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心衰医学杂志

2023-11-01 12: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心衰医学杂志

198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使丽水市中心医院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在省内地市级医院处于领先的地位。撰写论文60余篇,在国外医学杂志发表10篇(被SCI收录)。发表在《欧洲心衰杂志》上的“B型脑钠肽诊断高血压舒张功能不全”一文其影响因子达3.5左右,是丽水市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最高档次论文之一。协作完成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及卫生部课题4项,完成省级课题5项,市级2项,获省级科研奖励3次,市级2次。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获得“丽水市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丽水市十佳医生”,“丽水市名医”,两次获“浙江省优秀医生”,04年获“浙江省劳动模范”,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余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男青年每天4罐饮料导致心力衰竭,其中致病的因素都是什么?

饮料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种饮品,随着消费者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市面上的饮料种类也是层出不穷,各式款式、各种 种口味的饮料都非常热销。然而,虽然饮料好喝,但是却对人们带来的危害非常大。一男子两年每天喝4罐能量饮料导致心脏、肾脏衰竭。英国医学杂志《BMJ Case Reports》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表明,大量饮用能量饮料可能与心力衰竭有关。一名21岁的年轻人两年的时间内,每天都要喝四罐能量饮料,就出现了长达四个月的呼吸困难、心悸震颤,送往医院之后发现,这名男子的心脏和肾脏都衰竭了,必须要进行器官移植才可以。研究人员介绍,一罐500ml的能量饮料中,含有160毫克的咖啡因和牛磺酸,这两种物质会对交感神经系统产生过度的刺激,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牛磺酸会引发高血压和心律异常,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其实,不仅是能量饮料,市面上所有的饮料都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饮料中的甜味剂会对肝脏脂肪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影响。在喝饮料的时候,人们最喜欢的就是饮料酸酸甜甜的口感。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在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的甜味剂,在饮料中,蔗糖和玉米糖浆是最重要的甜味来源和主要成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喝含糖饮料的人群肝脏脂肪都普遍增加,而他们胰岛素的敏感性都显著下降。因此,长期喝饮料的人不仅会患有肝脏疾病,还会引起胰岛素调节血糖功能的障碍。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和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多处器官产生影响。曾经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我了解到职业运动员都不允许喝碳酸饮料的。据了解,碳酸饮料中的苏打水含有大量的磷酸,这种物质会使人的骨密度降低,导致人骨质疏松,并损害牙齿健康。另外,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使人的腹部产生胀气,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不仅如此,二氧化碳可以杀菌,从而导致身体内的有益菌被二氧化碳抑制,影响身体器官正常运作。综上所述,饮料虽然好喝,但是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可以偶尔喝一点,但是不要贪杯。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衰36例疗效观察_米力农在心衰

  顽固性心衰又称难治性心衰,各种心脏病终末期均可出现,是指经利尿、洋地黄药物、扩管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无效甚至恶化者[1]。临床上由于此类患者病史长、病情重,存在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对药物反应差、耐受性差,虽然经过多种治疗,疗效仍不理想,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本研究应用米力农纠正重度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患者36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在Ⅱ~Ⅳ级,经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无效;年龄35~78岁,平均63岁;病程7~28年。其中扩张型心肌病8例,冠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均无严重肾衰、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支气管哮喘等禁忌证。
  方法:绝对卧床休息、高流量吸氧,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及小剂量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同时应用米力农针按0375~075μg/kg/分,连续静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连续应用3~7天。
  疗效判断标准:按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后根据症状、6分钟步行试验、体征及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及舒张早期最大血液速度(E)与舒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比值(E/A)变化,心功能改善1级及以上为有效,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
  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9444%),无效2例(556%)。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重度心衰,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归宿,也是除严重心率失常、猝死之外的常见临床死亡原因。目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常局限于吸氧、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类常规药物,尤其是基层卫生院,条件有限,除了“强心、利尿、扩血管”,对于顽固性心衰几乎束手无策。但是洋地黄制剂能减慢心脏传导,不适用于心室率较慢的心衰患者,特别在患者有传导阻滞、心率缓慢时安全范围小,使用风险较大;由于此类患者病史长、病情重,容易合并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应用洋地黄制剂正性肌力较弱,效果差,而且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差。而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利尿剂敏感性差;并且由于纳差、长期肝瘀血导致低蛋白血症、心衰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使用利尿剂效果差,肺瘀血、体循环瘀血不能缓解。所以,纠正心衰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输出量为主[2]。米力农是第二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药理性质与母体氨力农相似,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但正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均为氨力农的30倍[3]。它可以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使心肌细胞内cAMP降解为5’-AMP的过程受阻,从而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激活蛋白激酶,使心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心肌内钙增加,产生正性肌力作用[4],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同时血管平滑肌内cAMP增多,肌浆内凝血因子Ⅳ减少,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平均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左室充盈压,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脏指数[5]。由于米力农既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又能减轻心脏负荷,一举两得,所以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虽然已有大量前瞻性研究证明长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衰患者,其死亡率较不用者更高[6],但短期应用疗效明显,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组病例仅1例应用米力农导致血压下降,但联合应用多巴胺血压即回升,并且多巴胺的利尿作用及其协同米力农产生正性肌力作用有利于心衰的控制。
  综上所述,顽固性心衰在常规治疗后仍不能控制或恶化的,尤其是有严重心室率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洋地黄使用禁忌的患者,短期应用米力农,疗效确切满意,为此类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0-179.
  2韩正奎.硝普钠、多巴酚丁胺联合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924.
  3刘虹,苏静,徐庆科,等.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36(3):211-212.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0-366.
  5韩雅玲,祝善俊,鲁云敏,等.国产氨力农治疗风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0,6:1.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
  7银鹏飞,黄永杰,张鸿丽,等.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1):120.

男青年每天喝4罐饮料,导致心力衰竭,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前几天,《英国医学杂志》的《病例报告》分册上,介绍了1个奇特的个案。1名21岁的年轻人,在2年的时间内,每天喝4罐能量饮料,结果出现劳累气短的症状,并且,躺下时呼吸困难,最终被诊断为心力衰竭,送入重症监护室。年轻人,为何会发生心力衰竭?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有资料显示,这种疾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有50%的患者会死亡。不过,看到这个结论,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因为,心力衰竭通常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过程,只要能够了解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早进行干预,就能够控制心力衰竭演进及急性发作,避免悲剧的发生。

心力衰竭,通俗地讲,就是心脏功能出现故障,而心脏的主要功能有2项,1项是将肺部血管中,完成气体交换的新鲜血液,吸回心脏,叫充盈;另1项,是将回收的血液,泵入全身的动脉血管中,叫射血。心脏的这2项功能,使血液在心脏、体循环动脉、体循环静脉、肺静脉、肺动脉、再回到心脏的路径中流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到全身,并且将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心力衰竭,就是指心脏的充盈或射血功能受到损害,造成对血液循环的不良影响,产生系列的症状和表现。

心脏的大小,只有正常成年人握起的拳头那样大,重量约250克,但是,这个小器官,却有着超强的韧性和耐力,在跳动时,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能将血液泵出10米高,而且,心脏每天要跳动10万次,从心脏泵出的血液,穿行整个身体,完成1次循环的里程,约为9.6万公里。因此,心脏是需要时刻面对重重压力的劳模。心脏,这个机体的中流砥柱,如果保养不当,积劳成疾,心脏储备的代偿能力不能满足机体活动需要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

心肌供血不足,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比如,得了冠心病,心脏本身的血供受阻,会造成心肌力量下降,并且诱发胸痛;血压,则是影响心脏功能的另1个重要因素,高血压,使心肌在收缩射血时,受到较大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就像 汽车 上坡,需要更大的动力,这样,心脏就会长期承受额外的动力需求,最终不堪重负,显露疲态。因此,能够引起心肌损害和血压升高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

心力衰竭的类型,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心力衰竭,通常由于突发心梗、严重房颤、大量输液、重症心肌炎等,在瞬间或两三天内诱发,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时也喘不上气,大汗淋漓、咳白色痰或血色痰,脚、踝、小腿、腹部进行性水肿,意识不清晰,需要及时就医。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诱因主要包括液体补充过量、暴饮暴食、感冒、肺部感染、血糖水平波动、发烧、心绞痛等,导致心力衰竭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严重水肿,甚至出现皮肤表面渗水现象,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出现这类情况,需要尽快急诊。

那个21岁的小伙子,每天喝4罐能量饮料,每罐饮料中,大约含有160毫克的咖啡因、牛磺酸和其他成分,使得交感神经受到过分刺激,引起血压升高及心律失常,以及震颤和心悸,经过入院检查后,发现他已经患有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属于给心脏人为添加额外负担的典型。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感觉精神状态没有明显改变、没有呼吸短促感、没有心前区不适、没有水肿、没有体重的异常增加,就是病情得到控制的表现,可以在家中治疗,定期找大夫评估病情,并且做好6项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咱们现在就送上这6个护心符。

第1,是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措施,而情绪波动则会加重病情;第2,是适度补充液体,控制每天及每次的液体摄入量,包括汤、茶、粥、奶、饮料、水,以及多汁水果,咖啡或茶,不宜过浓;第3,是营养均衡,饮食少油、少盐;第4,是适量运动,运动量及活动方式,最好请专业人员,通过相关检查,进行评估,不宜进行剧烈或竞技性活动;第5,是监测体重,体重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建议每天晨起解完小便后,测量体重,如果每周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第6,坚持服药,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治疗基础疾病。

爱谁,就把 健康 传给谁。

#谣零零计划# #她 健康 计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