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临终关怀毕业论文

2023-03-14 02: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临终关怀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临终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家庭护理。结果:让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安祥、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结论:做好临终关怀能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对患者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

  [关键词] 临终关怀;临终患者;护理

  临终关怀组织是由桑得斯博士所推动,以1967年“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在伦敦的创立而开其先河。它的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1]。恶性肿瘤患者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了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作为护士,该期的重点是想方设法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让患者舒适,安静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因此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科对42例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临终关怀,现做回顾性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5岁~81岁,平均年龄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属晚期肿瘤患者,其中食管癌15例,胃癌10例,肝癌8例,肺癌9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西医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

  2 临终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 了解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通过与临终患者的交流了解到临终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痛苦不堪,精神上悲观焦虑,希望知道病情,但并不想知道全部,患者有回避、抵触的心理。我们护士要及时掌握这种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援助和疏导。另外,与患者讨论共感兴趣的问题,肯定患者的生平成绩,及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兴趣刺激兴奋,实现自尊的需要,提高对生理痛苦的应激性和耐受力,予以生存有力的支持。

  2.1.2 注意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不仅是语言的交流,而且也是非语言的交流。因此,一个护士一定要注意培养语言交流的技术,与患者说话时措辞要恰当,态度要诚恳,甚至说话的语气、语调、速度也应注意。另一方面,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的动作,渊博的知识,这些非语言的交流都有助于护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有时关注的眼神,轻轻的抚摸胜过于千言万语。

  2.1.3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神秘感,死亡似乎是人们思想上的禁区,这就使它变得神秘,使人们不能辩证地认识生与死这一自然现象。患者以自己的感受中可能已经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但并不是从医生那里知道病情,而是相伴一生的爱人或守护自己的兄弟姐妹告诉的,也是恐惧、悲伤中的一种温暖,因为他知道亲人为他尽力了[2]。有的患者病情恶化时,自己又不知道真实病情,就怨医生技术不高超,怨家属治疗不积极,自己烦躁、愤怒、抑郁。患者如果知道真实病情,有可能开始承受不了,不能以正确的心理状态去面对,但是,通过护士及家属的精心护理和鼓励,患者会慢慢接受正确的死亡观念,就会面对现实,并考虑与自己病情相适应的方法活下去。护士应采取谨慎态度,根据患者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病情的了解等因素,选择谈话的时机与内容,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告诉患者病情,使患者以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这样,他的烦躁、愤怒、抑郁都会随之消失。

  2.1.4 消除患者的孤独感 可允许家属陪伴,护士勤巡视病房,让患者感觉有人关心他,有亲人始终陪伴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5 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和人格 在临终护理过程中,护士要重视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无论患者是清醒还是昏迷,护理工作都要一丝不苟。

  2.2 疼痛护理

  2.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临终患者往往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抑郁,而由于患者的这种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抑郁,会使痛阈下降,患者会对轻微的疼痛都难以忍受,所以恐惧和抑郁只会加重疼痛,这就需要我们护士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疼痛加剧时做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与患者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去除患者的烦躁和忧虑。设置优美舒适环境,可使癌痛患者获得安全感、舒适感。癌痛患者一般应安置在比较安静的病房,对剧烈疼痛者可安排单人房间,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特别是经过长时间努力才入睡的疼痛患者,一般不要去惊扰他。

  2.2.2 按阶梯给药 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逐渐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一般首选非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属于三级阶梯的第一级,用于轻度、中度疼痛。如果达不到止痛,继续加剧,则升高到二级,在非阿片类药物基础上加用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若疼痛仍未能控制或继续加剧,则应进入第三级,以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替换之,也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3]。

  2.2.3 按时给药 强调“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从而保证疼痛持续缓解,晚期癌症的疼痛有些是持续的,但也有强弱交替的规律,应该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了解疼痛的规律性,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按药物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药峰时间给药,科学指导患者在疼痛发作前用药,用量足以完全解除疼痛,保证患者无痛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2.3 生活护理

  2.3.1 注重舒适 护士应协助临终患者料理生活,及时更换衣服、床单,把皮肤上的血迹、胶布痕迹擦净,把床头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护士应千方百计为患者着想,把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最低限度。

  2.3.2 补充营养 临终患者一般都体质消瘦,营养不良,应给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口腔溃疡的患者进食前进行口腔护理,并应用局麻药,以免因疼痛影响进食。恶心、呕吐的患者饭前可给予止吐剂,严重者及时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不能进食的患者可行静脉高营养。

  2.3.3 预防褥疮 护士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干燥、平整,交接班时注意查看患者的皮肤情况。

  2.4 家庭护理 临终患者的家属处于即将失去亲人的悲哀中,他们同样需要关怀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主动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知识,可以避免因家属的不安而加重患者的情绪反应,并鼓励家属配合护理工作。有时让家属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患者的感觉比护士做的舒服一些,主要是心理上感觉自己没有被亲人抛弃,家属仍疼爱我、关心我,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但不可过分依赖家属,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3 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需要护士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修养和素质,熟练的技术。临终关怀对我们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应该接受有关专业性教育,从生理学角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从心理学角度,使患者由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从社会学角度,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从伦理学角度,使患者认识到生命价值和质量,保持人的尊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