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国内大循环为主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

国内大循环为主题的论文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关于发展模式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二)关于发展方向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三)关于发展策略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四、结束语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注释:①刚刚结束的两岸经贸论坛,就如何加强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问题”又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本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时间: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地点:北京。②解振华.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 光明日报,2003年11月3日.③①肉鸡主业链,即以种鸡饲养、鸡苗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深加工为主的肉鸡主业链;②生物工程副业链,即以鸡下脚料,如用鸡羽毛开发多肽氨基酸、鸡肠子提取胰蛋白酶等开发利用为主的生物工程副业链;③有机肥副业链,即以鸡粪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带动有机种植业,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④韩超. 循环经济与农业实践——经济日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2005年9月24日至25日)侧记. 经济日报网站,2005-10-10.【参考文献】[1]彭作奎. 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发展的互补性与合作前景[A]. 见:加入WTO的两岸农业:投资、贸易与合作[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31.[2]邓启明,李建华,黄献光.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5(12):34-37.[3]冯之浚主编. 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欧明豪,宣亚南,郭忠兴,等. 循环型农业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苏省为例[A]. 见:黄祖辉,杨列勋,陈随军主编.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0-459.[5]吴天马.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环境导报,2002(4):4-6.[6]陈德敏,王文献. 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 经济师,2002(11):8-9.[7]黄贤金主编. 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这篇文章,应该从以下几点写:1、内循环、双循环的定义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我国目前内循环双循环发展到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到必要性,可以具体写(1)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单边主义,疫情等等。(2)不发展这个战略可能造成的问题。3、结论

给我1000分我也不干~

双循环主题论文

这篇文章,应该从以下几点写:1、内循环、双循环的定义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2、我国目前内循环双循环发展到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到必要性,可以具体写(1)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单边主义,疫情等等。(2)不发展这个战略可能造成的问题。3、结论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创新医学网上,医学论文免费在线阅读。

国内粮食内循环研究现状论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5-0892 (2001) I1-0032AA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理性思考文也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城的各种公共风险最终都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的反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财政风险越大,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会共风险越多,国家机器正常这转透受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财政风险不是财政部门本身的风险.而是政府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表现形式;原因;对策作老简介文RI.. ii西kt4}学教9(南A 330013)自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如何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证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方关注.其根源在于,人们透过亚洲金融危机看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领域的各种公共风险,如金融风险,内外债风险,社会保障风险等,最终都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所谓财政风险,是指财政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而巡受严重损害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的反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财政风险越大,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公共风险越多,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财政风险不是财政部门本身的风险,而是政府的风险.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尤其需要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一,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高速增长,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得到了很大发展,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但是,由于受历史原因,地理因素以及政策,体制诸多方面的影响,全国仍有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长期落后或老少边贫地区,财政长期处于困难状态甚至是风险状态.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工.财政赤字.近年来,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刚性不断增强,支农,教育,科技三项法定增长以及确保工资发放,政法经费保障,粮食风险基金配套安排,社会保障"兜底"等多项关系大局的支出,使得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虽经各级财政努力增收节支,采取各项措施平衡财政收支,但全国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出现财政赤字.1998年,全国地方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93个,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广东等7省市没有赤字县外,其他一些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也相继出现赤字县.由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基本上属于"吃饭型"财政,开支标准较低,用于建设性支出所占比例很小,因而财政内部调节能力很弱;即使这些地方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那也是在财力十分紧张或存在支出欠账情况下的'低水平''平衡.一级财政如果连续出现高额赤字,且滚存赤字达到年度本级财政收人的一定比例时,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行政办公经费,法定支出项目等不能按标准及时开支,从而对政府履行法定职责产生影响.2.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涉外彼务.包括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有资料显示,自1980年我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席位以来至1998年,世界银行对我国承诺的贷款总额达到亿美元.其中,硬贷款亿美元,占贷款总额的;软贷款亿美元,占,用以支持200个项目.目前,很多项目已进人还本付息阶段.但由于市场变化以及天灾人祸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项目经济效益差,有的投产之日便是亏损之时.特别是有些农业项目,本来经济效益就较低,还分散到千家万户,因而还款能力更是一卜分低下.国家不得不通过上下级财政往来扣款的办法,来确保债务本息的偿还,维护国家对收稿日期:2001-09-3032万方数据外借款的信誉,但同时也给负债县乡R政增加了很大压力.(2)国债转贷.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至2000年,连续3年增发国债共计3600亿元,用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国债资金,转贷到地方部分的,目前已逐步进人还本付息阶段.由于目前那些建设项目还没有完工或还没有完全取得收益,故地方财政还本付息面临困难.(3〕县乡债务.不少地方县乡债务形势严峻,有的负债规模已超过了财政承受能力.这些县乡债务除了财政直接借款外,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借款由财政担保,其中有国内各金融部门的信贷借款,上级财政周转金借款以及直接向其他债权人所借的款项.而所借资金部分被用于投资办厂,搞一些'政绩工程"或兴办一些社会公益事业;部分则被用于非生产性投资,甚至挥霍浪费.这些债务已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不良债务,甚至是呆账.乡镇财政部门因涉及债务担保事项而遭法院封账之事已屡见不鲜.3.财政挂账.其中最为严重,给产粮省财政带来沉重包袱的就是粮食亏损挂账.至1998年底,全国累计消化老挂账426亿元,消化进度为78%,其中:政策性挂账398亿元,消化进度为82%.但老的挂账尚未完全消除,新的粮食亏损挂账又接踵而来.据统计,从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止,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2015亿元,其中新增粮食财务挂账1466亿元.消化这些挂账,无疑将给产粮省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4.拖欠工资.欠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是近几年来经济欠发达省份县乡财政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机构膨胀,人员增加,工资标准提高,财力供给不足等原因,欠发工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比较普遍.从县一级看,欠发公务员和教师工资,主要是"拖"的问题,一般事后可以补发;到了乡镇一级则更加困难,有的出现积欠现象,工资不能足额到位.而长期拖欠的工资主要是地方出台的一些补贴性工资(如菜篮子补助)以及近年增资中地方财力白筹安排的那部分.然而,县乡两级的中央或省垂直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不仅没有拖欠,而且有的标准还较高,与当地公教人员工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收人七的不对称性,直接影响到基层公教人员队伍的稳定,也给县乡财政带来了压力.5.收支"水份".从经济学上看,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财政的收支水平.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在经济工作中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片面追求高标准;为了体现"政绩"甚至弄虚作假,营造经济虚假繁荣.体现在财政上,反映最为明显的就是提出的财政收人增长幅度不切实际,脱离税源,造成一些县乡财政为完成收人任务,硬性摊派,寅吃卯粮,买税卖税,甚至直接在账上弄虚作假,虚收虚支,虚frz平衡.这些虚收虚支部分在一些地方占当年财政收人的程度不一,有的高达10%至20%,甚至更多.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虚收虚支部分将进人第二年的增长基数,逐年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一些县乡财政收人年年增长,而可用财力却停滞不前的原因.二,地方财政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经济因素.造成部分地方财政存在一定风险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但究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导致地方财政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同时,东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据统计,1999年全国地方财政收人(一般预算收人)亿元县共计593个,其中:亿元县最多的是山东省,为69个;收入超3亿元的60个县〔市)中,有53个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与之相比,西藏,青海没有亿元县,宁夏仅有i个,其他中西部省份也相对较少.593个亿元县的地方本级一般预算收人为"亿元,占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收人的.然而,1999年,全国有地方国家级贫困县574个,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这574个贫困县的地方本级一般预算收人为亿元,仅占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收人的,县〔市)数量基本相当,收人相差却如此悬殊,贫困县财政状况可见一斑.然而,无论富裕与贫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所担的职责都是一样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依靠财政才得以维持的,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住房制度的改苹,企业破产制度的实行等,无不与财政息息相关.2.体制因素.其一,从总体上讲,财政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表现在支出上没有解决好"越位"与"缺位"向题,使财政该退出的没有退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袱没有甩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包袱又背了上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财政具有公共性,财政.33.万方数据支出应退出一般竟争性行业,项目的投资.但目前从上至下,公共财政一直处于"构建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其二,从财政体制上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完善我国的财政体制,提高中央财政的'两个比重"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在体制上把贫困地区与全省财政捆绑在一起,全国一刀切.从实际情况看,经济发达的省份可以在省内进行调剂;而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内调剂就困难;贫困地区则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各省根据本省情况又制定了省以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基层财政体制环境并不宽松,从而造成体制土的层层'.盘剥,.,加大了下级财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影响了县乡发展经济的积极性.3.政策因素.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是导致地方政府偿债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的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事权的错位,认为本级政府的事未必由本级政府自行解决,本级政府的举债总会有上一级政府"兜底",于是草率举债,形成不了对偿傲的硬约束.另一方面,一些债务还款时限较长,没有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使得一些举债项目经济效益低下,还款能力差.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相称问题的存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人难以满足履行支出职责的需要,也是导致这些地方政府俄务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其收人在上解上级政府的同时,其支出职责范围没有随之改变,财政负担如故.近几年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虽然年年增加,但对解决地方财政困难来讲,仍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与地方的迫切需求,也有一个是否相对应的向题.同样,由于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逐渐形成了"上级出政策,下级出票子的格局.4管理因素.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理财方式上思路不广,仍囿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不善于运用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来驾驭和调控经济;仍乐于充当微观经济投资和管理的直接主体.一谈到发展经济,就采取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税收优S的办法;一谈到搞开发区,就一哄而上,廉价出让土地,财政减税让利.特别是在资金的筹措上,大都通过政府强行干预,迫使财政担保.对这种财政担保借来的钱,很多借款单位自然是不愿偿还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在发展经济上往往急于求成,忙于上项目,疏于管理监督,使当地经济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超过财政承受能力.除此之外,税收的流失和财力的分散也是质发地方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三,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对策I.从体制上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体制问题是财政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人的增多,中央财政收人占全国财政收人的比重在达到宏观调控比例的前提下,建议中央适时调整对中西部地区"两税,,的分成比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倾斜政策,调动这些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省以下财政体制上,要适当调整各级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使各级财政履行其职能有基本的财力保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域经济上;合理调整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分类确定各乡镇的财政体制,给乡镇一级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活力.对一些经济不发达,财政特别困难的乡,可以推广由县级财政核定其财政支出基本需求的办法,主要是解决好工资发放和正常工作运转所需的资金,即支出由县级财政核定,缺口由县级财政补足.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推动困难地区发展经济,培梢财源.2.遵循市场规律,加强财源建设.财政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改善财政状况,摆脱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发展经济,夯实财政基础,壮大财政实力.要转变财源建设的投人方式,实现由过去的以政府行为为主向市场行为为主,由偏重财政直接投人向间接引导,由侧重公有经济向公有和非公有经济并重的转变.广泛筹措财源建设资金,摒弃财政直接投资或靠财政担保的办法.采取贴息方式,充分发挥相关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吸附作用和国债转贷资金的乘数效应.通过小城镇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开发,抓好投资"载体"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特别是民问私人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3.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消赤减债.妥善解决财政赤字和乡镇愤务问题,对于稳定和巩固基层政权具有重要意义.有赤字债务的地方应结合实际,分步骤制定消赤减债计划.在清理的基础上,对于确应由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要建立责任完备的偿债准备金,分年逐步偿清;对于其中一些仍可经营的项目和设施,按市场规律,积极予以转制或拍卖;对于不属于财政承担的债务,则按照'谁受益,准负担,谁借款,谁还款"的原则,分别进行清偿.加强和细化预算管理,年初预算安排不能留有缺日;执行中出现的减收增支,要采取措施子以弥补.对于历年的滚存赤字,主要应由当地逐步加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中央,省级财政要拿出一定万方数据财力,帮助其渡过难关.4.科学界定财政供给范围,逐步解决支出"越位,,与"缺位"问题.应根据改革的总体要求及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对事业单位的供给范围,如可以按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度相应界定财政是否供给其经费,以及供给的项目和比例;应把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放在政府的重要位置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事业;应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而对有收人的半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只给定额补助,单位可依法组织一部分收人,如开放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减少对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对经营性事业单位,应促其走向市场,与财政脱钩.同时,应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越要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减少经费开支.5.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增强还款责任意识.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的大量投人,为经济发展注人了活力.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建立起权,责,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的论证工作,确保项目预期收益的实现;制定每个项目的还款计划,坚持谁借谁还的原则,明确借款单位是还债的第一责任人;规范政府外债担保,对需要财政担保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应视财力情况每年从预算安排上留出偿债准备金,以防将来大规模还款给财政带来的冲击和风险.同时,建立必要的借款单位财产抵押和还款保证金制度,完善手续,落实好配套资金和还贷资金来源.而对市场竞争性项目应采取借款单位与贷款机构借贷直对方式,按法律程序办理,财政不予担保.6.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提高财政收人质量.财政工作必须始终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弄虚作假行为,把财政收人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有可靠税源的基础之上.税收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实现税收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既要防止有税不收,又要防止和纠正为了完成不切实际的收人任务,违反政策收"过头税"或摊派税收的错误做法;坚决取消少数地方把干部职务晋升与财政收人增长硬性挂钩的做法,杜绝垫税,引税,买税,卖税以及摊派和虚收虚支等弄虚作假行为.参考文献:Ill财政部.中国财政年鉴(1999)志社出版,1999.仪]财政部一中国财政年鉴(2000)志社出版,湖北省地方财政风险课题组.fil.财政研究,2000, (4).IZ1_北京:中国财政杂1Z].北京:中国财政杂地方财政风险间题的研究贵任编校:谭安华(上接第21页)制其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改造,增加技术含量,加快传统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3.努力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我们应该看到,以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标准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未将服务贸易的情况考虑在内.而服务贸易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所以我们不应满足已取得的成果,要以加入W"LO为契机,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特别是鼓励中国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加强政策协n和指导,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4.在强调努力发展外贸的同时不可忽略扩大内需.根据前面的分析,出口依存度的增长应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有贡献,但不宜喧宾夺主.中国具有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从长远看,扩大内需是根本.根据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必须是一种在国内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国内需求是一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的前提,所以扩大内需也可以成为促进出口的手段.只有走内,外贸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而那种条件下的外贸依存度也一定是最适合的.参考文献:11]唐隆因强20IX,(11)131王洪新,易向题,2000,I4l尚琳琳.2000, (2)适度开放论f叫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fil.国际贸易向题,刘长庚解开"贸易顺差悖论"之谜111_国际97{12).出01商品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111.财经问题研究责任编辑:刘仁彪35"万方数据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粮食及农副产品,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更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农民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国家已明确提出三农问题的建设发展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更加明确了加强三农工作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因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人口多、分布广,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农村的发展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粮食稳产、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扶持下,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与应用。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相关产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用现有耕地面积解决了1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相关的农副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远销国外为国家创汇创收。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公路、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施、人畜饮用水、天然气、沼气利用等,大力发展了规模化禽畜水产养殖、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

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也进一步提高,如新技术推广、机械化播种、温室栽培、地膜覆盖、秸秆利用、配方施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再生利用等。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专业网站,推广普及各类农业技术与农业信息,为农业生产、病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服务,使各地农业科技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

3、无公害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各粮食生产基地的无公害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而且都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各地林业、果业、畜牧养殖业及其相关加工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不仅丰富商品种类、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且也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同时随着国家重视及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退耕还林,治理沙化,控制排放等各项举措,使各地生态林面积均在大幅度增加,及时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4、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实施惠农补贴政策的力度,以及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民生工程的不断出台,农村征地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的不断提高等方面,都增加了各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节约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或是进城务工,或是自主创业,不仅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解决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表明,近1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年提高都达10%以上。

5、农村社会事业得到改善,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科技下乡”使农民大受益处,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落后的观念,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粮食补贴及减免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使广大农民朋友的种粮积极性得到鼓舞和提高。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即使有的地区形成了产业体系,但发展较为缓慢。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足,部分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林果业、畜牧水产业、特色农产品等优质产品所占比重不高。

相关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地域特色,个别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低。

2、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如电力通信、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防洪设施、道路交通等,存在着年久失修、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有的设施设备早已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形同虚设。

致使农业抗灾能力不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个别地区的乡村道路还存在着“泥巴路、翻浆路、断头路”,使交通受阻,农用物资、设施设备、招商引资、农产品运输等都严重受限。

有的地区还未开通通信电缆工程,使当地无法适时接收最新讯息,无法利用网络为农业生产服务,严重影响了农民知晓国家最新政策法规与市场信息。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得到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3、生产力水平低,思想落后保守

多年来,部分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民,仍然残留着一些旧思想、老习惯,老观念,缺少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接受新鲜事物较慢,不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加上近年来多数地区乡镇的年轻人存在着轻农耕、重务工思想,使部分地区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留在村里的或是老弱、或是妇幼、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的人,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仍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等,一定程度的阻碍了自身发展和致富的进程,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收受到限制。

4、自然灾害的威胁

农业产业离不开气候条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每年南北各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更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近年来因各类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日益突出,反应了我国农业抗灾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因缺乏重视与认识,造成人为地破坏环境、乱砍乱伐、乱捕乱杀,过度开采,肆意排放,滥用药剂等,一系列的破坏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更加剧了农业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

5、缺乏专业农业人才

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专业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个体的生产方式,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要“靠天吃饭、靠地吃饭”,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无法保障农作物收成。

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人都大量涌入城市,更加剧了农村人才的严重匮乏,致使这种情况出现恶性循环,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人才,尤其是离不开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文化水平、熟悉农业生产的综合类人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它是发展农村农业的关键。

三、促进农业经济、农新村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活动的先决条件,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人口在农村,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8亿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实现。

发展农村经济可以缩短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建设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之处就是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

2、农业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不仅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农副产品、生活资料,也为畜牧养殖业、工业提供了饲料和原材料,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农副产品出口为国家创汇,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农业经济是积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是确保工业及其它一切生产行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的。70年代世界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粮食危机之后,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协定》,该协定认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是一项国际责任,要求有关国家“保证世界上随时向民众供应足够的基本食品,以避免严重的粮食短缺,并保证稳步扩大粮食生产,以减少产量和价格波动。”该协定提出了世界谷物库存量的最低安全标准为当年谷物消费的18%,这就是目前经济学家常常引用的粮食库存与消费比。低于这一标准,则被视为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当时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于1983年4月通过了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内容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三点,这就是(1)生产保障;(2)供应保障;(3)有购买力的需求保障。 1996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保证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当前提出粮食安全目标有两个含义,(1)暂时不单纯追求量的增加,但不能使生产能力遭到破坏,一旦粮食紧缺时,可以增加产量;(2)当前我国城乡还有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他们的粮食供应还得不到保障,或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还不能保证;(3)个别地区粮食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 1.1 从生产要素角度看 我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人口达到峰值,同时耕地可利用率下降。根据已有的统计数字,1996年比1980年我国实有耕地减少383.87万公顷。1999年,国家重新规范和调整后的耕地数字虽然比以前的数字高,为1.300,392亿公顷,但耕地减少的趋势是客观事实。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每年还将净增1,000万人以上,按这个速度增长,30年内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峰值。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再继续恶化,在近几十年内不允许过度开发新的耕地,增产粮食的主要手段将只能局限在改良品种、增加复种指数以及提高单产数量等科技手段上。目前的耕地水平也很难保障,原因是未来我国农村城镇化速度将AD,决,一部分农民将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镇,这必将带来城镇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公路、工业企业占地也将保持扩大规模。这些因素都将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 1.2 从消费角度看 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消费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刚刚走过温饱阶段,城乡居民粮食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粮食的总体供给是低水平的供大于求。一般西方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是我国的2—3倍,我国粮食消费仅处于全球人均消费的中等水平。而且我国至今仍有3,000多万人没有脱贫,脱贫后的地区还有复贫现象。当全国人民经济生活步入小康后,粮食人均消费量必然全出现明显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还将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是影响食物需求的重要家”。[4] 这种社会发展必将引起人均食物直接消费与间接消费总量的大幅度上升。 1.3 区域间粮食供需差异较大 我国年均粮食剩余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北、江西、内蒙古和山东等10个省(区)。西北地区粮食略有缺口。南方大部及沿海地区力余粮地区,如两广、四川、福建、浙江、云南、京律地区缺口较大。区域间的粮食供需差异对粮食流通形成压力。从总宣言,供需应是平衡的,但地区间余缺的数量有增加趋势,成明显的主产区和主销区。70年代缺粮省粮食缺—n最多282万吨,余粮省最大余粮量为291万吨。“八五”时期,缺粮省缺口扩大到732万吨,最大的余粮省余粮数量达到946万吨。区域间供需差异,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不算是严重问题,而对我国这样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国家来说是一个突出问题。 1.4 粮食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近10年间,我国粮食品种中产量增长最快的是玉米,增长了1.28倍,而小麦仅增长了10%左右,稻谷增长了40%左右,杂粮产量趋降。而消费增长较快的是小麦和稻谷,米大量剩余。生产和消费不能同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过去执行的政策目标是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品种间的协调,当前粮食总量平衡有余,品种间的结构矛盾便显现出来。我国目前大量劣质早釉稻、劣质春小麦和玉米滞销,部分粮食陈化严重。 1.5 国际市场对国内压力日益增大 中美贸易协定规定,中国粮食贸易将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5年内市场将逐步放开,基本实现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对等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制度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对落后产业如我国农业,则是一个严峻考验。我国失去价格优势的小规模农业基本法与现代西方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相竞争,如果处理不当,或应对失误,将使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遭受严重损失,主要是生产能力遭到破坏。 2 我国粮食生产与市场不安全因素分析 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的总供给经历了“多—少—多”这样一个明显的曲折进程,并由此引起粮食价格的“过低—暴涨—过低”现象,即从1991年至1993年可以看作粮食供大于求;1994年至1996年可以看作粮食供不应求;1997年至2000年我国粮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粮食过多和过少都可看作是不安全因素。风险的结果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国家的补贴、挂帐等手段实际上最终都将落到城乡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上。价格过高的风险将落到消费者身上,价格过低的风险将落在生产者身上。 2.1 粮食短缺影响深重 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粮食短缺时期,虽然说建国后,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但那只是低水平、低标准的解决。谁也不会忘记由于政策失误,天灾人祸引发的粮严重短缺时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人民这样理解“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也因此,至少几代人不会轻视粮食问题。至今,许多经济学家也不敢轻言中国粮食供给过了。尽管无论从调查、估算、预测、统计等数据显示粮食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差不多是够吃一年了,大部分人宁可相信里面肯定有“水分”。短缺是实实在在的危险,是不安全因素之首。 2.2 粮食生产和供给阶段性供大于求 应当说,形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均得到加强;第二政策倾斜,像省长负责制、保护价收购粮食等政策都是国家明显向粮食生产倾斜,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第三是科技推动力,广泛采用新品种、新的科学种植技术、方法及化肥、农药的合理利用,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力明显加强;第四,粮食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冬麦种植区和稻谷种区明显北移,使有限耕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第五,中国确立了基本依靠自己解决口粮问题的基本国策。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是一个愉快的负担。粮食多了,的确是件好事,但由于粮食多而引发的格下降使农民增产不增收。谷贱伤农,必然导致农民对种丧失信心。种粮既然不能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原来投向粮食生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向其他部门转移。这种对粮食基本生产能力的后发影响就形成了潜在不安全因素。 2.3 面临国际廉价农产品冲击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面临着国际廉价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的主要表现是进口农产品增加,国内价格随国际价格而涨落,在失去价格优势后,大量农产品的涌入,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口资本同,进口的粮食被消费掉并不增加资本存量。因而进口粮食占用外汇将导致投资水平下降而使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故粮食进口机会成本甚高。 2.4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料性。根据多年实际情况,在我国这样领土辽阔的国家,每年总会有些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灾害,而又总会有些地区获得良好收成,各个主要粮食品种同时减产很少见。全国性自然灾害具有偶然性。应当关注的主要是粮食总量供给过多和过少所带来的不安全隐患与风险,以及建立防范这种风险的机制问题。 2.5 二元经济结构是粮食不安全因素的根源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日益明显,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与农业生产落后的西部反差越来越大。对这个问的认识建国初期就已很深刻了。那时讲的是要消除三大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城乡差别。现在讲的二元经济结构不过是将问题提到更高层次来认识,基本是工农差别问题。工农两部分差别加大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二元结构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是发展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特征。而农业的发展也就是消除二元结构,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6] 西方经济学家的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而对我国来说,农业根本木是木桶上的一块板,那简直就是木桶的底,木桶的板其实都已经够长够结实了,唯有农业这个桶底仍不牢靠。在二经济结构下,由于农业生产者不能承受过低的粮食市场格,城镇居民不能承受过高的粮食市场价格,实际上宏观调控所能选择的价格区间十分狭窄,过高或过低分别会挫伤干农两个方面。农业是弱质一方,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相来讲工业是较强的一方,却又因制度等原因,存在着脆弱的一面。 3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要点 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但从目前来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应着眼于10年以内,放眼30年。10年以内,我国面临的主要考验,一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市场的自由贸易竞争将对农业和粮食市场带来冲击,而且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会不断激化,所以10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放眼30年,是因为据国内外专家预计。39年内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所以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最终考验将在30年内见分晓。在这30年内,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也将结束从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化的转变。总结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要点有如下6个方面。 3.1 粮食种植面积的安全范围 粮食种植面积的实质问题是耕地面积,从表面看,是每年播种粮食面积数、收获面积数,而深层次问题在于可利用耕地的极限是多少,隐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目前农业问题专家认为我国的粮食耕种面积警戒线为16.5亿亩,1999、2000年两年我国粮食耕种面积均低于这个警戒线,约为16.07亿亩。这里有两个问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一是粮食耕种面积并不一定与收获面积一致,这里面有一个复种指数问题;二是这个警戒线的数字,是一个平均线,也就是说它不一定要求每年必须保持在这个数字之上,但是平均到多少年是难以确定的。 3.2 年均粮食总产量与递增(递减)串的安全范围 90年代后期,我国粮食年产量保持在5亿吨左右的水平,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库存积压严重。库存多使粮价降低,农民增收困难,隐藏着破坏粮食生产能力的隐患,所以粮食产量的年递增率或递减率应是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粮食产量递增率或递减率问题的实质是消费增长率。 3.3 人均粮食占有量 要明确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粮食所包含的内容,例如我国将大豆和薯类算作粮食,在计算人均占有量的时候,就会与国际通用的粮食概念有所区别。所以,人均粮食占有量应当以谷物为计算范围。目前我国按年均粮食总产量计算,人均占有量约为350公斤,一些农业专家认为,在未来10年内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00公斤将是安全范围。这个数字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60%,是一个比较保守并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与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直接相关是人均食用粮食的数量和人均食用副食品(主要是肉禽蛋)的数量,这两个数字有一个彼此消长的关系。此外,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安全概念。至少可以界定为基本型安全,小康型安全及富裕型安全。 3.4 粮食自给串问题 粮食自给率问题的实质,是进口粮食占总产量的比例问题。一般认为,我国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5%以上,那么进口粮食就应保持在5%以下。如果总产量为5亿吨,那么进口量应低于2,500万吨。从目前我国粮食供大于求的情况看,主要是多出口一些粮食问题,但着眼于10年就不一定是这种状况,进口一些粮食是必然趋势;但在10年内我国要达到年均进口2,500万吨粮食几乎不可能,应当说保障95%以上的粮食自给应当是有把握的。另外,什么粮食品种自给,有待探讨。日本和韩国均保持大米自给率在95%以上,而饲料粮和油料则大量进口。尽管我国不可能按照日韩的粮食政策去做,但如果95%的自给率不能保证时,首先应当考虑主食粮食的自给率,这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各国将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由政府出面加以特殊保护,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由国家之间政治与经济矛盾而引发贸易禁运等制裁手段,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历史上看,真正因为贸易禁运而引发的一国粮食安全危机的事例几乎没有。相反,近些年来,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却可以看到因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矛盾而产生的买方制裁的影子,国际粮食市场买方处于主动地位,政治关系好的国家之间粮食的贸易量也比较大,甚至有些国家以购买粮食输出国的粮食与其他政治及外交目标相联系。这种动向值得注意。如果对国际粮食市场持乐观态度,在粮食贸易中供大于求的局面会长期存在,买方制裁就会存在。 3.5 粮食储备量 我国粮食库存包括三个部分,即国家储备库存、商品周转库存和农民手中余粮。国内外经济学家集中关注的是国家储备库存的数量,而忽视商品周转库存和农民手中存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一国粮食期末库存安全界线的理解,认为库存与消费比应为18%。我国一些农业专家认为中国的粮食库存即国家储备库存有500亿斤就足够了,前提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必须到位,调控机制使全;而且许多年来,为宏观调控而功用的粮食,哪一年也没超出这个数量。其实这是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可以肯定的说,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许不存在到位与不到位的问题。改革到位是一种理想,也是真理。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当改革趋于预定目标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又会出现新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又会调整改革目标和方向,并提出新的到位目标。 因此,我国的粮食储备规模至少应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将大量涌入城市,由粮食的生产者变成粮食消费者,粮食供给压力必将逐渐加大。储备库存多一点,就主动一点。紧张平衡与短缺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力的局面不应再重复出现。 粮食对人类健康安全问题 据了解,美国农产品中粮食和油料转基因产品的比例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目前在美国要想把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严格区分开来已困难重重,在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美国粮食中,均发现过不利于人类健康的转基因成分,尤其是美国专门研制的用于饲料的专用粮食商品,也混入了供人类食用的粮食。所以,转基因产品结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的确存在。 近些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在农业领域取得较大进展。美国在农产品转基因科学研究与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美国生产的棉花中,转基因产品已达61%;大豆转基因产品达到54%;玉米转基因产品达到25%。 基因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已经从一个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社会经济问题,科学领先的美国转基因农产品随着其他过剩的农产品涌入世界市场时,地区贸易保护的声音以转基因商品可能对人畜有不良影响为由,抵制之声很强。实际上,科学研究领域里的转基因研究和国际贸易中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争议、排斥、争端,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4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4.1 保护生产能力 朱镕基总理反复强调过,“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不动摇;继续进行战略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不动摇。”所谓保护生产能力就是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暂时可以用作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当需要生产粮食时,可随时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这种生产能力如果落实到粮食耕地面积上,应当保持在16.5亿亩的水平之上。 4.2 保证一定的粮食产量和平均递增率 专业人士对粮食产量平均递增率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两条可供参考,一是它必须大于人口增长率;二是它必须大于消费增长率。另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字是国民经济增长率。因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工业增长率总是大于农业增长率,因此,粮食总产的平均递增率肯定应当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所以这里提出,粮食的总产量平均递增率应当大于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可能在4—7%之间。 4.3 保证人均占有粮食不断增加 据我国农业经济专家预计,到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将下降至总人口的44%,这意味着将有2亿多人口在5年之内转化为城镇人口,从粮食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 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化肥、农药、机械的使用水平会大幅度增长。目前的农业生产效率已经比20年前提高了3倍左右,生产效率还将不断提高,从而为保证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高粮食供应量。 4.4 将粮台的自给目标集中在主食粮食(小麦和大米)品种 这项目标主要是为了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同时,又要保证我国农业不过分受国际市场冲击,要达到这两个目标是十分困难的。日本、韩国和西欧都有一套成功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办法,值得研究和借鉴。 4.5 尽快建立可靠的粮食市场信息体系 建立粮食市场信息体系,如粮食宏观调控信息体系、粮食市场监测体系、粮食供求预测体系以及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信息体系,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需要协调农业气象、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粮食、统计、运输、质量监督检验等部门共同来做。但目前的情况很不理想,其制约因素主要在于条块分割、互不联系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许多情息部门和机构一哄而上,造成极大的浪费,却又未形成综合的比较可靠的权威信息,信息垃圾多,信息精品少。 最后,归纳提出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 总量平衡:年产量在近两三年内为—亿吨。 基本自给:粮食进口量在10年内低于总产的5%。 消费稳增:粮食消费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 库存合理:国家储备库存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 价格适中:综合价格水平变化小于前5—7年平均价格的8—10%。 最终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待于我国国民经济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化的转变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两个转变基本完成以后,将会形成我国的粮食安全与风险机制,到那时,粮食安全问题将较少的依赖人为的因素,而较多的依赖市场因素,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解决粮食危机,世银将实施“新政”,短期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中长期促进开发中国家增产粮食。美国总统布希紧急提拨两亿美元,协助缺粮国家纾解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十四日呼吁各国应以紧急行动因应,否则联合国已推动七年有成的全球扫贫计画将功亏一篑。 全球暖化气候异常,孟加拉有水灾,澳洲连年旱灾,越南则发生作物病虫害,许多主要粮食生产国为了确保内需而限制粮食出口。另外,生质能源走红,大量农地与粮食作物转供生产生质能源之用,加上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肉品需求大增,生产一公斤的肉品必须消耗六公斤谷物,增加谷物消耗助长粮食危机。 油价高涨加重粮食运输成本;美国降息、美元贬值和美国经济低迷,使得大量流动资金从房市、股市涌入粮食期货市场炒作,对粮价推波助澜。 世界银行指出,全球粮食存量已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荷兰合作银行商品分析师布拉克斯认为,这波高粮价危机可能要持续到2010年。 全球粮荒 穷国动荡 富国也难安 全球已有近四十国粮食奇缺,形成新的世界危机。粮荒不仅在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多国引发动荡,连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富国也都开始感受到威力。 日本天然奶油严重短缺,几无库存,是最先陷入食品缺乏窘境的工业大国。主因在於制造奶油的原料牛奶多半自澳洲进口,而澳洲却因乾旱导致牧草减产、牛奶出口锐减,外加中国大陆、印度争相向澳洲抢购,竟让日本面临奶油短缺窘境。 在新加坡,粮食价格上涨,吃免费爱心餐民众大增。新加坡一座佛寺住持透露,平日来寺中吃免费斋饭民众大增三成,周末更是人潮汹涌,从三个月前的三千人暴增为五千人。星国一个免费提供老人家早、午餐与下午茶的慈善机构也说,用餐的老人家比两个月前多一成,许多人还多拿,打包回家当晚餐。 美国也面临十七年来最严重的食品涨价,而且继续恶化,使贫民生活更加捉襟见肘。过去十五年美国食品价格每年平均提高百分之二点五,去年却大涨百分之四,今年涨幅更可能高达百分之四点五。食品开支增加,迫使一些美国贫民让孩子多喝汽水少喝牛奶,因为汽水比牛奶便宜。 当然,受害最深的还是穷国。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最近上修贫穷国家今年进口谷物开销预估总额,把两个月前估计的三百卅一亿美元一举调整为三百八十七亿美元,调幅达一成七。 国际货币基金总裁史特劳斯卡恩十四日警告,粮价飙涨可能导致“恐怖”后果,考验许多国家民主政体与政权存续,“众所周知,过去这些考验不时导致战乱”。世银总裁佐立克也说,粮价三年来翻涨一倍,可能让贫穷国家约一亿民众更贫困,甚至后代也付出代价,难以翻身。 近几个月来,第三世界国家相继爆发饥民暴力示威。粮食仰赖进口的加勒比海国家海地,民众饿到以泥巴混和蔬菜油与盐烤成“饼乾”充饥,粮食骚乱也让总理被国会罢黜,世界银行已宣布提供海地一千万美元贷款购买粮食。 稻米进口国孟加拉陷入卅多年来最严重粮荒。巴基斯坦出动数千兵力护卫运送小麦与面粉的卡车。印尼爆发抗议黄豆短缺的示威,菲律宾、印度也出现类似抗议。斯里兰卡政府鼓励民众少吃米饭,改以马铃薯为主食。 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频传宵小偷割稻穗。最大稻米进口国菲律宾宣布购买一百万公吨稻米,并雷厉风行查缉囤积白米。总统阿罗约矢言严惩囤积稻米,违者处以无期徒刑,窃米贼也一律下狱。 缺粮引发的动乱频传,墨西哥、乌兹别克、叶门、埃及、摩洛哥、茅利塔尼亚、塞内加尔、喀麦隆、象牙海岸、尼日、衣索匹亚、莫三比克、马达加斯加等地均爆发类似事件。

双循环主题论文范文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就是要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频共振、融通发展,让人流、物流、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动起来、活起来,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关键要办好自己的事,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动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缩减……人们看到,今年以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仍在越开越大。

在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衰退的当下,这不仅是中国发展所需,也是各国脱困之道。当今世界,虽然经济全球化遭遇某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国家在支持出口转内销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举措,目的就是把亿万市场主体的活力更好激发出来,把超大规模的内需潜力更好挖掘出来。

利用好国内大市场,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就能把握发展主动权,从而在各种外部风浪面前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要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所趋。在全球贸易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发挥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理解是:

《建议》在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对此,可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深刻体会。

第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这对我国抓住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经济安全风险增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均逐步显露。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带来的影响广泛深远。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内在要求。大国经济的优势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是全球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最大的竞争力,也是我国稳定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我国有14亿人口,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消费总量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空间广阔。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中西部发展都将不断释放投资潜力。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无论从需求侧看,还是从供给侧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只要我们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同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一定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形成新形势下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新发展格局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扩大内需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国产业链和需求市场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新时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处理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

只要我们坚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必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

中国循环杂志

3月21日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对睡眠产品的需求也因此而庞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民对助眠产品考虑且购买的意愿较高,达到。

睡眠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该疾病指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以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麻醉学杂志》介绍到,中国成人OSA总患病率为%,其中男性为女性的倍,合并OSA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显著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该类患者均应被列为麻醉的高危患者。

睡眠和呼吸领域品牌瑞思迈的中国公司总经理刘丁透露,《Lancet Respir Med》2019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中国的OSA患病人数已达亿,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超过6600万。然而,OSA在中国的检出率很低,仅在1%左右。

并且患有OSA的群体中,年轻化的趋势日渐严重,甚至出现了不少学龄前儿童患OSA的情况。Amazfit米动大数据调查显示,2021年失眠人群正在增加,经常失眠比例增加至,90后失眠比例增长至 。

睡眠对慢病的作用也不容忽视。“OSA对患者最大的影响就是降低血氧,从而导致以大脑为主的各种器官缺血。”刘丁说到,间歇性低氧会通过增加基因突变频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刺激活性自由基生成等多个途径参与了肿瘤的代谢、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等发生发展的过程。

《中国循环杂志》曾透露数据,西班牙学者对491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平均追踪年的研究显示,肿瘤发病率与90%的夜间血氧饱和度时间(TS90%)独立相关。而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患者中更是有40%~80%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刘丁表示,睡眠相关的疾病比较隐性,相比较肿瘤、糖尿病等常见病种,无论是在民众的关注度层面还是在医疗行业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都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民众对睡眠的意识在慢慢提高,国家卫健委等官方部门对睡眠健康、睡眠卫生的意识在逐渐重视。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头豹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短报告》显示,到2024年,睡眠产业可以达到5500亿。

刘丁介绍到,睡眠产品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与睡眠相关的消费品,如枕头、床垫等。但这些产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与OSA直接挂钩,也并不能治疗疾病。第二类为睡眠监测产品,如可穿戴手环、手表等;第三类为通过国家医疗器械注册,受国家认可的医疗器械的产品。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发现,目前还有部分商业机构以app的方式盈利。睡眠领域有几种数字疗法,这种疗法也需要像一款药物一样经过研发、临床试验、市场准入许可的步骤后才能销售和使用。

但不可忽视的一件事是,睡眠相关的产品需求量增速过快,商家“一拥而上”,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稂莠不齐的情况。阿里健康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在天猫平台,睡眠仪年成交同比增长914%。天猫健康数据显示,90后购买止鼾仪成交数同比增长近七成,其中,三线城市成交增幅最高,达到120%。

在淘宝上搜索可发现,与“打呼噜”相关的关键词都是“神器”等,例如“封口神器”,以让嘴巴闭合的方式“解决”打呼噜的问题,魔术贴防张嘴、止鼾贴、止鼾夹、止鼾牙套等等。然而,这些所谓“神器”并不全都是经过权威认证、受医生认可的产品。

#生命摆渡人#

酗酒有害,是人人皆知的。那么,适量和少量饮酒,就有益 健康 吗?

酒,这一尤物伴随人类有数千年 历史 。 酒能怡情 ,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古至今,很多人视饮酒为一种享受。在我国,饮酒对人的身体有益的宣扬,大致始于上世纪初啤酒和葡萄酒陆续在国内设厂生产之时。

酒有利 健康 的说法, 现今主要集中体现于葡萄酒,如说饮葡萄酒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生几率。有根有据,很为一些人信服。

饮葡萄酒有保护人体心脏的作用,在我国这一说法源大致源于20年前有关地中海饮食的报导。说地中海周边地区居民的心血管病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原因就是居民有饮葡萄酒的习俗,还说, 葡萄酒中含有一种名白藜芦醇的对 健康 有益的成分,它有抗氧化作用,除能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外,还有抗肿瘤和抗衰老等功能

地中海式饮食是世界卫生组织肯定的最 健康 的饮食方式。葡萄酒被看作地中海饮食的一个组成因素。 调查确实发现,法国人心脏病的发生率比北欧诸国与美国低50%左右,有人研究后认为,理由即是葡萄酒含有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抗氧化物质。

白藜芦醇 是确实是近年来发现的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有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硬化发生风险的作用。从而一些酒的研究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天天饮葡萄酒能降低居民冠心病发生率。

法国人尽管心脏病的发生率比北欧和美国低50%左右。但有一个事实是, 法囯人的肝病发生率却明显高于很多国家。

专家们对此普遍的看法是长期饮用的葡萄酒的缘故也。 因为葡萄酒中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是肯定无疑的,是有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的。相比之下,而从白藜芦醇的功能推论葡萄酒有保护心脏等方面的作用,证据的可靠性却欠不足。

因此,比较葡萄酒中酒精和白藜芦醇同时存在的利弊,就耐人寻味了。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的方法很多,获得白藜芦醇的途径也非只葡萄酒。所以,以饮葡萄酒能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连系到酒精的多种毒害作用,专家们便认为不可提倡。而且, 近年来在医学界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饮葡萄酒无益于预防冠心病。

然而,请大家注意,现在葡萄酒能保护心脏的说法却在 社会 上仍在流行,特别是在我国。

白藜芦醇 是近年来发现的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的物质。据报导,美国科学家确实在体外实验中发现,用白藜芦醇处理的癌细胞在凋亡过程中能自行破坏,体现了抗氧化作用。有人即由此认为,由于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葡萄酒也就有抗氧化作用,因此,推论说喝葡萄酒还能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但是,科学上从来不能把体外试验结果与临床效果等同看待,所以,这一推理是不能不成立的。事实上,任何一种酒都可以检测出某些有益的成分,但其量都很微少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物质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量,就不能发挥作用,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即是如此。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便证实了这点。文章说,用高剂量的白黎芦醇喂饲的鱼,寿命能延长60%,然而,将其剂量按体重折合成人,则相当于人要喝75瓶葡萄酒。显然,这是作不到的,而且,将鱼试验的结果推及到人,同样,也不科学。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对人的各器官都有毒害作用,这是医学界多年来研究的定论。因此,退一步说,既便白藜芦醇在人体内能发挥抗氧化作用,它也绝不能抵消与掩盖酒精的毒性。何况,白藜芦醇还存在于葡萄、葡萄干、花生、凤梨等70余种植物中,含量都较葡萄酒大得多,因此,完全勿须从葡萄酒中获得。

至于说到葡萄酒在地中海式饮食中的起到的有益作用,只是个别人小样本的调查结果,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从来没有为公认的大面积调查证实,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表过与其结论相反的报告。

所以,我们 有理由认为:喝葡萄酒有益的说法,包括能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实质上是商家的炒作,是有意或无意的以讹传讹,是商业的促销行为,其 社会 基础乃是好酒者要饮酒的托词。

酒之为酒,是因为酒含有酒精。现今,国内外医学界一致的说法是:酒精对人的所有器官几乎都有损害作用。不但有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还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此乃是勿庸置疑的。

大量饮酒与酗酒的害处,特别是饮高酒精度的白酒的害处,几乎是尽人皆知的。然而,现今却有不少人主张适量和少量饮酒不会损害人的 健康 ,甚或有益。甚至举出名人为证,比如,国内多家媒体反覆登载的酒界泰斗秦某某寿过百岁,即得益于长年饮酒。

一个时期以来, 社会 上占主流的意见是“如饮酒,应适量”。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适量”标准是:成年男人一日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即相当于38度白酒75毫升,或葡萄酒约250毫升、啤酒750毫升;成年女子是不超过酒精量15克,即相当于葡萄酒约150毫升。

有人很可能以为这一“适量”标准是饮酒有害与无害的分水岭。这是错误的!

此说极可能引导原来不饮酒的人加入饮酒者的行列,更成为了瘾君子酷爱杯中物的理由。

至于以秦某某高寿的个例说明饮酒有益,也是不科学的。影响人寿命的因素很多, 个例不能说明问题,即便他是名人。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是国内外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的结论,

发表于2014年7月14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即使是少量至中量)与房颤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即使每天饮酒少量,房颤风险也增加8%。

这里,笔者不必要特别强调, 除对心脏的影响外,国外还有研究表明:酒精对大脑的毒害作用,也无阈值概念,即便每天只饮一小杯红葡萄酒或啤酒,对人的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也有伤害,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

如上述,酒对人的大脑有毒害作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平均天天饮酒两次以上的人,其脑体积比不饮酒者小。而人体衰老导致的脑细胞死亡,每年只会使大脑萎缩。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长达30年的Whitehall II队列研究中,对550名成年参与者对认知表现、每周饮酒量进行了测量,并在研究终点进行了多式核磁共振成像测定。发现每周摄入30单位(1单位相当8克酒精)酒精的参与者海马体萎缩的风险最高,是不饮酒者的倍;适度饮酒者(男性:7-21个单位/周,女性:7-14单位/周)右侧的海马萎缩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倍;轻度饮酒(1-7单位/周)也不能预防海马体的萎缩 。

我还要引用2016年出版的全球最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登载的一篇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2800万饮酒者的性别、年龄、饮酒量、饮酒频率等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饮酒没有“安全值”,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滴酒不沾才最安全。笔者要指出的是,此研究涉及2800万饮酒者,数量之大,史上罕见,是很有说服力的。

为此,美国医学家十数年前便明确指出:任何人都不应该出于预防心脏病和维护 健康 的目的端起酒杯。

可见,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为许多医学家反对。

遗憾的是,在我国这一观点在近几年才开始为人注意。

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所以提出“如饮酒,应适量”,恕本人直言,这可能是面临我国众多的好酒者的 健康 素养较低的事实,让人人都不饮酒不现实的考虑吧?

然而,我们必须重视,“如饮酒,应适量”这一观点,已经遭到维护 健康 的医学家反对。

何况,所谓“适量”,对于具体的人,还很难掌握。各人 健康 情况不同,对酒精的耐受力不同,一杯白酒对甲是陶陶然,对乙却可能令其酩酊大醉。

酒精有依赖性,即成瘾性。酗酒者上瘾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月每天喝50毫升,下个月就会喝100毫升,今年喝低度葡萄酒,明年就可能喝高酒精度的白酒,则少量或适量就变成大量了。

各位可否知道 ,我国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酒类生产国与消费国 。16年前我国的饮酒人数便已超过美国,稳居全球第一位,十余年来有增无减。

电视媒体的酒广告持续不断,越来越精彩。 是耶?非耶?

请各位再看我下面引用的两组非常惊人和令人震撼的数据:

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 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 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和 ,其中的男性和的女性为每日饮酒。

2018年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 中国就每年有超过70万人的死亡与酒精直接相关 ,远高于排名第二、三的印度(33万)和俄罗斯(22万)。

五.写在末尾的话

爱生活,爱 健康 。

众所周知, 健康 是第一位的,人如若失去了 健康 ,其他皆归于零!所以,为了维护 健康 ,就该远离酒,包括葡萄酒。

本文的观点是,即使少量或适量饮酒,也有害 健康 ,也不该喝。

亲爱的网友:您同意否?

参考文献

1.姜慕军等.适者长寿.中国 社会 出版社.2012年

2.卢芳.少量饮酒也危险. 中国循环杂志.2016年9月

3.刘政.老年人该怎样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5.方维忠.中老年病防控.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

(图片取之网络;作者:刘政.芾佺)

刘政 主任医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和毒理学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科研奖各三项,出版专著九部。

如果您认同本文,那么,就望广为转发。传播科学的 健康 知识,至善也!

#生命摆渡人#@ 健康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高达 亿,其中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可高达亿,居心血管病首位。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适合高血压患者的DASH饮食,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

1

什么是DASH饮食?

终止高血压饮食模式,又称 “DASH饮食”模式,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用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模式。饮食原则强调食物多样,建议每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食物,每天摄入12 种及以上食物最佳。

DASH 饮食的特点是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提倡多摄入蔬菜水果、饮食纤维,主食推荐全谷物、采用低脂奶,避免采用全脂奶;适量摄入坚果、豆类,肉类,肉类多采用鱼肉、鸡肉等白肉,避免红肉(猪、牛、羊肉等)和添加脂肪的摄入,减少含糖食品和饮料。

2

为什么DASH饮食可以降血压?

DASH饮食营养均衡,有助于预防或管理高血压、血脂异常,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 DASH饮食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饮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

钾来源于蔬菜、水果、坚果等,可以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降低血压;钙来源于奶制品、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等,参与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正常。

镁来源于含麦麸及胚芽的全谷类、绿叶蔬菜、坚果等,参与调节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饮食纤维来源于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降低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胆酸合成,从而促进胆固醇代谢。

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植物油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橄榄油、茶籽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胆固醇、降血脂等保护作用,主要来自深海鱼类;而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尤其是畜肉(红肉)含量最丰富,此外椰子油和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动物脂肪要少吃。

3

单独DASH饮食,可以不限制钠的摄入吗?

研究显示,DASH饮食配合低钠饮食,血压下降程度更多。 钠的摄入量与血压直接相关 ,据统计,每天钠的摄入量减少50mmol/L可以使需要降压治疗的人数减少50%,减少卒中死亡22%,减少冠心病死亡16%。建议在购物时查看食品标签,选购低钠标识的食品。

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 ,相当于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的量;同时注意隐性盐的摄入,如咸菜、鸡精、酱油等,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 ,这些食物通常高脂、高糖、高盐。

4

通过DASH饮食,高血压患者可以停用降压药了吗?

如您坚持一段时间的DASH饮食,可以使高血压前期人群的收缩压降低6mmHg,舒张压降低3mmHg。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下降11mmHg,舒张压降低6mmHg。虽然坚持DASH饮食,可有效降低血压,但是影响血压的因素颇多, 是否可以停用降压药需要医生综合评估,不可自行停服 。

5

饮食和药物的联合就可以控制好血压了吗?

想控制好血压,需要坚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 。除饮食和用药外,还需维持正常体重,适量运动,减少久坐,保证睡眠质量等。

1

减重

适当降低能量摄入可降低体重,有利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对于超重、肥胖人群,能量摄入根据 健康 体重(身高-105),按20-25千卡/公斤(1千卡=千焦)计算每天总能量;或在目前摄入量的基础上减少500-1000千卡/天,使身体质量指数达到或接近24公斤/米² ;或者体重降低5%~10%,通过减重使男性腹围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

2

适量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每周3-5天,每天 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全因死亡、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风险,提高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3

减少久坐

久坐时间每天5-8小时、8-10小时和10 小时以上,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7%、27%和51%。

尽管目前尚无法针对久坐时间给予推荐限值,但现有证据表明,将久坐行为改变为轻度身体活动,心血管病风险即可明显降低;改变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心血管 健康 获益将进一步增加。

4

保证睡眠

睡眠过短或过长、睡眠障碍(如呼吸异常和失眠等 )等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等风险增加有关,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8%和15%,当睡眠时间多于8小时,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8%和65%,睡眠时长 6~8 小时具有较好的心血管 健康 保护作用。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控制好血压,是维持长期 健康 、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24-130.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 健康 管理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中国 健康 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209-230.

洪忠新,丁冰杰. 平衡膳食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基石. 中国全科医学,2017,3:283-289.

文 | 心血管内科 徐东晓(主管护师)

审核 | 心血管内科 汪宇鹏(副主任医师)

图 | 来自网络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