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汉阳陵博物馆的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汉阳陵博物馆的学位论文

汉阳陵是第一座地下遗址博物馆,是汉景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园。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 我看见陶俑的出土十分引人注目,他们只有真人三分之一大小,约六十厘米高,赤身裸体而且没有双臂。听讲解员阿姨说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的时候都身穿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经过千年风霜后衣服和木胳膊已经腐朽,因此只剩下裸露而残缺的身躯。我们除了看见陶俑还看见了,陶牛、羊、狗、猪、鸡还有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 之后我们还去了南门阙是目前发掘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 今天跟爸爸看到了汉阳陵,很开心,学到的知识也很多,大家也应该去汉阳陵看看哦!

还记得那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和她坐在台阶旁,她安静地用花草编成一个花环,轻轻地帮我戴上。 初见她时,她穿着雨衣,拿着树枝,低着头寻找爬到水泥地上的蚯蚓,然后把它们送回土里。我觉得好玩,也穿上雨衣和她一起。我们并没有说话,目光交汇之时也只是相视一笑。我出神地听着雨点敲打地面的声音,内心很平静。在下雨之时,能和一个陌生人安静地做同一件事,让我第一次觉得其实雨天也很好。 后来,我们便经常在一起玩,她总是不说话,和我肩并肩走着。每次我提议去哪里玩,她都会笑盈盈地点点头。她的沉默,总让我感到很轻松,不被束缚,很自由。 暑假我去找她,想和她一起上数学班,她又是点点头,很开心的样子。我们骑着车,依然不怎么说话,只是我们都知道,彼此的彼此就在身边,很安心,很幸福。 数学班里的黑板总是没人擦。每次她去,便会默默地把黑板擦干净。有时老师很好奇,问是谁帮忙擦的黑板,要给予奖励。我看看她,她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做题。老师很沮丧的样子,把事先准备好的钢笔收了回去。事后,我问她为什么不站起来,那支钢笔真的很好看。她顿了顿,很严肃地对我说:“你要明白,对你所做的好事,最好的奖励就是没有奖励。”我怔了怔,她继续说:“你还要清楚,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奖励,而是为了自己。”这是她第一次对我说这么长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风吹起她的发,她冲我笑了笑,说道:“走吧。” 又是一个雨天,我和她坐在台阶旁,她安静地编着花环,我望着雨发呆。忽然,她把花环扣在我头上,笑着对我说:“送你。”我摸了摸花环,轻声回答:“谢谢。” 她就是这样,默默地做了很多事,却从不高调;安静地陪着我,什么也不说。她的沉默,让我很轻松;她的沉默,就像她一样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走了,要去别的地方生活。临走时,她对我说:“相信我,我们还会在一个雨天重逢。” 对,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10大遗址类博物馆,穿越 历史 从远古到明清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浩如星辰的文物古迹,其中一些古遗址、古建筑以其悠久的 历史 ,恢弘的气势,神秘的文化令世界叹为观止。

如果说,这些 历史 遗迹是华夏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在这些古遗址上修建起的“遗址类博物馆”则成了大家重回华夏文明的“第二现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辉煌的建筑、精美的文物、真实的场景使得大众得以和文明直面,在博物馆里面,通过观察各种文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过去华夏五千年的点点滴滴。

亮点: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的发祥地

史前人类是什么样的? 历史 书中的北京人头盖骨究竟有哪些故事?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会找到答案。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它始建于1953年,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时光回溯到1929年,那时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而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位于周口店遗址南侧约500米,是展示遗址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00余平方米,粗粝、刚毅的建筑外观源于“北京人”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石器。馆藏文物7000多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

展厅复原了“北京人”时期用火、打制石器、采集、狩猎活动等。想要一探史前人的生活面貌,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

2.商

殷墟博物馆

亮点:见证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是中国 历史 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1928年10月13日,安阳殷墟挖起了第一铲土,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出土了甲骨、青铜器、陶器、墓葬等大量文物,为考证 历史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而殷墟博物馆位于洹河西岸,宫殿宗庙遗址区中心地带,建造这座博物馆时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殷墟遗址原有的面貌。

博物馆的大门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而设计的,从大门进去就能看到一条长长的坡道,地上刻有年代标识,被称为“时间隧道”。博物馆内展品品类丰富,包括殷墟的建筑遗存、马车坑、墓葬、洹河流域的自然景观、甲骨文、玉器、陶器、青铜器、农具等文物。宫殿宗庙遗址区内还有最著名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这里的 历史 底蕴相当丰富,是来到河南不容错过的一站。

3.周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亮点:“北京城之源”

北京建城起始于哪一年?这是许许多多老北京人心中的疑问。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回答了人们的疑问:大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并封召公奭于北燕,在北方建立最大一处诸侯国燕国,故这一年大约可以作为燕国都城建城的起始。

三千年前,武王建燕,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北京已知的最早的一座古城遗址。依托这座古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于195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这是中国迄今已知的唯一一处时代明确,城址、居住区和墓葬区都具备的西周初期的封国都城遗址。

墓葬中出土大量的遗迹遗物,特别是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和价值极高的铭文,把光辉灿烂的燕国早期 历史 展现在我们面前,该遗址的发现把北京的建城 历史 推进到3000年以前。

馆藏珍品中的堇鼎,是北京地区出士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克盉、克罍,器盖、内壁各铸有相同的铭文43字,完整地记录和涉及了燕国的立国史以及西周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度等许多重要的 历史 事实。

4.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亮点:千人千面的陶俑,两千年来一直守卫着秦始皇

1974年3月,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秦兵马俑被临潼西杨村一群掘井的农民发现而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震撼了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秦兵马俑与秦始皇陵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秦始皇陵博物馆是以兵马俑为基础,在原址上建立的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其共有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出土的兵马俑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每个陶俑的五官神情各不相同。原本都有彩绘,但因火烧和浸泡,大多已掉色脱落。

铜车马展厅展出的青铜车马,使用了大量金银,制作精巧,被誉为“青铜之冠”,对秦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兵马俑博物馆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每年的参观的观众达到200多万人,与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和东皇莫高窟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划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汉

汉阳陵博物馆

亮点:感受西汉皇帝丰富的宫廷生活

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总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10000余座,一如当年天子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

汉阳陵博物馆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 科技 与古代文明、 历史 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 旅游 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可以说汉阳陵是中国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空前盛行的真实体现,也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因而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汉代帝王陵寝制度和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6.隋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亮点:生动的模拟场面,再现古运河曾经繁荣的景象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大关桥之北,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这座具有300多年 历史 的桥梁,藏着运河百年的 历史 。

位于拱宸桥边的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用展览生动地再现了古运河曾经繁荣的景象。

运河博物馆的运河漕运展区有一件清代苏州府官斛。“斛”和“升”、“斗”一样,是我国古代称量谷物用的量具,由官府制定发放的,叫做官斛,一个斛大概可以装70斤左右的稻谷。粮食是朝廷征收的重要税赋,通过运河能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博物馆还收藏一张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船票,上面印有“顺风快利”四字,写明了收款项的清单。简单的一张船票上,既有表达船家希望能顺利航行、早日获得利益的愿望,又有关注乘客的利益,提醒顾客看管好行李的善意。

7.唐

大明宫国家遗址博物馆

亮点:展示唐代大明宫 历史 文化,陈列唐代文物精品

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的父亲李渊所建,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是至高无上的大唐帝国的皇宫,从唐高宗开始,有17位皇帝在这里执政,今天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展示这座宫殿昔日的辉煌,而想要深入了解它,则一定要去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大明宫国家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唐代大明宫 历史 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它将古代文物精品与新型展示手法完美结合,向世人全面展示了大明宫宏大的宫城规模、精巧的宫殿建筑以及博大精深的唐代 历史 文化。馆内展出的文物共计267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9件,等级文物占全部文物展品的2/3以上,均为唐代文物精品。

8.宋

南宋官窑博物馆

亮点:“瓷器迷”必到之地

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宋皇室被迫南迁,南宋王朝建立,几经周折,终于在1138年定都临安府(今杭州),杭州成为南宋的国都。美丽的湖光山色留住了中原贵族的脚步,他们在凤凰山麓营造宫室,皇城九里,构筑了南宋皇朝的核心,在稳固了对中国大部分地城的统治后,南宋宫廷开始按北宋旧制,进行宫廷礼仪、祭祀活动。

由于南宋宫廷生活礼仪渐趋考究,因而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的需要也日渐增多。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南宋朝廷按照北宋旧制重又在京城临安(今杭州)设置御用瓷窑,这就是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继承北宋官窑原有的工艺和造型风格,也吸收了南方地区的青瓷生产技术,把青瓷烧造技艺提高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两处窑址都烧制出了碧玉般精美的御窑产品。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地处西湖风景区南缘,是中国第一座在古窑址基础上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官窑的 历史 、工艺和美学价值,感受南宋官窑的风韵与特色,体会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 社会 习俗的密切相关性。

9.明

定陵博物馆

亮点:感受万历皇帝的传奇故事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与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陵。1955年国务院决定发掘明定陵,1956年 5月发掘工作开始。1957年打开地宫,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博物馆,郭沫若同志题写馆名“定陵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全部都是地宫的出土文物,并举办有“定陵出土文物陈列”,用于介绍定陵的概况、地宫的发掘过程以及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随葬器物。定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瑰宝,成为举世闻名的 旅游 胜地。

10.清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亮点:清王朝康熙、乾隆、嘉庆三代皇帝处理政务场所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是中国清代宫廷 历史 博物馆。在河北省承德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山庄内。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馆内除保存细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物外,还收藏有历代 历史 、民族、民俗文物和革命文物。1994年,避暑山庄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一。同年又作为避暑山庄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 历史 文化遗产。

关注@三毛游,听更多旅行文化内容,了解文博背后故事,学习更多艺术文化知识!

洛阳博物馆论文的参考文献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旅游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吧。

[1]廖娟.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大理为例[J].中国商贸.2013(33)

[2]程岚,段渊古,殷晓彤,孟宇轩.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03)

[3]邵春艳.论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8)

[4]刘峘,江权,孙广懿.度假型矿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索--北京市房山区四马台矿山公园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4(05)

[5]董娜.开滦矿业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2(12)

[6]黎启国,郑伯红.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工业建筑.2014(04)

[7]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崀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01)

[8]涂海丽,黄国华.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J].老区建设.2014(04)

[9]邓祖涛,毛焱,梁bin.居民参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湖北省新店镇的调查数据[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1)

[10]许子伯.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要点[J].煤炭工程.2011(S2)

[11]李海娥.旅游地居民:不可忽视的目的地营销力量[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12]曾启鸿,袁书琪.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地方依恋差异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13]许振晓,张捷,Geoffrey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06)

[14]李淼焱,张静.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8)

[15]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J].旅游学刊.2011(08)

[16]马强,段渊古,王min.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景观设计浅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15)

[17]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18]梁登,李明路,夏柏如,李海学,高永坡.矿业遗迹分类体系的建立[J].现代矿业.2013(12)

[19]唐玲萍.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地方感培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0]保继刚,杨昀.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1]李德万,杨乐,华建民,马传亮,廖云平.重庆江合煤矿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特征及建园意义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

[22]张俊玲,任昭.国家矿山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23]涂海丽,黄国华.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1]赵登华. 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年05月28日.

[2]谌强. 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9日.

[3]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年01月04日.

[4]孔晓宁. 乡村旅游:把财富送给农民[N],xx日报海外版,2006年07月20日.

[5]张国胜. 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旅游调研,2006年第7期.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 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马勇,陈慧英.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2] 曾亚玲. 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贸. 2012(04)

[3] 王九位. 数字时代旅游目的地信息共享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吴普,葛全胜,席建超,刘浩龙. 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07)

[5] 庄志民. 论旅游意象属性及其构成[J]. 旅游科学. 2007(03)

[6] 钟晟,张军. 皖南古村落和谐文化主题开发[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6)

[7] 杨卫武,陈慧莎. 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以上海市为例[J].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8] 徐仁立.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1)

[9] 张薇,钟晟,张晓燕. 1998~2007年全球旅游研究进展--基于SCIES、SCI和A&HCI三大检索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12)

[10] 赵勇. 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张中华,王岚,张沛. 国外地方理论应用旅游意象研究的空间解构[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5)

[12] 李海霞,孙厚琴.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09(04)

[13] 庄志民.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定位研究--旅游文化设计探索系列[J]. 旅游科学. 2010(03)

[14] 凌莉萍,吴殿廷.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03)

[15] 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6] 侯建娜,杨海红,李仙德. 旅游演艺产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的思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 旅游论坛. 2010(03)

[17] 陈才,李兆元,刘心怡. 大连旅游意象研究--基于博客游记的探讨[J]. 旅游论坛. 2010(03)

[18] 吴志军,田逢军. 城市滨水旅游意象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10(06)

[19] 张海燕,王忠云.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1] 李瑞.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2] 查君. 旅游意象规划[J]. 中国园林. 2004(06)

[3] 宋振春,陈方英. 两种类型旅游节事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对泰安泰山国际登山节和东岳庙会的问卷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12)

[4] 张微.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J]. 博物馆研究. 2011(03)

[5] 方世敏,杨静.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1(04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 1996(01)

[7] 付冰,周申立.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3)

[8]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J]. 旅游学刊. 1995(03)

[9] 庄志民. 旅游意象塑造的操作指向论析--旅游文化设计探索[J]. 旅游科学. 2008(05)

[10]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06)

[11] 邹积艺,陈谨. 旅游节事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 旅游科学. 2005(06)

[12] 庄志民. 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5(05)

[13] 黄耀丽,聂磊,李凡.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研究--以佛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J]. 热带地理. 2003(04)

[14] 毛端谦,张捷,包浩生. 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对应分析--以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井冈山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1))

[15] 周玲强,冯晓虹. 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11)

[16] 李瑛.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人文地理. 2004(04)

[17] 郑斌,刘家明,杨兆萍.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09)

[1] 段卫国. 南京下关区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规划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2]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3]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4]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5] 王硕,曾克峰,刘超. 甘肃省A级景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4)

[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7]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9]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0]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11] 胡哲. 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12]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3] 王淑新,王学定. 供需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1)

[14] 谭志喜,孙根年. 基于“点-轴”理论的湖北省“A”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15]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6]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7]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8] 宋奕孜. 福建客家土楼与公共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9] 张广海,贾海威. 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20]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2] 彭华.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2000, 20(3):203-211.

[3] 陈伟海.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地质论评, 2006, 52(6):783-792.

[4] 陈国达.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2):103-112.

[5] 卢云亭. 河东文化型态特征及其地学形成机制. 自然杂志,1993,16(5):30-35.

[6] 杜国云. 云峰山魏碑刻石的地质地貌背景与资源保护研究. 山地学报,2008,26(2):230-236.

[7] 洪昌松,王琪. 旅游地学中有关“美学”问题及“旅游地学图”的编制. 旅游学刊,1988,3(S1):33-36.

[8] 吕学斌. 变幻造型地貌的旅游功能及其造景机理. 山地学报,1997,15(4):253-256.

[9] 陈诗才. 自然美、地质体的观赏特性及其观赏效应的研究. 旅游学刊,1988,3(S1):30-33.

[10] 吴成基.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山地学报,2005,23(5):513-519.

[11] 吕惠进. 我国酸性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构造景观. 自然杂志,2005,27(1):33-36.

[12] 陈传康. 旅游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的新发展. 人文地理,1994,9(2):1-3.

[13]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193-202.

[14] 齐德利.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地理学报,2005,60(1):41-52.

[15] 韦跃龙,陈伟海.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桂林工学院学报,28(4):473-483.

[16] 周学军. 中国丹霞地貌的南北差异及其旅游价值. 山地学报,2003,21(2):180-186.

[17] 冯淑华.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321-326.

[18] 赖良杰,彭东. 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 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

[19] 崔之久,杨建强,陈艺鑫.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地理学报,2007,62(7):675-690.

[20] 陈安泽.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地质论评,2007,53(S):1-10.

[21] 卢云亭.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S):85-90.

[22] 彭永祥,吴成基. 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 资源科学,2004,26(1):69-75.

[23] 胡镜荣. 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61-64.

[24] 彭永祥. 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 以陕西省为例. 山地学报,2005,23(5):520-526.

[25] 崔越,杨景春.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地理学与国上研究,2002,18(3):86-89.

[26] 谢凝高.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地理研究,2001,20(5):517-526.

[27] 胡炜霞,吴成基.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特色及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28] 吴成基,韩丽英.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性运作. 山地学报,2004,22(1):17-21.

[29] 严国泰.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8):1133-1137.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l):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博物馆文创学位论文

博物馆文创产品国外研究现状是文创产品开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从实际的文创产品开发现状来看,很多地方的博物馆仅依靠出售文物纪念品或复制品来吸引人们的关注,缺乏创新性产品,群众的消费意愿不高。

故宫文创成功的原因如下:

一、创意。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性建设,人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精神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民众对文化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北京故宫博物馆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故宫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就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互联网技术。

当今时代的迅猛发展,故宫的文创产品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文创开发路线。进行宏观体制改革可以直接促进文创的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国家也出台了更加明确的宏观政策及详细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和制约。

三、文化内涵。

文化消费已渐渐成为日常消费常态和趋势,各地区都兴起一股文化消费“热”。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单纯的物质消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故宫文创产品的出现以及成功也正好体现了公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一种表达,享受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消费现在的确是越来越常见,越来越频繁,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故宫博物馆是以其本身的建筑或藏品为依托样本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设计品一定能体现出故宫的某些文化元素,也可以向大众传播故宫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渐丰富了文创产品的种类与范畴~ 文创产品的概念也由最初对文物的复刻和临摹转变为了新概念形式下的开发~其主要的文创产品包括典藏复制品、出版品、体验产品和创意性产品等。

【摘要】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它将产品的文化元素和产品的创意相结合,为文创产品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架起博物馆藏品与观众的桥梁。福建博物院作为“全国首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努力推进文创开发试点单位工作有序进行。本文以“丝路帆远”展文创开发为例,借鉴其他博物馆单位的优秀做法,分析和揭示了文创产业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对文创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关键词】 文创产品:文创开发;博物馆[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福建博物院于 2014 年策划打造的“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览",荟萃沿海七省 51 家博物馆的 300 余件丝路文物,展览全面介绍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荣和转型的过程,呈现了“海丝”沿线文化遗存的独特魅力,验证了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地位。目前,展览已在包括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在内的 18 个国家和16 座国内城市展出,其中在联合国总部展出时受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通报表扬;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文化大事之一,并受到福建省政府奖励表彰:成为 2017 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打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界最高奖的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每年 万个展览,仅评 10 个,排名第三)。[1]59

博物馆相关学位论文

推荐“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学位,例如机构: ----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毕业于复旦大学----博物馆学系文化遗产研究(古陶瓷的鉴定与研究)方向; ----景德镇陶瓷学院古陶瓷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生; 厦门大学 - 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孙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 。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设置的程序 为了满足迫切需要的现代文物和博物馆的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专业知识,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文物和博物馆特别设置文物和博物馆硕士学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的文化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的英文缩写为“MCHM。 三,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在各级各类博物馆的文物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社区组织,古玩店,拍卖行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概念的文化事业,更好地掌握的文物和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和能力的高层次,高层次的业务或管理专业知识,文物及博物馆。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课程应充分反映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质量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要注意什么样的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培训过程中突出文化博物馆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6个月。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任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教学。重点进行专业的教学,构建“双师型”教师结构吸收文物,博物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 的文物和博物馆实践的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文物,博物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物及博物馆。纸张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以是各种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的专家专业技术职务的答辩成员。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文物及博物馆专业实习,通过论文答辩,授予学位工学硕士,文物与博物馆。 九,积极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的文物及博物馆文物博物馆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10日,香港文化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批准由国家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教育。 XI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文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首先得明确考古学不等于文物学,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学科目录里,文物与博物馆学 和 考古学 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 就具体而言,现在中国开设考古系的著名高校大都是以考古学而非文物学见长的(考古学是以田野考古实践和考古学研究为基础的),目前以文物学为特色研究方向的高校主要是复旦大学文博系 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 及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三所学校,这些院系都有文物研究方向,其中都有导师专攻瓷器研究方向,你可以上这三个院系的网站查一下各个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另外,社科院考古所从2010年开始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设有故宫学方向、文物鉴定方向 和 博物馆管理方向,据说师资比较强大,但是学费很贵。 另外原先各个招考古学学术型研究生的高校近年也开始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具体培养内容你可以打这些院系的研究生招生电话问问。

看看一些它的基础。 不断的考古学通论“的一般理论” 张宏彦“考古学十八讲座”,“史前考古学导论” 冉万里汉唐考古讲话。 闫学凤田野考古“ 具体到每个时代的每个分区。有很多方面的研究。 20世纪发现更多的系列研究,在很多方面参与。 你也可以贴在百度考古精品馆藏建设,推荐一些 博雅公关公司论坛可以下了大量的书籍,也很专业。

1、为适应我国现代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2、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英文缩写为“”。 3、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文物管理机构及各类博物馆、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社团组织、文物商店、拍卖行等,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 4、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实物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5、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文物与博物馆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6、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七、学位论文须与文物与博物馆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文物与博物馆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文物与博物馆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辽阳博物馆展品研究论文

春秋至战国早期,在太子河、汤河流域生活着一个金石并用的游猎部族。其遗留焉的曲刃青铜短剑、手制陶器和滑石铜器范等,具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辽东地区这一时期文化的特性。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战国时期,燕国开辟了辽东广大地区,设右北平、辽东、辽西诸郡。辽阳为辽东郡的首府,燕国曾用襄平这一城名铸造货币,世称襄平布。在徐往子、东京陵等地,皆有战国中晚期墓葬,其出土的陶明器、葬式等,与燕国墓葬、楚墓相似,说明战国时期的辽东郡襄平城,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汉、魏时期,以襄平城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陈列的西汉三道壕村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反映这一时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已经形成。当时中原连年战乱,辽东相对安定。遗留焉的东汉到魏晋的大型石板墓葬,从彩色壁画到随葬器物,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辽金两朝,设东京辽阳府进行统治。从陈列的文物可以反映出辽阳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处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面貌。金代的官印、辽代建筑部件、生活器皿和货币等,皆有辽、金、元代的民族特色。冮官屯的瓷器、高丽青瓷、元代均窑器皿及金代六耳锅,皆是这一时期的珍贵遗存。明初,设卫所军屯制度,统治辽东。辽阳为辽东都司治所,下辖二十五个卫二个自在州。以军户编制为主体,屯垦戍边。筑辽东长城、建墪台以防瓦剌和女真游牧民族的入侵。陈列的明代武器、农业生产工具及代管努尔干都司的文物,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辽阳博物馆占地万平方米,建于1921年,原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东北边业银行总裁彭贤的别宅—彭公馆,1985年正式对外开馆。用31间房屋、面积450平方米,布置5个展室,作为辽阳简史基本陈列。从馆藏文物4 000余件中选出300余件充实陈列内容。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时期的精品,以出土文物为主,也有传世文物。突出了更新世梅氏犀牛化石、春秋战国青铜器、西汉村落出土文物、古墓壁画。清代王尔烈寿屏为镇馆之宝。彭公馆建于1921年,为三进一厅二园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辽宁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民居,彭公馆建筑分住宅、花园和果园三部分。东部围墙内是住宅区,中部是花园,西部是果园,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 500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展示、参观学习和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文物体验游览区。住宅区房屋达50余间,大门东向,前置上马石。建筑布局分前、中、后三院,即三进。垂花门在中心线上,装饰华丽。前院南侧“福”字高大照壁,西侧“迎祥”二字影壁,北边为礼门,通向院内,左右月亮门。中院正房、东西厢房,形成回形檐廊,三面装饰莲花垂柱,后院罩房檐廊前,中间有方形明台。花园在住宅区西院,园内建一座卷棚顶花厅(俗称小姐楼),中间连接一个抱厦,三面设座板,是园内赏花饮茶处。花厅内有软隔扇及博古架。果园在花园西,占地近万平方米,植稀见的果树。这座公馆,四周高墙围绕,青趟瓦舍,封闭式的深宅大院,为民国初年北方典型大四合院建筑的杰作。 开馆之后,根据馆藏地方特色,经几年筹备,建起辽阳碑林、辽阳汉魏壁画馆。中央文化部文物局负责同志为辽阳博物馆题写了“独具特色”四字。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辽阳博物馆将发挥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应有的作用,成为辽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窗口。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

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的论文范文。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展示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展览中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展示设计中的共同性质,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合理的展示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的特征,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也随着展示手段和技术的丰富和创新,迸发出不同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形式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种设计范畴的学科,随着设计手段和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具有了更多新的内涵。相对于一般地点的展示设计来说,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对设计的风格、手法以及类别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涉及心理学、传播学、建筑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进行博物馆展示设计时,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底蕴,进而使设计的艺术形式感更强烈,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原理分析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目标

博物馆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能够科普知识、传播社会文明,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机构。其具有特殊的艺术展示形式。也可以说博物馆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其建筑的风格、展品的设计以及整体的规划都能够带给人一定的视觉享受。

(二)博物馆展示设计要素

博物馆展示设计主要可以涵盖展示的空间、展示的设备以及展示的物品。其中展示的空间也就是概念空间,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空间展示,主要是以展品的内容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也是展示活动的主要载体,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其结构、色彩以及灯光等都是必要的组成元素;展示设备包括展墙、展架、展柜以及展板等。[1]展示设备具有组合化、方便化以及标准化的特点。组合化是指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展示要求进行搭配组合,方便化是指结合现代的拼装技术和先进的设计方案,使设备的安装以及拆卸更加方便;标准化是指展示设备的规格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展示物品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主要内容,是博物馆展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艺术

展示空间是博物馆展示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展品的展示承载功能,同时还要符合参观者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上必须做一定的艺术处理。

(一)注重空间的和谐性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不能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设计,而是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空间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和谐的因素,将空间中不协调的因素进行统合。但是这种统合并不表示所有的空间都要具有统一的模式,而是既要有多样性又要具有统一性。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需要从空间的规划、色彩、材质以及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来构建统一的空间模式。

(二)展示设计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则

设计的均衡性能够使视觉的构图更加和谐,均衡性设计是指以某一个点为中心,两边的设计分量相等或者相似。同时在均衡原则的设计上,也分为规则均衡和不规则均衡。规则均衡设计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种两边完全相等的感觉,无论是在体量、形状还是色彩上都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形成规则的镜面式对称,这也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而不规则均衡性主要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在两边的设计中元素相近,但是却又存在差异。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增加展示空间气氛的活跃性,同时又不失整体平衡感。

(三)强调展示设计的节奏以及韵律

展示空间设计的节奏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范围或者单位内,空间的设计具有规律性的重复或者形体的运动分解。在具体的设计中是在空间构成重复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分段运动,因此能够使空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韵律则主要是指通过对相似元素或者空间环境的组合,使其具有一定规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节奏性以及韵律性是单元空间设计的主要方式,具有重复和渐变的表现形式。重复的单元空间能够给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视觉感觉,从而在纷乱的展品中,使人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赏,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的参观起到导向的作用;渐变的单元空间可以分为单一空间的渐变以及复合空间的渐变,通过这种渐变的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既灵活又不乏整体性的感觉有序的空间变化不会影响人们参观的心理,而且能够突出展示的主体。[2]

三、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艺术

(一)硬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室设计艺术

博物馆展品在展览时主要的储藏位置就是陈列室,因此在陈列室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室内的环境、通风、干湿度以及采光等因素,这样不但能够突出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展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博物馆所展示的展品都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所以在陈列室的设计中必须做好消防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材料,严格操作规范。同时在陈列室的设计中还需要对空间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比如陈列室的地面、墙壁以及天花板等具体的色调以及肌理等,都需要与所展示的展品相契合,能够烘托出展品的背景,从而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展品展示的主体中,起到强烈的视觉引导效果。

2.光环境的设计艺术

光是感知物象的基本视觉条件,因此在博物馆的创造、改变以及优化空间的设计中都离不开光环境。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光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采光,另一种是人造光。自然采光主要是通过太阳照射而形成的光环境,因此室内的光线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这使得一些方向朝北的展厅会选择自然光照,因为这个方向的展厅受光照变化影响较小,而且光照柔和。人造光主要是指利用电灯形成的光照环境,通过对灯具的调节和设置达到一定的照明效果。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馆使用比较广泛的灯具包括基本照明灯具、装饰灯具以及慢射照明灯具等。同时在照明的效果上也分为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和重点照明。首先,直接照明。是一种经常应用的照明手段,一般常用的有吸顶灯、导轨射灯以及吊灯等,这种照明方式能够保证95%以上的灯光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博物馆的大厅、主要通道以及大件展品的顶部,一般都会采用直接照明的方式,这样能够保证灯光的光线分布更加广泛,不会产生遮光角。但是在直接照明的亮度选择上,还需要根据照射面积、照射物以及展厅的高度来设定,一般的照度设定在300lx。因为如果光线过弱,会使得展厅视线不清,无法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如果光线过强,则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也会对展物产生一定的损害,特别是书刊、漆器等容易产生褪色变质的情况。其次,间接照明。间接照明是指将灯光投射在墙面或者天花板上,形成二次光源,在博物馆展厅的吊顶、地台、展板侧面等,使灯的光线由内而外发光。间接照明的光线扩散性较好,不会产生阴影,光亮适度,光质柔和。[3]因此在展览馆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设置,可以根据展品的位置、类型对色彩照明以及亮度的需求等进行设计,使展厅形成层次变化的光环境。最后,重点照明。重点照明也称为局部照明,是指利用较强的灯光对展品的某个部位进行投射,进而形成特写的效果,能够突出产品的展示重点,产生一种立体感。这种灯光设置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用于展览馆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实体和虚空的连贯性。但是在应用重点照明时,必须注重光照的方向性,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一种立体感。需要从顶光、顺光以及逆光三个方向进行组合,同时在灯具前添加滤片,通过对紫外线的过滤,有效控制炫光。此外在重点照明的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展台的间距、尺寸等适当设定距离,形成主次分明、松紧适度的视觉效果。

3.陈列设备设计艺术

陈列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因此陈列设备的设计对艺术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需要对展柜、展墙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陈列设备能够与展品内容和特点相符,进而体现其陈设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优势。

(二)软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组合设计艺术

陈列组合设计是空间展示设计的核心,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也是最繁重和最花费精力的。陈列组合中包括整体和局部陈列组合部分,整体陈列组合是总设计风格下设计的组合方式;而局部组合设计则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标本、文物为展览的基本资料,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设计框架或者大纲而有顺序和层次地排列展品,使展品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性。[4]

2.辅助展品资料设计艺术

辅助展品资料包括灯箱、图表、沙盘以及照片等辅佐原件展出的一些资料,能够补充展示作品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有一些辅助展品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三)其他方面的设计艺术

除了软硬件的设计外,还有一些介于软硬件之间的设计内容,比如安全标志、文物等。以陈列室的路线布局为例,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防盗报警、消防等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同时要保证紧急疏散口的通畅,其次要注重这些设施与博物馆整体设计的契合,保证博物馆整体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因此在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要从艺术的角度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置身于博物馆,不仅能够欣赏到展物的风采,同时通过博物馆的设计艺术寻找与其相同的艺术语言。营造出创新的格局,使博物馆的展示风格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贴近于生活,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5):117-122.

[2]肖科坤,卢伍强.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63-164.

[3]谢小雄.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5(24):36.

[4]徐晶.中国传统元素在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谈南京六朝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J].艺术科技,2014(9):59-60+62.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在确定整体设计理念和形式风格的前提下,对陈列的要素进行总体的布局安排,通过分配空间与设计展墙、组合编排展品顺序、处理重点展项等手段,实现博物馆视觉效果体验和信息传达,让观众接受博物馆的历史熏陶和文化教育。因此,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传播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原理来达到呈现效果。

一、博物馆展示陈列的基本要素

展示陈列的基本要素是指在博物馆展厅空间里呈现给观众的所有展品和展项。观众走进博物馆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展品传播的信息,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按照展品的形状和信息传播特点可以把展示陈列的基本要素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指博物馆的各种实物藏品,这类展品是博物馆展示的基石,属于静态展示资料。在展示陈列过程中通过独立的静态展示,将原始信息直接和客观地反映给观众。实物藏品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是博物馆展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展品包括文物、标本、照片、复制品、模型、沙盘、图解资料、文件档案等。

第二类是指记录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各种音频、录像资料等影音资料,属于动态资料。这类展品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自然、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系。这类展项的展示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向观众展示。例如,位于美国纽约犹太人历史博物馆休息通道中的一段历史资料,通过视频投影在碎片式的墙面去唤起大家的记忆。

二、博物馆展示要素的陈列原则与要点

(一)文物藏品的陈列原则与要点

第一,文物藏品展示的安全性是首要问题,陈列时要注意对文物藏品的保护,不能触碰的文物藏品要做好防护工作。

第二,文物藏品展示的科学性原则,即将文物藏品按系统分门别类地排列,同时注意文物藏品之间的逻辑顺序和主次关系,切忌杂乱无章的堆砌。

第三,文物藏品展示的艺术性原则,即注意文物藏品与背景空间之间的美学关系,以形成富有艺术性的展示效果。

(二)影像资料的陈列原则与要点

第一,研究影像资料的内容和科学依据,充分挖掘影像资料的历史背景,还原其内容的真实性。

第二,把握影像资料的重点展示内容和最佳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适当借用实物、沙盘、模型、高科技设备等载体进行表现,切勿滥用高科技而忽略了内容本质。

三、博物馆展示陈列的载体与方法分析

(一)展墙和展架的陈列方法

1.展墙陈列方法

这种陈列方法是通过设置固定或者移动的墙体来悬挂实物展品,既是博物馆陈列的基础设备之一,也是构成展厅的主要展现元素之一。展墙的尺寸和造型根据展陈空间和内容而定,其主要功能是安置悬挂展品,也可对展厅内部空间做分隔,并对观众的参观路线进行引导。陈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第一,文物、标本、复制品类展品通过在展墙上设计壁龛进行展示;第二,图片、照片、图表、地图类展品制作成轻质的展板悬挂在展墙上;第三,影像资料通过LED显示器、灯箱等直接镶嵌在预留孔的展墙上;第四,标题文字、文本内容、装饰性线条等直接粘贴或者打印在展墙上;第五,图解资料、背景图片、底纹图案等渲染氛围的展品通过丝网印刷直接印制在专业材质上,然后再贴附语于展墙上。例如,辽源市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的图片悬挂的展墙设计,以及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图解资料丝网印刷的展墙设计。

2.展架陈列方法

展架的陈列方式与展墙的陈列方式相同,也是通过悬挂展品来进行展示陈列,展架相对于展墙具有布置灵活、节省空间、方便更换的优势。展架的形式设计丰富多样,也可以同时与背景搭配一起来传播信息。展架还可以形成空间中的屏风、隔断以丰富空间视觉效果。

(二)展柜和展台的陈列方法

1.展柜陈列方法

展柜是陈列文物藏品的主要载体,也是博物馆陈列的基础设备之一,展示效果要根据不同展品特性,对展柜的形式、材质、灯光、温度、监控设施等进行特别设计。展柜要求操作简单、拆装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文物保护性能。展柜通常分为靠墙展柜、中心独立展柜、桌柜等,靠墙展柜有半高式、落地式之分,此外,靠墙展柜还可以与展墙结合为整体进行展示。例如,我国山西汾酒博物馆的半高展柜与独立展柜,以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落地展柜。

2.展台陈列方法

展台是承托大型实物、艺术品、模型、沙盘的陈列工具。展台的形式、色彩和材质要求与展品呼应与统一。展台的尺寸根据人的视线高度而定,一般是较大的展品使用较低的展台,小型的展品则用较高的展台。例如,莆田市博物馆的大型群雕艺术品展台陈列,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博物馆的动物标本展台陈列。

(三)场景设计的陈列方法

为了突破实物展品在展出时对信息传播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展示陈列过程中采用场景设计的方法,还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阐述重要人物的生平。场景设计最初起源于戏剧和表演艺术,之后被运用到自然博物馆的生物进化史陈列。由于展示效果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陈列方法慢慢又被运用到历史类、军事类、民俗类博物馆。场景设计是一个融合艺术学、建筑学、舞台设计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陈列方法,场景设计包括背景画绘制、主体标本或模型制作、前景空间设计、后期维护等诸多问题。

根据博物馆题材需求不同,场景陈列的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自然景观场景、历史人物事件场景、艺术造型场景。例如,美国华盛顿海军陆战队博物馆的共享大厅里设置的人物事件场景,通过人物雕塑、直升飞机以及野外景观氛围共同突出了整个博物馆的主题;莆田市博物馆为了突出地方重要历史人物,设计的“群星璀璨”人物群雕艺术造型场景。

根据陈列的规模,场景设计又可以分为橱窗封闭式展示和大型开放式场景。

1.橱窗封闭式场景

将场景装进类似橱窗的封闭式大展柜,使展品实物回归到其原来所处背景环境中,使展示更加真实和生动。这样的陈列方式适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动物标本陈列,封闭的展示环境可以对自然标本进行保护。橱窗场景的背景设计可采用弧形背景画来消除墙体转折,在比例上可以是按照场景真实比例,也可以是缩小比例。例如,美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生态景观橱窗场景,以及芝加哥ScienceMuseum的微缩橱窗场景。

2.大型开放式场景

大型开放式场景的展示方法是将场景直接修建在展示空间中,由于尺寸巨大所以不需要玻璃或者隔断物去进行保护,有的场景需要设计护栏或围栏,有的场景则可以让参观者参与进去成为场景的一部分。大型开放式场景适合展示一些历史人物事件、社会民俗礼仪、传统的手工艺等内容。创作的时候既可以按照当时的本来面貌进行复原,也可以提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符号形象加以概括,同时结合声、光、电等因素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华盛顿美国历史博物馆的居民建筑复原场景,以及福建莆田市博物馆戚继光抗战复原场景。

(四)数字化展示陈列方法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展示陈列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文物、艺术品、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都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动态展示,这种陈列方法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能让观众全方位地去理解展品。其展示陈列的形式包括等离子(液晶)播放屏、触摸屏、投影、幻影成像、电子图书、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展示方法可以是数字影片独立展示,可以是数字影像结合空间场景展示[2]。具体展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主题影片展示

主题影片展示形式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影片通过播放器或者投影设备直接呈现。主题影片展示的主题包括历史典故、人物事迹、自然现象、科学原理等,这是进行知识性的科普、宣导创作的最直观的陈列方式。

2.展品数字化展示

将展品进行数字化创新处理,之后通过一定的高科技设备进行展示的方式。立体的艺术品可以通过全息投影进行虚拟展示,平面的绘画作品可以制作成二维或者三维动画通过投影或者显示器展示出来。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数字版,在展出之际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掀起了后续传统国画的数字创作浪潮。

3.数字影像结合场景或空间展示

将数字影像应用到场景设计中,能够更好地营造氛围,提升场景的逼真程度。数字影像结合场景展示以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原理或者展示地方风俗民情,如幻影成像就是在设计好的场景中投影剪辑过的影片。

(五)互动装置展示陈列方法

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为了提高观众参与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强调人机互动的展示设计。这种陈列方式适合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等科普类博物馆,主要陈列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1.传统机械互动

通过电动机械的原理将展示内容陈列出来,如常见的掀板问答、机械按钮、轴承翻转等都属于这类方式。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互动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后期维护是否方便等问题。

2.网络人机互动

这种方式是通过将展览的资料和信息数据写入到后台软件中,通过程序编辑连接相应的显示媒介展示出来,参观者可以自由地、有选择性地进行体验和获取展品信息。人机互动展示方法需要设计的要素包括UI显示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后台软件设计、显示媒介等,人机互动的常见形式包括互动答题、电子留言、交互式地面投影、实时的视频合成等。

结语

博物馆的展示陈列方法最终体现在视觉形式上,而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本质是要通过这些视觉形式达到让参观者受教育和娱乐的目的,这两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相辅相成,达到形式和本质的高度统一。博物馆的展示陈列方法丰富多样,每一种展示陈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陈列设计的原则,选择适合展品的展示方法,巧妙利用展示陈列手法去建设具有特色的博物馆。随着后博物馆时代的到来,博物馆展示陈列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进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