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试卷分析

2023-03-13 18: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试卷分析

先确定主旨,是分析试卷难度、信度或是出题范围、内容、答卷普遍性失误所在等。一般有所重点,不必面面俱到。能解决两三个问题就可以了。然后具体收集一些试卷来分析,如果能有数据统计数理分析,那就更有实证性了。即使是对试卷普遍性问题的探讨,也是大有可写的,分析一下,结合物理规律、应试规律、考试心理学等,综合分析,发现普遍性的又属本质性的问题,找找原因,提出几条问题解决的办法(策略),整篇论文就完整了。会得好分的,祝你顺利。翻译文,能找到的,网络上什么都有的,只要肯找。

做中考物理试卷分析的毕业论文可以参考些什么书目

根据历年考试要求,及考纲要求今年中考物理将有选这题10题每题3分,填空6题每空1分作图与简答2题,35题2分,36题4分,实验探究2题每题5分,计算2题每题10分,选择主要考声、扩散、生活中有关速度、做功、温度及电流、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改变内能方式,杠杆判断,增大摩擦的方法等,想试验当然也就那几道题了成像规律、天平量筒读数,小灯泡共轨计算,焦耳定律什么的,计算题就是压强做功串并联电路,多做做往年的中考题,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药理学论文

药理学作为连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一门桥梁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理学论文 范文 一:药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时代,而信息技术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 教育 事业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以计算机技术与 网络技术 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了当前教育体系当中极具活力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声音、图像、文本等信息非常强大的处理功能,使得药理学教学当中较为抽象的一些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药理学教学的效果。笔者在下文中分析了药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1.分析药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忽视了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多媒体的教学形式。由于一部分教师在药理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过于注重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却忽视了药理学教学的内容,导致药理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教师往往为迎合学生的兴趣,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并未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置于首位,只是在表面上追求花哨、新颖、活泼、动感的教学形式与艺术效果,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被忽视,使得学生将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多媒体技术展示方面,并未对教学信息本身产生直接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药理学教学的有效性明显不高。

1.2对多媒体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地发挥。在课堂上不管是哪种教学手段或者 教学 方法 的使用都要依靠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师的这一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按照授课的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表现,通过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优美的板书以及较为形象的支体动作,为学生讲解药理学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但是,一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其教学的思路被已有的药理学教学课件所制约,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灵活性,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往往成为课件的解说员或者放映员,对于课堂缺乏运筹帷幄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表现缺乏关注度,也缺乏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学节奏进行调整的能力,使得教和学这二者之前出现脱轨的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人格魅力无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有效性普遍偏低。

1.3过快的教学节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活动发展的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理学教学的信息量明显加大,往往会比传统药理学教学模式的信息量高出2-3倍,为了将教学任务完成,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这时都缺乏对教学节奏的控制,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过多且信息量较大,播放课件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思考的时间较少,这种情况下学生有如走马观花。在这种快节奏的药理学课堂,由于药理学信息量较大,学生往往没有思考与做笔记的时间,对于课堂的内容更是难以消化与理解,学生的大脑在一种极其疲备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根本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探讨药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2.1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药理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按照药理学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避免把课件做成与教材内容完全相同的电子书,避免把屏幕视为电子黑板,其次要避免对视听效果进行盲目地追求,避免将一些与药理学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音乐、动画、图像等内容融入到课件当中。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与药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内容相结合,精神做好教学的设计工作,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有效的归纳并 总结 ,不要过于简单的罗列,要保持课件画面的清新、简洁,且要突出重点、布局合理,还要确保流畅的播放。另外,药理学教学课件还要按照具体教学要求与课堂实际情况来调整与补充,使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2.2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药理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传统药理学教学手段存在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实际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要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要按照药理学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两者所占的时间比例。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生动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再把传统教学当中的板书讲授教学合理地插入其中,通过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有效地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讨论与交流的效果。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相得益彰,提升药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2.3控制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调节药理学课堂的教学节奏。多媒体教学具有快捷性与集成性的特点,使药理学课堂教学时的信息量增加了很多。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一部分学生极有可能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教学效果反而会受到影响,导致教学率低下。药理学课程的内容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避免因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对于教学节奏的控制也是药理学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

3.结语

综上所述,药理学教学当中,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调节药理学课堂的教学节奏,才能使多媒体教育技术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提升药理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梓南,常刚,刘志远.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28).

[2]游秋云,李沄.药理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4).

药理学论文范文二:临床医学药理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

摘要:目的:评估全科医学《临床药理学》期末试卷质量,反馈教学效果,探讨教学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方向)255名学生《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用试卷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高分92.0,最低分44.0,平均分75.4,及格率97.3%,难度系数0.75,区分度0.19,信度系数0.79。结论:考试成绩可以信赖,试卷总体难度偏简单,区分度较差,试卷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试卷分析;试卷质量;教学思考

《临床药理学》是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限选课程,以促进医药结合及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以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本文通过对2010级全科医学《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试卷质量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院2010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全科方向)2013—2014上学年选修《临床药理学》的学生共255人,以李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药理学》(第五版)为教材,共18学时。

(二)命题与考试

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共两套试卷,分别为A、B卷,考前由教学部随机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共52题,具体题型及其对应的题量和分值分别为:单项选择20题(共40分),多项选择5题(共10分),判断题10题(共15分),名词解释4题(共10分),填空题10题(共10分),简答题2题(共10分),分析题1题(共5分)。

(三)方法阅卷

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为避免主观因素对成绩的影响,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每位阅卷教师判一种题型,由双人核查分数。阅卷完成后,使用试卷分析软件分析分数分布、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系数等。使用时首先录入试卷分析的原始数据,包括班级名称、课程名称、试题编号、标准分值等,再导入学生学号,依次录入每份试卷每题的实际得分,对其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分数分布

有效试卷共255份,最高分92.0分,最低分44.0分,全距48.0分,平均分75.4分,分数段在40.0~49.0分的有2人,占0.78%;50.0~59.0分的有5人,占1.96%;60.0~69.0分的有48人,占18.82%;70.0~79.0分的有117人,占45.88%;80.0~89.0分的有82人,占32.16%;90.0~99.0分的有1人,占0.39%;优秀(≥85.0分)16人,优秀率6.3%,及格(≥60.0分)248人,及格率97.3%,247人(96.9%)成绩集中在60.0~89.0分,成绩近似正态分布。

(二)难度

难度指考生对某一试题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它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用难度系数P表示,P=得分的平均分满分,P>0.7表示试题容易,0.7≥P≥0.3表示试题难度适中,P<0.3表示试题较难。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全卷难度系数为0.75,容易题(P>0.7)共34题,分值占68.5分,其中名词解释2题、单项选择16题、多项选择4题、判断题7题、填空题3题、简答题1题、分析题1题;难度适中的题(0.7≥P≥0.3)共15题,分值占26.5分,其中名词解释2题、单项选择3题、判断题3题、填空题6题、简答题1题;难题(P<0.3)共3题,分值占5分,其中单项选择1题、多项选择1题、填空题1题。

(三)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通过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开来,是衡量试题鉴别考生水平差异能力的重要指标,用D表示。D≥0.30表示区分度良好,0.3>D≥0.2表示区分度适中,D<0.20表示区分度差。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全卷区分度为0.19,区分度较好的题(D≥0.30)共9题,分值占16分,其中单项选择2题、多项选择1题、填空题5题、简答题1题;区分度适中的题(0.3>D≥0.2)共13题,分值占29分,其中名词解释3题、单项选择1题、多项选择2题、判断题2题、填空题3题、简答题1题、分析题1题;区分度差的题(D<0.20)共30题,分值占54分,其中名词解释1题、单项选择17题、多项选择2题、判断题8题、填空题2题。

(四)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考试客观性及考试结果准确性的一种反映,试卷的信度高表明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影响,考分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受试者的学业水平。本次采用Cronbach'sa信度系数,反映测验的可靠性,通常应大于0.6,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本次考试信度系数为0.79。

(五)各题型分析

各题型平均得分分别为:名词解释6.8分,单项选择34.4分,多项选择6.6分,判断题11.7分,填空题5.2分,简答题6.6分,分析题3.7分。各题型难度系数分别为:名词解释0.68,单项选择0.86,多项选择0.66,判断题0.78,填空题0.52,简答题0.66,分析题0.73。各题型区分度分别为:名词解释0.23,单项选择0.13,多项选择0.25,判断题0.11,填空题0.27,简答题0.31,分析题0.24。

三、讨论

(一)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本套试卷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1.9∶1,题量比约为2.1∶1。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从难度系数及区分度看,反映出的结果是学生对各章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难以对其综合分析,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内容中应多增加实例,锻炼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而且要在以后的考试中适当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及分值。

(二)试卷质量

本套试题切合教学大纲,试题考核内容基本覆盖各教学的重难点,与教学大纲考核要求一致。本套试卷共七类题型,考察多个知识点,考察方式多样,试卷信度系数为0.79,说明测试结果真实可靠,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全卷难度系数0.75,说明试题总体难度偏容易,其中单项选择、判断题、分析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86、0.78、0.73,容易题较多,名词解释、多项选择、填空题、简答题难度适中。全卷区分度为0.19,说明区分度较差,不能很好的区分优秀学生及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其中单项选择和判断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13和0.11,区分度差的题所占比例较大,简答题区分度较好。

(三)教学思考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点概念及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存在忽视重点知识细节、所学知识与临床应用脱节等问题,因而有部分题目普遍回答较差,案例分析不够深入, 学习方法 简单、思路狭窄,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本课程属于限选课,课时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重点,兼顾大多数学生,但本次试题总体难度较简单,容易的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单选题和判断题,区分度差,因此今后应适当减少单选题和判断题的题量及分值,增加简答题、分析题等主观题的题量及分值,切实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建议增加课时数,以便教师上课时结合临床案例深入讲解,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临床用药思维的养成。另外,建议将每次考试中质量较高的题目保留,分门别类地纳入题库,有利于试卷的标准化建设。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和试卷分析,教师应不断总结提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积极学习考试理论和命题技巧,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让学生明确考核目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做好了教学环节中的每一步,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俊.临床药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赵一衡,方进博.《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J].护理研究,2013,11(27).

[3]饶敏,卢小澍,陈波,等.《预防医学》试卷质量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4).

[4]王一任,曾小敏,王乐三,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

[5]吴承祯,何丽华,林立群,等.试卷质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3).

[6]张文静,梁浩浩,黄翠,等.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试卷评价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8).

[7]景建民.试卷分析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

药理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药学论文

2. 本科药学论文

3. 药学本科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实践论文

4.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浅论临床药学实习管理

5.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

6. 本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关于H5项目的毕业答辩,答辩会有什么问题?

马上五一小长假,是不是准备奔赴诗和远方了

先别急着去浪,答辩日期是不是定下来了

PPT做了没?

论文内容熟悉了没?

答辩问题准备了没?

全都没准备?没关系!

学姐给大家整理了论文答辩问题大集锦

拿出小本本记下这些问题,假期放心去浪~

首先,你要先清楚答辩的流程

有两个步骤是一定是核心

阐述论文,介绍主要观点

老师提问,学生作答

阐述论文时候,你需要准备的问题有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6)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7)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依据

8)本文的优缺点

9)论文有何创新之处

10)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11)本文提出见解的可行性

12)定稿交出之后,自己重读时发现的缺陷

13)写作毕业论文时的体会

答辩中老师常提出的问题有

1)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高度概括

3)你选题的缘由是什么?研究具有何种现实指导意义

4)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样在你的文中体现

5)从反面的角度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去做,结果又会怎样

6)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的关联?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7)经过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

8)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是点的研究还是面的研究

9)研究的应然、实然、使然分别是什么

10)论文中的结论、建议或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11)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研究框架是否符合论文规范

最后,划重点,有三类问题是答辩老师提问率最高的

第一个问题:考察基本概念原理掌握

如:论文中提到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几个维度?

第二个问题:考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即针对论点结合实际进行提问

如: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属于与自我概念发展有关的问题,为了保证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年本人通力合作。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第三个问题:考察现在专业潜力

即针对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及热点进行提问

如: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有很多,你是怎么想到把大学生拖延和它联系到一起的?国内外现在这个问题最新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呢?

以上就是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用问题大集锦

实际答辩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流程和标准

所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模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大家顺利通答辩,给毕业季画上圆满句号

优职现在为大家提供一对一毕业论文答辩辅导

我们会针对不同学员邀请相应专业和院校的老师

全真模拟答辩环境,采用视频演练的形式

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模拟答辩和答辩问题的梳理

咨询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注意】

就在今晚,2018英语二试卷分析与你不见不散

关于“数学双基教学”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谁能提供范文就更好了!谢谢!!

  数学双基教学
  关键字:数学,教学,双基,应用,
  摘要:
  为了面向未来,必须反思过去;为了走向世界,必须认识自己。全书由

  国内外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及一线数学教师执笔写成,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

  “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全面总结。书中论述了“数学双基教学”的历史形成

  、文化背景,阐述其特征,提出了“双基基桩”、“双基模块”、“双基平

  台”的概念;借助一系列的调查测试 ,以及大量的教学案例,反映了当前

  “数学双基”的现状。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警惕“数学双基教学”

  的异化。
  建国初期,我国在基础教育提出了双基教学要求。双基教学实践和研究促进了基础教育发展,尤其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并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随着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更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双基教学出现过分强调记忆、过度强化训练等异化现象。同时,围绕数学双基教学与习题训练、数学双基教学与考试、数学双基教学与课程改革等问题出现争鸣。正确认识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双基教学中的争鸣,不仅有利于解决数学双基教学实践和理论中的问题,而且也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双基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数学;双基教学

  1952年,我国《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提出中学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的目标之一是: “使儿童具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自然的基本知识”,各学科的双基教学随之产生。与其他学科一样,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我国数学教育的进步,并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由于“双基”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人们对“双基”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应试教育的产生和影响,双基教学实践中出现过分强调记忆、过度强化训练、“双基”要求拔高、 “双基”成了“应试双基”等异化现象。双基教学在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左右摇摆,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大研究题材。因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双基教学中共同关注的问题阐明各自的看法,所以观点自然有异。本文把双基教学实践中的差异,研究中的不同的意见以及文献内外的论争都视为争鸣。本文拟梳理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思双基教学中出现的争鸣,以促进数学教育乃至基础教育双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

  自1952年以来,数学双基教学经历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阶段一:大纲首次提出“基础知识”,教材、教学中有了“双基” (1952-1956年)。
  1952年大纲提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以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应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技能和熟练技巧。”该大纲首次提出“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双基”一词并未提出。当时我国模仿苏联,在大纲修订前编译出版了一套中学数学教材,造成大纲与教材有不一致的地方,而教学又要求依据大纲,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1954年和1956年大纲的相关表述与1952年的大纲类似,但出版了有“双基”的中学数学教材,并有了双基教学。
  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也提出:“保证儿童自觉地和巩固地掌握算术知识和直观几何知识,并使他们获得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这是小学数学“双基”的雏形。
  阶段二:大纲逐步形成“双基”,教材、教学体现双基教学(1963-1982年)。
  1963年大纲吸取建国初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及1958年“大跃进”冒进两方面的教训,提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而且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大纲开始把数学的“三大能力”作为数学双基教学的目标要求,并且逐步形成中国数学教育特色。
  1963年大纲(小学算术)提出:“使学生牢固掌握算术和珠算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地、迅速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推理和空间观念……”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双基”的目标要求也有了“三大能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双基教学遭受全面破坏。
  1978、1980和1982年的大纲拨乱反正,对双基教学的要求逐步细化。该阶段的教材扎扎实实地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内容比较充实,阐述比较严谨、细致,突出了“双基”。教学实践进一步加强双基教学。
  阶段三:明确界定“双基”,教材、教学强化“双基” (1986-1988年)。
  1986年大纲明确提出: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此后的数学教学大纲都沿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述。该大纲把教学目的界定为“双基+三大能力+其他”的结构。“双基”是三大能力的前提,三大能力是“双基”的目标要求。
  1988年大纲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数学双基教学的含义:“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来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简单的推理。”此后,除了1990年大纲外,其余各类大纲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义做了明确界定。教材和教学大大加强了对“双基”的要求。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双基教学开始出现异化。
  阶段四:大纲细化“双基”,双基教学异化加重(1992-2000年)。
  1992年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年大纲还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作出了阐释。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应用“双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该阶段的教学大纲主张降低“双基”难度,删除繁难偏旧内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高考竞争加剧,唯分数论思潮泛滥,双基教学实践开始过度强调记忆、过度强化训练,出现“题海战术”“应试双基”等异化现象。
  2000年大纲对“双基”的要求与1988年和1986年基本一致,但是较1978年有所降低,提出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探究能力。
  阶段五:课标坚持“双基”,但双基教学似乎弱化(2001年至今)。  2001年的课标提出三维目标,除了“双基”,还提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双基”的含义明确为“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课标对“双基”的水平进行了界定和划分。课标坚持了“双基”。发展了“双基”。细化了“双基”,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但是,由于新课程实践中,教师们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者弱化了双基教学,教材编写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数学双基教学发展中的争鸣

  从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我国数学教育界对数学双基教学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和曲线发展,以致在某些阶段对数学双基教学在不同层面上存在着认识上的碰撞和隐性的争鸣。双基教学与习题训练、双基教学与考试、双基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等问题就曾引发不少争议。
  (一)双基教学与习题训练
  “双基”中的基本技能是指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来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简单的推理。技能的形成需要通过重复练习,比如画图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画图练习而习得,运算技能则需要通过重复的习题训练而形成,习题训练是双基教学迈不过的坎,双基教学必须要有习题训练。但是,当习题训练以偏题、怪题、难题为主时,习题训练过量时,双基教学与习题训练在教学中又产生了矛盾。我国数学教育围绕着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双基教学中的习题训练过度,演变成“题海战术”。
  中国对解题速度一直有所要求,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比如“口算卡片”。关于解题的速度要求,学界意见并不一致。典型的意见有两种:一种是“只要会做,不必快做”;另一种是“不但会做,还要快做”。这在数学实践中形成了两种极端。中国传统的数学双基教学,正处于后一种极端上,过做大量题目,甚至一些偏题、难题。以显示数学双基教学的效果。现实中的双基教学让数学思想方法淹没在题海之中,只注重数学的形式化而忽略数学的本质。
  另一种观点:适度加强训练是双基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双基教学理论中,“基础”是一个关键词。某些知识或技能之所以被选进课程内容,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一种尖端的东西,而是因为它们是基础的。基础的技能习得必须通过必要的重复训练,正如教师上复习课,其突出特点是“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一个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被梳理得脉络清楚,促使知识进一步结构化;大量的典型例题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大加强,问题类型一目了然,知识的应用范围一清二楚,知识如何应用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明晰。同时,双基教学在解题训练教学方面,讲究“变式”方法。重复的训练并不是指简单性、单一性的重复,而是要注重变化性的重复,实施变式训练,在变式训练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事实上,上述两种观点并非截然对立。前者强调解题速度,出现“题海战术”,再加上习题繁难偏旧,加重了学生负担,拔高了双基教学要求;后者强调适度训练是双基教学必需的训练环节。要让学生掌握“双基”,适度的习题训练必不可少。因此,双基教学并非不能进行习题训练,关键要掌握好训练的度,纠正以单一选拔为目的的考试、加重学生负担的“题海战术”和“繁难偏旧”的习题训练。
  (二)双基教学与考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竞争加剧,应试教育出现。相应的,在数学双基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以考试内容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的问题,凡必考内容才教,不考内容就删。由此,教育界出现了关于双基教学与考试之间关系的争鸣,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双基教学与考试结合致使双基教学异化。
  双基教学和考试结合,成为“考试的双基教学”和“应试双基教学”。最突出表现为,双基教学目标被异化为“知识点”的掌握,导致双基教学误入“教知识点一学知识点一记知识点一考知识点一忘知识点”的歧途。“应试双基教学”致使“唯分数论”思想盛行,“分数是教师的命根”的看法根深蒂固。因此,持该观点者认为,双基教学和考试应完全独立,互不相干。
  另一种观点:双基教学与考试相辅相成。
  考试要求与教学要求的相互影响,使得双基教学得到加强。我国教学大纲强调双基教学,考试以大纲为准绳,教学自然侧重于双基教学,考试重点考“双基”。“双基教学与考试的结合似乎是必须的,因为大纲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可见,双基教学和考试都必须遵循大纲的“双基”要求。另外,从公开发表的论文看,也可发现该观点有很多支持者,比如“数学双基教学决胜高考”“加强双基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994全省高中会考数学试卷分析与思考”“广东省2004年高考数学基础解答题情况分析与双基教学”“挖掘试卷资源,构建双基教学平台——讲评数学试卷的教学领悟点滴”等。  事实上,双基教学被异化并不是双基教学与考试结合的结果,而是人们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让双基教学去瞄准考试,发生偏差所致。双基教学与考试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双基教学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可谓天经地义,兼具选拔、教育功能的考试可以促进双基教学的健康发展。当然,二者之间良好关系的维系在于如何正确看待考试的分数和考试的教育功能,如何正确认识双基教学,如何正确操作双基教学。
  (三)双基教学与新课程
  数学新课程实施已经八个年头,关于双基教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本的关注点在于是坚持还是摈弃双基教学。  一种观点:新课程淡化了数学双基教学。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两种倾向比较明显:一种是学生“自主”太多,另一种是多媒体使用偏多,冲淡了对“双基”的掌握。甚至有人怀疑双基教学还可不可以提?双基教学还要不要?教师还要不要组织习题训练?新课程中数学课堂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数学课堂淡化了双基教学,对传统的数学教学特色采取的是完全否定的态度。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实践似乎淡化了双基教学。
  另一种观点:新课程坚持并发展数学双基教学。
  课标对双基教学的具体教学要求提出了4个层次: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出这一对象;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也就是说,数学新课程从理念上坚持了双基教学,发展了双基教学。
  有专家认为,课标确实对双基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延伸,但是忽视强调双基教学在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而新课程实施中弱化、忽视、虚化双基教学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淡化‘双基教学’是对‘双基教学’的误解”,我们应该坚持双基教学,必需加强理论认识,理解双基教学内涵和外延,找到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和谐统一。

  三、对数学双基教学发展和争鸣的思考

  回顾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思针对数学双基教学的争鸣,启示如下:第一,双基教学是我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说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的延续。第二,双基教学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自1986年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15次获得令国际瞩目的佳绩。在1989年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测评(IAEP)中,我国学生在13岁组以80%的正确率名列第一名。这些成绩的背后,双基教学功不可没。跨国比较研究也表明,中国中小学生在计算任务、简单问题解决任务和过程受限的复杂问题解决任务上有明显优势。数学双基教学不仅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和特色,也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并被看作中国数学教育的经验。第三,双基教学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双基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双基教学。但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旧因此,对双基教学的认识应该与时俱进。双基教学的提出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当前,课标修订稿中提出的“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经验)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双基教学内涵的一种发展。不难想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双基教学的要求将会有更新的内涵。第四,正确对待数学双基教学中出现的异化现象。从双基教学的发展过程看,双基教学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人们对双基教学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滞后,所以,双基教学中出现的认识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双基教学中出现的“题海战术”“应试双基”、要求拔高等异化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应试教育所致,而非双基教学自身的问题。我们只有摒弃应试教育,坚持素质教育才能消除双基教学中的异化现象。第五,研究数学双基教学的发展和争鸣对其他学科双基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数学双基教学与其他学科双基教学存在许多共性,数学双基教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各学科双基教学的发展状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