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法在论文中应用的方法如下:
1、访问法
是指将拟调查的事项,以当面或电话或书面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
它是最常用的一种实地调研方法。访问法的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人际沟通的过程。它包括面谈、电话访问、信函调查、会议调查和网上调查等。
2、观察法
是指调查者在现场从侧面对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以收集市场情况的一种方法。它与访问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调查时让询问人感觉到“我正在接受调查”。
而前者观察法则不一定让被调查人感觉出来,只能通过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行为、态度和表现的观察来进行推测判断问题的结果。常用的观察法有直接观察调查和实际痕迹测量法等方法。
3、实验法
它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所研究的对象从一个或多个因素进行控制,以测定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它的目的是通过排除观察结果中的带有竞争性的解释来捕捉因果关系,在因果性的调研中,实验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主要有产品试销和市场实验等方法。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研究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规避银行风险不到位
健全的银行内控机制能够有效的对银行风险进行规避,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金融事件中,都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存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是银行发展的关键。大部分银行有针对自身发展特点的内控规章制度,但是这种机制在不合理的激励约束下,在支行行长的权利过大,造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不能够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在电子化控制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造成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效果,阻碍了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②。
(二)经营管理的方法落后,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尽管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影响下也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很多银行都是吸收更多的存款,却忽视了成本,这与外国银行追求效益的目标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经营管理的落后,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并不健全,使得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造成限制
为了降低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分页的经营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却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分页的经营模式,使我国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企业所需的国际水平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使一些企业选用外国的银行作为自己的支持后盾。
(四)员工的专业水平不高,易造成风险
银行的许多工作人员只是单纯的完成数字任务,认为只要完成了任务就能够保证银行发展。忽略了员工素质对整体的发展提高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适合银行发展的内控体制
在经营管理的改革中,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支行行长的权利要进行适当的控制,行长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盲目行使权利。要强化支行的内控体制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支行的内控逐渐的科学化。
(二)改变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要在这一目标的趋势下,不断地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进行精细的分工,对银行上下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改变经营管理模式还要积极吸收国外的有利经验为自己所用,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③。
(三)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于员工的岗位特点,进行系统、针对的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银行要进行明确划分,使银行的岗位得到具体的落实,并且岗位责任有人可寻,对员工要进行奖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机制,使员工意识到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到用员工之所长,谋银行之发展。
三、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能力较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于一些金融风险起到规避的作用,对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在银行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论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结合大数据应用,从精准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风险控制和用户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1.商业银行业大数据应用的特点
2017年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分别在《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商业银行要引入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银行业务创新,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大数据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银行业运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数据容量大。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业务开展,使得银行业“天然”拥有海量数据,商业银行的主要数据是围绕柜面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等产生结构化数据。商业银行推出的电子金融服务系统,使得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开始产生,包括指纹和人脸识别等。数据结构复杂,移动互联的发展促使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资产化,利用价值大。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中对数据的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好银行已有的海量数据,应用在客户识别、风险识别和产品营销等不同场景下,更好地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
2.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SWOT分析
拥有的优势(Strength)
成本控制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商业银行能够实现现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物理网点的工作人员数量,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随着云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的成熟,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均保存在“云”端,减少关于IT基础设施的建设、单位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
营销效率优势。商业银行通过本身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客户进行静态特征、行为特征、倾向预测三个层次的刻画,构建客户体系,进行营销活动的精确推送。通过分析客户上下游相互关系,了解客户间业务等往来情况,发掘新的潜在客户,确定交叉销售目标,提高了客户服务效率及营销精准度。
风险管理优势。银行在传统风险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为大数据挖掘、传输、存储与安全应用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基础环境。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风控工具应用到风险控制工作,提升风险控制效率和精准度。
存在的劣势(Weakness)
业务同质化。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业务,少有针对客户需求设计开发的特色产品。因此,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可以深入其他能够盈利的业务,如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利用大数据优势,找准银行的自身业务定位,打造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各家商业银行均拥有自己的系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几乎不存在分享机制,导致大数据基础建设效率低、数据利用率低、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各银行只能描绘客户在本行的交易画像,不能展示出客户的金融全貌。
拥有的机会(Opportunity)
强化优势。商业银行传统所具备的安全、稳定、诚信等优势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巩固强化。在风险管理中进一步利用大数据,提高银行自身的安全性。在营销方面,不断完善客户画像,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成本控制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将不断降低[2]。
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核心需求,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为其定制专属于消费者自己的金融产品,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面临的威胁(Threat)
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支付便捷、普惠性等特点。互联网企业加快布局金融业,对整个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产生冲击,挤占了原本属于传统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数据的安全性问题。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了数据的严重失真,大量无序低效的无用信息混进数据库形成垃圾数据,增加信息误读的风险。其次,商业银行运用云平台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是网络系统与存储中心可能存在漏洞引起技术安全风险;二是海量客户信息与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风险。
3.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优化策略
精准营销
大数据应用更强调相关关系释放出的潜在价值。商业银行拥有海量数据,可利用聚类分析,挖掘出更多数据中含有的潜在特性,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大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相关关系,发掘新的潜在客户,确定交叉销售目标。大数据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定制化价格。根据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建立相应策略模型,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实现创新式的营销、无缝多渠道的销售、个性化的服务[3]。
客户关系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客户管理十分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脱媒现象加速,碎片化金融产品抓住了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同时也剥夺了银行的客户资源。因此,运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精确的客户关系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行业或大数据公司形成合作关系,以获取客户出行、交易习惯等数据,进行客户信用评分,当客户提出需求时,商业银行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判断。商业银行还可利用大数据更精准地预测客户流失概率,并对相应超过客户流失概率阈值的客户实行定制化客户挽留措施[4]。
风险控制
银行业作为高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控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大数据技术扩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数据源并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各类数据,构建大数据风险管控平台,全面收集客户的数据。注重内外部数据的融合,整合银行内部积累的金融信息,同时,获取外部数据或公共信息等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建立风险管控模型,可以借鉴国内外同业的做法,设计符合实际要求的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训练,输入实际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合理地改进模型的配置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度[5]。
信用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商业银行要构建人工和数据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集合内外信息资源,形成覆盖所有机构、所有客户、所有产品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控制网络,提高信用风险预警水平。利用大数据,实现贷款业务的贷前、贷中和贷后全过程管理。强化贷前风险识别,在客户审批阶段,依托行内信用数据库、评级系统及反欺诈平台,提前对客户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进行精准判断;强化贷中审批自主化,大数据信贷审批系统以风控评分卡模型的自动审核为主,加以人工审核进行辅助的模式;强化贷后风险监测,商业银行要建立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等多维度的信用风险日常监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韩雪峰,朱青,马文捷.商业银行应用大数据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江苏商论,2017(11):88-92.
【2】齐贵柱,齐苑博.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研究[J].财经界,2019,500(01):128-129.
【3】屈波,王玉晨,杨运森.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西部金融,2015(1):41-45.
【4】严文枢.关于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思考和探析[J].福建电脑,2014(7):68-69.
【5】信怀义.商业银行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16(8):26-28.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的机遇中,我国各行各业得以迅猛发展,其中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取得了许多长足的进步。但是,机遇与挑战通常是并存的,在银行业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之间的角逐也逐渐激烈起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风险与不足,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体制也未能及时的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若是想在如此激烈的角逐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其管理中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加以预测并且进行防范。本论文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对风险的预测以及防范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风险种类十分多,但是主要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的是银行资产的质量风险。而对于资产的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贷款的质量,许多银行存在的风险大多是由不良贷款引发的。依据近过去几年的数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于国外的主要商业银行还是偏高的,因此得出不良贷款率仍旧是造成我国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不同种类企业的还贷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存在一定难度,这给银行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带来困难。对于部分经营能力较强、企业规模大并且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具备上市的资格,在相关行业中具有稳定地位。因此,在商业银行放贷中十分抢手,银行也十分愿意向其发放贷款。但是,相对的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并不是十分理想,对于银行的贷款不能及时返还,造成银行信贷资金的危机,使其流动性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的下降,大量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银行经营管理风险中,员工是主要的操作人员。但是,由于不少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水平不足,也成为影响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员工的总体水平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但是我国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更有甚者,有部分员工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利用个人的职位谋取或者侵犯银行利益,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出现了挪用公款、贪污等违法行为,对银行业务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就是银行员工的个人工作水平以及经验不足,对经营管理岗位的需求无法满足,缺少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应对随时出现的风险,成为阻碍银行发展的因素。
(三)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
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信贷,为了能够让个人信贷能够及时的返还,银行一般是要对贷款人的个人信用进行审查,对于一些没有良好的个人信誉的客户,将不会同意其贷款要求。但是,从银行业务对于个人信用的审查流程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个人信用审查的不严格以及相关的贷款信用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如今信用系统中涉及贷款人的各种信息以及身份证明并不能对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以至于出现对贷款人的可支配资金、可抵押的资产或是其收入情况不能全面掌握,或是贷款人出现一些伪造信息的情况。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完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银行的贷款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的收回,从而对整体运转系统造成影响。
二、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防范策略
(一)资产配置进行优化,降低不良贷款率
对资产配置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不仅能降低银行风险爆发的概率,还会银行业务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首先,要提高资产的质量,就要对资本的运作水平进行提高。要对银行业务中长期贷款进行科学的设置,使银行的流动性得以保障。其次,对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贷款过程中,收集、分析各类数据,使银行能够精确的了解贷款过程中各种信息,使不良贷款率降低。最后,对于出现的不良贷款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并且对审款、放款、贷款等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增强信用贷款的管理,推进银行经营的进步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员工的综合素质与银行能否顺利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根据这一实际状况,银行应当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引起重视,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建成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第一,在招聘中进行严格要求,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的考察与测评,既要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评,还要对其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道德水平进行测评,使其能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在工作中能够发挥其能动性,积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对银行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供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使其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的积累先进经验。第三,在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中,银行也必将随之变动。因此,要求员工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行情,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度。第四,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考评,严格对其行为进行把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进步。
(三)建立健全信用系统
建立健全信用系统对推进银行经营管理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信贷业务能否良好展开的必要保障。在贷款业务的进程中,信用系统能否建立健全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部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银行在信贷业务中要完善信用审查环节,对其工作流程严格把关,对贷款人信息进行精确严格的问询,保证其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在建立健全信用系统的过程中,要求银行员工在工作时,要对贷款人的信息填写进行具体的指导,并且明确的对其进行提示,要求其填写关于信用贷款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其可抵押资产、收入来源、总体资金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详细信息。第三,对于贷款人填写的信息,银行后期应该进行仔细核查,并定期对其进行追踪,使信用系统的健全得以保障,从而降低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我国银行发展的同时,我国银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银行的经营管理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的存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银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对已出现的或是潜在的风险采取解决措施或是提前预测,有效的规避风险。只有提高对风险认识的敏感度,才能对出现的风险坦然面对,继而能够使银行能够顺利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你开题报告准备写什么想好了吗?学校格式要求准备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一定要选题征得老师同意,一是尊重老师,二这样就不会有换题目重写的风险,在写之前一定要先把大纲确定好,和老师商量一定,不要挖坑自己跳。有什么不懂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顺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调查法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具体说说操作方法:(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这是清华开题报告写作的讲座,看完后有用请赞,收集整理有手打不容易,谢谢!)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毕业论文对大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毕业论文不通过就可能毕不了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有目的、计划的搜集与论文主题有关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状况的资料,并对搜集过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调查法会用到问卷调查法,分发给有关人员,然后加以回收整理出对论文有用的信息。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其他的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可以让人们的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新的发现,还可以更好的启发人们的思维。
3、文献研究法
以一定的目标,来调查文献,从而获得关于论文的更加全面、正确地了解。文献研究法有助于形成对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获得事物的全貌。
论文研究方法最为典型的有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都是值得大家采用的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
二、研究的路径
三、研究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步骤
五、对传统研究思维模式的再思考
在我们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中,甚至于我们自己从事课题研究时,不禁让我们思考一系列有关研究的基本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在我们探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为了完成论文本身的写作,还是完成一个研究过程?写论文与做研究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果论文写作应该反映一个研究过程,那么研究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以我个人在从事教学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中总结的一些有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共享。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世界上无论哪个领域都存在许多未知的事物,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规律。我们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Research Cycle)。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就是[1]:
Facts —Theory—Speculation
事实——理论——猜想
上述从“事实”到“理论”,再进行“猜想”就构成了一般研究的思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既要侧重从事实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也同时在研究中要有质疑和猜想的勇气。而这一思路并不是一个终极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当猜想和质疑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后,理论就会得到进一步的修正。
上述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Thought Process)。通常被认为符合科学规律,而且是合理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为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这两种逻辑思维方式应该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
另外,从知识管理角度看研究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研究的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将实践中的带有经验性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的系统规律性的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的共享才能对具体的实践产生普遍的影响。研究者除了承担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研究的结论之外,还要将这一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用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大家去分享。不能进行传播和与人分享的任何研究成果,对社会进步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撰写论文就是要反映上述研究过程,不断探索和总结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对实践产生影响。我们强调,论文的写作不是想法(idea)的说明,也不仅是过程的表述。论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的假设和前提下,去推理和/或验证某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是写好论文的前提条件。
研究的路径(Approaches)是我们对某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或者角度。研究通常有两个路径(Approaches):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一般使用标准的度量方法,或者通过观察对现象进行描述,主要用来总结是什么情况(what is the case)。通常研究者用这种研究路径去提出理论假设,并验证理论。规范研究(Normative Study):是解决应该是什么(what should be)的问题。研究者通常是建立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和/或定量模型(Quantitative Model)来推论事物的发展规律。研究者也会用这种路径去建立理论规范。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研究的路径不是彼此可以替代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而言,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前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支持和依据;后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路径,研究过程中都存在着分析(Analytical)过程,也就是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Explaining why the case is as it is),而分析过程就需要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来支持。
[2]。然而,更多的学者倾向认为,定量与定性的方法问题更多的是从分析技术上来区别的[3]。因为,任何的研究过程都要涉及数据的收集,而数据有可能是定性的,也有可能是定量的。我们不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立起来。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过程中既需要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也需要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优势。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对于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在探索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4]。
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是对用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或者其他非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则是对用数量所描述的内容,或者其他可以转化为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一项研究中,往往要同时涉及到这两种分析方法[5]。定性分析是用来定义表述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点(the what),而定量分析是用来衡量程度或多少(the how much)。定性分析往往从定义、类推、模型或者比喻等角度来概括事物的特点;定量分析则假定概念的成立,并对其进行数值上衡量[6]。
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是统计方法,用以揭示所研究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基本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百分比、方差分析、离散情况等。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交叉分析、相关度分析、多变量之间的多因素分析,以及统计检验等。定量研究之所以被研究者所强调,是因为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定量结果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Systematic)和可控性(Controlled),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所影响。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优势是对理论进行验证(Theory Testing),而不是创建理论(Theory Generation)。当然,相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由于人的因素存在,其各种变量的可控性被遭到质疑,因此,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准试验法(Quasi-experimental approach)
定性研究有其吸引人的一面。因为文字作为最常见的定性研究数据是人类特有的,文字的.描述被认为具有“丰富”、“全面”和“真实”的特点。定性数据的收集也最直接的。因此,定性分析与人有最大的亲和力。恰恰也就是这一点,定性分析也具有了很大的主观性。如果用系统性和可控性来衡量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定性分析方法比定量分析方法更被遭到质疑[7]。然而,定性数据被认为在辅助和说明定量数据方面具有重要价值[8]。实际上,定性分析方法往往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包括在数据的收集之前,有关研究问题的形成、理论的假设形成,以及描述性分析框架的建立等都需要定性的分析过程,即对数据进行解释和描述等。如果遵循系统性和可控性的原则,那么定性分析方法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也有一些可利用的辅助工具,例如,摘要法、卡片法、聚类编码法等。在研究结论的做出和结论的描述方面,像矩阵图、概念模型图表、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网络关系图等都是非常流行的定性分析工具。另外,从定性的数据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规类等统计手段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这里要指出的是,科学研究不能用想法(idea)本身来代替。科学研究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证明有价值的想法,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或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证明、创建或改进理论,从而对实践和决策产生影响。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成果是否会对实践和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9]。
第五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处理主要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原始的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转化成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三个步骤。数据编辑(Data Editing)就是要识别出数据的错误和遗漏,尽可能改正过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便于进一步的编码和录入。数据编码(Data Coding)就是对所收集的第一手数据(例如对问卷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有限的分类,并赋予一个数字或其他符号。数据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将许多的不同回答减少到对以后分析有意义的有限的分类。数据录入(Data Entry)是将所收集的第一手或者第二手数据录入到可以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处理的计算机中,录入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键盘、光电扫描仪、条形码识别器等。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分析软件,例如SPSS等对所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少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工作表(Spreadsheet)来录入和处理。
数据的分析就是运用上述所提到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要根据回答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和验证方法。对于有些研究,仅需要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对于另一些研究可能就需要对假设进行验证。在统计学中,假设的验证需要推论的统计方法(Inferential Statistics)。对于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一些研究是针对所获取的样本进行统计差异(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的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是拒绝(Reject)还是不拒绝(Fail to Reject)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另一些研究则是进行关联度分析(Measures of Association),通常涉及相关分析(Correlation)和回归分析(Regression)。相关分析是通过计算来测度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为预测某一因变量的数值而创建一个数学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们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发展使得多变量统计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多变量之间是从属关系,我们就需要从属关系的分析技巧(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多元回归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方差的多元分析(MANOVA,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Analysis)、线性结构关系分析(LISREL,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结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等。如果多变量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我们就需要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技巧(Inter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等。如果收集的数据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我们不考虑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重点考察变量在时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就需要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目前流行的统计软件,如SPSS对上述各种分析方法都提供非常好的支持。
第六步、得出结论,并完成论文
论文的撰写要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清楚确定,容易让人理解。形式上要尽量采取可视化的效果,例如多用图表来表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具体论文的撰写要考虑包含如下内容:摘要、研究介绍(包括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样本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的发现、结论(简要结论、建议、启示意义)、附录、参考文献。
针对社会科学和商务领域的问题研究,我们传统上所遵循的研究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承认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遵循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用这一思维模式来指导研究的过程,容易使我们混淆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地位,找不准研究者的定位。首先,这一研究思路和模式将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研究混在一起了。其次,没有突出,或者说掩盖了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遵循。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它忽略了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是一项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问题的识别过程可以保证所研究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防止出现只做表面文章的情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有说服力。当然,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传统模式是错误的,也不否认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然而,我们觉得,这一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太笼统,太注重结果导向,不足以说明科学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步骤。
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运用这一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容易出现两个不良的倾向。一是使我们过于重视论文本身的写作过程,而忽略了论文写作背后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在此情况下,论文的写作多半是进行资料的拼凑和整合。当然我们并不能低估资料的拼凑和整合的价值。可是,如果一味将论文的写作定位在这样的过程,显然有就事论事的嫌疑,无助于问题的澄清和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知识创造的初衷。特别是,既没有识别问题的过程,也没有形成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甚至没有用任何可以遵循的研究分析方法,就泛泛对一个问题进行一般描述,进而提出感觉上的解决方案。这种研究结果是很难被接受的。第二个不良的倾向是上述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使我们辨别不清我们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做决策。研究通常是在限定的一个范围内,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证明或推理,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我们希望这个结论对决策者能产生影响。然而,决策者毕竟与研究者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考虑的问题与研究者或许一致,或许会很不一致。有价值的研究是要给处在不同地位的决策者(或者实践者)给予启示,并促其做出多赢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缺乏研究的质量判定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可控性,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容易让研究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片面的终极的解决方案。
在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的实践中,我们曾试图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尝试让我们的研究生将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注重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并且要求在论文的写作中反映这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例如,2002届研究生万莲莲所写的《电子采购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因素-摩托罗拉公司电子采购系统实施案例研究》硕士论文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最初探索。此论文的结构就分为综述、指导理论、方法论、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和启示等五个主要部分,运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的各种具体方法。其研究结论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因为研究者并不限于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而是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框架,运用问卷定量调查等手段,遵循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相同的研究方法,我们又应用在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例如2002届龚托所写的《对影响保险企业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的研究》、2003届王惟所写的《对中国铜套期保值现状的研究》,以及2003届马鸣锦所写的《中国银行业知识管理程度与网络银行发展程度的关系研究》等。通过论文写作,这些研究生的确掌握了一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步骤。以上的研究结论对教学和实践直接有借鉴的意义。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其方法和结论都得到了肯定。据多方反馈,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注释】:
[1]这是笔者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展览时了解的美国科学家的基本研究思路而得到的启示。
[2]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3。
[3] Bryman, A. (1988),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nwin Hyman.我们发现许多文献资料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称为定量与定性技术(techniques)
[4] Cook, . and Reichardt, . (1979)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Research. Newbury Park and London: Sage. Ragin, C. C. (1987)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Berkeley, Ca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7。
[6] John Van Maanen, James M. Dabbs, Jr., and Robert R. Faulkner,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82), P32
[7] 这是因为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包括了人的因素,而人本身作为分析者具有自身的缺陷。例如:数据的有限性、先入为主的印象、信息的可获得性、推论的倾向性、思维的连续性、数据来源可靠性、信息的不完善性、对信息价值判断误差、对比的倾向性、过度自信、并发事件与相关度的判断,以及统计数据的不一致性等。上述缺陷的总结与分析来源于Sadler, D. R. (1981) Intuitive Data Processing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Bia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3, P25-31。
[8]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71。
[9] Ronald R. Cooper, C. William Emory (1995, 5th ed)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IRWIN, P352
大量研究表明KKS在心血管系统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LVH及内皮功能紊乱。随着人们对KKS的认识不断深化,不但在心血管方面,而且在其他多种病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异性受体正成为研究的新靶点,相应拮抗剂的问世将成为新一代更具选择性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炎症、疼痛及免疫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参考文献】[1]Abelous JE,Bardier E. Les substnces hypotensives de lurine humaine normale [J].Compt Rend Soc Biol,1909,66(3):511?522.[2]Kraut H,Frey EK,Werle Nachweis eines Kreislaufhormon in der Pankreasdruse[J].Hoppe?Seyler?s Z Physiol Chem,1930,189(1):97?106.[3]Sharma kinin mediate the hypotemsive action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inhibitors?[J]. Gen Pharmacol,1990,21(4):451?457.[4]Yousef GM,Diamandis new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gene family: structure,function,and association to disease[J].Endocr Rev ,2001,22(2):184?204.[5]Schmaier AH. The plasma kallikrein?kinin system counterbalances the rennin?angiotemsin system[J].Clin Invest ,2002,109(8):1007?1009.[6]Diamandis EP, Yousef GM, Egelrud J, et nomenclature for the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gene family[J].Clin Chem,2000,46(11):1855?1858.[7]Pesquero JB,Araujo RC,Heppenstall PA,et and alter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mice lacking kinin B1 recrptor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14):8140?8145.[8]Hagiwara M,Murkkami H,Ura N,et al. Renal protective role of bradykinin B1 receptor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retensive rats[J].Hypertension Res,2004,27(6):399?408.[9]Wong CM,OConnor DT,Martinez JA, et renal kallikrein responses to mineralocorticoid stimulation in Afican Americans:determinants of an intermediate phenotype for hypertension[J].Am J Hypertens,2003,16(4):281?289.[10]Sharma JN, Amrah SS,Noor of hypertensive responses of captopril and enalapril by kallikrein inhibitors aprotini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Pharmacology,1995,50(6):363?369.[11]Majima M, Mizogami S,Kuibayashi Y, et induced by a nonpressor dose of angiotensin II in kininogen?deficient rats[J]. Hypertension,1994,24(1):111?119.[12]Sharma JN,Stewart JM,Mohsin SSJ, et al. Influence of a kinin antagonist on acute hypertensive responses induced by bradykinin and captopril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Agents Actions,1992,38(Pt 3):258?269.[13]Braunwald E. Shattuck lecture?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t turn of the millennium:triumphs ,concers and opportunities[J].N Eng J Med,1997,337(19):1360?1369.[14]Overlack A, Stumpe KO, Kolloch R,et 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orally administered glandular kallikrei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esults of double blind study[J].Hypertension,1981,(3Pt 2):118?121.[15]Chao J,Stallone JN, Liang YM,et is a potent new vasodilator[J].Clin Invest,1997,10(1):11?17.[16]Whalley ET,Solomon JA ,Modafferi , a novel potent bradykinin antagonist increases survival in rat and rabbit model of endotoxin shock[J].Agents Actions ,1992,38(3):413?420.[17]Koide A ,Zeitlin IJ,Parratt formation in ischaemic heart and aorta of anaesthetized rats[J]. J Physiol(Lond),1993,467(1):125P.[18]Linz W, Wiemer G,Gohlke of kinin to the cardiovascular action of 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J].Pharmacol Rev,1995,47(1):25?49.[19]Scholkens BA. Kinin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J].Immunopharmacology,1996,33(1?3):209?216.[20]Abbas SA, Sharma JN, Yusof APM. The effect of bradykinin and its antagonist on survival time after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in hypertensive rats[J]. Immunopharmacology,1999,44(1/2):93?98.[21]Joseph K, Tholanikunnel BG, Kaplan AP. Activation of the bradykinin forming cascade on endothelial cells: a role for heat shock protein 90[J]. Int Immunopharmacol,2002, 2(13/14): 1851?1859.[22]Pretorius M,Rosenbaum D,Vaughan DE,et al. 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increases human vascular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lease through ehdogenous bradykinin[J]. Circulation,2003,107(4):579?585.[23]Brown NJ, Agirbasli MA, Williams GH, et al. Effect of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on plasma PAI?1[J]. Hypertension, 1998,32(6):965?971.[24]Hasan AA, Amenta S, Schmaier AH. Bradykinin and its metabolite, Arg?Pro?Pro?Gly?Phe, are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alpha?thrombin?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J].Circulation,1996,94(3):517?528.[25]Merlo C, Wuillemin WA, Redondo M,et al. Elevated levels of plasma prekallikrein, 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en and factor XI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Atherosclerosis,2002,161(2):261?267.组织激肽释放酶的生物学性质和作用机制人体内的激肽释放酶包括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二者分别由前激肽释放酶(prekalikrein)和激肽释放酶原(prokallikrein)转换而来。血浆激肽释放酶催化高分子激肽原水解,生成缓激肽(bradykinin)和胰激肽(kallidin)。在人体内,组织激肽释放酶又称为胰/肾激肽释放酶[4],它能催化低分子激肽原水解,生成胰激肽。缓激肽和胰激肽在激肽酶I的作用下羧基端水解掉Arg,分别生成des-Arg_-BK和des-Arg_-kallidin,后者仍具有生物活性,需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氨基肽酶才能完全灭活,激肽主要与G蛋白耦联的B1 R,B2 R结合发挥作用。B2 R为管家基因表达,是正常状态下激肽发挥作用的主要受体,对缓激肽,胰激肽敏感;而B1R在炎症和缺血等损伤下诱导生成,对des-Arg_-kallidin,des-Arg -BK敏感,其中B1 R对des-Arg_-kallidin的敏感度大于des-Arg -BK。认为B1R可能参与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循环改善,并在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激肽与受体结合后,激活NO-CGMP和PG-CAMP途径,从而调节NO和PG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来参与多器官功能调节和多种病生过程,如抑制凋亡、炎症、肥大、纤维化,促进心肾脑血管的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脑的新生神经的生成。组织激肽释放酶在心血管及肾脏的保护作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广泛存在于人肾、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胰、肠等脏器中,并通过其代谢产物与受体结合,来发挥其广泛的病理生理作用。其中以HTK 在心血管及肾疾病方面的研究最多。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在维持正常血压,保护心脏方面起重要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缺陷会引起高血压,Berry在1989年对一份家族进行的研究显示人尿激肽释放酶(human urinary kallikrein, HUK)可减少高血压的风险。许多高血压或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的动物实验表明,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ad. htk)转导能降低高血压,缓解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还可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I∕R后的室颤和凋亡。人尿激肽释放酶(human urinary kallikrein, HUK)是一种显著的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促钠排泄剂,能保护肾脏。人尿激肽释放酶(HUMAN URINARY KALLIKREIN, HUK)下降会引起住院病人轻度肾病,严重者可引起严重肾衰,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可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酶来对抗高盐饮食或药物引起的肾衰。组织激肽释放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在人类,已证实组织激肽释放酶分布在丘脑、下丘脑、脑灰质、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和腺垂体细胞及脉络丛细胞上。B2R在人星形神经胶质、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脑血管内皮细胞、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元上都有表达。而B1R在丘脑、下丘脑的神经元和基底动脉中有表达。体外研究显示人类B1R在血管内皮细胞、大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冠状动脉、肌性小动脉中都有存在。在缺血等损伤或炎症时,B1R表达上调。这些都为组织激肽释放酶通过代谢产物激肽结合B1R和B2R来保护脑组织提供了前提,具体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表现如下:1 扩张脑动脉,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和氧供人们对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学说,但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机制能完全阐明脑缺血的损伤机制。现认为参与脑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有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钙离子稳态失衡、自由基的形成、蛋白酶的激活及NO的介导作用等。NO在脑缺血损害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NO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素双重作用。认为NO的双重作用与其产生来源有关,NO由NOS 催化底物L - 精氨酸合成。NOS 可分为结构型(cNOS) 和诱导型(iNOS) ,cNOS 包括内皮源性(eNOS) 和神经源性(nNOS) 。实验证明,源于iNOS和nNOS过度表达所形成的NO有神经毒性,而源于eNOS所产生的NO却有神经保护作用。所以能通过上调eNOS来增加NO的药物能起神经保护作用。B1R和B2R是特殊的可调节的G蛋白耦联受体,已证实它们在内皮细胞中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同。当激肽与B1 R或B2 R结合后,受体胞内端耦联的G蛋白激活磷酸酯酶C(PLC)激活,PLC进一步水解4,5-二磷酸肌醇(IP3),IP3弥散到胞浆中与肌浆网中IP3受体结合,引起贮库中Ca2+释放,细胞外Ca2+内流,使细胞内Ca2+增加,最后激活eNOS,产生NO。胞内Ca2+增加还激活磷脂酶A2(PLA2),诱生PGI2。Lamontagne,Be´lichard 等指出des-Arg_-BK扩血管作用至少部分由NO介导,PG似乎不重要。激肽扩张脑动脉的作用部分来自NO的释放。急性中风病人在缺血发作起始后8天期间外周循环中胰激肽升高。Simone等研究显示:22例较大梗死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较14例正常成人,其组织激肽释放酶浓度呈升高趋势,胰激肽浓度升高。这些都说明在缺血脑组织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和胰激肽激活。胰激肽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胰激肽及其代谢物des-Arg_-kallidin能分别与B2R,B1R结合并释放NO,扩张脑动脉。在正常人和动物,扩血管作用主要由B2R介导;而在炎症或缺血等损伤情况下,主要由新表达的B1R介导扩血管作用。如在病理情况下,B1R显示出比B2R更明显的扩张冠脉的作用。在急性脑梗死等缺血性损伤时,缺血部位血管细胞被诱导生成B1R,此时激肽即与B1R结合扩张缺血区脑组织的动脉血管,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和氧供。2促进缺血脑组织的新生血管的生成在外周血管病的病人和动物模型中显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上调,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 ,KKS)在心肌/四肢缺血性疾病中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抑制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有理论认为,激肽通过增强血管形成对缺血组织存在长时间的保护作用。局部转导HTK基因能引起该区血管生成和促进组织恢复。活体实验表明,HTK 基因转导能促进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和毛细血管增生。有研究表明,低剂量(106 PFU)的ad. htk 转导入小鼠能促进四肢肌肉毛细血管、动脉的生长,107 PFU的可使微血管进一步扩张。对链脲霉素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局部予KLK能使其后肢骨骼肌微血管减少的进程中止。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促进血管再生来实现的。运用组织激肽释放酶抑制剂KLK结合蛋白抑制KLK后,可观察到其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的增值并诱导其凋亡,最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在体外研究中发现,激肽通过IP3-AKt/蛋白激酶B(即IP3-AKt-B)或钙调蛋白途径激活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从而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eNOS介导引起基质层内皮细胞形成。体内研究表明,AKt-B和eNOS与引起的新生血管形成通路是功能相关的。诱导生成的激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共同发挥以下作用:诱发血管生成,产生NO,舒张血管。药理学研究表明:B1R在毛细血管增殖方面起作。B1R在缺血性损伤中不仅直接调解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激肽能有效吸引白细胞,白细胞是产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需要的),还能通过增加血管外血浆蛋白的渗出来参与缺血后新生血管的生成(这些蛋白为血管形成提供临时支架)。新近有研究表明:遗传性B1R缺乏则修复性的新生血管就不能形成。所以,B1R在促进缺血组织的新生血管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在急性脑缺血和细胞损伤时,缺血部位细胞B1R表达上调,组织激肽释放酶通过代谢产物des-Arg_-kallidin与B1R结合,并进一步通过IP3-AKt-B或钙调蛋白途径激活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从而促进缺血脑组织的新生血管的生成。3促进神经胶质细胞迁移和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细胞的侵润不同的动物模型都表明组织激肽释放酶(KLK)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细胞侵润来减少心肾脑等器官损伤。Julie Chao和 Lee Chao在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造成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模型中,将导入脑室后,能明显减少缺血诱导的神经功能损伤,缩小脑梗死面积,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存活和迁移至缺血性半影区和中心,减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炎症细胞的侵润,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神经细胞再生,从而提高了存活率。脑MCAO后静脉持续微泵输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行动障碍等神经功能恢复有直接作用。MCAO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破坏了血脑屏障,KLK基因或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缺血损伤区,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形态学分析显示:KLK基因转导增强了存活率,促进神经胶质细胞迁移至缺血性半影区和中心。KLK基因导入后细胞存活率提高与与升高脑中NO水平和phospho-Akt,Bcl-2水平,减少半胱天冬酶-3活化,降低NAD(P)H氧化酶活性,抑制超氧化物产生有关。这说明KLK基因或蛋白转入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不依赖于其扩血管,降血压作用,而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存活和迁移,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抑制Akt-Bcl-2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凋亡。研究显示激肽在细胞迁移和凋亡方面的效应能被B2 R拮抗剂艾替班特阻滞,表明B2 R介导这些作用,B2 R在保护缺血脑卒中的作用同时也在B2 R缺陷鼠中得以证实。B2 R缺陷鼠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比野生型鼠表现出更明显的梗死范围和凋亡,更严重的行动障碍。它们在缺血第1天白细胞聚集比野生型鼠减少,但在缺血第3天白细胞聚集比野生型鼠多。有研究显示早期(脑缺血 h~ h)用B2 R拮抗剂可通过抑制水肿形成来减弱一过性脑缺血损伤。以上表明B2R有双重的效应:缺血早期促进炎症细胞的侵润,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但晚期通过促进Akt磷酸化,降低NAD(P)H氧化酶活性,抑制超氧化物起神经保护作用。4.拮抗血管损伤,抑制动脉肥厚Murakami等在给行血管球囊成形术后鼠左颈总动脉局部转导KLK基因后,动脉内膜/中膜比值明显比对照组低,这一作用被NOS抑制剂L-NAME拮抗,说明它是NO依赖性的。Emanueli等在鼠动脉重构模型中,发现全身给KLK基因通过改变血管剪切应力来减少新内膜形成。zhang等在高盐饮食引起的鼠高血压脑出血模型中转导KLK基因后,显著缓解高血压,抑制动脉肥厚,减轻脑血肿,正是通过以上作用,组织激肽释放酶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从而使动物死亡率下降。
LVH被认为是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BK能够对抗主动脉结扎引起高血压大鼠LVH的发展,这种抗心肌肥厚的效应能被B2受体拮抗剂艾替班特殊性及NO合酶抑制剂L?NNA抵消,说明BK是通过降低NO释放来发挥抑制LVH的作用,证实在SHR大鼠LVH的发病机制中心血管KKS的缺乏占有重要作用,而心血管组织KLK及激肽原的活性降低是导致心脏BK减少的原因,因此心脏KKS组分的不足可能引起高血压和LVH心肌功能障碍。在用ACEI雷米普利进行降压及逆转LVH的观察中发现,大剂量雷米普利[1 mg/(kg·d)]共6周的治疗可降低血压,抑制LVH的发展,而给予小剂量雷米普利[10 μg/(kg·d)]6周后对血压及血浆中ACE活性没有影响,但阻止了主动脉结扎后引起的LVH。2种剂量雷米普利抗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大剂量雷米普利的降压作用均可被B2受体拮抗剂艾替特及NO合酶抑制抵消。该研究说明KKS和RAS在阻止或延缓心室肥厚这一靶器官损害的重要作用,更支持了KKS是心血管保护因子的观点。
在现代家庭的装修中,难免会因为接触各种化学物质而造成污染,如果你正在着手装修,却又害怕甲醛,就要懂得如何规避!
甲醛藏在哪里?
板材家具
大多数情况下,家具板材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胶水内都含有甲醛,例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DI等,其中脲醛树脂中的甲醛含量最高。
市面上实木家具虽然价格高一点,但却因为健康环保被大家所喜爱!
墙面
油漆涂料中也含有甲醛成分,选择一些靠谱的涂料类产品以降低空气内甲醛含量!
地板
有的地板表面漆有涂层,起到了封闭甲醛释放的作用,但底面、侧边会有甲醛释放。
纺织品
一些布艺制品里也含有相当微量的甲醛,虽然对空气中的影响效果较小,但会直接接触肌肤,也要值得关注。
那么该如何去除甲醛呢?
1. 避免过度装修,从源头减少甲醛。
2. 选择预算内的好产品,选择好的装修产品可以降低甲醛的释放。
3. 勤开窗通风,这是预算最低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打开柜子多开窗透气,比什么都有效。
4. 活性碳吸附法,是目前大家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但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
5. 光触媒技术,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提高了吸附污染颗粒物种类,可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
6. 空气净化器,通过物理过滤,隔离出污染物!
提醒大家新房一定要多开窗透透气。
甲醛虽然无色无味,但却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接触会引发人体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每年因甲醛而患癌症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甲醛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发现家里甲醛超标,就要立刻做好除醛措施,下面为您介绍几种除醛方法,希望给您带来帮助。一、椰 之 净 颗 粒它是近几年市面上很受欢迎的一种净化产品,主要原因其具备吸收和分解的双重功能,能主动吸收空气中游离的甲醛,而且不用担心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对它影响。所吸附的甲醛也会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除体外,无需晾晒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二、除 甲 醛 公 司在选择时,一定要认准经过中国ETHC资质认证的除甲醛公司。现在很多新装家庭都会首选全国连锁的银 盾除甲醛公司,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中国ETHC认证,且在治理甲醛时是针对污染源进行去除,安全环保且效果立竿见影,三天后就可放心入住。另外,会签订正规质保合同,售后也是有保障的,这些都是除甲醛单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三、通 风打开门窗以使空气自然循环,通过空气流将有害气体排放到外面,简单而有效。尽量保持室内长时间开窗通风,也可以用电风扇辅助加速室内外空气对流量,强制通风一个月,装修味道将大幅度降低。新买来的家具最好放在通风出口处,异味直接排除在室外。四、光 触 媒光触媒治理甲醛受限颇多,主要是因其在黑暗或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无法分解甲醛,而且它的作用范围小,不能深层有效的清除室内的甲醛。五、新 风 系 统新风系统的原理就是通风换气,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输送至室内,再将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排出室外达到去除甲醛的效果。在处理甲醛问题时不要盲目选错方法,耽误治理事小,治理不及时损害健康事大。传统除甲醛可以选择开窗通风+椰 之 净颗粒的综合方法,除甲醛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专业除甲醛可以找银 盾除甲醛公司,一般在3天就可入住。无论选择什么方法,安全最为重要。
这个还很少,只有部分产品除甲醛有效果
装修后的房子不仅有很浓的异味而且还有很多污染,这些污染一方面是装修的过程中产生的,另一方面是装修的材料以及家居用品产生的。这些污染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要想快速的将其去除,可以借鉴下面这几种方法。
1.开窗通风是室内除甲醛零成本的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不过通风法也有诸多限制,这与房子的户型和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装修材料中的甲醛释放年限非常久,仅仅用开窗通风这一种方法治理室内甲醛问题见效太慢,通风法只能作为一种治理甲醛的辅助方法。
4.选择可吸附甲醛的植物,绿萝、芦荟、吊兰等植物能够吸附一定甲醛污染,也确实可以除甲醛。在新居里摆放一些绿植也可起到美化居室和清新空气的作用。不过植物的吸附量比较有限,如果在甲醛浓度过高的环境下,植物会出现枯萎以及死亡的情况。
5.空气净化器对异味和室内污染物,有很好的过滤作用,可以比较快速的达到净化效果,不过需要24小时持续开启,并且每台机器净化范围有限,需要每个房间都配置,这样使用的成本会比较高,全屋使用的话成本有点高昂,预算足够的家庭可以试一试。
6.目前大家常提到的光触媒大多都是二氧化钛,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将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其工作时需要有光照和紫外线的参与,在除甲醛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为彰显司法透明、推进司法公正,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依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室设置规范设置听证会席位,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对本次听证会进行互联网直播,当事人所在单位同事等社会公众观看直播。听证会由院领导主持,承办检察官介绍案件事实和需要听证的问题,侦查人员与双方当事人相继发表了意见,听证员进行了充分提问与认真评议。一、听证会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一)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介绍案件情况和需要听证的问题;(二)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就需要听证的问题分别说明情况;(三)听证员向当事人或者其他参加人提问;二、听证会的听证原则1、不重复听证原则2、公开原则3、公正原则4、客观原则三、中国的三大类听证是:1、1996年建立的行政处罚听证。2、1997年建立的价格决策听证。3、2000年建立的立法听证。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 第十五条 听证会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一)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介绍案件情况和需要听证的问题;(二)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就需要听证的问题分别说明情况;(三)听证员向当事人或者其他参加人提问;
法律分析: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在案件审查过程中,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听取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中邀请的听证员以及案件当事人、辩护人、相关办案人员等其他听证会参加人意见的活动。
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深化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民检察院以听证方式审查案件工作,切实促进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落实普法责任,促进矛盾化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听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组织召开听证会,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意见的案件审查活动。
法律分析:听证的核心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目的是以公开透明的办案程序保障司法结果的公正,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开听证必须“讲规矩”。
规范和完善听证程序,首先应确立基本原则,即依法听证原则、听证公开原则、听证诉辩原则、听证和解原则和听证监督原则。其中,诉辩原则的核心是增强申请人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对话与交锋,突出争议的焦点,焦点越突出,审查的重点和重心就越明确。而听证监督原则,使民事检察监督置于公开透明的情境之中,接受双方当事人、人民监督员甚至社会群众的监督,是规范民事检察监督行为、实现公正司法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中国喜欢没事找事,该管的却不管,这是中国公职人员的通病:)
中国警察与韩国警察制度比较 论文如果您方便可以合作
国外警察保障制度的研究现状从以下层面解析。警察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整体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1、福利国家模式,模式起源于英国,发展在北欧各国,丹麦、罗蔚、芬兰、瑞典。2、社会保险模式。起源于德国,此模式在美国、法国、日本深受影响。3、国家保障模式,起源于前苏联,前东欧国家、朝鲜、蒙古实行此制度。
美国私人警察(保安)是执法领域中另一支生力军。它是美国一些公民自己出钱开办的警察机构,在美国具有合法性。尽管公共执法机构普遍向群众提供服务,但是某些公民和私人企业还嫌不够,他们出钱雇请保镖或保安人员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治安服务。一些公民还同私人警察机构签定巡逻服务合同,以补充当地警察的预防巡逻力量。 县级警察在美国警察机构中所占的数量最多,有上万个,人员规模却并不大。其中多数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每个机构的警员大多不超过10个人,很多村或镇只有一名警察。县警察局根据美国各州的法律而成立,各州的法律对于县警察局长的任期和产生办法都有明文规定。在美国的50个州里,除了罗德岛的警察局长由州长任命,夏威夷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指定外,其他各县的警察局长都是选举产生。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在县里享有较高声望的人才能当选为局长。由于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警察局长比其他政府官员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在许多地方,警察局长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很好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