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审通过了,就不需要再送审了。有修改意见的,应该和导师沟通,并尽快修改方可参加答辩——这种情况叫作:“建议稍作修改后,参加论文答辩”。一般这种情况,论文整体结构上不会出现大问题,所以稍作修改即可。
建议:无论你的评审意见如何,都要认真对待。按照盲审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并让自己的导师进行复查,让导师再给出一些意见,方可定稿,准备PPT参加答辩。
之后要再次盲审。
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
大学当中,学习到了什么东西、对一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是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测,所以毕业论文也算是总结了大学期间所学的东西。同时,也是毕业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但是往往很多人在毕业论文这个地方会出现很多情况。
首先,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很多人会出现写不下去或者是查重不过之类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料分析的还不够彻底、论文选题不好等,论文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进行的东西,如果不查好资料、定好题目和框架就盲目下笔的话到最后可能会面临着写不下去,需要重写的风险,所以在写论文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并且与自己指导老师沟通完成之后再下笔。
写完论文之后最大的难题就是查重和盲评了,很多人在查重这个地方过不去原因是在写论文的时候出现抄袭过度或者在引用别人观点的时候没有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就会导致重复率过高而无法通过查重。同时也有一些人是栽在盲评这里的,因为盲评是毕业论文都要经过的一道关卡,就算是指导老师通过之后,如果在盲评不过关还是要返工,因为盲评是不知道哪篇论文是谁的,也不会存在自己的指导老师给自己盲评,所以完全就是要靠写作水平和运气了。我当时毕业论文盲评的时候就是因为论文内容不够完整导致分数有点低,不过还好顺利过了。
顺利通过盲评之后就到了最后一道大关,也是最难的一道关卡––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主要是通过专家盲评之后,发现论文的一些不足之处,然后在答辩中问一些你论文的观点和支出论文当中的不足之处,这些东西如果答辩不好的话有可能整篇论文都要重写了,而且还要经过二辩,如果再不过可能就要面临重修的风险了。还好我当时什么事情都顺利通过了,虽然在答辩的时候不是很好,但是总体态度还行,所以还是给过了。
论文是检验大学学习成功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而且在答辩的时候就算答辩老师说的不对你也不能怼老师,要态度谦虚一点。
论文盲审过了答辩能过。如果论文盲审已经通过了,那么基本上答辩不会遇到非常困难的问题,当然作为毕业生在答辩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对答如流,千万不能放松。盲审是把论文上面的姓名,专业班级,指导导师都抹除掉,进行不知名审核。
双盲抽检成绩总评分在60分以下(不包括60分),或5项评价指标(选题,创新性,学术性,应用性,准确性)中有1项以上在D等级以下(含1项D等级),为不通过。
盲审,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这样打出来的分数作假率低,高校阅卷一般使用这个方法。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
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基本概念: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