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牡丹亭的论文题目

2023-03-13 06: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牡丹亭的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

2. 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

3. 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

4. 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

5.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6. 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7. 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

8. 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

9. 论孙悟空的孝义

10. 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11.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

12. 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

13. 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14. 《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

15. 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

16. 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2. 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

3. 庄子《逍遥游》本义考

4. 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5. 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

6. 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

7. 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

8. 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

9. 李白咏月诗浅论

10. 白居易闲适诗浅论

11. 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

12. 晚唐咏史诗浅论

13.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14. 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猜你喜欢:
1.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2. 古代文学方向论文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5. 2017文化方向论文选题

亲们要写学年论文了,谁能帮我想一个关于《西厢记》和《牡丹亭》方面的论文题目,时间很紧张。。

是。。可

论文答辩题 在 牡丹亭 一书中 梦 在剧中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

梦,是杜丽娘情感的第一次碰撞。梦中的杜丽娘是脱去了人格
面具的本真意义上的杜丽娘,是在人格面具压抑下的阴影原型在杜
丽娘心中以巨大的爆发性从本能中释放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
释放一方面使杜丽娘获得了慰藉,一方面又使她原有的平衡心态在
梦醒之后被完全打破,以致精神陷入了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最终
陷入自我毁灭的境地。《惊梦》描写了潜藏在杜丽娘性格中的最激进
的因素——大胆和热情,它们有活力,也具有反抗力量,但这种力
量的现实效用太微末了,它甚至还被压抑在杜丽娘的潜意识层面,
只能通过梦境的自由让我们感知。但毕竟有了梦,梦使杜丽娘的生
活发生了质的转变,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加剧了,她必须重新选择。
于是,杜丽娘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发展时期:从《寻梦》到《闹
殇》所显示的毁灭阶段,通过肉体的毁灭,杜丽娘获得了精神上的
超脱。杜丽娘与柳生的梦中云雨,给杜丽娘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
击。性爱所爆发的力量以及性爱对人的情感冲击往往能使人更清醒
地判断感情、把握感情。通过惊梦,杜丽娘的自我意识迅速醒转,
她把自身价值——美的价值的实现的希望悉数投注在了柳梦梅身
上,她的不知所起的情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投放和她认为值得投放的
对象了,以前的那种混沌的、变幻的情感终于固着在爱情上了,爱
情从此吸引了杜丽娘的全部精力,从此也使杜丽娘情的投入一发不
可收拾,情已主宰了她的全部生活。
她对梦境留恋难忘“心中思想梦中事,何曾放怀”,甚至渴望旧
梦重温。对梦的反复回忆,使她对自身的生存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
反省,她问春香“你说为人在世,怎生叫做吃饭?”这一沉重的反
问,其实质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与目的的追问。《惊梦》之后的杜丽
娘,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日甚一日,但同时,现实的密不透风,
使她对这种渴求的压抑也愈加厉害,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空前尖锐,
同时,杜丽娘要求解脱的冲动也就愈急切。对柳梦梅的爱控制着杜
丽娘的情感世界,但这种情感在现实之中却得不到交流与呼应,更
得不到支持与保护,也就是说,现实环境又制约着杜丽娘的情感世
界,杜丽娘的内心是何等的绝望,何等的痛苦。苏珊朗格说“情感
是一种集中强化了的生命,是生命湍流中最突出的浪峰”。自由是情
感的第一要素,压制情感正如压制生命,情感的无望也就是生命的
无望,杜丽娘无望的爱情终于使她一病不起,进而在中秋之夜,经
不住晶莹圆月的刺激,悄然逝去了。“轮时盼时想中秋,人到中秋不
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杜丽娘的死不是心甘情
愿的,是一种对现存环境的无奈的反抗,是类似于以自戕来惩罚他
人、对抗环境的悲剧方式。死亡的理由,其实也是生存的理由。杜
丽娘就其性格类型而言,是一个内倾情感型的女性,她的性格决定
了她不可能选择“杀出一条血路”的办法去冲出重围,来实现自己
的理想。她对环境的抗争只能是寓激昂于低徊的。她的以死来殉梦
中之情的方式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勇敢和热情,因为无论如何,
死亡都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和勇气。
杜丽娘的因梦而死,真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然而汤显祖的
高明之处即在于并朱将杜丽娘的死作为结局,他让杜丽娘为情而死,
又让杜丽娘为情而生。从《旅寄》到《回生》这几出戏暗涵着这样
的思想:不应以死作为最后的结局,而应以生的完满结合为最高旨
归。杜丽娘的回生为她的死做了一个新的注脚:她不是消极的以死
来殉梦中之情,而是积极地企求以死来求梦的实现。《幽媾》《欢挠》
《冥誓》等出戏即可看作是《惊梦》的延续,也可看作是杜丽娘生
活理想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展开。

古代文学的论文题目有什么?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
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
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
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
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
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
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
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
42 论二晏词
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
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
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
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50 贾谊论
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
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
53 汉乐府诗分析
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
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62 《西厢记》的传播
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
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
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
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68 牡丹亭》的传播
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
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
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
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
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
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
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91 论归有光的散文
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
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
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