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书城杂志袁世凯

发布时间:

书城杂志袁世凯

这是吕碧城在青年时期对其闺蜜说的话,这个一心扑在女权事业上的人,最不缺的便是追求者,而这位23岁就当了最年轻的女校长,最后却没从这些人里面选出一人。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没多少风流韵事,远不及萧红、石评梅、张爱玲那般有名。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多金,样貌姣好,又有才情,而不熟悉她的人,只知道她终身未嫁,得了一个 “民国第一剩女 ”的称号。

吕碧城,1883年出生在安徽旌德,其父亲是光绪进士,吕家一共三姐妹,各个都是书香门第下的才女,耳濡目染下,吕碧城7岁就能与父亲对诗作画,10岁时与同邑汪氏定下婚约,本是才子佳人的好事,却不想这份婚约并没有眷顾到她的身上。

1895年的一天,吕父去世了,年仅13岁的吕碧城随母亲已从北平出发,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安徽。而映入她眼帘的,却是同族人的窃窃私语,吕家家中无男子,那些昔日慈眉善目的族人,便翻脸不认人的主持起了“公道”。

“家业传男不传女。 ”

光是逐客令还不够,族人唆使劫匪将吕碧城的母亲劫持,母女二人为了不受凌辱,服毒自杀了,幸而被当时外出回来的大姐救了回来。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吕碧城咬紧了牙,事情已至此,她再没有什么可顾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她以剑执笔,开始了为母亲和姐妹维权的第一步。

年仅13岁的吕碧城,四处告援,将此事一纸诉讼捅到了当地政府的门下,报刊媒体、父亲亲友的各方介入下, 家中的族人被多方舆论哗然,最终放过了吕家的遗产 。

可谁能想到,这一为自己母亲维权的举动,传到了吕碧城未婚夫那就显然变了样——小小年纪,就知道借用权势呼风唤雨,要是嫁进来了可不得翻天?

如此,13岁的吕碧城便收到了 一纸退婚的协议 , 第一次不成文的婚约, 也给了年幼的她埋下了对恋情无所期盼的种子。

婚约解除后的吕碧城只能随母亲回了娘家,在那个年代,还盛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被退婚更是奇耻大辱,吕碧城和母亲一同寄宿在舅父严凤笙,高墙之内没有诗书,日子过得淡而无趣。

1903年,当时20岁的吕碧城实在呆不住了,便问了问她的舅父,能否去天津女校看看?

彼时正是女权悄然兴起的时代,民国的学校开始渐渐的接纳女子入学,新闻报社渐渐的开始让女编辑入门,吕碧城自然也盼着能去一展抱负,但她这一问却换来了舅父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这一骂,气的吕碧城一宿没睡,第二天她便只身一人踏上了前往天津的火车,“富家女连夜出走”的新闻轰动一时,她在火车上一路颠簸,身无分文的她给《大公报》社的方太太写了封长信求助。巧就巧在,这信恰好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见到了,问明缘由之后,英敛之二话没说,就将吕碧城纳入了编辑部。

从《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到《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吕碧城的女权之路在英敛之的帮扶之下越走越顺,《大公报》成了这位女文豪兴女学、倡女权、破夫纲的沙场,她下笔刚毅率性:“民者,国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妇以成家,即积家以成国”。

从宣扬女权到建立女校,英敛之对吕碧城事无巨细,一一帮扶,只是当时但英敛之已有妻室,他的妻子知道了此事后,心中便已经知晓了自己丈夫对这位才情女子的爱慕,英敛之与吕碧城在办公室内畅聊文学,这位正妻便在隔壁偷偷哭泣。

民国才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林徽因那般,左拥右抱还落个好名声,吕碧城与英敛之的 情感 ,最终也草草了结于“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的地步。

情路又一次止步了,但事业还没有停止。

1904年9月,在吕碧城的多方奔走下,北洋女子公学成立了。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所公立女子学校,虽说来这所学校的,大多是官宦、富商的闺秀,但这所贵族学校算是真正意义上开辟了女子上学的先河。

吕碧城也因此被称作了“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与此同时,吕碧城在兴办女学之路上,还遇到了她的另一个贵人——袁世凯。1905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英敛之十分痛恨袁世凯的泄密,《大公报》开始宣传抵制美货, 袁世凯打压不成、拉拢不下,便和英敛之结下了怨 。但吕碧城和袁世凯没有过节,与袁家越走越近,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垂暮吕碧城已久,便举荐其成为了当时袁世凯的女官,也就是总统府秘书。

这便是第三段感情的开始,渐渐决裂的英敛之退出了吕碧城的日常,取而代之的是袁克文的诗词唱和。

袁克文对吕碧城的爱慕之情,甚至还帮吕碧城捡回了一条命,彼时晚清的女革命家还有与吕碧城交好的秋瑾,二人时常以书信交心,当时官府抄家,把秋瑾连人带文书一并带走,并以“密谋革命”之罪将其枪决。

而清廷法务部员外郎正好知晓了下一个被盯上的,恰好是吕碧城,而吕碧城本人也道“夜不能寐,宛如惊弓之鸟”。

袁克文便将此事告知父亲,借着袁世凯一句“若是通信就能定叛国,那我不也判了?”将“书信”大事化小。

吕碧城由此也和袁克文越走越近,游山玩水间,诗词歌会,皆有此二人的身影。只是,即便如此,吕碧城对 情感 的态度依然是片叶不沾身的态度,她对任何人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谨慎。

熟悉她的人,都知她见地超人,守身自洁,不乏称颂她的文人墨客。

这其中,自然也不乏探听她对袁克文看法的人,只是吕碧城却心若止水,对感情透着股清明,她笑了笑道:“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至此,这第三段感情也在她的心里画上了句号。

这世上有比感情更为重要的事,出任机要秘书的她本着一腔热血,试图开启男女平等的先河。她固执且坚定地认为, 在这个世界,当时的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将女性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地位得到认可。

可1915年袁世凯的复辟之路,给吕碧城狠狠地泼了一盆凉水,她就此辞去了女官的职位,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更为先进的文学和人权知识,四年学成归国,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系数整理成书《欧美漫游录》,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

不知是她活得太过通透,还是 情感 对她来说本就是附属品 ,在所有的感情都浅尝即止之后,47岁的吕碧城在1930年皈依了佛门,法号“曼智”。

而又过了10余年,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吕碧城孤独辞世,享年61岁。

“半老徐娘”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你真正知道徐娘是什么人么?

徐娘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皇帝梁元帝萧绎的妻子。

梁元帝就是剿平“侯景之乱”的那位狠角色。他是皇帝中屈指可数的大才子,但是最后却不慎栽在了自己苦心经营的老窝荆州那里,被西魏权臣宇文泰打了个措手不及,亡了国家。

面对灭国的打击,他把自己所藏有的十四万卷图书全部付之一炬,然后留下了那些愤愤不已的名言:“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

那是发生在公元554年的事情。

等到1300多年之后,在比荆州更北的河南淮阳,同样也有一位愤激青年,冲冠一怒将所作诗词文章付之一炬,他就是袁世凯。

1859年,在清军和太平军交战正酣的时候,一代枭雄袁世凯降生了。

说起来,袁氏家族原本只是河南项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和当时中国的大多数读书家庭一样,都是过着半耕半读的朴素生活。

从袁家的族谱,我们可以知道,“志九耀三,保世克家”的辈分规定。

袁家的崛起正是在“三”字辈这里,也就是袁世凯的爷爷辈那里。

如果说袁世凯的亲爷爷,排行老大的袁树三,只考中了个秀才,不足为奇的话,那么袁世凯的二爷爷袁甲三这个听起来颇为熟悉的名字,就是让这个家族兴旺发达的真正龙头了,他接连考中举人、进士,取得了那个时代大多数读书人梦寐以求但根本做不到的功名,自此袁家成为当地豪门,人才屡出。

继袁甲三之后,袁甲三的两个儿子袁保恒、袁保龄也相继博取了功名。前者考取了进士,后者考取了举人,在外做官,都颇有名气。

当然有人可能要说了,人才屡出不假,但那都是袁世凯二爷爷那一支的,关袁世凯家什么事情?

其实,关系大了,因为袁世凯的爷爷们有个非常长寿的母亲,活了虚岁100岁,所以这个大家庭迟迟没有分家,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袁世凯的亲爷爷袁树三这一支其实也不差,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也是个秀才,作为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长门长子,他基本上就是在打理着老家这份家业。而袁世凯的亲叔叔袁保庆则考中了举人,在外做官。

所以袁家有“父子进士,兄弟举人,一门两代四贵人”的美名,一时间传为一段佳话。

袁世凯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要先按照这条父祖们已经走出来的路子来走,那就是读书、应考、做官这条路,而且这也是那个时代出人头地时,最为主流的一条道路。

命运似乎也一直在把袁世凯推向科举这条道路。

在袁世凯7岁的时候,他被过继给我们刚刚提到过的那位举人——他的亲叔叔袁保庆,从此袁世凯就离开了教育资源有限的项城老家,然后跟随着将自己视若己出的嗣父袁保庆“辗转”于山东济南、江苏南京等地官场,眼界大开。

袁保庆为了让嗣子专心治学,特意为他聘请了当地名师,在济南有博学秀才王志清,在南京有文武双全的举人曲沼。此外,袁世凯嗣母牛氏也出自书香门第,熟读诗书,对袁世凯的功课也常加教导。

在这种情况下,纵然袁世凯再是调皮捣蛋,也不免受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的收敛着自己的野性子,开始按部就班做起了文章。

而且袁世凯的文章当中,也往往有惊人之语,看过之后,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气概不凡的感觉。在《项城文史资料》一书中,我们可以窥见少年袁世凯的一些精神风貌:

只是好景不长,1873年,袁保庆病逝在任上。年仅15岁的袁世凯在返回河南故里时,又被我们之前说过的,早年考取进士,当时已经成为朝廷二品大员的堂叔袁保恒给看重,认为袁世凯是个可造之才,家族的兴旺说不准就得指望这个孩子。

于是,袁保恒就做出让袁世凯到北京读书的决定,并且委托自己的二弟,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举人,当时已经在北京任职多年的袁保龄来监督袁世凯的学业。

要知道,在袁保恒、袁保龄兄弟办的家学那里,请的老师都是京城响当当的名师。写字、作诗、文章这三个方面,各聘有一位举人,袁世凯能去那里读书,也真是一个福分。

可能是连续经历了嗣父、生父去世的噩耗,袁世凯一下子由以前的浪荡公子变得成熟起来。对学业的态度更是来了180度大转弯,他不再是被人推着学,而是主动刻苦学习起来,他可能期待着,未来可以像父祖一样,考中举人,甚至进士,博取功名,撑起袁家的门面。

而在北京的袁保龄,本来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文才一般,资质一般,但是看到侄子如此努力,加之的确有所进步后,也就不由得向大哥保恒夸赞起了袁世凯,认为他颇有长进,可堪造就,竟属于中上美材了。

眼看着三年一届的乡试即将到来,袁世凯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为了获得乡试资格,他走了“捐监生”这条道路,直接越过了秀才的门槛,万事俱备,只欠一试。

照着这个趋势,袁世凯考个举人应该不成问题了。

科场 两失意

1876年秋,丙子科乡试的帷幕徐徐拉开,袁世凯怀着忐忑的而又激动的心情从北京返回河南,参加秋闱大考。

考试的结果是令袁世凯大失所望——名落孙山。

但是科举时代,一战成名的人少之又少,中举的路都很漫长,即使是像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也是考了多次,直到29岁才中举的。所以两位堂叔还是督促袁世凯继续回京学习,期待来日方长。

令人惋惜的是,袁世凯这次只在北京多呆了一年左右,就随袁保恒回河南办差了。

当时的河南可谓赤地千里,传说中的光绪年间大旱灾就是在那会愈演愈烈的。袁保恒回乡的目的正是要受命赈灾。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疫,袁保恒最终就是病逝在了这个位子上。从那那时起,袁世凯就没有再回京读书。

回乡之后的袁世凯着实浪荡了一段时间,不过两位堂叔早已经把他引上了“科举”的正途,不久,袁世凯就利用分家得来的财产,常住在河南淮阳,搞起了两个“文社”:“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他整天和一群文友切磋诗文,连当地太守也被他吸引过来,一时间,名声在外,俨然是一个“文坛领袖”的派头。

于是,信心倍增的袁世凯又开始积极着手第二次乡试大考——1879年乡试。

考的结果如何呢?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

民国初年的著作《容庵弟子记》就记载了袁世凯当时的心境:

彼时自诩甚高的袁世凯,在看到平日中不如自己的两位学友都榜上有名,而自己则再一次谜一样的名落孙山后,一时间大怒不已,不平之下,就产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像 历史 上的梁元帝一样,迁怒于诗文,然后一把大火,将曾今的引以为豪的文字付之一炬。

只是亡国的梁元帝是真的无力回天,而激愤的袁世凯则可能是涅槃重生。

武功胜文质

晚清是个特殊的时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甲三这些靠科举入仕的文人,都纷纷受命操起了兵戈,出将入相,诞生了一批文武兼备的实力派人物。

袁世凯本就是在父祖们和捻军、太平军互相攻击的时代大势中降生的。甚至连他的名字的由来,都与军政大事有关。袁家人正是在收到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胜利攻占捻军重镇凤阳的消息后,才结合“世”字辈,给他取名“世凯”。

据说,袁世凯五岁时,在看到捻军围攻袁寨的情景时,毫无惧色,天生胆大好兵。

少时跟随嗣父袁保庆在南京时,袁世凯就从自己的那位文武双全的老师曲沼先生那里受益良多,曲沼曾教袁世凯拳脚功夫,这正应了袁世凯的爱好,刀马娴熟对于袁世凯来说不在话下。

偶得闲暇,袁保庆也会把官场的一些心得讲给袁世凯听,并且著有《自乂锁言》诸文,使得少年袁世凯早早就对官场门道有所了解。

等到他在北京读书时,又非常喜爱读兵书韬略,对于以谈兵而著称的《左传》,他更是喜欢。平常也常随堂叔袁保恒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在河南赈灾时,吃苦耐劳,处理袁保恒遗留政府更是井然有序,非常得力。

其实对比袁世凯早年的事迹,不难看出,袁世凯是个“武功胜过文质”的人物。他打小就对于军政事务的有谜一样的兴趣。常言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兴趣,才逐渐生成了一个知兵懂政的干练之才。

等到科举之路遇阻的时候,他才有能力转过弯来,换个思路,何不效仿父祖,效仿前人,走军功这条道路呢?这对于深谙官场路数,又有不少人脉的袁世凯来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也是一条颇为经济的路子。

赴朝的际遇

科考失败一年后,袁世凯于1880年冬,辗转投奔了驻防在山东蓬莱的吴长庆那里。

吴长庆曾经是袁世凯嗣父袁保庆的拜把子兄弟。1873年,袁保庆病逝在任上,袁世凯年少,还是靠着吴长庆等人料理的后事。对于袁世凯,吴长庆自然非常照顾。

起初,吴长庆让袁世凯做个营务会办,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相当于挂职领饷银。为什么这样做呢?

吴长庆本人其实也是举人出身,身逢乱世,才搞起了军队,成为庆军的头子,号称儒将。他希望袁世凯可以继续考取功名,走科举这条路子,所以就不给他压什么担子了。并且还把自己幕府的秀才张蹇推荐给袁世凯,指导袁世凯学业。值得一提的是,张蹇日后考中了状元。

袁世凯当时呢,其实也是抱着边走边看的心理,两边下注,一方面想在军队干出一番事业,另一方面,还对科举抱有不甘之心。这从他给家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一二:

这封信是袁世凯在山东登州庆军营中发出的,彼时是1882年3月份,他在离家到军营奔前程已经有1年多了。再过半年,就又是一个乡试大考。他希望能把军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推掉,专心备考。然后考中举人。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只是世事多变,到了7月份时,朝鲜政局突然生变,清廷收到求援信息后,怕日本人生事,就果断要求吴长庆率领庆军登船赴朝,应对半岛局势。当时事情非常紧急,光绪皇帝亲自下令。吴长庆也正是用人之际,有军政之才的袁世凯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脱身考取功名。于是随着吴长庆到达朝鲜。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朝鲜之旅打开了人生的新方向,彻底断了他科举的路子,而终于开启了他走军功发家的道路。

由此看来,生于书香门第,一心想着循着家族老路,出人头地的袁世凯,最终弃文从武,另辟蹊径,其中缘由并不是可以一笔带过的事情。

科场上的失意,启发了急于求取功名的袁世凯,那就是可以尝试一下自己的志趣所在——军功这个方向。而这一尝试在合适的时机,竟然真就开启了袁世凯开挂一样的人生,这是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主要参考文献:

[1]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一

[2] 苏全有,贺科伟编. 袁世凯传.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民国] 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卷一).1913

[4] 《环球人物》杂志编.往事如烟:民国政要后代回忆实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 傅文永主编.《项城文史资料》总第16辑 袁世凯家族诗文辑

[6] 青谷,林言椒编著.袁世凯.三联出版社

持续推出 历史 系列文章,欢迎您的收看,谢谢您的支持,下次再会

关于袁世凯的论文题目

当时袁世凯已经是国民大总统可以说是站在了顶峰上了,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称帝,难道他就没想过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袁世凯称帝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袁世凯称帝的原因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以为袁世凯的复辟是想要当那种古代的封建皇帝,但是其实袁世凯是要做君主立宪体制下的皇帝,这两者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可以说真正大总统的权势一点都不在正常君主立宪制的君主之下,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还要去称帝呢?首先袁世凯的时代局限性是不可忽视的,出生于封建王朝的袁世凯对于权力最高的地位“皇帝”有着自己的渴望,这是他会选择称帝的一大原因。 袁世凯称帝还和当时的局势有关系,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其实是由地方的各种军阀势力掌控的,他根本不能调动地方的势力,这样导致了国家内部其实还未统一,所以其实当时的中华民国只能说是一个明面上的国家,内部依旧是四分五裂的,所以他需要增强中央集权,约束地方势力,达到真正一统国家的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不少军阀的支持才敢重建君主立宪制,但是谁知道刚一称帝,这群人就反水了。 其次当时孙中山等人虽说让权给袁世凯让他当了大总统,但是却临时改成内阁制,导致议会权利过大,议员们大多又是没有什么执政 经验 的人,所以内部很混乱, 政治 混乱,国家 自然 很难发展起来,而袁世凯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所以他不会容忍作为议会的傀儡,自然要进行改革,所以在一群人的支持下转而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袁世凯自己走上了称帝的不归路。 袁世凯洪宪帝制 民国元年三月,孙中山宣布退位,袁世凯接任成为了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任之后不久,便开始不安分地各种小动作。其中动静最大要算1913年涉嫌谋害国民党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这件事也导致了孙中山等人发起二次革命,意欲要袁世凯下台,但最终被袁世凯镇压。同年10月,国会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进行选举,同意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袁世凯却又以“叛乱”的罪名解散了国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袁世凯的动作越来越大,先是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了《临时约法》,又修改《总统选举法》,将总统选举制改为终身制,大权独揽,积极地为改行帝制做准备。 民国四年,袁世凯在英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缘由,大肆鼓吹君主制度,他的党羽也作请愿团拥护袁世凯称帝。在各省匆促的“国体投票”之后,参政院以总代表的名义,推选袁世凯上位,为中华帝国皇帝。 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假意地推脱了几番之后便接受帝位,并且亟不可待地将民国五年定为“洪宪元年”,并准备于洪宪元年的 元旦 登基。不料此举却遭到了全国各地大多数人的反对,护国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洪宪帝制”仅存在102天,袁世凯便迫于压力取消了帝制,这一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也随着袁世凯的病死最终落下了帷幕。 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 袁世凯虽然想要称帝,但是很不幸的,他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不得不宣布退位了。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就成为了清政府的一大支柱,之后他又逼迫清帝退位,使得中国得以和平地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后经过双方协商,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这时候的袁世凯因为逼清帝退位,结束清朝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认为他是一个治世能臣,但是之后随着宋教仁案的爆发,袁世凯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他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加强了总统的权利,但是其实已经使得全国上下民心不一。 之后因为中日之间《二十一条》事件,国内诸人不得不暂时停止对于袁世凯的讨伐,一致对外,因此这次谈判,中国虽然最后签订的条约依旧很不平等,但是比起最初的条约已经好了很多。因此袁世凯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但是好景不长,做“总统”总是不如做“皇帝”来得好,袁世凯的野心让他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在一些人的支持下,他宣布废除原有制度,自称皇帝,建立中华帝国,但是这个举措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反抗者竞相起兵,为了安抚四方,袁世凯在称帝83天之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国人的谩骂中因病去世。 袁世凯死后谁当总统 袁世凯之后的总统是黎元洪,他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人副总统,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当上民国总统的人,可以说黎元洪的一生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现在我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 黎元洪早年的时候曾经在北洋水师里面当兵,后来在甲午战争里面,战舰被日本军队击溃,他不得已跳海幸好得救,后来黎元洪得到张之洞的赏识跟着张之洞几次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后来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黎元洪成为了当时湖北军的都督,先后被推选为副元帅,大元帅等职位。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黎元洪跟着袁世凯一起定都北京,并且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以后被任命为副总统,但是袁世凯对他并不放心,迫使黎元洪进京,并且将之软禁,后来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两次出任大总统之位,但是最后结果都不好,都很快就被逼退位。 虽然说黎元洪的政治才能并不出色,但是后来他在实业上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晚年的他致力于开发实业,兴办了很多的工厂煤矿,同时还在故乡建立的小学,资助 教育 事业,可以说也算是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直到1928年的时候,黎元洪因病去世。 纵观黎元洪的一生,他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在大是大非上,在国家兴衰上,他的立场都是非常坚决的,而且他为官清廉,行为端正,道德作风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在政治上的能力相比起同时代的袁世凯等人来说要差了不少,所以没有在国家昌盛的道路上作出太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1. 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2.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 3. 关于近代辛亥革命的近代史论文 4. 关于袁世凯的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5. 护法运动的意义有哪些

《明清社会文化之我见》《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古代科举制度》《刘邦是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女性思想与地位的转变》《谈张居正与“考成法”》《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都是我自己想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英语系写历史论文呢?还是随便可以在古代史、近现代选题的。你是不是给中国近代史纲要写作业啊?如果那样的话,估计不用写的很专业啊。那就选择人物评价好了,近现代的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很多,比如:林则徐 李鸿章 孙中山 袁世凯 。先去中国知网查找相关人物研究综述,然后自己再选定方向。做基础材料积累后,成文比较容易。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二十个大学历史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与等候袁世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题外话: 对外政策只能是当时的合法政府 太平天国都不算的啦主题:太平天国:经济上:对外贸易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建立商业关系,鼓励外贸。 但是严禁贩卖鸦片 政治上: 坚持平等交往洋务运动: 经济上: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跟外国发展贸易,但实际遭受外国压迫。 政治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倡跟外国发展友好平等关系。实质上也是不平等的。丧权辱国。 但有一些开明人士,还是坚决抵抗外辱的,像左宗棠之类的,邓世昌啊。义和团 : 盲目排外 拒绝一切外国事物洋务运动后的清政府:经济成为帝国主义走狗,对外关系上完全沦为帝国主义走狗,出卖国家主权维 持其统治。两个字“卖国”!!慈溪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亥革命后,没被袁世凯把持之前: 对外号称坚持平等原则 和平来往 但对外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企图换来帝国主义对新政府的支持,-----资产阶级软乱性的体现袁世凯时期 :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换取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的支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 不同军阀分别勾结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出卖国家主权,换取支持蒋介石的民国政府: 宣称与外国平等交往 但是 实则卖国 对日本 不抵抗政策 对美国 出卖主权 换取支持 对苏联为代表的红色政权 敌视 断交 不承认后期因为二战大环境的需要 名义上废除了与英美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 但实质上继续遭受帝国主义特权压榨 二战胜利后 以五大国姿态出现 对外交往应该来说 除了与美国之外 应该是平等的交往 算扬眉吐气 但是 对美国的卖国行为加剧了 全面投降美国汪精卫的武汉国名政府(后迁往南京),即,伪政权.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换取个人利益 正真意义上的卖国贼!!!!还有前期的溥仪伪满洲国 全面倒像日本 也是鬼子卵翼下的卖国政权!!

当时袁世凯已经是国民大总统可以说是站在了顶峰上了,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称帝,难道他就没想过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袁世凯称帝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袁世凯称帝的原因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以为袁世凯的复辟是想要当那种古代的封建皇帝,但是其实袁世凯是要做君主立宪体制下的皇帝,这两者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可以说真正大总统的权势一点都不在正常君主立宪制的君主之下,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还要去称帝呢?首先袁世凯的时代局限性是不可忽视的,出生于封建王朝的袁世凯对于权力最高的地位“皇帝”有着自己的渴望,这是他会选择称帝的一大原因。 袁世凯称帝还和当时的局势有关系,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其实是由地方的各种军阀势力掌控的,他根本不能调动地方的势力,这样导致了国家内部其实还未统一,所以其实当时的中华民国只能说是一个明面上的国家,内部依旧是四分五裂的,所以他需要增强中央集权,约束地方势力,达到真正一统国家的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不少军阀的支持才敢重建君主立宪制,但是谁知道刚一称帝,这群人就反水了。 其次当时孙中山等人虽说让权给袁世凯让他当了大总统,但是却临时改成内阁制,导致议会权利过大,议员们大多又是没有什么执政 经验 的人,所以内部很混乱, 政治 混乱,国家 自然 很难发展起来,而袁世凯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所以他不会容忍作为议会的傀儡,自然要进行改革,所以在一群人的支持下转而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袁世凯自己走上了称帝的不归路。 袁世凯洪宪帝制 民国元年三月,孙中山宣布退位,袁世凯接任成为了民国的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任之后不久,便开始不安分地各种小动作。其中动静最大要算1913年涉嫌谋害国民党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这件事也导致了孙中山等人发起二次革命,意欲要袁世凯下台,但最终被袁世凯镇压。同年10月,国会在袁世凯的压力下进行选举,同意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袁世凯却又以“叛乱”的罪名解散了国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袁世凯的动作越来越大,先是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了《临时约法》,又修改《总统选举法》,将总统选举制改为终身制,大权独揽,积极地为改行帝制做准备。 民国四年,袁世凯在英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缘由,大肆鼓吹君主制度,他的党羽也作请愿团拥护袁世凯称帝。在各省匆促的“国体投票”之后,参政院以总代表的名义,推选袁世凯上位,为中华帝国皇帝。 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假意地推脱了几番之后便接受帝位,并且亟不可待地将民国五年定为“洪宪元年”,并准备于洪宪元年的 元旦 登基。不料此举却遭到了全国各地大多数人的反对,护国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洪宪帝制”仅存在102天,袁世凯便迫于压力取消了帝制,这一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也随着袁世凯的病死最终落下了帷幕。 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 袁世凯虽然想要称帝,但是很不幸的,他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不得不宣布退位了。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就成为了清政府的一大支柱,之后他又逼迫清帝退位,使得中国得以和平地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后经过双方协商,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这时候的袁世凯因为逼清帝退位,结束清朝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认为他是一个治世能臣,但是之后随着宋教仁案的爆发,袁世凯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他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加强了总统的权利,但是其实已经使得全国上下民心不一。 之后因为中日之间《二十一条》事件,国内诸人不得不暂时停止对于袁世凯的讨伐,一致对外,因此这次谈判,中国虽然最后签订的条约依旧很不平等,但是比起最初的条约已经好了很多。因此袁世凯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但是好景不长,做“总统”总是不如做“皇帝”来得好,袁世凯的野心让他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在一些人的支持下,他宣布废除原有制度,自称皇帝,建立中华帝国,但是这个举措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反抗者竞相起兵,为了安抚四方,袁世凯在称帝83天之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国人的谩骂中因病去世。 袁世凯死后谁当总统 袁世凯之后的总统是黎元洪,他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人副总统,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当上民国总统的人,可以说黎元洪的一生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现在我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 黎元洪早年的时候曾经在北洋水师里面当兵,后来在甲午战争里面,战舰被日本军队击溃,他不得已跳海幸好得救,后来黎元洪得到张之洞的赏识跟着张之洞几次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后来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黎元洪成为了当时湖北军的都督,先后被推选为副元帅,大元帅等职位。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黎元洪跟着袁世凯一起定都北京,并且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以后被任命为副总统,但是袁世凯对他并不放心,迫使黎元洪进京,并且将之软禁,后来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两次出任大总统之位,但是最后结果都不好,都很快就被逼退位。 虽然说黎元洪的政治才能并不出色,但是后来他在实业上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晚年的他致力于开发实业,兴办了很多的工厂煤矿,同时还在故乡建立的小学,资助 教育 事业,可以说也算是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直到1928年的时候,黎元洪因病去世。 纵观黎元洪的一生,他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在大是大非上,在国家兴衰上,他的立场都是非常坚决的,而且他为官清廉,行为端正,道德作风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在政治上的能力相比起同时代的袁世凯等人来说要差了不少,所以没有在国家昌盛的道路上作出太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1. 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2.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 3. 关于近代辛亥革命的近代史论文 4. 关于袁世凯的中国近代史人物论文 5. 护法运动的意义有哪些

近代史的人物多了去了,你要哪一个人物?或者是干什么的,评价什么都要说清楚,这样文章才好写出来啊。实在不会就私聊我看看

书城杂志社

有万宝圆杂志书城?书还好看啊?

西安有《美文》贾平凹主编的

《萌芽》《青年文摘》《读者》《人民文学》《北方文学》《收获》《当代》《十月》《作家》《长江文艺》《江南》《诗刊》《杨子诗刊》《诗江湖》《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北京文学》《小说月报》

符合您要求的杂志有《萌芽》、《花火》、《最小说》 《萌芽》里的文章(短篇小说)是该杂志社的主编从数十万份来稿中挑选的,每篇文章的布局、风格都不同,文章的类型也各异,文笔优美,除了一些《萌芽》的签约写手,还有一些像金国栋,辜妤洁这...

书屋与书城杂志

嗯,解释的很不错,就是不知道几年之后,这些书X们还在不在

《书屋》杂志是由湖南出版集团主管,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份思想文化类杂志。它以“荟萃思想精华,提高文化品味,开阔生活视野,激扬人生情怀”为宗旨,努力向社会介绍国内外出版手中的精品力作,展示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文化界思想律动和人文关怀的知名刊物。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堪称文采斐然。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新书》、《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新书》又称《贾子》,是贾谊的政论文集,史书《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儒家,后存10卷58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目无文,实为56篇。《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过秦论》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上篇先讲从秦孝公到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指出其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在行文时,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造成了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貌似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宗首》、《藩强》、《权重》等篇则系统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篇则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新书》中的《礼》篇,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保傅》篇中指出: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而选左右。贾谊认为,对于太子应及早开始教育,并要选择好太子的左右侍从,包括担负教导职责的人员。他认为国家命运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这当然是错误的,不过君主教育在古代确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容经》篇中,贾谊提出了关于师傅之道的一些原则:既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也就是说,教师应注重施教内容的美好,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掌握进度快慢、分量多少方面要适当。要激励、督促学生不断有所深造,又不要逼迫学生而使其感到困苦。总之,应使教学精要适宜,使学生力所能及,这样就可以“力不劳而身大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谓“圣人之化”。后来,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所著的《春秋繁露•玉杯》篇中也辑录了这段论述,表示“吾取之”,可见“圣化”的教学原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贾谊的思想受到历代许多学者的推崇。清代名士卢文弨在校注《新书》时,把贾谊和董仲舒并称为“经生而通达治体者”。贾谊基于反思秦王朝灭亡的教训,较为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以教为本”的思想基础。他对实施最优越的君主教育的论述,在思想原则和制度措施上可为一般教育所借鉴,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不乏有价值的见解。贾谊的政论散文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汉王朝大一统创始期的积极进取精神,具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新书》是汉贾谊撰政论。十卷。原本五十八篇,今佚其三篇。至于旧书是没有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