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树舌的医学论文

2023-11-06 0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树舌的医学论文

  我为您详细介绍,树舌的副作用,树舌的医学记载,树舌的附方等知识,更多请查阅网。

  1、功能主治

  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安神、开郁利膈 消炎抗癌。主咽喉炎;食管癌;鼻咽癌。《中国药用真菌》:有抗癌活性。用于治食道癌等症。

  2、用于什么病症

  主咽喉炎;食管癌;鼻咽癌。还可以治闻风溼性肺结核,有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之功效。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树舌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树舌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树舌灵芝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水果树上的无毒。有毒树木上生长的真菌、包括树舌,建议不了解情况的朋友不要采食。

  2、人群禁忌

  树舌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树舌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治病可用一些树舌***是药三分毒***;但保健经常吃时,最好是水果树上的,其他树上长的不要长期服用!注意:如自己采摘后树舌后可到专业药师鉴别后并严遵医嘱后使用!
  树舌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中国药用真菌》。

  1.1、别名:中药树舌,别名又叫树舌芝、平盖灵芝、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为多孔菌科真菌平盖灵芝的子实体。

  1.2、药材来源:子实体。

  1.3、生境分布:生于多种阔叶树的树干上。分布于全国各地,为世界广布种。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是重要的木腐菌之一。

  1.4、性味归经:微苦;平,脾;胃经。

  1.5、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成熟子实体,除去杂质,切片,晒干。民间常用生皁角树上者。

  1.6、功能主治: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安神、开郁利膈 消炎抗癌。主咽喉炎;食管癌;鼻咽癌。《中国药用真菌》:有抗癌活性。用于治食道癌等症。

  1.7、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2、治食管癌:赤色老母菌***生于皁角树上者***30g,炖猪心、肺服,每日2-3次。***刘波《中国药用真菌》***。

  3、治慢性咽喉炎:树舌90g,蜂蜜60ml。水煎分3次缓缓饮下。***2-3方出自《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

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灵芝,又名瑞草,芝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珍贵保健药。祖国医学对灵芝的药效研究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被认为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是名贵药材中的极品,远在周朝《列子》一书中就有“朽壤之上,有南芝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益心气”、“安精魂”、“补肝益气”、“坚筋骨”、“好颜色”等功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灵芝做如下描述:“苦、平、无毒。主治心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一般供药用的主要是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anoderma japonim)。研究表明,灵芝的组成成分复杂,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本文就灵芝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特别是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提取方法作一综述。1.1灵芝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 研究证明,灵芝含有多糖、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甾类、有机酸、挥发油、油脂、生物碱、长链烷烃以及我种酶和无机离子。经研究不同品种灵芝,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野生与人工培养灵芝,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1.1.1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GLP)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种类很多,主要有葡聚糖、杂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甘露岩藻半乳聚糖、阿拉伯糖、阿拉伯木质葡聚糖等。灵芝中多糖的含量因灵芝品种、提取方法与多糖的纯度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灵芝多糖目前已分离到的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B-型的葡聚糖,少数为A-型的葡聚糖,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立体构形和DNA、RNA相似,螺旋层之间主要以氢键固定定位,分子量从数百到数十万,除一小部分小分子多糖外,大多不溶于高浓度的酒精中,在热水中溶解,大多存在于灵芝细胞壁内壁。液体培养的发酵液和固体培养基中有灵芝菌丝分泌的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外多糖都是有效多糖。灵芝多糖大多为异多糖,即除含有葡萄糖外,大多还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其它单糖。单糖间糖苷键连接有(1à3),(1à4),(1à6)数种。多数有分枝,部分多糖含有肽链,多糖分枝密度高或含有采访链的其药理活性一般也比较高。灵芝多糖结构中含有较多的糖苷键可能是使其具有强烈药理活性的原因。灵芝多糖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因此,也特别受到医学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研究报导也最多,现知灵芝多糖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抑制肿瘤,抗放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蛋白质能力,延长寿命等。灵芝的多种药理活性大多和灵芝多糖有关。1.1.2灵芝酸 灵芝酸(Ganodenic acid)是灵芝的另一主要活性成分。灵芝酸是一种三萜类物质,基本构造为数个异戊烯首尾相连构成,大部分为30个碳原子、部分为27个碳原子。灵芝酸有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二类。各种灵芝中已分离到的灵芝酸已达100多种。灵芝酸是灵芝的苦味成分的主要来源,可以作为鉴定灵芝品种的依据之一。灵芝酸在不同种的娄芝中或同一品种培养基培养的及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中,其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其苦味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味苦的娄芝其灵芝酸含量往往较高。日本对灵芝商品及灵芝制成品的灵芝酸含量十分重视,认为灵芝酸含量高,灵芝产品质量就好。灵芝酸有强烈的药理活性,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能,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灵芝酸能抑制大鼠巨细胞释入组织胺,抑制血管紧张肽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压,灵芝酸还能抑制大鼠肝细胞从24,25-二氢羊毛甾醇合成胆固醇,可以用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Jorgel等从赤芝提取的几种灵芝酸具有细胞毒性,能杀伤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1.1.3各种元素 灵芝中含有多种元素。不同品种灵芝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略有差异,人工培养的灵芝与野生灵活子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也不一致。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PC)结果表明:灵芝浸膏中含有25种元素,其中Ca,Mg,P,Fe,Zn,Cu,Ni,Co,Cr,Mo,Li,B,V,Sn,Ge,Sr,Ti,Se等19种为人体必需或有益的常量或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结果表明:灵芝浸膏粉中含有丰富的钙(2330ppm)、镁(2440ppm)、磷(45000ppm)、及铁(390ppm)、锰(156ppm)、锌(55.3ppm)、锗(25.0ppm)等,这些元素为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或在人体内起重要的保健作用。已知,Fe,Ca,Zn,Mn等有养血益肝、补肾之功效;Zn,Cu,Mn,Li等微量元素与活血化淤、益气安神等功效有关;微量元素Ti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起重要作用;此外,Ge,Se,Mn,Cu,Mo,Cr,Ni,等微量元素与人本抗衰老、抗癌等密切相关。在灵芝的菌丝体和发酵液中,磷的含量相当丰富,磷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灵芝对神经衰弱和顽固失眠的疗效与磷的作用有着密切关系。文献报道,担子菌纲多孔菌中有机锗的含量高达800—2000mg/kg,它有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有人认为灵芝中的有机锗有某种生理活性。但文献报道灵芝中的有机锗含量差异很大,不同产地的野生灵芝,人工培养与野生灵芝的有机锗含量均不相同。野生灵芝中有机锗的含量一般都很低,有的甚至不能检出。有一日本作者报道,不同地区和生长阶段的灵芝,有机锗含量为13—78ug/kg,而水提物中未检出。这证明,灵芝水提物的生物学作用与锗无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牵研究所有人将有机锗加入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的培养液中,可使菌丝体中有机锗的含量显著增高。由此可见,对于人工培养的灵芝,无论是子实体还是菌丝体,都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认为的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成分,而使灵芝中该成分的含量显著提高。1.1.4生物碱 灵芝腺苷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物质,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灵芝含有腺嘌呤和腺嘌呤核苷,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灵芝有多种腺苷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对心、脑的供氧能力。Akira Shimizu 等报道,腺嘌呤核苷是赤芝水提取物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有效成分。动物实验表明,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对实验性肌强直症小鼠血清醛缩酶有降低作用。紫芝中含有五种生物碱,一种为Y-三甲胺基丁酸,在窒息性缺氧模型中,有提高存活时间的作用,并能使离体豚鼠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增加。1.1.5其它 灵芝中含有少量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赤芝孢子内脂A有降胆固醇的作用。赤芝孢子酸A有降转氨酶作用。灵芝、紫兰、薄树芝中的薄醇醚,灵芝孢子中的孢醚,可使部分切除肝脏的小鼠的肝脏再生能力增强。灵芝纤维能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便秘、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等。余竟光等从薄盖灵芝深层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到4种呋喃衍生物。药理实验表明其中5-羟甲基呋喃甲醛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曾惜春等从当归分离得5-羟甲基呋喃甲醛,认为可能是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小鼠心肌摄取铷的有效物质。此外,灵芝还含有多种长链脂肪酸、长链烷烃、甾类及多种酶类等,这些成分是否参与某处生理活性尚不清楚。1.2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1.2.1调节免疫 灵芝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双向的:对抗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灵芝有促进作用,而对致病的过敏反应,则有抑制作用。从两个不同角度加强了机体保持稳态、抵抗疾病的能力。此种双向作用的详细机制尚待阐明。但已可认为,调整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也是扶正培本作用的重要内容。灵芝对支气管哮喘等与过敏有关的疾病有效,提示它可能有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雷林生等控讨了GLP 对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引起的免疫作用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GLP 的拮抗作用的强度取决于这些药物的免疫抑致作用的程度,只有这些药物轻度抑致免疫反应时,GLP 才具有完全拮抗作用。1.2.1.1灵芝多糖对T细胞的影响灵芝多糖在体外直接活化脾淋巴细胞,但活化水平较低,远不如ConA或PHA的作用强,使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率增高。灵芝多糖体外协助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促进活化T细胞的增殖,其程度远远高于单用ConA和灵芝多糖T细胞增殖的和。但超过一定剂量时,这种促进作用消失,甚至显示出抑制作用。灵芝多糖对不同品系小鼠脾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作用相似,对C3H、C57BL/6J、LACA、swiss等品系的小鼠脾细胞,均有显著的协同ConA诱导其转化的作用。体内给药,同样能明显促进ConA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灵芝多糖在体外能显著促进ConA诱导Th细胞产生淋巴因子IL-2和Y-IFN,但单独刺激小鼠脾细胞,只有微弱的活化作用。灵芝多糖超过一定浓度时,可Th细胞产生IL-2。其浓度比引直脾细胞拉殖抑制的浓度更低。灵芝多糖对荷S180肿瘤的小鼠IL-2活性亦有促进作用。赤芝和树舌多糖在体外能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和环磷酰胺对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抑制。体内给药能荷S180肿瘤小鼠的IL-2和-IFN活性降低。灵芝多糖对正常成年鼠和免疫功能衰退的老龄鼠显示出相同的活性。从赤芝提取的三种灵芝多糖能显著促进正常ConA诱导正常成年鼠和免疫功能衰退的老龄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使老龄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接近正常成年鼠,显示出抗衰老的作用。平盖灵芝(树舌)多糖能显著增强甲基化的细菌a-淀粉酶和不完全的福氏佐剂(M-BaA-IF)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映,这一作用是由于此药能激活非特异性的具有扩大细胞免疫效应的T细胞所致,灵芝多糖成分BN3 C与 ConA 合用,可显著提高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并部分对抗环磷酰胺对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灵芝多糖(GLP)是从灵芝菌培养物的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向小鼠腹腔连续注射大剂量的GLP(4/mg只,2mg/只)5天,对T细胞增殖、细胞表型的表达、T细胞诱生IL-2及B细胞产生溶血素抗体均有抑制作用:当适量的GLP(0.1mg/只,0.05mg/只)连续向小鼠腹腔注射5天,可明显增强上述免疫指标。表明GLP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适量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为临床应用GLP治疗免疫功能紊乱提供了理论依据。1.2.1.2灵芝多糖对B细胞的影响赤芝多糖对抗SRBC空斑形成细胞的产生有促进作用,但对正常成年鼠作用不明显,而对免疫功能衰退的老龄鼠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外单独用赤芝多糖,对B细胞有轻度活化作用,高斌等报道,杩舌多糖能提高荷瘤鼠的NK细胞活性,并认为与抗肿瘤作用有关。1.2.1.3灵芝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腹腔注射灵芝提取物,能促进腹膜渗出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型核白细胞的积聚。灵芝与氯喹合用,可以改善氯喹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灵芝腹腔注射给药可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活性明显增强,并呈剂量反应关系。高斌等报道,树舌多糖有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样物质,较对照组增加约2倍。灵芝液及灵芝多糖连续给药,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血球的活力。天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提高。1.2.2抑制肿瘤 从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灵芝中提取的多糖,其抗肿瘤活性因提取方法、多糖的种灯和纯度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其有效剂量(相当于生药)也有很大差异。口服多糖的有效剂量要比腹腔注射大得多,同等剂量时,口服一般不显示任何活性,因此各作者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不同灵芝的不同多糖,其抑瘤率差异很大,与生药的有效剂量相差几十至几百倍。日本学者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糖对S-180肉瘤有抗肿瘤作用,能抑抑制瘤细胞增殖。关洪昌等发现,灵芝多糖D6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2.3对核酸、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体内一切重要的生命过程都与核酸,蛋白质发生联系,有的灵芝多糖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对机体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调节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病人康复。这可能是灵芝扶正固本作用的机制之一。灵芝多糖D6、银耳多糖及糖及银耳孢子多糖均能促进H-亮氨酸掺入小鼠血清蛋白更新率,进一步研究证实,灵芝多糖D6、银耳多糖还能促进H-亮氨酸掺入小鼠肝脏蛋白质,这些都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由于引此二多糖均能促进H-尿嘧啶核苷掺入小鼠肝脏RNA,但不能促进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小鼠肝脏DNA,似表明它们能促进转录过程,加速RNA合成,但对DNA合成无影响。灵芝多糖D6还分别能促进H-Leu和H-TdR掺入小鼠骨髓蛋白质、RNA和DNA,但对H-TdR掺入艾氏腹水癌细胞DNA无影响。灵芝多糖可引起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核DNA、RNA含量的显著增加,细胞内超微核结构改变,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增加,核质比下降,促进细胞的增殖。灵芝多糖可明显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脾细胞对[H]TdR的摄取,增加脾细胞中DNA多聚酶a的活性。表明灵芝多糖可通过诱导DNA多聚酶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和细胞增殖,加速免疫应答过程和同种异型坑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灵芝多糖也可以完全拮抗环胞素A、丝裂霉素C、氟尿嘧啶和阿糖胞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映(MLR)的轻度抑制作用,部分拮抗氢化可的松对MLR的严重抑制作用。灵芝的一种小分子多糖,促进H-尿嘧啶核苷掺入肝RNA,其增加率为20.5%,促进H-胸腺核苷,H-尿嘧啶核苷掺入骨髓RNA和DNA,其增加率分别为48.7%和43.3%。所以这些多糖对肝病恢复,骨髓造血均有促进作用。1.2.4其它 从赤芝提取的葡萄糖、杂多糖、肽聚糖等具有降血糖作用。赤芝葡聚糖能刺激分泌胰岛素,并促进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利用,对正常鼠和高血糖均有明显的陈旧降血糖作用。抗放射与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灵芝液具有抗放射作用,可明显降低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死亡率,并使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灵芝多糖D6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造血机能、诱导细胞色素p-450等作用均有利于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机体保持稳态的能力。灵芝多糖能增强小鼠耐缺氧存活的能力。灵芝制剂能降低机体及心肌的耗氧量,增加缺氧状态下豚鼠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ATP,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对由于缺氧引起的家兔缺血型心电图改变有显著的对抗作用。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延长缺氧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我的毕业论文,呵呵!

有关口腔护理论文范文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口腔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口腔护理的中西医 研究 历史 、现状及 发展 ,对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综述。

Abstract  The overall and detailed review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on oral nursing was made in respect of its history,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Oral nursing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关键词 口腔 看护 临床的 研究 发展

口腔护理始于唐代,《医说》中提出“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数千年来,从古至今,人们从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对口腔疾病进行了研究、观察,开发了许多 治疗 口腔疾病的药物,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口腔护理的历史

口腔护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认为口疮发病与气候失常有关。之后的许多著作,又相继阐明了口疮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护的法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说:“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地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口病》中指出口疮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其调护 方法 ,曰:“凡患口疮及齿病者,禁油面酒酱酸酢咸腻乾枣。差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乎再发,发即难差,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宋代《圣济总录*口舌生疮》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有实有虚。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口齿》门“附录”载: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宜用圣汤;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宜用中汤。”指出了口疮实证、虚证的不同治法。张景岳详述了口疮的证治;明代龚廷贤的论点虽与张景岳相似,但辨证用药自有其特色。清代张璐和罗国纲等对口疮各抒己见[1~4]。历代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不断发展,治疗护理 经验 也不断丰富。

2 口腔护理的 现代 研究

祖国医学对口腔颊腭、唇舌、齿龈等处发生粘膜损害为特征的口腔疾病称为口疮。口疮之证包括了西医的多种口腔疾病,如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综合征、创伤性口腔粘膜损害、结核性口腔粘膜溃疡、感染性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各种内科疾病并发的口腔溃疡以及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发生的口腔溃疡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口腔疾病是口腔科医师感到非常棘手的 问题 之一,且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列为研究课题。著名教授樊明文等[5]曾对口腔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类和治疗等诸问题进行了论述。

而口腔护理技术由传统的医护一家(即诊断、治疗和护理均由医生一人承担)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吉林医科大学编写的《护理知识》[6]中论述了“人的口腔里经常存有大量的细菌,人在患病时由于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少,常可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碳水化合物分解、发酵、产酸的作用增强,因而不仅容易引起牙周病、腮腺炎等,而且可使口腔发臭, 影响 食欲和消化功能,致口腔感染,甚至导致全身感染。”明确地指出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童雅培等[7]提出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粘膜干燥皲裂;避免口臭,使病人舒适,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发症;观察舌苔及口腔粘膜的变化。

楼静霞[8]除论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介绍口腔护理的用物、用法外,还提出了常规用口腔护理的药液,如芳香含漱剂、1∶5000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朵贝尔氏液、盐水、0.25%~1%普鲁卡因。焦吉芝等[9]论述了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王明珠等[10]论述了口腔的解剖学基础、口腔的组成以及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杜治政[11]论述了口腔的清洁卫生护理关系到病人的心身健康,口腔卫生护理除保持口腔的一般卫生外,更多的要求是针对口腔疾病而采取的护理手段。

3 口腔护理的进展

口腔护理日益受到重视,但口疮病人常用护理药物均不很理想,副反应较多, 治疗 效果差,因而中药漱口液应运而生,如陈俊[12]提出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朱肾杰[13]论述金蒲散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王亚楠[14]论述丁香漱口液的 临床 应用 等同类 研究 。但上述研究仍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方式和表达形式上,且迄今尚未研制出效果甚佳的中药漱口液投放市场。口疮灵漱口液[15]根据近代药理研究,结合传统 医学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 理论 之精华,选用传统验方的组 方法 度,自定合成方,一改传统丸、散剂型,严格操作而制成,临床应用245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 文献

1 周大成. 中国 口腔医学史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3

2 杨文儒,李宝华.中国历代名医评介.西安:陕西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0.43

3 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4

4 王王 秀瑛.护理 发展 简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

5 樊明文,许围祺,李秉琦等.复发性口疮.口腔医学纵横,1986,2(1):41

6 吉林医科大学.护理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2

7 童雅培,陶英东,郭淑云等.护理手册.济南:山东省人民 医院 .1978.36

8 楼静霞.口腔医疗护理手册.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8

9 焦吉芝,谭淑荣.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86,2(6):17

10 王明珠.实用护理技术解剖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7.74

摘 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饮食 文化 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的餐桌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餐饮产品,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口腔健康的维护也被人们重视起来。口腔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做好口腔护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并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空腔护理;概念;现状

1 口腔护理的概念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口腔前端借助口唇裂口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喉相续。在人体的口腔中存着在大量的致病菌和正常菌,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时口腔中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口腔疾病或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为了预防这种“病从口入”的现象,一些适当的口腔护理 措施 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口腔护理是指借助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结合一定的技术方法,在适当的口腔护理液的辅助下达到舒适口腔、口腔清洁、去除口腔细菌、防治口腔炎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目的[1]。

2 口腔护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口腔护理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口腔卫生对营养的摄入和吸收至关重要。牙齿和其周围组织已被证明有助于维护适当的营养状况,因此也有助于维护总体的健康状况[2]。有研究表明,没有牙齿的人在消耗蔬菜、纤维素和胡萝卜素方面存在缺陷,但是能更多的消耗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卡路里[3]。其次,牙周组织是细菌和其他传染病携带者的温床,这些病毒携带者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能够诱发脑血管和呼吸疾病[4]。

最后,口腔健康还影响者社交的正常进行,有口腔疾病的人在与他人沟通方面可能存在某些障碍,如一些病患因缺乏必要的口腔护理而引发的口臭或牙龈出血等疾病,因此当病患在与他人交谈时会担心引起他人的反感而说话犹豫,甚至不愿与他人进行交谈[5]。综上所述,良好的口腔卫生在保持人体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做好口腔护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6]。

3 现代口腔护理的理念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问题,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现出对口腔护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视程度。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水平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口腔健康情况通过生物学、心理及发育等多个环节与全身健康状况相互影响。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口腔护理的要求逐步提高,目前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的口腔清洁。口腔护理已从单纯的口腔疾病的预防发展到为了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层面[7,8]。

首先,在口腔护理过程中,人们不仅要重视口腔护理的效果,同时更要重视口腔护理时的舒适度。舒适不仅表现出对患者的关爱,也是患者的基本要求。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关注患者的感受是整个护理过程的要求之本。郑玲[9]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对口腔护理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在口腔护理操作时,要注重考虑舒适感,即口感、视觉和心理等方面的舒适感。

此外,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角色定位。Orem自理模式强调了护理中患者自我照顾的重要性。在口腔护理的常规方法中存在些许局限性,患者在自理方面存在缺陷,这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辅助,同时也需要患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要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0]。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和整体评估,除了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以外,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自理程度也需要进行询问,以便对患者在口腔护理方面的不足予以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11]。

口腔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和指导原则,选择适宜患者的器械设备和药物,学习和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医护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实践和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实践。Ross A等[12]在口腔护理培训时,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建立了口腔护理前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唇部、舌部、口腔黏膜、牙齿及唾液五个部分进行评估,依据评分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口腔护理措施,如此对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调整有利于提高整个口腔护理过程的质量。

4 口腔护理基本步骤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应对病患的口腔及全身进行充分了解,如牙齿的松动和咬合情况,有无龋齿和义齿,牙齿及口腔的清洁程度,牙龈健康情况,口腔黏膜是否存在溃疡、糜烂现象,舌的灵活性、色泽等;其次,观察病人刷牙、漱口等自身能做与不能做的事情,判断其自理程度;再次,遵从病患的要求,选择病人感觉舒适且不疲劳的体位进行接下来的护理措施;然后,综合各种口腔护理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当的组合实施对患者的口腔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结束口腔护理时,要告诉患者口腔已经清洁干净,并告诉患者在口腔护理之后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整理好所使用的器械物品,并做好记录即可[13]。

此外,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操作前要对患者说明该步骤的目的和过程,是否有疼痛感和疼痛的程度,让患者有所准备,尽量取得患者信任,不能勉强实施操作,操作时要耐心、仔细、迅速,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感。第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细心观察病人的口腔状态,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目表情,如发现患者有面色变化,要及时进行询问,了解病人的感受,并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实施后,要仔细观察口腔,细看护理后的口腔状态是否有所改变,查看口腔中是否出现异常,观察护理效果。

5 口腔护理基本方法

5.1 含漱法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的可实行性强,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病患用舌头在口腔内上下、左右、前后反复多次搅拌,并使药液保留在口腔内3-5分钟即可,每1-2小时含漱一次,在晨起、饭后30分钟和睡前含漱尤为重要。该方法能改善口腔酸性环境,并能有效清除残渣及分泌物,减少牙菌斑,是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口腔感染的最佳选择[14]。   5.2 冲洗法

目前,该方法是临床上效果较好且应用较广的口腔护理方法。有些患者存在口腔损伤严重,口腔中有夹板、钢丝等固定物,或者因其他原因张口受限等情况。对于以上现象,齐会萍等[15]提出了一种注射式负压吸引法,该方法操作如下。医护工作者左手拿注射器向患者口腔中缓慢注射漱口液,同时右手持负压吸气引管进行抽吸,注射和抽吸步骤同步进行,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即可。该方法操作简单,口腔清洁彻底,适用于口腔损伤严重,或张口受限的患者。

5.3 口腔擦拭法

有文献说明,含漱法在清洁口腔时只能暂时减少游离细菌的数量,对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无效,而擦拭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牙菌斑[16]。因此,擦拭法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口腔护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具 体操 作步骤如下:用浸有含漱水的纱布或者棉棒,从患者牙的外侧前牙开始由外至内一颗一颗的进行擦拭,牙的咬合面以及内侧也是同样的方法,擦拭过程中要对牙床进行按摩,牙与牙颈结合处容易存留残渣,要用小棉棒进行反复擦拭,同时也要注意颊部、舌下和腭部的擦洗[17]。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护理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仅对口腔护理的理念、步骤与方法做了简要的阐述。近年来对口腔护理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及操作方法的多样化,事实上,在我国,人们对口腔护理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护理方法较为单一,口腔护理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支持。因此,目前,在我国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和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之举,以此来制定适宜不同病患的口腔护理方法是人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计惠民,方成根.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0):453-455.

[2]Saunders M L J,Stattmiller S P,Kirk K M. Oral health issues in the nutrition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s[J]. Journal of Nutrition for the Elderly,2008,26(3-4): 39-58.

[3]Joshipura K J,Willett W C,Douglass C W. The impact of edentulousness on food and nutrient intake[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1996,127(4): 459-467.

[4]Clemmens D A,Kerr A R. Improving oral health in women: nurses' call to action[J]. MC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Child Nursing,2008,33(1): 10-14.

[5]Jung Y M,Shin D S. Oral health,nutrition,and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Korean older adults[J].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2008,34(10): 28-35.

[6]Bailey R,Gueldner S,Ledikwe J,et al. The or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An interdisciplinary mandate.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2005,31(7),11-17.

[7]刘敏,孙伯英.电动牙刷结合氧化电位水预防口腔插管患者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2005,21(7):6-9.

[8]农小群.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98-100.

[9]郑玲.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口腔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2007,23(2):32-33.

[10]蒋伟亚,朱春燕,胡芬.应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颅骨牵引病人自我口腔护理[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2):349-349.

有关口腔护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口腔科护理论文范文

2. 口腔科护理论文

3. 浅谈护理教育论文范文

4. 护理研究论文发表

5. 医院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6.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谁能提供我一篇关于“微生态制剂”的全英文文章

你好,2005年版《中国药典》(公示稿)中药材部分修订动向2005年度第4期

费 曜 * , 刘 新 , 王 文 苹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药 学 系 , 重 庆 市 400016
中图分类号: R92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001- 0408( 2005) 04- 0314- 05
摘要:及 时 掌 握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中 药 材 部 分 修 订 动 向 , 为 修 订 工 作 建 言 献 策 。 方 法 : 对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药 材 部 分 新 增 品 种 、 增 订 项 目 的 变 化 动 向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 结 果 : 2005年 版 《 中 国 药 典 》 ( 公 示 稿 ) 中 药 材 质 量 标 准 在 继 承 传 统 经 验 鉴 别 — — 辨 状 论 质 的 基 础 上 , 吸 收 了 新 的 、 成 熟 的 技 术 , 但 仍 有 部 分 有 待 完 善 。 结 论 : 新 修 订 中 药 质 量 控 制 指 标 将 更 趋 合 理 化 、 标 准 化 , 更 接 近 国 际 天 然 药 物 质 量 标 准 。
关键词:《 中 国 药 典 》 ; 中 药 材 ; 修 订 ; 动 向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英文摘要:To get to know the revising tropesis of partial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PC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ng work� METHODS: Revising tropesis about partial new kinds and new items in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Draft showed in public)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RESULTS: Edition 2005 Pharmacopoeia of PRC adopted some new and mature skills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identifying just from experience, i� e� from the appearances and quality of medicine� CONCLUSIONS: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criteria in new edition pharmacopoeia is tend to be more rationalizing and standardizing, thus more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criteria of natural medicinal herbs
英文关键词:Pharmacopoeia of PRC;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vising; Tropesis
药品标准是药品生产、检测、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而《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最高法典,其水平高低及修订动向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医药工业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自建国以来,《中国药典》已成功出版过7次,从1963年版起分为一、二部,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和其它各类制剂。此外,自1985年起,《中国药典》每5年修订再版1次,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新的、成熟的技术纳入其中。

以往除《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外,各省、市、自治区还制订有药品地方标准。为统一并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于2001年10月起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取消了各地习用的地方标准。目前,我国的药品标准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药典》为主体的格局。

12005年版《中国药典》总体修订动向[1]

2005年,我国将对《中国药典》进行第8次修订,增订内容已在官方网站公布,目前已确定有6个方面的修订内容。

1�1《中国药典》将分为3部(增设生物制剂为三部),扩大和调整收载中药及其常用制剂品种,使之基本涵盖中医临床各科用药范围,另增加茶剂等剂型。

1�2规范试验方法和条件。

1�3增加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安全性指标,主要针对两类有害因素:一类是外源性的,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黄曲霉毒素、微生物、杂质等;另一类是内源性的,即部分毒性中药。并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如增加内毒素检验项目。

1�4加强中药检验方法的专属性,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1�5采用现代科学分析技术,增强分析手段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在不脱离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加大仪器分析的比重,逐渐取代一些以前落后的定性分析手段。

1�6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渐由指标性成分测定向活性成分测定过渡,由单一成分测定向多个成分测定和指纹图谱整体控制模式转化。

2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的修订动向

中药材品种及质量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首要一环,要确保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首先必须抓好中药材这个最根本的源头。在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中,中药材部分问题众多:一药多基原现象极为普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低下,与国际天然药物质量标准有较大差距,等等[2]。鉴于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大量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进行一系列修订和增订。笔者拟重点就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部分新增品种、增订项目”的一些变化作详细分析,以便医药工作者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2�1力争对多来源品种实行一物一名

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2005年版《中国药典》力争对多来源品种实行一物一名,以逐步解决中药材长期存在的同品、名多现象。

2�1�1黄柏: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不仅对“黄柏”未作区分,且无含量测定指标。但事实上,川黄柏与关黄柏无论其来源、产地、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还是药材价格都存在很大差异,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分开作为两种药材收载。

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_

hneid�)或秃叶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var�

glabrius-culumSchneid�)的干燥树皮。其质量控制指标为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低于3�0%。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

的干燥树皮。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无浸出物含量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低于0�6%。

2�1�2石斛:为我国著名的传统道地药材及出口商品,一直是药材市场最混乱的品种之一。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石斛”项下收载了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5个品种,且无质量控制指标。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进行修订,把石斛分为金钗石斛、枫斗和黄草石斛3个品种。

金钗石斛(石斛)为兰科植物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呈扁圆柱形,无质量控制指标。

枫斗(耳环石斛)为兰科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C�Z�TangetS�J�Cheng)、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及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的干燥茎加工品。新鲜药材经采收后,剪成6cm~10cm的小段,烘软,扭成弹簧状或耳环形,故统称为耳环石斛。大多数耳环石斛直径较小,约0�1cm~0�3cm。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5�0%。

黄草石斛为兰科植物叠鞘石斛(DendrobiumaurantiacumRchb�f�var�denneanum(kerr)Z�H�Tsi)、球花石斛(Dendrob_

iumthyrsiflorumRchb�f�)、短棒石斛(DendrobiumcapillipesRchb�f�)、鼓槌石斛(DendrobiumchrysotoxumLindl�)、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var�oculatumHook�)及束花石斛(DendrobiumchrysanthumWall�)的新鲜或干燥茎、根。大多数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直径较大,多在1cm以上,甚或2cm~5cm(如鼓槌石斛)。其质量控制指标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0�0%。

2�1�3冰片: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收载了冰片(合成龙脑)。其为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方法合成而得,是目前市场上商品冰片的主流品种。合成龙脑为白色、半透明、薄片状结晶,表面有如冰的裂纹,含有异龙脑,点燃后发出带光的火焰。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气相色谱法测定左旋龙脑(L-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于55�0%。还有一种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Sieb�)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升华而得的结晶。因不含异龙脑,故点燃后火焰不带光闪。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R-borneol,C10H18O)含量不得低于97�0%。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分开表述。

2�1�4牛黄: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收载了牛黄。其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系天然生成。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4�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28�0%(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因天然牛黄的形成具偶然性,导致货源紧缺,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人工牛黄和体外培植牛黄2个品种。

人工牛黄为牛或猪等动物的胆汁提取物,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胆红素、胆固醇、无机盐配制而成,多呈黄色疏松粉末。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13�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0�63%。

体外培植牛黄则以牛科动物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用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模拟天然牛黄的形成方式,在体外配制成的牛胆红素钙结石。体外培植牛黄的化学结构、成分和气味均与天然牛黄基本一致。其质量控制指标为胆酸(C24H40O5)含量不得低于6�0%;胆红素(C32H26N4O6)含量不得低于35�0%。

2�2新增现今中药材市场的常用品种

2�2�1母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2�0%;丁香酚(C10H12O2)含量不得低于0�65%。母丁香以往仅作为丁香的代用品,果实呈卵圆形,表面呈黄棕色,顶端有4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勾状,种仁由2片肥厚的子叶合抱而成,因子叶形似鸡舌,故又名“鸡舌香”。

2�2�2绿衣枳壳:为芸香科植物枸桔(Poncirustrifoliata(L�)

Raf)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柚皮苷(C27H32O14)含量不得低于1�0%。绿衣枳壳以往仅作为枳壳的地方习用品使用,因主产于福建,产量大,故又名“建枳壳”。绿衣枳壳药材较小,直径多在2�5cm~5cm,外皮呈灰绿色,多有细细的柔毛。

2�2�3蜂胶:为蜜蜂采集杨树等植物的新生枝芽和愈伤组织的分泌物,并与其上腭腺和蜡腺分泌物混合形成的一种粘性物质。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50%;白杨素(C15H10O4)含量不得低于2%;高良姜素(C15H10O5)含量不得低于1%。蜂胶以往仅作为采集蜂蜜时的副产品使用,有软化及溶解角质、促进伤口愈合、杀菌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因而一度成为开发热点,如各种类型的保健品、日用品及化妆护肤品,市场用量极大。

2�2�4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

的干燥叶。其质量控制指标为5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0�0%;绿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于0�10%。杜仲叶以往仅作为补充杜仲(皮)资源不足时的代用品。但近年来,由于杜仲皮资源紧缺,价格昂贵,且研究发现二者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药理、药效(调节骨代谢、“双向调节"血压、增强免役等)也基本相近,故以叶代皮供药用,已取得国、内外医学界共识。目前,国内约有杜仲林2000km2,每年可产叶数百万吨。因此,杜仲叶在药物、保健品(茶/饮料)、化妆美容品及工业用胶等综合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2�3新增国际研究热点品种

近1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国际上开发的热点药物多集中在类心血管类疾病、肝炎、恶性肿瘤、免疫及精神调节类药物方面。部分相关资料详见表1、表2[3~5]。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公示稿)“中药材部分新增品种”共计60种。笔者仅对部分国际研究热点品种作简要介绍。

2�3�1水飞蓟: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marianum(L�)Gaertn�)的成熟果实。其质量控制指标为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8�0%;水飞蓟宾(C25H22O10H2O)含量不得低于0�6%。水飞蓟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改善肝功能、稳定肝细胞膜的功效,可用于慢性肝炎与迁延性肝炎、肝硬变及中毒性肝损伤等的治疗。现已被收入《德国药典》。我国用于生产“益肝灵”、水飞蓟素葡甲胺片、水飞蓟素苯二甲酸单脂钠注射液。

2�3�2贯叶金丝桃(贯叶连翘):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Hypericumperforat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金丝桃素(C30H16O8)含量不得低于0�002%;金丝桃苷(C21H20O12)含量不得低于0�10%。贯叶连翘在欧洲很早就被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在德国用于治疗抑郁症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贯叶连翘提取物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已成为欧、美地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并已被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药典收录。我国贯叶连翘资源丰富,维吾尔族最早用于寒性肿痛、小便不通、肺炎、关节炎、烧伤等的治疗,维吾尔药名为“吾怕坤",已被收载于《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6]。

2�3�3云芝: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versicolor(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8�0%;云芝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低于3�2%。云芝已被作为免役调节剂,主要用于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2�3�4树舌:为灵芝科植物树舌灵芝(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的干燥子实体。其质量控制指标为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6�0%;树舌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低于3�0%。树舌具有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抗癌及免疫调节、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功效。可用于神经衰弱、乙肝及食道癌的治疗。

2�4提高出口药材质量标准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公示稿)“中药材部分增修订品种”共计164种,主要增修订内容包括:大量增加杂质、水分、灰分等检查项目,提高质量控制分析手段,制订指标性成分限量标准等,尤其针对出口药材的质量标准有较大提高。笔者仅对其中几个出口大宗品种进行举例说明。

2�4�1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甲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紫丁香苷(C17H24O9)含量不得低于0�05%。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研究发现,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强壮补益和“适应原样"疗效。20世纪80年代,欧洲医学期刊提及中国、前苏联运动员服用刺五加以提高耐久力及免除紧张后,在国外运动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始获国际体坛重视。在运动生理学方面,刺五加已确实被证明具有减缓心跳次数、降低需氧量、增加人体细胞氧气交换率的功效,和对体力、耐力及持久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刺五加尚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复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因此,刺五加制剂已被确认为良好的强壮补益制剂,除大量用于药用外,还被开发成为各类保健品[7]。

2�4�2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feroxMiller)或其它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其检查项下增加了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60�0%;芦荟苷(C21H22O9)含量不得低于18�0%;好望角芦荟的芦荟苷含量不得低于4�0%。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芦荟研究热潮。芦荟被称为“万能良药"、“天然美容师"、“神奇植物"和“全科大夫",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纺织品、药品、日用化工品等领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已将其确认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之一。芦荟主要具有免疫调节、美容、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过敏等药理作用。近年还发现,芦荟在解毒、镇痛、保护胃粘膜、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等方面均具有特异疗效。目前,国外的芦荟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相继掀起了“芦荟热"——研究和开发系列芦荟产品,如化妆品、日用化工产品、营养保健品、医药产品及芦荟原料等。1997年,全世界芦荟原料及制品的年销售额已突破3650亿元。在未来几年内,有专家预计世界范围内芦荟产业的产值将超过千亿美元。我国的芦荟资源丰富,有着庞大的芦荟消费市场,发展芦荟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8]。

2�4�3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其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麻黄碱含量与伪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计,不得低于1�0%。在我国,麻黄已有5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大量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咳喘等症的治疗。其主成分麻黄碱(麻黄素)是西医临床常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的药物。盐酸麻黄素滴鼻可缓解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鼻塞等症状。另外,麻黄素可加速新陈代谢、减轻体重、增强耐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还被用于减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仍保持肌肉,不影响蛋白质吸收和利用,故为不少肥胖者采用。但其不良反应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对心脏的损害,如可引起心悸、心律不齐、心肌梗死、血压升高、中风及脑损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上麻黄或麻黄素用药,均须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剂量规范服用[9]。

2�5新增疗效确切的民族药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兴起了对我国民族医药的研究热潮,开发出了不少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优良品种,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中一些基础研究成熟可靠、疗效显著、使用量大的民族药材纳入国家药品标准。

2�5�1菊苣根: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Hout)及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干燥根。其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等功能,以及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苣根还具有改善消化器官活动机能、心脏功能、保肝降脂、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2�5�2雪莲:为菊科植物雪莲(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Kir�)Sch�-Bip�Linnae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检查项下增加了包括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指标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5�0%;含芦丁(C27H30O16)含量不得低于0�15%;绿原酸(C16H18O9)含量不得低于0�15%。雪莲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在维吾尔医和中医中常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雪莲花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血压及抗癌等功效。

2�5�3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其质量控制指标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7�0%,野黄黄芩苷(C21H18O12)含量不得少于0�30%。灯盏细辛为云南民间草药,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牙痛、胃痛、感冒等的治疗。临床验证表明,其对风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脑栓塞多发性神经炎、慢性珠网膜炎及其后遗症等均具有较好疗效。

2�5�4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oK�f�etThoms�)H�Ohba)的干燥根及根茎。其质量控制指标为70%乙醇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2�0%;红景天苷(C14H20O7)含量不得低于0�5%。红景天为藏族民间草药,我国是其主产区之一,种类多、野生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经研究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和刺五加致便秘的作用,具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微波辐射、延缓机体衰老、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等功效,可用于高山反应、恶心呕吐、嘴唇和手心等发紫、全身无力、胸闷、身体虚弱的治疗,因而深受人们重视。我国已有红景天保健茶、口服液、饮料产品进入市场,另外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开发前景[10]。

2�6加强力度控制中药材的纯度及安全性

2�6�1增加检查项目:大量药材检查项下增加了杂质、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指标。

2�6�2采用更先进、稳定的方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在附录中增加“附录ⅨB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且方法成熟、可靠。以往版本的《中国药典》仅有“重金属检查法”,采用的是标准铅溶液斑点颜色比较法和砷盐检查法,均较粗糙、落后。

2�6�3部分中药材增加重金属和砷盐的检查:对一些中药材增加了重金属和砷盐的检查,如西瓜霜的重金属和砷含量均不得高于百万分之十;树舌的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二十;红景天的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十;龟甲胶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百万分之三十。

2�6�4增加农药残留检查项目:“附录ⅨQ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在以前“附录ⅨQ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磷和除虫菊脂类农药”的检查项,包括测定中药材和制剂中3项农药残留的检查[11],详见表3。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中药的污染日益引起多方关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入了部分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及9种有机氯农药限量标准(包括DDT、BHC各4个异构体及PCNB的农药残留限量),同时对黄芪、甘草、黄连上清丸等品种的有机氯农药含量规定了限量指标。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包括中药材)上仍广泛使用有机磷农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而《中国药典》对此类农药残留无限量规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利于中药材的出口。因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增加“有机磷和除虫菊脂类农药”的检查。

3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的不足之处

从网上公布的新版药典的增订内容来看,就具体鉴定对象而言,中药材质量标准部分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现行标准中有些品种检验项目单一,仅有性状描述,而无其它鉴别项目;或鉴别项目过于简单,达不到种级鉴别目的。如金钱白花蛇、冬虫夏草等伪品复杂的品种。

多数毒性中药无毒性成分限度检查项目,不利于安全、合理用药。药典及部颁中药材标准记述有小毒、有毒和有大毒的中药材及其制品共85种,仅制川乌、制草乌规定有酯型生物碱限度检查及含量测定;附子规定有乌头碱限量检查项目。而木鳖子、商陆、甘遂、两头尖、闹羊花等均无毒性成分限度检查项目。

同一中药材品种的野生品和栽培品二者同时入药时,其药用部位、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栽培品因受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性状变异较大,药典对这些变异多无描述,检验时缺乏科学依据。

药典及部颁中药材标准共收载中药材及其制剂630种,列有浸出物和含量测定项目的仅218种,整体上还达不到控制内在质量优劣的目的。

大部分中药材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仅限于性状、气味、浸出物含量或其中某一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对种质、生产基地、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季节、加工炮制、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限量、药效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定及量化指标。

4结论

总的来说,2005年版《中国药典》历经修订,在继承传统经验鉴别——辨状论质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现代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大量增加了色谱和光谱等现代分析技术,且以英、日、美3国现行药典为参考,为进一步向亚洲地区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药典标准靠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992希望对你有帮助!

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腔医学论文题目

1、 基于创新创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 实习分享会及日志在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实施

3、 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4、 欢迎关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5、 案例情境教学对高职口腔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6、 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地区口腔医学专业的 留学 生 教育

7、 口腔医学生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8、 PRF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9、 口腔医学生在D55和D65光源下比色效果的对比研究

10、 黄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尿源性干细胞及其在口腔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2、 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13、 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

14、 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15、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16、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应用的探讨

17、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的应用

18、 3D打印用光敏树脂材料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19、 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 口腔医学生卫生法学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1、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2、 《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3、 口腔医学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分析

24、 PBL教学法在八年制学员 儿童 口腔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25、 将诊所管理课程纳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探讨

26、 网络新技术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28、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

29、 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

30、 OSCE在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31、 鱼骨图结合PDCA循环持续改进口腔医学PBL教学质量

32、 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腔医学美学案例式教学探索

33、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34、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35、 《上海口腔医学》20x-20x年载文分析

36、 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7、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38、 离体牙在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析

39、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探究

40、 国内外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分析——基于社会需求的维度

41、 miR-21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2、 浅析研究生助教制度在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推行与作用

43、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毕业 生跟踪调查与思考

44、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 反思

45、 形成性评价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46、 口腔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质量诊改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47、 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分析

48、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49、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0、 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 种植 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

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

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

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

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14、不同牙面处理 方法 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

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

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

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

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

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

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

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

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

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

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

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

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

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

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

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

优秀 医学英语 论文题目

1、TED医学演讲视频在研究生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中的应用

2、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3、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4、医学院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初探

5、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 英语阅读 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6、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浅析医学英语在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8、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体会

9、构建学习策略教学,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0、医学体系下不同层次医学生 英语学习 需求调查及研究

11、医学英语书面语语料库的构建原则及其应用

12、文体学视角的医学英语词汇特点与教学实践

13、关于医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4、高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积极图式联想方法

15、基于“双向融合”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6、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17、医学 英语听力 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18、医学学术 英语口语 课程构建的探索

19、基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医学生 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学术会议翻译互动式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2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策略探索

22、心理词汇与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23、牡丹江地区医学生英语水平及其与就业相关度的调查

24、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5、EGP与ESP有效衔接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6、医学英语课程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的模式探究

27、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8、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29、基于图式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30、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哲学思维

3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之体会

32、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研究

33、医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医学翻译中的问题

34、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常见的学习策略

35、多媒体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36、跨 文化 理念下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

37、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38、网络日志在医学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应用

39、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

40、培养医学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41、以英语新闻健康报导为内容依托的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索

42、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

4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44、叙事医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践行构想

45、针对医学体系不同层次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的差异化研究

46、浅析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的互相渗透

47、医学英语的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48、焦虑心理因素在医学五专生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49、听说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英语提高探索

50、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

★ 口腔医疗管理论文

★ 关于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技术论文(2)

★ 口腔医学职称论文(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