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英语国贸毕业论文

2023-03-13 23: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英语国贸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经贸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外贸业务报价的策略分析 2、浅析答复买家的第一次询盘原则和方法 3、论外贸函电的语言特点 4、简析拟写进出口合同 5、商业英文书信所使用的词语分类浅析 6、不同交货条件下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7、应对进出口贸易中的索赔 8、浅析国际贸易中银行所起的作用 9、评析出口贸易中保险公司的作用 10、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1、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2、加入WTO以后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13、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谈谈管理层收购(MBO) 14、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的政策选择 15、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6、加入WTO以后对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影响 17、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的政策选择 18、加入WTO以后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19、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的现实选择

国贸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与贸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关联的重要 渠道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国贸本科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创业创新能力;培养

2l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新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0年 教育 部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5年在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的新浪潮。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 措施 ,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具备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高职院校是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本论文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 教学 方法 较为陈旧。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外贸行业的创业门槛,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未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学会操作性技能,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创业创新教育未能有效融入课程体系。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足够重视创业创新教育,甚至是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院校开设了创业创新相关课程,但只是简单以选修或者必修的独立形式存在。

3.缺乏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招聘时优先考虑具有企业实际工作 经验 的教师,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创业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

4.缺乏创业创新支持制度。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度的支持。在部分高职院校层面对学生创业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资源有效开展创业创新教育。

二、对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培养方案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践能力的职业型、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创新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从人才培养的整体出发,全面、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2.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筑创业创新平台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因此,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工学结合把“工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和统一的教学模式。校企合是工学结合的开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引进学校,企业选派专业人员为学生授课,为教师提供培训,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构筑创业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地实践机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利用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所提供的实践平台,达到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3.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在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学习创业创新理论和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活动,参加各种创业创新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比赛等。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专家,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家等成功人士开讲座、论坛、担任创业创新教育导师的方式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兴趣,并使之成为伴随其终生的创业创新世界观。在课程方面,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行业的最前沿新知识。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课程体系应加入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针对国贸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应设置创业创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注意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实践的机会。如在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训时,鼓励学生开展真实跨境电商销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热情。

4.加强创业创新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制度和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健全创业创新教育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鼓励师生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可设立校级创业创新基金,开展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对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利用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培训、服务、场地、税收减免和资金等支持,与各级政府为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的创业创新积极性,让学生从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殷莺.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瞿万波,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4).

[3]许兴.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3(4).

[4]曾文波,黄庆南,吴其琪.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61-162.

《 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已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借助项目,让学生去模拟实际贸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应用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中老师主要是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辅以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布置课下作业进行教学。当下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涉及国际贸易的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内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若继续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贸易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贸易人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团队就要对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通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 总结 ,将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框架,对教学案例进行筛选,培养学生在实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项目实践达到对知识的理性认识;项目教学法的出发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模拟国际贸易中的具体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运用效果的最终是落实到学生的实践结果上,老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老师的认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更加努力。

二、国际贸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完全照本宣科,课程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职院校的国家贸易教学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但教材内容的重点偏向于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世界经济形式瞬息万变,促使国际贸易政策不断更新,衍生新的经济理论,但将其编入教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造成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节,因此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是很难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的学生只懂得理论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2.教学方式固定不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但在教学中许多内容仅靠老师讲授学生记忆,学生得不到亲自实践的机会,不能够学以致用,对国际贸易实物的理解也很浅薄。

3.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以考试成绩考核学生的方式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这样偏重于实践的课程来说是非常不实用的,学生的分数高只能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比较牢固,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1.课程设计原则。

(1)选取合理典型的国际贸易实物项目。老师在教学中设计项目时要密切联系实际,注意其合理性,多采用在世纪国际贸易实务中发生的大家都熟悉的真实案例,经过适当的编辑和修饰,取出其中的糟粕,提取精华,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模拟参与,让学生们通过扮演其中的人物,从项目的参与中体会教材内容的含义。

(2)选取实物项目时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老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取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同时,老师在设计项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但选取的案例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对学生起不到训练效果。对于冗长复杂的案例老师要根据教学时间进行适当裁剪,精简后在引入教学中。

(3)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老师重点。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问题,老师在总结时要及时点名问题之所在,以及学生该如何去改进,对各组学生的特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通过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项目教学法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内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若继续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贸易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贸易人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团队就要对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通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将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知识框架,对教学案例进行筛选,培养学生在实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国际贸易的流程。项目教学法重在将整个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透过具体事例看清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在实践中自己思考、练习、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项目实践达到对知识的理性认识;项目教学法的出发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模拟国际贸易中的具体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运用效果的最终是落实到学生的实践结果上,老师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老师的认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更加努力。项目教学法真正实现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顺利实现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英.《国际贸易实务》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索.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王立斌.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科技传播,2009,09:79-80.

[3]沈静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东方 企业 文化 ,2012(10).

[4]张晓明,刘文广,吉庆彬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综合性教学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04).

《 国际贸易企业收账款风险管理策略 》

摘要:国际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际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日趋重要,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风险的重要因素。 文章 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针对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如何做好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有助于企业平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在帮助企业在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更能帮助企业掌控资金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策略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能够融入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国家和企业都将大有作为,而游离在外则将被边缘化。中国企业汇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竞争与成长相伴,如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拥有稳定的资金链,做好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一、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

作为贸易中间商,国际贸易企业面对竞争,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占领市场份额,减少存货、增加收入,赊销通常是企业采取的一种常用手段。一旦信用业务发生,国际贸易企业由于境外客户的赊购行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国际贸易项下的应收账款。国际贸易企业上下游交易范围触及世界各地,交易各方所处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待国际贸易的态度和支付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应收账款的对象在本国国境之外,涉及地域宽度广;二是,应收账款适用的法律法规可能是国际法或者他国法律;三是,应收账款会面临由于国际政治风险导致意料外客户违约;四是,应收账款遭遇本国或他国的外汇管制发生收款困难;五是,当面对贸易壁垒,国际贸易企业为打破壁垒采取激进的赊销手段造成的收款风险;六是,国际贸易中交易主货币和本国货币汇率波动产生应收账款的汇差损失。因此如何在交易过程中确保本企业的资金安全,降低资金成本成为国际贸易企业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控管理不足,造成日常管理中风险意识薄弱

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销售额的增长,利润的增长,忽略了应收账款风险;二是,内部制度不够健全,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三是,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以扩张市场为导向,忽略财务风险;四是,财务人员综合分析管理能力不足造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销售额占比分析、客户信用分析等不全面及时。这些环节的疏忽在日常经营中常会导致赊销比例占销售比例过高,客户信用度调查不足盲目授信,坏账风险和坏账金额增加,地缘政治风险意识淡薄及忽视汇率风险等问题存在。

(二)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不力

应收账款虽然属于 财务管理 范畴,但是作为业务部门,销售人员最了解行业动态,客户状态,对于财务部门对客户设立赊销额度,赊销方式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财务人员在客户管理时如未能及时与业务部门销售人员进行广泛的沟通,常常会对客户缺乏足够了解,导致信控管理失效,赊销支付款条款设立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应收账款管理沦为简单的数据分析,从而加剧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的矛盾。

(三)财务人员对影响应收账款的国际因素不敏感

传统理念中,对财务人员定义局限于会计核算人员,面对账簿,账册进行单一的数字交流,每月例行的账务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不少财务人员也缺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动力,往往面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风云变化显得漠不关心,更对应收账款所属客户的所在国不甚了解。当应收账款所属客户的所在国发生各类政治风险,政策变动时,国际贸易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后知后觉,造成了对应收账款风险判断的失误,也影响对支付条款中汇率风险的判断。而且在以往 企业管理 中,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中,常常是逾期账款发生后才介入,而汇率风险、政治风险这时已经发生,财务人员不能通过提前控制手段起到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作用。

三、国际贸易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一)构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传统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通常建立在对逾期应收账款的控制上,往往是应收账款发生了,才考虑怎么管理,财务人员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未全程参与到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是贯穿于风险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链条体系中,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并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信控管理能力。针对于应收账款不同层面的风险,企业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事前控制

设置企业风险管理部门,配置具备风险控制管理能力和相应财务知识体系完备的财务人员,并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风险建立事前控制手段。一是,新客户建立时,完善客户征信体系,设计完整的客户档案指标,从业务部门及第三方征信公司同时获得客户多方面的信用信息,制定与客户信用度匹配的支付条款和信用额度;二是,定期从业务部门等渠道获取行业资讯,建立行业风险对标;三是,掌握国际汇市变化,在销售起始时就积极介入到销售定价中,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汇率锁定来预防汇率风险。

2.事中控制

赊销发生时,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公司订单管理制度和赊销审核制度,销售部门、运输部分、发货部门准确编制提货、发货、运输单据供财务部门开具销售发票和相关单据以及时变更应账款数据。当财务部门收到客户回款后,及时入账冲减应收账款,同步更新客户信用占用额度。同时信用管理人员需对客户经营状况密切关注,当发现客户经营状况变化时,信用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并调整支付方式和信用额度。财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本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根据本企业经营状况、资金流情况进行信用政策调整。严格控制赊销额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严防坏账发生。

3.事后控制

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客户对账,采用邮件、传真等形式发送对账单,并取得客户确认。对于逾期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加紧催收力度。若客户财务状况发生实质性困难,积极与客户和业务人员沟通,共同制定可行的收款计划,从而有效降低坏账风险。

(二)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作,提升销售人员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不仅仅是只进行数字分析,更要看到数字背后的 故事 ,及时掌握各种讯息。因此,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需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客户情况、行业情况,产品销路等情况。同时向销售人员介绍应收账款各种付款条件下的特征及风险所在,并及时向销售人员反馈企业应收账款的最新状态,提高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明确企业现金流的重要性,强调只有货款的顺利回笼才是销售环节的结束,企业销售收入只有实现现金流的最终流入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基础。通过双方不断地沟通了解,共同维护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控制应收账款占销售总额规模比例,保证应收账款顺利转变为企业现金流,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应收账款风险转移

日常经营中,企业的部分营业收入表现为应收账款而非实质性的现金流入,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和日常运营。为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保付代理和出口信用 保险 等方式转移应收账款信用和汇率风险。一方面,企业可通过采用应收账款保付代理业务,转嫁企业的信贷和汇率风险,同时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实质性的现金流,加速资金的流转。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支付相对有限、固定的保险费,将不可预计的风险锁定为企业固定的税前财务成本支出,从而可以做到稳定经营。

四、结语

应收账款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收入采取赊销手段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一种正常现象。企业只有面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采取一系列方法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和化解应收账款带来的不利因素,才能对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运银.国际贸易实务精讲[M].中国海关出版社,2012.

[2]牛丽丽齐飞.浅析应收账款风险化解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55).

[3]么迎雪.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J].财务与审计,2014(16).

有关国贸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 国贸毕业论文范文

2.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例

3.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范文

4.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5. 浅谈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6. 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7. 有关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大专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写英汉翻译、英语语法、英语教学等英语方面及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

一、关于语言经济学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内涵语言经济学(~conomics of language)是继语言与文化这一研究热点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
  其最早由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
  他揭示了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v~ue)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效益(benefit)之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在吸收了“人力资本”和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语言经济学这门学科,其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第一,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是足以获得其他本钱(如知识和技能)的本钱;第二,学习第二种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要考虑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第三,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性,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第四,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 。
  二)语言的经济价值对高校商务英语教育的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的体现有不同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英语在当今社会的实际使用地位和频率导致它从一种单纯的交流工具逐渐发展成一种效益语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在英语等外语的帮助下完成某些对外贸易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或者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看,英语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地方高等院校是培养区域性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在外贸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英语+商务”无疑是日前最受广泛重视的培养模式。随着这些地区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既精通外语,又精通商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要求地方院校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动态调整教学,为语言转化成区域经济动力创造良好条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将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绍兴这个中小城市为调查范围,讨论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二、中小企业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调查目的。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绍兴中小涉外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与实际聘用毕业生之间的差距,发现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作出相应的改进。
  .调查对象与方法。本调查主要对象是在绍兴地区包括柯桥、上虞、新昌等县级市的中小外贸企业或其他一些有涉外业务的单位。本调查采用的是自编调查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企业高层发送,共收回了份有效问卷。作者设计了“绍兴地区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调查表”,采用了差距分析(gap anMysis)的方法,采用五个评价维度,将企业实际聘用的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期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评价与教育战略修订。
  .调查结果及讨论。作者把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从以上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四个衡量方面中,毕业生的学历与外语水平基本能满足企业需要,为差距最小的方面,特别是毕业生的学历已满足甚至略超出大部分企业的要求。而实践知识和能力方面差距最大,特别是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具有相应业务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大部分毕业生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其他两个方面,毕业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也和企业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毕业生在工作中体现出的诚实敬业好学的精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没有与人才趋势和就业市场相结合,教学手段上比较单一,过分依赖于课堂教学,而在商务英语师资等软件上也相应不足。“英语”和“商务”没有合理地结合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分离,毕业生竞争力低下,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很难招聘到真正符合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商务管理特质的英语外贸人才的短缺,使整个就业市场出现“学生就业难,而企业用人难”的不平衡。对于一些发展中的地方性高校来说,由于其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的特殊定位,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成为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三、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
  
  鉴于地方高校的特殊经济地位,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特征,校企间的合作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重新进行课程体系的定位和设置商务英语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专业,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因此在注重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文化能力的同时,专业的商务课程非常重要。
  着名学者Tony Dudley—Evans等人所提出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延伸式结构(continuum)中就指出在高年级阶段结合实际商务操作的必要性 。此模式要求高校在第四阶段开始开设与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并提出在最后一个学习阶段要与专业的商务人士或公司进行学习实践。而国内一些重点高校也已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独特的培养模式,如广外的金字塔教学模式,从低年级的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转化到第四、五个学期的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再过渡到高年级的英语商务(business COUPe in English) 。
  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佐成的调查 ,大多数国内重点院校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含有以下三个方面:1)商务学科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骨干商务学科内容;2)商务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进出口实务、国际营销等国际商业文化课程和具体的业务操作课程;3)商务话语课程,主要包括商务函电、商务翻译与口译、商务谈判与沟通等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使用到的基本语言运用。
  地方性院校可以在这个比较科学的“三维框架”
  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作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学校可邀请企业根据其岗位需求签订详细明确的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参与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作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部分企业甚至可以和高校签订“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
  总之,高校和企业在课程体系上的有效合作可以实现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在英语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习商务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商务学科知识和应用能更深入有效,充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招聘需求,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
  二)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在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定位和设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实践平台,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就显得刻不容缓。商务英语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力上,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适合的体现实践性的教材,重新修改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函电语音室等电化教学设备,开展生动真实的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尽量让企业参与到各个层次的商务教学活动中。比如,在上“管理学”这门课时,可以联系多个当地或周边的企业,组织学生在课余参观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做讲座,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调研报告,分析该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或不足,并进行交流讨论。 在上“商务谈判”
  这门课时,可以请企业接纳个别学生参加与客户或企业内部的会议,了解谈判的实际场景和内容,从而对谈判知识、技能和语言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二,要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把教学搬到真实商务世界中。高校应广泛联系旅游局、外贸局、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本地进出口公司、商务翻译服务公司等多个类型的单位,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有计划、分批次安排学生去其感兴趣的单位进行实践,要求企业派专人,高校派老师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进步。另外,学校还可以自创企业,例如小型翻译公司、贸易公司等,与当地的企业结合,把课堂直接搬到自创企业中,以缩小教学水平、方法和社会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第三,在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企业可参与高校的整个就业指导和实施过程。例如,在新生人学时学校就可联系当地主要企业负责人就企业需求、市场分析和就业现状等问题做报告会,帮助学生在短期内树立明确端正的就业目标和未来职业规划。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高校应随时和企业保持联系,邀请企业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各主要行业的工一146一艺、技术、市场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便学生随时调整职业目标,同时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三)进行商务英语师资的转变和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商务英语方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是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教学方面的行家,还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具备某一相关专业知识,这对地方高校现有的师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相对严重:讲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师较为饱和,而既懂英语又懂某一相关专业的“复合型师资”十分匮乏。因此,必须促使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一方面,商务方向教师可由学校培养或个人出资进行商务学科的进一步深造进修。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派商务方向的老师去企业或工厂进行一定时间的脱产或半脱产工作,担任兼职或顾问,让老师们亲自参与商业业务,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一部分业务问题,也可以提高老师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弥补了部分教师缺乏岗位工作经验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科研提供实践依据。同时成功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加大商务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的力度和范围,解决了英语教师无法深入生动地讲解商务知识,经济管理贸易类教师无法用英语来授课的尴尬场面。提倡教师自我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概念,也是切实提高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师资整体素质的可行之道。
  
  四、校企合作中的注意点
  
  一)正确处理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由于企业参与就业,个别企业和学校间就有可能签订合作和未来学生就业的协议,这种“订单模式”若操作不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方说学校和企业就可能按照某个单一方式培养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过窄,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和转岗、另谋职业的能力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出现企业因某些原因拒收学生,毕业生就有可能因其知识的太过单一而元法适应其他工作。因此,校企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健全各种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多种形式的校企结合方式,使校企合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应性,确保学生所学领域能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需要。
  二)正确处理复合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复合型人才理念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英语教学顺应社会需要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多弱化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早有学者提出,“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可能会在总体上削弱英语专业的强烈人文倾向”,“过度重视技能训练会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深度、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与其他文科学生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在校企合作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不应削弱人文教育,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商务英语这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深刻了解语言经济价值的含义,时刻关注区域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与现状调查。高校要与当地企业密切联系,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反映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丰富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式和内容,一定要适合学科发展的需要,要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随时思考、探索富有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才培养的阵地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