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盲审过了答辩能过。如果论文盲审已经通过了,那么基本上答辩不会遇到非常困难的问题,当然作为毕业生在答辩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对答如流,千万不能放松。盲审是把论文上面的姓名,专业班级,指导导师都抹除掉,进行不知名审核。
盲审的结果,只能等论文送回本校时,才能知道盲审的结果。
盲审回来是有一个盲审的审理结果单的,这个单子是会直接由学科发给你的导师,然后由你的导师通知你具体结果的。一般盲审通过了,不会有太多的修改也就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否则你的导师会通知你去他那里去盲审通知单。另外,有的学校是学生自己去学科办取盲审通知。
基本上是稳了。
盲审前注意事项:
盲审抓大放小,格式上有一点儿小问题没关系,积累多了必然扣分,大面儿上要过得去。
对照学校的要求把所有字体、章节标题、行距都调好,我提交后发现正文最后一个小节的标题前忘记空行了,自己越看越扎眼,后来发现在其他格式基本正确的情况下,盲审老师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吹毛求疵,前提是Ta能从全文看出你的态度还算端正。
脚注和参考文献务必整理好,低水平刊物不要放,该领域的关键研究不要漏,英文标点别搞错,这能够向老师传达你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对于学位论文的认真态度。
目录务必拟好,体现整篇论文的结构,对照优秀论文(比如知名学者和领域内被引量较高的论文)看自己的论述逻辑是否顺畅,我估计(完全是个人推断)老师在写评语时会再次对照目录做整体评价,所以别在目录上留下大破绽。
选题的问题在开题、中期这段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多次修正,即使你觉得跟盲审标准还有差距,此时再来做调整不太容易也没有必要,多花心思在摘要和绪论,和热点挂钩,强调选题价值和你的发现。
体现你的工作量!开头尽量凝练,介绍类、概念类的东西不能占大头,有划水的嫌疑,把个人的实践和突破漂漂亮亮地展示出来,这个在目录上也要做体现,不能前面讲了好几章别人在干嘛,轮到自己的研究篇幅反而短了。
盲审通过了,就不需要再送审了。有修改意见的,应该和导师沟通,并尽快修改方可参加答辩——这种情况叫作:“建议稍作修改后,参加论文答辩”。一般这种情况,论文整体结构上不会出现大问题,所以稍作修改即可。
建议:无论你的评审意见如何,都要认真对待。按照盲审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并让自己的导师进行复查,让导师再给出一些意见,方可定稿,准备PPT参加答辩。
之后要再次盲审。
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
可以。盲审的时候已经大致确定了自己的论文。只能去做一些小的改动,而且要针对盲审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却改动而不是随意改动。
直接发微信或打电话告诉老师说盲审结果已经通过就可以了。
论文盲审如果通过了,直接告诉老师盲审结果就行了。
盲审即匿名送审是一种论文评审制度,为了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性,导师在审阅论文的时候不知道论文的名字,一般的高校在论文答辩前都要进行论文盲审,会随机抽取几篇论文,统一送审。
首先恭喜盲审过了,但答辩还是必须完成的一个流程。首先目前答辩之前需要盲审,盲审过了才可以答辩,然后毕业。
不能上传了。
盲审不通过后,一般学校会要求一段时间后才能再次送审,所以要抓紧这个时间去修改,提高文章质量。
最后,如果盲审不过,再次送审,还是不过,那就只能延迟毕业了。
要全部修改。
肯定要全部修改的,并且要逐句对每条意见进行全面修改,如果不进行修改,在答辩的时候被答辩专家问起,还是会变的非常麻烦,比较严厉的专家有可能在答辩现场不会给通过的。
盲审,答辩的论文其实都不算是最终的论文,因为都要进行修改,如果是评审专家提出来关于文章题目的意见,可以先和导师沟通,然后根据每个学校的要求,在考虑是否进行订正。
扩展资料:
盲评中需要的注意事项: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需进行论文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被抽出参加盲审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的二天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博士生论文一式三份,报送研究生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盲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