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肺癌的医学期刊

2023-11-06 12: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肺癌的医学期刊

分为一般检验、免疫检验、核酸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特种检验如质谱。或者按照科室:肿瘤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
比如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微生物学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微生物学通报》、《病毒学报》、《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肺癌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

如何找到癌症相关的杂志

可以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肿瘤学核心期刊等查找
《癌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办,美国LANDES出版社协办的核心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2月,月刊,大16开,112页,进口铜版纸彩印,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循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致力办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性期刊。
读者对象:国内外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医、教、研工作者,肿瘤学边缘学科的学者,以及医学院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开设栏目:快速报道、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技术与方法、综述、个案报告、简讯等栏目。

聊一聊Cancer Medicine杂志

Cancer medicine杂志是月刊,至2012年开始 Open Access,版面费比较贵 2750刀, 人民币接近20000了。主题主要是肿瘤相关的文章。《Cancer medicine》是一本经过同行评审,开放获取的跨学科期刊,提供有关癌症生物学,临床癌症研究和癌症预防等领域但不限于癌症科学领域的全球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的快速发表。

影响因子在2014年开始获得2分+的起点, 2018年的影响因子是 3.357.

论著的中位引用是2, review的中位引用是4。

这个杂志2018年的引用总数是2192次,2016-2017年的文章总数653篇。

中国大陆的发文共511篇,占比最大。 机构主要包括: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号称审稿周期平均是1.9个月,看起来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该杂志是接受生信数据挖掘类文章的。
这个杂志就聊到这里,我是老朋友白介素2,下期再见。

问下肿瘤研究期刊杂志?选择哪个好呢

一、英文杂志里面专注于肿瘤研究的杂志很多,国外的杂志可以从影响影子参考其权威程度,2018年肿瘤专业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杂志如下(影响因子越高,权威性越高):
1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影响因子是244.585
2 NATURE REVIEWS CANCER 影响因子是42.784
3 LANCET ONCOLOGY 影响因子是36.418
4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影响因子是26.303
5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影响因子是24.653
6 Cancer Discovery 影响因子是24.373
7 CANCER CELL 影响因子是22.844
8 JAMA Oncology 影响因子是20.871
9 ANNALS OF ONCOLOGY 影响因子是13.926
10 JNCI-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影响因子是11.238

二、英文综合性杂志,例如《自然》、《科学》这样的多学科权威期刊,还有医学四大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JAMA》、《BMJ》也会发表肿瘤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肯定也是很权威的。

三、中文肿瘤研究杂志也有很好的,例如中华医学会系列的《中华肿瘤杂志》等。其它中华系列杂志也会发表肿瘤相关研究,例如《中华妇产科杂志》也会发表妇科肿瘤相关文章,也是比较专业的。

如何看待医学期刊《柳叶刀》揭露中国人主要死因?

2019年6月,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文章中研究了1990-2017年中国近三十年全国各省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该项研究由中国CDC、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完成,对于揭示中国人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意义重大。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变化,威胁中国人健康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慢性疾病。曾几何时,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疾病是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提升,死亡率已经降到第十位。取而代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中国人五大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更是成为国人健康头号杀手。除此之外,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等疾病也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

十大危险因素,膳食因素占主要

目前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以及空气污染是引发过早死亡的排名前四位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钠饮食、肥胖、高胆固醇等都是和膳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疾病死亡都是不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吸烟更是成为中国各地区导致寿命减少的首要危险因素,提倡禁烟、低盐、减食是未来健康趋势。

整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靠近东南沿海,疾病负担越小,这主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医院基础设施相关。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出现70-80%大幅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