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余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余倩研究论文

毕业院校 莫斯科大学文学系(原苏联) 代表作品 《他山集》、《戏剧笔记》、《俄罗斯回声》、《我爱这片天空》等 童道明(左)与濮存昕[2]1937年,童道明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杨舍镇(今张家港市)。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童道明先后就读于长春市四中、江苏省梁丰中学、江苏省立丰中学、南箐中学与北京市第五中学。[3] 1956年前往原苏联留学,1960年肄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系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因写作学年论文《论契诃夫戏剧的现实注意象征》受到导师赏识,自己的学术兴趣也转向戏剧文学;1962年在《文汇报》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几点认识》[3]。 1963年后开始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梅耶荷德简介,先后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4] 1978年后开始发表戏剧、文学与电影、电视方面的评论文章,他的戏剧评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非谈》、《梅耶荷德的贡献》等梅耶荷德简介,受到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5] 1996年起尝试剧本创作,2009年发表并上演《赛纳河少女的面模》,这是一部通过纪念学者、诗人冯至,表现经历特定历史时期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生命风光的作品[6]。 论文集:《他山集》童道明先生著作封面集锦(10张) 、专著《戏剧笔记》、《我爱这片天空(契诃夫评传)》。 散文、随笔集:《惜别樱桃园》、《俄罗斯回声》、《阅读俄罗斯》、《潘家园随笔》。 影视剧评论集:《文化的魅力》(与蔡骧、余倩合著)、《我知道光在哪里》(与濮存昕合著)。 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戏剧卷》、《世界经典戏剧全集》(20卷)[7]、《百年契诃夫》。 译著:《梅耶荷德谈话录》、《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普拉东诺夫》[8]、《可爱的契诃夫》(副标题:契诃夫书信赏读,2015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9] 一生不忘恩师嘱托 童道明22岁那年在莫斯科大学选读了契诃夫戏剧班,指导老师是拉克申,后来成了苏联著名的学者。童道明仍然非常感谢拉克申的知遇之恩,他回忆“当年上到大学三年级时,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国治疗,临行前拉克申老师对我说‘希望你回到中国之后,不要放弃对契诃夫和戏剧的兴趣。’这句话对童道明影响很大,决定了他毕生的学习方向“契诃夫和戏剧”。 八十岁开始写公众号 童道明眼中契诃夫是个谦虚的人,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哲学理念上接近谦卑,而是他从来不以自己是个大作家自居。童道明认为学习契诃夫应该从他的简洁开始,因此长期以来他发表文章都有对字数控制的自我要求——稿件在报纸上发表要在1500字以内。2018年童道明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同时也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定,每篇文章最多不能超过400字,一年间童道明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已经发表了许多文章,但每篇字数均在标准内,他认为这样严格的要求也是自己学习契诃夫最直接的方法。[1] 2019年6月27日上午9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在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2岁。[1] 童道明是中国戏剧界公认的契诃夫研究专家,其剧作力图表现契诃夫、曹禺两位戏剧大师的戏剧精神,以“传承人文精神和悲悯情怀”为特色,在戏剧创作中别具一格。(新京报评)[1]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演讲稿 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 文章 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我为大家整理了转正答辩的 演讲稿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 转正答辩的演讲稿范文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4班的**。 去年的那个夏天,我们一起经历了高考,在学业方面,大家都收获了***的 通知书 ,从四面八方相聚南京,相约**;而我,也同样在自己的政治追求方面,收获了一份新的开端。去年的6月1日,在***市***中学,我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开启了预备党员的身份。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这一年稍纵即逝,转眼在**大学即将结束大一的生活,而我也这里接受党组织的考验,进行转正答辩。 逝去一年,是**大学这个大平台助我成长的。“学习生活”是纬线,“活动参与”是经线,细细密密地 编织 出了我这一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当然,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对于支部建设,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答辩。 第一部分是学习生活。我们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从小学生、中学生,到现在的大学生,“学生”这个词汇始终伴随我们左右,所以学习终究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对于这一点,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上学期必修的绩点在年级包括培优班在内,排名并列第五。当然,我不仅仅想要自己成绩优秀,也希望大家都能共同进步。我平时担任我班的物理课代表,同时也是我班学习小组的物理科目的负责人。学习小组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够努力认真,共同进步,我们主要负责收集学习资料,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技巧,讨论 学习 方法 ,交流 学习 经验 ,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同学们答疑解惑……一起带领XX4班,在学习的漫漫长路上,攀登一个个高峰。 第二部分是活动参与。如果说学习是主旋律,那么活动参与便是它的插曲。纵然是插曲,依旧会奏出最美的旋律,让其锦上添花,绚烂多彩!所以,大学的生活并不像高中那样三点一线的单调,不要将大学变成又一个高三,做一个人的苦行僧会得不偿失。我有参加 网球 协会,纵然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周末去打打网球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是我们几个预备党员参观雨花台的照片,雨花台是烈士们的丰碑,这些英勇就义的先驱们,他们铮铮铁骨、殷殷热血,看到他们让我身体内迸发出无穷的能量;这张照片是我们班做团日活动去雨花台照的照片,“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时代青年”的签名让大家都热情洋溢、激动万分,毕竟我们的肩膀上面,担负起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雷锋日的活动照,虽然捡垃圾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重点在于雷锋精神需要长驻我们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我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共勉!这是在渡江胜利纪念碑前照的,纪念碑的形状就恰似一只胜利归来的风帆,这是在长江江畔,望着湍流的江水以及雄壮的长江大桥,不禁感叹六十多年前的战士们英勇渡江的伟大!前几天,我们还刚刚忙碌完与后勤集团支部共建的策划,这是写的 策划书 ;除此之外,文娱方面我有参与,这是我在去年迎新晚会上跳华尔兹,这是前几天参加趣味运动会的活动照,另外我也参与了去年校运动会开幕式的方阵表演…… 第三部分是支部建设。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切实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毕竟我觉得包括我在内,这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很多,我们可以定期的进行交流与讨论,毕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得面向未来,让曾经的覆辙不再重蹈,让过去的华章继续延续。其次,也许有人会觉得和党有关的活动,就是除了学习再学习,感到枯燥,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因此党的思想 教育 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层面上,而要加强实践,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去亲身参与其中,切实为他人服务,才能真正体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 。另外,在大学生活的背景中,在学业与就业的压力下,脱离实际空谈党建工作,只会使党建工作失去内涵,变成一种外在的形式,我们在强调基层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应与其他工作结合在一起,党建工作要为稳步发展的**大学服务,要为唯实创新的**大学人服务。 “共产主义”是一个美好的期冀,纵然遥远,可是有在座的诸位和我在一起,那灿烂的愿景终将会变成中国不久的将来!让我们一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谢谢! 转正答辩的演讲稿范文篇2 尊敬的张区,亲爱的肖姐、肖助,各位优秀的经理人: 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外勤的转正答辩会,给予我转正的机会。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在此衷心的向各位表示感谢!我是梦泽园的行政经理余倩,于20XX年5月25日正式加入中联地产这个大家庭,经过一个月的实习于20XX年6月21日 入职 成为梦泽园分行行政经理,这是我初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内心十分珍惜的人生际遇。自入公司,至今已三个月有余,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最初的时候内心常常感到惶惶不安,可能是因为初入社会,压力较大。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压力的存在,一来使我有足够空间激发自身潜力,二来使我在工作上比较虚心谨慎,乐于进取;经过这三个月自身的努力和我们优秀的行政外勤的倾力扶持,现在我已对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下是自我 总结 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个人的改善与进步,希望得到认可。 1、业务操作上虽然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很多细节还有待自己去摸索去请教学习。但是平常工作中我会虚心请教,善于总结错误,举一反三,使自己尽量避免去犯一些类似的错误,努力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从而使自己在业务上也得到一些一定的提升。我相信很快我就能熟练掌握业务操作,为自己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工作中发现有问题也慢慢养成了及时记录下来的好习惯,这样不会导致因很多重要事情搁置,得不到妥善处理,也慢慢分清了事情的轻重缓急,能够独立处理相关紧急事件。最重要的是心态比较端正,能够正面看待事情积极处理事件,不会徇私夹带私人感情,能够在心态上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相信:成功源自心态! 3、前2个月执行力并不是很强,在分行没有特别的树立威信,使分行管理做得不到位,但是这也可以说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战略方针,我首先考虑到的是要让同事从心底接受你,只有从心底接受你才能真正认可你配合你的工作,前2个月我几乎很少进行罚款,只是进行提示和口头警告,次数多了他们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我的工作都会很积极的配合,慢慢的我开始在分行变得强势,这样既给同事接受改变的过程,养成好的习惯,也能使他们尽快适应我,配合我的工作。使我能更好的管理分行。就让时间来检验我战略方针的实效性吧。 4、和经理人的相处比较融洽,梦泽园的三位经理人都特别支持我行政上的工作给与配合,对各自组员也要求较高管理比较到位,使我在日常工作中也减轻了不少负担,有问题我也会及时和经理人反馈,经过经理人的认可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经理人也会跟我提出好的建议和对我的期望,虽然离达到他们满意状态可能还有些差距但是我想只要沟通无障碍,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也一定可以慢慢朝着他们所期望的状态前进。 5、目前本人各方面能力尚需提升之处还很多,为发展自身能力,也为了更高工作能力,需制定个人发展的近期及长远目标,我希望适当的压力能够促使自己力求上进,给自己以进步的动力和提升的空间。转正申请可以让大家来检验我的工作使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更大的突破与进步。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加倍付出争取得到大家的认可。 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转正答辩的演讲稿范文篇3 大家好: 刚才听了七位同志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汇报和论文答辩,非常精彩,通过一年来在基层不同岗位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你们向厂交上了一份很好的答卷。今天作为观众参加会议的还有今年新分来的40名二学历大学生和研究生。本来,厂里还计划让今年新分的应届大学生一同参加这次会议,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九月份才能到位,没能有机会领略今天七位同志答辩的风采。对于在座的40名二学历大学生、研究生,也包括未到的应届大学生,一年后面临的将是同今天这七位同志一样的定级答辩,也要站在这里汇报一年的学习工作成果,希望你们充分珍惜利用现在的时间,一年后向厂里交上一份更精彩的答卷。 因为近年来我厂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公司为我厂补充的年青员工较多。可以说,你们是采油一厂的希望和未来,过些年,通过努力,你们将成为我们厂发展的中坚力量。厂对你们寄予着深厚的期望。在此我想提几点希望: 一、希望你们珍惜青春,规划好人生,切莫虚度光阴。 青春是个非常美好的词,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她代表着健康、自信、活力、精力、勇气,还有创新等等。这些特征不是人一生中任何年龄段都有的,它决定了有一些事,你只能在这个年龄会去做、能去做、能获得成功,或可以积累一些经验。 青春的质量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因此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尽早明确目标,规划好近期目标与长远理想,不断增加青春的厚度。 一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相信企业,只要肯付出,不断努力,就会被承认。对自己要有信心,要带着信心做人、做事,不能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就退缩,止步不前;二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我们走出校门时间还不长,实践经验还比较少,知识结构还不是那么完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还需要逐步形成。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把握年龄优势,自我加压,认真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更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要主动拜他们为师,努力把他们的好经验、好作风学到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丰富理论知识结构;三是要有创新精神。青年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敢闯敢干的特点,希望你们在工作中,要把这些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大胆创新,用你们的才智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水平,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要树立竞争意识,敢于挑战自我。要善于开动脑筋,学会分析事物,用积极的心态和稳妥的方法,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社会经验。要避免年轻人思维简单,办事莽撞,轻率浮躁的缺点,最大限度发挥出青年人的优势,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二、希望你们踏实做人,扎实做事,切莫好高骛远。 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来到工作岗位上,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我们面对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进入社会,面对的是两件大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 要踏实做人,要学会做四种人:一要做正直清白的人, 不能做亏心人。只有这样,才有服众的底气和受人尊重的资格;二要做诚实的人,要讲诚信。“真诚换真心,诚信值千金”,最大的真诚可以产生最大的信任,最大的信任可以产生最深的友谊;三要做有心量的人,要宽厚为人。越是宽容他人,就越容易得到他人尊重。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为了一句难听的话而耿耿于怀,一定要珍惜同志之间一起共事的缘份和机会;四要做有涵养的人,要在生活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修养。涵养可以使人稳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轻狂,和气而不盲从,是做人的魅力所在。 要扎实做事,一要低调做事。要遵循规律、扎扎实实、做事不张扬,少说多干。在工作过程中,要确实摆正位置,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二要用心做事。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工作当作自己责任,敢于承担责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忠诚事业,把个人的价值取向与采油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尽职尽责搞好工作;三是做事要讲方法。想不想做事,愿不愿做事反映的是工作态度和作风问题。会不会做事,能不能做成事,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理出条理。做事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人做事切记不能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心就静不下来、沉不下去,事业上就很难有所成就。实现理想必须立足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正视现实,接纳现实,正确了解、认识、评价自己,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实际,空谈志向。现在,大家相对都比较年轻,要通过勤学苦练,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三、希望你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在实践中努力锤炼自我,早日踏上人生节拍,切莫牢骚抱怨。 到今年8月17日,参加答辩的7名大学生上班已经整整一年了,在座的二学历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开始走上石油工作岗位。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收入,有了独立的生存的能力,但不代表有足够的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不代表已经成熟。成熟是成长的过程,是在历练的结果。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转换身份,转移角色。一个有追求的人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去适应,磨合,融入。 抱怨是人们生活中常犯的毛病。个别人感到工作岗位不如意,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发挥,工作上不能早出成果,大材小用,或者自己的领导还不如自己学历高,有的事还不如自己明白。于是就抱怨领导为什么不用自己,抱怨自己为什么要让不如自己的人管着。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摆正心态,艰苦的环境使人成长,打牢功底,才是获取成果的基础,要静下心来才能有收获。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每一个人成功都有成功的道理,身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工作中,要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讲大局,讲团结,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同志们,基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大学生施展才干的舞台,更是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因此,青年人要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大学生到基层培养是我厂党委确立的一个重要的干部制度观念,是一个人才培养流动导向。一方面,促使大学生“下得去”。基层需要人才,大学生本身也需要历练自己,提升自己,基层面貌也必将因此发生更多变化;另一方面,促使优秀人才“上得来”。基层造就了人才,人才又有了上升通道,基层激荡成一潭活水,变成了干部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成长成才最终要在实战中磨砺,经受实战检验。可以想见,若干年后,当一茬又一茬既有丰厚 文化 知识、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年轻干部,从基层走向机关,走向领导岗位、专家岗位,那将是一支多么壮大的有生力量,将会带来多么令人憧憬的新变化。我希望大学把握现在,珍惜时光和发展机遇,踏实做人,扎实做事,演绎一生精彩。 看完“转正答辩的演讲稿范文”的人还看: 1. 个人转正述职报告范文 2. 员工转正答辩自我介绍 3. 试用期转正述职演讲稿范文 4. 公司员工申请转正演讲稿 5. 房地产转正述职演讲稿

研究余华论文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至2020年,关于余华及其作品的论文或专著研究大概有50多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但也有部分国外学者的论文。这些研究主要从文学角度,如余华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文学理论;历史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文化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等。

摘 要: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余华却在其90年代创作中发生了清晰而明显的转型,在叙事上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叙事主题由暴力走向苦难;叙事话语从冷漠走向温情;叙述人主体性向人物主体性的转变;叙事时序由颠覆到有序,毕业 论文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 语言文学毕业 论文 。 Abstract: Send but Yu Hua , representative of writer happen clear and obvious transition in creating in the 1990s as pioneer, the transition in narrating shows mainly: The theme is moved towards the suffering by the violence to narrate; Narrate words from cold and detached to move towards tender feeling; Narrate peoples entity to transform into personages entity; Narration time sequence is subverted in order.,语文论文《 毕业论文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 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 》。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余光中研究论文

2003年12月16日至17日,由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文散文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学院田家炳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韩国、新加坡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余光中(台湾中山大学)先生作了《成语和格言》的主题演讲。会议研讨古代散文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古代散文的特征和发展。针对前人有关散文特征的论述,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认为,散文根本特性在于“散”即自由活泼、没有严格的文体规则。其次,立足实用,在实用上求审美,以审美求实用。其三,在语言运用上求简,力图用最少的文字达致最大的艺术密度。其四,以法古为高,在继承的基础上力图创新。在此基础上,他对古代散文的分类作了归纳。邓绍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认为,必须重视和继承中国散文“有容乃大”的特点,有利于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吴小林(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则认为古代散文的特征表现为明道、抒情、注重文气、崇尚风神、讲究谋篇布局和辞藻。阮忠(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认为,古代散文在发展中的多向流程是战国那个特殊的时代奠定的,在南北朝时散文的文体与风格基本定型,即散行单句式的散体文和骈偶化的骈文。这在中唐韩愈倡古文之际得到认定,从此开始了古代散文的嬗变时期,具体表现为韩愈所倡的古文,三袁所倡的性灵之文和桐城派的古文。从韩文到桐城派古文,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简单回归,韩文的散行单句、文道合一,创作上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经历了公安三袁的自我中心、性情主导之后,桐城派的古文讲究义法、辞章并不排斥性情,是韩文和三袁之文的新整合。关于先秦两汉散文,与会代表主要讨论了墨子、庄子散文、经学和两汉散文等。易闻晓(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认为,中国古代议论文的论辩原于“类”的基本观念,其思维模式是类推。墨子散文就是代表。墨家总结了系统的论辩方法,诸如辞以理长,以类取,以类予以及“三表法”等等。孙以昭(安徽大学中文系)认为庄子散文有极大的包容性、融合性,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的文章汪洋恣肆,平和清淡,在微妙飘逸中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尚学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认为经学的价值观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经典的崇尚,视经典为一切言行的依据。二是对道义的追求,以弘道为己任,以道义评判现实,显示出独特的人格特征。前者导致了两汉作家在创作中以经典为范式,依经立义,而不是追逐世俗、顺从当权者的意志。后者则影响到作家关注现实,锐意进取,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愤世情怀。张新科(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史记》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这包括了维护统一,忧国、爱国;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坚忍不拔,战胜挫折;勇于创新,敢于革命;崇尚德义,追求独立人格。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司马迁本人对历史的全面认识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体验等多方面的原因。关于唐宋散文,与会代表讨论了唐代的古文和宋代的苏轼之文。孙昌武(南开大学中文系)认为:唐代古文是在儒学受到冲击,佛教日兴且王纲解纽,分裂割据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思想运动的表现形式。与儒学复古相关联的古文运动,其古文往往是体现了新的儒学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佛教内容的。即使是韩愈,他的儒道观不同于汉魏的儒道传统,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充实自己的理论而具有新的思想境界。古文的产生是适应了对儒、释、道进行理性批判、树立新的文化传统的普遍要求。熊礼汇(武汉大学文学院)认为:韩愈倡导的古文,是实施文化整合的利器和结晶。在文体论上,韩愈古文的文体标准是既兼道、辞,又顾及功用特点;在人格精神上,韩愈以圣人为最高标准,强调古文家的道德修养、人格精神对古文的重要作用;在古文创作的特色上,韩愈以文明道,在创作上则惟正惟醇是求,他行文的猖狂恣睢、雄奇万变,正是他为人自强、自信、正直、果断、敢为的个性在起作用。刘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苏轼的思想模式和哲学特色是以儒学为主,积极入世,圆融释道,旷达淡泊,毁誉不移。其为文的求物之妙、了然于心和了然于口与手揭示了创作的艺术规律。在散文的理论上,苏轼提倡有个性、有独创性且多样化等,指导了当时的新古文运动。关于清代散文,与会代表讨论了方苞和魏源散文。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认为方苞的散文理念是:文学可以抒情言志,更是作者实践社会责任的利器;立言与立德、立功合一,文统与道统合一;作者应坚持自身的人品与文品,兼备道德修持及事功能力。对魏源的散文,吴小林认为:魏源在散文创作上主张经世致用,文质相称,变革创新。他提倡的宗经贯道,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新的意义,贵实尚华是要华实相胜,同时重变,要变法变古,逆潮流而动。他的散文简古遒劲,奇警有力。在桐城派古文盛行时,魏源不复依傍,尚用、尚变的散文特色对晚清散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现当代中文散文与中华民族精神之关系,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正反两面作出整体性评价或建议。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认为,当今世界无论大陆(尤其在新时期之前)、台港澳还是海外的汉语散文作品,都深受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的汉语散文史堪称“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一部民族审美性格的演变史和发展史”。王聚敏(《散文百家》杂志社)认为散文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呼吁建构21世纪新的“散文文化”。他断定中文散文是一种孕育产生于农业经济社会和专制政体,成熟于封建官僚士大夫之手的文体,这 就决定了古代散文或“散文文化”的某种“反现代性”和“封闭自足”等文化特性。所谓建构是要进行实质性的精神结构的换血,在意蕴情调的开阔性、立意风格的现实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情感质量的体验性、话语姿态的交流性和语言修辞的及物性等方面,创造“散文文化”的“先进性”。二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散文流派如西部散文和京派散文进行了探讨。范培松(苏州大学文学院)以理论家的勇气指出“西部散文”是世纪末最后一个散文流派。这个流派由贾平凹、张承志、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刘成章、杨闻宇等人组成。其散文精神的特质有三条:一是彰显自我生命精神的优越感;二是自觉捍卫边缘文化的圣洁;三是显映西部人的独特生活姿态、价值观和审美观。蔡丽(苏州大学文学院)从散文地域性比较的角度对范培松的“西部散文”说进行了呼应。她认为90年代以来,西部和江南成为“双峰”的姿态已经相当明显,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莽烈粗豪”,而后者的主要特征是“才情蕴藉”。曾令存(嘉应学院)认为“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可以说是少数具有‘世纪末情绪’的作家之一”。这集中体现在既具有现代精神文化品格,又具有现代主义艺术“颓唐美感”的“颓废”二字上。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首次将北京文化与20世纪中国散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说20世纪中国散文家对北京的崇尚和依恋表现为五种方式;而北京的地理气候之美、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深厚的胸襟、自由快乐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以及梦幻色彩等等,孕育了从容的叙述、美妙的意境、诗化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的散文文体。三是对散文理论批评中的民族精神有清醒的认识。蔡江珍(闽江学院、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专论新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范式,认为散文旧范式的根本弊病在于“非人的”文学观念,即无视人的主体价值的“文以载道”观;而“人的文学”的提出,“使散文文学的自律性被充分认知,使散文的个性理论得以成立”。她特别钟情于“执卷旁观的超越和自在旷达的闲适”这两种品质,可以维护散文的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黄科安(泉州师范学院)就朱自清、鲁迅等人“对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评价偏低”提出了批评,并独具慧眼地挖掘出徐志摩是第一位真正“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的理论家与作家;充分肯定何其芳关于“散文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创作”的主张以及独具艺术价值的《画梦录》。曾绍义(四川大学文学院)的《中华学者散文研究论要》,一是指出了余光中第一次提出“学者散文”的概念和概括了学者散文的本质特征两大贡献;二是肯定了喻大翔以专著形式在学者散文研究上的实绩,且有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三是呼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余秋雨等人的学者散文,以防意气用事。毕光明(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文体学、审美论、文学观、政治学、悯农文化和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杨朔散文的“悯农意识”及其所谓的“诗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理性批判。四是对台港及海外中文散文与中华民族精神独特关系的关注。李元洛(湖南省作家协会)认为余光中散文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乡关之恋、故国之思、文化之根和文字之结四个方面。他强调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余光中对中文的珍爱和在文学语言包括散文创作上的造诣与成就,是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黄维梁(台湾佛光大学)说,余光中是一位民族情感浓烈的作家,他写诗,成为“乡愁诗人”,也可以说是“民族诗人”;而写散文必属佳作,属“20世纪中国散文的一流作品”。余氏近期散文《山东甘旅》,其“民族精神书写,攀上了新的高度”。陈婕是目前第一个专论余光中写绘画或画家散文的人,她认为余光中散文写太阳意象比月亮意象多,是一个真正的阳刚派散文家。黄国彬(香港岭南大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观察力——谈余光中散文的过人之处。他说余氏观察力特强,心照毫纤,能注意大多数人不注意或没有注意到的事物及其关系;结果心中常会灵光一闪,宣之于口或发而为文,就成为奇趣,成为幽默,叫听者或读者感到惊喜。吕若涵(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多个层面论述了余光中散文对中国散文现代性的历史贡献。一是较早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五四散文,实施去五四经典的计划;二是创造了适应现代工业文明人的生存经验与感受的富有“雄奇之风”的散文;三是在散文的主题、题材、结构、节奏、文法和语言等方面有自己相对系统的理论主张。局限则是对经典的批判时有偏颇等。王晖(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认为余光中是创作与理论都通的通才,是真正的散文大家。余氏在散文理论批评上有独特建树,其散文理念的关键词是“知性与感性”,余光中从事散文研究占据着两大制高点:一是他的中西文化教育背景与文学修养;二是他手握诗、散文、评论、翻译、编辑五彩笔的卓越才能,如此,他在一系列散文理论问题上才有洞见。喻大翔(海南师范学院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中文系)就余光中的散文成就,第一次提出了“韩潮苏海余峰”一说。所谓“峰”,既是与海和潮相关的波峰或浪峰,也是如波如浪之群山中的山峰。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对余氏散文挺拔的气象、澎湃的气势、阔大的境界,一种阳刚风格的形容或概括。尤其是他前中期那种无所顾忌的实验性散文,充满了豪放之美,是一个世纪以来中文散文的经典文本。其二是说他对古典散文尤其是韩潮苏海的继承,在某一个时段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元明清直至现代以来,浪漫而抒情的较多,恣肆雄豪、飞扬跋扈而成气候的少。此说在会议上即引起异议和争论。

余光中是现代作家。简介: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2004年11月7日在海口演讲时告诫,台湾应为中华文化做加法乘法而非减法除法,不要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余光中在此间举行的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演讲,回答海南大学生关于台湾青年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余老说,一直以来台湾比较重视中国古典文学传承,大学研究或写论文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古典文学。但因政治原因,台湾近年奉行“去中国化”的教育,一些学校考核中国史地时,甚至仅考评学生台湾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使中华文化在台湾有窄化之嫌。 余老以沉重的语气表示,台湾应有包容的心胸,为中华文化的发扬扩大做加法乘法,而不是排斥的心态,做减法除法。在中华大文化这个大圆中,所有圆都是同心圆,圆心可以无所不在,圆规(边)则广大得无迹可循!否则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自己民族的本位文化,中国文化将被欧风美雨吹得漂零不堪。 余光中今天为来自海峡两岸的五百余名青年作题为《中国诗歌的天人合一》专题讲座,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信心拈来,娓娓而谈,让海峡两岸的青年们深深体验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好和深远。他笑言,今天和青年们在一起他也变得年轻了。应学子的请求,余老还现场朗诵了脍炙海峡两岸的《乡愁》。

他是现代的~~~不属于哪个朝代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 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盈余质量研究论文

卢闯、杜菲、佟岩、汤谷良,2010,导入EVA考核中央企业的公平性及其改进,中国工业经济,6孟焰、刘俊勇、李玲、卢闯等,2010,管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会计研究,5杨棉之、孙健、卢闯,2010,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会计研究,4王化成、孙健、邓路、卢闯,2010,控制权转移中投资者过度乐观了吗?,管理世界,2,116-121卢闯、李小燕、孙健,2010,盈余质量对控股股东掏空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116-121卢闯,2009,掏空、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科学决策,8,27-31Xu bin and Lu chuang, 2008, Bi-Objective Stochastic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model on investment combination, ICIM 2008, ISTP王化成、孙健、卢闯,2008控制权转移中的微观市场反应——基于丹东化纤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8,138-144王化成、刘亭立、卢闯,2007,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11,109-115王化成、姚燕、卢闯,2007,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中国会计评论,第5卷第3期(总第10期),327-342Wang huacheng, Yinmeiqun and Luchuang, 2007, Dividend-price Ratio, Dividend Growth and the Future Returns,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4Th) August 20-22, 2007,Harbin, , 1603-1608王化成、李春玲、卢闯,2007,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122-136王化成、卢闯、张磊,奥柯玛危机解读,2007,财务与会计,1,25-26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2006,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8,29-36廖冠民、卢闯、陈勇,2006,股权结构、财务困境成本与困境公司绩效,南开管理评论, 6,68-73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中国软科学,10,120-124李小燕、卢闯,2004,基于业绩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构想,会计研究,5,71-74李小燕、卢闯、游文丽,2003,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信用等级与业绩相关性研究,中国软科学,5,81-85王化成、程小可、卢闯、姚慧敏,2003,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理财者,4,24-29

其实20、中西方会计差异比较问题研究估计资料是极好找的,嗯,当然对英语有点要求,从实际工作来讲,会计毕业论文不如选一个上市公司做一份财务分析报告,对自己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从题目来讲,38.“ 成本管理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探讨” 比较好写,因为具体,也贴近实际,但资料需要采集、归纳、总结,而别的题目不是大,就是空。不知道你说的“好找”的什么概念。写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不能收集别人的资料拼凑。

个人觉得如果是会计本科论文的话,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要比上市盈利能力好写一些。原因就是首先虽然两个分析需要的指标都能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四大报销以及各种指标得到,但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更容易计算,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而盈利质量分析包括盈利现金比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毛利率。个人认为指标越多,更容易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进行综合性分析。其次,从意义角度来说,分析一个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能够相对轻易的分析出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毕竟成本费用、营业成本、净利润、资产和费用就在那里摆着的,而盈利质量分析就分析的是企业披露的指标是否真实,现金流量表有没有问题,事实上实际分析起来,很难去界定盈利质量的高低,很难去判断企业披露的信息是不是可靠。当然,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区别来说的话,就是盈利质量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盈利能力)的优劣程度。前者是对信息的评价;后者是对企业的评价。

余秋雨研究论文4000字

余秋雨是纯SB,绝对够纯,没半点杂质!

我看余秋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总给人非常沉重的感觉,没有办法能够呼吸似的重。因为如此,才好几次放弃读下去的念头,但是此刻我看到的,不只是他对文化的理解,而是对世态的忧,怜,悲,愤。一个经历过苦难并真切感受到的文人的伤世情怀。他来到支离破碎的敦煌哀叹,来到塞外故城哀悼,来到雅典卫城前感受古人的气势,来到印度河边亲眼目睹惨不忍睹的一幕幕。……他的散文非但不华美,而且残酷地令人不忍看下去,因为他呈现了世界的另一面。“在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现场,一个母亲高举着婴儿喊道;‘他还是个孩子!’然而喊声换来的 是笑声和枪声。她原以为还有一个在人性边界上的最后前提,事实上这里已经没有这个前提。”这是他在阐述作为一个前提的文明,被与野蛮混淆时举的例子。我看到的是一个对一人性泯灭的发指,在他看来这是文明的丧失,或是对文明概念的混淆,正是他苦苦追寻,四处漂泊,去挖掘的东西,拿出最残酷的事实,最悲凉的现实,让我们自己看清自己的面目,引领我们回归文明。于是我完全理解了他,有人说他的东西太旧,太迂腐,太拘泥,在我看来都不足与这个主题所表达的东西相抗衡。因为他唤起了我放眼世界,看清世界的心理,也是明白了,在现实美丽色彩包围下,文化道德缺失的不争事实。在这之后,我开始沉默,然后看周围的世界。仿佛是从一个天使乐园下来的我,发现在梦里已经睡了很久,很久。骄傲的我们,在美丽繁荣路上,作为新世纪的宠儿的荣幸,已经看不到身后的世界。贫穷,苦难,和失落。“有一天上海街上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失火,驾驶员请求乘客们下车推一把帮助发动,请求来请求去,下来推车的是一帮去春游的小学生,大人一个也没有下车。小学生们憋着吃奶的劲儿竟然推动了这辆挤满大人的车,而当他们上车一看,他们原先的作为早被大人们抢走。——车上的大人们怎么了?怎么会卑劣的如此一致?堂堂七尺、衣冠楚楚,却一起丢失了文明石灰最基本的前提?”余秋雨先生的忧让我们更忧,而事实却仍在我们周围。一个全身瘫痪,四肢变形的小孩在地上滚爬,泪汪汪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人们,哭呀喊呀,可是除了给钱的孩子外,也只有那些教训孩子不该给钱的大人们停留过了。走出学校原来如此,世界早已不是课本上教的那么高尚,也已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了,也许我们的父母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让我们不耻,也许在年少时他们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但一切都变了。善良的小孩子在被一遍一遍的教导后,天真善良的心也渐渐伤害,明朗活泼的心情也从次暗淡,麻木。一个不忍伤害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那个阿姨忘了。”是因为孩子做了好事后,那阿姨连一声谢谢都不说。这一切,余秋雨先生是看到的了,他写道:“人类的童年和成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构,?文明的建造和失落,竟如此快速?我们不能不惶恐,今天欢天喜地地推着车的孩子,会不会过几年也成了不推车的一群?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难道只会教会他们剥除文明?”于是,他带着他那被历史文化的沉重累得筋疲力尽的身躯,走成百岁老人的精神仍在出走。留给我们苍老的文字,一行一行,一篇一篇,这样的呼唤。对于一个留意人类文化发展,特别是关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的学人来说,不可能不思考余秋雨及其存在的意义。余秋雨,为中国文化人创出了一个独特品牌,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人呈现了有史以来最多元化的走向:有的当了官,进入了改革这场大戏的导演行列;有的下了海,进入了改革这场大戏的演员行列;有的继续治学,并将学问和现代人性有机结合起来,尽力为改革这场大戏提供有价值的参照;也有的干脆当观众,代表自己的利益阶层,对演出提出或褒或贬的意见,还有的流向欧美,是否怀有更大的企图,只能进一步观察……都不失为时代的弄潮儿。这其中,有几个新品牌很值得特别提出,诸如:冯骥才深恐民族文化在西化中悄然失落,致力于其开发和保护,显示了对民族文化的由衷怜爱并真诚负责的伟大态度;王蒙不当文化部长后似乎有归隐之态,仿佛对现代人性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并多以谈话聊天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张贤亮是把天然民族文化高度商品化的代表,走出了一条文化人经营文化商品的成功之路;余秋雨则是结合市场,把学术大众普遍化,把文化更加文化化的杰出代表,并与媒介有机结合,创造出明星效应,成为抢眼的亮点。在我看来,秋雨先生是个一有广博学问二有深刻思想三有宏大视野四有规范人性的人,因此他才有能力创出学者并不亚于影视明星的社会效应,为学人赢得尊严,为文化人独创一个品牌,并且并不丢失学者的性质及风范。我们知道,秋雨先生原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他能从这样一个令人羡慕或被人追逐的岗位上撤出来,走上自己开发自己自己经营自己的道路,本身就是令人钦佩的超越,没有文化底气的人既不敢这么干也不会舍得这么干。他去考察的人类文明发源地,基本上属于落后地区和危险地区,以秋雨先生年龄名望和已拥有的生存状态,他没有必要冒任何风险,但他为何要做?这只能用关心人类文明发展来解释。不论如何,总比没啥本事坐在大位上装腔作势的家伙们伟大的多,这应该是个起码的认识。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这话虽对文艺的独立性有破坏性并增强其工具性,但从服务角度和教化角度说,永远都是正确的。因为文艺总会有个受众面的问题和市场问题。文艺只是文化的主体,不足以涵盖文化的全部,再扩展一下,整个文化也应该是人民大众的。目前把文化同全社会结合同人民大众结合同市场结合的最好的是谁呢?就人文学者层来讲,只能是余秋雨。余秋雨文化散文在文坛的确是独树一帜的,既是文化人深入思考的直接导体,又是文化重新整合的有益参照。当然,拥有余秋雨思考的人,未必只余秋雨一人,但你没写出来,只能证明没有。即便写,也未必采取余秋雨方式。余秋雨以游记散文方式,自然地融入了人类文化这个严肃命题,这就把学术问题通俗化了,大众化了,社会化,普及化了。假如象一般学者那样,只会用常规刻板论文去写,就不可能产生如此广泛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在学者和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作者本人来说,既可甩掉对学术著作刻板要求的枷锁,发挥自我优势,又可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美感中感悟人类应该共同关注的学术命题。这确实是个贡献。况且,余秋雨打破了世俗社会被演艺界所垄断的格局,创造了作家或学者并不亚于各“星”们的社会效益记录,这在中国学者品牌创造上,也是个独特贡献。可见,大文化人,大思想家,大作家,必须尽快转化为大俗家,大众家。否则,路会越走越窄。舍弃了人民大众,什么也干不成。余秋雨之所以被广泛认可,恐怕不全在于其高贵的思考,豪华的知识阵容,风格的老道成熟,表达的分寸感及遣词造句的精妙,而在于有平民之心,大众之心,真正属于天下人的心。一个不关注人类命运及其文化的人,一个鼠目寸光、心地狭隘的人,不可能写出这种东西。我以为,有的作家还不一定能称其为学者,有的学者还不一定能称其为作家,但他们都是文化人。只有当作家和学者融为一身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大文化人,才能显示超众的价值,因为这样的人,才可能充当构筑一个民族文化的主将。我认为,秋雨先生已具备如是特点。就我本人来说,秋雨的见识,同鲁迅的深刻、巴金的真挚、李敖的胆魄一样,给我注入了不可缺少的思想文化营养,是当代作家和学者中给我启示较多的一位。秋雨先生调动自己的思想存储及其全部营养,孕育了秋雨文化的牡丹,足可以宣告一个生命的辉煌了。无论是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对于他自己,够了。以秋雨先生的年龄,也该歇歇了。说到秋雨先生停笔,我虽以为合于规律,但却不大敢信,因为思想家是很难停止思考的,而只要思考,就难以控制表达欲。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风雨天一阁》的文化品析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一直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更倾注于文化方面的塑造.散文中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觉,用其独特的视角,用文化的聚光灯来表现文化的脉络与韵意.余秋雨还大胆的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因此,在他的《风雨天一阁》散文中主题是很突出的,文中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作者还用准确、通俗的语言体现出其散文煽情的特点.本篇论文拟就其入选中学语文读本的《风雨天一阁》这篇散文从文化的角度上进行一些个人的品析.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获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其第一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 )的旗帜,他的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因而受到读者喜爱.《风雨天一阁》这篇散文是 余秋雨先生在他1991年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它甚至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中文网站或杂志上,从而也就顺理成章的入选中学语文名篇了.一、《风雨天一阁》的文化视角《风雨天一阁》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唯一涉及中国藏书文化的散文.它不是单纯的写山水景物的散文,不是抒情的散文,也不是咏物散文,而是实现某种文化现象的脉络与意韵的散文,文中处处在言说历史与文化.《文化苦旅》一书,更侧重中国文化的论题,他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山川景物,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不同的涵义了,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也不是单纯的抒情或议论.余秋雨先生是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用其独特的视角,用文化的聚光灯来表现文化的脉络与韵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说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1]余秋雨更看重的是山水景物上附有的中国文化.这也正是《文化苦旅》的散文特色.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一切都是人类的文化;饮食有饮食文化,建筑有建筑文化,旅游也有旅游文化等等.而且,不同的民族也有各自民族的沉淀的文化.同种文化,各民族各国也会有不同.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字的记载与流传,形成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的内容,这就是历史了;一种是记载历史的方式、过程和变化的记载史,历史流传史.[2]中国历史的流传靠的是书籍,所以,藏书史也就等于是藏书文化,只不过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特别的去从藏书文化这个角度来思考过,观察过.看了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使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个领域,和这样一个学科的分支.可以说“天一阁”这个地方,是中国藏书史上绝对不能回避的一个很重要的书楼.它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藏书楼,它凝聚了中国封建社会图书收藏、流传的基本特点.天一阁的故事,天一阁的风风雨雨,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藏书史.所以,作者也给文章命名为“风雨天一阁”.天一阁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的宁波,而文章由余秋雨这个宁波人来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明清以来的江、浙地区,文化氛围是很浓郁的,这个可能也是跟南宋迁都杭州后,中原的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南移有很大的关系.受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法则的引导,城市、乡村的子弟读书成风气.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出现天一阁这样的藏书楼,一切都显得很自然而然了.二、《风雨天一阁》的文化意味《风雨天一阁》追叙了天一阁悲怆的藏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文题以“风雨”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风雨天一阁》的开篇是一场冷飕飕的自然风雨.“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趟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行生相扶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这是实写,又是一种隐喻;这是表征,又是象征.暴雨如注下的天一阁,传递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风雨的信息:关于它的得名,关于它的威严,关于它艰辛的收藏关于它悲怆的传承……第二部分“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一句,可解读为作者对天一阁的总体观感,是作者叙述天一阁历史变化的总起句.此句显露了“风雨”一词的本相,指岁月流逝这中的历史文化沧桑.于是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路写去,到文章末了,作者这样归结道:“天一阁的藏书……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和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结尾处的文字,使“天一阁”的具象变成了“民族古老文化“这样一个涵盖面更为深广的意象,由此,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天一阁自然风雨和历史风雨的描述和议论,其实整体上是殊途同归于作者在《道士塔》、《莫高窟》等篇目中的思索,其主旨是一脉相承的.散文主旨的表述,不同于议论文.它需要意象来包容,使之具有艺术美;需要丰富的内容来充实,使之具有厚度和景深;还需要美的语言的灵动表达,使之具有弹性和质感.作为主治戏剧的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散文表述,是极具个性的.面对历史陈迹,作者陈述的不是风干了的历史,而是活生生的人物悲喜剧;不是教科书上硬梆梆的知性断语,而是体察人情、人性的现代感慨.于是,正如作者《自序》:“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入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怎么“奔泻而出”的呢?下面我们来品读余先生对“天一阁历史文化风雨”的表述.在这部分中,作者用戏剧家最擅长的语言,让故事成为正在上演的戏剧,用学者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博引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件,用思想者最珍贵的识见,评点似乎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文章在高屋建瓴阐述文化传承需要的人格特征之后,天一阁的“源头人物”范钦出场了.范钦二十七岁考中进士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当官.“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本是很容易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他也搜得不少.范钦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成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叙述,已经有较强的现场说故事的味道.紧接着,作者干脆将其设计成一个可能场景,“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弹劾了一名贪官,也许是……然而他知道,这一切的重量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傍晚时分差役递上的那个薄薄的蓝布包袱,那里边几册按他的意思搜集来的旧书,又要汇入行箧.他那小心翼翼翻动书页的声音,比开道的鸣锣和吆喝都要响亮.”这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对范钦介绍与一般文章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方式有很大不同:他用“现代进行时态”来描述“过去完成时态”的历史,使人物和事件极具现场戏剧感.由此,把范钦“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的文化人格充分生动地上凸现了出来.[4]其后,作者行锋一转,自然地将自己近年关注的“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命题纳入文中给予阐述,然后再用范钦的“顶撞皇亲”、“严嵩不敢加害”等轶事作为佐证.如果说,用“现代进行时态”再现历史,是余秋雨的第一种笔法的话,适时介入正描写的事件之中进行评述,可以看成余秋雨的第二种笔法.这种笔法使古代人物直接成为现代理念的审视对象,由此而成的感慨便接通古今,引人深思.散文的“散”,需要宕开一笔.作为学者,面对一个历史人物,头脑中自然地会浮想出许多与之相似、相关的人物事件.这里,作者写到范钦,便将范钦与当时也很有名的书法家、收藏家丰坊作了比较,和范钦的侄子范大澈作了比较.博引及联想式的评述,是余先生的第三种笔法.这样的结果,从艺术角度讲,使文章具有丰满厚实之美.从主旨角度来说,突出了“范钦身上所支撑的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范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作者的叙述也移到了天一阁传人的身上.就这样,一个戏剧化的遗产分割场景出现了.这是用“现代进行时态”描述的古代故事:“活到80高龄的范钦终于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把大儿子和二媳妇(二儿子已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遗产继承事项.老人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紧接着,作者的“现代感慨”生成了.笔法是带着现代理念审视、议论历史事件.“我坚信这种遗产分割法老人已经反复考虑了几十年.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出的难题:要么后代中有人义无反顾、别无他求地承担艰苦的期待书事业,要么只能让这一切都随自己的生命烟消云散!他故意让遗嘱变得不近情理,让立志继承期待书的一方完全无利可图.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再隔几代,假的成分会成倍地扩大,他也会重蹈其他期待书家的覆辙.”又接着的是“钱绣芸出嫁看书”的传奇上演了.写到这里,连作者自己也“觉得这里可以是一个文学作品了”.的确,当年范钦的藏书也许源于其生命的自主喜好和由此而升的理性文化自觉,而天一阁传人的藏书行为,则更需要一分“意志力”,即对前辈遗产以及苛刻的保藏规则的深刻体会或虔诚敬奉.另外,藏书的目的,本是为了流播文明,但要流播文明,却需要如此的冷面规则.前文所谓的“艰辛”,所谓的“悲怆”,也许就体现在这“传承”上面.作者用“再现”、“点评”、“博引”等多种笔法,生动深刻地传达了文化承继的悲怆与神圣.然而,最能体现范钦后人整体文化品位和人格品位的是,“范氏家族的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登楼”读书.作者在这里感慨万千,“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其后,作者用镜头感极强的语言写道“黄宗羲先生长衣布鞋,悄然登楼了.铜锁在一具具打开,……”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秋风秋雨,使古老的藏书楼满楼风雨.文章的第五部分描述了藏书楼的厄运:窃贼和偷儿的光顾,书商的侵吞,兵火的毁焚……作者描述的景象还是那么感性:“潜入书楼,白天无声无息,晚上动手偷书,每日只以所带枣子充饥,东墙外的河上,有水船接运所偷书籍”,联想博引却异常的沉郁:“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人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沉郁之极便转为沉思.于是,余先生对“天一阁历史文化风雨”的表述,告一段落.文章进入第六部分—尾声部分,通过作者的议论,天一阁具象提升为“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而它建造、传承的过程中所遭逢到的种种坎坷和问题,也就是“古老文化”产生、承继过程的种种坎坷和问题了.这样说来,文章的主旨就不仅是一座文遗迹和与之相关的人了,文章所采用的种种手法,其实也可看成他本人对历史文化的说法了.[4]三、《风雨天一阁》的创作特色(一)主题突出.全文在展开的时候是紧扣主题,内容安排详略得当,事例精心挑选;在对比衬托中论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前后呼应;六个层次,没有平均用力,一、二、五,六是淡写;三、四浓墨重彩.无论从篇幅,语气,事例都可以看出,作者的力气集中使用在第三、四部分上.同时其他部分虽然淡写,却也是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忽略的.(二)文中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这也是他的散文敢称“文化散文”的原因.例如,作者进访天一阁那天正是碰上台风暴雨之后的第二天,院内汪洋一片,他只好赤足挽裤趟水而前…….作者马上联想到历史上学者登楼看书之难,想象成是天帝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迫使学者在当代也要形貌虔诚的来朝拜.类似闲笔,其实是紧扣题目,把一种文化观念表达了出来,把对天一阁的敬畏,尊重(实际上是对文化的)诚惶诚恐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又如,选用钱绣芸姑娘的事例,从封建社会中妇女对文化的焦渴的角度来写,揭示了一个新的文化命题.再如,他在评论,介绍范钦的时候,从“健全人格”这个角度来观察论述,揭示范钦成功的原因.为什么偏偏是范钦,而不是才华更加出众,投入程度更加深的丰场和范大澈最后成功呢?还有对乾隆采访遗书,对天一阁是否一场浩劫的看法,都闪烁着作者个人的,独特见解的思想光芒.[5](三)语言准确、通俗、充满情感他的语言风格介于文学语言和理论语言之间.不象文学语言那么浪漫,也没有理论语言空泛的毛病;又不象理论语言那么精神和逻辑;也没有理论语言的枯燥干涩.是一种雅俗共赏,适应性较大的语言风格,行文中必要时也有煽情的段落.四 余秋雨式散文的文化意义(一)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大散文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于休闲散文,有人称之为“是一种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的大散文”.大散文,就是没有小家子气.休闲散文也可以是好散文,但是大散文却不是所有人都想写就写得出来的.要有文化修养,历史知识,有开放的现代意识,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深刻理解和忧患意识,还要有文笔.余秋雨选择了文化散文这样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称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新路.[6](二)将历史、文化话题通俗化余秋雨的散文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将艰难的历史、文化话题通俗化了,这就是在大众与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所以雅俗共赏不仅是风格问题,也有大众观念,文化普及的意义.[7] 余秋雨的散文是当今文化书籍的市场奇迹.在一切学术类,文化类专著都滞销、赔本的大形势下,余秋雨的散文却一版再版,成为畅销图书之一.余秋雨的散文能够畅销,盗版书能蜂拥而上,说明它的读者多.读者的选择也说明了他的成功,说明在这一点上有意义.20世纪的最后100天,香港凤凰卫星电视台的“千禧之旅”特邀请余秋雨,行程数万里路,考察人类几个最重要的文明发祥地.走一路,写一路,文章称《秋雨日记—千年巡拜》.后来文章也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北京晚报》上.这组文章“千年巡拜”的创意,显然源于《文化苦旅》,只不过一个是国内巡拜,一个是国际巡拜.余秋雨先生的讲学旅游,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行程更加远,范围也更加大,由中国到地球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之地了.(三)争论和批评对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批评意见也相当活跃,争论相当激烈,这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形成了一个可称“余秋雨现象”的热点.特别是有一本叫《十作家批判书》,专门收集对当红的10位作家的反面意见.其中批评余秋雨的那篇叫做《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这本书标榜的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因此里面的批评意见都是比较尖锐的.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做《余秋雨现象批判》,收集的全部都是针对余秋雨散文的评论文章,两方面的都有.书的主旨是为读者提供一份20世纪90年代关于余秋雨现象的文化备忘录.争论和批评是正常的,也是需要的,余秋雨的散文不是十全十美的,某些文章可能还有一些硬伤,需要在正常的,积极的评价,将散文创作提高一个层次.而且,在多元化竞争的社会转型期,也需要各种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之间的碰撞、交融和磨合.争论有利于文化事业的整体成熟和繁荣.余秋雨的散文能引起这样的争论,本身就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