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徐寿发表论文

2023-11-02 01: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徐寿发表论文

这里提到的晚清第一名将是徐寿。提及徐寿,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名气,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没有李鸿章和曾国藩等人有名。但是每个人都背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而中国版的元素周期表则是徐寿翻译的。徐寿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徐寿出生于嘉庆年间,这一时期晚清政府早已经走向了没落。徐寿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不同,他不是很爱读四书五经,而是极为喜欢发明。可以说,徐寿是一个完全的理科生,喜欢数学和物理。当然了,在徐寿的背后还有好朋友华蘅芳一直支持他。洋务运动期间,徐寿被曾国藩看中,把他招进了安庆军械所,负责造船。要知道当时清政府的一切都要学习西方,中国和西方之间也有很多的差距。3年之后,经过徐寿的努力,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后来又发明了中国第一艘汽船“黄鹄号”。由于他的贡献,徐寿被授予“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

所以说,徐寿是近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发明家。除此之外,徐寿还是近代化学家,堪称近代化学的开拓者。徐寿翻译了外国的化学著作,最有有名的就是翻译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很多的名词都是徐寿创作的,到今天还有很多在沿用。在今天,科学家都以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为荣,而徐寿则是第一个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的中国人。徐寿是中国第一艘蒸汽机的制造者,第一艘汽船的制造者,创办了第一座讲授科技的学校。

所以说,徐寿是近代思想转变比较快的一个士大夫。在需要科技人才的时候,徐寿便成为一个发明家,为中国近代科技贡献很大。徐寿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不是很有名,但他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中国近代科学家有哪些?

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殷 常 符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 寿,在近代中国,化学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成果。其首功徐寿,江苏无锡人,一八一八年出生于一个中等地主家庭。五岁时死了父亲,家庭经济性况不像一般地主那样富裕,这使徐寿不能顺利的走上科举仕途的八股文,开始研究所谓格致之学。徐寿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大概是一八五五年后一、二年之内。他来到上海之后,看到了当时由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出版的《博物新编》一书(一八五五年出版),书中记氧气、氢气、等化学知识,从这本书里,徐寿学到了初步的化学知识。徐寿从上海回到无锡后,亲手做了一些仪器开始进行化学试验,他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动手作试验,所以他的化学知识比起同时代的人,要丰富得多。他不仅试验了《博物新编》所载的方法,还能举一反三,做出书上未有的试验。一八六二年,他被请到安庆,与华蘅芳等人共同努力,造出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一八六七年被调到江南制造局,从此一直到他逝世,在那里担任了十七年编译工作。徐寿除了译书之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格致书院”,向听讲的人做氧气、氢气试验,徐寿主持这一书院,这为我国的化学事业做了一些先驱工作。徐寿的两个儿子徐建寅、徐华封,在他的影响下也都成为化学工作者。在半殖民地半封的中国,化学能有这么一点基础,与徐寿的启蒙工作是分不离的。据载,黎寿共译成十三部书,其中以化学译著为主,如:《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篇》、《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易改说》等。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一些科学论文。徐寿的这些译著和论文。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首先是化学基本物质命题方面,从徐寿所著的书开始,我们有了一套系统元素名称。今天通用的元素名称基本上就是采用了那时决定下来的原则。因为西方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造字的原则上具有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的化学原素在我国的语文里没有现成的名称可用。在徐寿之前,一些最著名的元素,如金、银、铜、铁、等,早以采用我国原有的名称;一些习见的气体如养气、轻气、等,则没有造成新字而是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命名的,可是到徐寿译书的时代,元素以经有了六十四种,据性质命名的方式巳经不行了。因此,徐寿巧妙地应用西方文字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大约在一八七0年以后一、两年内,由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一书,首先印出中文化学元素表。绝大部分金属元素名称,如钠、锰、镍、钴、锌、钙、镁等最初都 是《化学鉴原》中使用的,一直保留到现在未改变。徐寿应用取音的原则,为我国元素名称奠定了基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除了为元素名称奠定基础外,徐寿的贡献还在于介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在此以前,介绍的只是零星的化学常识,不成系统。徐寿所译的化学书,全盘把近代化学的主要部分都传入了我国。最早出版的《化学鉴原》是一部研究普通化学的书。论证基本理论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化学鉴原补编》是一部专门有机化学的书。《化学考质》则专讲定性分析。《化学求数》是讲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易解说》是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再加上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可以说这八部书概括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徐寿系统的传播了新的化学知识,不仅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也派克枊元前光来学习。徐寿是中国近代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所译著的超百卷的科学书籍, 推动了近代化学在我国传播,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不愧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的人物生平

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18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社岗里。徐氏世居无锡,“力田读书”, 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徐寿的祖父审发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家境日渐富裕。徐寿的父亲文标大概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但不幸的是年仅26岁过早去世了,徐寿时年仅4岁。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娶妻,并有了一个儿子。徐寿早年也习举子业,“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 显然,八股诗文无法解决他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一面务农,一面经商,往上海贩运粮食。难能可贵的是,徐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生活的磨难和务农经商的实际经验,使他痛感时文词章毫无用处,因此,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那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夜,清皇朝已经走向衰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徐寿立下了“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和“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觋谶纬”的座右铭 ,抱定了经世致用的宗旨,开始在经籍中学习研究有用之学。他研读《诗经》和《禹贡》等经书时,将书中记载的山川、物产等列之为表,研读《春秋》、《汉书》、《水经注》等历史、地理著作,则注意古今地理的沿革变迁。凡是有用之学,他无不喜好。徐寿的家乡无锡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那里有许多能工巧匠。这种风气也影响了徐寿,他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 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爱好使他由博览群书逐渐转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徐寿在科技方面的兴趣极为广泛,举凡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他无一不喜,无一不好。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对于明末清初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也认真加以研究。他认为工艺制造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而科学的原理又藉工艺制造体现出来,所以他总是“究察物理,推考格致”。 结果,这不仅使他的科学修养大为提高,也使他制作工艺器械的水平日趋精湛。 在徐寿的青年时代,我国尚无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也无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他说“格致之理纤且微,非藉制器不克显其用.徐寿学习近代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是自学。坚持自学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徐寿有这种毅力,因为他对知识和科学有着真挚的追求。在自学中,他的同乡华蘅芳(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擅长数学,比徐寿年幼15岁)是他的学友,他们常在一起,共同研讨遇到的疑难问题,相互启发。在学习方法上,徐寿很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853年,徐寿、华蘅芳结伴同往上海探求新的知识。他们专门到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所创办的墨海书馆,结识了当时在西学和数学上已颇有名气的李善兰。李善兰正在上海墨海书馆从事西方近代物理、动植物、矿物学等书籍的翻译。他们虚心求教、认真钻研的态度给李善兰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次从上海回乡,他们不仅购买了许多书籍,还采购了不少有关物理实验的仪器。回家后,徐寿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实验。为了攻读光学,买不到三棱玻璃,他就把自己的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用它来观察光的七彩色谱,结合实验攻读物理,使他较快地掌握了近代的许多物理知识。有一次,他给包括华蘅芳的弟弟华世芳在内的几个孩子作物理实验演示。先叠一个小纸人,然后用摩擦过的圆玻璃棒指挥纸人舞动。孩子们看了感到很惊奇和可笑。通过这样的演示,他就把他学到的摩擦生电的知识传授给了他人。1856年,徐寿再次到上海,读到了墨海书馆刚出版的、英国医生合信编著的《博物新编》的中译本,这本书的第一集介绍了诸如氧气、氮气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的近代化学知识,还介绍了一 些化学实验。这些知识和实验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依照学习物理的方法,购买了一些实验器具和药品、根据书中记载,边实验边读书,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技巧。徐寿甚至独自设计了一些实验,表现出他的创造能力。坚持不懈地自学,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终于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学者。鸦片战争失败的耻辱,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兴起一阵办洋务的热潮。所谓洋务即是应付西方国家的外交活动,购买洋枪洋炮、兵船战舰,还学习西方的办法兴建工厂、开发矿山、修筑铁路、办学堂。但是,作为封建官僚权贵,洋务派大都不懂这些样学问,兴办洋务,除了聘请一些洋教习外,还必须招聘和培养一些懂得西学的中国人才。洋务派的首领李鸿章就上书要求,除八股文考试之外,还应培养工艺技术人才,专设一科取土。在这种情况下,博学多才的徐寿引起了洋务派的重视,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很赏识他。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开设了以研制兵器为主要内容的军械所,他以研精器数、博学多通的荐语征聘了徐寿和他的儿子徐建寅,以及包括华蘅芳在内的其他一些学者。 1862年3月,徐寿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的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们通力合作,决心为我国制造蒸汽机。但是,一无图纸,二无资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泊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观察了整整一天,经过反复研究,精心设计,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在1862年7月制成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蒸汽机试制成功后,他们又着手试制蒸汽船。1863年,徐寿、华蘅芳以及徐寿的第二个儿子徐建寅当时只有17岁,一起在安庆内军械所开始了试制蒸汽动力舰船的工作。当时,清军水师使用的都是帆桨动力的战船,不仅航速慢,而且颇受风向、风力、潮流的影响,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巳大量拥有的蒸汽动力舰船落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魏源、郑复光等看到了这种巨大差距,呼吁中国人要自造蒸汽舰船,才能在江海上与入侵者抗衡。当时湘军首领曾国藩出于进攻太平军的需要,采纳制造蒸汽舰船的建议,并指派徐、华等筹办。1864年,安庆内军械所迁到南京,他们继续从事制造研究工作。1866年4月,在徐寿、华蘅芳主持下,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今晨光机器厂)制造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一一黄鹄号。4月的一天,南京下关码头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黄鹄号首航式在此举行。黄鹄号长55巿尺,排水量45吨,木质外壳,主机为斜卧式双联蒸汽机,每小时可行约12.8公里,共耗白银8000余两。曾国藩、曾纪泽父子出席了仪式。在解释船名的意义时,曾国藩说:古书说,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中国军队的第一艘蒸汽船,中国近代的造船工业正是从这里启航。1866年底,李鸿章、曾国藩要在上海兴建主要从事军工生产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徐寿固其出众的才识,被派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徐寿到任后不久,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了办好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四项建议:“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把译书放在首位是因为他认为,办好这四件事,首先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译书不仅使更多的人学习到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还能探求科学技术中的真谛即科学的方怯、科学的精神。正因为他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在当时封建迷信盛行的社会里,他却成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迷信,从来不相信什么算命、看风水等,家里的婚嫁丧葬不选择日子,有了丧事也不请和尚、道士来念经。他反对封建迷信,但也没有象当时一些研究西学之人,跟着传教士信奉外来的基督教。这种信念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的。1868年《字林西报》(上海英商办)报导了中国在没有外国帮助的条件下,制造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的信息。以后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前身),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华蘅芳等又设计和制造了 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舰船,从而开创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新局面。 为了组织好译书工作, 1868年,徐寿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专门设立了翻译馆,除了招聘包括傅兰雅、伟烈亚力等几个西方学者外,还召集了华蘅芳、季凤苍、王德钧、赵元益及儿子徐建寅等略懂西学的人才。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专门翻译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他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等书,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在翻译中,他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 ^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沿用至今。日本得知后,立即派学者来我国学习,并引回日本使用,徐寿对我国近代化学发展起着先驱的作用。为了造就科技人才,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于1874年在上海创造了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以此为契机,傅兰雅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徐寿父子在《格致汇编》上发表科技专论和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徐寿的次子徐建寅,从小跟随父亲做科学试验,17岁进安庆内军械所搞科学研究工作。1900年,应张之洞的邀请到湖北汉阳钢药厂,几个月就制成了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代无烟火药,冲破了洋人对我国的技术封锁。1901年3月31日,因火药发生意外爆炸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遇难时年仅57岁,他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殉难于事业的科学家。徐寿墓现迁梅园孔山里(梅园公墓旁)。徐寿和他的译书馆,随着一批批介绍国外科学技术书籍的出版发行,声誉大增。在制造局内,徐寿对于船炮枪弹还有多项发明,例如他能自制镪水棉花药(硝化棉)和汞爆药(即雷汞),这在当时确是很高明的。他还参加过一些厂矿企业的筹建规划,这些工作使他的名气更大了。李鸿章、丁宝侦、丁日昌等官僚都争相以高官厚禄来邀请他去主持他们自己操办的企业,但是徐寿都婉言谢绝了,他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译书和传播科技知识的工作中去。

晚清科学牛人徐寿,为何后人说他像穿越者?

在清末,科学牛徐寿,后世代人说,这就像牛人一样,因为它建造了清朝的第一艘军舰,并建立了第一所科学技术学校。

这孩子从小就很聪明他不仅喜欢手工制作,而且对各行各业都很在行。他经常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邻居们一见面就会吹嘘我没想到的是,在所有人眼里,人家的孩子考不及格,甚至考不及格。然而,如果范进也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都在科考中度过,他就不是清末第一人了。

不知道在只进行科举考试的时候,他甚至用这种力量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实际应用。四本书和五本经典读的书很少。同样,《诗经》,《春秋》,《汉书》,依此类推。其他人阅读《所谓彝族在水边》当他们读故事时,实际上是在阅读山脉,产品和地理变化,以及数学,天文学和日历,物理学,气质,医学等。只要他们认为它们有用,就没什么可尝试的。根据本书的原理,他自己的学术表现也使自己成为了指南针,象限和接收器。

一双眼睛扫过人群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清朝的华依伦他在为儿子华菊芳找一个玩伴,就是和他一起看书、玩耍、上厕所徐守和他一起去了。他比花芳芳大15岁。不料,他们后来见面了在浩瀚的清朝,终于有了一个会讲科技的人。

翻译17年来,他翻译了13部作品,包括6部现代西方化学著作(63卷)、化学取证、化学质量检测、化学计数等。他将近代西方化学引进中国,并将第一批化学教材带到近代中国。

结婚徐寿为什么被称为晚清第一能工巧匠?他有什么贡献?



50多年前,出身基层的徐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创造了中国科技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蒸汽机制造者、第一个摩托艇制造者、中国化学元素命名法、第一个在《自然》年发表文章的中国人、第一个军舰制造者、第一个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格致学院的创办人。


今年恰逢徐寿诞辰200周年。他是江苏无锡人,但上海是他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他的主要成就和科技成果也发生在上海。本文讲述了徐寿的几个创新故事,以纪念这位晚清“第一工匠”,学习他的工匠精神。


一本科普书诞生了《鲁班转世》


徐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一所乡村学校学习了11年。但是,他讨厌科举,喜欢研究智慧。“对各种农具、工具、家用器皿、艺术品和装饰品等的制作,都感兴趣并从事研究”。


在农村,他以手工业为生,立下了“四不”的座右铭:“不讲废话,不讲升,不讲星象,不讲占卜”。1855年,他和喜欢数学和物理的同乡华一起到上海,参观了外滩的一个图书馆,发现了《博物新编》这本书。这是一本通俗的科普书,不仅讲解了日常用品的结构原理,还介绍了当时声光电气化的新鲜知识。徐寿一看,喜出望外,赶紧买了下来。回国后,我不仅认真读书,而且“与华朝夕学习,用眼睛学习,偶有困难,互相讨论,力求彻底精神焕发”。


为了获得七色光,他用水晶印章打磨成三角形,以供检验;为了了解子弹行程的抛物线,我们还设置了远近多个目标进行测量.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能工巧匠来说,有科普书籍可以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在技能上有很大的进步。据记载,徐寿曾经制作过指南针、象限仪、编钟,甚至还模仿过墨西哥银元。一时间,“鲁班再世”的名声传遍了城乡。


1862年,洋务派领袖曾国藩封徐寿为将军,编入安庆淮军军械库。徐寿做了一个非凡的举动,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二儿子徐殷鉴建造了一个蒸汽机模型。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但当时中国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当这台蒸汽机模型在总督府测试成功时,曾国藩欣喜不已。在那天的日记中,他写道:“我,一个中国人,可以暗暗地为外国人的智慧而欣喜,但不能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骄傲。”


三年后,徐寿和华齐心协力,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机动木船,“长50多英尺,一次可行驶40多英里”。这艘船在长江中破浪前进,性能良好。它逆流航行了14个小时,顺流航行了仅8个小时。这艘船被命名为“黄鹂”,《战国策》年的意思是“黄鹂游弋于江海,淹没沼泽”。古人视黄鹂为江海千里飞的大鸟,以破浪腾飞之意命名。这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上海第一家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特意派记者登上“黄鹂”一探究竟。他们回来后报告说,湟里使用的材料都是徐父子亲自监督的,没有外国模特和外人的帮助。也就是说,这艘蒸汽动力船全是“中国制造”,连螺丝钉都是徐寿用锉刀锉的。消息传到京城,清廷格外兴奋,徐寿被赐“天下第一匠”的牌匾。


此后,在徐寿和华的设计监督下,许多军舰相继下水服役。其中,第四艘战舰“Weiq


1868年春,位于上海的江南制造翻译馆正式开业。翻译家徐寿定居上海,后半生开始文化领域的创作生涯。


徐寿对外语不太熟悉,但擅长汉语。当时流行由熟悉外语的人把外语翻译成中文,再由擅长中文的人修改成文字。林纾通过这种方法成为近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在科技翻译领域,徐寿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多项创新成果,体现了“天下第一匠”的匠心。


徐寿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他的主要成就是主持翻译了大量的化学著作,并成功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


化学著作翻译的最大障碍是如何将元素符号的字母翻译成汉字。当时有人将元素符号的字母音译为汉字,如李为“梨”,F为“脂”;有的人直接音译,比如把Mn翻译成“Mengenis”;还有人把“氢”写成“光”,把“氮”写成“光”。如此五花八门的翻译让人一头雾水。


那么,徐寿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相传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徐寿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明朝的家谱。其中很多名字都和金属矿物有关,直觉告诉他这对翻译化学元素有帮助。


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一本明太祖的家谱。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写了20多首五言诗,要求后代男性按照诗中的词来排列名字。第一个字按辈分选,第二个字按五行之后的“木、火、土、金水”顺序选。但随着孙岳这个皇帝越来越多,诗里的词就不够用了。于是乎,古籍中的生僻字被一个个找了出来,还创造出了汞、钋、钛、烷烃等一些偏僻的词汇。


徐寿看后大受启发:一是没有名字的新事物可以自己造,二是借助“木火土金水”完成造词。于是,他和别人商量后,在译文《化学鉴原》中写道:“西方国家以质量著称,字多音繁,不可能翻译成中文。今天仅以原字之名,取罗马字第一声,翻译一个汉字。如果第一个音不符合,就用第二个音加偏旁以区别于其他,同时读原音”。寥寥几笔显示了他杰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就这样,徐寿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和元素符号的性质,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字。他采用形声字法为主要方法,所有金属除金字外,音译后与简单汉字组合,于是出现了钙、镁、钍、铋等新词。非金属在石字旁边,所以加了磷、硼、硅等一堆新字;对于气体元素,翻译成氢、氧、氮、氯等。据统计,从0755年到79000年共引进了63个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由徐寿首创的有51种,沿用至今的有36种。


徐寿造词译象译音的方法得到了国人的普遍认可。1869年,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它传入中国后不久,人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翻译问题。日本得知后,立即派人研究,带回本国使用。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化学元素的数量从60多种增加到100多种。但新发现元素的中文命名一般遵循徐寿制定的原则。


详细的图纸


奠定教育救国的基石。


教育救国,振兴实业,是现代有志之士的夙愿。徐寿的价值在于他认为格致书院培养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才华、有技能,更要懂得探索


要办学,就得有校舍,这就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于是,徐寿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南洋大臣李伯熙,获得财政拨款2000两白银。他还找到了江南制造局和上海道台的老朋友冯沪光,得到了2000两白银的慷慨捐助。加上其他中外人士的捐款,共筹得5000两白银。由此,才有可能购买一块空地并开始庭院建设。


徐寿可以筹钱,可以画画。考虑到学院是培养中国的技术人才,所以学校建筑要符合中国的建筑形式。于是,经过他的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一丝不苟的绘制,一幅体现中国风格的设计图跃然而出。同时,为了准确计算成本,他还去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对材料、人力、工时、人工成本等进行了调查计算。项目所需的。据此制定了整个项目的支出预算,并向董事会提交了设计图纸。


但由于董事会中外国人占多数,最终决定采用招标方式,请了几位建筑师分别做设计方案和预算,再由董事会选定。


几个月后,董事会审查了设计方案和预算。经过分析比较,最终认为徐寿的记述最为清晰,最为贴切。“董事会同意请他处理此事”。徐寿不负众望,担起重任。他不仅通宵工作不吃饭,还监督工地,全身心投入工程。三个多月后,一座漂亮的医院建成了。


葛书院建成后,徐寿把生命的最后10年献给了书院。在这里,他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的几个第一。比如创办第一本科学期刊《化学鉴原》,第一次采用实验教学法等等。有人曾评价说,格致书院徐寿等人开创的化学课表演性实验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化学界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熠熠生辉。


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同时,徐寿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