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绪心理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调动观者的心理情绪,从而表现出最真实的心理反馈。现阶段,对于色彩应用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稀缺,能够借鉴与学习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同时,色彩也是自然界赠与人类最盛大的礼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感官体验,为想象力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各种色彩对人们的情绪、心理、感官世界产生著不同的影响,在这种色彩的薰陶与感染下促成人们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点,作为一种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方式,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够对观者产生情绪心理上的影响并通过其行为反映出来。

人类对某些事物的记忆有时候会停留在对某种代表性色彩的记忆上,或者通过代表性的色彩得到启发,从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思考、想象、回忆,当某些色彩冲击到人类记忆的敏感神经元时,将能够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心情或者举止行为。色彩不仅为人带来感官上的体验,更能够为人类表达与抒发思想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的影响力,更多更全面的在艺术设计中应用色彩,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关于情绪的理论概述

人们的情绪实际上是需求与客观事实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了面部表情、生理反应以及情感抒发这三种因素的综合统一。也就是说,情绪是人类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情绪,与情感具有相同的性质属于同一理论概念。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情感与情绪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情绪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情感的变化过程。同时,情感渗透于情绪之中,缺少了情感的影响,情绪的抒发缺少真实的感官体验,而情感离开了情绪,则无法显现出来。

二、色彩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

情绪与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情绪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出来,同时不同的色彩也能够 *** 或者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心理。从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色彩不同波长的理论依据来研究,不同的波长对人们视觉的传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不同色彩所形成的情绪心理也各不相同,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在所有色彩中蓝色的波长是最短的,在其对人类的视觉 *** 下,能够使人们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而在这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通过红色对人们视觉上的 *** ,能够让人们感到情绪澎湃充满活力。往心里学层面分析,人们的联想受到不同颜色的引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终形成情绪上的相对反应。譬如:人们看到红色时,总是能想到温暖热烈的火焰,从而产生兴奋与激动的情绪;看到黄色时,能产生愉悦、明快的心理情绪;看到紫色时,会让人感到忧虑不安;而看到白色时,能让人产生冷静与理智的心理情绪。

在掌握了这些色彩对人类心理情绪的影响之后,科学合理的将这些色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够发挥色彩的更多价值。曾有实验研究结构显示,将儿童医院的整体装饰颜色,从白色基调变换为以绿色为主的彩色基调时,儿童对于医院的恐惧与排斥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弱,心理情绪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安抚,更有利于儿童疾病治疗的进行。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历,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产生想去森林或者大自然放松心情的想法,这是因为绿色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能够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让人能够放松下来,心灵得以释放和平静,在这过程中有效缓解疲劳与压力。

三、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的追求视觉体验上升为心理情绪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通常受到情绪心理的影响。

一在产品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产品设计中灵活的应用色彩,能够有效提高该产品的艺术美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人们的购买动机和欲望。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其选用了简单质朴的黑、白两大色系作为手机的主要色彩,众所周知,黑色是庄严、稳重的代表,而白色象征著纯洁和坦率也是在宗教中最为圣洁的色彩,这两种简单的颜色对于大众来说比较易于接受,因此,苹果手机在设计中运用黑、白两种色彩,一方面有别于市场上花样繁多的手机走简约商务路线;另一方面,巧妙的运用色彩搭配成功扩大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产品的消费。

二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心理情绪所形成的审美

在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对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譬如在设计儿童房的时候,多选用一些较为活跃的色彩如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创造一种温馨的环境,能够对幼儿良好性格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色彩的应用对于现代设计情绪心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表达心理情绪最直观的手法,这些特点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色彩对人们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现代设计师需要对各种色彩的含义,以及对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在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的增加设计价值的方案。

一、一般临床资料

李某,女,20岁,体态正常,在入学身体和心理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病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父亲在求助者初中时因车祸去世,之后母亲外出打工,求助者一致和奶奶生活。来访者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主诉

近三个月来感觉焦虑,失眠也有三个月,害怕与同学交往,特别是比自己高的同学。大学一年级来过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一次后感觉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同学又和自己开玩笑,嘲笑自己身高,给自己取外号,但不敢直接和同学冲突,内心压抑,不愿意去上课,食欲下降,学习效率降低。求助者觉得自己与同学交往很功利,只愿意和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交往,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很想改变现有的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因此前来咨询。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咨询师选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得分显示: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

根据李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其问题具有现实性的强烈 *** ----同学嘲笑自己身高引起的,内心冲突有现实意义,也有求治的愿望,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出现了睡眠问题,不良情绪已经泛化,学习受到影响,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知情意协调一致,且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咨询师认为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有现实意义的,具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心理原因可能是求助者一直以来就认为自己所有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都是由自己身高引起,对自己认识不合理和同学关系不好就是自己长得矮,不自信,只要身高没有改变,自己心理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从社会原因角度分析,由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缺乏家庭支援系统,同学间人际关系差,也使得来访者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状况。使求助者恢复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压力。长期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其对于自我认识存在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焦虑、自卑,提高自信,乐观生活,健全人格。

五、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ABC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参加国家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相关规定。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为4次。前3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因是在校生咨询未收费。

六、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明确主要问题,并作出初步诊断。

二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第二次到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帮助求助者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②识别不合理信念;③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求助者澄清人际关系问题。

三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增强求助者对自我积极的认知,改善情绪困扰;②完善健全人格。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李某说:经过四次的咨询,我感觉好多了,原来一直以来认为我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身高问题,咨询后才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是我存在不合理认知,我过分夸大身高对我的影响,我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如何改善情绪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刚开始来访者来的时候心情低落,人际关系很差,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睡眠质量好多了,也对自己更有了信心,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也更正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求助者也更加了解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脸色笑容也更多,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初中心理辅导以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全面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心理辅导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心理辅导论文篇1 浅谈班主任做好初中毕业班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因此,作为学生的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心理方面了解后,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困惑,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应当说,由于初中毕业学生的特点,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既要深入地了解他们,还要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 关键词:班主任 毕业班 学生 心理辅导 毕业班,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是家长、教师、学生关注的焦点,智育成为重头戏。初三学生,随着中考的临近,心理负荷与日俱增。进入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学习节奏加快,总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紧张感;二是学习负担加重,一种新的知识刚刚学完,另一种新的知识又跟上,学生感觉很难应付,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很累,内心深处有一种失落感;三是面对家长的希望和老师的更高要求感到力不从心,精神恍惚,本来简单的问题也变成了难题,出现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这些都说明,多数初三学生正生活在阴影笼罩之下,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此我认为,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不能靠简单的方法满足于解决一些显现出来的班级问题、学生矛盾,更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教育。学生心理状况调节好了,班级管理就顺手了,学生成绩也就容易提高了。 一、初三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 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 2.注意力不持久,爱隐居,经常做白日梦。 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过隐居的方式逃避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的中学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做白日梦。 3.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 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二、造成初三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也与教师、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1.生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少年期的毕业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但由于世俗文化的牵制和约束而无法表达出来,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自己把成绩看得太重,过分追求成绩的完美。 初三学生正处于未成年与成年的转型时期,价值观与世界观善未成熟,他们多数用外界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爱面子,自尊心极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他们会因高度重视考试分数而忧心忡忡。 3.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盼铁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的心理负担会日益加重。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家长把重点高中看成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为了让孩子能考上,对他们另眼相看,家务不用做,零用钱也比平时给得多,语重心长的嘱咐也多起来。评价体制是束缚教师教学的锁链。为了追求升学率,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加班加点,不怕苦累地奋战着,既要看好尖子生、中等生,又要兼顾后进生。在家长和教师的“补贴”下,学生只能埋头苦读,就算背上的包袱再重也不吭声。 4.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不如他人,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指责。 他们或者很自卑,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里,不喜欢与别人交往;或者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学习;或者产生敌对心理,与家长、老师对着干;或者寻求其他发泄方式,如沉迷于网吧、逃学、抽烟、喝酒、打架等。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班主任应“平视”学生。 毕业班的学生是即将成人的学生,其基本的认识水平、辨别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以“平视”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是人格上的原因,更是师生情感因素决定的。只有“平视”学生,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缺点,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只有“平视”学生,班主任才会以朋友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调节心理,严格对待,宽容待人。“平视”必将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扶正,必将成为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保证。 2.有效地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软环境。 人际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除特殊情况,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基本上脱离了对老师、家长的依赖。由此看来,学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注意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指导,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殊的优势,来调节学生心理,实施教育。可以说,健康的个性是离不开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人际环境是班主任用以调节学生心理的重要资源。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生活单调、乏味,“三点一线”的范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可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特点,积极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如体育方面可组织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文艺方面可组织朗读比赛、歌咏比赛等,让有各方面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特长。 4.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要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调整自己对考试的期望值,不要好高骛远,认清自己的起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只要自己努力过、付出过就无怨无悔。这样可以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放下精神包袱,使他们轻装上阵。树立自信心,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树立自信心,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信训练。考试意味着与别人竞争,但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学生通过挑战消极的自我意识,可以找到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自制力,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面对学习、面对考试。 5.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取得家长、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也有重要影响。有些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门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在工作中看到学生进步,就会感觉到班主任工作充满着魅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为学生考虑,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答学生心里的困惑,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初中心理辅导论文篇2 论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及其心理辅导策略 摘 要: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在现在非常常见,甚至一些学生因为考试焦虑产生严重的行为问题。通过对初中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及其常见表现的分析,提出一些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考试焦虑 心理辅导 一、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概念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评价能力、人格特征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初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初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和自主性几个基本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特定时期的他们有着特定的焦虑状态和焦虑程度。 二、初中生考试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压力过大 学习压力过大是导致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首要因素。在初中阶段如果学习任务过重,考试次数过多,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学生经常会错误地夸大考试与个人得失及前途的关系,过分渲染考试失败的情景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心理负荷过重,使学生在过大的压力下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学业期望值过高 对学业成绩看得比较重要,反而对考试失败的恐惧越高,越容易产生考试焦虑。一般来说,学生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人生前途。基于这一点,学生、家长和老师对于学生学业都非常重视,各方面对学业的过高要求和期望,加大了初中生的课业压力,很容易让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 (三)过去考试失败经验的影响 初中生大多数在初中时都有过考试失败的经验,偶然的考试失败会重新唤起他们过去的考试失败经验,引发焦虑情绪,如果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则容易把失败的结果归结为自己不聪明、能力差、就会对自己的学业失去信心,因而面临考试就会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三、初中生考试焦虑的行为表现 初中生考试焦虑的行为表现一般发生在重大考试前20天左右,主要症状有精力不集中,心烦意乱,情绪波动较大,程度较为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腹泻、发烧等症状。中度的考试焦虑者,会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较多的想到考试情景,经常感到紧张不安,对众多的复习材料感到发愁和忧虑,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有的会发生失眠噩梦。影响正常的复习进行。重度的考试焦虑者,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产生了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对功课复习有严重的畏难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 学生考试焦虑行为在考场上也会表现出来。 ①学生会出现怯场行为,即考试时由于心理过度紧张,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时会出现头晕,活动失常,无法进行考试。 ②对考试丧失信心。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情绪低落、心态消极,对考试没有信心,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导致弃考。 ③学生由于考试焦虑,在考场上随机的偶发事件就会导致其心烦意乱和恐慌,影响正常思维,造成考试成绩下降。 四、针对初中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心理辅导策略 对于初中生来说,考试无疑是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所面临的重要事情。面对考试,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保持和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和感受刺激性,能激发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动自觉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但是对于考试的过度焦虑不仅影响智力活动的正常发挥和认知任务的顺利操作,而且有可能击溃人的心理结构,歪曲人的意识,影响人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为了缓解和减轻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重组认知 1.关于压力。在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深刻地同学生探讨压力的作用。心理压力的存在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在很多况下,这种压力可以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但是,在压力过大时,压力也会成为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原因,从而变成一种阻力。 2.关于“失败”。在重组认知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一帆风顺是长辈对子女,子女对自己的一种美好祝愿。但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看,一味地一帆风顺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失败、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有时,成长的道路上多经历几次失败并不是坏事。失败并不是天崩地裂的事情。 (二)行为训练 同强迫症一样,考试焦虑也不仅仅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偏差,它更是一种行为上的不能适应。因此,在矫治时除了帮助学生重组认知之外,还必须考虑作出行为上的矫正。 1.采用冥想法消除“恐惧源”,矫正对考试的不正确认识,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以平常心去看待考试。 2.在大考到来之前三、四天,恢复到平时的作息时间,给身体一个必要的休整时间,使自己达到一种最佳心理状态。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也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时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心理学讲座等方式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保健方法。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摒弃成绩高于一切的思想,切忌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校适当组织一些趣味知识竞赛、热门话题辩论、体育竞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转移注意力,同时把在这些活动中的成功体验带到学习中去,以提高抵御焦虑心理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杨辉.一则考试心态调整的案例分析[J]心理辅导,2004,5. [2]金荣,张颖梅. 初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及教育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66. [4]魏心.初中生考试焦虑集体治疗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 [5]孙建兴.初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分析与矫正[J]科教文汇,2006,5. 猜你喜欢: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 初中心理辅导论文范文 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4.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5. 初中生心理教育研究论文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除心中疑虑的人。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1 浅谈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 学习方法 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 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 教育 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 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 ④布置作业。 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如下:

题目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报告

摘要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瘢痕,担心变丑和别人议论而抑郁、焦虑。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 思维方式 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身高153 厘米,独生女。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但发现较晚,于半年前的寒假时行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适中。父亲经商,母亲是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亦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喜欢 体育运动 ,尤其是喜欢 游泳 ,并是校游泳队成员,多次获得校内、校际游泳比赛名次。父亲英俊挺拔、性格沉稳、宽容、有耐心;母亲身材丰满、精明强干,是一名国家干部,性格较急,好指挥,有时说话不太注意方式。小时侯长相、身

材随父亲,常被周围人夸长得漂亮。母亲也很喜欢把她打扮得时髦漂亮,并喜欢领她出去串门,喜欢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漂亮,常常以此为豪。从4岁时起开始学习舞蹈和游泳,是所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文体骨干。小学二年级时被选入市 儿童 合唱团,并到欧洲去演出。平时在课余和假期里坚持练习舞蹈和游泳。但自从去年一次体检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后,父母因为担心,向学校申请免体育课,并不再让她上舞蹈班,更不允许她去游泳。半年前的寒假做完手术后,遵医嘱继续免体育课三个月。休息完三个月后,她第一次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她的胸口看。原来她心脏手术后胸口正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刀疤,上起脖子稍下方,下至肚子上方。由于她还是瘢痕体质,以至于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高高隆起在皮肤表面,象一条小指般粗的暗红色的肉虫子一样趴在胸口,非常显眼!也非常难看!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此后,她要求父母带她到很多家大医院,包括整形美容医院去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瘢痕,并且不惜为此又做了一次瘢痕去除手术,但效果不甚理想,胸口仍有一道明显的瘢痕,只不过比先前的稍微小了一些。从此,她心情很低落,有自卑感,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穿的是衬衫和长裤,而不是裙子。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对别人的注视敏感。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在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之前未患过严重躯体疾病。手术后修养了三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近来由于手术瘢痕问题,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对音乐、舞蹈、体育等文体课兴趣明显降低。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和父母关系尚融洽,有时埋怨父母为何非要给她做手术。

6.心理测验分:E 36 N 62 P 33 L 26,人格内向不稳定,温和。

SCL-90:总分148 分,强迫症状 抑郁 焦虑 人际关系 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以抑郁和焦虑症状为主。

SDS 标准分:59分,有轻度抑郁。

SAS 标准分:63分,有中度的。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心烦,焦虑,自卑感很强,伴夜间恶梦,易醒一个多月。

求助者主动要求父亲陪伴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最近一个多月来越来越觉得自己手术后变丑了,胸口的瘢痕像一条红色的大肉虫子一样在自己身上爬,而且感觉瘢痕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由此感觉非常烦恼和焦虑。晚上经常做恶梦, 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一样,容易醒。早晨醒后感觉头晕脑胀,易疲劳,精神不容易集中。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应付, 但自觉效率有所下降。自己认为起因是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看她胸口上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加上瘢痕去除术后效果不理想,胸口的瘢痕成了她心头永远的痛,想到以后这个瘢痕将伴随她一生,经常心中长叹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有时还埋怨父母。从此,她心情很低落,自卑感严重,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自从术后第一次去游泳后,求助者再也没有穿过裙子,而且不论什么天气,都穿着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本来她和同学们关系都很融洽,一次她看见班里的几个女同学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就走过去想听听她们在说什么,结果大家看见她来了就突然散开不说了,似乎是在议论什么有关于她的事情,敏感的她非常伤心,她认为她们肯定是在议论她的瘢痕问题。此后,一有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什么事情,她就觉得是在说她。她对此感觉非常受打击,并耿耿于怀,逐渐和同学们疏远了。加上母亲对自己的游泳和舞蹈的期望本来很高,这样一来后非常失望。经常唠叨:“唉,白白学了这么多年

!你为什么要放弃游泳和舞蹈呢?那瘢痕并不影响你啊,你真是太任性了”之类的话,这使得求助者心理压力很大,非常自卑。停止游泳和跳舞后,她基本上没

有什么运动量,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做完作业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心情郁闷的时候更是如此,很快她的体重又增加了十余斤。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感到更加的烦恼和焦虑,但同时又不知怎么办才好,越是烦恼的时候越不想动,越想吃东西,可吃完后又非常后悔,感觉非常苦恼。她经常尝试节食减肥,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一袋奶,中午一两米饭半份菜,晚餐只喝一碗粥,不吃肉类。但每每晚上饿得睡不着,半夜偷偷猛吃零食,吃完后又有强烈的自责和羞耻感。如此折腾了一段时间,去称体重,体重不但没减轻反而倒长了几斤,她心中沮丧极了。前不久,她和母亲一起上街时碰到了母亲的朋友,朋友阿姨惊讶地说“你女儿怎么这么胖了,我差点没认出来!以前可不是这样啊”。母亲接过话不经意地说“可不是吗,人家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我家的这个可好,是越来越胖,还整天的不运动,只知道看电视吃零食,白花那么多钱和时间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游泳和舞蹈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母亲把她支到一边和朋友阿姨聊起天来,她在一边看见阿姨听母亲说的时候,不时拿眼睛瞟她。她知道母亲肯定又把她的事说给阿姨听了,心中不禁有些怨恨母亲。同时羞的无地自容,自己跑回了家。从这天起,她再也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出门,也不愿去公众场合。一到上舞蹈、音乐、体育课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不参加,甚至有时候撒谎。不愿意在同学面前特别是异性同学面前跳舞、游泳,好象大家都看着自己的体貌缺陷,大家都觉得自己丑,而这样会损害自己的尊严。无法回避时,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觉得不自在、很尴尬。不愿意听别人议论身材长相之类的话题,而当别人议论时又怀疑是在议论自己。对这些事前思后想,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好象降低了,现在马上就要上初三面临中考了,功课压力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由此感到烦恼、焦虑、抑郁。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回从前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由父亲陪伴,身材偏胖,发育正常;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皮肤白皙。梳着运动头,着衬衫长裤。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后心神不定,低着头不

敢与咨询师对视,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定向准确。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思维反映较敏捷,智能记忆好。情绪波动大,有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2. 父亲的反映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笑了,老躲着人走。和母亲关系冷淡,母亲一说话马上走开,避免和母亲对话。现在脾气很怪,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吃饭。爱看电视,以前最爱看舞蹈节目,现在只要有舞蹈一定会换台。学习很用功,早晨很早起床,但是效率下降,经常走神。总爱穿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以前爱穿的裙子都收起来了。对外界事情不关心,总是唉声叹气,有时候自己偷偷流泪。跟老师和同学沟通后,发现在学校也是越来越懒散,不愿意上游泳、舞蹈课,甚至有撒谎现象。上 其它 课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家庭作业能及时完成,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身体手术后瘢痕不满意,害怕他人看见自己这个缺陷这个范围内,没有影响 逻辑思维 ,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忘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运动不安,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 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因先天性心脏病行开胸手术治疗,术后胸口留有瘢痕,又因瘢痕体质致瘢痕较为明显,本属术后常见现象。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自我意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上,再加上手术前形象较好,术后由于瘢痕影响形象,前后反差较大,产生焦虑情绪。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因瘢痕问题放弃游泳,退出校游泳队,连带放弃学习舞蹈。

(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宽容,但忙于工作,缺乏沟通;母亲虚荣心强,缺乏理解,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被同学背后议论,很少和老师沟通。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周围人每一个人的认同,尤其是母亲的喜欢和赞赏。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

(2)被烦恼、焦虑、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人际关系上采用回避方式,减少与人的交往,即使是与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也缺乏交流,变得孤独,加速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4)个性特征:争强好胜,苛求完美。敏感、多疑、易受外界影响,虚荣心理强。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缓解烦恼、抑郁、焦虑的情绪,减轻自卑感。

(二)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助者正确认识到术后瘢痕不可避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的隆起会逐渐变平,颜色也会逐渐变淡,以至于变得不那么明显。其次,使求助者合理看待周围人对自己胸口瘢痕的评价,促进求助者与周围人的正常 人际交往 。

2、SD S 测试标准分从60 分降到53 分以下

3、SA S 测试标准分从62 分降到50 分以下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i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拟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

1、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该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 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3]

2、认知行为疗法

此疗法具有以下特点: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 教育 性治疗。这种疗法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使求助者学会把他们的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了解到认知对求助者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使求助者学会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6-7次咨询。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1.第1次咨询: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指导她作相关的心理测验EPQ 、SCL-90、SDS、SAS,做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第2 次咨询: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 实施方案 ,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疗法,ABC 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1.第3 次咨询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幼儿园、小学时代被周围亲人长辈、邻里朋友夸赞

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 辩论 。使求助者领悟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要求求助者回去以后完成三道家庭作业。一是继续思考咨询师本次咨询所说的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作好记录。二是让她从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中挑选几个有代表的人物做一次小调查,让他们把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要求在50 个字以上。三是去医院询问一些有 经验 的医生,自己胸口的瘢痕会不会一直象现在这样?如有可能,去访问一些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看看他们现在的瘢痕情况。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2.第4 次咨询:

检查评估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实际反馈的结果是: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求助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周围人对她的印象很好,大多对她的品行、学习成绩等方面评价

高,喜欢和她交往,在体象印象方面周围人写了很多这样的内容: “清秀”“健美”、 “身材匀称”、“漂亮”、“可爱”、“气质好”等。求助者对实际验证的这个结果感到高兴,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她发现大家并没有嫌弃讨厌她的意思。此外,通过去医院咨询医生和访问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得到的答复也很让她满意,发现事情不象自己想像的那么夸张和糟糕。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作业,通过进一步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继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自己一周中每天的主要情绪和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其支撑的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学习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并建议下次咨询邀请母亲同来。

3. 第5次咨询:

在咨询师指导下,求助者和母亲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求助者向母亲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如果我真变胖,变丑了,您还喜欢我么?如果我放弃了游泳和舞蹈,真的会让您失望吗?” 得到母亲真诚的肯定回答后求助者落下了喜悦的泪珠。“那您为什么那样说我?”母亲动情的回答:“我从小要强,你外婆也总是对我要

求的非常严格,我和你爸爸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教养方式对你的影响,我们会尽力改变我的不合理信念,多和你交流。原谅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求助者发自内心的愉快的笑了。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第6-7 次咨询)

这个阶段咨询的目的主要是 总结 、巩固、提高。

1. 第6 次咨询:

分析家庭作业,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结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并对求助者的沟通技巧予以指导,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利用学到的心理知识、方法技术应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第7 次咨询:求助者反映与同学交往轻松些了,能坚持去上体育课。重新加入了校游泳队,并重新开始学习舞蹈。认识到原来的一些想法的确不合理、不现实,对自我的认识有偏差,有歪曲,自述近来情绪好多了。咨询师和求助者全面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求助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开始时的测验情况,评估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抑郁、烦恼、焦燥的情绪。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自述心情好转很多,与母亲关系明显改善。与同学打交道或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再觉得尴尬。认为以前的许多想法是自寻烦恼,现在感觉轻松了很多。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总分129 分,总分下降了2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DS 标准分36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缓解。

SAS 标准分42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249-323。

(2)许又新.神经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6.

(3)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114-129。

(4)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86-97.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

2.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2)

3.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2篇(2)

4.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5.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2)

6. 爱情心理论文

自我成长分析 感谢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这次作业,可以逼着我对自己进行一个系统的心灵剖析,这对于已步入中年的我而言,无疑是一次很有价值的重要事件。 (一)我的心理发展史 我叫***,1973年秋分日出生。家有兄妹五人,我排行老三。小时候,我家在一个处于深山老林的垦殖场里,那里不通公路,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几乎与外界隔绝。但邻里十几户人家关系非常和睦,互助互爱,亲如一家。我在这种宛若“桃花源”般的和乐融融的氛围中成长,渐渐形成了淳朴友善、乐天达观的个性。母亲是从城里来到垦殖场的“上山青年”,时为教师,在物质极端贫困的日子里,她始终坚持为我们购置多种书刊杂志,教导我们兄妹要爱书惜书,敦促我们多读书勤思考,以此增长我们的知识,扩展我们的眼界,从而使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时至今日,我仍能清楚地记得,幼年的我最骄傲的财富就是拥有上百本小人书,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饭桌上与兄妹们比赛背成语时我能多背三五个。这也形成了我日后的生活中始终以读书为最大乐趣、视读书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父母太忙,家中兄妹多,于是父母决定我姐姐带我,并等到我7岁时才和我一起上学,以便更好地照顾我。从此我们便一起离家住校,始终同校同班,直到初三毕业考入各自的学校。事实上,姐姐只比我大两岁。然而,父母赋予她的角色却大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多年来,姐姐似乎一直乐于通过管教和照顾好我的日常生活来显示她自己,而我也乐于被人照顾、衣食无忧的生活,渐渐便习惯了一心读书玩乐、单纯开朗、简明轻松的生活格调。 一、自我成长分析1、自我发展史一九七二年,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呵护我,在精神上全心全意的支持我。父母的爱让我的身心得以自由的成长。对我来说,父母一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牵引者和指导者,在父亲那里我学到了坚强、乐观和自信,在母亲那里我学到了善良、真诚和坚持不懈。家庭是我人生第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学会了爱,也拥有了一颗坚强、乐观、自信、善良和真诚的心,这也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4岁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把我送去了幼儿园,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小朋友,整天在一起玩耍。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快乐,在那里结识了人生的第一批朋友。进入小学后,我度过了一段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许多同学是我幼儿园时的玩伴。在这里,我不仅有儿时的朋友陪伴着,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包容和接纳他人。在学习上,我的成绩一直很好,虽不是出类拔萃,但我很勤奋而且很听老师的话,因此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孩子,他们经常表扬我,我从中体验到了勤奋的快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进入初中后,我学习比较勤奋努力,自己也感觉到父母的喜欢,老师的赏识,同学的友好相待。正因为这些,我被全班同学推举为学习委员,当时真的非常高兴。在初中的生活中,由于父母很民主,很理解我,我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各方面发展还是很顺利,轻松愉快的度过了初中生活。我第一次感觉到我长大是在初一第一次为父母做饭后,看着他们开心的吃着,我很自豪。初中毕业后,我顺利地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高中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身心的考验。周围的同学都是每个乡镇的佼佼者,感到有压力,不论我怎么去努力,可每一次考试都是班里的中等水平,但我的性格没有让我选择放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努力。由于物理、化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在文、理分科时我选择了文科。高三那年,学习任务重,高考的压力也很大,再加上父母的期望,我知道只有自己加倍努力才不会落后。可是现实却捉弄人,高考失利,这也是我人生的第一个低谷。那年暑假,我是在后悔、自责和矛盾中度过的,经过一番矛盾的斗争,我最终选择了不复读。直接进入了政府部门工作,并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业。2、自我人格剖析结合我的成长过程,我的性格活泼开朗、踏实努力、乐观坚强、善良、真诚、能较强的适应外部环境,朋友们都喜欢和我在一起,节假日期间,我们常常外出旅游,他们大多都认为我是一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很有奋斗目标的人。大学时做过艾森克的人格测验,我是外向稳定性型人格,具体表现为外向、情感易于外露,开朗活泼,好交际,能很快的适应环境,态度温和,善解人意。我拥有的五个最好的品质是:真诚、善良、乐观、坚持、负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比如有时太过于理想化、完美化、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就是:理性、乐观进取、善解人意。在朋友们的眼里,我是一个比较随和,容易相处,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人。经过多年的磨练,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深刻的体会到努力、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人生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向前走。因此我为自己确立了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完成业余大学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工作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工作者,更好的为每一位劳动者服务;完成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为家人的心理健康加分。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的困难和挫折,我认为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是我不断成长的基石。在以后的成长中,我还需要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我觉得自己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是:1、永远积极进取、乐观坚强;2、不断学习,充实提高,精益求精;3、永不退缩,勇往直前;4、帮助他人,快乐自己;5、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一路走来,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虽然有些时候比较辛苦,但是却十分快乐,因为我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今天的我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而是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没有走不过的坎,只要自己肯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前走,就像一个陀螺,在鞭打下仍不失优雅,不停的旋转,在旋转中找到平衡,在运动中实现自我,快乐的缠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二、职业行为分析(一)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师开办全国首家私人心理诊所“苏晓波心理诊所”的苏晓波老师说过,“每个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人,无一例外地是想探索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成长起来,在自己成长时能更好地帮助别人”。的确,心理咨询师在我心目中,正是一种可以让我的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职业。做一名合格而且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成为了我心里的渴望和理想。我希望能够帮助一些求助者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健康发展。这可以说是我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最主要动机。另外,心理咨询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上看,它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空间。我希望自己能在历史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个人最大的价值。(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条件1、从知识方面看,我具备成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基础。心理咨询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采用心理咨询的技巧来帮组那些处于困境的求助者解决心理困扰。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我系统的学习了发展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我还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对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巧有了更深入和更全面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助人技巧。2、从人格方面看,我具有成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条件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首先条件。我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真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妥善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冲突。我的情感丰富且稳定,处事比较理智,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为人随和热情具有亲和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尊重他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而且我还不断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剖析自己、提高自己。虽然我具备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也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我的心理咨询知识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比较少、经验不够丰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需要与世界前沿相关专业学术水平接轨,要多看、多学、多听、多思考、多总结,更重要的是多实践,不断创新。记得学习时老师说过,当一名好的心理咨询师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还要有恒心。这句话我将铭记在心,它将时刻伴随我的心理咨询事业。(三)从业期待1、期待求助者能敞开胸怀,给予我信任,肯定我的工作价值。2、期待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使我帮助过的求助者更够健康快乐地生活。3、期待更多的人能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求助。(四)从业优点和缺点我的职业优点是对人性具有足够的认识和感受力,具有足够的爱心和包容心,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还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的技能和技术;我的职业缺点是: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心理咨询的经验不够丰富,实践经验比较少,咨询的技能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五)如何面对工作中的赞许和责难在未来的工作中,对所取得的成绩我会正确面对,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依然会勤勤恳恳地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自己有更高更好的发展。对于工作中遇到的责难我也会正确对待,我会理智地去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正视它,解决它,尽量改正错误,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不断地走向成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以来,我的心情是愉快而且乐观的,既使有时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也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迅速调整好心态,掌握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咨询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才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是咨询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的咨询理论和咨询技巧帮助求助者解脱心理枷锁、获得心灵自由的过程。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期待得到身边老师们真诚的指教,今天当我步入心理咨询的大门,我相信自己的未来会很精彩。

考察临床督导对心理咨询师职业伦理意识的影响,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的了解和解决职业伦理困境。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2级心理咨询师论文,供大家参考。

2级心理咨询师论文 范文 一:自然从容的成长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山清水秀,民风纯朴。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简单的家庭,从来也不曾缺少过欢乐。村子里 教育 条件并不好,但我与一群小伙伴们以自然为师,与山水为友,每日出入山间劳作嬉戏,傍晚回家尽情撒野。春来上山寻百草,夏日弥河浴清凉,秋来夜半捉螃蟹,冬日踏雪寻兔踪。有父母无尽的爱,有伴随一生的友谊,村子里清贫的生活不但让我很早就独立自强,还给予了我一生的财富。特别是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更明白,童年的经历不但能影响一个人的人格,更是我们对抗苦难的最有力武器。慈祥的父母,爱我的哥哥,山水的滋养,少小当家的磨砺,都是构成我幸福童年的重要内容。拥有幸福童年的人生,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害怕绝望。

艰难快乐的求学之路,给予了我坚韧的性格。父母虽未见过外面花花世界,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们用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供我读书。而我也从未让他们失望。上小学的时候,要翻山越岭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每天早上我都要六点不到就约着一帮小朋友起床,随便吃点东西就得上路。午饭也只能从家里带,随便将就一下。现在看似条件艰苦,当时的我却从未感觉有任何的不适。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都过着这样的生活,谁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留在我记忆里的,全是求知的快乐。我感谢这段特殊的求学经历,无意中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孩童的天性,为我以后健康快乐的成长夯实了基础。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只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学校的条件依然很差,特别是住宿条件。唯一有床的宿舍要让给女生,男生一律在水泥地上打地铺,可那却成为我美好的记忆之一。因为在这样的地铺上,我们可以随便的打闹翻滚,尽情的角力 摔跤 ,充分释放我们的青春激情。也让我明白,只要热爱生活,精神充实,不管物质条件多么艰苦,同样可以拥有幸福。

调皮打闹其实耽误不了学习,整个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里前五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山里的孩子第一次来到了繁华的县城,对城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是,因为有了县城

里的孩子作比较,他们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吃的穿的用的,都比我们这些山里孩子高出不止一截。而且,我的学习成绩已经不具有初中时那样的优势了,心里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当然,生活毕竟是公平的。我们这些山里孩子有着更能吃苦的韧性,经过一番努力,很快我的成绩又到了班里的前三名。这样的良好状态一直保持到了高三,高考时也顺利的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

充实的大学生活,开启了我求知的心门。美丽的青春让大学生活成我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当时我以全系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系。大一的时候,和大部分新生一样,忙活着参加各种的社团,组织各类活动;大二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恋爱一谈就是七年,直到现在修成正果,收获了爱情的果实;大三的时候,看各种各样的书和电影,考各种各样的证;大四的时候,怀揣着一份对军营的渴望,成为系里第一个军校的研究生。学的他人看来深奥的哲学专业,方向是伦理学研究,更有幸师从名家学者,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研一时,第一次见识了大上海的繁华;研二时,书海漫游,聆听大家的教诲;研三为前程奔波,最终来到蓝天碧海、红瓦绿树的岛城。

充实而富有激情的青春最让人怀念,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梦想的积淀。每当回顾这段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时,幸福感总会洋溢在我的心里。大学里情同手足的同窗,研究生时一起挥汗如雨的兄弟,那时的真诚,给予我们彼此伴随一生的情感。这将比任何的学说、任何的理论更能让我做好心理咨询这份工作。

部队的经历,让我收获了人生宝贵的财富。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生命中便有了十年的军旅生涯。军校研究生 毕业 以后,特别有幸的分到了一线作战部队。因为自己的专业,便当之无愧的从事起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因为师范毕业,成为政治处分管全团教育的干事。之后,又一线带兵,做过飞行大队的教导员。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发现心理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感兴趣。偶然的机会到了西安政治学院接受一次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从此,在心里播下了一颗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种子。

2011年,带着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我向部队上提出了转业申请,离开了部队这一方热土。2012年,正式进入地方工作。

回首自己的求学生涯,目的是如此的简单。小学时,觉得学习好了就可以尽情的玩;初中的时候,以为学习好了就更能吸引女孩的目光;高中的时候,觉得学习好了就可以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大学的时候,以为学习好了就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读研的时候,觉得学习好了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学习的习惯就不知不觉养成了,基本上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未因此而有过负担。时至今日,能够在书海里遨游,接触无尽的求知,仍然是我人生的一大快事。

二、职业行为分析

我想过很多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为了更好帮助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还是让自己多上一技这长?我知道,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可以慰藉人的心灵,给失望者以希望,给悲伤者以快乐,给苦难以幸福,给阴暗以阳光。但这仍然不一个完美的理由。因为,带着帮人的目的去做任何事本身便有了“救世主”的情结在里面,无形中增添一丝施舍的色彩,让人无法拒绝我们的好意。一不小心,就会带上道德绑架的味道。因此,对于心理咨询,我不敢妄言施恩于人。任何强加上的目的本身就是对这一职业的亵渎。

细细考量,成为心理咨询师只是我生命自然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之前,生活的磨砺,人生的思考,命运的挑战,都只是为了自己做这样一个选择而做的准备。因此,我也明白了自己为何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里能够找到一份充实感,能让自己的人格不断的趋于完善,进而能为他人送去照亮心灵的阳光。成为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询师是根植在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她就是一颗种子,一直静静的躺在我的内心深处。所经历的一切,如同阳光、空气和水,唤醒了这颗种子,让她在此时此刻发芽生长。

我相信自己是能做好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的生活经历,能让我更深刻的感悟人生;专业的哲学知识储备,能让我更容易找到心理咨询的独特视角;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我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长期刻苦的学习,为我做好心理咨询提供了深厚的知识储备;真诚实在、阳光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做好心理咨询的最有力武器。

苏格拉底说过,最高的智慧乃是知晓自己的无知。因为自己是半路出家,多有感悟,少于理论,需在心理学知识系统化更趋一步;性格有时急躁,不够耐心,更需进一步自我修炼;比较早的独立生活,思考问题偏于理性,总觉人生坎坷无他,许多挫折更不用大惊小怪,不愿将感情太过外露,因此,尤其要提高与人共情的能力。

知弱而后强,成长的道路上容不得一刻停歇。在今后,我将重点针对自己的弱项,系统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我将利用所有能抽出来的时间,利用一切可能条件,一日不敢懈怠,阅读大量的心理学书籍,融会贯通文史哲各类学科,全面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力争让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系统化,并能实践中升华提高。

虚心向他人学习,实现知识人格双进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能成为心理学学习的老师。特别是当前国内外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充分利用信息社会的学习便利,不但要从那些学界泰斗身上学到知识,更要学到做人的修养。

学以致用,用之中学。实践是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因为我已经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具备了比较好的心理咨询基础,我将在今后的日子,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咨询,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咨询实践中,更要在每一次实践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我也深知,要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绝不是光有一个资格证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态度,这就是此时此地此身。此时能做的事绝不等到它时,此地能做的事绝不置于他地,此身能做的事绝不推于他人。有了这种务实态度,心理咨询师才能走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二: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摘要:对一例出现对狗恐惧的求助者,运用系统脱敏法来帮助来访者对抗对狗的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经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个月后随访,求助者对狗的恐惧症状明显缓解。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逐步帮助来访者学习渐进行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在此基础上,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建立恐惧情绪等级表,运用想象系统脱敏,对来访者进行对狗的恐惧情绪的脱敏训练,逐渐改善来访者对狗的认知。

关键词:恐惧 系统脱敏疗法 心理咨询案例 报告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男性,12岁,汉族,小学六年级,独生子。母亲为中学教师,父亲为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家族中无精神病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在母孕期营养良好,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幼时生长发育好,读书成绩一直挺好,一直是家里的宠儿。由于是独生子,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母亲从小就对孩子非常宠爱,教育方式也比较专制严格,对母亲的依恋很深,总是喜欢粘着母亲,母亲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的在意,求助者同时又害怕母亲,当母亲在场的时候总是让母亲代替自己表达,当母亲说到自己不好的地方时候,就想反驳。

3、精神状态

求助者穿戴整齐,举止得体,言语清楚,情绪一般,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

4、身体状态

求助者身体状态良好,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对狗的恐惧,造成情绪上的困扰,睡眠质量不佳。

5、社会功能

求助者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但是没有要好的朋友,同龄朋友也较少。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

两个月前,我被一条的大狗追,我就使劲地跑,当时狗没有咬到自己,但是我被吓得够呛。从那以后,我看到狗就怕,心里很紧张,回避有狗的场合。在生活的小区外,和妈妈一起遛弯的时候,我看到小狗就赶紧躲在妈妈背后,紧紧的抓住妈妈的衣服,等狗过去了才敢出来。与朋友一起出去玩,见到狗也很害怕,需要躲在朋友的身后。邻居家也养了小狗,我每次出门都要先开一条缝,看邻居家的门开是否开着,等确认门没开,狗没有出来,我才敢出门。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穿戴整齐,身高160cm,体型偏瘦。咨询过程合作,求助者在描述到狗的时候非常紧张,从脸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能看出对狗的恐惧。对狗的恐惧没有泛化,生活学习方面都很正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2、了解到的情况

母亲主诉:儿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挺棒的,就是不太爱和其他的孩子说话,与他们一起玩。自从那次被狗追之后,就开始怕狗,看到狗就躲,然后紧张出汗。母亲自述自己看到狗也紧张,只是没有孩子那么严重。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焦虑为分,恐怖为分,其余因子分低于2分。

五、评估与诊断

1、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来访者穿戴整齐,不善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求助者自从被狗追过后对狗产生了恐惧情绪,回避

与狗的接触,近距离看到狗很紧张和恐惧,身体发冷,颤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但症状没有泛化,只是针对狗才会出现,没有影响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学习生活状态正常。综上所述,初步将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对狗恐惧。

2、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心理活动具有内在一致性,人格完整相对稳定,无 逻辑思维 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通过正规医院检查,该求助者无器质性的疾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按照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标准,该求助者症状表现为2个月,评分1;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尽快摆脱,评分2;能照常学习生活,只是外出时有些小影响,评分1。总分4,所以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除此之外,该求助者对狗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与某处境相符,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该求助者主导症状是恐惧和焦虑情绪,且仅仅局限于狗这种动物,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仅仅两个月,对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据此,将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对狗恐惧,未到达恐惧症的程度,为一般心理问题。

2、对该求助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该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2)家庭和社会原因:

①母亲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母亲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 ②同龄朋友较少,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①人格特征:内向、胆小。

②被狗的恐惧和焦虑所困扰,不能自己缓解。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

(1)学会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

(2)学会自我调节,减低求助者对狗的恐惧情绪;

2、远期目标:消除对狗的恐惧情绪。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 方法 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20世纪40年代由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咨询师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师的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

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共进行六次咨询。

4、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5、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20元。

八、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2)心理咨询进展阶段(第2、3、4、5次);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6次)。

2、具体咨询过程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 第一次咨询

①目的:

A、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B、与母亲建立良好的关系,侧面了解母子关系情况;

C、对问题的初步诊断。

②方法:心理测验、访谈法。

③过程:

A、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给来访者做了SCL-90测验,结果表明来访者在恐怖因子和焦虑因子上呈阳性。详见下表。

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C、和孩子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母亲在场,孩子很信任咨询师,对孩子的情况有了相对清晰的了解,初步建立了信任的关系。

D、同时和母亲进行了交流,补充了孩子的成长经历与症状的相关情况,并和母亲阐述家庭和母亲支持的重要性,确定下一步的咨询方法和咨询疗程的具体安排。

④效果

第一次沟通情况良好,双方都比较满意。

(2)心理咨询进展阶段

 第二次咨询

①目的:

A、继续加深咨询关系;

B、学习放松技巧,正确面对恐惧情绪。

②方法:谈话法、系统脱敏疗法。

③过程:

A、与孩子沟通上周的感受,放松孩子的情绪,继续建立良好的关系;

B、与母亲和孩子详细解释了系统脱敏疗法的操作步骤;

C、教孩子学习放松技巧,主要采取雅克布松的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从额头、眼睛、嘴巴、颈部、肩部、手、大腿、脚等肌肉先紧张后放松,达到全身的放松状态,让母亲和孩子都参与进来,指导每一个放松步骤,逐步学会放松;

D、教导孩子深呼吸放松,通过腹式呼吸法,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

E、布置作业:回家练习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学会紧张恐惧的时候采用这两种放松方法来对抗,要求母亲每天陪同孩子做20~30分钟,练习到能够自如运用。

 第三次咨询

①目的:

A、熟练放松方法;

B、学会评估恐惧情绪;

C、建立恐惧情绪等级表;

②方法:谈话法、系统脱敏疗法。

③过程:

A、让孩子演示两种放松方法,检验孩子掌握程度,并给予相应指导;

B、让孩子将对狗的恐惧情绪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情境进行打分;

C、与孩子一起,将对狗的恐惧焦虑情境都列举出来,并根据孩子对狗的恐惧情绪强度建立等级表。共分为六个等级:

1、从书本上看到狗——0分(完全放松)

2、从电视里看到狗——10分

3、听到狗叫声——20分

4、远远的看到狗,10米左右——30分

5、走近狗5米左右——40分

6、狗到自己身边——50分;

D、布置作业:回家继续练习放松方法。告诉求助者当自己出现紧张焦虑情况时采取放松方法来进行对抗,要求母亲陪同孩子并指导孩子进行放松练习。

 第四次咨询

①目的:

A、进行想象系统脱敏训练;

B、巩固对放松方法的掌握。

②方法:谈话法、想象系统脱敏。

③过程:

A、继续检验孩子对放松方法的运用,发现孩子对放松方法已经熟练掌握;

B、根据上次的恐惧情绪等级表,给孩子一级一级的放松,第5、第6层级没有完全放松。由于孩子熟练地掌握了放松方法,所以其他层级的对抗效果比较良好;

C、约定下次继续进行想象系统方法,用时50分钟左右;

D、布置作业:在母亲的指导下进行,让孩子回家后继续根据恐惧情绪等级表放松。

 第五次咨询

①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继续想象系统脱敏;

C、改善对狗的认知和看法。

②方法:谈话法、想象系统脱敏。

③过程:

A、检验孩子的作业的进度,效果还不错;

B、通过谈话法,与孩子讨论狗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因为狗对主人忠诚,讲了义犬救主和给主人守墓的 故事 ,让孩子很感动,并讨论小狗的弱点,给它吃就会对你摇尾巴,对你友好,改善孩子对狗的认知,增强对狗的心理优势;

C、继续给孩子做想象系统脱敏,重点进行第5和第6层级的放松,孩子非常的配合,效果良好;

D、母亲反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并活学活用放松方法;

E、布置作业:回家继续进行想象系统脱敏训练,要求母亲陪同进行。同时要求让母亲陪同求助者,在现实中从远处看狗。

(3)结束与巩固阶段

 第六次咨询

①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②方法:谈话法、现实系统脱敏。

③过程:

A、想象系统脱敏的效果很好,根据母亲和孩子的反馈,孩子远距离对狗的恐惧减轻;

B、在与孩子谈话时,征得孩子同意,在咨询室里接触狗。预先买了狗粮,然后借来了个头稍大的宠物狗,然后先由母亲拿狗粮喂狗,小狗吃了后很开心,母亲摸摸了狗,然后母亲和咨询师鼓励孩子也拿狗粮喂狗,孩子刚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大胆的拿起狗粮先扔给小狗吃,小狗吃了后,很高兴,对着他摇起了尾巴,扔了几根后,小狗尾巴摇得更欢了,开始接近他,慢慢的他放心了,伸手摸摸了小狗的毛,感觉没有危险性,然后就和小狗玩成一块了;

C、咨询到此告一段落,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求助者基本上消除了对狗的恐惧情绪。与求助者达成私下协议,以后想老师了,可以拨打咨询中心的电话。

九、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通过咨询,不再对狗产生恐惧,对狗有了清晰正确的认知,对咨询过程和效果都很满意。

2、求助者家长的评价:孩子对狗不再恐惧,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有所加强,对咨询效果满意。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求助者对狗的恐惧情绪基本上消除,并建立了对狗的良性认知,从心理层面消除对狗的恐惧,从现实层面接触狗,获得良好的效果。三个月后的电话随访,称咨询效果继续保持。

3、咨询测量的结果正常,恐怖和焦虑分下降,均没有达到阳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 温泉润, 张伯源. 《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2.

(3) 徐光兴主编. 西方心理学咨询经典案例集.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在内容上的要求如下:(一)案例报告内容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二)个人分析报告内容(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以下项目撰写)1、自我成长分析(1)应怎样评估自己的发展史?高峰和低谷分别在哪里?(2)我何时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我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3)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4)在我的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增强的?(5)我的基本人生观是什么?(6)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怎样的?(7)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的?(8)在我对生活的看法中,我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和性倾向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9)我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10)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谁?(11)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12)我的个人奋斗目标责任制有哪些?(13)什么人或什么影响了我的人生发展?(14)我最好的朋友会怎样评价我?(15)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16)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2、职业行业分析(1)我为何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2)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的情绪问题是否会被明确并得到解决?(3)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4)我具备哪些条件能使我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5)我经常出现的反移情问题是什么?(6)我对求助者有何期待?(7)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何期待?(8)我希望从同事那里获得什么?(9)我的职业优点和弱点有哪些?(10)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有哪些?(11)我的同事会怎样评论我?(12)我希望接待哪一类型的求助者?为什么?(13)我将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或崩溃状态?(14)我如何处理对于自己工作的赞许和责难?(三)研究报告的内容(可参考以下项目撰写)1、咨询理论概述(选择某种咨询理论)(1)咨询理论的名称(2)咨询理论的发展史(3)咨询理论框架(4)咨询技术2、安全分析(1)运用上述理论解释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2)运用上述咨询技术解决心理问题(3)评估咨询效果3、个人体会(1)结合实践谈谈自己对该理论有何新的认识?(2)结合实践谈谈对该理论的咨询技术有何新的体会?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要求两篇:一篇是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包括个人成长报告和职业行为分析两部分内容);另一篇可以从以下2个题目任选其一;A.案例分析报告、B个人研究报告、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     很多人知道和了解弗洛伊德,但是精神分析的启蒙者,却是另一位大师(弗洛伊德的老师)---弗朗兹•安顿•麦斯麦(又有人翻译成麦斯默)。其也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科医生,是全球公认的催眠术之父。总之,是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就像很多人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错,爱迪生只是发明了更为合适的灯丝--钨丝}只是推广了,大众化了,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50年前,就已经有了电灯了,只不过造价昂贵,普通百姓用不起呀)。 应用精神分析疗法去能够使病人从无拘无束的会谈中(有个词先先写下来:自由联想,后面会在合适的地方解释)领悟到心理障碍的结症所在(尤其是领悟到自己早年所经历的创伤,认识到压抑在自己潜意识里“力比多”---性的欲望,明白什么是本我,自我,超我),并逐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国内很多在职的心理咨询师(包括精神科大夫,心理治疗师),或许都没有过被精神分析的经验(心理咨询师也有自己的咨询师(我们叫督导),而如果要系统的,完整的被精神分析,花费真的是不少,但是恰恰如果少了这样的一个被精神分析的阶段,大部分的咨询师自己本身的人格将无法得到完善,并且自己内心的某些冲突依然是没有解决的{有过这样的真实的案例发生——一位没有经历过精神分析的咨询师在给一位来访者使用精神分析疗法做咨询,当来访者谈到自己早年被生父虐待时,很不幸的是恰巧这位咨询师在童年也被生父虐待过{引入一句话:很多咨询师之所以走上心理咨询这条路上,正式因为自己曾经遭受过心理上的折磨,先自我拯救了,再去帮助他人,在这里奉劝,换个词,建议:如果你是咨询师,如果你的身上依然还有你没有解决,但是你想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在你没有解决之前,请慎重考虑从事咨询行业。第一:你或许真的无法帮助到他人。第二:你或许会伤的更深!(这种二次伤害是毁灭性的)},本来这位咨询师不知道自己的心理还有这么一个结症所在,但是经来访者这么一说,咨询师这么一联想,先不说有没有,会不会帮助到来访者,单单说说咨询师的内心,燃起了一种焦虑,带着愤怒,带着怨恨,全都指向了这位咨询师的父亲{因为这个冲突一直是隐藏着的,没有爆发出来,但是此刻,却爆发出来了,后果......) 不管是想要精神分析的来访者,或者是想要被精神分析的咨询师,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不仅仅漫长,金钱花费也是很多的{但是,心理问题的根治率,我说的是根治,或许从你三岁的某一天发生的事情在你心底慢下的“炸弹”,或许是6岁,不一定,总是,能够从你生命中移除这样的最初的“危险”,当危险源一点一点移除以后,不仅仅你的人格逐步完善,你内心的冲突也将化干戈为玉帛,你将不会对:换不换工作烦恼,该不该结婚而烦乱,该不该重新复读而纠结,换句话说,你很有可能将不会再有让你纠结的问题,因为你能够自己去解决让你纠结的问题!!!});这就要求来访者和咨询师必须要有耐心,不断的分析,周而复始的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分析,反复的分析,去理解,去更正,也要去体验,当然也是反复的去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接受精神分析的人的思维逻辑方式。 有很多心理咨询技术,几乎都借鉴和引用了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知识,但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知道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的原始含义是:按照,并且是严格的按照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去解释和分析来访者心理障碍的根源。佛洛依德有本书叫做《性学三论》{这是100年前的书,100年后的今天在看,我个人觉得依然很前卫,依然没有过时,依然能够起到指导的作用}。弗洛伊德解释和分析来访者心理障碍的准则是: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是由于某些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在幼年时期遭受的性的创伤和冲突引起的(好好想一想,想想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的东西,你会发现,或许你会感慨这四个字:原来如此!)。弗洛伊德也有另外一本书《梦的解析》也叫《释梦》,有一条准则就是:在解释梦的象征意义是,会把梦中所凸出来的棍棒之类的物体看作是男性的生殖器的象征,而把凹进去的花瓶,脸盆类的物体看作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并通过反复的解释让来访者领悟到焦虑等心理障碍是来自于本我即原始“性”“力比多”的愿望未能得到满足或者存在一定的恋母(恋父)情结所导致的。    那么,精神分析是如何进行的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当然也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讲明了的,一般都是遵循下面的流程(反复,反复,反复,反复,反复...) ①:自由联想。前面说到过这个词,这会做个解释。练过瑜伽的都知道,也都这么做过(但是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自由联想)。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凭空出现的(包括梦),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我可不可以说赤裸裸的引用佛教的理念呢?),通过让来访者自由联想(如果你是咨询师,在来访者自由联想的过程中,千万不可插话,提醒,尤其不能说出具有倾向诱导性的词语,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来访者很有可能会被影响和干扰,让来访者自己想,自己说吧{谢谢八院的胡雄院长,谨记您的教导}),借此可以挖掘出潜意识的结症,尤其是可以把来访者自由联想的时间和方向往童年时期遭受的精神创伤(不一定是肉体的创伤,解释一下:我们可能在童年和别人打了一架,自己的门牙掉了,但那是现在不记得了或者是根本没有受那件事情的影响,但是我们却记得父母在哪个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打过骂过自己,这就是精神创伤,会伴随我们一生的,不是说不会,但是很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我修复)。 ②:释梦。对于梦,我们这里只讲佛洛依德的理论,因为还有一个大师(荣格),本来是和弗洛伊德同舟共济的,可后来却分道扬镳了,荣格对梦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我不知道你是用两位谁的,还是取其精华,但是在这里,我们只讲弗洛伊德的。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觉察,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来避免焦虑的产生,一般是让做梦之人自由联想梦的不同内容(我们不做主观解释),以便发现外显/潜在内容。 ③:阻抗。阻抗产生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来访者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变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的方式是多重多样的。一般有:突然的转移话题,叙述的过程中突然的沉默等等。我们咨询师看到的表象是意识的,但是,根源却是压抑在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来访者有不愿意让它进入到意识的倾向。来访者出现阻抗很重要,是个很重要的信号,一方面或许说明来访者对咨询师没有足够的信任,另一方面(如果你觉得你们之间是100%相互信任的),那么,就有理由相信这正式病人的心理问题结症所在(精神分析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不断的辨认并帮助病人克服各种形式的阻抗,将来访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情感帮助其发泄出来。注:克服阻抗,不仅仅是对于咨询师,对于来访者也是一样的,要有耐心,因为这需要很长时间。 ④:移情!!!我为什么要打三个叹号!很重要哦!!!和你看到这两个字时想的不太一样,不过也差不多。移情是来访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的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了咨询师(我)的身上。移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移情。一种是负移情。正移情就是“爱”上咨询师,负移情就是“迁怒”咨询师。其实,我们咨询师如果利用好移情,是能够把来访者在早年形成的心理障碍重新“经历”,并让来访者带着这种往日的情感重新感受,进而帮助来访者解决这些心理冲突。当然,移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仅会给来访者带来二次伤害,咨询师本身也将受到影响(切记:永远不要,是永远不要和来访者{尤其是异性来访者}发生咨询以外的关系。这是致命的,将会害了你们双方!!!) 精神分析疗法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解决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但是因为精分取向的心理咨询时间很长很长(少则一两年,多则五六年,甚至是十几年{要一点一点的分析,一点一点的修复}),而且花费也是挺高的,所以,目前流行的,还是一些快速的,简短的咨询方法。但是,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学习精神分析技能和被精神分析体验是成长为优秀的咨询师的必经之路。(等同于我们学开车--我们或许不会特别熟练地开手动挡的(精神分析),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和知道手动挡的车子是如何操作的,不能只会踩着油门跑(要知道在什么样的路况,起步,等红灯是否要切换档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汽车(做好咨询工作)。所有的赛车手(心理咨询界的大师)必定都是能够手自熟练驾驭的。) 不足之处还请给老师批评和指正。谢谢~

我们的心理学有三大分支---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我们的专业是心理学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我相信,这些都能帮我赢得一个不错的未来。 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心理保健与咨询人员很受欢迎。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千人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德国每两千人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他们收入丰厚,令人敬重,令人羡慕。而在中国,每25万人中才有一名心理咨询人员,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小康社会10大标准中,己把每1000人中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和政策的支持帮我们在国内的发展建构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三门专业课,分别是:心理学通史、普通心理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这三门课程的开设帮助我对应用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了初级的感受和建构,对我影响深刻。心理学通史让我了解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古希腊雅典的研究一直到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冯特实验室的建立到构造主意和机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之后的格式塔、皮亚杰学派和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三足鼎立。他们研究的领域不同,但共同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让我对我的专业的演变和主要理论学说有了初步的了解。普通心理学是我们整个学科的学科基础,对我们现在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它我了解了我们的学科概况、神经机制、感觉和知觉、意识和注意还有意识相关的知识。其中很多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说:关于睡眠和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关于记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水平,更加科学的记忆,通过一系列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学习效率;关于注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关于只觉得研究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现象…….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我们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人体解剖生理学帮助我们对心理学的一般生理机制有了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人的心理与生理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受生理的控制和唤起,此门课程让我学习到了我们学科的神经生理机制、脑的生理机制、血液和循环系统等。人体解剖学主要是介绍人体从细胞,组织,到系统的具体组成和功能;生理学主要介绍各个系统的生理特性和调节过程,主要是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它们俩共同构成了这门学科。 在这个学期中,我还阅读了三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和《爱的艺术》。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阅读了《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这本书,并且通过作者的深入探索,让我对认知心理学尤其是儿童的智力、认知等方面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本书是智力评估转折点的标志。作者依据智力的本来面目,从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中汲取营养,用大脑的活动来概括认知过程,并以认知过程来重建智力。PASS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是由加拿大人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等人在“必须把智力视作为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的指导思想下,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论证而提出来的;它既可作为有关智力评估的新的思想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中所囊括的研究是根据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杂志和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权威专家的建议精心挑选出来的。40项研究实际是上以40个经典的实验范式做基础进行讲解的,这些实验都是在心理学书籍中被广泛引用的,但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细的方法再现了研究者的实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研究者一同研究,一同体验发现事实的喜悦与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对每个实验都有了很详尽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心理学的学习。在此书中,我发现了心理学家在实验中闪现的智慧,以及实验过程中有趣的偶然事件,以及同心理学家一起体验实验及发现的快乐。《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说过“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以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不能真正谦恭的、勇敢的、真诚的和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就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我们只有学会去勇敢的爱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爱,爱是相对的、是互动的、是双方面的,我们要去努力拥有爱的能力。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对于这门艺术,想要掌握它的人就要付出努力。在这里,爱并不是仅仅只狭隘的男女的爱情,也并非经过磨砺掌握技巧就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我为自己选定的方向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希望能够本科之后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的研究生,之后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且能够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中。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应用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例如,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害怕会使人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再比如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条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或者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分析

最佳答案二级心理咨询师报名时社会人力资源保障部那块负责的,二级的考试之前,肯定会有一篇个人成长报告,主要是针对你的个人成长报告了解你这个人。面试时一般会有好几位面试官针对每个人提问,提问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经过有人总结,认为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问到类似的几种问题:1、中国人大多数不愿意做心理咨询,认为跟看病一样似的,对此你怎么看? 2、偷过东西的人来咨询时你怎么做? 3、有人认为咨询师是万能的,有人认为是无用的,这样的人来咨询你怎么办? 4、上级领导来咨询是否接诊? 5、做过心理咨询员,你认为最成功、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6、一个40多岁的人总怀疑周围有放射线,来咨询你怎么处理? 7、思想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别? 8、一个被强奸的人来咨询你要怎么做? 9、心理咨询师与教师、医生的区别? 10、你咨询时,发现来访者有伤害过他人时,怎么做? 11、一个女孩认为自己很丑,你如何处理? 12、心理咨询的现状,以及你的看法 13、你认为心理咨询时的素质、原则是什么? 14、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跟踪他,持续了很久,但局势没有失控。如何对待这个案例?考试大收集整理

在答辩前不是会写咨询师自我成长报告和案例分析嚒。首先花几分钟阐述自己的成长报告和案例分析,注意不要整个背下来。接着考官会针对你的成长经历和案例提问,问题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具体的套路。我当时被问的问题是:1.如果你现在遇到和你当初一样问题的学生,你会怎样处理2。我的成正经历中提到了“幻听”,考官要求我解释其概念3。我的案例是一例一般心理问题,考官要求我解释什么是一般心理问题,如何诊断4。我的案例运用了焦虑量表,考官要求解释分数含义5。还问了我除了在大学里学习,还有没有参加过其他方面的培训,因为我有在医院见习的经历,又问了那段时间我接触过什么案例,及那段经历给了我什么帮助

1、陈述要全面、流利、简练(建议反复练习一下)。2、掌握论文中涉及的基本理论。3、对涉及的理论分析、方法、原则问题要熟练掌握。4、要特别熟悉你论文的内容,一些名词尤其要注意,比如你引用了平衡计分卡的内容或观点,记着一定要搞清是谁发明的,否则问起来会打折扣的。5、引用一些书名,自己最好是读过的,内容大概知识一些。6、准备1-15分钟的答辩陈述,把自己论文的精典之处,一定要说清楚,让老师眼镜一亮。

一、答辩的考核目的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解决求助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为重点考查部分):1、文章内容部分: 1)选题的实际意义和难度 2)运用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正确性★ 3)结构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4)对心理咨询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5)运用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运用心理咨询技能解决求助者问题的能力★ 7)写作和书面表达能力 8)独创性和应用价值2、文章答辩部分: 1)报告陈述时是否全面,流利,简练?★ 2)对报告中涉及的基本理论是否掌握?★——主要针对研究报告 3)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诊断、测验、咨询等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主要针对案例报告 4)对个人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如何影响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等问题的自我分析,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和处理?★——主要针对个人分析报告 5)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二、答辩时间:每位答辩学生用时30分钟以内,学生自述不超过10分钟,各评委提问和考生回答问题约20分钟。三,答辩过程:(一)答辩流程:答辩前填写《心理咨询师级操作技能综合评审评分表》中的考生姓名,单位名称,身份证号,文章题目等项目, 并上交答辩秘书答辩开始,自我介绍,陈述提交的两份报告 报告陈述结束,答辩专家提问 逐一回答专家提问答辩结束,向答辩专家致谢行礼,离开。四、答辩考生主要陈述内容1、案例报告:1)案例选择的意义与目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 它所发映问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它所使用的咨询方法与技术的适切性; 咨询过程完整性和规范性; 咨询效果是否理想; 2)案例的主要内容: 结合诊断与分析所确定的基本逻辑,简要介绍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基本成因,阐明明确的诊断,一句话即可;简要介绍所使用的咨询方法、整体咨询过程(主要阶段,次数,每次时间,一句话即可),咨询效果报告(效果如何?如何评估的?) 3)案例中需要重点说明的部分(可任选其中部分项目):评估与诊断上是如何处理的? 为什么选择这些心理测验工具? 为什么选择这些咨询方法?2、个人分析报告: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基本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培训和从业动机等做简要介绍;2)结合自己以上的分析,谈谈自己对心理咨询职业活动、心理咨询师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认识;3)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自己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体验是如何影响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从业过程的?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如何应对和解决由此而带来的系列问题? 4)结合自身体验,谈谈自己对心理咨询师职业从业方向和前景的看法,同时谈谈自己在业务技能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方面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五、答辩专家可能的提问重点 1、案例报告 1)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 2)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咨询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4)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咨询设置(咨询阶段,咨询次数,咨询时间,咨询收费等)? 5)咨询过程中为什么采用某个或某些疗法和技术?具体是如何使用的? 6)咨询过程中遭遇阻抗,沉默,求助者失约或迟到,脱落等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7)这个案例是不是自己亲自处理的?2、个人分析报告 1)对培训或从业动机进行提问? 2)结合你的个人分析,对你的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和个人成长经历中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对你从业的影响和你的应对方式进行提问?六、答辩考生回答问题的注意事项1、案例报告1)与案例相关的理论必须熟练掌握; 2)诚实的回答,该案例是否是自己亲自处理的案例.如果不是,必须诚实的表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进行 答辩。 2、个人分析报告 1)务实,真诚的进行分析;2)要避免在写作和陈述时变成个人简历的介绍;3)必须在分析和陈述时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大众化的媒体语言。七、答辩前必须的准备 (一)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熟悉。尊敬的评审老师: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的论文答辩。根据要求,我撰写了两篇论文,一篇是《一例高考复读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篇是《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接下来,我就这两篇文章作一下简短的陈述。关于案例报告,我选择的是高考复读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因为我们学校除了中职生外,每年还有1000多个高考复读生,因为他们曾经高考失败的经历,与应届高考生相比他们更期待高考的成功,因此表现出了更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学生长期处于过度考试焦虑之中,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还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选定了这一主题。在咨询过程中,从求助者的个人陈述、同学反映和我的观察,掌握了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本案例中,求助者李某的主要问题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出现了考试焦虑.主要表现在一个多月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失眠,成绩下滑,想到高考临近,内心就十分紧张、苦恼。根据其症状表现,结合心理测验的结果,最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主要原因主要有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社会原因:来自家庭的教育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心理原因:主要是求助者曾经的高考失利对其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错误认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紧张,害怕考试,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内在原因却是由于自我要求过高,对考试的错误认知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该求助者的情况,我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的信念改变其认知、并指导求助者运用放松技巧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式,来消除求助者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提高其应对考试焦虑的能力,最终达到战胜考试焦虑的目的。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四次。第一次,主要是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 65,提示有中度焦虑;第二、三次咨询,与求助者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让求助者认识自己不良的认知模式,学习放松技巧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建立新的认知模式,第四次主要是巩固和结束阶段。经过四次的咨询,求助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失眠了,考试也不再感到紧张害怕了。在我的个人成长报告中,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历程,二是我的职业行为分析。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家庭的温馨和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让我的童年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也培养了我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善良品质。在成长过程中,跟爸爸去城里上学时的“留级事件”让我经受了人生第一次挫折,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面对不利环境时的“坚持”,对成功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我人生的最大遗憾是这辈子没能读高中,初中毕业后我就在本地县城的一所职业中专参加了工作。幸运的是在教师进修培训的学习中,邂逅了改变我命运的第一个人,教我们《教育学》的宿老师。在他的引导下,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思想的浅薄,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中专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烟台职工大学。大学毕业后,我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身份走向了工作岗位,开始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在工作中,我先后任教了《统计》、《公共关系》、《礼仪》、《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市场营销》等课程,担任过班主任、专业科科长、学生处付主任、团委书记等职务,每一次教学任务的更换和职务的转变,都没能改变我做一名值得学生信赖和尊重的教师的信念。最初接触心理咨询是在2006年暑假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我作为团委副书记和本校的德育课组长一起参加了这次培训。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青岛经济职校的心理教师李欣,利用自由发言的机会向与会者介绍了她们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及心理咨询的有关情况,其新奇的教学方式和显著的咨询效果,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后,我于2007年6月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和培训考取了3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2008年9月,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办公室,并安排我担任心理辅导办公室主任,和另外两名老师一起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生动写照。2年多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心理咨询的成功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性格更豁达开朗了,人际关系也更和谐了,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因此不断得到提高,家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处理夫妻关系和子女教育问题上,让我获益匪浅,这更坚定了我成为更高一级心理咨询师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我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能力,我较为擅长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让自己在这个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我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不断更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术方面,自身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我相信自己具备成为优秀心理咨询师的潜质,我会按照一个优秀心理咨询师的标准一路走下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努力地丰富和成长自己,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论文内容陈述完毕,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论文心理咨询案例知网

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张某,男,20岁,东营市某中学学生。该生从小学习很好,经常考第一。但“从小就非常不老实,在小学时,曾将胳膊摔断,而且也经常和别人打架,几乎天天被人找上门。人家领着孩子找上门,我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我,这样我几乎天天挨打,但我仍旧不改。我从小谁都不服,十分胆大。”“到了初中,学习仍然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老师闹别扭。有一次,我又和校长打了一架,他不让我上学了。后来,父亲向校长赔礼道歉,几经周折,我勉强又上学了。”此生考上高中以后,毛病依然未改。刚入高中一个周,便伙同其他两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严肃处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可是,不久他又伙同他人,把另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两月之久,赔了不少医药费,并被学校开除。由于多方努力,在写了保证书的前提下,两个月后又来上学。[主诉]“从那次打架后,我们两个被赶回家,我回家看到我家里人为了我的事整天奔走,愁眉苦脸,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下决心改掉老毛病,并把以后怎样为人处事写在家里的一个本子上。”“重来上学后,我就认认真真按照我所规定的做,做事非常谨慎。开始几天,除了和同学互相问候,其他的什么都不说,偶尔和同学们在一起,也不象以前那样,只是说些面上的话,同学们都说我变了许多。过了几天,我觉得这样非常难受,渐渐说话又多了起来,但对自己言行仍是十分注意,有时和别的同学闹得有点厉害了,就生怕得罪了人,也开始胡乱猜疑。有时看到别人目光有点特别,或者和我说话时面部表情有什么稍微的和以前不同,就十分紧张。对老师见到我的表情,我也十分注意,稍微发现点什么就胡思乱想。同时,对老师、同学对我的看法和评价也十分关心,与有的同学闹点小别扭,就生怕他在背后说我坏话,便努力使自己与所有同学都保持良好关系。但以前的有些坏毛病仍无法改掉,如遇事总想显示比别人强。同时,自那件事后,村里人对我的看法也有了新变化,所以,我重新上学后,非常小心,觉得如再被开除回家,我简直没法在村里呆下去了,因而,干什么事都前思后想,每干完一件小事,都重新想一遍该不该这样做。”“到了后来,特别是考试时开始焦躁,如看到笔头有点小裂缝,就用透明胶粘起来,虽不影响写字了,但还是老觉得别扭,老是想它。心里知道没事,不应该想,可是又总是想,心里很烦躁,影响了考试。后来考试时,偶尔感觉到鞋底有点不平,腰带有点紧,就感到很不舒服,就老想,心里想不去管它,可是越想不想,就越想。其实鞋底根本就很平,腰带也不紧。自此以后,平时上课也想,无法好好学习。后来又发展到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也想。这一毛病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后来我又开始嫌别人脏,嫌东西脏,总怕别人把什么病传染给我。有一次,笔不小心摔在地上,我就想,笔掉的地方也许有人吐过痰,也许有人的鞋踩过,于是觉得很脏,摸完笔后就什么东西也不敢摸了。还有一次,一个同学做了手术,我知道这种病根本不传染,但我仍然十分担心,有时这个同学碰我一下,我就十分紧张,把碰到的衣服的那个地方擦了好几遍才放心。”“再后来,对学习上本不该想的问题胡思乱想。如对 3是 6的1/2与 3是 6的 1/2倍,我就怀疑,心里也知道它们意思一样,但还是怀疑,就查找各种资料。就这样无休止地怀疑,弄得头昏脑胀,十分难受。就是买东西时也老怀疑算错账。”[诊断]强迫症的典型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冲突导致患者十分痛苦。由上面来询者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强迫疑虑为主)并伴有强迫行为。〔原因分析〕强迫症属于一种压力型的神经症,往往由重大现实生活事件引起。张某自从打架被开除以后,面对学校、家庭及村里人对其看法的三重压力,产生了很强的悔改心理。因而自返校后,为人处事十分小心,与前判若两人。但因其毛病时间已久,担心克服不掉,再度引起同学及老师的不满,因而对老师、同学的反应十分敏感,便加强自我克制,而越加克制,越担心他人看法,矛盾症结由此产生。随着压力的加大,矛盾的加深,矛盾冲突发生变形,由担心他人的看法发展为对自身物体及身体有关部位的关注,后来又发展到对他人的怀疑,最后发展到对学习内容的怀疑。强迫症状的形成往往以强迫性格为背景。张某原本性格开朗、大胆、满不在乎、不拘小节,自经历那次事件以后,力图改变自己的性格,由于改变和完善的途径不正确,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致使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孤僻、刻板和胆怯。这就具备了强迫性性格特征。[咨询过程及指导意见]患者于1997年3月份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面带愁容、燃怀。我请他坐下后,他便立即述说起来:“老师,我十分痛苦,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对一些事情产生怀疑,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弄得我十分痛苦,老师您看怎么办?”从他这几句简单的表述中,我已初步明确这是一种强迫症状,于是我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但他往往说不出来或语无伦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讲:“你这种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你必须完成一个作业,回去以后,你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把它写下来。第一,你这种症状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当时的具体感受是怎样的?最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第二,这种症状最早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第三,把你从小时候与现在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几天后,他来到咨询室,把完成的作业交给了我,具体内容如上所述。从他详细的叙述中,我进一步明确了他的症状特征,对原因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经过分析和考虑之后,制定了咨询的具体方案和步骤。第一步,向他说明他患的是一种心理毛病,是强迫性神经症中的强迫怀疑并伴有强迫行为。并进一步解释这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一般形成过程。同时,向他说明这病不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也不会导致精神病,以解除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第二步,与患者共同探讨病症的发生过程,目的是使他明确此症的发病原因,揭开患者心中的疑惑,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步,采用森田疗法具体施治。首先向他介绍森田疗法,并反复多次用事实说明如何顺其自然地学习和生活,对症状要采取无所谓态度,不回避,也不过于关注和思虑。症状发生时,不要在意,不去管它,该干啥就干啥。这样做症状就会逐渐减轻,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消除。其次,向他说明采用森田疗法的目的。顺其自然,就是为了打破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这个恶性循环,只要顺其自然,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症结就会解开,症状就会逐渐消除。这样就增强了他采用此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还配以认知疗法。具体解释应如何对待挫折,特别是详细说明,对待挫折关键是找到导致挫折的根本原因,并采用定确的理性的途径和方法加以克服,而不能对自己的一切都加以否定。同时要注意道德和行为修养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测试咨询中心,研究了心理测试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学”不同于“德育学”一样。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既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次会谈分析当事人抑郁的身心状态,第一次会谈是当事人姐姐对当事人冷漠、憔悴、孤独影像的回顾;第二次会谈是当事人本人对自己的无为、悲观的身心状态的感受与体验;最后一次为整合家庭式会谈,主要目的为协调家庭众成员亲子关系和检验当事人的咨询效果。咨询师采用现实及联想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抑郁来访者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及价值,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经过心理咨询辅导,来访者的消极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57-03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晨阳(化名),男,汉族,19岁,济南某大学大一学生,身高米,体重90多斤,身体虚弱,脸色焦黄,眼神呆滞,农村家庭,家里有两个姐姐,父亲退伍做建筑小包工头,母亲家中务农,家境中等;无精神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二、主要咨询问题

近半年来,精神不振,极度萎靡,痛恨父母,时常通过各种方式麻木自己,对生活的不知不觉,对家的不知不觉,沉迷于自己的麻木生活,无朋友无交流,对未来持有负面及悲观的想法,认为现在的问题将不会得到任何解决,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没有想解决的意愿,也坚信自己没有解决的能力和方法,自己活着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三、主诉

第一次会谈

(一)姐姐来访主诉

弟弟是家中最小的,父母亲为了要儿子,超生两胎,我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从小家里人都很娇惯弟弟,家庭经济也还算不错,弟弟一般要什么就满足其什么。弟弟初中学习很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第一年高考弟弟落榜,第二年高考依旧是失败,所以爸爸想办法为弟弟掏钱让他上了一所成人学历的大学。但是弟弟上学没多久,就给家里打电话表示不愿意上,父母没有在意;第二次,弟弟又提出想退学的想法,依旧遭到拒绝;第三次,再次向父母说明不想上学,父母严加制止。从此弟弟不再提及此事,弟弟也不再给家里打电话,生活费也不再给家里要,每次都是通过我来给父母要生活费。弟弟说,他的生活如此糟糕,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对父母没有一点儿感情,永远不愿再见到他们。

弟弟现在的个子,体重仅有90多斤,听弟弟说,近一两个月没有食欲,仅靠方便面充饥,不愿吃饭,每天泡网吧,不是因为喜欢上网,而是找事情麻醉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实在太难熬,太痛苦了。(说到此,姐姐哽噎……)看到弟弟这样,姐姐心里很自责,责怪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去体会弟弟的真实想法,反而同父母一起去强迫他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姐姐还说,高中有一次,弟弟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卖羊肉串,爸爸觉得丢人,就把他拉回了家,说家里不需要他来挣那两个小钱,还是在家里好好学习才是正事。于是弟弟以后不再想着做任何事,每天在家和父母也不进行任何交流,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间久了,家里人也都已经习惯他这样了,以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谁都不曾真正地从弟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真实感受和心理需要。

弟弟这学期开学走后,半年了一直都没有回家,此次回家主要是因为大姐刚生一小孩儿,他回家来看看。我看到弟弟如此差的精神状态,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咨询师分析

此案例属于典型的家庭溺爱型,父母因为太疼爱儿子,以至于操纵了儿子的一切,为儿子铺好了整个人生之路,可是儿子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儿子是有思想的,想自力更生,并且极力想摆脱父母沉重的爱的枷锁,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儿子从此明白自己无论怎样争取都是白费心机,于是不再主动,像蜗牛一样,躲在厚重的壳里,把自己深深地埋了起来,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儿子在内心上的主动和在父母面前的被动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导致现在的沉默和逃避。

(三)咨询师质疑及推断

通过来访者主诉,弟弟和父母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于激烈的争吵,那么弟弟为什么如此顺从家长,难道是顾及到家长的“爱”?家长这份“爱”到底在他身上达到什么程度?这么难以克服。既然弟弟遵循了家长的要求,为何又不能真正地从心底里说服自己去接受他们,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隐性的痛苦煎熬和自残的方式。

(四)咨询师建议

希望姐姐能够说服弟弟前来咨询,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但强调指出:姐姐不要强迫弟弟,而是尊重其意志。咨询的良好状态来自于求助者的主动寻求帮助。

第二次会谈

(一)当事人来访主诉

(整个述说过程都是哽噎着讲述的,父母的爱让当事人难以承受,以至于找不到自己,也无力挽回自己,更不想拯救自己。)

我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后来又到了奶奶家,初中才和爸爸妈妈居住在一起。我的生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碰不到可心的朋友,都是一些表面的熟人而已。所以我相信朋友是很难找的,更何况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朋友的日子,我不觉得无朋友没有什么不好。在家里,父母只允许我好好学习,除学习外,其他的任何事都不许我去做。因此,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当然学习也学不进去。高一时候我就已经有不想上学的想法了,暑假期间,我和同学去卖羊肉串,遭到爸爸的极力反对,坚决让我回家。后来又有一次,自己偷着出去打工,爸爸知道后,找到我并且又把我带回家。还有一次,我坚决离家出走,妈妈坐在家门口苦苦地哭着哀求着,甚至跪求我,让我别走,求我留下来。

这些事使我意识到,我不得不为父母着想,就算为他们而活吧。我决定就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只要我还活着,别管我心里过得快乐与否,只要活着,有一口气就行了。

高考的连续失败,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打击,当时也没有任何感觉,我已经很麻木了。后来父亲为我找了现在的这所大学,我原本想坚持再熬过这四年的,没想到一年我都熬不到,我在学校里无所事事,课程也不紧,我也无任何兴趣,初中时的兴趣这么多年全都被磨没了,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如何度过,经常性的失眠,很痛苦,于是选择上网来劳累自己,玩累了好让自己大脑能够休息会儿。如今的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我全然不知,就如同植物人一样。

近一两个月来,我没有一点儿食欲,一两天都不知道饥饿,实在饿极了,就随便拿方便面充饥。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我会使劲吃,并不是说我食欲多好,而是装给父母看的,其实在外面,我是一点儿吃不下去的。现在上了大学,更是没有任何食欲了,当然吃不吃也更自由了。我很明白,就算我心里愿意再为自己的父母及家人煎熬三年,可是我的身体估计也不会等到那一天的,但我没有办法也只能如此。我不想和任何人沟通,沟通了也没用,结果依旧,又不能改变什么;就是结果改变了,又能怎样,更何况什么结果对我来讲,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并不想从自己现在萎靡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这么多年我都是这样度过的,还在乎这几年吗?在自己的壳里生活很安全,没人打搅我,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尽管我知道自己过得很痛苦,我也宁愿这样。

对于家,我没有任何感觉;关于父母,我不恨他们,只怨自己没有本事,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懒散、邋遢、不争气、冷血的孩子,我宁愿他们这样看待我,就当白养了我,他们的心里或许才能平静些。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真实愧疚想法,只有这样,我觉得自己不欠父母的,父母也不欠我的,我们双方扯平了。这次回来,专程来看望大姐的,看到大姐一家过得很好,也看到二姐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两个姐姐都过得还不错,我知道我存在的作用也已经不大了,我存不存在对家人来讲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存在只会给他们带来累赘和痛苦。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对自己是否继续活着深深地思考过了,对此问题,我已经沉思了很多年。

(二)咨询师分析

这是一个家庭功能给孩子带来极其负面影响的案例,长期的父母的沉重之爱使孩子迷失了自己,进而找不到生活的动力、目标和方向。同时由于孩子长期封闭和压抑自己的性情,导致严重的自闭症,无法从自己的壳里走出来。更关键在于,严重的自闭使当事人产生了更为可怕的问题,其活着的意义就是一个躯体的存在而已,只是暂时地为他人活着而已。这是父母之“爱”的悲哀。爱能创造一个生命,同时爱也能摧毁一个生命。

(三)现实联想治疗

当事人很明白自己的问题,更知道自己的原因所在,所以再用精神分析已不见效果,只会强化当事人的感受,使其更痛苦,无法自拔。所以具体采用现实治疗与联想假设策略,避免聚焦于目前症状及现状,使当事人的注意力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生活状态,剔除习惯性消极思维模式。

要求当事人闭上双眼,思考好后,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现实联想一:如果按照当事人的意见,就此听之任之,不去改变目前状况,结果会怎样?启发当事人思考,年迈的父母会怎样?年轻的姐姐会怎样?母亲可能会因过度悲伤……而姐姐们可能会一辈子带着弟弟的阴影活下去。询问当事人心里有何感受。

现实联想二:如果要改变自己,外在的阻力已经不存在,因为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他们以后不会再干涉你。而最困难的在于你自己,之前曾经企图走出来,但苦于父母及家庭外力的阻挠,没有成功,而现在外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支持你,都在帮助你,你只要尝试着往外走一步,路就会越走越宽。为当事人描述未来美好的生活情景,激发其想象,给其信心。

(四)咨询师认知治疗

1.人活着的意义首先是让自己快乐地活着,然后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咨询师采用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让当事人明白不同人活着的不同理由,改变“当事人仅仅为他人为父母活着的狭隘孝道观念”。

2.在自我改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信心不足或者抑郁情绪的反弹,这是合理而正常的心理迂回现象,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和害怕,这时需要用联想法激发自己去想象美好生活情境,用以消除自己的生存疑虑,增加生活自信心。

第三次会谈

(一)父母来访主诉及反馈

母亲娓娓道来:家里有三个孩子,孩子爸爸退伍后,一直都在外忙于工作,赚钱贴补家用,我是在家里带着两个女儿,从事田间劳作。儿子最小,看得比较娇贵,我们做父母的担心照顾不好他,所以从小让他的姥姥和奶奶把他看大,直到上初中时,才把儿子带到我们身边生活。起初,孩子是跟我们有些陌生,但是我们只是拼命想着挣钱养家,没太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只是从物质上极力满足他,心想我们挣钱也是为了儿子,于是儿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只是希望儿子某一天有出息,我们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只要考上大学,我们也就知足了。为此,自然地对儿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然,我们并不懂教育,只是一味地督促儿子要努力学习,给他制订各种目标,考什么样的大学,从来都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回到家就让他进屋里学习,有时候也会不断地总是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作比较,总感觉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情急之下,说话语气也很苛刻严厉。可越是如此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是一天不如一天。不但成绩越来越下降,就是人也越来越沉默。直到高中,孩子开始厌学,甚至想退学。孩子几次有想在假期锻炼一下自己的想法,他爸爸坚决不同意,只在乎他的学习,不许他做任何事情。连续的高考失败,更加使他对学习没有信心,也让他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没用的人。没办法,我们只好给孩子买了所成人大学,不管怎样,终究能够获取个“大学生”的名誉吧。这样我们的脸面也不会全部丢尽完。上了大学后,一学期里,孩子也不接我们的电话,放假也不回家,总之就是不理睬我们,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二)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自评:来访者自我感觉心情豁然开朗,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生活中并非他一个人独行;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那种自我一无是处的感受荡然无存。

2.咨询师评估:来访者精神焕发,气色好转,能够主动与咨询师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3.父母反映:明显感觉到儿子的进步,开始主动与家长交流,居然主动说要吃父母做的饭菜,亲子关系已经从之前的冷漠开始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正德.心理咨询[M].台湾: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

算。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心理咨询案例的写法,与格式都是沿用的论文格式,属于论文的一种。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