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植物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植物学报主编

蒋高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1985年在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的Liverpool 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 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高访学者。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城市组委员、联合国大学SUMAMAD计划国际咨询专家、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编委,《植物学报》副主编。迄今发表论著200余篇(部),SCI收录刊物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已培养了37名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生中,10 人出国深造,13 人在中国科学院工作,8 人进入大学任教,3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10人晋升副研究员或副教授, 9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全程培养了中科院植物所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并培养了德国、法国、美国、伊朗等进修生5人。目前,正在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8人。 12009年9月14日,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蒋高明教授做客互动百科访谈室,因雀巢婴幼儿食品含转基因成份事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为此特意对转基因食品做出了相关知识解答。

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植物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细胞学会理事、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Biotechnology, IAPB)中国联络人(National Correspondent)。担任《植物学报》主编、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遗传学报》和《遗传》杂志副主编, 同时担任《JOURNAL OF PLANT BIOLOGY》、《CELL RESEARCH》、《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实验生物学报》和《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成果与奖励2007年 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 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56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教授攻读副博士研究生1960年毕业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任教1965年调回山东农业大学,历任植物生理教研室主任、基础部主任、副校长,1992—1997年任校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物生理学组组长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植物学报》编委《山东农业大学学报》主编植物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副团长等职 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作物个体与群体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课题,从事逆境条件下作物光合作用光抑制及小麦抗旱性生理育种研究,主持2、国家“973”项目, “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的杌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的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4、主持“超高产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分子调控”专题。 主编《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和国家攀登计划学术专著《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学研究进展》,三次主编农业部统编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态学报主编

兰州大学生命学院讲师。至今晋升为兰州大学生命学院生态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业务经历:, 农田土壤养分循环及水肥管理。1998 - 2001,植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的生理生态学研究。2001 -至今,植物-土壤生态学;根际过程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与养分循环方面的研究。承担的本科生教学任务:1 1997年至今承担《土壤学》的讲授和实验(36学时),共72学时。主编《土壤学》实验讲义。2005年课程教学评估为优秀。2 2006年-2008年承担《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讲授和实验(72学时),共108学时。主编《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讲义。3 曾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达30余人。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1 《植物营养生态学》54学时。2 研究生培养:2005-2008年招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3名转为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曹靖,胡恒觉. 不同肥料组合对冬小麦水分供需状况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5):713-717.曹靖,张福锁. 低磷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水分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6):755-759.李小刚,曹靖,李凤民. 盐化及钠质化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通报. 2004,35(1):64-72贾国梅, 王春燕, 曹靖,王刚. 子午岭次生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动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3(1),80-83.

侯继华,黄建辉,马克平. 2004. 东灵山辽东栎主要树种种群11年动态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28(5): 609-615杨景成,黄建辉,潘庆民,韩兴国. 2004.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学特性. 植物生态学报. 28(5):623-629黄建辉,韩兴国,杨亲二,白永飞.2003.外来种入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的若干问题.生物多样性. 11(3):240-247杨晶,黄建辉,詹学明,李鑫,杜丽华,李凌浩,2004. 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日动态观测与测定方法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 28(3): 318-325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生态学报. 23(4):787-796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2003.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14(8):1385-1390黄建辉,白永飞,韩兴国.2001.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机制及有关假说.生物多样性. 9:1-7黄建辉,韩兴国.2001.关键种,关键在哪里?植物生态学报 25:505-509王瑾,黄建辉.2001.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植物生态学报. 25:375-380白永飞,李凌浩,黄建辉,陈佐忠.2001.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植物功能群组成对群落初级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植物学报. 43:280-28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西双版纳片断化热带雨林常绿乔木幼树水分利用效率的边缘效应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5:1-5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1.东灵山油松纯林和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土壤氮素矿化/消化作用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5:195-203李贵才,韩兴国,黄建辉.2001.哀牢山木果柯林及其退化植被下土壤无机氮库的干季动态特征.植物生态学报. 25:210-217渠春梅,韩兴国,苏波,黄建辉,蒋高明.2001.云南西双版纳片段化热带雨林植物叶片S13C值的特点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植物学报. 43:186-192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2000.几种常微量元素在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20(2):229-234黄建辉,李海涛,韩兴国,陈灵芝.2000.暖温带两种针叶林生态系统中茎流和穿透雨的养分特征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4(2):248-251苏波,韩兴国,渠春梅,黄建辉.2000.箭叶锦鸡儿群落加速亚高山草甸-箭叶锦鸡儿-硕桦林演替系列的演替进程.植物学报. 42(7): 751-757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渠春梅.2000.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NUE)及植物对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策略.生态学报. 20(2):335-343黄建辉,韩兴国.1999.土壤生物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2,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9.森林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研究进展.生态学报.19(2):270-277严昌荣,陈灵芝,黄建辉,韩兴国.1999.中国东部主要松林营养元素循环的比较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3(4):351-36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1999. 15N自然风度法在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的应用.生态学报. 19(3):408-416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 22(5):398-402黄建辉,韩兴国,陈灵芝.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有机物质的变化.植物学报. 40(4):362-369黄建辉,陈灵芝,韩兴国.1998.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8-236严昌荣,韩兴国,陈灵芝,黄建辉,苏波.1998.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植物学报. 40(9):853-859于顺利,马克平,陈灵芝,黄建辉.1998.东灵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于重建实验.植物生态学报. 22(3):275-280苏波,韩兴国,黄建辉,朱伟兴.1998.稳定性15N同位素在自然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见:植物科学进展 Vol. 1,李承森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8-217黄建辉,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1997.地带性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纬度特征研究.生态学报. 17(6):611-618黄建辉,Jill Baron,Dan .溪流两边的湿地对其含氮量的贡献(英).植物生态学报. 20:289-302高贤明,黄建辉,万师强,陈灵芝.1997.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演替的生态学研究.II 群落的a多样性.生态学报. 17(6):619-625黄建辉,韩兴国,1995.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3:31-37韩兴国,黄建辉,娄治平.1995.关键种概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与存在问题.植物学通报.12(生态学专辑):168-184黄建辉,韩兴国.1995.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植物学通报. 12:195-223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1995.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I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学报. 15(3):226-234黄建辉,陈灵芝.1994.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36(增刊):178-186黄建辉.1994.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初探.生物多样性 2: 103-107江洪,黄建辉,陈灵芝等.1994.东灵山植物群落的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植物学报. 36(7):539-551黄建辉,陈灵芝.1991.北京百花山附近杂灌丛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5(3):224-233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常委(IGBP-CNC)及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工作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应用生态学报》和《生态学杂志》编委。行政职务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网络生物分中心副主任学习简历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 获理学学士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 获生态学硕士学位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专业 获生态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气候室,实习研究员 中科院植物所生物学专业博士后 中科院植物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副主任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客座副教授至 今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网络生物分中心副主任2012年9月24日,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国内外学术任职第四届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常委(CNC-IGBP),“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工作组组长(2000年-2003年); 《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1999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2000年-2004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主编审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湖北农业科学 33.自然科学版2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玉米科学5. 中国农机化 S3. 浙江农业学报 29.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土壤学报 2.麦类作物学报 4. 农机化研究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18. 新疆农业科学 34. 江苏农业学报 2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中国水稻科学 3.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5 农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核农学报 11. 广东农业科学 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4.自然科学版 8. 生态环境 1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3.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 水土保持学报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自然科学版 30. 中国农业科学 2. 中国农学通报 20.杂交水稻 6.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土壤肥料(改名为. 江苏农业科学 25. 土壤通报 5.棉花学报 7.自然科学版 5,农作物 1.作物学报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中国水土保持 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中国棉花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大豆科学 9. 扬州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中国土壤与肥料) 9. 西北农业学报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华北农学报 4.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 贵州农业科学 3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上海农业学报 19.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种子10.作物杂志 14. 农业工程学报 2. 西南农业学报 14. 水土保持通报 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 4.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 节水灌溉 5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园艺花卉类《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农学农作物类《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粮油食品类《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农资农机类《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水产渔业海洋类《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农业报纸、杂志、农书1.报纸《农学报》《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解放日报市郊版》《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上海农垦报》《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上海郊区报》《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上海科技报农村版》《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2.杂志《农村改进》《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土壤肥料与农业》《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化肥工业》《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科学种田》、《当代农业》《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农药译丛》《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食用菌》《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上海农村经济》《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上海农学院学报》《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杂草学报》《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上海蔬菜》《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上海农业》《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国内相关刊物《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我只知道一本农业科学,审稿是半个月

植物生理学报编辑社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9 共遴选了 1123 种期刊, 其中英文刊 67 种, 中文刊 1056 种; 核心库期刊 748 种(以C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 375 种(以E为表记)福建医药杂志不是。

《植物生理学通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出审字[2010]476 号 已经于2011 年更名为《植物生理学报, 英文刊名为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 属于国家一级期刊。 他是植物生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报告、综述、实验技术和方法及学术研究动态等。

什么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除提供文献检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 CSCD期刊目录(这里主要是医药方面的期刊,如果想要全部期刊目录,我也可以给你)212 药物分析杂志213 药学学报214 仪器仪表学报215 遗传216 遗传学报217 应用生态学报218 应用数学学报219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220 应用心理学221 营养学报222 有机化学223 宇航学报224 语言研究225 园艺学报226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27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28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229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30 振动工程学报231 政法论坛232 植物保护学报233 植物病理学报234 植物分类学报235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原名:植物生理学报)236 植物生态学报237 植物学报23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39 中草药240 中共党史研究24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42 中国出版24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44 中国法学245 中国翻译246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47 中国高教研究248 中国工业经济249 中国公路学报250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5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52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253 中国环境科学254 中国机械工程255 中国激光256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57 中国经济史研究258 中国科学(A-G)辑259 中国粮油学报 260 中国农村经济261 中国农业科学262 中国人口科学263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64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现已停刊 265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66 中国生物防治26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6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69 中国食品学报270 中国史研究271 中国兽医学报272 中国水稻科学273 中国体育科技274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75 中国土地科学276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277 中国稀土学报27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79 中国畜牧杂志280 中国药理学报28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82 中国药学杂志283 中国音乐学284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8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86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8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8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89 中国中药杂志290 中华病理学杂志291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92 中华传染病杂志293 中华创伤杂志294 中华儿科杂志29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96 中华放射学杂志29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98 中华妇产科杂志299 中华骨科杂志300 中华护理杂志30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原名: 急诊医学)30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0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04 中华精神科杂志305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306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07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08 中华麻醉学杂志309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0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311 中华内科杂志312 中华皮肤科杂志3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14 中华烧伤杂志315 中华神经科杂志31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17 中华肾脏病杂志318 中华外科杂志31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2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321 中华消化杂志32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24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25 中华血液学杂志326 中华眼科杂志327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328 中华医学杂志329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330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31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32 中华肿瘤杂志333 中外法学334 自动化学报335 自然辩证法通讯336 自然辩证法研究337 自然科学进展338 自然灾害学报339 自然资源学报340 作物学报注:被IM收录的论文视同国内一级期刊论文。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

有些时候审理人不确定就可能拿到上方去审理,可能会多花点时间。或者是投的人太多了,但肯定是要回的。但你确实急了,可以到那里去询问一下

域名提交白名单。《植物保护学报》创刊于196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核心期刊,网站在建立的时候,就会用到域名过白,只有域名提交了白名单,网站才能正常使用。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是刘仲敏。刘仲敏,男,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微生物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科研开发工作,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省重点科技攻关和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9项;主持和参与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菌株20多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5部,在国家级学报、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是王友忠教授。王友忠教授,男,汉族,1952年6月出生,河南省洛阳市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所长、国家“双创”专家,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种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植物保护学报》编委。王友忠教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学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作物病害防治,草地病虫害防治,分子植物病理学等。他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郑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社科联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