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比萨斜塔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比萨斜塔论文的参考文献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瑛,周东明,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郑少瑛,周东明,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刘柏茹.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硅谷,2009,(05).

[2]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陈正耀.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4]姜华根.双点导线测量[J].科技资讯,2009,(15).

[5]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6]焦建新,沈荣林,闫玮.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09).

[8]孟令涛.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9]黄艳立,高怡.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10]张小诺,李彦阳.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法堂.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景德广.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尚海旺,王水林.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家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工程勘察,1981,(02)

[15]陈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16]黄林.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地矿测绘,1996,(02)

[17]蔡群.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18]宁卫远,焦利伟,刘艳玲.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19]陈玉平,胡奎.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斯列涅夫斯基,.卡拜斯基,刘志源.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矿山测量,1980,(03)

[1]王楠,邵毅明,周娜娜,阎宏涛.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现象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联.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46.

[5]贺俊杰.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8.

[6]随艳金敏丽.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院校风采,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9]马连弟刘运符.透视学原理[N].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38

[10]熊圣.视错觉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蔚.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引良.浅谈符号学与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1.

[14],[M]苏茂生,台北:大陆书店,1975:11.

[15]周东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7.

[16]熊兴福,刘金萍.析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8):1.

[17]蔡从.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04):58.

[18]康波,万铮.中国古典园林.2010:10.

[19]朴哲龙.人眼光学结构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1]宁龙梅.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健 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大自然,2012,(5).

[3]李益敏,李卓卿.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求稳.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5.

[5]HOLLANDCC,HONEAJE,[J].Wetlands,1995(15):336-345.

[6]崔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62-471.

[7]肖清风.有机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特征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⑴.建设科技,2009,(3):51-59.[9]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迸展,2004,23(5):94-99.

[10]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亚利,李小勇,谢屹.北京城市湿地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言奇.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2):71-74.

[16]李明.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肖然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17]杜洁,车代弟.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 :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2、鲁西南地区门墩石造型、纹样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行为分析与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住宅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

64、以“美居购”网为例探析家居软装电子商务经营

65、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产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

71、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的舒适度模型研制及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77、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研究

80、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81、ZH公司CM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83、某研发中心与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86、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要素研究

91、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制合同管理体系研究

9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材料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手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对DEA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名作中建筑图景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工程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企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条约,加大监督的管理力度,将工程的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了建筑本体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缺乏的相关法律条例、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以及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过大进行讨论,根据此情况对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能力、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城市化进度的加深,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建筑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与建筑业相关部门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深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得建筑工程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也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是对于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我们保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在工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也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难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制约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一部分的法律政策太过片面,监督力度明显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一个专门细致的惩处管理条例。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在宏观上加大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一个官方的、完整的约束条例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之所以疏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的企业专员对待质量监督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缺乏监督的意识,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关的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企业部门对于这种消极的影响也放任不管,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都缺少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体制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态,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小,也就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也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在今天,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但是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一些人会严把大关,另一些人可能会有所放松,这种情况使得政府的监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如果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过低,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使得政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方式

(一)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的实行,能够大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对于工程的正确实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在大体方向上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的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制得以健全自己的形势内容,而且把监理制合法化,加强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认真态度,使这些工作者负责的工程项目与法律挂钩,一旦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专门人员要进行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里许多的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对于设计人员的来历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指派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要进行深刻的调查,确保人员的选择没有问题。然后,对于设计人员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立刻要求其做出修改,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整性,对建筑工程起到决定的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对于工程质量要时刻进行监督,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得到有效实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重点放在怎样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上,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解决。所以,企业在挑选管理人员时要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与制度,对于施工人员也要仔细选择,确保每一个工作位置都要有任务、有效率地进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大方面可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分散于各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进行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所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工程项目中实行的监督管理监制要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对于单位及个体要及时加大监督力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督作风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被安全地放入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成品的使用才能感到放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9):86.

[3]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06):129-130.

[4]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S2:144-146.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科学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个人能被打败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看重的和最忌惮的那个人,而是那些被自己轻视甚至是无视的人,这就是轻视别人的代价,相信大家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在毕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生活最好的、事业最成功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很差、调皮捣蛋的同学,而那些当初成绩很好的,却混的非常惨淡,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轻视,谁能想到当初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差生,居然是最成功的那一个呢?

比萨斜塔倾倒危机

不止是同学之间有这样的的例子,就连一些专家也经常被现实打脸,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很多连专家都无法解释和解决的事情,但最终确实一些被人无视的人解决了,这些人要么是业内能力不够的人,要么是一些局外人,谁又会想到那些连世界顶级专家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最终却被局外人解决掉了呢?所以在现实中,千万不要轻视或者无视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有点,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人。

现实中就有一个顶级专家被打脸的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关于比萨斜塔的故事,说起比萨斜塔,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它是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有名的建筑,位于如今的意大利境内,大家之所以对它很熟悉,除了是因为著名的数学家伽利略曾在此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自由落体实验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塔并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倾斜的,因为这点,比萨斜塔出现了很多次倾倒危机,尤其是在90年代,发生了最大的一次倾倒危机,当时一大帮世界顶级专家都对此束手无策,但却被一个“小男孩”轻松解决掉了,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说一说比萨斜塔的历史,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位置位于一座大教堂的后面,是有当时著名的建筑师皮萨诺设计并修建的,因为修建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这个建筑在修建期间断了好几次工,在经历了200年的修建之后才终于竣工,这座建筑不仅是当地的标志,更是整个意大利的标志,世界闻名。

因为这座倾斜的塔屹立在这里接近千年而不倒,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设计师一定是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故意设计成这样的,但在经过后世很多科学家反复的检测验证之后才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这座斜塔在初建时其实是垂直的,总塔高米,共有8层,但在刚开工不久,因为地基不稳,导致在完工时,整个塔身偏向东南方向,而且本来这座塔上有7口钟,倾斜后因为担心出现危险,所以这7口钟就从来没有敲响过。

在随后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比萨斜塔经历了很多自然灾难,比如地震等等,但是整个塔身也只是慢慢的在倾斜,却一直没有倒下,很多人也都称之为直接九大奇迹之一,因为这个原因,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只要来到意大利旅游,几乎都会参观这个神奇的建筑。

修缮比萨斜塔,顶级专家束手无策

很多世界顶级建筑专家也对比萨斜塔的倾斜非常好奇,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研究历史资料、塔的材料结构以及周围地质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甚至还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测试,不过得出的结论却各有不同,有专家认为:塔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塔身的每块砖都是石雕佳品,而且每一块砖之间都很巧妙的粘合在了一起,可以有效防止断裂和倾倒,但也有一些专家发现,塔的倾斜方向并不是固定的,不由得感慨这其中的原因一定非常复杂,总之,在这些专家这么多年的研究之后,关于比萨斜塔“倾而不倒”的原因,至今都还模模糊糊,真相依然是一个谜题。

即使比萨斜塔多年“倾而不倒”,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那就是如果这种倾斜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倒将是必然的结果,在1990年的时候,比赛斜塔就遭遇到了倒塌的危机,意大利政府无奈只能暂时关闭,禁止游客进入参观,并且立刻开始了修复,不过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大帮顶级专家制定了多套修复方案,但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政府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个消息散布到全球,希望得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小男孩轻松解决

在此后的十年,都没有人想到好办法,直到1999年,政府终于采取了一个办法,这是一个新的技术,但是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名字叫做地基应力解除法,原理是在斜塔倾斜的反方向挖土,利用这个方法,让地基重心后移,从而减小幅度,据说这个方法是专家们想到的,但灵感却来自于一个小男孩的画作,很多人纷纷感叹,连一帮世界顶级专家都束手无策的难题,却被一个小男孩轻松解决,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谁能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呢?

政府在确立了这个方案以后,很快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修复工作,在经过了长达11年的修缮之后,斜塔终于被扶正了44厘米,据统计,整个修缮工程总共消耗资金达2500万,不过效果还是有目共睹的,而比萨斜塔也成功复活了那次危机,在2001 年,比萨斜塔再次向游客们开放。

结语

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歌德

虽然那次修缮工作非常成功,但还是有一些专家跳出来说比萨斜塔还有继续倾斜的趋势,而且他还根据很多年测量的数据,推算出了比萨斜塔的倾斜速度,并预测比萨斜塔可能会在250年之后,斜塔会因重心偏离塔基最外缘而发生倾倒,虽然听起来有些道理,但至于到时候会不会发生,谁也无法肯定,只是希望这座世界奇迹能永远存在,毕竟它象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知道大家对比萨斜塔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在文章下方评论留言,想了解很多中外历史趣事,记得点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对建筑也有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当中,建筑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建筑结构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的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多层和高层房屋以及单层大跨度房屋的常见结构型式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 建筑;结构;设计;型式

引言

结构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结构支配着建筑,这是因为,任何建筑物都要耗用大量的劳力和材料来建造,建筑物首先必须抵抗或承受各种外界的作用如风力、重力、地震等,合理的选择结构材料和结构型式,即可满足建筑物的美学原则,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一、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由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性质不同,除满足空间尺寸要求外,还要满足某些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如保温、通风、隔热、吸声等,在构造设计时要综合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优化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 措施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确保结构安全

正确的结构计算时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除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必要的计算外,对阳台栏杆、楼梯扶手、构件接缝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

3.注重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建筑构造设计要处处考虑经济合理,采用合理的构造方案,就地取材,节约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并减少建筑物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

二、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

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施工技术的进步、结构分析 方法 的发展,都给建筑设计带来了灵活性和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这种灵活性并不排除现代建筑结构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稳定。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不允许发生危险的运动,这种危险可能来自结构自身,也可能来自地基的不均匀沉陷或基土的滑移,例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

2.平衡。平衡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结构和结构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发生运动,力的平衡条件总能得到满足,从宏观上来看,建筑物总是静止的。平衡的要求是结构与“机构”即几何可变体系的根本区别,因此建筑结构的任何部分都应当是几何不变的。

3.经济。现代建筑的结构部分造价通常不超过建筑总造价的30%,因此,结构的采用应当是使建筑的总造价最经济。结构的经济性并不是指单纯的造价,而是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结构的造价受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比值的影响,还受施工方法、施工速度以及结构的维护费用的影响。

4.美观。美学对结构的要求有时甚至超过承载能力的要求和经济要求,尤其是象征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更是如此,应当懂得,纯粹质朴和真实的结构会增加美的效果,不正确的结构将明显的损害建筑物的美观。

5.优化。应在建筑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优化结构设计,必要时应委托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结构设计和结构的优化设计,降低建筑物的自身荷载,减少主要材料的消耗,通过工程概算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结构设计的优化程度。

结构专业的优化设计,不是以牺牲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来求得经济效益的,而是以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工程 经验 为前提,以对结构设计规范实质内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指导,以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为手段,对设计进行深入调整、改善与提高,对成本进行审核和监控,是对结构设计再加工的过程。“优化”工作是以原设计为基础,在充分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着眼于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优化”的过程也是发现差错、纠正不足的过程,通过优化降低不安全因素,从而保证项目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结构设计优化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将会带来合理的设计、带来经济技术效益。

实现上述各项要求,在结构设计中就要贯彻“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结构设计原则,保证结构和建筑的和谐统一。

三、建筑结构选型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需要有一个好的结构型式去实现。而结构型式的最佳选择,要考虑到建筑上的使用功能、结构上的安全合理、艺术上的造型美观、造价上的经济,以及施工上的可能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才能最后确定。

以下针对多层和高层房屋以及单层大跨度房屋的常见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适用范围进行简单分析。

多层和高层房屋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体系有:混合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等。

1.混合结构体系

这是多层民用建筑房屋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型式,其墙体、基础等竖向构件采用砌体结构,而楼盖、屋盖等水平构件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结合抗震要求,在进行混合结构房屋设计和选型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层高和房屋最大高宽比

限制房屋的高宽比,是为了保证房屋的刚度和房屋的整体抗弯承载力,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2)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制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中的规定。显然,采用烧结普通砖砌体的混合结构,其层数和总高度均比其他砌体的要好,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应比表中规定的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3)纵横墙布置

在进行结构布置时,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齐,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均匀。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2.框架结构体系

与混合结构类似,框架结构也可分为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及纵横双向框架共同承重等布质形式。一般房屋框架采用横向框架承重,在房屋纵向设置连系梁与横向框架相连;当楼板为预制板时,楼板顺纵向布置,楼板现浇时,一般设置纵向次梁,形成单向板肋形楼盖体系。当柱网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或者楼面活荷载较大时,也往往采用纵横双向布置的框架,这时楼面长采用现浇双向板楼盖或井字梁楼盖。

框架结构体系包括全框架结构、内框架砖房和底部框架上部砖房几种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适用高度分别为60m、55m、45m和25m。现浇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都较好,建筑平面布置也相当灵活,广泛用于6――15层的多层和高层房屋,如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医院等(其经济层数为10层左右、房屋的高宽比以5――7为宜)。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整体变形为剪切型。

四、结束语

建筑住宅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正确处理适用、经济、美观等几方面的关系。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正确的把握好结构的类型,更不能忽略建筑设计的经济性,要在满足使用要求下,用较少的投资建造美观、简洁、大方的建筑,让人们居住的更加舒适、健康。

参考文献

1.熊丹安,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浅析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摘要:抗震,是当前建筑施工必须要关注的话题,建筑结构的抗震也就成了房屋设计必须要考量的核心环节。 文章 将就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目标、原则,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抗震;结构;设计方法

如何能够让建筑在地震中保持安全,不受严重的损害,是当前建筑施工设计必须要考量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地震频繁,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建筑安全则成了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相关标准,设计出具有相当抗震能力的房屋。

1.抗震设防的目标

我们所说的抗震设防,指的是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的措施,最终实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一般来说,抗震设防主要依据的是抗震设防烈度。而抗震设防烈度的依据,是以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执行的,其是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标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中规定的基本烈度的。从当前内外抗震设防目标的发展总趋势来看,其基本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可以应对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是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目标。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设防的目标如下:1)如果所遭受的是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多遇的常规地震,建筑物不受损坏,不需 修理 仍可继续使用;2)如果遭受到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损坏,但不会对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经修理仍可使用;3)如果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尽量保证建筑物不倒塌。

也就是说,在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上,设计方可以按照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这三个层次进行考虑。从概率上看,多遇地震烈度是发生机会较大的地震级别。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建筑,在设计上要达到这样的防震效果:当遭遇多遇烈度作用时,建筑物处于弹性阶段,通常不会损坏;当遭遇相应基本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将进入弹塑性状态,但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当遭遇罕遇烈度作用时,建筑物可能会有严重破坏,但不至于倒塌。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要点

我国所颁布的《抗震规范》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以实现上述3个烈度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必须要符合抗震设计原则,同时根据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相当于小震)的地震动参数,通过采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接着与其他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系数进行组合,同时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承载力验算,如果建筑物较高,还必须要进行变形验算,以保证其侧向变形不要过大。这样,一方面满足了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同时也满足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当然,最后还必须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于非地震高发区的大多数建筑结构而言,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已经足够了,但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地区的特征,少部分结构诸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还必须要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也就是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相当于大震)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发生倒塌)。如果发现有变形过大的薄弱层,那应该积极修改设计,或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也就是大震不倒。

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结构材料的选择

选择哪一种材料对建筑的结构抗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材料的选择应该与建筑的方案设计同步,在研究建筑形式的同时进着手进行研究。同时还应该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根据工程的各方面条件,选择既符合抗震要求又经济实用的结构类型。结构选型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在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建筑的重要性、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地基、基础、材料和施工等因素,再加上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后再确定。如果我们单从抗震角度考虑,好的结构型式,应具备以下特点:1)延性系数高;2)“强度/重力”比值大;3)匀质性好;4)正交各向同性;5)构件的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较好的延性,并能发挥材料的全部强度。如果只从数据上看,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常见建筑结构类型,理论上的抗震性能优劣顺序是:1)钢结构;2)型钢混凝土结构;3)混凝土一钢混合结构;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当然,在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们说的抗震最好的钢结构,其优越性是相对性的,从优点看,其延性,连接较好,具有可靠的节点,同时拥有在低周往复荷载下有饱满稳定的滞回曲线,从实际的经验看,钢结构建筑的表现都不错。但是,我们说的相对性,是只设计理念即施工方法的到位如果不到位这些建筑同样会在地震中受损。

抗震结构体系的确定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抗震性能、使用效果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确定适合的抗震结构体系至关重要。《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1)必须具备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形成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3)必须具备必要的强度以及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4)应该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总之,在选择确定建筑的结构体系时,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的关系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建筑物自振周期与地基土的卓越周期接近一致,那就说明建筑可能会产生共振,进而加重建筑物损害。一般来说,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结构本身刚度有关,所以在设计房屋之前,设计单位必须要掌握场地和地基土及其卓越周期,以便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调整结构刚度,最终避开共振周期。

当然,在选择结构体系时,还应该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基础应该有足够的埋深,如果是多层房屋,就应该设置地下室。根据实践调查,设置地下室的房屋,可以减轻整个结构的震害。至于那些地基软弱的,就应该考虑选用桩基、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而针对岩层高低起伏不均匀的情况,则可以考虑选择桩基,桩基可以穿入非液化土层,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如果建筑物层数不多、地基条件又较好时,也可以采用单独基础或十字交叉带形基础等。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平面布置力求对称 通常情况下,对称结构在地面平动作用下只会发生平移振动,各构件的侧移量相等,这样就使得水平地震作用按构件刚度分配,所以各构件受力比较均匀,不会导致力的分布失衡。如果是非对称结构,刚心会偏在一边,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即便只是发生地面平动也可能出现扭转振动。最终会导致远离刚心的构件,侧移量大,承担过度的水平地震剪力。这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结构因一侧构件失效而倒塌。

竖向布置力求均匀 结构竖向布置均匀,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其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薄弱层。从建筑结构的特点看,临街的建筑物,往往会因为商业的需要,底部几层有大空间的设置。非临街的建筑物,底部也可能门厅、餐厅或停车场,而出现大空间。在这种结构中,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竖向支撑或砌体墙体到此被中止,而下部须采取框架体系。也就是说,上部各层为全墙体系或框架一抗震墙体系,而底层或底部两三层则为框架体系,整个结构属“框托墙”体系。地震经验指出,这种体系很不利于抗震。因此,在实际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该要保持结构竖向布置的均匀。

也就是说,同一楼层的框架柱,必须要具有大致相同的刚度、强度和延性,以此避免地震时,因受力大小悬殊而被各个击破的危险。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在采用纯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中,楼梯踏步斜梁和平台梁直接与框架柱相连时,应该避免该柱变成短柱的情况,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地震时发生剪切破坏。

4.结语

总之,在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环境,在经济与安全的综合考量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震方案,保证建筑物在相应的防震标准下进行施工,保证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寇秀梅.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8(06).

[2]李智建,石延明.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科技资讯,2009(12).

[3]王翠坤,杨沈.汶川地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J].震灾防御技术,2008(03).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房屋建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全面,如舒适性、功能性、节能型等性能都成为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尤其重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找出适合的加固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求,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现状;方法

一旦建筑物因为一些原因而不能够继续满足某种功能的要求或者对满足某种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或者建筑物结构的某一部分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时,就需要对该建筑物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严重时甚至要进行拆除重建。在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城市都处于地震区,每次发生地震时都会对当地的建筑物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发生火灾的频率也迅速增加,所引发的后果日益严重,这十分不利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应用是时代背景下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我国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也对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给予了相对较高的关注。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的行为规范,包括《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等,都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加固方法、所遵循的加固基本原则、所使用的加固材料、以及施工安全和工程验收等环节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由于人们大多都习惯了使用传统的加固经验,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实践中不能很好的做出改变,也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对加固技术进行探索分析,导致我国的加固技术进步缓慢。这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加固技术仍然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传统工艺阶段,技术含量较低。

二、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意义和原因

所谓建筑工程加固技术,就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使建筑物能够满足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等要求。进行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意义在于满足对建筑结构强度的要求,依据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规定,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应该遵循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混凝土结构必须满足结构应用要求,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的刚性、强度和耐久性标准。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建筑物难以完全符合人们的需求,建筑结构不得不进行加固处理。在我国常见的加固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虽然已经综合考虑了建筑结构安全及使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各个结构的独特性,使其难以将所有的因素都通过设计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表现出来。第二,勘察造成的缺陷。勘察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会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勘察,收集建筑基地的实际地形资料,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工方法,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但是,若不能真实反映勘察过程中的地基土和地下水情况,那么,将极可能造成建筑工程的缺陷。第三,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缺陷。主要包括了施工队伍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人员素质低下、施工管理混乱等原因。此外,建筑物的不当使用、恶劣的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也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使其不得不进行加固处理。

三、我国目前常用的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方法

(一)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的加固原理是:通过在建筑构件的两角或四角外包上型钢,使建筑构件的受力性能大大增强,从而实现加固的目的。这种加固方法有湿式和干式两种,一般湿式加固法效果更好。外包钢加固法具有操作简便,现场工作量小的优点,适用于不能增大建筑构件截面积却又要较大程度增强承载力的情况,例如钢筋混凝土柱、梁、腹杆的加固等。

(二)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构件的外面外包混凝土,从而使建筑构件的横截面积大大增加,配筋量也大幅度提升,进而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增强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较为传统,加固工艺也十分简单,因此应用范围极广。一般在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中都可使用这种方法。

(三)粘贴钢板加固法

这种加固方法的原理是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粘贴钢板,令它们能够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结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粘贴钢筋加固法对建筑结构胶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必须要满足粘结力强、强度高、耐老化、线膨胀系数小、弹性模量高等要求。

四、建筑工程加固方法的选择要点

目前,在我国常见的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有很多,它们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加固情况,对此,在进行加固方法的选择时,要仔细分析,进行可靠性鉴定,依据鉴定的结果和结构功能降低的原因,并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布置特征、建筑主体结构传力承力特征、新增功能要求以及建筑物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确保加固技术应用的结果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安全,是社会民生的一个 热点 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建筑结构的科学加固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对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确保建筑物的质量能够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还要注重对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在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建筑工程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钢,饶亚飞.探讨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912-913.

[2] 楚百磊,李智勇.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133-133.

[3] 李江涛.简述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57-57.

关于萨德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萨德入韩(萨德事件)是指韩方不顾中国反对,执意把萨德部署在韩国星州基地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2016年9月30日,韩国国防部宣布确定乐天集团的星州高尔夫球场为“萨德”系统最终部署地点。2017年2月27日,乐天集团董事局决定,为部署萨德供地。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萨德系统的部分装备,于2017年3月6日通过军用运输机运抵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2017年4月26日,萨德反导系统的2辆发射车、X波段雷达开始在韩国投入运行。2017年7月29日,文在寅下令,立刻着手去部署剩余4辆的萨德发射车。

扩展资料:

萨德相关延伸:

萨德(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一般指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萨德”系统的承包商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一套“萨德”系统通常由指挥车、火控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其技战术性能有着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旦萨德落户韩国,美国便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了完整的导弹防御系统,从此该地区的攻防战略平衡或将被彻底打破,而美日韩也将成为东北亚的小北约。这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萨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萨德入韩

对于萨德事件,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方在内有关国家的明确反对立场,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不要采取导致地区形势复杂化的行动,不要做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的事情。老汉觉得,中国政府此次如果仅仅是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是远远不够的。对美国对韩国都必须考虑使用反制措施予以应对,撤销中韩自贸区协议,重新指定对朝鲜的外交政策和待遇,再继续呼吁重启六方会谈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别人美国和韩国不顾中国的明确反对立场,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系统具有1000公里的雷达监控范围,能实行大气层外3500公里的有效拦截,它的部署将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和导弹打击能力。同是美国的战区反导系统,“爱国者”要比“萨德”的名号响得多。实际上,后者在许多方面要比“爱国者”优秀,“萨德”全名为“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是陆基高空远程反导系统,拦截高度超出大气层,达到了150千米。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面雷达,及战斗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BM/C31)等组成。其拦截弹长米,最大弹径米,起飞重量900千克,最大速度可达2500米/秒,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摧毁目标,主要拦截射程3500千米的弹道导弹,最大拦截高度和拦截距离分别为150千米和300千米,防御半径200千米左右。“萨德”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风险性强,是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因此其战技术性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国家和其他核大国之间形成的核战略是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指世界上所有的核大国均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在对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并具备完全摧毁对方的核报复能力。因此,任何一方发动核袭击,肯定会遭到报复性回击。只要保持这种“稳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慑双方都不敢发动战略核袭击,避免核战争。否则,双方就有可能同归于尽。所以说一旦美国掌握了实用了导弹防御系统,那么中国的导弹就很难对美国产生安全威胁,导致中国对美国核打击之后,美国不再担心中国的核报复,从而使得美国在核竞赛上取得优势。关乎国家的大事,仅发表个人意见,谈谈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萨德事件”既成事实后的危害

关于萨德入韩在军事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诸如其超远距雷达的窥视等情况各大媒体说的已经好多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与政治相比,这些个危害不值一提!我这里只想讲政治方面的影响。假如中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或无法制止,在其部署行动最终得以实现后,也没有进行更加切实有效的致命打击。那么,可以预见的,不久之后,我们将看到,萨德下系统会陆续在日本、台湾、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落户! 中国的国家信誉将一落千丈!或者是我们干脆说这证明中国已经向美韩日“投降”!这样或许更直接些!

二、中国可以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中国应公开发表声明,重申中朝同盟关系及双方的责任义务。中国重申半岛无核化不是朝鲜无核化,揭露美韩日在朝核问题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险恶用心和立场。

(二)重新审核并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譬如将朝鲜弃核与美国从朝鲜撤军、韩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等等联系在一起。(三)以牙还牙,向朝鲜提供歼10等先进武器。必要时可以联合俄罗斯与朝鲜共同举行联合军演,以共同抵抗美韩对朝鲜的军事威胁。

(四)中国外交部应公开承认朝鲜问题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要认真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对朝美韩关系中出现的原则性和根本性问题。

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中俄等国的强烈反对,宣布将在韩国部署THAAD“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中国立即表示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国外交部网站也随即发文,强烈敦促美韩停止“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不要采取导致地区形势复杂化的行动,不要做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的事情……”称之为“萨德事件”,是作者借用部分网络媒体的称呼。其实回头看看,关于萨德入韩的话题美国早就放风出来了,韩国也偶尔提及过,既然如此,那我们外交部的长官和专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做了那些防范?想到过如何应对今天这种局面了没有?不知道各位对此是怎么看的,反正我是有几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韩国政府竟然不顾民族大义,一改过去小心翼翼的嘴脸,胆敢以小博大直接对抗中俄;二是没想到朴槿惠集团居然在中俄及韩国人民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仍泰然自若稳坐钓鱼台;三是没想到事发几个月了,中国外交部除了空洞的口头抗议甚至恐吓外,居然拿不出有实质内容的有效应对措施;四是没想到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对美韩日的迁就忍让,不惜随其一道制裁自己的盟友。

一、“萨德事件”发生的基本脉络。

(一)韩国当局为何要部署萨德?

韩国朴槿惠当局之所以无视中俄的一再抗议,仍然铁了心要部署萨德系统所给出的理由很多,诸如 “防止朝鲜核弹攻击”、“被迫不得已”等等,这些大家在网络上也都看到,就不多谈了。其实朴槿惠当局公开说出来的这些理由,连韩国国内的民众都不信,而且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与揭露。这与中国官媒的 “夹带私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比较起来,我们显得羞羞答答、欲言又止、自相矛盾、词不达意,恐怕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在国内民众不依不饶的反对浪潮中,朴槿惠于7月14日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给出了答案,即“部署萨德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难以公开讨论,希望外界理解……”。所谓难以公开讨论的内容是什么?我想,无非就是“韩国政府铁了心要把韩国人民绑在了美国打压中俄的战车上,甘做美国称霸世界的炮灰”罢了。

(二)韩国当局为何敢部署萨德?

韩国应当知道,中俄都是世界核武大国,中朝之间签有盟约,先不说经济上韩国的经济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政治和军事上看,没有中国的允诺,韩国所谓的统一将是无法完成的。中国一旦重新审视与朝鲜的关系,联合俄罗斯一条同公开支持并武装朝鲜,共同反击美韩的武装威胁的话,美国将戛然而止,韩国则输的一丝不挂、血本无归!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和韩国认为中国除了抗议几声,顶多在经济上做做样子,不会出现我说的政治军事上的动作。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因为除此之外,再找不出其他比这更合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了!

比萨饼成型机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发展史 此书记录了世界初等数学的发展与变迁。可大体分为“数的出现”、“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分数”、“代数与方程”、“几何”、“数论”与“名著录”七大项,跨度千万年。可让读者了解数学的光辉历史与发展。是将历史与数学结合出的趣味百科读物。数的出现一、数的概念出现 人对于“数”的概念是与身俱来的。从原始人开始,人就能分出一与二与三的区别,从而,就有了对数的认识。而为了表示数,原始人就创造并使用了一种古老却笨拙且不太实用的方法——结绳计数。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所指物体的数量,而为了辨认数量,也就出现了数数这一重要的方法。这一方法如今看来十分笨拙,但却是人对数学的认识由零到一的关键一步。从这笨拙的一步人们也意识到:对数学的阐述必须要尽量得简洁清楚。这是一个从那时开始便影响至今的人类第一个数学方面的认识,这也是人类为了解数学而迈出的关键性一步。数字与符号的起源与发展一、数的出现 很快,人类就又迈出了一大步。随着文字的出现,最原始的数字就出现了。且更令人高兴的是,人们将自己的认识代入了设计之中,他们想到了“以一个大的代替多个小的”这种方法来设计,而在字符表示之中,就是“进位制”。在众多的数码之中,有古巴比仑的二十进制数码、古罗马字符,但一直流传至今的,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它们告诉了我们:简洁的,就是最好的。 而现在,又出现了“二进制数”、“三进制数”等低位进制数,有时人们会认为它们有些过度的“简洁”,使数据会过多得长,而不便书写,且熟悉了十进制的阿拉伯数字后,改变进制的换算也十分麻烦。其实,人是高等动物 ,理解能力强,从古至今都以十为整,所以习惯了十进制。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智商,而且不可能智商高到能明显区分1-10,却能通过明显相反的方式表达两个数码。于是,人类创造了“二进制数”,不过它们不便书写,只适用于计算机和某些智能机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数码表示方法。二、符号的出现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表示不足。1、加号(+)和减号(-)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2、乘号(×、·)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3、除号(÷) 除法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 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4、等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分数一、分数的产生与定义 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正整数),以后在度量和均分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叫做分母,表示有这样多少份的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一般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带分数大于1而又是最简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 注意 :①分母和分子中不能有0,否则无意义。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二、分数的历史与演变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一样古老。早在人类文化发明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的需要,引入并使用了分数。 在许多民族的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和各种不同的分数制度。早在公元前2100多年,古代巴比伦人(现处伊拉克一带)就使用了分母是60的分数。 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埃及算学文献中,也开始使用分数。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3/7 米.像3/7 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为什么叫它分数呢?分数这个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这种数的特征.例如,一只西瓜四个人平均分,不把它分成相等的四块行吗?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分数是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除法运算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传》中,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秦始皇时代的历法规定:一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这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 在古代,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所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几何一、公式1、平面图形正方形: S=a² C=4a三角形: S=ah/2 a=2S/h h=2S/a平行四边形:S=ah a=S/h h=S/a梯形: S=(a+b)h/2 h=2S/(a+b) a=2S/h-b b=2S/h-a圆形: S=∏r² C=2r∏=∏d r=d/2=C/∏/2r²=S/∏ d=C/∏半圆: S=∏r²/2 C=∏r+d= 顶点数+面数-块数=12、立体图形正方体: V=a³=S底·a S表=6a² S底=a² S侧=4a² 棱长和=12a长方体: V=abh=S底·h S表=2(ab+ac+bc) S侧=2(a+b)h 棱长和=4(a+b+h)圆柱: V=∏r²h S表=2∏r²+∏r²h=S底(h+2) S侧=∏r²h S底=∏r² 其它柱体:V=S底h锥体: V=V柱体/3球: V=4/3∏r³ S表=4∏r²顶点数+面数-棱数=2数论一、数论概述 人类从学会计数开始就一直和自然数打交道了,后来由于实践的需要,数的概念进一步扩充,自然数被叫做正整数,而把它们的相反数叫做负整数,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中间的中性数叫做0。它们合起来叫做整数。(现在,自然数的概念有了改变,包括正整数和0) 对于整数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叫做四则运算。其中加法、减法和乘法这三种运算,在整数范围内可以毫无阻碍地进行。也就是说,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数相加、相减、相乘的时候,它们的和、差、积仍然是一个整数。但整数之间的除法在整数范围内并不一定能够无阻碍地进行。 人们在对整数进行运算的应用和研究中,逐步熟悉了整数的特性。比如,整数可分为两大类—奇数和偶数(通常被称为单数、双数)等。利用整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可以进一步探索许多有趣和复杂的数学规律,正是这些特性的魅力,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的数学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数论这门学科最初是从研究整数开始的,所以叫做整数论。后来整数论又进一步发展,就叫做数论了。确切的说,数论就是一门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 二、数论的发展简况 自古以来,数学家对于整数性质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但是直到十九世纪,这些研究成果还只是孤立地记载在各个时期的算术著作中,也就是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学科。 自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数学著作中都关于数论内容的论述,比如求最大公约数、勾股数组、某些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等等。在国外,古希腊时代的数学家对于数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整除性问题就有系统的研究,关于质数、和数、约数、倍数等一系列概念也已经被提出来应用了。后来的各个时代的数学家也都对整数性质的研究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使数论的基本理论逐步得到完善。 在整数性质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质数是构成正整数的基本“材料”,要深入研究整数的性质就必须研究质数的性质。因此关于质数性质的有关问题,一直受到数学家的关注。 到了十八世纪末,历代数学家积累的关于整数性质零散的知识已经十分丰富了,把它们整理加工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德国数学家高斯集中前人的大成,写了一本书叫做《算术探讨》,1800年寄给了法国科学院,但是法国科学院拒绝了高斯的这部杰作,高斯只好在1801年自己发表了这部著作。这部书开始了现代数论的新纪元。 在《算术探讨》中,高斯把过去研究整数性质所用的符号标准化了,把当时现存的定理系统化并进行了推广,把要研究的问题和意志的方法进行了分类,还引进了新的方法。 由于近代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的发展,数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计算方法、代数编码、组合论等方面都广泛使用了初等数论范围内的许多研究成果;又文献报道,现在有些国家应用“孙子定理”来进行测距,用原根和指数来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等。此外,数论的许多比较深刻的研究成果也在近似分析、差集合、快速变换等方面得到了应用。特别是现在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用离散量的计算去逼近连续量而达到所要求的精度已成为可能。三、数论的分类初等数论 意指使用不超过高中程度的初等代数处理的数论问题,最主要的工具包括整数的整除性与同余。重要的结论包括中国剩余定理、费马小定理、二次互逆律等等。解析数论 借助微积分及复分析的技术来研究关于整数的问题,主要又可以分为积性数论与加性数论两类。积性数论藉由研究积性生成函数的性质来探讨质数分布的问题,其中质数定理与狄利克雷定理为这个领域中最著名的古典成果。加性数论则是研究整数的加法分解之可能性与表示的问题,华林问题是该领域最著名的课题。此外例如筛法、圆法等等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重要议题。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使用的是解析数论中的筛法。 代数数论 是把整数的概念推广到代数整数的一个分支。关于代数整数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为了更一般地解决不定方程的问题,而为了达到此目的,这个领域与代数几何之间的关联尤其紧密。建立了素整数、可除性等概念。 几何数论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等人开创和奠基的。主要在于透过几何观点研究整数(在此即格子点)的分布情形。几何数论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空间格网”。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上,坐标全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全部整点构成的组就叫做空间格网。空间格网对几何学和结晶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最著名的定理为Minkowski 定理。由于几何数论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必须具有相当的数学基础才能深入研究。 计算数论 借助电脑的算法帮助数论的问题,例如素数测试和因数分解等和密码学息息相关的话题。 超越数论 研究数的超越性,其中对于欧拉常数与特定的 Zeta 函数值之研究尤其令人感到兴趣。 组合数论 利用组合和机率的技巧,非构造性地证明某些无法用初等方式处理的复杂结论。这是由艾狄胥开创的思路。四、皇冠上的明珠 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是独特的,高斯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中的皇冠”。因此,数学家都喜欢把数论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叫做“皇冠上的明珠”,以鼓励人们去“摘取”。 简要列出几颗“明珠”:费尔马大定理、孪生素数问题、歌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圆内整点问题、完全数问题…… 五、中国人的成绩 在我国近代,数论也是发展最早的数学分支之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解析数论、刁藩都方程、一致分布等方面都有过重要的贡献,出现了华罗庚、闵嗣鹤、柯召等第一流的数论专家。其中华罗庚教授在三角和估值、堆砌素数论方面的研究是享有盛名的。1949年以后,数论的研究的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筛法”和“歌德巴赫猜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世界领先的优秀成绩。 特别是陈景润在1966年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以后,在国际数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盛赞陈景润的论文是解析数学的名作,是筛法的光辉顶点。至今,这仍是“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结果。名著录《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 约公元前300年 《周髀算经》 作者不详 时间早于公元前一世纪 《九章算术》 作者不详 约公元一世纪 《孙子算经》 作者不详 南北朝时期 《几何学》 笛卡儿 1637年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牛顿 1687年 《无穷分析引论》 欧拉 1748年 《微分学》 欧拉 1755年 《积分学》(共三卷) 欧拉 1768-1770年 《算术探究》 高斯 1801年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 1940年左右 任意选一段吧!!!

披萨七寸是多大?九寸是多大?十寸的?十二寸的?十五寸的?要图片 英寸(in)=厘米(cm); 寸的比萨直径就是厘米; 寸是厘米; 寸的比萨直径就是厘米; 寸的比萨直径就是厘米。 扩展资料 1.披萨按大小分类:9英寸比萨饼、建议1-2人食用;12英寸比萨饼、建议2-3人食用;14英寸比萨饼、建议3-4人食用。 2.比萨(Pizza),又称为比萨饼、匹萨、批萨、披萨,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颇受欢迎。 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以及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披萨。 10寸的披萨有多大? 十寸=(厘米)。比萨饼(意大利语:Pizza),根据字典上的解释为:“混合著不同香品、番茄及奶酪烘焗而成的饼”,发源地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全球颇受欢迎,世界各地都有比萨饼店。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皮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和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奶酪通常用马苏里拉奶酪(Mozzarella),也有混用几种奶酪的形式,包括帕马森奶酪(Parmesan)、罗马乳酪(Romano)、意大利乡村软酪(Ricotta)或蒙特瑞·杰克奶酪(Monterey Jack)等。已经成为全球通行的食品。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吃这种馅饼的时候,口味又稍有不同。2015年6月20日,意大利米兰当地制作了1个1600米长的披萨。 做一个十寸的披萨放多少芝士才有拉丝效果 大概需要200g左右,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可以做2个10寸披萨的量):番茄酱或番茄沙司200克 黄油30克 元葱末80克 5瓣大蒜的蒜末 芝士200克 披萨草1/2小匙 盐1/2小匙 黑胡椒粉适量 水150克 做法:1.黄油小火融化,放入元葱末和大蒜末炒香 2.放番茄酱炒香,放水和披萨草 3.用小火熬至粘稠状,盛出,晾凉备用 披萨的做法:(1个10寸) 准备材料:发好的面团一份:用高筋面粉150克 糖8克 盐1/2小匙 酵母1/2小匙 水或牛奶75克 植物油10克 将所有的材料混合揉成面团,然后摔打成稍具延展性光滑的面团( 面团的基础发酵 请点击吐司面包 ),然后发酵面团至两倍大,取出揉圆擀成圆形的面皮,用手将圆皮 的边整形稍厚一些 准备披萨上面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腊肠12片 彩椒20克 香菇2朵 上面做好的披萨酱的一半披萨奶酪150克(多一些好吃拉 丝的效果也好)切成丝 黑水橄榄3个切成薄片 注意:香菇片一定要切片用少许油和黑胡椒粉炒熟,这样香菇的味道才会非常的好 披萨上面材料的摆放: 1.将擀好的面皮放入披萨盘用叉子扎上小眼 2.然后将四周的边上刷上油(烤出来边的颜色会漂亮些)在中间铺上披萨酱 3.将炒好的香菇片如图摆放在酱料上 4.取1/3的奶酪丝洒在上面 5.再摆上腊肠培根彩椒 6.在铺满剩下的奶酪丝,再放些培根腊肠彩椒和黑水橄榄片 7.将披萨面皮边上刷上蛋黄液,放在预热好的烤箱里的烤网上220度15分钟贴心唠叨:一定要这样将奶酪丝分两次摆放,奶酪丝和酱料香菇的结合味道非常的好,最后在撒彩椒或蔬菜粒不 但作出的披萨外表漂亮,而且蔬菜中的水分和奶酪相溶后不厚造成中层出水的现象,而且这样层次的摆放,更不会出现以往披萨上面奶酪层脱落的现象,而是所有的材料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0寸披萨比8寸披萨能大多少 1英寸=厘米。 10寸披萨比8寸披萨大厘米*2,大约6厘米左右 教你好吃的披萨做法 食材明细 高筋面粉300克 水150克 酵母1茶匙 红甜椒1个 黄甜椒半个 青椒半个 洋葱少许 口蘑适量 火腿肠1根 腊肠3根 奶酪1块 盐适量 糖适量 黄油30克 披萨酱适量 奶香口味 烘焙工艺 一小时耗时 普通难度 披萨的做法步骤 1 制作馅料的材料。 2 将青椒、红甜椒、黄甜椒、洋葱都切成细丝。 3 火腿肠和腊肠切成片。 4 奶酪切成细丝。 5 酵母加温水溶解,加入白糖搅拌均匀。 6 面粉300克加入盐拌匀,把容好的酵母水倒进去揉成团,然后加入黄油揉匀。 7 把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8 面团发酵至2倍大时候。 9 把面团放到案板上擀成长方形的面饼。 10 在面饼上扎一些小孔。 11 在面饼表面刷上一层蛋液。 12 烤箱160℃烤6~10分钟。 13 面饼拿出来,刷上一层披萨酱。 14 在披萨酱的上面撒上一层奶酪丝。 15 铺上所有的材料,烤箱上下火160℃,将披萨放入烤箱中层,加热25分钟后取出。 16 最后撒上奶酪丝。 17 烤约5分钟左右即可。 18 烤好的披萨取出稍凉一会,切成合适的块状。

比萨饼原本是一种意大利美食,不过现已进入我国各地,目前在四川也有多家经营比萨饼的餐馆。比萨饼是用面粉加精盐、奶粉、鸡蛋、酵母等拌和均匀制成面团,经饧发后再将面团擀成面皮,然后将各种调辅料铺在面皮上,最后入炉烘烤而成的。比萨饼的面皮可以擀成两种:一种是厚面皮,约2厘米厚;另一种是薄面皮,约05厘米厚。用前一种面皮制出的成品口感绵软;用后一种面皮制出的成品口感酥脆。两种面皮各有特色。至于制作比萨饼时倒底选用哪一种面皮,则视具体情况及各人的爱好而定。比萨饼来自意大利,自然是典型的意大利风味。不过,在保持比萨饼基本制法不变的前提下,借用一些川味的调辅料来制作,使之具有四川风味,同样也很有特色,而且还很好吃。笔者不久前就尝试制作出了几种四川风味的比萨饼,效果还非常好。这里我来先讲讲怎样制作比萨饼的面皮(原料用量以5个比萨饼计)。原料:高筋面粉1000克白糖10克精盐20克奶粉30克鸡蛋2个精炼油50克酵母10克制法:将所有原料放入搅拌机内,再加入适量清水,拌和均匀成面团。随后将面团分成5个小剂子,并搓成球形,盖上保鲜膜,饧发待用。制作比萨饼时一般要用到番茄沙司。番茄沙司虽然市面上有售,但以自己制作的效果为好。下面就讲讲自制番茄沙司的方法。原料:番茄500克蒜茸25克洋葱碎150克白糖25克精炼油100克香叶1片精盐、胡椒粉、鲜汤各适量制法:番茄去皮绞成番茄酱。精炼油放入锅中烧热,先下蒜茸和洋葱碎炒香,再倒入番茄酱,掺入鲜汤,调入白糖、精盐、胡椒粉,接下来放入香叶,待小火将水分收干后,拣去香叶,即成

7月23日 15:48 比萨饼做法异域风情--&rt;比萨饼做法主料:面粉辅料:黄油、奶粉、食用油、番茄沙司、香蒜辣酱、乳酪丝、青椒、洋葱、虾仁、口蘑做法:1、将奶粉、黄油放进面粉中活好,省2个小时;2、将洋葱洗净切成圈,青椒洗净切成丁,口蘑洗净切成片;3、在煎盘上倒少许油,将面团放入盘中按成一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圆饼,用*子均匀的在饼上扎满小孔,然后铺上番茄沙司和香蒜辣酱,加上洋葱、青椒、口蘑、虾仁、乳酪丝;4、将放好调料的比萨饼放入微波炉中10分钟,再按(烤脆)键5分钟后即可。下面还有一种做法:准备材料比萨酱、洋葱、黄油、粘奶酪(要专用的,否则拉不出丝)、水果、自发粉、鸡蛋、牛奶、青椒、培根、豌豆、玉米、香菇。调料盐、味精、胡椒粉、酸辣汁、橄榄油等第一步和面,将少量黄油加热搞化,与一个鸡蛋和少量自发粉混合,随后加入牛奶和面粉,不断的揉啊揉,记住面粉和牛奶要一点一点加。大约250毫升牛奶的量可以做两张比萨,面不要太软,最后弄成两个面团,放置20分钟发酵。第二步等面发酵的时候,可以把蔬菜水果等加工一下,切成小块�盘里均匀涂上少许橄榄油,将面团擀平放进考盘,因为没有圆盘,只能做成方的了。注意中间薄,边缘厚,这样比萨才有边。第三步抹上比萨酱,可以根据口味再加些胡椒或是盐等调料。把蔬菜水果、培根等放在上面,搭配可以按自己的口味。我的做法是:蔬菜培根用洋葱、青椒、豌豆、玉米、培根和香菇;水果培根用草莓、菠萝、培根。也可以在上面再撒一些酱料。第四步用绞丝器将奶酪绞成丝撒在比萨上,要多哦,这样才好吃。第五步烤箱预热220度,烤20分钟左右,应该在上面盖一层锡纸,避免上面过热把奶酪烤糊。吃了这个还要知道点它的文化啊!§比萨饼的发展§说到比萨饼就不能不提“必胜客”这个比萨行业的巨头。1958年根据房东太太的建议,还在念大学的卡尼兄弟在父母的杂货店旁租用了一间只能容纳二十五个座位的小酒馆,以小酒馆外形取名为“PIZZAHUT”。这就是全球第一家必胜客餐厅。从那年起到1971年仅仅13年的时间,必胜客迅速成为全球第一的比萨饼连锁企业。如今在世界各地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必胜客拥有12300多间分店,员工近25万名,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创下了比萨业界的神话。在1990年必胜客在中国北京开设了中国的首家分店。将比萨文化传入中国,必胜客所到的城市必然引起当地人争相排队吃比萨的场面。同时当地各类的比萨店也会相继开业,和必胜客共同分享这巨大的市场。§比萨饼的分类§目前市场上各类比萨饼名目繁多,各家店都认为自己做的比萨是最正宗的意大利比萨饼,价格呢更是从每个几元到几百元的都有。那到底什么样的比萨饼才是正宗的意大利比萨饼呢?看了以下的分类您也就自然明白了。(1)、按大小分类A、6英寸比萨饼(SmallPizza)、可供1-2人食用B、9英寸比萨饼(RegularPizza)、可供2-3人食用C、12英寸比萨饼(LargePizza)、可供4-5人食用(2)、按饼底分类A、铁盘比萨饼(PanPizza)B、手抛比萨饼(Hand-tossedStylePizza)(3)、按饼底的成型工艺分类A、机械加工成型饼底B、全手工加工成型饼底(4)、按烘烤器械分类A、电烤B、燃气烤C、木材炉烤(5)、按总体工艺分类A、意式比萨饼B、美式比萨饼区分一种比萨饼是否正宗也就是看其饼底是如何成型的,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区分标准如下,如果是意式比萨饼那必然是手抛比萨饼,饼底是由手抛成型,不需要机械加工,成品饼底呈正圆形,饼底平整,“翻边”均匀,“翻边”高2-3cm,宽2cm。如果是美式比萨饼那必然是铁盘比萨饼,饼底是由机械加工成型,成品饼底呈正圆形,饼底平整,“翻边”均匀,“翻边”高3-4cm,宽2cm。除此以外的饼底成型方法均可视为不正宗的做法,会引起成品外观不佳,口感欠缺。§比萨饼的讲究§★上等的比萨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新鲜饼皮、上等芝士、顶级比萨酱和新鲜的馅料。★饼底一定要现做,面粉一般选用指定品牌,春冬两季的甲级小麦研磨而成,这样做成的饼底才会外层香脆、内层松软。★纯正乳酪是比萨的灵魂,正宗的比萨一般都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钙质及低卡路里的进口芝士。★比萨酱须由鲜美番茄混合纯天然香料密制而成,具有风味浓郁的特点。★所有馅料必须新鲜,且都建议使用上等品种,以保证品质。★成品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这便成为现在鉴定比萨手工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使用的主要比萨饼制作技术为意大利手抛比萨饼制作技术。在饼底的成型过程中有手抛饼底的工艺。比萨饼师傅用手将饼底抛向空中,利用离心力将饼底旋转到需要的尺寸。此工艺观赏性非常强,客人会为比萨饼师傅的高超技术赞不绝口。是专业比萨饼店用以招揽顾客的好方法美味比萨…做法饼一般是买的,自己没做过。不过是那种半生不熟生的发面饼。饼上铺上原汁番茄酱(里面用蒜汁,辣椒汁搅匀),上面再铺上maotzarella比萨奶酪,要盖满,那样奶酪多了好吃。奶酪上面就可以尽情发挥了,鲜蘑菇,西红柿,salami香肠,橄榄,enchove小鱼等,还可以放上鲜辣椒,最后上面再撒上一层chedder奶酪粉。厚厚的一大落,比买的丰富多了。放进烤箱里,不用刷油,就放在屉上,用200度的火,15分钟就得。出锅的时候,奶酪能拉成丝,香味扑鼻。这是我们家比萨的做法。特别好吃,绝对比买的棒。(原料用量以5个比萨饼计)。原料:高筋面粉1000克白糖10克精盐20克奶粉30克鸡蛋2个精炼油50克酵母10克制法:将所有原料放入搅拌机内,再加入适量清水,拌和均匀成面团。随后将面团分成5个小剂子,并搓成球形,盖上保鲜膜,饧发待用。制作比萨饼时一般要用到番茄沙司。番茄沙司虽然市面上有售,但以自己制作的效果为好。下面就讲讲自制番茄沙司的方法。原料:番茄500克蒜茸25克洋葱碎150克白糖25克精炼油100克香叶1片精盐、胡椒粉、鲜汤各适量制法:番茄去皮绞成番茄酱。精炼油放入锅中烧热,先下蒜茸和洋葱碎炒香,再倒入番茄酱,掺入鲜汤,调入白糖、精盐、胡椒粉,接下来放入香叶,待小火将水分收干后,拣去香叶,即成。川式腊味比萨原料:小面团1个川味腊肉、川味香肠各50克大青红椒各35克、洋葱、蒜薹各30克番茄沙司50克奶酪25克胡椒粉、精炼油各少许制法:面团擀成圆形面皮,放入烤盘中,在面皮上抹一层番茄沙司。川味腊肉和川味香肠煮熟切成片;大青红椒去蒂去籽切成粗丝;洋葱切成粗丝;蒜薹切成节。随后将腊肉、香肠、大青红椒、洋葱、蒜薹等一起铺在面皮上。奶酪切成细丝,撒在所有的原料上面,再撒上胡椒粉,淋上精炼油。将烤盘放入250℃烤炉中,烘烤至面皮酥脆、奶酪熔化,即成。注意:原料中的腊肉和香肠要求半肥半瘦。比萨的做法一.粉底材料:高筋面粉110g、低筋面粉50g、干酵母3g、盐3g、温水80g、橄榄油16g。二.其他材料:青椒适量、洋葱适量、pizza、cheese适量、火腿适量。三.番茄酱材料:番茄、番茄酱、黑胡椒粉、洋葱、蒜头、盐、糖、橄榄油、cheese粉、香料。四.先介绍下番茄酱的做法,酱汁系pizza中的地位好重要的,所以制好的酱汁直接影响pizza的味道。1,先将蒜头,洋葱剁成茸,落劐加橄榄油爆香,爆至金黄色2,加入番茄,番茄酱继续炒,搅拌均匀,加入香料(呢度讲的香料吴系中国果D,譬如系俄立岗叶、百里香、罗勒叶等等,有就加,尽量使酱汁闻起来比较香,如果无就求其)3,依照个人的口味加入盐,糖,cheese粉,调好味道,煮到浓稠就可以装起,放凉,番茄酱汁就做好了。

关于哥萨克的俄语论文文献

不是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一个有俄罗斯人和很多其他民族组成的团体比较崇尚自由

哥萨克的起源不确定,其他的回答都是使用苏俄的观点,认为是农奴的后代。还有其他的观点,哥萨克的历史早于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从遗传学上看,他们同生活在高加索和俄罗斯南部草原的突厥人有关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哥萨克是公元4-5世纪起,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突厥人向黑海沿岸和俄罗斯南部草原的民族大迁移中,以斯拉夫人和东正教为基础形成的。

哥萨克不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概括地说,哥萨克就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构成的社会群体,简称“族群”。“哥萨克”一词首见于1240年的《蒙古秘史》,1380年在俄语中正式使用казаки,即“哥萨克人”这一称谓。关于哥萨克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哥萨克的历史早于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14世纪初,古罗斯和波兰-立陶宛的贫苦农民由于无法忍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开始大量南逃。早期的哥萨克主要从事帮工或在边境服役,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为了求生存、御强敌,他们结成团伙打家掠舍、劫富济贫,在黑海和亚速海一带的哥萨克则成为海盗。顿河哥萨克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大型油画,描写的就是哥萨克海盗满载俘虏和战利品归来的情景。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初,这些分散的“自由民”为了对抗封建国家的压迫和抵御外族的入侵,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东南部的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捷列克河及雅伊克河一带出现了由贫苦农民组成的,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名为“自由哥萨克”的自治村社。16世纪下半期在上述地域相继建立了哥萨克军事州,从而使流动性极大的哥萨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他们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哥萨克开始从事捕鱼、狩猎、养蜂和采盐等生产活动,后发展到畜牧业和农业。

哥萨克(乌克兰语:Козáки;俄语:Каза́ки;英语:Cossack;土耳其语:Kazaklar[1] )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和南部扩张的主要力量。现多分布、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等地。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部方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15世纪,哥萨克人指在第聂伯地区形成的半独立的鞑靼族,亦指从波兰、立陶宛和莫斯科等公国逃亡到第聂伯河和顿河地区的游牧民,他们建立了自治的村社。在16世纪,哥萨克人有6大群∶札波罗热群(Zaporozhian,主要在第聂伯河以西)、顿河群、格雷班群(Greben,在高加索)、叶克群(Yaik,在乌拉河中游)、窝瓦河群和第聂伯河群。哥萨克(Казак)这个词来自他们的母语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金帐汗国逃到南俄罗斯地区从事游牧的鞑靼人和斯拉夫人,后泛称15~17世纪从农奴制压迫下出逃的农民、家奴和城市贫民,他们住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靠当雇工为生。是俄国的民间文学中的逗绿林好汉地,很多书上都解释说是逗自由自在的人地,其实用中国的话说就是逗盲流地。15-17世纪在俄罗斯农奴化过程中,不愿为奴逃亡到边区去谋生的人,逐渐聚集成群,受西南部草原地带突厥民族的影响,养成了一种善骑射、不受管束的有独特文化的认同关系,大量的逃农聚集在南俄草原一带,沙皇在迅速扩张过程中对南部草原也只有名义上的权力。这些边区土地上的逗自由人地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亦农亦兵,长期处于半军事状态。东欧平原山少,哥萨克多是以河流命名,比如有顿河哥萨克、伏尔加河哥萨克、乌拉尔哥萨克、西伯利亚哥萨克、外贝加尔哥萨克、库班哥萨克等。沙皇政权自然了解这种半军事体制的自由人大量集结对国家的危险,但是一时间鞭长莫及而无可奈何。由于沙俄的地理环境,人口稀少,中央政权的管辖能力有限,不像中国传统社会可以完全融化并吞掉社会的异己力量,这些因素都使哥萨克逐渐壮大。同时统治者也需要这些勇敢善战的人来防御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通过草原的商队经常受到鞑靼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袭击,因此就需要军事方面的保护,只好借助哥萨克人为帝国戍边征战,早期欧俄周边国家的统治者对这些逗草莽英雄地一般采取怀柔政策,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一个叫逗哥萨克地的特殊人群。自16世纪起,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俸禄和相当数量的土地。他们拥有经自由选举产生的统领、百人长、大尉所组成的自治机构。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哥萨克内部出现贫富分化。17~18世纪,大批哥萨克参加了反对沙皇封建专制制度的农民起义。哥萨克最初聚居在顿河沿岸和第聂伯河下游。随着俄国疆土的扩展,哥萨克相继出现在乌拉尔、伏尔加河下游、中亚细亚、高加索、西伯利亚等地。他们以勇猛善战著称,是沙俄兵力的重要来源,18世纪成为特殊军人阶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国拥有顿河军、库班军、乌拉尔军等12支哥萨克部队,人数近30万。沙皇政府用各种办法收买哥萨克的上层分子,使之成为向外进行侵略战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1918~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哥萨克富裕阶层参加了白卫军。苏维埃政府对哥萨克地主、富农与上层军官实行打击、镇压,同时把广大哥萨克贫农和普通士兵吸引到苏维埃政权方面来。国内战争后,作为社会阶层的哥萨克已不复存在。多数人在集体农庄劳动。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等地。[2] 组织形式骑兵装束服饰照(8张)它们的组织形式是军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体,他们建筑一种特殊的营地叫逗塞契地(或译为逗营地地),由土围子、堑壕、原木围墙和带有射击孔的塔楼组成,营地定期举行全体成员大会,其中以乌克兰的札波罗什哥萨克最为有名。他们聚居于第聂伯河中游的激流险滩段(札波罗什即激流之意),形成著名的逗札波罗什营地。这是一种独立的军事自治流动组织,大部分居民依靠战利品为生,一部分人从事渔猎与养蜂,只有小部分已婚年长的人务农。但从17世纪起,哥萨克在草原占地从事农业生产已逐渐常规化,以自治的村社组织来耕种逗什一税田地地,即1/10用于军事哥萨克的粮饷,组成自备武装的轻骑兵(以顿河马、弯刀和长矛为主要装备),到自己地盘以外地方抢劫,尤其是在河滩地段抢劫船队,是他们的保留节目。到了冬季商队减少就会到第聂伯河、伏尔加河等沿岸城市出售猎物或做短工。他们也常常袭击黑海沿岸的鞑靼人和土耳其人。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对外逗自由地,对内逗民主地,部落的各级盖特曼(头领)通过选举产生而不能世袭,对下负责而不受上面任命,并由这些人组成最高军事会议,战时统领军队,平时行使行政管理。这种军事化部落内部讲究严格的集体一致,与尊重个性的近代民主制度和公民社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前近代传统,它与俄国本土和周边国家盛行的农奴制和官僚制也十分抵触。[2] 骑兵由来哥萨克骑兵最先是波兰人开始利用哥萨克武装人员,他们用登记造册的方式来实行掌控,未经登记的人被认为是非法的。1625年在册的哥萨克是6000人,到了1649年是4万人,1654年则是6万人。这些人受招安归顺以后成为领有封地的哥萨克上层(有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农奴),于是在哥萨克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后来俄国统治者也效法逗册封哥萨克地,赐予哥萨克上层人士爵位和土地,承认其自治权力和藩属地位,基本上不干涉哥萨克的内部管理,有时出于统治策略的需要甚至增加他们的人数,把流放的犯人、政治犯和遭贬的人物,例如判处死刑的大贵族家臣等等发配到这些地区。17世纪在俄国南部形成一条宏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绵延数百公里,主要靠逗前哨所地和逗哥萨克村(塞契)地的军事力量来服役。政府只是尽可能设法不让这些人回到莫斯科以东的内地来。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1607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和1773-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以哥萨克为主力的。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逗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地,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常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哥萨克参加了从18世纪到苏联二战中所有的战役。有人说他们是欧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并没有像此前的战争一样有骄人的战绩。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中,哥萨克分属两个阵营,布琼尼、铁木辛哥的红军第一骑兵军所向披靡。苏波战争时期,曾经在空中俯瞰过这支部队的美国飞行员有这样的描述:逗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成为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地据统计,从1918到1920年,有100万哥萨克阵亡。 内战结束以后,苏联采取逗胡萝卜加大棒地的政策,一方面延续哥萨克自治的政策,允许他们自主选举苏维埃,成立哥萨克军人会议,一方面加大削藩力度,实行逗非哥萨克化地。随后打压的力量逐步加大,对不服从者就从肉体上消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哥萨克暴动,曾一度导致红军失利,放弃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后来苏俄南方战线派出大规模正规军镇压,1920-1930年代在苏维埃政府的彻底剿灭下,哥萨克力量日渐衰落。大批哥萨克逃亡者涌入捷克等国。以后苏俄又通过移民、掺沙子,最终使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特殊群体融化在普通百姓当中,这才结束了哥萨克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开始也曾以保留了哥萨克特点的骑兵再次披挂上阵,但已是强弩之末,在现代的立体机械化战争中,延续了400年的昔日辉煌不再,布琼尼式的哥萨克将领很快也为朱可夫式的现代军事家取代了。

与湘西灯塔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因为有了理想,人们才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努力。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辛勤的园丁——一名老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老师像蜡烛,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老师像园丁,把幼小的树苗培育成参天大树。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代代老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一月月一年年耕耘在那三尺高的讲台上,把知识传播下去,把人类文明传播下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才使得社会更加文明,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给我们讲故事听。那时,我觉得老师真神奇,真伟大,什么都会,我就想:我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神奇老师,把我懂得都教给小朋友。慢慢地,我长大上学了,觉得老师更加神奇了。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知识,只要老师一讲,就豁然开朗,全部明白了。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当我们伤心的时候,老师给予我们安慰;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给予我们鼓励。老师真伟大,就像一本书,那么多的知识老师都懂得,只要看到老师那和蔼的面孔,再困难,在伤心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都会烟消云散。这更加坚定了我当老师的信念。如果我当上了老师,登上那三尺高的讲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我会把我的学生当做我的孩子,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从一个个真善美的小故事,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让他们从一首首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到“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寂静。让他们从一个个含苞怒放的花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他们从一个个英语单词中,感受到语言的神奇;让他们从一个个活泼乱跳的数字中感受到数学王国的神奇。我还会让孩子们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学习,爱上学习。当他们捧起奖杯时,我会告诉他们“不要骄傲,一定要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当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困难而气馁时,我会告诉他们“不要气馁,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就是胜利”。像当时老师教育我们一样教育我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一直在为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功课,一步一个脚印朝这个目标攀登……

急也没用,想了解这边的文化就来这边,我离边城30公里,发现人文气息还没有完全被商业化,来了感受下吧。

生命的灯塔生活在这个似乎是固定不变的现实之中,无论是谁心中都会漾起阵阵烦躁的涟漪。慢慢地,拨动着那已是疲燥的心灵。不满于现实的人啊,便要不断地向未来进军,去摆脱,去超越现实中的种种局限。人,终归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是立足于现实的。所以,就注定要在现实的道路中不断地去摸索实践,追求完美。人生就是一个挑战极限,臻近极限的过程。一个充满好奇的心便由此而憧憬着,构想着……未来总是隐隐乎乎的,使自身努力与奋斗的产物。它总是赋予给每一个人以想像与希望,为我们升起“遥想的胜利”。其间充满了诱惑的魔力,你那进取执著的心便由此而越发搏动起来。终于,开始了,人们开始去着手实践了……在这一片茫茫的黑暗之中,人们似乎是在奋斗着,坚持和困惑交织在人们的头脑之中。久久之后,得到的却是屡屡的碰壁。确实,无确切目的,更无确切方向的前行是艰辛的,也是徒劳的。困惑与一味的坚持已使人们不知是近是退。近无门,退无路,茫然之中久久地在原地徘徊……深深的沉思之后,突然犹如天空中投下的一束谶语,头脑中溅起智慧的火花。是的,未来永远是光明的,永远是芳香的散发之处……而人是要前行的,这是历史之所趋。可是忽视了,忽视了一条最不应该忽视的。就连路向都不清楚,向何而行?没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如何前行?雨下了起来,前方的路更加坑洼难行。但是,不畏艰险的人们啊,绝不会因此而退缩,永远不会。因为在自己的前方,有一个高高的,欲照永远的灯塔在守望着你。向着灯塔望去,人们望见了希望,望见了心中的一切。正因为如此,人们将永远地竭力向前而行……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时光在无息间就飞逝过去了。不同的是,它留下了那海迪般不屈的头颅,更磨练了那灵魂之中的精神。那些年老色衰的人们,便因此不会感到空虚。实现了理想,便是实现了;没有实现也过去了。万万不可等同的是,他们在他们那强劲的身躯留下了很长很长的印着脚印的路。无论如何,这些都永远不会被时光所侵蚀,所泯灭。在岁月流经了许多年之后,人们越来越感叹这种心灵中的目标。它既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付出了汗水的对未来的希望。所以,一的真正属于他的名字出现了——理想。历史,终归是历史,在无声无息之中吞噬着每一个人的年华。但是,那些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又有何畏惧?路依旧是路,路的前方便就是所有人的灯塔。无论如何,只要灯塔不熄,你将永远是一个“大写的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