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发布时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1981试论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 扬州师院学报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 学术月刊.“艺术起源于劳动”是科学的命题 复旦学报论自然美 学术月刊.试论阿Q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的融合 扬州师院学报.“美感的先天倾向”浅议 美育耗散结构与美的逻辑行程 当代文艺思潮.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 文艺研究.(合作)1987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8卷(,合作)“阳刚之美”和“崇高”的系统论辨析 江汉论坛.儒家美学的“和谐”与基督教神学美学的“和谐” 山东大学学报.论王夫之的诗歌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在文学与文化的交汇点上 文学研究参考.系统论原则与美学、文艺学的方法论《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合作)1988古典书法美学的总结——简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文学在生命意识的二律背反中演进 南京社联学刊.呼唤真情的理想之歌——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文史哲.论袁枚的诗文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明清美学主潮概观 晋阳学刊.李贽美学思想的近代倾向 学术月刊严肃文学的困境和通俗文学的出路 南京社联学刊.自然美的系统分析 云南社会科学.李渔戏剧美学的古典倾向与近代因素 艺术百家.意境探源 扬州师院学报.艺术家社会属性的情感存在方式 批评家.儒家美学与基督教美学之比较 江汉论坛.晚明浪漫思潮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 学术月刊.从符号学看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 天津社会科学.叶燮与写实性诗歌美学的总结 天府新论.文艺创作社会学新论 学习与探索致思与娱乐之间——关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思考 真善美.艺术家的美学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10卷(.)文艺社会学论纲 扬州师院学报.辩证思维与黑格尔的自然美论 人文杂志.独抒性灵,趣味盎然——袁宏道游记散文的“趣” 古典文学知识.中国十七世纪的“忏悔录”——袁宏道美学观念的蜕变解析江汉论坛.艺术家社会学新论 文科教学.寻找文艺行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文艺行为社会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人本心理学美学与道家美学 学术月刊.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学习与探索.论公安派的美学思想 晋阳学刊.中国戏剧美学史的逻辑发展 戏剧.近代戏剧美学的开拓——王国维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对于文艺中非理性的辩证分析 文论月刊.文艺的价值标准及其转换 江海学刊.期待视野与文艺接受社会学 天津社会科学.价值论美学的新视界 福建论坛.中国古典美学作为参照 文论月刊.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求是学刊.探寻当代美学研究深化的契机 福建论坛.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 江汉论坛.文艺的价值取向及其选择 学习与探索.体系建设与分析研究 学术月刊.中西方戏剧美学比较论 江汉论坛.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意义 学术月刊.郑板桥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东岳论丛.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崛起——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扬州师院学报.浪漫主义戏剧美学的余波——金圣叹的戏剧美学思想艺术百家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北京社会科学.《讲话》精神与中国古典美学 扬州师院学报.在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地带上——文艺价值社会学导论学术论坛.对于文艺创造的心理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文艺价值取向的辩证法 学术界.探询人类生命活动的诗化哲理 江海学刊.“当代艺术与当代人”五人谈 艺术广角.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美学 西北师大学报.文艺心理社会学导论 晋阳学刊.寻找中国当代美学在经济大潮中的位置 东方丛刊.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建设概观 山东社会科学.文化变革与美学转型 文汇报.定势与文艺心理效应 学习与探索个性化:大众审美文化的内核 福建论坛.当代美学研究放谈 学术月刊.李贽与莱辛的戏剧本质论之比较 艺术百家.王骥德与狄德罗的戏剧艺术真实论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 思想战线.观念转换和理论重建的时代——当代国外文艺社会学鸟瞰宝鸡师院学报.文艺创造心理之辨析 南京社会科学.现代艺术与价值论美学 北京社会科学.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 学术论丛.多角度、多层面的中国美育史研究 扬州师院学报.(署名“鲁扬”)文艺心理社会学方法论 学术月刊.现代艺术商品化的内在机制 学术界.徐复祚与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戏剧功用论比较 学术论坛.重建美学和现代艺术的话语系统 学术月刊.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 文史哲.李渔与黑格尔的戏剧结构论之比较 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 扬州师院学报.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 社会科学辑刊.王国维与雨果的戏剧史研究之比较 艺术百家.金圣叹的美学思想与儒、佛、禅、道 文艺理论研究.理性与文艺变态心理 东岳论丛.潘之恒与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论之比较 求是学刊.美学的功能与学者的使命 文论报.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禅宗思想 北京社会科学.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 天津社会科学.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 社会科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整体思维 东方丛刊.当代美学的批判理性 学术季刊.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艺术百家.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表象背后 学术月刊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 齐鲁学刊.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新一页 中国文化报.文艺学改革的新思路 文艺报.(署名“鲁扬”)大众审美文化的复制性 天津社会科学.把握文艺本质的“反映—中介”论视界 中国图书评论.装饰之道,文化之道 文艺报.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 江淮论坛.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 江海学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 社会科学家.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美学话语 求是学刊.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北京社会科学.文化视境中的中国戏剧美学——《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引言扬州师院学报.消费者,对审美文化发话 光明日报.文化批判与建设 文论报.(合作)1996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的品格 文学研究第4辑(.)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当代学校美育的定位 社科信息.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建构 江苏社会科学.作为快餐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学习与探索.当代审美文化的宗教意识 学术月刊.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扬州师院学报.(合作,署名“鲁扬”)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 北京社会科学.进展与问题:1989-1995文艺学建设概观(上、中、下)文艺研究,5,6.中国戏剧美学与儒家思想 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4辑(.)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齐鲁学刊.当代审美文化的四重背景 求是学刊.关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扬州师院学报.审美文化:当前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中国文化报.大众文化:一道可口的快餐 岭南文化时报.文学鉴赏与接受美学 文学界文学语言与审美价值 云南文艺评论.快餐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评 当代文坛报.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学术月刊.何为美学史?——从审美文化研究反观美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关于文化批判 南京社会科学.审美文化与美学史 光明日报.什么是审美文化 人民日报.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社会科学辑刊.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 美学与艺术学研究第3集(.)评当前美学研究的两大热点 哲学动态.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通与变江苏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的地域分野和跨地域传通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7年总第4辑(.)1998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 益阳师专学报.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云南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北京社会科学.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方法论浙江学刊.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美学史视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异同 社会科学辑刊.文化的多极化与世界的未来 中国文化报.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解析 外国美学第15辑(.)作为广告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当代转型 社会科学报从象牙塔到市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学习与探索.都市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求是学刊.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学术月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传统 甘肃社会科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论纲 北京社会科学.美学与乌托邦 社会科学辑刊.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 社会科学.妇女命运: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悖论 东方.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社会科学辑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与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 江海学刊.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 求是学刊.重塑新的话语外壳 青年思想家对中国美学的思考 光明日报.中国戏剧美学与中国哲学 艺术百家.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学术月刊.文学传统与科学传统 文学评论.新的求索之路,新的学术之梦 江海学刊.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学习与探索.作为视觉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 中国文化报.跨学科研究: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历史要求——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比较 文艺报.文学革新的偏离与回归——五四时期文学传统论的功利性倾向北京社会科学.错综通变,参伍因革——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江苏社会科学.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东方丛刊.当代话语的宿命和出路 民族艺术.西方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外国美学第18辑(.)2001金陵王气与江南士风 读书.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上) 求是学刊.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意义(下) 求是学刊.现代性:文学理论重建的基石——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读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话语强权与话语抵抗 中国文化报.诗必须适应它所属的世纪——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社会科学辑刊.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光明日报.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 文学评论.文学传统与现代性 学术月刊.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走向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江苏社会科学.西方20世纪文学传统论的形式论倾向 文艺研究.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学习与探索.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北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术规范——蒋孔阳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6辑,复旦大学出版社.伦理与宗教:中西文化的两大主题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文学传统论的四大倾向及其现代转换 扬州大学学报.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中外文化与文论第9辑,四川教育出版社.文学传统的功能与知识增长 江海学刊.否定主义美学 文艺研究.全球性与现代性 求是学刊.全球性:“现代性”的当今形式 社会科学报.与时俱进的文艺美学探索──论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全球性问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现代性与意识形态性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 社会科学辑刊.“全球性”不等于“世界性” 学海.我看故我在 河北日报.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升华 艺术百家.媒介变化与视觉文化的崛起 文艺争鸣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 社会科学辑刊.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学术月刊.日新之谓盛德——姚文放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读图时代文类“内爆”的典型文本 文艺理论与批评.语言媒介与文学存在的理由 求是学刊.文本·话语·主体: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 社会科学.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 中国文化研究文艺复兴美学对于西方传统戏剧原则的突破和修正西北师大学报.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试论曾繁仁的存在论美学深圳大学学报.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 社会科学辑刊.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社会科学战线中国20世纪文艺社会学史的宏伟画卷——评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江西社会科学.“须道尊身尊,才是至善”——论王艮的“尊身论” 江苏社会科学.“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社会学的搁置与重建——读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的一点感想中国图书评论.鱼化为龙:王艮的平民主义美学思想 学术月刊.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回忆《学术月刊》给我的教益 学术月刊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文学性:百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 社会科学辑刊.中国文学传统转型的内在机制 河北学刊.文学传统重建的现实价值本位 中国社会科学.李贽的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想 学习与探索.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美学 学术月刊“审美”概念的分析 求是学刊.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 文艺报.第三版文学教育与乌托邦理想 文艺报.第二版“审美”概念的嬗变及其美学意义 江苏社会科学.中国语境与汉语系统中的“文化”概念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改革开放30年的学术诠释 社会科学战线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读《钱中文文集》 文艺争鸣.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文学评论.“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 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审美文化 求是学刊.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对于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关系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文学理论与乌托邦之梦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敬业志学,辛勤耕耘——我与名栏“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的学术交往学习与探索.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 学习与探索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 文学评论.论审美文化的历史演进 江海学刊.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历史深度与中国经验: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天津社会科学.我们如何进行学术争鸣?——兼答《理论之后的悖论解决——与姚文放先生商榷》 中国文学研究.戏剧结构论:李渔与黑格尔的异同 艺术百家.王国维的美育四解及其学术意义 文艺理论研究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 社会科学报.第5版唯实、求是、图新——《求是学刊》发刊200期感言 求是学刊.日新其德: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我与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文化政治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江苏社会科学.文化政治三维度 求是学刊.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 文学评论.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南京大学学报.重写:文学理论建构被遗忘的机制 西北大学学报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晚近对于经典美学的三次挑战及其学术意义 江海学刊.文艺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版“肉体话语”与“文化政治”——伊格尔顿对于经典美学解构与重构的后现代启示录 学习与探索.还原葛兰西:也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构——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文艺研究.中国审美文化史的叙述方法 探索与争鸣.文化政治的多维分析 文艺论坛.文化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 文学评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于康德的接受与改造 社会科学辑刊.文学经典之争与文化权力的博弈 社会科学战线.释“表征性解释”——乔纳森·卡勒“文学经典论”的关键性概念求是学刊.文学经典之争向文学研究回归的迹象 文艺理论研究.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以乔纳森·卡勒的“后理论”转向为例文学评论.“多层累的突创”说探源——蒋孔阳创造美学与杜威“突创”论的相关性学术月刊确立自媒体的文化信码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A08版文学理论的话语转向与福柯的话语理论 社会科学辑刊.沃尔夫冈·凯塞尔是瑞士人,还是德国人中国社会科学报.第B01版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 人民日报.第20版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文学评论.自媒体:网络话语与文化信码 湖南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 文艺理论研究从形式到政治:文类理论的后现代新变 清华大学学报.“强制阐释论”的方法论元素 文艺争鸣.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扬州教育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国有公办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全省培养基础教育新师资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主校区位于风光秀美的蜀岗——瘦西湖国家级风景园林区近侧。2007年2月,扬州市政府决定将扬州教育学院与扬州职业大学合并,筹建本科高校“扬州科技学院”。

新校园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座落在扬州城市西区,火车站东侧,与国展中心人工湖毗邻,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境地。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齐全,建有校园宽带网络系统、外语调频发射台。现有语音室11个,专用多媒体教室70个,教学实验室50余个,校级工程实训中心6个,在103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00万元。学校图书馆藏书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各类期刊杂志报纸等2000余种。

学生管理

扬州教育学院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按"知规矩、行文明、技多能、心善良"的思路管理学生,注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通过奖、助、贷等措施,激励学生抓紧专业学习、加强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知书达理、求是求新"的良好校风。

师资力量

全院500余名教职工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133人,中级职称教师177人。学院现有中文系、政教系、史地系、英语系、教育系、艺术系、数学系、物理系、生化系、计算机系、体育系等11个系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3.第三次反抗 简遇到罗彻斯特后,面对他喜怒无常,蛮横无礼的性格脾气时,简总表现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为简的这种性格罗彻斯特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简,而简也对罗彻斯特开始产生好感,继而一片痴情。但是因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无时的不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时无刻的不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做着斗争,因为这些想法她的内心做着挣扎,最终决定离开。 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 4.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的反抗不仅是对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结语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虽然受尽磨难,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却让人们震撼。其中,简爱独特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有了这样的爱情信念,她在追求个人幸福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简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于她来说,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罗切斯特的财富与他们的爱情无关,她之所以衷情他深爱他,就是因为他能与她坦诚相见,能够读懂简爱身上不平凡的气质、才学、美德,简爱成了他生命中难求的知音。而罗切斯特用来对待简的那种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也使简深深爱上了他。 这部小说中也描写了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有力的批判了但是社会时代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而追求独立的人格的简爱,同时也更注重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即使她的经历不艰辛但仍热爱生活,坚定自己爱的信念,等待平等纯粹真实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已久的爱情,并最终经历磨难后与自己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这部小说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高贵的,困窘的环境改变不了她的高贵,艰难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她的高贵。简在不幸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了人生价值,而对于当代的女性,更应有自己的信念,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简爱》.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 [2]彭凌丽《浅谈一个女人抗争的一生对《简爱》女权主义的思考》 [3]董菊.《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4]杨玲谭贤军.《<简爱>中的宗教、社会等级和两性等级的分析》.《大众文艺》. [5] 刘伯香. “我就是我自己”——论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简爱女性形象分析 [篇2]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书中简爱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下成长,她依旧心地善良﹑善于思考﹑感情真挚﹑独立坚强。在暴-力和压迫下勇于反抗,争取自由和平等;在世俗和势利中追求幸福,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憎,最终捍卫自身的人格与尊严,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 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 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权主义的诞生。《简·爱》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的教科书。 一、与其他人物对比分析简爱形象的典型性 在小说中,海伦与简爱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同样的年纪,同样是孤儿,同样遭受虐-待,可以说海伦是作者笔下的另一个不同性格的简爱。简爱与海伦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当海伦遭受欺负时,简爱会愤愤不平地说:“要是她用那根木条打我,我会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折断。”然而海伦却劝导简爱说:“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 小说中所刻画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罗切斯特先生的太太,那个被关在桑菲尔德顶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是黑暗的 父权社会的陪葬品。她被丈夫从牙买加带到英国,并被锁在阁楼上,从未得到丈夫的一丝怜惜,还被剥夺了话语权。这个不能说话的疯女人正是那个时代女人的反射,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永远不能为自己辩解和申诉。 二、真实的简爱 作者笔下的简爱是不容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尊严的,可以说,简爱的自尊心是她给自己撑起的保护伞。然而,过度的自尊也恰 恰代表了自卑,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像刺猬一样给自己背上满身的刺。简爱最初的自卑来源于三个方面:出身卑微、对 自身容貌的不满、贫穷,然而正是她的自卑才造就了她的自尊,使她更加了解自己,懂得谅解,懂得宽容,懂得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并且懂得如何去爱人。 从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来看,简爱努力找寻着平衡,她的爱情观是纯粹而自然的,与金钱、财富、权力、地位无关。尽管罗切斯特先生后来成为了残疾人,简爱依旧守候默默的守候 在他身边,正是因为简爱这种对爱情的执着精神,她收获了所期 许的具有平等与尊严的爱情。简爱,这个“一贫如洗、长相平庸、默默无闻、个子瘦小”的女性是精神上的巨人,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得时代的认可,并一直激励着世界各个角落的受压迫 的女性。 通过作品的分析,也能揭示其妇女观的局限性:首先,简爱并没有摆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所特有的奴性。尽管简爱一贯慷慨激昂的向罗切斯特要求“两人一同站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然而,当她总是称呼罗切斯特为“主人”时,我们不能不惊讶于这其间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简那时刻为罗切斯特服务和奉献的态度体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所具有的奴性。在那个时代,所有的道德训谕都要求妇女为了男人而自我克制、自我牺牲。在小说中,罗切斯特一出现便成了简生命的支点,她为他的快乐而快乐,她为他的悲伤而悲伤;她愿意为他而生,也愿意为他而死。 其次简爱的幸福是通过巧合和意外事件的设置而实现的。简巧合的遇到了她的表兄妹,意外的获得了一笔遗产,这笔遗产才是她真正的获得独立,也是她和罗切斯特 在经济上处于平等地位,从而是她重返罗切斯特的身边,但他们这样的结合似乎变成了庸俗的资产阶级门当户对的婚姻。 《简爱》的局限性和结局的理想化削弱了小说中女性抗争的力量,也反映了夏洛蒂性格中从俗、妥协的一面。她的抗争与妥协揭示了一个有思想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女性在对于自身问题探索过程中的必然经过的迷惘和矛盾。 简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新新女 性意识的代表,这个历经磨难却依旧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女英雄”式人物,开启了女性文学的新路途。 作者通过简爱来传递那个时代女性的心声和呼唤,证明女性的人格和尊严,让女性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散发永恒的魅力。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万维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在新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

[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

[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

[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

[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

[7]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

[8]岳洁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12)。

[9]何一澜。浅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36—138

[10]张兵,谢德光,谢玉兰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

[11]郝健强。积极心理治疗模型在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12]陆亚玲,唐开鹏。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9—62。

[13]张小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7):120—121。

[14]万文倩,刘慧妍。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58—61。

[15]赵云龙。师范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防御方式比较[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16]易善武。高校贫困生生活的三维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63—65。

[1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8—155。

[19]仲稳山,李含侠。扬泰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53—154。

[20]仲稳山,李露。现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5):79—82。

[21]李克敏。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中国高等教育,2006(Z3):52—53。

[22]蔡丽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教育研究,2006(6):25—27。

[23]仲稳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与评估。职业教育研究,2010(2):23—24。

[24]黄国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十三年回顾。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8(2):146—148。

[25]仲稳山。心理诊断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

[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考察团。略论北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借鉴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06(12):36—38。

[27]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65—69。

[28]宋凤宁,黎玉兰。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误区。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2327—2329。

[292]仲稳山。高职与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职业时空,2009,5(8):172—174。

[30]刘茂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7):228。

提供一些关于提高英语口语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参考。[1] 肖嫚.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J]. 科技信息, 2009,(02) . [2] 高雪松. 英语词汇探索[J]. 科技信息, 2009,(02) . [3] 熊坚.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科技信息, 2009,(02) . [4] 韩炳华. 浅议提高英语口语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 [5] 张恩华. 非英语语境下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11) . [6] 刘芳.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J].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 2008,(01) . [7] 张东瑞. 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初探[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9) . [8] 潘月红.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J].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1) . [9] 李丽君,贺凯达. 大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的探讨[J]. 成功(教育), 2009,(02) . [10] 马琼. 提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途径探析[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正英,女,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工作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扬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班主任,数次受教育局嘉奖,扬州市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多次为市区、省内外学校、教育部教材编写组开设研究课、示范课,受到了一致好评。担任“初中数学提前开设几何课”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成功。有数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问题一: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个版面多少字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社征稿要求 1、《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 3、《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问题二:宿州教育学院学报两个版面多少字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由宿州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期刊,综合因子为:,是省级期刊。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其月 刊 带xie发 企我鸟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问题三:教育期刊两个版面多少字? 一般一个版面2400字,两个版面4800字。 问题四:一般对开报纸的版面尺寸是多少???? 全开: 781×1086 对畅,大小是全开的一半大小 四开,大小是对开的一半大小,即全开的四分之一大小 以此类推。。。 问题五:国家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在多少?每版字数大概多少? 这个要根据具体刊物来看,不同刊物的收费情况和版面字数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省级还是国家级,版面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内,费用也是600-700不等,同一级别的刊物,也分综合刊物和专业刊物,同一类型的刊物,还要看主管单位和上网情况,你具体要发什么类型的刊物呢,我是论文公司的,合作刊物很多,需要发表论文的话,可以到空间找我,有我的叩叩 问题六:16开的杂志一版能放多少字? 合理视觉大约2500字的样子。当然若有 图自然还会少一些。。 问题七: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一般要求多少字? 每个学校的规不同研究生在毕业期间需要发表一篇讠仑文 有的也没有硬性要求的 讠仑文发 表 我 帮你 真诚 合作 问题八:职称论文多少字 大概是20定30吧 自己投稿 如果通过的话 有通知一般在2-5个月 这个看你投的期刊版面紧不紧了另外就是重复率了 重复太多 或者文章质量太差是没用的 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去壹品优问问 比较靠谱的杂志社代理 问题九:《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多少啊 我是第一次投稿,还请有经验的前辈们指教 这是中文核心期刊,我号投稿,经过修改后重审,9月份见刊!其他的没有投过,感觉这个比较快!版面费900! 问题十:《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版面费是多少,发表一篇6页的论文一般多少钱?官网给2000元/页也太贵了,真不真实? 20分 如果核心,这也差不多,中间经多少人手。 但是,有必要发这上面么?一般收这么高费用的杂志,都不太可信。 发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发了这篇文章,你能得到12000的收入么? 发省级,我帮你,哈哈~…………

苏州大学教育学学报点评

我们苏大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苏州市。我们学校建了新校区,不断电不断水不断网,没有门禁,环境挺好的,建筑偏现代化,而本部更古色古香,都很好看。

苏大曾经是东吴大学,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苏大的魅力就在校园的老建筑上,我是特别喜欢欧式建筑的,而苏大有不少欧式风格的校舍,又有中国式园林的建筑,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混搭,真的别有韵味。最有名的莫过于红楼和钟楼,即数科院和校长室。

作为北方人,虽然习惯了北方壮阔的建筑,但是也向往南方的小家碧玉。高考完的我也就是抱着想来南方看看的念头远离北方只身坐往南方的列车。伴着细雨进入苏大,有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油画般的意境。本来觉得自己长大了,但面对学长学姐的热情迎接,瞬间觉得自己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原来烟雨江南是这样的,不像北方的高楼看到顶需要使劲仰头,脖子会酸,眼睛会被太阳的光刺到。整个姑苏城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苏大更是,但是这个高度很合适,所以,我不用花时间适应南方,反而更爱他。有时候我会和小伙伴一起坐在草坪上看一下午的碧天流云。

苏大最具特色的就是东区和本部了,其中本部最古老了,即使如此才别有韵味,我最喜欢的是踩着吱呀作响的地板。同学们似乎都觉得太破旧,而让我很有感觉,可以体会到中国的历史的感jio。引人遐想无限的还有方塔,方塔区有很多古老的教学楼。之前方塔对外开放,现在应该是塔身承受力衰减,塔底被关闭了,好可惜。我平时就会站在理工楼前看方塔。

二号礼堂——存菊堂,这个就是苏大学子展露风采的场所啦,也是苏大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到重要节日这里都会有精彩绝伦的节目上演。不过这个地方很难批,更是每个学院社团抢手的地方,不管是学院还是社团在里面举办节目都会给自己长不少脸。有一次我们社团在里面举办元旦晚会,彩排、下午场、晚上场。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后盾在里面举办一次节目都得“倾家荡产”,我们就是这样,哈哈,不过这样才有动力才能让我们的社团越来越好。自己举办一次节目不仅仅是有面子的问题,关键还学习到不少东西。之前去看别人家的晚会之类的开心、放松就好了,现在呢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灯光不好,这奖品太low了吧,这追光是忘记打了吗?这个节目肯定排练了很久等等等,可以看到好的一方面也可以找到不足之处,也在为下一次举办节目吸取经验。不管在哪个大学,自学还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不然你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菊堂隔壁就是图书馆了,,中西结合的典范,共四层,当年苏大还特聘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为教授呢,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仪式,好像目睹,羡慕。我平时没什么事就在图书馆待着,早上去晚上再回来,平时人也很多,期末就更不用说了。图书馆还设立了值班学生的职务,我也做过一年,还是很有助于学习的,像平时懒得去的话,有值班安排就得去,平时工作不是很多,就是上上书,提醒入馆同学注意事项,之后自己就可以学习了,即使不想学习处于图书馆的氛围里面也就不自觉的学习了。对自制力差的同学超级有用。

苏州就是一座生产精美手工艺品著称的城市,平时我们出去逛街也会被各种手工艺所吸引,我们苏大材料工程学院的纺织学科就是国家的重点学科。苏大也是苏州最好最美的学校啦,如果你喜欢苏州,苏大是你的不二选择,我们还是很有实力的,毕竟是211工程呢嘛。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向我咨询哦。

根据最新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位于全国第44名,世界排名327,是一所很不错的211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

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739亩,建筑面积166余万平方米;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设有26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258人,硕士研究生12160人,博士研究生4038人,留学生2598人。

苏州大学很好。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苏州大学是一所档次极高、实力非常强的好大学,苏州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大学,非常值得高三学生去报考。

苏州大学的特点

苏州大学位于“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211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校园美,进步快,学科实力强。苏州大学不但历史底蕴不错,自身实力已经很不错,是华东一带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苏州大学的强大得益于苏州的强大,苏州地级市第一缺缺好大学所以造成了苏大一枝独秀的状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汽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汽车AMT控制系统及离合器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 重庆交通学院 2004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汽车行业一体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研究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测量系统软件开发 吉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案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汽车齿轮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8、我国汽车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汽车造型中的张力和表现性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0、湖南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 湖南大学 200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1、丁冰,汽车安全气囊的控制,《现代汽车技术》, , (1995), 109--120;

12、朱军编著,《电子控制发动机电路波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149

[1]陈清泉, 詹宜君. 21 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汽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靳立强, 王庆年, 宋传学. 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及试验验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 37(4): 745-750

[3]张媛媛. 采用电动轮驱动的电动汽车转矩协调控制研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4]喻凡, 林逸. 汽车系统动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李白娜.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韩力群.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设计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郭孔辉. 汽车操纵动力学原理.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8]曹秉刚, 张传伟, 白志峰等. 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8(1): 1-5

[9]余志生. 汽车理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0]房阳.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11]金陶胜,城市道路汽车尾气污染扩散模式研究及其GIS实现[R],2000第五期

[12]何东全、郝吉明、傅立新等,应用OSPM模式进行澳门街区峡谷污染评价[R],环境科学学报,1999,19(3),256-261

[13]廖玉麟:数学物理方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4]吕先进,时间序列关联维数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2002(7): 77-80

[15]武喜怀,汽车尾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5) :69270.

[16]张起森、张亚平,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156-159

[17]王红云,浅谈防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之责任[J],环境教育,2008(7) : 75276.

[18]熊慕慕,机动车尾气排放与大气污染[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43.

[19]丁信伟,王淑兰,徐国庆,可燃及毒性气体泄漏扩散研究综述[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 16(2) : 118-122.

[1]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上)[J].汽车科技.2007(06).

[2]杨孝纶,刘晓康,汪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J].变频器世界.2007(07).

[3]杨孝纶.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下)[J].汽车科技.2008(01).

[4]余群明,石小波,王雄波,杨振东.电动汽车技术(5)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大众用电.2008(05).

[5]曹秉刚,张传伟,白志峰,李竟成.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01).

[1].范从山.电动汽车技术原理及发展展望[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03

[2].祝占元.电动汽车[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09

[3].高义民.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陈世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5].刘长江.充电站之战电动汽车新机遇[J].第一财经周刊.2010,4

[1]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01:71-81+127.

[2]罗布·恩德勒,沈建苗.客户体验:特斯拉的取胜法宝[J].IT经理世界,2014,18:38-39.

[3]李美霞.基于消费者视角的纯电动汽车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及市场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朱成章.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质疑与思考[J].中外能源,2010,09:11-15.

[1]姚时俊.汽车美容与装饰[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熊靓.黄金产业汽车美容养护[J].中国科技财富.

[3]朱为国.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汽车.

[4]耿莉敏,我国汽车美容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技术经济,.

[5]姚时俊,闫彬,汽车美容,机械工业出版社,

[6]赵伟,浅谈我国汽车美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科学时代,.

[7]王永茂,中国后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孔晓敏.6S管理探索与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0.

[2]韩典.连锁超市品类优化管理特征及关键点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

[3]张明泉,李超.6S现场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理论纵横,2011.

[4]魏仁干.基于顾客满意的多项目排队问题研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04.

[5]陈俊宁.社区便利店营销策略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6]周勇.中国便利店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潜力,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

[7]胡艳英.美陈展示-超市的新营销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4.

[8]周越.浅析大型超市的卖场布局和商品陈列设计科学化.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1]林文立.浅析汽车美容装饰现状与发展.《大众汽车》,2014年1期.

[2]薛振刚.浅谈汽车美容装饰的发展趋势.《中外企业家》,2012年17期.

[3]晏承平.浅谈亮洁汽车美容店服务营销优化策略.《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年9期.

[4]覃维献.汽车美容[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

[5]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8.

[6]樊伟伟.汽车美容与汽车用品店经营全攻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7.

[1]朱则刚.我国的汽车销售及其未来趋势[J].城市车辆,2008(08)

[2]马文斌.汽车销售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3]王蕾.我国乘用车市场影响因素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4]王瑶.市场营销基础实训与指导[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刘怀连.高职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

[6]寇恩大.汽车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7]霍亚楼.汽车营销实训(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李磊.汽车4S店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2]陈皓颖.简析汽车4S店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12:153-154.

[3]瞿曼丽.试论汽车4S店财务管理的重点[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175-176.

[4]雷云华.汽车4S店财务监管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J].企业导报,2014,05:55-56.

[5]李磊,简晓春.汽车4S店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499-500.

[1]韩通.我国汽车销售市场与展望[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9:175-178.

[2]苏晖.目前汽车销售市场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C].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三),2005,12:139-157.

[3]韩旭萍.浅析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的现状及其创新方向[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1.

[4]马春阳,侯建坤.汽车销售新模式-4S店集群[J].上海汽车,2007,11:32-35.

[5]曹献存.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4.

[6]杨伟龙.博客营销建立、管理、活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叶旋.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范毅.高职汽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教育研究,2013.

[3]罗婷劼,周霞.浅谈职业意识教育与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4]吴雄彪,张雁平,花有清.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5]叶挺宁.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08.

[6]王凤兰.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邓闰姝,李小慧,吴广平,关于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的探讨[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51-53

[2]沈爱华,张小妹,朱止平,浅谈汽车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一种文化形态[J],职业技术,2010,(14);193

[3]王东林,陈羡矾,黄芝林,汽车文化引领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J],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51-53

[4]沈银涛,张国强,李家辉,汽车文化正从多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J]职业技术学院,2011,(18);193

[5]蓝月晶,占成安,吴成林,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关系之我见[J]教育学院出版社,2011,(8);51-53

[6]刘百慧,路引明,江止清,对提高汽车文明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25);193

[7]陈可明,林小东,袁小顺,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内在联系研究[J],华南理工学院出版社,2009,(7);51-53

[8]刘玲秀,吴国斌,李佳佳,汽车文化与汽车文明区别分析[J],职业技术学院,2009,(15);193

[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181~183

[2]郑也夫,轿车文明批判,光明日报,.

[3]顾翔华.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J]时代汽车,2013(10)

[4]张国方.论车文化的形成标志及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02)

[5]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2)

[6]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高立宝.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10-01

[8]本书编写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9]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1](美)项目管理协会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卢有杰,王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2-27,134-151[4]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编.中国项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C-PMBOK&C-NCB).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2-36.

[2]陈炜煜,杨婧.项目时间管理理论与探究[J].特区经济,2013(2):221-222.

[3]李跃宇,汪贤裕.项目时间管理及在项目管理软件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4]沈莉洁.WBS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7:075.

[5]鲁静.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6]曾婷.JMC公司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

[7]金林杰.汽车制造企业信息化探讨[J].物流技术,2012.

[8]吴哲敏.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M].现代商贸工业,2012.

[1]向鹏程,任宏.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工程项目主体行为三方博弈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0(9)

[2]齐斌.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和组织创新[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徐剑,刘宗秋.物流产业融合、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及政府策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4)

[4]梁军.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7(4)

[5]闫稚珩.浅析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3(06).

[6]冯春花,钱炜.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

江苏省专科院校前三,算是不错的了。学校绿化环境不错。就是占地面积有点小。交通也很方便,北门有地铁站,其他几个门门口都有公交站,离义乌和文鼎很近,周末可以去逛街。吃的话,有两个食堂,一食堂重口味点,二食堂干净明亮,此处表白二食堂打饭的那个高高的叔叔,每次都给我们打好多。然后院系的话,国教院是最爽的了。宿舍好,教学也好。然后听说会计是我们的王牌专业 。反正经济类的都不会太差。欢迎来到我们学校哦。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苏州教育学院、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大学等。

1、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1980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直属铁道部的唯一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主要为铁路系统培养中等教育人才、培训在职校长和教师,同时承担为铁道部培养培训文秘档案、新闻宣传、经济管理等各类人才的任务。

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占地总面积约360余亩,其中上方山校本部288亩、平门分部69亩,校园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格,环境优美宜人,是“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家单位”之一,1995年7月,获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称号。

学校在上方山本部和平门分部两地办学。“七五”期间工程6万平方米已经交付使用,其中包括化学、 物理、生物、地理各专业实验楼和计算机、电化教学实验楼,6千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可供2000人左右使用,现有藏书3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

平门分部现有外语系、附中、科技开发公司(下属校办工厂、建筑设计室、招待所)等,初步形成了融教学、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运行机制。

2、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现已更名为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创办于 1976 年,是一所培养具有大专学历幼儿园教师的五年制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相城区华元路2号,三所附属幼儿园:花朵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和姑香苑幼儿园。教职工 160 多人,在读学生近 1600 人。学校曾经位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风景区。

校园始建于乾隆年间,名为塔影园,曾先后改建为文肇祉(文徵明之孙)别墅、白居易祠堂、李鸿章祠堂。

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校园极具园林韵味,典雅建筑、古树名木、小桥流水、假山亭阁与悠扬的琴声、翩翩的舞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真可谓“真山真水园中校,假山假水校中园”。

新校区位于相城区华元路,校园颇具现代气息。

3、苏州教育学院

苏州教育学院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备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所师范性质的成人高等学校,是苏州市中小学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6291m2,学院图书馆藏图书万余册,拥有计算机 400余台。

学院现设:纪委、党办、院办(含人事)、教务处、培训处、学生处、保卫处、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合署办公)、总务处(含财务)、图书馆、网络管理中心等11个行政部门和工会、团委。

设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信息技术、艺术与体育7个系和中德劳技师资培训中心,共有15个专业。

4、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

1994年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这是省内唯一的外语专业师范学校。1999年,学校以“优良”等第通过省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验收。

2005年,学校成功升格为江苏省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

5、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在专科中算很好的了,经济类的专业不错,像会计、审计。。学校女生奇多,风景还不错,附近的交通业便利,门口就有地铁站,还有,离义乌小商品城很近,购物方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