和青光眼,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这两种眼疾是造成老年失明的主要病因。 鱼、禽、蛋(每日0到2次)。 这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吃鱼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危险。肌肉和火鸡的饱和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鸡蛋是长期被妖魔化的食物,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实际上,鸡蛋是很好的早餐,它比油炸甜面包圈或者精面面包圈要好得多。 坚果和带壳豆(每日1到3次)。 坚果和带壳豆是植物蛋白、植物纤维、维他命和矿物质的最佳来源。带壳豆包括黑豆、蚕豆、毛豆等干货。很多坚果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比如,杏仁、核桃、小胡桃、花生、榛子、松子等可以直接标明该食物有益于心脏。 奶制品和代用钙(每日1到2次)。 为防治骨质疏松,需要摄入钙、维生素D等,奶制品是美国人获得钙的传统来源。除了牛奶和奶酪这类含有饱和脂肪的食品外,还有其他的健康方式获取钙。例如,三杯全脂牛奶相当于十三小条熟熏肉所含的饱和脂肪。如果你喜欢奶制品,可坚持选择脱脂或者低脂产品。如果你不喜欢奶制品,代用钙食品是保证每日人体钙需求量的保证。 红肉和奶油(小心使用): 这些食物被放在健康饮食金字塔的上层,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如果你每天都吃红肉,如牛羊肉等,每周尝试几次鱼或者鸡肉可以改善你的胆固醇水平。同样的,你也可以从奶油换到橄揽油。 大米、白面包、土豆、意大利通心粉、甜品(慎用): 为什么这些全美国人的主食被放在了健康饮食金字塔的顶端?因为它们会引起人体血糖的迅速提高,导致体重增加,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发生。全麦碳水化合物则使人体血糖稳定,至少是缓慢增长而不会超过人体正常水平,使人体有能力处理多余的血糖。 多种维生素: 日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补充物是人体的营养后备。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时不能提供人体日常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这时多种维生素可以为那些哪怕是最谨慎小心的食客填补营养缺口。请选择正牌的多种维生素。 酒精类(适量): 每天少许喝点儿酒,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适量是很重要的,酒精是双刃剑,危害与益处同在。对于男人来说,平衡点是每天喝1到2杯,这可不是指扎啤杯。对女人来说,每天一杯足够了。 健康饮食金字塔总结了当今最好的饮食情报,它不是空中楼阁,或者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与多样化,健康饮食金字塔会与时俱进地反映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