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00项,鼓励奖34项。青海社科院综合性学术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努力创新办刊思路,刊发了大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发挥了其学术窗口和理论载体的效用。2006年和2008年该刊连续两次入选国内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权威品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青海社会科学》在青海省第二届社科类期刊编校印刷质量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
2021-2022年cssci期刊名单
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是我国的核心期刊之一,中文意思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经常被各学术界的学者称之为“南大核心期刊”。
当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时,会经常听到“发表论文”、“发表期刊”等名词,很多同学便对此产生了疑惑,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研究生的同学应该是而能耳熟能详了,因为对于我国的每一个研究生,发表论文和期刊几乎是必备技能。而在所有的论文期刊中,也会有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等分类。在所有期刊中也设有核心期刊。 CSSCI就是核心期刊的一种。首先我们要知道,想要发表一篇CSSCI核心期刊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多高校的老师一生都没有发表出来一篇,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要想发表一篇这样一篇论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cssci包括管理世界、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部、现代外语、民族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与批评、音乐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文物、考古、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政治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100多类人文社科类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科学的期刊是有很多的,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在社会上的各个方面
“五·四”时期,即有一些著名的文艺家,如郑君里、王洛宾、王云阶、吴越荫、张大千、李朴园、吴晓邦、于右任、范长江等先后到青海,促进青海的新文艺运动。抗战初期,著名作家老舍来到西宁,多次向文学爱好者宣讲新文学的创作情况和意义。他在西宁第一中学作了《什么是新文学》的专题报告,极受听众欢迎。他为青海的青年文学作者作了《怎样写作》的讲座。他的来青和讲演轰动了青海的文艺界。此后,各学校学生自办的文艺小报接踵而出。《青海民国日报》也开辟了文艺副刊。一批有理想、有知识的青海青年到内地求学工作,有的留学国外。崭新的世界使他们眼界大开。他们接触了一些文学名家,创作了一批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的文学活动日趋活跃。1954年,青海省垣文协举办文学创作讲习班,每周一次。并编印活页材料。1955年6月,成立了青海省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为程秀山。1960年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主席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静涛兼任。1981年6月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共有153名全省各民族会员代表出席。杨友德作了题为《大力发展和繁荣我省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章程》,选举产生朱世奎为主席,赵亦吾、王歌行、罗洛、陈士濂、朱奇为副主席的主席团和理事会。1988年12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共有90名代表出席。朱奇作了题为《乘改革的大潮,进一步振兴繁荣青海文学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朱奇为主席,陈士濂、白渔、程枫、王昌耀、王泽群、王立道、多杰才旦、察林敖拉为副主席的主席团。1998年6月,青海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近100多名代表参加。程枫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肩负伟大使命,努力建造青海文学新世纪的辉煌》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省作协第四次理事会和主席团。董生龙当选为省作协第四次理事会主席团主席。马学功、井石、多杰才旦、居·格桑、梅卓、程枫、鲍义志、察森敖拉当选为副主席,聘请了陈士濂、白渔、朱奇、王昌耀、王立道为荣誉主席。现状1998年,经青海省文联党组研究,并报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后经青海省编委批准,青海省作家协会驻会主席为副厅级领导干部。现任主席团成员有:主席:董生龙,副主席:井石、程枫、鲍义志、居·格桑、多杰才旦、马学功、梅卓、察森敖拉、时培华、肖黛。高宁任秘书长。会员队伍: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06年3月,已从“文化大革命”前的40余人,发展到遍及全省6州、1地、2市的635人。其中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会员175人,女会员61人,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有32人,女会员3人。现任领导情况介绍:董生龙:由青海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副厅级驻会主席。笔名钱稹,陕西乾县人,1949年出生。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省报告文学笔会副会长、省期刊协会副会长。现为省文联党组成员,兼《青海湖》杂志主编、《牧笛》杂志主编。历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海西州文联主席、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曾创办《瀚海潮》、《文化大世界》两种期刊,并兼任主编。其文学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专著有诗集《草原的风,飘去》;诗配画《柴达木》、《爱我青海五字歌》;小说集《金黄色的光线》;报告文学集《江海风采》,电视剧《魂归可可西里》及国家百部重点图书《青海辉煌五十年》撰稿。作品曾数次获国家、省级奖。诗歌被译为罗马尼亚文、塞尔维亚文及比利时文发表。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 1949 年 12 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校 60 年来,始终弦歌未绝、办学不辍,经历了建设期、改革发展期、跨越期等几个阶段,为青海的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 1 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学校; 2005 年,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学校。 200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建校 60 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大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 15 个学院、 4 个直属教学系,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青海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0 个本科专业;有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8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 15 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 29 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 36 个民族的 10099 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 744 名。截止 2008 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 富的 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 1222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 717 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5 名、省级专家 7 名、博士生导师 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名,教授、研究员 160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294 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 368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46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10 项。近 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 2500 多篇,出版著作、教材 110 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97 项。 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约 1107 亩,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29 万元;图书资料 114 万余册,藏文大藏经 1667 函;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 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 400 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 100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 20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2000 多人来校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为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理、法、经、管、史、工、医等学科兼容,重点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1 青海交通科技期刊是一本很不错的学术期刊。2 原因有二:首先,它有很高的学术水准,收录的文章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其次,它的内容涉及到交通科技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实践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3 总之,如果你是从事交通科技相关领域的研究,那么阅读青海交通科技期刊将对你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海医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出版 , 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季刊 ( 国内统一刊号 CN63--1043/R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6--8252 ) ,刊物以反映本校及高原医学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综述、经验体会、个案报道等栏目。 《青海医学院学报》现拥有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 8 名国际一流高原医学专家参与期刊编辑工作,成为《青海医学院学报》客座编委。 2004 年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指定本刊为会议专刊。 2000 年 6 月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确认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期刊,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还分别收录于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国内知名期刊网络的专业数据库中。 1989 年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质量评比中被授予优秀编辑奖、 1995 年在青海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被授予优秀科技期刊、学报执行副主编被卫生部授予“全国高等医药学院学报编辑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 年,经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学报为“核心期刊”。本刊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药卫生系统科研、医疗单位和海外作者征集优秀论文。尤其欢迎国家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基金资助课题的有关稿件 ( 本类稿件可免费或优惠刊载 ) 。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青海交通科技期刊是一本权威的科学期刊,其论文涵盖交通运输、路桥建设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及交通运输、路桥建设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该期刊论文包括:交通运输、路桥建设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及交通运输、路桥建设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期刊采取国内外同行评审制度,严格控制论文质量,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资料和技术资料。期刊通过征文、投稿、报纸发行和网络发行等形式,把优秀的科技成果和新技术传播到各个角落,为青海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教育学文摘》、《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高中数理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青海民大是全国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青海最早建校的高校,虽说名气比师大和青大稍小,不过质量还是可以的。青海是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很纯朴,善良,青海和其他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教育也很落后,那里的孩子都拼命的往内地城市考大学,青海这些年也有所发展,可是和内地城市的发展是没法可比的,青海的风光虽然很美,可是气候高寒缺氧,寒冷期很长,伙食主要以牛羊肉和面食为主。学校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富的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有 1198 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 714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6 名、省级专家 7 名、博士生导师 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 名,教授、研究员 178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290 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 472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218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70 项。近 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 4000 余篇,出版著作、教材 140 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100 多项。近 5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 获奖数和获奖档次位居全省各单位之首。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 1107 亩,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222 万元;图书总数 116 万余册,藏文大藏经 1667 函;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 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 400 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 100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 25 个国家的留学生 2000 多人来校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cssci包括管理世界、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部、现代外语、民族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与批评、音乐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文物、考古、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政治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100多类人文社科类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将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来源期刊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标准评定。在国内,只要具有CN(中国连续出版物编号)的正式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又是学术性的期刊,都可参加评选。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CSSCI今后也将关注和收录学术集刊(具有正式书号的连续出版物)以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
CSSCI期刊都属于核心期刊,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
国内共有7大核心期刊体系,其中被广泛认可的有四种,分别是: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
南大核心(CSSCI)
中国科技核心(CSTP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其中南大核心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属于国内最权威的期刊等级。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