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孔子相同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孟子和孔子区别:人格不同、著作不同、主张不同
一、人格不同
1、孟子:孔子偏向敦厚。
2、孔子: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二、著作不同
1、孟子:《孟子》
2、孔子:《论语》
三、主张不同
1、孟子:孟子主张“义”。
2、孔子:孔子主张“仁爱”。
一、人格上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2、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
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
扩展资料
孔孟——世界影响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仁道、文明、和谐、中道思想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广大的儒家文化圈。
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孔子早已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易经》的“以同而异”(求同存异理论来源)、“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出处)“和谐社会”(保和太和、万国咸宁)思想都成了世界共同遵循的治国方略。
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孟
简析孔孟思想中的之“仁”的异同摘要: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是对国人影响最深的一种流派。“仁”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心,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概念到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也”的转变,简单说来应该是孔子的“仁爱”到孟子的“仁政”的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孔孟对于“仁”的理解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伦理和政治两个方面。关键词:仁;仁爱;恻隐之心;仁政孔子的“仁者爱人”拉开了中国儒家学说关于“仁”的探索的序幕, “仁”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中心,而在其去世百年后,孟子又重新举起“仁”的大旗,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最推崇孔子,司马迁《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通过对孔子"仁"的推演、对孔子事迹的述评和对孔子的高度评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同样也对“仁”作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上的探索和阐述,渐成一家之言,“仁”内涵的改变也反映了从孔子到孟子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了孟子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深层面联系。而对于“仁”具体的理解,就属于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了(《易·系辞上》),孔子的“仁”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职尽责,也就是主张“仁爱”,关注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仁”就成为对于人民的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德体现,发展成包括思想生活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这也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孔孟在仁上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各自的区别所在。仁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仁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它新的内涵,孔子《论语》中多说明仁的表现、适用范围,强调的是人性伦理;所有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施仁的一种手段,是“仁”这种人生至理得以达到的一种方式方法,即“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而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思想和自己主张的“性本善”的理论用于现实的政治领域,把根源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引向对社会的仁德,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不忍之心”,孟子把道德的取向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人的天然的“不忍”的本心是“仁”的开始,也就是仁的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在思想上架构起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基础。孔孟二人对“仁”的阐述不尽相同,这些阐述恰巧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孔子虽然多次提到仁,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孟子给出了仁的定义,这多少是对孔子思想的补充和丰富。孔子讲“仁者爱人”,亲人当然是自己的“仁”的首要对象(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孟子的恻隐之心作为本能的人之为人的一种爱,首先当然反映在对亲人的爱(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孟二人对“仁”不同的阐述在结构上有很大的重合性、互补性,即在伦理层面上的“仁”是一种递进的、互补的关系,而孔孟在社会政治方面对“仁”的不同阐述则体现两代圣人对施“仁”于天下的各自独特的体会。牟宗三先生说,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只有治道没有政道,所谓治道就是治权的道理,即有效地进行社会和政治管理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的政道,就是政权的道理,就是证券的合法性问题,治道是运用的,而正道是架构的(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对于牟先生的鉴理不敢悉同(可能存在感悟功力尚浅以及理解偏差问题),我认为儒家思想关于正道的建构从孔(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开始萌芽,一直到秦末的“陈胜王”以及后来的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君权神授,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王朝建立者所倚重的重要根基。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历来注重的是内圣外王,我认为孔子的模式应是“内圣及外王”,是一种成之而反观的关系,是反思的、发散的;孟子则主张“内圣而外王”,是因果的;孔子认为“外王”最好的方法是先内圣,孟子则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必须做到内圣才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才有外王的权利,主宰之天才会降任于斯。在外王学特别是治道的理论上“仁”的运用方面,孔子强调“仁德”和以礼治国,孟子突出强调其“民贵君轻”思想,要求君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在政治上的仁爱是从君主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民众的一中思想,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即不忍人之心人有恻隐之心则君主要有不忍人之政,所以孟子的仁政思想要求君主体谢下民与民同乐,君主与民众是一种利害相同礼乐相融的关系;孔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治道上如何实行“仁”的思想,都是“仁”的思想外延,是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理解与阐述。来源:群文天地
首先,对待人性问题,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我们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他们二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孔子在许多场合都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的接受统治者的奴役,要“温良恭俭让”而不可“锋芒毕露”;但是孟子却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若“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孟子还说“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由此可见,孔子要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局限在“礼”的权限范围内,不让人们对统治阶级有丝毫的反叛;而孟子以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据说孟子初到齐国打算劝说齐王不要好战喜功,应“乐民之乐”,不成想被齐王称病拒绝接见,而是派了手下应付孟子的到来。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称病不见来使。身边的人怕触怒了齐王都纷纷劝说孟子“王命不可违”,要孟子三思而后行,但孟子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立场。更可甚者,孟子为了显示他对齐王的蔑视,第二天一大早就若无其事的赶出门到东家送殡了。孟子的这种行为在孔子看来那可是“大逆不道”“不可教也”但孟子却认为“其横逆由是也------此亦妄人也已也。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与禽兽又何难哉?”。这是多么富有挑战性的反叛啊! 其次,在人格培养方面,孔子一味强调“克己复礼”忍辱负重无怨无悔,他让弟子们磨砺意志其实就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孟子以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也就是说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的,他并不认为磨砺意志就单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对个人的节操等也有作用的。 另外,在君臣关系上孔孟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而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尤其在对待“仁义理智”方面,孔子侧重强调“克己复礼”而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成,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最后,在对待学问上,孔子以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而孟子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一言以蔽之,有关孔孟思想的异同之处是枚不胜举的,前人本来就已经有过更高深的见解了,我在这里只是只言片语的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以求同仁和大家不吝赐教,以期提高我对儒学的再认识。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你是三十三班的?
孔孟“仁义”思想浅探摘 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孟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各个朝代的学者对他们的思想都有不同的解读。而“仁义”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义”以及“仁义”的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关键词:孔孟;仁;义;发展作者简介:王娟(1989-),女,汉族,陕西渭南人,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工作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1早在孔子之前已有“仁”的概念,它起源于周初统治者重德、敬德的思想,“仁是一道德人文观念,是‘王者之德’。‘王者之德’的内容就是‘保民’、‘安民’与‘惠民’”[1],当时“仁”是作为德的一种实现手段存在的,为王者以此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义”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甲骨文中的“义”与“仪”为同一字,“义”最初是表示社会等级的“仪礼”等。可见,早期的“仁”、“义”之间并无太大联系。但经过孔孟的发展“仁”、“义”不仅有了自己明确的意义而且“仁义”并提、“仁义”对举。一、孔子之“仁”儒学创始于周公,孔子对“仁”的理解无疑受周公的影响,周公用“仁”来概括自己的内在能力,证明自己“多才多艺,能事鬼神”,而他所谓“多才多艺”多是与德行有关的能力,此时“仁”主要是指与内心有关的德行。而孔子之“仁”己经不仅是一种对外在行为的要求了,他不仅从人际之间来理解仁,而且在人的内在德性中去发现人之为人的本质,然后以“仁”来定义它。孔子所处的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诸侯、士大夫无视礼乐规范。面对对“礼”的挑衅,孔子认为想要人们真正的遵守礼乐文化,就必须从情感上找到礼乐规范可依托之所。正是为了解决“礼”的实践问题,他才重新定义了“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仁”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要求。但是在这点上他并没有具体的描述,而是有着很广泛的内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仁”是君子的美好品德。第二,“仁者爱人”。孔子所谓“爱人”始于血亲关系,但也超越了血缘。先由立足于家庭的爱亲,扩展到了爱族众,再由爱族众扩展到了爱华夏民族,进而到爱所有人。正因如此马厩起火,他不问马,只问人;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就自我的潜质,至此“仁”由“德”的外在的实现手段转化成了内在的道德自觉。二、孔子之“义”“义”最早是作为“仪礼”来理解的,《左传》、《国语》时,文本中“义”大量出现,此时“义”已经演化为一种能给人带来功利效果的德行,“德、义,利之本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义”被看为是利之本。孔子对“_”的理解,是继承《左传》、《国语》的,孔子倾向于君子之“义”,“义”是君子在富贵穷达中始终坚持的行事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在这里被内化为和“仁”相通的道德力量,并且有了完全独立的意义,这一点对后来孟子“仁义”并提有很大的意义。三、孟子之“仁义”孔子思想具有相对全面而综合的特点,避免了很多片面性。孟子在这方面不同于孔子,他在“仁”、“义”方面的探索很深入,“仁义”并举也可以说是得益于孟子的努力。先讲“仁”与“义”,“仁政”、“杀身成仁”等都是孟子仁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孟子》中就算没有“仁义”并举,“仁”和“义”也总是一起出现,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等,这时的“仁”、“义”含义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在整体上还是可以当作一般的道德来理解的。而《孟子》中更多的则是“仁义”并举,孟子开篇就言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又有“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这里所涉及的仁义,有时是孟子所理解的道德,有时则有哲学上的意味。这里的“仁”、“义”及“仁义”,三者之间是可以互换、互借的,他们都是指一般的道德方面的品格。《孟子》中还有仁义对举的情况,“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仁义对举,仁指向父子,义指向君臣。但也不绝对,孟子认为在家庭中不仅存在“仁”,而且存在“义”,家中的“义”对应的是兄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在国家上,也同样存在“义”,君臣之间是“义”,君民之间是“仁”。“仁义”在家与“仁义”在国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个理论体现了孟子在实现家与国有机结合方面的努力。孟子认为,父子之间要有亲爱之情,君臣之间要有敬重之义。经过上文的梳理,孔、孟对“仁”、“义”的阐述方面各有不同,孔子多阐述它们的表现和适用范围,而孟子则着重于它们的定义和来源。孔孟阐释的侧重点略有不同。经过孔子和孟子的发展“仁义”观已经成为儒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孔孟之后还有很多人对“仁义”进行了阐述,如韩愈说:“博爱之为仁”、程朱“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等,但他们的论述无论怎样发展,总是以孔孟的“仁义”观为基础的。注_:[1]成中英,《合外内之道一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来源:青年文学家
你难道是 九5的 三中的 太和的
作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议论文如下。第一,孔孟都认为少数民族和华夏民族的文化有区别,这种区别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造成的。相比之下,孟子对这种区别的表现和原因有着更为具体而详尽的描述。第二,孔孟都主张文化是区分民族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血缘和地缘。第三,孔孟都认为华夏族之外的民族也讲道德,只是不如华夏族那么繁琐。不过,孔孟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孔子强调礼貌、敬业和忠诚,较为具体;孟子强调仁义,较为宽泛。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孔子多次想要去少数民族地区,显然对少数民族地区较为了解,因而所说的是贴近事实的具体描述;孟子为了宣传其仁义思想的普适性,就将其扩展到少数民族身上,实际上未必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第四,孔孟都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主张民族之间和平友好交往,并且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区别在于: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把精力放在国内事务上,把让国内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放在第一位,这样自然就会在国际上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孟子更重视维护天下太平,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遭受暴政和侵略,都应该得到别国的援助,能够维护天下太平的人就是“天吏”,也就是天下共主。来源:人文天下
孔子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爱国。这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还值继承和借鉴。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徐佳 五千年的风霜雨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因孔孟思想而灿烂.孔孟的思想、孔孟的学风、孔孟的精神对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主张学习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诚实的态度“仁”是他学说的精髓他主张“爱人”认为统治者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坚持“人和”胜于一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他提倡做人要做到“舍生取义”.他反对一切战争认为“民贵君轻”认为统治者应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他还主张按时令砍伐树木不过分捕捞鱼虾他希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他就是儒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孟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他们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仍有影响“仁政”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依旧是我们瞩目的焦点孔子的《论语》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知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高官厚禄不能贪图贫穷低下不能动摇意志武力威胁不能屈服在利益面前要舍生取义见利忘义永远是可耻的行为„„感受孟子的正气我们会终生受益. 历史的风吹走了一切却吹不走他们的精神历史的雪掩盖了一切却掩盖不了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历史的雨冲刷了一切却冲不去他们的正气.学古为今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值得我们终生去探索. 点评 小作者善于积累从孔孟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入笔以清新的语言洒脱的文笔细腻的心思向读者娓娓道来.文章构思巧妙引人入胜立意高远耐人寻味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文中引用了很多孔孟的名言并加上了作者的理解可见作者对孔孟研究比较透彻了解比较详细课外阅读面比较广.文章激情飞扬排比句轻灵流畅如欢快的风把读者带向了历史的深处使读者在富有诗意的意境中产生无限遐思.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孟子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逝世以后儒学曾有很多演变:《韩非子·显学》说“儒分为八”;秦火以后,儒家典籍损失严重,然而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还不算少,可惜后来又大多散佚;晚清疑古思潮的冲击,仅存的一些典籍又遭到怀疑否定,于是“早期儒家的传流脉络归于暗昧”[1] ,特别是孔孟之间似若一片空白。其实,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后半到5世纪初年的人(-551年— -479年)。其门人即七十子,下延至5世纪前半,如曾子(-505年— -436年)。其再传即七十子弟子,是在5世纪中晚,如子思(-483年---402年)。孟子与七十子弟子又隔一世,是在4世纪中晚,如子上(子思之子)-429年— -383年。孟子是-390— -305年人。汉代人多误认孟子是子思亲授弟子,是不对的。《史记》说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是对的[2]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韩非子·显学》所谓“儒分为八”,“并不是并世的八个支派,而是辈分不同的八位学者,各有趋向。”[1] 不仅如此,韩非子根本没有涉及孔门的易学一派。思想传承孔子“老而好易”,为易作传(《易传》),用李学勤先生的话说就是:“孔子晚年对《周易》十分爱好,而且自己撰成了《易传》(至少其中一部分)。”孟子对孔子的易学思想不仅继承而且有所发展。“孔子好《易》之前所讲的‘人道’,是没有会通天地之道的礼义说教。《易传》所讲‘人道’,是指会通了天地人三才之后所体悟的人道。”[4] 孔子在其易经哲学中创立了仁、义范畴。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仁义是一对矛盾,义是对仁的节制。这是孟子大骂墨子”兼爱【泛爱(仁)】的理论依据。此其一;孟子的“性善论”来自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论断。孟子与易学的渊源,杭辛斋有独到认识,他说“孟子继孔子之后,七篇之首,即揭明仁义大旨,而归体于性善及经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及继善成性之嫡系也。安见孟子之不知《易》哉!”[5] 此其二;“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易学思想又有发明。《易经》号称帝王之学。《易经》解决了大易的问题医国,《黄帝内经》解决了大易的医病问题,是思孟学派的“德性论五行”学说,解决了大易的医人问题。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竹书《五行》的面世,正好补上了孔孟之间缺失的理论链环。这个链环就是荀子大骂的“按往旧造说”、“僻伪而无类”、“闭约而无解”的德性论五行思想。思孟学派比照元素论五行,将德性论五行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义和智都是对仁和礼的节度。“圣”端就是指会通天道、地道的本事。“思孟学派这种将数术引入儒门的努力,高扬‘人道’主义旗帜的表现,是企图把儒家的道德条目加以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化的明证。其理论勇气是巨大的,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说其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影响都是深刻的。自此,易学真正走上了医国、医人、医病的光辉历程。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其间隐含着终始交替意蕴。由此看来,应是思孟学派开’五德始终说‘之先河。”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孔子《易经》革命思想的发展。民可以革去惨无人道、怙恶不逡的帝王之命。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是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理论基础。“洛克关于‘自然权利’的理论是孟子‘革命权利’理论的变种。”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王雪(1991-),女,汉族,四川渠县人,大学本科,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摘 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因材施教仁;教学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1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修”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
1.教育方法
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子路》)这就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了解。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意思是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此举虽无“因材施教”四字,但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充分说明孔子教人,因材施教。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指: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句中一“启”一“发”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这个方法对当代教育具有启示的作用。
2.教育内容
孔子教育内容:“孔子教学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道德教育内容:仁与礼、孝悌、忠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意指:人心若没有了仁,把礼来如何运用,人心若没有了仁,把乐来如何运用。说明仁礼在教学的重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意指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这是孝悌充分体现。子曰:“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意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强调忠信在教育上重要性。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儒学思想中教学内容后又增加“六艺”,包括为礼、乐、射、御、书、数。包含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和训练。孔子教学不以书本为学习全部资料,而是在书本学习同时,在生活中也同时学习。这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3.教育目标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意指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人学习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而在培养目标上,孔子注重“举贤才”为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孔子教育的目标。“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与孔子的举贤才是一致的,从这句话中就体现了孔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孔子告诫学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子推荐学生担当政治事务,在举荐人才时有原则,首先,学习不优异,不可做官:其次,要在国家政治开明时才可做官,否则宁可隐退。所以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只有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和“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历史的贡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展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文化的传承,对教材进行建设,为后世儒家奠定了进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他自己证明了这一说法,对教育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思想,从而选择适合学生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从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 朱熹(宋).《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 刘嘉铭.《教育公共基础笔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论文期刊:
[3] 曲红艳.《孔子教育思想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1期
孔子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爱国。这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还值继承和借鉴。
关于孔子仁义的论文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依据。“仁”作为道德观念虽不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但其基本内涵却来自孔子的发明。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孔子仁义的论文,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孔子的“仁义”思想。
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诚信缺失、社会诚信缺失、个人诚信缺失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经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党的十八大提出;到建国一百周年时,要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3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人民网策划的“把你的声音带到两会来”,一些代表和网友呼吁,塑造道德要从青少年抓起,表明全社会和民众对重塑社会道德的渴望与呼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需要进行专门道德教育和管理,学校作为培育人的机构,肩负着教育和管理的重任。而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价值观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仁义礼智信”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建设的根,把它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对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道德缺失原因
只有对导致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养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道德缺失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
青少年的道德与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联系。现在许多父母节衣缩食,要给儿女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物质生活,无原则的对儿女的溺爱、迁就,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攀比等不良心理。稍不如意,就采取极端方式反抗、出走甚至是自杀。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存在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有效的沟通。有的父母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亲友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隐性的社会约束力量,对青少年道德形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些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存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使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视。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接触的事物更多、更杂,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模仿的大多是不健康的东西。这些因素也腐蚀了青少年那颗涉世未深的心,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
道德教育与现实脱节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体现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待人接物上。如果道德远离了生活,就成了“政治口号”,成了空的东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道德规范,内容比较空泛,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缺乏针对性,往往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教育与实际脱节,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个别青少年自私、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根源。
学校思想教育疲弱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还存在重智轻德现象,把抓专业课的教学放在首要位置,思想道德教育课所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不重视传统美德课,使青少年对我国的道德传统美德不了解。在德育课中,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而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所缺乏的。
2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
孔子的学说,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其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仁”即同情、友爱之意,即爱人,爱人是人对自我的发现,自我的肯定和自我尊重,体现在教学中,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的一济良方。引申为人们应以博大的胸襟对待一切人和事。
“义”即公正或合乎公益的道理或举动,是处理人际关系,遵守言约信用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是作为人应该遵守的最高道义和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体现为勇敢、忠诚、见义勇为,敢于坚持正义,惩治邪恶。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在中华文化中,对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为对义的思考与追求。
“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引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礼即行为规范、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礼的最高价值,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和发展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即聪明、智慧之意,引申为知识。古语有“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智从道德智慧引申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信”即诚实,不欺。引申为学生在学习和做人做事时要诚实,不舞弊、不欺。要言必行、行必果。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肯定不会再有信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3 融入“仁义礼智信”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
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手段与途径相对单一,道德知识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并主动参与学习,可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什么叫行为导向教学法?指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对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教学技术包括: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设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参与、体验、感悟、思考和内化的机会,通过教学与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高度责任心、诚信待人,与人为善。使学生知、信、行相统一,使学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培养道德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
一些特殊的节假日,可带领学生走入社会,通过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为群众提供一系列无偿的帮助:敬老助残、公益宣传、或者去福利院当义工、去农村看望留守儿童等。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扶危济困、爱心帮扶、保护环境等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仁义礼智信”与社会接轨,去社会实践中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之心,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仁爱,思考生命的意义。以爱心为动力,身体力行,提倡“经世济民,以人为本,义利兼顾”之道,把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信念,外化为行动。我校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2008年被评为德育示范校以来,这几年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稳步推进,使道德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搞好学校道德讲堂
2011年,中央文明办提出的学校要建设道德讲堂,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笔者认为搞好这个道德讲堂对青少年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设道德讲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师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伴送爱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通过听、看、讲、议、行等方式,传播身边凡人的“仁义礼智信”推动先进道德观念入脑入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净化学生心灵,弘扬善行,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
将“仁义礼智信”融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教育中,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的讲话,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道德的熏陶。也可以利用广播站和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以“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事例教育,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节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内心感谢父母,感恩亲情。还可以通过“成人宣誓”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利用讲座、报告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
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重智轻德,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几乎都要成绩好的学生才有资格,而学习稍差、但品德良好的学生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为了改变这种缺陷,笔者认为,在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时还要重点考查德,有才无德的坚决不评,对遵守道德突出的学生给予褒奖,加大对违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逐步完善德育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仁义礼智信。在校园文化中开辟一个“本期校园之星园地”或“最美园地”,每个月为一期,专门针对学生的好人好事、文明礼貌等优秀品质进行宣传,可以设置“助人为乐之星、拾金不昧之星、诚实守信之星、孝老爱亲之星、爱护环境之星、文明礼貌之星等等,以学生为榜样对学生的善举进行宣传,从而给学生以直观、鲜活的印象,深化了学生对道德力量的了解和认同,使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有了标准和参照。
强化兼专职德育师资队伍
要提升青少年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就要配备较强的德育师资队伍,除了专职的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以外,还应邀请热心德育工作的校外人士担任辅导员、开设讲座或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那样重视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德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只有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了,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将“仁义礼智信”的内涵贯穿整个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长期而全面的工程,要达到最终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缺失的原因又复杂,仅凭学校的教育可能会事倍功半,还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措施得力,排除管教误区,净化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
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着述。——题记他,一个平凡至极的人。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创举,他没有商鞅范彝的谋略,他更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与他们相比他只是繁星中的点点火星,如此的微不足道。但他演绎出了他的史诗,平凡中的不平凡,他便是孟子。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体,他认为哲学的思想中最高的范畴是天。他,在那个战火的年代了,在那民贱君贵的不平扥的时代中。他傲然站出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藐视王权的思想。他将所有人无论贫贱,无论高低平等看待,在他的眼中人人平等,“圣人与我同类者”他的傲然如此。他,一个身如草芥之人却心系天下。走访四海,关心民生,面对王权,他无所畏惧,直谏而言道:“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王权至上的年代中依旧无法动摇他的思想。面对高位的诱惑,生死的威迫他依旧保持着本心。与人乐乐而非独乐乐,这便是他的乐。他,如大海包纳以为。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面对不善,他用善去感化,面对不仁,他直言请柬“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他提倡仁政,而仁者无敌正是他的民本思想。他,一介平凡书生,却成为了使人眼中的胜任圣人:他,一位平凡的老百姓,却无视金钱名利的威诱:他,一个平凡的子民,却舍生于直言进谏的艰苦道路上。他,一个平凡的人,却在我们每个人之上,他拥有着天一般的胸怀,一样的淡然。他,瞰破了天道,看透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古人对哲学的探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第一,孟子和荀子属于不同时期的人。孟子比荀子早几十年,几十年定然有所变化损益。特别那个时期是个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激化。第二,他们的经历大有不同,用现在的话说叫荀子看到的大部分是人性恶的一面。第三,最主要的就是这点了。他们二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但孔子主要的思想分两方面,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主张以博大的心怀关爱世界芸芸众生,所以世人皆有恶性。“礼”主张理性节制自我,孟子的很多书中都谈到这个礼,著名的五伦十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是他首先提出后经朱熹发展而来的。所以二者的看法才迥然不同,虽都是儒学,但若相同,岂非后人有盖棺定论之谬?无论有多少分歧,对于儒家学派的人物,崇古是目的,也是手段,目的都是维护传统礼教。“忠”,尽力为人谋;“恕”,推己及人。“忠恕”, 简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从深层次看, 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论从单纯还是深层的方面看, 都是从己出发, 以己之所好, 推及人之所好,以己之所恶, 推及人之所恶。这种推己及人的办法就是“恕”道。所谓“仁者爱人” , 也就是对他人有同情心, 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新鲜, 但确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关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 复礼是符合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 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礼,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子是用仁来充实礼的, 因此“克已复礼”虽然复的是周礼,但孔子引用这句话, 则赋以新的含义。孔子要求复兴周礼, 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周礼已不在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 所以, 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孟子对孔子的“仁”有这样的描述:“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恻和隐,都有忧伤、悲痛的意思。所以,恻隐之心,就是“忧伤之心”,就是“悲痛之心”。恻隐之心,并不是自己悲痛,自己忧伤,而是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悲痛,别人的忧伤,从而不忍心让别人悲痛忧伤。所以,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的基础和核心,则是“不忍之心”。仁,首先是“不忍之心”。“不忍之心”乃是道德的基础和底线。孟子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每个人的“内在理性”,这种理性不仅是先天的,而且是具体的,即“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说仁,与孔子虽有层次上的不同,大体上还是继承孔子的意义。孟子对义,则比孔子有较多的发挥。孟子常把仁与义连在一起说,如“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又说“仁,人心;义,人路。”又“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在孟子的眼中,仁与义根源是一致的,但义毕竟不同于仁,仁是道德本身、是一切道德的主体观念,义是具体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正路”与“敬长”正是有准则与规范的意义。孟子解释孔子的仁为“恻隐之心”,义为“羞恶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爱的自然表现,虽然具体,但没有规范意义。羞恶之心,是自我抑制的心理表现,有规范的作用。讲“义”,显然更符合孟子就具体行为探讨内在道德理性的主题。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同样的问题,孟子由“义”来处理。“不为苟得”是指义,“患者有所不避”也是说人有义无反顾的道德之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是说羞恶之心丧失后的情形。反之,人若能遵义而行,则绝不苟活,纵然刀斧加身,又有何惧呢?”
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孔孟”的思想足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 “而荀子亦是先秦孟子之后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创立了博大的儒学思想体系,也为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同是儒家大师,同出儒门,为中国儒家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三人在教育思想方面的观点却有所不同,我们不能武断地对他们观点的妄然作出对或错的判断,但是通过对三者进行一个比较、探讨,却有可能得出一些于我们有益的结果。一、“德”、“仁”与“礼”——教育价值取向之比较孔子的一生希望透过其学说,改变当时王道衰微,礼乐崩坏的现象,以求恢复周礼,重整受破坏的社会秩序。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思想,“仁”就是指个人内在修养及感情的蕴蓄。“仁者,人也。”所谓“克己复礼谓仁”(《论语�6�1颜渊》)。“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6�1为政》)还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6�1八佾》)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6�1颜渊》)。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社会各阶层人士要按其本身身行事,不能有所僭越。他主张复礼,即恢复周礼。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只有达到“复礼”和“正名”,便能达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6�1颜渊》)的和谐社会。他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 以德化民, 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为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孔子主张在位者须以身作则,躬行礼仪,故曰:“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在上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则不必靠刑罚杀人之方法来求治。特别是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不宜只用强制性的刑罚, 而应加强感化性的礼教。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6�1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6�1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道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6�1颜渊》)用严刑峻法治国,是孔子坚决反对的。他主张以德、以礼去教化民众,这样,“则民耻于不善而又以至于善也”。这是孔子所崇尚的治国必治本的至善之道。孟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仁”是其整个思想的最核心的范畴,它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规定了多重内涵。在“仁”这一总范畴之下,孟子将其展开为仁、义、礼、智等具体的范畴。就其内涵而言,仁、义、礼、智既是主体内在的品格,又表现为行为的规范,它们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同一道德理想:仁的基本要求是爱人,引伸为一种普遍的仁爱精神;义表现为一种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上的自我意识;礼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伦理,注重规矩的价值取向;智反映的是理性的判断能力,它赋予主体一种自觉的品格。在这四重品格中,仁是最根本的,而义、礼、智是作为体现仁的精神所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提出的。孟子将仁爱的精神推广开来,即所谓“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孟子�6�1尽心下》),体现于社会政治生活,仁道便成了仁政。作为德治的具体形式,孟子将道德的力量(即仁的力量)张扬到极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6�1离娄上》)而且“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6�1尽心下》)。在这里,是否实行仁政是国家兴亡,天下得失的关键所在,在仁道的无敌神威面前,一切非道德的物质因素都显得微不足道。而要推行仁政,就一定要重视用仁爱精神来教化百姓,因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6�1尽心上》)。他最欣赏的以德服人的典型是“七十子之服孔子”(《孟子�6�1公孙丑上》),其境界真正达到“中心悦而诚服”(《孟子,公孙丑上》)。由此观之,“仁”是孟子整个思想,更是贯穿于其教育始终的价值标准。
孔丘、孟轲、荀况是先秦儒家的三个主要代表,孟子、荀子都极力推崇孔子,俨然以孔子的直接继承者自居。孟轲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愿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讦,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但由于历史上孔、孟并称,后世遂认为孔孟思想完全一致,浑然一体。建国以来,由于受某些政治风潮影响,一个时期在孔、荀之间似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认为孔学与荀学势如水火。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辩明之必要。 孟学偏离孔学的四个方面就孔学与孟学而言,论者尽管可从许多方面论证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然而却不能泯灭这样一个事实,即孔学与孟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何以见得呢?让我们先从孔孟“仁”的思想谈起。“仁”在《论语》中主要有四层含义:一、仁是一种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而已。” (《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二、仁是一种行事准则。如: 子贡问为仁。子曰:“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 三、仁是一种向往追求的美德。如: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统治秩序。如: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但无论《论语》中仁的含义有几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仁是一种外在于人、经过人的主观努力方能达到的,它并非人天性所然。如第一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思想;第二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标准;第三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境界;第四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政绩。 我们再看《孟子》中的“仁”。 “仁”在《孟子》一书中也有如下四层含义:一、从“仁”的缘起来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就是说,仁是与身俱有,是内在于人的,无须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在人的自身中即可找到。 二、仁乃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说穿了,仁即孝: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命也,有性焉……。(《尽心下》) 三、仁是-种恻隐之心、或曰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政治: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离娄上》) 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尽心上》)。 以上几层含义,关键是第一层,即仁乃人之天性,与生俱有,由此一层推而广之,人自然要亲亲、行孝。由此推而广之,施及自身亲人以外,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由此恻隐不忍人之心,施及政事,是为不忍人之政;为不忍人之政而思贤若渴,天下即可大治。因此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告子上》)。所以,从仁的存在,求仁的方式,达到仁的手段,孔孟两人恰好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孔学与孟学的第一个差异就在于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孔孟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有所不同,前者重客观,后者则是主观的、唯心的。 虽然孔子对人的本性问题缺少系统论述(即《公冶长》中所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等天道,不可得两闻也”),但一些只言片语仍值得注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论语•阳货》中“性相近,习相远也”的论述。这句话正确解释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人之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君子小人之别,乃是由于“习”,即后天习俗所染的结果。有鉴于此,孔子十分注意后天学习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见《为政》),“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而孟子则与此相反,他的主要观点是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与孔子相比,孟子对后天学习的论述就贫乏得多了,虽然其《尽心上》中有“君子所教者五”,对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发挥,然其根本目的是恢复发展人固有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以上是孔学与孟学的第二个差异。 论到孔、孟对人之本性的认识,自然也应分析一下他们对修身之道的看法。实际这一方面孔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修身,首重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如: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 其次,注重礼的约束作用,如: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雍也》)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秦伯》) 再次,注重身体力行: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孔子虽亦不废自省,但极少见,可举者仅下面两条: 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然第一条是与“见贤思齐”相提并论,第二条亦仅从“远怨”角度而提,表现了一种消极避祸的思想。 孟子修身之道所走的路线恰与孔子相反。孟子首重内心自省: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冶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又认为,修身之关键乃禁其“放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他虽然注意到了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但却是从存心养性,使人之善良不致丧失出发的: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孟子•公孙丑上》) 所以他现身说法,以自己不动心、持其志,善养其浩然之气以激励后学: 我四十不动心……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之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由此可知从修身的途径、方法,修身所达到的目的,孔孟两人都有重大区别。这是孔孟之学的第三个区别。 孔孟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为政,首推礼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其次,特重建立在人伦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巩固:齐景公闻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子路》)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再次,强调修身正己以达政化之道: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而孟子为政之道的基础同样是人性本善、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仁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智皆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以此推己及人,行之以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矣,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孟子有时亦提先王之政,如:“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上》)。然先王之政,实即仁政,两者实为一回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从上所引可知,孟子的为政思想,实际不过将人本身固有的善性充分发挥出来,由己及人,推而广之,达到尽孝、仁亲、爱民,进而仁覆天下。虽然他在施政上还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如尊贤使能,注意善教,不得罪于巨室等,然其根本是由此而出发,这与孔子为政首重礼德,注重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显然不同。这是孔孟之间的第四个区别。 孔、孟之不同,实际还可再举出一些,但以上四点也足能说明孔学、孟学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存在相当差异的。 也正因此,荀子在其《非十二子》对子思、孟轲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攻击,认为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因而使“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世。”言外之意,无非是说,孟子是在先圣先王的旗帜下贩卖自己的舶来品,他们是一伙挂羊头卖狗肉的而已。 关于荀子攻击思孟诸人“按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内容,后人有多种猜测,但不管荀子所指称的是什么,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是,在孟子稍后,已有人认为孟子学说有背孔子思想。以上分析,亦可为荀子立论做一佐证。 荀学复归孔学的四个方面那么荀学与孔学关系又如何呢?从上引荀子言论中亦可以看出,荀子是以孔子嫡派传人自诩,以恢复孔学精神相标榜的。如细读《荀子》一书,可知荀子确也在许多方面反孟子之道而行之,部分地恢复了作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思想的主要倾向。荀子对孔学的复归主要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根据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观点,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性本恶思想。其《性恶》一文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据此他认为: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于小人,其性一也……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于贪利争夺……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同上) 他认为人之本性与外界关系,就如良马有衔辔鞭策及如造父一样的好驭手,互柙配合,才能一日千里,所以“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能“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如“与不善人处”,只能得到“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的结果。这一点完全与孔子重视后天学习的思想相吻合。从《荀子》首列《劝学》与《论语》首列《学而》也可说明这一点。 荀子复归孔学的另一个表现是关于礼的论述。 如前所述,孔子是十分重礼的,他认为礼是人的完美道德形成的关键,是国治政化的首要途径。然到孟子手里,礼的重要被大大忽视。《孟子》中的礼在多数场合就仅局限于~种朝聘辞受婚丧嫁娶的礼仪,如“其接也以礼”,“其馈也以礼”(《万章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离娄上》),“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滕文公上》)。孟子实际上已抛弃了孔子关于礼在修身治国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的思想。而到荀子手里,则公开,亮出了孔子重礼的旗帜,并把礼提到一个十分隆崇的地步。 荀子关于礼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礼的最主要特色是养人之欲,是有别: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香调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芯,所以养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 二、礼为“人道之极”,是推原先王之道,寻求仁义之本的主要途径: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 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者,斯圣人矣。 (《礼论》)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劝学》) 三、礼是国家治乱之根本。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大略》) 这些实际都是孔子重礼思想的具体化。 荀子复归孔学的第三个表现是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具体阐述。中庸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就孔子观点而言,中庸主要有二层意义:其一,从修身而言,它指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美德,如:“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其二,在为政治国上,表现为持中执正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舜其大知也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同上)而孟子治身论政,强调收其放心,推其仁心,很少论及中庸。不仅如此,从他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激切言论来看,可知其存在不少极端思想,与中庸之道相去更远。程颐评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四书章句•孟子序说》),也是就这一点而言的。荀子高扬中庸思想,表现了维护孔子学说的坚定立场。 荀子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为中庸乃修身养心之关键: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辖之以道顺;齐节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修身》) 二、认为中庸乃处事以枢机:主尊贵则恭敬而傅,主信爱则谨慎而赚,主专任则拘守而详……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贪则用节……(《仲尼》) 三、认为中庸乃治政理国之原则: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儒效》)贤能不待次而举,中庸不待政而化。(《王制》) 四、认为中庸与人之日常起居饮食等都有密切关系: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孙诒让:“佣与庸通,犹言常”),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系川之履而可以养体……(《正名》) 这些方面,都表现了荀子对孔学的有意继承。 荀子恢复孔学传统方面所作的又一努力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发挥。 正名思想亦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而礼乐征伐之所以自诸侯出,甚至“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不断发生,主要是因当时的“实”与“名”不相符,即实际上的君做不到周礼规定的君之名应尽的职分,实际上的臣也不安于周礼所规定的臣之名所应尽的职分。是现实世界之“实”违反了先王所制的“名”,才引起许多无道反常现象。为了避免社会动乱,首先须正名,让各人重新按照“名”所规定的去做。 孟子明确提到正名问题的言论很少,因孟子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是仁。以这个标准,如果君不象君,臣也不必全尽臣道,因此当齐宣王提到“汤放桀,武王伐纣”,问他“臣弑其君可乎?”他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矣。”(《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的正名愿望,似乎比孔子还要强烈。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名辩思想蜂起之时。当时的情况是:“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荀子•正名》)。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非常重视正名的重要性,他认为: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正名》) 荀子主张,通过正名,达到“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以正道而辨奸”,“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说行则天下正”的目的。即:使人民认识一致,思想统一,遵守秩序,服从法令,天下归于正道。这一点完全与孔子正名思想一致。以上几点足能说明我们前面所提问题,即孔学和荀学之间,绝非势若水火,判如冰炭,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当然由于时代不同,荀子对孔子思想发展得更为系统完整,许多亦超出了孔子思想。然就孔、孟、荀三人关系而言,孔与孟的相异程度要远远超过孔与荀的相同处,孔子与荀子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孔孟荀生活的时代很值得研究。孔子生活的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但毕竟周天子还维持着一个天下共主的名义,因此孔子不惜四处游说,希望各诸侯国能克己复礼,恢复周的统治威权。而荀子生活时代已到战国末期,这个时期趋于统一倾向已很明显。两个时代相比,虽然统一向分裂、分裂向统一,起跑点截然相反,然为统一而努力,却是生活于两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所以孔子思想虽然是倒退复辟的,但稍加改造,就会成为新兴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手段,于是形成了孔、荀之间的共同点。而孟子生活的时代,正当战国中期,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连名义也不存在了。这个时期,战国列强都在纷纷寻求领导群雄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孟子的仁义学说,即迎合这种需要而产生。当时分裂局面已成普遍现象,“攻地以战杀人盈野,攻城以战,杀人盈城”,这一状况有别于孔子时代。统一形势未萌,每一国家都暂时不能把其他国家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一状况又有别于荀子时代,于是形成了孔、荀学说的接近和孔、孟学说的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