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诺贝尔奖诞生近20年来,评出了各种令人意想不到又啼笑皆非的奖项。
如今它不仅是科学界自娱自乐的盛宴,也吸引了大批粉丝,这里面当然不能少了医学领域的奇葩研究。
在搞笑诺贝尔奖的一系列奖项中,医学奖看起来是最重要的:20年来不仅年年都有,有的年份里还会从医学里单独开出一个公共卫生之类的奖项。
这里面一些的奖项真是能让人笑出眼泪来,但说起来还真有些实际意义,今天,思姐就带你去回顾那些奇葩医生和他们的奇葩研究。
脚臭者的自知之明1992年,日本横滨资生堂(Shisedo)研究中心的几名研究人员以极具先驱意义的研究报告“脚臭的原因和形成的混合物的阐明”勇夺医学奖。
他们认为,脚臭是由于某些特定化合物引起的。
而且他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认为自己脚臭的人,他们的脚就臭;而那些认为自己的脚不臭的人,他们的脚就不臭。
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
这项研究和一大批其他搞笑研究已经结集成书。
拉链夹住丁丁该如何是好?对,你没看错,这是1993年医学奖的获奖奖项。
善良而细心的男医生诺兰(James F. Nolan)、史迪威(Thomas J. Stillwell)和小桑德斯(John P. Sands, Jr.)发现被拉链夹伤丁丁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因此他们煞费苦心撰写了研究报告《被急性拉链夹伤丁丁后的治疗》并获此殊荣。
该研究成果被发表于1990年的《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上。
还有另一种思路…… 图片来源:Paul Jaulmes对付响尾蛇咬伤的电击疗法:失败科学嘛,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医学似乎也是如此。
1994年夺得搞笑诺奖医学奖洛基山中毒救治中心的理查德?达特医生(Dr. Richard C. Dart)就是为以 “对被响尾蛇毒液螫入的病人进行电击疗法的失败”的医学报告而获奖。
而那一年奖项的另一半颁发给病人甲。
病人甲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他被自己养的宠物响尾蛇咬了一口后,勇敢地决定接受电击疗法。
在他自己的坚决要求下,连接汽车火花塞上的电线被夹在他的嘴唇上,汽车发动机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连续转了5分钟。
可见医生研究成果绝对离不开病人的疯狂支持呀。
充气娃娃传播性病好吧,这是一个更奇葩的研究,来自格陵兰岛艾伦·克雷斯特(Ellen Kleist)和来自挪威的哈罗德·莫伊(Harold Moi)通过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认认真真的撰写了一篇名为《淋病经可充气人偶传播状况》的文章发表在《泌尿生殖医学》杂志上,并因此而获得了1996年的搞笑诺贝尔公共卫生学奖。
分娩也有助力1999年的公共卫生奖被授予了美国纽约市的乔治和夏洛特·布隆斯基(George and Charlotte Blonsky)夫妇,因为他们发明了一种“离心力分娩加速器”。
这种装置可以帮助妇女进行分娩,孕妇被固定躺在一张圆桌上,桌子则以高速进行运转。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项“伟大的发明”被授予搞笑诺贝尔奖时,这对夫妇已经去世。
丈夫乔治是一位思维活跃的工程师,有一天他在布隆克斯动物园看到一头怀孕的母象不停地旋转着自己的身体,显然正在为生下象宝宝做准备,因此工程师大受启发,和妻子一起研制了“加速分娩”的装置,并申请了专利(美国专利号:3216423)。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离心力分娩加速器”经过改良和完善,一旦用于临床,产房里多台分娩加速器上都安置着产妇,它们同时呼呼地转动,宝宝们就在旋转之中诞生,这会是何等的壮观和奇妙。
在奖项被宣布之后的几个月,搞笑诺贝尔奖组委会收到了好几封即将临产的妇女的来信。
她们都表示这个装置很赞,也有人表示愿意尝试。
让人难以想象的离心力分娩加速器。
图片来源:improbable.com自杀了?听乡村音乐听的吧2004年获奖者是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的社会学学者吉姆·冈德拉施(Jim Grundlach)和斯蒂文·斯塔克(Steven Stack),想必这两位一定和乡村音乐有仇,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乡村音乐对于自杀行为的影响》。
在做了大量调查后,他们得出结论,爱听乡村音乐的人自杀的几率比其他人高。
冈德拉施表示:种种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城市就是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因为那里盛产乡村音乐。
看到这个你是不是也要放弃乡村音乐了?打嗝咋办?按摩直肠2006年的搞笑诺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田纳州杰克逊维尔市大学医院的弗兰西斯克·菲斯米尔(Francis M. Fesmire)医生和以色列海法市锡安医学中心的马杰德·欧戴 (Majed Odeh)医生,因为他们发明了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按摩直肠止嗝法”。
菲斯米尔和欧戴医生介绍了止嗝的操作步骤:“手指深入患者肛门,按摩其直肠,并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
病人打嗝的频率就会立即开始减慢,30秒内可完全停止。
”菲斯米尔医生在认真的讲述他的“直肠按摩法”,不过这次怎么没带手套呢? 图片来源:improbable.com文胸变面具,快速又健康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埃琳娜·博德纳尔(Elena N. Bodnar)、桑德拉·马里詹(Sandra Marijan)和拉斐尔·李(Raphael C. Lee)因为他们发明的一项专利而获得了2009年的公共卫生奖,这项美国专利号为7255627的专利,能迅速把文胸转化为两副防毒面具,用以应对紧急情况。
埃琳娜·博德纳尔参加了颁奖仪式,人们甚至还猜测她会不会穿着自己发明的应急文胸以备不时之需。
不管如何,颁奖现场很多人都见识了这种“神奇”的男士可佩带“文胸”。
这项研究的背景来源于研究员博德纳尔在职业生涯之初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
他们认为如果在那次灾难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可变成面具的文胸,那就会有很多人免受碘-131和由此导致的辐射病的侵害了。
好吧,不知道这种文胸能不能防PM2.5呢?还有……男生是不是也要穿文胸了。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三人成虎的典故很多人都听说过,但舆论有时大到出乎预料,“射穿蛋蛋的子弹”在美国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流言。
这则流言最早出现在1874年11月7日《美国医学杂志》当中,编写这篇杂志的人,大概只是想要把它当作一个笑料,刊登在杂志上的文章叫《南方邦联军一名战地外科医生的日记》,署名是L.G.Capers医学博士。
1863年5月12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弗吉尼亚农场爆发了一场小战争,联邦军损失惨重,一位战地护士赶到现场,护士距离一位联邦骑兵100英尺左右,突然间,联邦军被击中了。
女护士正打算对他施救,但也被流弹击中,子弹穿过了肚子,她很快得到了救治,不过更加让人疑惑的是,女孩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一开始女护士以为自己是得了什么病,结果一经检查,女孩并没有得病,而是怀孕了。
女护士没有丈夫,她坚称自己没有跟任何人发生过关系,绝对不可能怀孕,那么她到底是怀孕的呢?
原来,射中女护士的流弹,并不是先击中的她,而是击中了距离他100英尺的联邦军,子弹射入了联邦军的大腿,又被骨头弹开,射飞了联邦军的左边蛋蛋,更加巧合的是,这颗流弹又击中她的肚子,从而怀孕了?
这则故事颇有调侃的语气,整件事都是说着好玩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留下了一些更加明显的线索,向读者透漏故事的虚假性,比如婴儿诞生时,一同生育下来的还有哪个联邦军的蛋蛋,又或是联邦军在知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立刻娶了女护士。
或许读者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幽默,引起了一些舆论之后,编辑就刊登了一小段编者按,说明整篇文章都是一个玩笑,但是这没有阻止流言的传播,结果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传到了英国医学专家耳中。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重新刊登了这篇文章,1896年《医学奇闻怪事录》又引用了这篇文章,但转载的作者在脚注当中解释了一下,刊登它只是因为,这篇文章是“医学幻想界的奇葩”。
但没想到医学博士F. Donald Napolitani把这个故事当真了,他研究了子宫枪伤,并列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起“子弹受孕”事件的真实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引用刊登,从《美国遗产》到著名“知心大姐”电视专栏都纷纷讲述了这则奇闻。
久而久之,经过数百年的口口相传,一个假的事件被当中的医学奇闻,先不说精子有多脆弱,数百亿才有一个有可能突破重重障碍,让人怀孕,更加别提它还能搭着子弹的顺风车,在击中一百英尺外的女护士。
但舆论的力量,让它成真了,有时候人真的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说不定,你无心之言,将改变世界,比如希特勒他只想当个画家,但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了,他转型成了元首发动了二战。
性行为,一种私密又让人充满好奇的行为。在我们观察研究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课题又怎能不引起科学家们的好奇与探索?
在《疯狂实验史》这本书中,作者就记录了科学家们对于这个课题所做的研究,他们到底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为做实验而出轨的心理学家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沃森,他不仅在学术上成绩斐然,创立了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还特别受欢迎,曾经被评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有风度的教授。他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呢?因为颜值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沃森教授观看了一出性启蒙电影,这个电影是放给即将远征欧洲的美国士兵看的,通过表现性病的画面,警示他们远离当地的妓女。战争结束后,沃森把这些影片给普通市民和医生看,想知道他们的看法。结果发现,在许多人眼中,性生活这件事仍然是堕落的行为,甚至有人把性行为看作一种奇怪的疾病。沃森意识到,是时候开始研究人们的性行为心理了,他希望用研究结果来纠正人们对性行为的偏激看法。要说这件事本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沃森做研究的方式。在研究期间,他和比自己小19岁的女助理罗莎莉·雷纳产生了感情,还详细记录了两人在发生性关系时的身体反应,并把结果写成了一份研究报告。纸包不住火,妻子玛丽·沃森很快知道了真相。玛丽不仅跟沃森离了婚,还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告状,逼着沃森放弃教授职位,就连宝贵的实验记录也被玛丽全部销毁,可以说,沃森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虽然沃森的实验数据没了,但在10年之后,一对夫妇重新用科学研究了性行为,也获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
2. 为什么人在性行为时容易猝死?1928年,有一位美国学者发表了跟性行为有关的研究报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医学家恩斯特·博厄斯。博厄斯最重要的贡献,应该是改进了心率计,这项发明给心脏医学研究者带来了福音,它可以长时间自动记录心脏活动,更重要的是,跟其他仪器不同,新型心率计工作的时候不需要人体静止,而是可以自由活动。正因为这一点,博厄斯和同事想了解人们在不同状态下的生命体征。他们找来了51个男人和52个女人,记录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的心率,包括吃饭、唱歌、打电话、运动等等。大家猜猜看,心跳最快的是什么时候呢?答案是性高潮。实验数据显示,人们在性高潮时心率最高,平均每分钟心跳148.5下,比体操运动的平均值还要高。至于这个实验过程如何操作,博厄斯在研究报告中也没多说,只是含糊地写到,有一对夫妇自愿参与实验。不过在报告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实验那天晚上11点20分到45分之间,仪器记录到妻子的心率有4次达到了这个峰值,这意味着在25分钟内,妻子经历了4次性高潮。要知道,当时的环境一点都不惬意,两人的胸口上都用橡胶带贴着电极,用一条30米长的电线连着仪器,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夫妻俩的兴致。博厄斯的研究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在性行为时容易猝死,然而问题是,参加实验的只有一对夫妻,研究样本这么小,实验数据又没有代表性,没法真正说明问题。在这次实验后,人们再一次记录性高潮时的生理指标,已经是20多年以后的事了。
3. 想象出来的性高潮1949年的一天,德国耶拿大学的附属医院迎来了一位奇怪的女患者。她的身体状况不仅让她自己感到很困扰,就连医院的医学家哈德·库鲁姆比斯和穆尔赫特·克莱因佐格也羞于启齿。在他们的实验报告中,一些段落甚至是用拉丁文写的,在当时,这种方式被普遍用来表达文献中的私密细节。这位女患者到底得了什么怪病,让这些医学家们都觉得难以开口?与其说是怪病,不如说是一种“特异功能”——她单纯靠想象就能达到性高潮。在经过确认之后,两位医学家意识到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实验对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之前提到,性行为可能会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甚至死亡,这很多人都知道,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人体在性行为过程中会承受什么样的压力。既然这位女子随时都能高潮,就成了最理想的研究对象。于是两位医学家请求她留下,开始记录她的脉搏和血压。研究发现,这位女士在第一次高潮时,收缩压由50毫米汞柱暴涨到160毫米,这可是比经历分娩阵痛的产妇还要高20%。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两位医学家还做了对比实验,让这位女士跑上诊所的六楼,结果发现,剧烈运动也仅仅上血压上升了25毫米汞柱而已。为了让数据更有说服力,他们又让这位女士经历了5次高潮,并详细地记录了她的生理指标,发现每次高潮基本一致,血压会飙升到200毫米汞柱以上。不过,两位医学家似乎还是不满意,又想对比一下两性的性行为生理指标有什么不一样。于是,他们找来了一位男士进行测试。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曲线很相似,都会在高潮时达到峰值。这是不是说明,幸福在于触及和到达的一刻,而不在于一直拥有的一种常态呢?
4. 核磁共振仪里的亲密时光尽管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们终于有机会对男女之事做一点研究,但最多也就记录一些生理指标,设计一些勾引实验而已,更进一步的研究基本没人去做。其实人们早就好奇在性行为过程中,人体内部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但由于技术所限,这个事儿始终没法研究。15世纪末,达芬奇就绘制过男女性行为时的解剖图,但那只是根据尸体结构脑补出来的样子。后来,性学研究者用玻璃器具和窥镜进行实验,也没得到什么显著的结论。直到1991年,荷兰医生佩克·凡·安德尔在观看核磁共振成像的时候灵光一闪,才揭开了研究的新篇章——能不能拍下性行为过程中的核磁共振图像呢?不过,要做这么特殊的实验,首先得找到合适的人选:有奉献精神、身材苗条、行动敏捷,还不能有幽闭恐惧症,那找谁呢?凡·安德尔想到了自己的两个朋友,他们还真同意了。就这样,在1992年10月的一天,香艳的画面在冰冷冷的实验室发生了,一对男女被推进了直径不到50厘米的核磁共振仪箱体里,他们不光全身赤裸,就连体内也被“透视”,让科学家一览无遗。在实验过程中,这对情侣很多时候需要几十秒保持不动,这样仪器才能完成扫描。实验结束后,凡·安德尔把图像数据整理起来写成论文发表,但频频被拒绝,有的杂志怀疑这是恶作剧,还有的杂志说数据不够。于是,凡·安德尔在电视台发广告,公开征集参与者,最终又找来了8对男女参与实验。一波三折之后,凡·安德尔的图像终于在1999年被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这项研究也让他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总而言之,从古到今,不管是过去在小作坊里鼓捣的业余爱好者,还是现代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他们的血液里可能都流淌着疯狂的因子。不过,疯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体现出了人类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的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动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