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丝绸杂志投稿

2023-11-02 11: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丝绸杂志投稿

是正规期刊,杂志社2017年是季刊,2018年为月刊。

《丝路艺术》(Serindia)季刊是与丝绸之路艺术相关的艺术研究学刊、国际性中文期刊,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漓江出版社主办,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研究、译介国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丝路艺术》为季刊,每年四期,译介和传播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成果、历史文献和当代艺术活动信息,搭建丝路艺术考古、图像研究、艺术交流与文化史研究平台。读者对象包括对丝绸之路和中亚古国文明感兴趣的学者专家及普通读者。

扩展资料:

丝路艺术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1、维普收录(中)

2、国家图书馆馆藏

3、上海图书馆馆藏

丝路艺术杂志社介绍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丝路艺术》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丝路艺术》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路艺术

武威是古河西四郡之一吗?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史称“河西四郡”,他们的名称均有其特殊的意义:

名称由来如下:

1、 武威:武威市(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至此而得名,又称雍凉之都。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2、酒泉: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3、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

4、 敦煌: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扩展资料:

河西四郡:

1、武威

武威,简称“雍凉”、“凉”、“雍”。古称凉州、雍州、姑臧、休屠、屠各,是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国家蕃卫、梦幻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雍凉文化的发源地。

武威拥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雍凉之都”、“西夏陪都”、“马超龙雀故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对外开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城” 、“侠都”、“雍都”、“凉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北方名都”等美誉。

2、酒泉

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国家风电基地、百光电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矿产品采选冶炼基地、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

为甘肃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3、张掖

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4、敦煌

敦煌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银矿、钒矿、铁矿、磷矿、硫矿、石棉、芒硝等4大类(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26个品种,品位高、贮量大、易开采。

敦煌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发展光电产业潜力巨大。敦煌四季多风,风能资源丰富,主导风向西北风,风速平衡,是风力发电的理想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威

百度百科-酒泉

百度百科-张掖

百度百科-敦煌

何尝有一丝碎影的意思?

何尝有一丝碎影的意思是“好的故事”的破灭,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

该句是写“好的故事”的破灭。“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骤然一惊,“好的故事”被撕成碎片。我从梦中醒来,眼前只剩下“几点虹霓色的碎影”。尽管如此,我“真爱”这“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但当我“抛了书”,取笔准备记下时,“碎影”没有了,只有“昏暗的灯光”,我在现实的“昏沉的夜”中,不过,“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扩展资料:

《好的故事》创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8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丝》周刊第13期。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时间,作者鲁迅在编成《野草》集子的时候,文章的末尾注的是“1925年2月24日”,这个时间,比此篇散文诗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晚了两个多月,这应是鲁迅误记。

查《鲁迅日记》,其中明确有关写作《野草》各篇的记载,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这一天的项下,记有:“作《野草》一篇。”这一天,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与文章的开头相吻合。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好的故事》作者简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好的故事

丝绸视野什么性质的期刊杂志,在上面发表省级论文,算是正常承认期刊么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信息可知,《丝路视野》期刊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皆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宽泛的讲,可以认为该期刊是省级期刊。

但因其不在你学校期刊范围之内,因此,在《丝路视野》上发表论文就达不到学校的要求了。

发表论文须在学校划定的若干期刊内进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