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最长寿医学杂志

2023-11-06 15: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最长寿医学杂志

现在关于健康,养生,保健方面的报纸杂志很多啊!!
《家庭医生》,《自我保健》,《祝你健康》,《健康与长寿》,《健康指南》《大众健康》、《中国保健》、《健康世界》、《医药与保健》。。。数不胜数啊!!

网络中更多!!

医学杂志网站
~~~~~~~~~~~~~~~~~~~~~~~~~~~~~~~~~~~~~~~~~~`
看只是一个方面啊!!记住应用才是硬道理啊!!

一天到底吃几个鸡蛋合适?

鸡蛋虽然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之一,却也被不少人称作" 全营养食品 "。那么问题来了: 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合适? 这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争论。有人说一天一到两个就好,有的人说一周别超过三颗,有的人说天天都得吃两个,甚至有的人说鸡蛋高胆固醇,别吃!

而世界上最长寿者之一,寿命达到117岁的爱玛·莫兰罗称,她在过去的90多年里,每天坚持吃3颗鸡蛋,其中还包括2颗生鸡蛋。难道吃鸡蛋对于延年益寿有着显著的好处?鸡蛋到底一天吃多少个合适?

最近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杂志 《美国医学会杂志》 上的一篇论文称

"一周吃3~4个鸡蛋的人和完全不吃鸡蛋的人,前者发生心肌梗塞与脑梗塞的风险相对更高"

这一研究结果来源于过去17年针对约2万9千名美国公民展开的追踪调查。研究团队在经过严密排除由其他食物带来的胆固醇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后,得出 鸡蛋中含有的胆固醇会对人体心脑血管产生消极影响 这一结论。

虽然该研究得出了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影响心脑血管的 健康 水平,但鸡蛋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食材之一,在我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一席。

研究团队并没有能够明确地给出公众"该吃几个?"的建议,只是明确指出了鸡蛋的摄入量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由于美国人的身体素质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上述研究在多大范围内能够用来解答中国人的疑问还没有一个说法,也就是说"一天吃几个鸡蛋合适?"这一论争还是没有能够盖棺定论。但至少明确了鸡蛋不应吃太多,尤其是有相关患病风险的人群。

生活中我们也不必给自己制定一个每日鸡蛋摄入量的规定,相比执着于"鸡蛋应该吃几个"这一问题,我们 更应该执着于对多元化饮食结构的追求 。鸡蛋不是蛋白质的唯一来源,除鸡蛋以外还有肉、鱼、奶和大豆。中国的饮食丰富程度虽然举世皆知,但我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区之间的差异,而单个地区内的居民饮食结构却是相对单一的。随着国内交通运输的发展,我们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一样的食材,与各种相对陌生的食材打交道,想必也是一件充满新鲜感和乐趣的一件事。

北京随园养老中心秉承万科赞美、倾听、与邻里共生的服务理念,遵循“医养结合”理念,由自营康复医院提供专业的医护服务;随园打造优雅适老的美好家,营造邻里主动式社交氛围,由贴心管家提供全方位生活照料、五星级大厨提供特色 健康 餐饮,全能社工组织多彩文娱活动,致力于让每位长者度过有温度、有体面、受尊重的晚年生活。

世界上寿命最长是几岁

“尽享天年”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岁,目前为止最长的寿命又是多少岁呢,下面我来告诉大家答案。

--256岁

根据切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报道的最长寿者是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清云.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

李清云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李清云1677-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 *** 的特别奖励。在他200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李清云265岁长寿原因总结 李清云自己认为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

一、长期素食;

二、心静、开朗;

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得到这一讯息后,便对枸杞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有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也称为"驻颜维生素"。经动物实验证实,枸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作用。枸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有启用和新生作用,增强荷尔蒙的分泌,清除血中积存的毒素,从而可维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此外,枸杞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也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西医印证了枸杞的强大功效,现代文明发现,枸杞至少含有:以甜菜碱为主的5种生物碱,数十种甾醇类化合物,16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几乎是所有食品中含量最高的,3种脂肪酸,16种氨基酸。大量的水溶性多糖。

据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天然的β胡萝卜素能抗老、抗癌及预防日照面板损伤。科学家认定,自由基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惰性因子,是机体老化及癌变的活性剂。而β胡萝卜素能消灭清除自由基的恶性作用,因而是延缓衰老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饮食因素。科研证明,饮食中如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则某些癌症发病率可大为降低,尤其是口腔、肺、前列腺、面板和肝癌等。同时β胡萝卜素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人类长寿之方历来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人们在感叹人生苦短之余,也时常想要找到一条长生秘诀,以期待长生不老,在古代历史中不乏帝王为寻找长生之术,误国误业者。河特觉得长生应该是综合因素产生,不仅受个人内因影响,外因也是非常重要。

256岁长寿的李清云也只是个例,当然学者的研究还是有价值的,总结出有用的因素非常必要,我们不要求全部人都活256岁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活100岁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也让人们享受更多的美好时光。

枸杞食疗配方

草龙珠蜜汁枸杞子

枸杞子、龙眼肉各20克,葡萄干50克,蜂蜜20克,菠萝200克。以上各种用净水冲净,入小碗加蜂蜜及适量水入蒸笼蒸20分钟。常服延年益寿,充实正气,补气养血。

枸杞枇杷膏

枸杞子、枇杷果、黑芝麻、桃仁各50克,蜂蜜适量,将枇杷果、桃仁切碎,枸杞子、黑芝麻洗净加水浸泡放入锅内,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液3次,合并煎液,用小火浓缩至膏,加1倍分量的蜜即成,冷却装瓶待用,益肺肾补虚,平喘咳润燥,用于晚期肺癌虚弱,体质软弱患者。

21世纪人类的寿命是多少岁?谁告诉我我就采纳他!!!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现代化,越来越多人相信,未来人人皆可长命百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长寿时代。权威科学家的寿命预测,美国《科学》杂志在2002年刊载了一篇名为《突破寿命预期的限制》的文章,里面对人类的寿命做了如下预测:
从1840年开始,人类预期寿命每10年增长2-3年。200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4岁,199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1-102岁;1987年出生的人是98-100岁;1977年出生的人是95-98岁;196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92-96岁;195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89-94岁。如果出自权威科学家的生命预言能实现,那么这意味着目前处在18-30岁的人,将有一半可能会活过100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活到100岁是大概率事件。这样的寿命实际,是当之无愧的长寿时代。人人都有这样的期待,于是现代人开始思考起了该如何应对长寿带来的各种挑战的问题。因为社会一旦进入长寿时代,人的寿命比之前多出好大一截,那么当前所有的规范都可能不再适用于未来。《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一书则将人们的这种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已经在为百岁人生的到来做准备了,可是预测仅仅只是预测,立足于当前实际,我国的人均寿命并不过80岁,那长寿时代何时才能真正降临呢?细胞层面的NAD+抗衰老研究,人类利用科学的手段对生命领域的问题做了无数的研究。从细胞、分子层面入手,21世纪,人类已经发现并证实了能延缓衰老的关键物质——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于NAD+的研究,科学界有着漫长的发现与发展历程。
1904年, Sir Arthur Harden首次发现NAD+。
1920年, Hans von Euler-Chelpin首次分离提纯NAD+并发现其二核苷酸结构。
1930年, Otto Heinrich Warburg首次发现NAD+作为辅酶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中的关键作用。
1980年, George Birkmayer首次将还原型NAD+应用于疾病治疗。
2000年, Leonard Guarente研究组发现NAD+依赖型sir2蛋白能延长啤酒酵母寿命,NAD+依赖型sir2.1蛋白能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将近50%。
2004年, Stephen L.Helfand研究组发现NAD+依赖型sir2(dsir2)蛋白能延长果蝇寿命大约10%-20%。2012年,HaimY.Cohen研究组发现NAD+依赖型SIRT6蛋白能延长雄性小鼠寿命大于10%。2016年,Johan Auwerx,Shin-ichiro lmai , Vilhelm A. Bohr等研究组均发现补充NAD+能够延缓衰老。围绕NAD+抗衰老理论进行研究,共产生过六位诺贝尔奖得主。而NAD+之所以具备强大的抗衰老功效,是因为它在人体细胞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NAD+能广泛的参与物质代谢、能量合成、细胞DNA修复等多种生理活动,它是DNA修复酶PARP的唯一底物、长寿蛋白Sirtuins的唯一底物、环ADP核糖合成酶CD38/157的唯一底物。人体细胞内的NAD+含量随着年龄的阶段性增长而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人体会不断老化乃至衰亡的重要原因。及时针对性的补充NAD+,可以同时增长健康寿命和整体寿命。
全球首发专利NR破研究壁垒
NAD+抗衰老原理的证实,为人类进入长寿时代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遗憾的是,NAD+分子量大,无法穿透细胞膜被人体直接吸收。所以,NAD+本身并不能用来发展人类的长寿命。如果从NAD+的前体入手,烟酸、色氨酸、烟酰胺在摄入量上有一定的限制要求,NMN的分子结构直接阻止了它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NR则会在经过消化系统时被消化代谢为烟酰胺。未经处理的它们,均不能为人所用。走进长寿时代之前,还需要NAD+及其前体的运用做一个技术壁垒突破。在NAD+抗衰老运用陷入技术僵局之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教授带领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再生医学实验室与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生物制造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并依托美国再生医学学会,在数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获得全国科学奖章科学家的学术支持下,从NAD+的前体开始入手,经过大量科研实验表明通过口服摄取NR(烟酰胺核苷)可以迅速补充体内NAD+,是极佳、极直接的补充方法。在此之前,多个研究机构并不认为NR能用于口服补充。据文学军教授介绍,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在特色酶法制造的基础上添加专利配方,提取出高纯度NAD+的前体NR后加入保护基团,促使其直接酶化迅速补充体内NAD+。融合专利技术TOPIA 生物活性硫技术,使NR在进入细胞后形成高电子密度结构,具有高亲电子性和与自由基反应的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高效诱导线粒体产生抗自由基辅酶消除导致老化与致病的代谢废物。这项技术的发明保证了NR口服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全球首发专利NR破研究壁垒,在此基础上,“再生医学技术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共同孕育而生的可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的再生医学转化产品NOVIS成功问世,并通过美国FDA安全性认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NOVIS 唯一复合配方科技,碾压所有以“NMN/NR之名补充NAD+以达抗衰老目的”的产品。文学军院士本人因该项技术被国际媒体评论为“掌控NAD+人体再生效果第一人”。美国再生医学学会则首次为抗衰产品站台,相信这样的它必能为人类进入长寿时代提供强大助推力。

世界上活得老活的最长的人

世界上的人类从诞生到至今,每个人的寿命都各不相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最长寿者是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

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据2000年统计,中国现有百岁寿星一万人,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老龄人口为6.29亿,占10%,2002年全世界百岁寿星共约21万人,平均百万分之33.39。

中国贵州的龚来发,1996年去世时147岁;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莲去世时154岁;伊朗老妇穆赫辛,1997年161岁;日本有个叫满平的,长寿242岁,妻221岁,儿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中国中医学者李庆远,1933年去世时256岁。

以上证明,人活到百岁、甚至二百岁已成就,无可非议。

又据《新民晚报》报道:据史书记载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是英国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9岁,经历了12个王朝,(但奇怪的是英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却未有记载,本书作者注)。一般人的平均寿命究竟有多长呢?科学家们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测算:一是按性成熟的年龄来测算,为14-15岁的10倍即140-150岁;二是按成长期年龄来计算,为20-25岁的7倍即140-175岁;三是按细胞分裂次数来计算,为50次乘以细胞每次分裂平均周期2.4年即120岁。比较多的专家倾向于第三种算法。1994年2月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的“衰老的分子观”讨论会上,在回答“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时,与会的40多位生命科学家的答案是: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活到 110岁。

中国人口普查出的最长寿者:

人口普查出的最长寿者是155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1953年7月1日零时起的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在全中国范围内逐户进行了调查登记,其主要数字为:人口59434万余人,男人29755万人,占51.82%;女人27665万人,占48.18%;100岁以上的人有338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报道中未提到这位老人的具体情况。

中国最长寿的长老:

已知的最长寿长老是吴云青,他是延安市政协委员、原佛教青化寺长老,1980年已142岁。他身高1.59米,体重53公斤,脉搏一分钟72次,血压140与88毫米汞柱,视力1.2,100多年来他没有生过大病,140多岁时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能简单对话,142岁时仍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能骑自行车,可肩挑40多公斤的水上坡,他总结的养生之道为:禁止放纵贪欲,禁忌懒惰。

当代中国最长寿的男寿星:

当代最长寿的男寿星是132岁的龚来发(1994年3月资料)。龚来发是中国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茅天镇人,生于1862年3月18日,1993年被中国老龄委授于“中国长寿王”的美称。他身高1.45米,体重30多公斤,目前他耳不聋眼不花,反应灵敏。龚来发半岁时父亲去世,因家贫他母亲把他送到姓向的人家,现在赡养他的人已是向家的第七代人了,向家七代人他都能讲的清清楚楚,他一直务农,终生未婚,不喝酒不吃药,每日两餐大米、玉米混合饭,村里人都称他为“老祖祖”。

当代中国最长寿的女寿星:

当代最长寿的女寿星是1993年122岁的孔英。孔英是中国广东省怀集县怀城镇苍龙管理区红旗村人,她生于1871年11月18日,1993年被中国老龄委授于“中国长寿王后”的称号。122岁时的孔英虽然头发银白,却依然精神矍烁。老人从小爱劳动,虽然现在年事已高,却经常上山采摘松枝,还经常帮助家人操持家务。

中国长寿世家:

中国四川省秀山县塘坳乡的肖桂英1990年12月欢度了她105岁的生日,老人不仅生活起居自理,而且能穿针引线,上山砍柴,还能步行数公里去赶集。她是乡里闻名的老医生,肖桂英是连续第四代的长寿者,她的父母分别是101岁和100岁,她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均超过了100岁。

中国最长寿的夫妻:

最长寿的夫妻是上海1994年已双双104岁的袁敦梓、庄惠琴夫妇。这对百岁伉俪每天清晨起床后,一个叠被子,一个拖地板,他(她)们家生活条件一直很好,吃穿不愁,雇有保姆,膝下60多个子孙有一半定居美国、香港。这对长寿夫妻同岁,他(她)们20岁结婚,已共同渡过了84年的伴侣生活。

中国最高寿的三妯娌:

最高寿的三妯娌是江苏省徐州市东郊徐庄乡的张氏、杜氏和王氏,三人均过100岁,其中最大的张氏已107岁(资料截止于1995年9月)。

世界长寿之乡:

中国新疆是世界“四大长寿之乡”之一,其长寿之地在和田、喀什和阿克苏三地,该区域内仅维吾尔族的百岁老人就有500多人,调查发现他们体内激素比实际年龄要年轻25-40岁,性激素存活良好仍有生育能力,这与他们常年吃新鲜水果有关,长寿老人很少吃辛辣食品,主食多以当年产的玉米、土豆、豆类为主,105人中91人不吸烟,86人从来不饮酒,百岁老人中瘦人很多占99%,1993年广西巴马县又被列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其它三个在国外。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些长寿老人特别多的地方,总是让人们想前去一探究竟。联合国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我国就有两个。它们是: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中国巴马的长寿人口何以不断增加?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 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巴马属于亚热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两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

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这也是巴马寿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记者来到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寿星黄布铁家里采访。老人已经 104岁了,但每天不是去摘猪菜,就是下地干活,还做家务。他每天吃两顿,每餐吃两碗饭。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要不是亲眼看到他麻利地摘猪菜,我们真不敢相信他的话。

巴马人长寿还和饮食有关。他们经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笋、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火麻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对巴马进行调查后认为,不饱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正是巴马人长寿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上几点,乐观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愚以为他们安贫乐道,无欲则刚!跟中国的皇帝老儿平均50岁就短命恰成反比。在平安村平寒屯,我们遇到106岁的黄妈能时,她还背着小孙子散步田畴。黄妈能耳聪目明,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告诉我们,她现在五代同堂,还能记起年轻时唱的山歌。

是人就不可避免地要关注生死。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对谈时,以极其严肃的神情谈到政府对于死的无视,池田大作认为“此话尖锐地揭示了世界上的领导人,总是回避‘死’这一根本问题”。汤因比博士说:”为政者,各界的领导人,都未向这个根本的命题挑战,而是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是卑怯的、也是最可耻的。”不向死亡挑战是“卑怯的”、“最可耻的”,那么,向死亡挑战、征服死亡,无疑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了。

《庄子.在宥篇》讲述了黄帝进山求道的故事。黄帝作了十九年天子,政治清明。他听说广成子在空同山,就去拜访。他对广成子说:听说先生懂得那最高的道,我想来请教道的精髓、要义。我想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该怎么办呢,广成子说:你问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我无法把最高的道告诉你。说完,广成子就倒头睡去了,不再理他。黄帝于是从下风头,跪着移步上前:磕了几个响头,重新问道:听说先生懂得那最高的道,请问如何可以长生?广成子猛地坐了起来,说:这就对了。过来,我告诉……于是,广成子讲了一篇如何长生的大道理。

庄子、广成子。黄帝都把长生之道作为最高的道,治国与长生相比,不过是细枝末节而已。今天世界的领导人如汤囚比所言,总是回避‘死’回避最高的道.最伟大的事,即使不说他们是卑怯的、最可耻的,也只能算是做着细枝末节的事。他们或是忙着军备竞赛.国力竞争,或是透过瓶底似的眼镜片,瞅着增长率是否多了一个数字,为他们的政绩上添上—笔……这些像是混帐话,混帐事一般,而真正的民生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真正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使人民延长生命,长寿长生,反而被搁在一边。

国家的最根本的责任应当是增进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是组成人民的个人的最根本的利益的集合。捍卫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无异于捍卫织成人民的个人的最根本的利益。国家是为组成它的人民而存在的,不存在高于人民利益的“国家利益”,也不存在与个人利益无关的抽象的“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对每个个人来说,唯有个体生命的存在才是每个人最根本的利益。那么,对一个真正爱人民、为人民的国家和政府来说,所捍卫的最根本的利益、所追求的最根本的事业,就应当是极力实现每个人的最根本的利益——长寿乃至长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