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工翻译的,专业人才翻译,可以去咨询看看
2008年,独作:Translating tenor:with reference to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Meta ,第53卷第3期, 528-548页,(SCI/A&HCI检索).2007年:《红楼梦》中、英文本中刘姥姥形象的对比——以刘姥姥话语的人际功能分析为例,香港《翻译季刊》,第44期,1-30页。 2005年: 翻译策略与文化失真——《红楼梦》中17个“奶奶”一段三种英译比较,《燕山大学学报》,第4期, 70-74页。2006年:亟待转换视角的典籍英译研究——以《红楼梦》英译研究为例,汪榕培主编 《典籍英译研究》(第二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从称谓的翻译看文化内容的传播——以《红楼梦》为例,《燕山大学学报》,第1期,94-102页。2006年:从《红楼梦》“护官符”的三个英译看意识形态与诗学对翻译的操控,《燕山大学学报》,(增刊)166-169页。2006年:语域理论在话语分析与翻译比较中的应用,《燕山大学学报》,第4期,116-122页。2006年:语言功能分析法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以Do Re Me歌词及其汉译的纯理功能分析为例,《英语研究》,第4期,108-114页。2006年:“大爷”“嫂子”及其人际距离,王东风主编《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326-340页。2007年:我国不同时代流行爱情歌曲的意识形态倾向,《燕山大学学报》,第1期,95-101页。2007年:《红楼梦》中“癞头僧嘲甄士隐诗”的语篇纯理功能初探,《燕山大学学报》(增刊),122-124页。2007年:《红楼梦》詈骂语初探,《燕山大学学报》,第3期,76-80页。2008年:同学译本比较法:笔译讲评的有益尝试,《教学研究》,第31卷第2期,154-158页。2008年:构建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语篇分析与“五步教学法”,《外语教学》,132-134页。2008年:国内外显化研究概述,《中国翻译》,第5期,55-58页。2008年:《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当代语言学》,第10卷第4期,329-339页。2008年: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习语及其翻译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0卷第6期,460-466页。2009年:《红楼梦》叙事标记语及其英译——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外语学刊》,第1期,106-110页。2009年:异化之异化:韦努蒂理论再批评,《外语研究》,第3期,75-80页。2009年: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语料库方法运用于翻译教学改革的尝试,《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27-30页。.2009年: 《红楼梦》人物“哭态”探析,《河北学刊》,第5期,252-255页。2009年:被扭曲的中华称谓——《红楼梦》尊他敬语五种英译之比较,《外国语文》,第6期,51-56页。2010年:面向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四大名著中文底本研究,《河北大学学报》,第1期,81-86页。2011年: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尚红”语义分析,《当代外语研究》,第1 期,19-24页。2010年: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与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中报道动词及英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87-92页。2010年:英语小说汉译显化实证研究——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三个中译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8-13页。2010年:我国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与社会学分析,《燕山大学学报》,第3期,100-104页。2011年:《红楼梦》四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初探——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中国翻译》,第32卷第1期,60-64页。2011年: 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问题与对策,《当代外语研究》,第1 期,13-17页。2011年: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与学习者译本评析初探,《中国外语》,第5期,48-56。2011年:初识庐山真面目——邦斯尔英译《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学刊》,第4期,30-52页。2011年:国外来华留学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大学学报》,第36卷第4期,143-147页。2012年: 《红楼梦》英译本中虚义动词结构的使用与成因研究,《红楼梦学刊》,第4期,221-236页。2012年: 汉译英文学翻译中主语位置名词化的使用和成因研究,《外语教学》,第33卷第4期,104-108页。2012年: 我国翻译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燕山大学学报》,第13卷第3期,96-100页。2012年: 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诗词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5卷第5期, 69-74页。2012年:汉语叠字诗词英译标准初探——以《西游记》两译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67-71页。2012年: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与词典编纂——以《红楼梦》“吃”熟语及其英译为例, 《中国翻译》第6期,18-22页 (北大核心,CSSCI)。 2008年:‘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Hong Lou Meng:A working report’, 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 2008年8月4至7日, 上海。2009年:‘Designing and building of a Hong Lou Meng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and its web-based query system’,World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9,2009年5月19至21日,中国厦门,357-361页 (EI检索)。
在这样的一个圣诞节里,你做了些什么?今朝已逝,崭新的一天已经朦胧初醒。在这样的一个圣诞节里,我祝福你们快乐幸福,我身边可亲的人们,无论长幼。 这样一个欢乐的圣诞节,一个快乐的新年中,让我们虔诚祈祷它是多么美好,没有丝毫恐惧。 这样一个欢乐的圣诞节,对弱者和强者,对富人和穷人,这战役都已经如此之久了,圣诞快乐,献给黑人和白人,黄种人和褐种人,让我们停止战火。
翻译是跨学科的,注定要采取多学科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问题。一、选题范围 1、翻译与文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方面,一般从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接受、翻译在目的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功能等角度讨论,可以从社会、文化、历史、交际的...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希望能帮到你
6月10日,微信翻译与QQ音乐正式对外宣布合作,联手打造高标准的AI歌词翻译新能力,支持英文歌曲的高品质、高标准翻译,能贴合歌曲氛围对文本进行艺术化演绎,提供更加“信达雅”的歌词内容,从而提升用户在收听音乐时的体验。
聚焦英文歌词翻译场景,优化音乐收听体验
随着越来越多英文歌曲被引入国内市场,听英文歌已经成为国内用户的日常。但是部分用户对外语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一些翻译后的歌词来了解歌曲的实际内容。但在实际的歌词翻译中,如果不能精准表达,就会折损歌曲在艺术方面的完整表达。比如:“I have got your body stuck on my mind”(你的身影萦绕在我的心头)可能会被翻译为“你卡在我脑子里了”。此外,由于人力原因,更有海量位于中长尾的小众英文音乐无法得到及时的翻译。
为此,微信翻译团队聚焦英文歌词翻译场景,以微信通用翻译引擎为基础,持续开展投入及算法研究,从数据增强、训练优化、结果呈现等3个方面进行优化迭代,最终打造了微信歌词翻译引擎,通过专业算法和策略制定为英文歌曲提供高品质、高标准翻译文本的同时,还能贴合歌曲氛围对文本内容进行艺术化演绎。目前,该能力已初步应用于QQ音乐,后续将持续优化并实现更广覆盖。
在实际应用上,微信翻译已经具备成熟的情绪的表达能力。“And a tired thing booze”翻译结果为“疲惫不堪酣快畅饮” ,“It's hard to think that we could beat”翻译结果为“难以想象我们可以战胜彼此”。而采用微信翻译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对海量歌词进行翻译,以技术投入解决重复性劳动问题,更是为企业在控制人力与成本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是“ 科技 +文化”的新思路。
持续迭代及应用,以技术创造价值
自2017年面世以来,微信翻译基于业界最前沿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持续保持迭代,不断创新算法和架构,提升翻译能力。目前,微信翻译已成为一个日翻译数十亿字符的大型多语言机器翻译引擎,支持多语种间的双向翻译,在翻译质量上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服务场景已涵盖微信对话翻译、朋友圈翻译、图片与扫一扫翻译、网页翻译等,同时还为QQ邮箱、企业邮箱、腾讯小微、微信对话开放平台、微信读书等提供翻译服务支持,后续会陆续运用于更多的场景。
今年,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顶级会议 ACL 2021上,微信共有21篇文章被收录,其中主会长文10篇,短文1篇,Findings子刊 10 篇,覆盖机器翻译、信息抽取、对话系统等领域;2020年7月,在WMT2020国际机器翻译大赛,微信翻译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中文-英文」翻译任务上,提交的结果BLEU评分第一,夺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