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德阳孔庙研究论文

2023-03-12 18: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德阳孔庙研究论文

我的家乡在德阳,令德阳人最骄傲的,可能要数孔庙吧!

孔庙是德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是人们为了纪念圣人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德阳孔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是全国比较完美的孔庙。

德阳孔庙内的万仞宫墙十分壮观,高不算高,矮不算矮,却有宫廷贵族气质。

说了万仞宫墙,自然得说高大的棂星门。棂星门高约4.5米,宽约3.5米,是个必看的景点之一。

棂星门前面便是泮池与泮桥了。池上有三座桥。原来的泮池水质清澈,现在有部分游客极不自觉,站在泮桥往池里丢东西,真不尊敬圣人们!

泮池过后便是戟门(大成门),戟门是一个宽约1.7米、高约3米的一个中型门,几个人从戟门穿行,不会有拥挤的感受。

站在戟门往前一看,可见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殿,此为大成殿。戟门通往大成殿有宽阔的拜台和引道。大成殿周围有四座礼乐亭,礼乐亭高约3米,修建得儒雅而又壮观。在大成殿前有一棵百年的大桂花树,虽然已过百年,却无衰老之相,仍然是那么生机勃勃!大成殿内陈列的祭孔乐器有琴箫、编钟、编罄。大成殿内还有一个孔子塑像,非常庄重,似一个万能之神!

启圣殿是一个座落在大成殿后的一个大殿,这个大殿虽没大成殿那么雄伟壮观,却也是一个大殿,想必,是纪念孔子弟子的吧。

孔子影响力很大,弟子当中,出了名的有孟子、朱熹。还有很多人才,都是孔子教出来的。

德阳孔庙,真是万古长青的一个圣地啊!

文庙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文庙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庙又名孔子庙,是在宋朝建成的。在文庙朱红色大门的上方有着精致的金色木刻浮雕,上面描绘着孔子讲学与弟子三千的景象,在文庙大门的两旁有一对汉白玉石鼓,在石鼓中央雕刻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鲤鱼,象征着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寓意。在朱红色的外墙上写着“宫墙万仞”几个大字,这是慈禧太后的御笔,这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孔子的赞赏。

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棂星门牌坊,仔细观察,棂星门是由汉白玉雕琢的四根华表柱和祥云组成的,以前只有在宫廷里才有华表柱,这象征了人们对孔子的热爱及对孔子的敬仰和爱戴,也表现了人们对孔子博学多才和绅士风度的向往和追求。

穿过了棂星门就是泮池,泮池的形状是半圆形的,它代表了只是成功了一半,还得虚心学习。泮池上面是泮桥,泮桥在以前只有“秀才”以上学位的人才可以从桥上通过去大成殿祭拜孔子,其他人则只能绕道而行了。泮桥又名状元桥,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到了夏天泮池里会开满了荷花,泮桥两旁有几棵梅树,在梅树下还种着些兰花。梅花代表了不屈不挠,顶峰傲雪的精神,梅花自古和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在百花凋零的冬天里,只有梅花会迎着风雪开放清香满乾坤。兰花,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赞许,它象征着君子的气节,不论是在怪石耸立的石缝里,还是在悬崖峭壁上都有兰花的身影。而荷花呢?卓尔不群,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品质是人们所追求的。

通过了中成门就看见了大成殿,在大成门的牌匾上写着“与天地参”这是乾隆的真迹,它的意思是孔子的学识已经可以和天地平起平坐了,也表明乾隆皇帝对孔子的敬佩。走进大成殿,看见孔子像在中央,四周围坐着他的弟子。站着大殿中仿佛听到孔子给弟子讲课的声音。

文庙表现了人们对孔子精神的赞叹,又表现了孔子流芳百世被文人墨客所赞颂。更表现了桐城人热爱文化、热爱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所以说桐城是个徽墨飘香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桐城所有学校至今还保留着六点晨读的习惯。

文庙饱经沧桑仍然屹立在那里,好像在向人们诉说些什么……

我的家乡德阳,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山清水秀的东湖山公园、古老的钟鼓楼、被称为“城市客厅”文庙广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文庙广场,它位于德阳市中心,长江西路上。

文庙广场的正前面,有八个黑色的石球,上面分别写着“热爱德阳建设德阳”。石球很大,要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抱住。中间有一块斜放着的黑色大理石牌子,上面写着“德阳文庙广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理石的后面,是造型别致的小喷泉。春天来了,小喷泉周围放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花。上了台阶,来到了广场中央,这是一个大型喷泉,每当节假日的时候,喷泉喷出的水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时高时低,时直时斜,美丽极了!广场四周有茂盛的榕树林,高大的银杏树,幽静的竹林,像绿绒巨伞的黄果树,一棵棵,一片片,为文庙广场增添了几分悄丽与神秘。

广场的西北方有一座塑像特别引人注目,他昂首挺胸,手拿经书,眼望前方,好象正在为学生上课,这就是受人尊敬的孔子。我站在塑像下面,仿佛自己是孔子的弟子,正聆听着孔子传授知识。广场的西南方有小桥流水,小桥的柱子上刻着可爱的小狮子,石板上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小桥下面,有两个鱼池,五颜六色的锦鲤快活地游来游去;这座桥非常小,两个人并排走过都觉得拥挤。

早上的文庙广场充满活力,跳健美操的、练太极拳的、舞剑的……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中午的文庙广场的大树底下,坐满了游玩的人和逛街逛累了的人。

晚上的文庙广场充满了梦幻色彩,地上亮着五颜六色的落地灯,像彩色的星星从天而降。当喷泉喷起水的时候,连喷泉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了。整个广场还到处都响着美妙的音乐。难怪人们称它为“城市客厅”!

这就是我们德阳美丽的文庙广场!我爱文庙广场,因为它显示了德阳人的睿智,是德阳经济、文化、文明、的象征。

文庙广场位于德阳市市中心,又名孔庙。是个规模最大的广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文庙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大型喷泉场,每当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只听“扑”的一声喷泉打开了,这时,喷泉似一股怒气直射天穹,仿佛要把天空喷出一个大窟窿。骤然间,水花四溅,站在远处观望的人们以为天空下起了像牛毛,似花针的蒙蒙细雨,而站在喷泉里面的小朋友呢?他们此刻正在享受着在黄豆般大的雨点下玩耍时,新奇刺激的感觉。这喷泉真是太美妙了,她们好象在跳着一曲曲婀娜多姿的芭蕾舞。

喷泉的西北角是鱼塘,鱼塘里的鱼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也有黑的,看得你眼花缭乱。你看,一个小朋友扔下一颗鱼食,鱼儿们便争先恐后地抢起来,抢到鱼食的鱼儿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没有抢到的只能干着急。再丢下一颗,那可不得了了,一条金鱼饿得来了个“鲤鱼跃龙门”,夺走了鱼食,真是太精彩了!

喷泉的北面是“下马碑”,上面刻着栩栩如生的石像。据说,以前文武百官及百姓到这里来都要下马落轿,步行入内,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我看见“下马碑”上还刻着一个太阳,我觉得他们把孔子比做像太阳一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再看西面,一座高大威武的石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下面还刻着“孔子行教像”几个大字,原来这是孔子教书时的样子啊。他双手握着,胳膊上夹着一卷书,孔子仿佛在仔细倾听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又好像在全神贯注地给同学们讲课……

文庙广场的夜景尤其迷人。每到傍晚,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老年人们在广场里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跳得整齐又带劲,让周围观看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你看,小朋友们穿着滑冰鞋和滑光轮来这里滑冰,闪出五光十色的光芒,漂亮极了!如果你走累了,广场周围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树底下都是由大理石做的石凳,可以坐在上面边休息,边欣赏四周的美景。文庙广场的晚上跟白天相比毫不逊色,还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呢!

文庙广场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是德阳人民的骄傲!

美丽的家乡德阳,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区:风景秀丽的东湖山生态公园、历史悠久的钟鼓楼、被称作“城市客厅”文庙广场。今日,我向大伙儿详细介绍文庙广场,它坐落于德阳市区,湘江南街上。

文庙广场的正前边,有八个灰黑色的石球,上边各自写着“喜爱德阳基本建设德阳”。石球非常大,要两个小孩手牵手才可以紧抱。正中间有一块斜放着的白色大理石品牌,上边写着“德阳文庙广场”好多个金光灿灿的字。天然大理石的后边,是造型设计别具一格的小喷泉。春天到了,小喷泉周边放着很多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花。上阶梯,赶到了广场中间,这是一个大中型喷泉,每每节假日日的情况下,喷泉喷出来的水流伴随着歌曲翩翩飞舞,忽高忽低,时直时斜,美丽极了!广场四周有繁茂的大榕树林,又高又大的樱花树,清幽的竹海,像绿绒巨伞的黄果树,一棵棵,一片片,为文庙广场增加了一些悄丽与神密。

广场的西北方有一座雕像尤其引人注意,他抬头挺胸,手拿经卷,眼望正前方,好像已经为学生学习,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孔子。站在雕像下边,好像自身是孔子的徒弟,正倾听着孔子教给专业知识。广场的东南方有小桥水流,小桥的柱头上刻着可爱的小狮子座,青石板上刻着惟妙惟肖的龙;小桥下边,有两个水池,五颜六色的锦鲤鱼高兴地游动;这座桥十分小,两人并列踏过都感觉拥堵。

早晨的文庙广场活力四射,跳健身操的、练太极的、舞剑的……简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下午的`文庙广场的大树底下,挤满了去玩的人与逛街购物逛太累了的人。

夜里的文庙广场充满了梦幻2颜色,地面上亮着五颜六色的落地台灯,像五颜六色的星辰天降。当喷泉喷起水的情况下,连喷泉都变成五彩缤纷的了。全部广场还四处都响着美好的歌曲。怪不得大家称它为“城市客厅”!

这就是我们德阳漂亮的文庙广场!我喜欢文庙广场,因为它表明了德阳人的明智,是德阳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文明行为、的代表。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及学说至今对我们还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年段有幸参观了孔子庙。

步入红漆大门,第一眼就见到了孔子真身的所在地:大成殿。大成殿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到处让人感觉溢满了书香的气息。进入大成殿,耳边传来阵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我们不禁陷入了书海之中。突然,有人大叫一声:“快看,孔子!”我们定睛一看,孔子的金身正在大成殿的正中间,两边有各有两位孔子的弟子,再旁边还有其他的弟子。他们似乎永远跟着孔子四处游学,教化人心。我不禁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在这不大的文庙里,不但帮人“指点迷津”,而且“虚心学习”,他一生都在学习,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说古时为了尊重老师,学生必须从两侧的石阶而上参拜老师,然后听老师讲学。循着古风,怀着对夫子的敬仰,我们全班都向孔子跪拜。突然,我发现同学们都朝着上面看,我也抬起了头,看到了一个大牌匾:万世师表,刚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回家查了字典才知道,“万世师表”是“很多世代都值得永远学习他”的意思。我想,在中国古代所有伟人中,只有孔子才能佩戴上它。

参观完了“大成殿”,我们来到了“孔子圣绩馆”。里面全是孔子一生教化人心的事迹,记入了他一生的成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孔子带着弟子在河边的事,我原以为他在看鱼虾,后来我看了看介绍,才知道,原来孔子可以看着水流、波纹甚至风向悟出道理。这正是孔子在向弟子们说教呢!

其实,孔子不但是伟人,他在人们的心中,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有满腹的才情,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令后人景仰。也许他的尸骨早已归还于土地,化作了肥田沃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但他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让我们感知他给我们所带的智慧和无穷财富。

我国哪些地方修建了孔庙?

  上杭孔庙
  上杭孔庙座落在县城东门学坪,又称儒学学宫,迄今近八百年的历史。整个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此庙系福建现存的历史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届之一。

  上杭"先营学舍,后建孔庙"。据清乾隆二十五年编《上杭县志》载:宋绍兴二十九年(1156年)始营学舍并置学田。孔庙名称几经更易,宋嘉定至清康熙称"儒学",清乾隆至同治称"学宫",后经隆重祀孔。才称"孔庙"。

  据上杭有关史料记载:上杭孔庙因毁于水或坏于蚁,几经迁徙修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曾原地重建。明隆庆,万历及清顺治、康熙年间均有组织修筑。

  现在保留下来的孔庙以大成殿为主体,分前、中、后三门。殿前为东、西两廊和名宦祠、乡贤祠及戟门、泮池、棂星门,于2000年进行修复开放,重塑了高2.4米,重600余斤的孔子铜像。
  泰山孔庙
  南京朝天宫
  哈尔滨孔庙
  台湾台北孔庙
  台南孔庙
  台湾台中孔庙
  台湾高雄孔庙
  台湾台北孔庙大成殿

  台湾孔庙

  台湾孔庙
  赵颐柳

  明清时期,随着民族英雄郑成功将台湾收回祖国的怀抱、大陆移民纷纷赴台拓垦和统治阶级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儒学也随之进入了台湾,并对台湾的社会及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有“全台首学”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因为在此之前,台湾没有任何比较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设施(比如私塾、学校之类的),因此,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孔庙内设立“太学”,时任监军御史陈永华被嗣王郑经任命为“学院”,也就是太学的主持。由此在台湾岛上,开始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最高为太学,相当于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为中等教育;乡设乡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所学内容,以讲授三字经、千字文和儒家经典为主。那时规定:“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接着,在台湾也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每三年州试一次,州试入选者又经府试、院试,取进者入太学;最后每三年一大试,成绩佳者即可入朝为官。

  自此以后,台湾的文风初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并逐渐绽放出美丽的光彩。随着清朝政府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凡设立的府县均设立府县儒学。因儒学是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大多设于各府县的文庙(即孔庙)内,所以孔庙就成为儒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台湾的孔庙中,最著名的就是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

  台南孔庙恢弘庄严,大成殿是全庙的建筑中心,大殿内主祀孔子的灵牌,正上方悬有数块横匾,多为历代皇帝所题。与一般的神庙不同,孔庙的大成殿内只有神位,没有神像,更没有香烟缭绕,酒肉陈杂的现象,充分体现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特点。后殿为崇圣殿,祀孔子五代神位,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和配置,与内地的孔庙别无二致。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台南市政府都在孔庙内举办盛大的祭奠,前来参典的官员、商贾、市民等近万人,祭
  奠之盛不逊于台北孔庙。

  台北孔庙又称“文庙”,始建于明末永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为郑成功参军陈永华倡建。后遭遇日本侵略者毁灭性的破坏。1925年,台湾人民决定重建孔庙,历经艰辛,终于在1939年竣工,又经修缮扩充,孔庙已恢复昔日巍峨崇宏的面貌,被誉为“正统南中国式的孔庙”。因此,台北孔庙又是台湾人民反抗外来文化侵略,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见证。每年9月28日在此举行祭孔大典。祭礼由台北市政府主持,仪礼悉依古制,参祭者要穿古服,献牺牲,舞八佾,奏大雅之乐;整个祭奠肃穆、庄严、隆重。

  在孔庙的屋脊上,通常都有一对以上的竹形圆筒。竹筒代表着儒家士大夫的气节,所以孔庙中竹筒是不可缺少的。与一般宗教的寺庙不同,在历史上,孔庙从来都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

  除了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外,凡是清朝设有府治或县治的地方,像台中、新竹、彰化以及高雄、屏东、嘉义等地,都有孔庙。如彰化孔庙,始建于雍正四年(1726年),历经扩建修葺,庙貌崇宏,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台湾人民于1972年在旧址上重新建起了一座规模更加宏大、庙貌更加庄严的孔庙。由此可以看到台湾同胞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敬仰 。

  德阳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奉为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他被统治者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

  最初的孔庙,是孔子居住过的“庙屋三间”。唐太宗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庙。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孔庙还越出国界。岁月沧桑,人们始终对孔子保持一种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德阳孔庙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僖二年(1206年),位于城东,明洪武年间迁建成城南今址。曾多次重修增补。现今的德阳孔庙,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成的。它坐北朝南,庙内建筑群占地20700平方米,连同庙前孔子公园,共占地29000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启圣殿、大成殿、碑亭、礼禾亭、戟门、泮桥(泮池)、棂星门、万仞宫墙、“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门等30余处古建筑。庙前孔子公园两侧,有书法名家所书的《论语》碑林。公园入口处,金碧辉煌、雕刻精美的石碑坊上,有香港孔教学院落汤恩思佳院长所书“孔子公园”四个大字。

  庙前,立有“文武官员下马碑”。孔子在古代被子尊为“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文武官员都只能下马下轿,步行入孔庙。进庙后,即见一座米红色的高墙。这就是“万仞宫墙”。它得名于孔子的学生子贡之语:“百官之富。”意思是说孔子家的围墙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的话,就看不到里面建筑的宏伟和美丽壮观。这里用宫墙之高万仞比喻孔子的学问和思想博大精深。

  万仞宫墙两侧,“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道门遥相呼应,象征孔子的思想可以贯通古今,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配。

  万仞宫墙前的棂星门,用灰砂岩石修造,门上雕有造型各异的石刻图案260余幅,飞禽走兽,龙飞凤舞,形态逼真,雕刻精美。棂星,双称天田星,在孔庙内设置棂星门,有尊孔如尊天之意。

  棂星门左侧有更冠亭,提醒我们参拜孔子时别忘了整顿衣冠。更冠亭对面还有省牲所。跨过棂星门,就来到呈半圆的水池枣泮池前。泮,是古代的学校。按照礼制,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东西页通水,称为“泮宫”;天子一级的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壁雍”。孔庙的修建与兴学有关,孔庙又称学宫,最后在孔庙演变成半圆的泮池。封建科举时代,考中秀才亦称之为“入泮”、“入学”,意即进入孔学的大门。

  过了泮桥,便函是戟门。因两旁小耳房里曾设置放有以示威仪的戟而名。到了祭孔之日,文武官员排弄于此整理好衣冠,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在鼓乐声中,缓缓打开戟门,过戟门,而上大成殿。

  穿过戟门,可观赏礼乐亭。礼乐亭,是祭孔时摆放乐器,演奏礼乐的地方。中间两座为双檐六角,宝顶呈兽状;侧面两座均为双檐,上层为六角,下层为四角,宝顶呈现鸟状。亭旁,清代古桂与之相映成景。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庄严雄伟,辉煌精美。此殿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宽33.97米,进深14.78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用金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外有9块帝王手书颂赐的匾额高高悬挂,内容均为称颂孔子的伟大业绩。孟子曾称颂孔子集先贤先古之大成,后世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故而将孔庙的主殿称为大成殿。
  大成殿内陈列的是孔子、四配、十二哲的彩色塑像,孔子像前竖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祭案上,置祭器。祭案前,置有猪牛羊三俎,两侧陈列有编钟、编磬、琴、瑟、箫、笛、笙、埙、鼓等祭祀乐器。

  孔子塑像位于殿内正中,像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执镇圭,是统治者心目中王化而且神化了的孔子。

  四配,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仍、亚圣孟轲。十二哲分别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冉求、言堰、颛孙师、宰予、朱熹。他们都是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有成就的学者。

  大成殿前的拜台,是演习祭孔乐舞的场所。在清代,德阳孔庙每年仲春、仲秋的丁日,按照皇帝钦定颁行祭孔祀典,举行大祭,其仪式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进香、奠帛、献爵、读祝等行礼过程式与乐舞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祭孔特色。乐舞以颂扬孔子业绩为主,乐歌舞三位一体,古朴典雅。今德阳孔庙为了保存古代文化传统,再现当年祭孔的历史场面,常举办仿古祭孔乐舞。乐舞场面宏大,让人追忆往古,怀想先圣。

  大成殿后的启圣殿,因孔子之父叔梁纥被封为启圣公而名,是供奉孔父及其祖先的场所。启圣殿后的孔庙后花园,环境幽雅,可供游人观览,休憩。

  如今,德阳孔庙已被建设成为专题性孔庙博物馆,成为西南地区孔子研究、宣传教育的中心,四川省孔子研究学会所在地。1992年6月,《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德阳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德阳孔庙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德阳孔庙经常举办具有孔子及孔庙文化特色、充满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气氛的文化旅游节目。如孔子庙会、孔子艺术节、仿古祭孔乐舞等。

  德阳孔庙在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梅 城 (安化)孔 庙
  梅城,原是安化的县城,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孔夫子是国人崇拜的至圣先师,古代每个县城都要为孔子立庙祭祀,所以安化的文庙建在梅城。

  梅城孔庙,位于伊水紫云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即公元1822年),原名崇圣祠,又称文庙,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梅城孔庙,建筑模式既有一般孔庙的风格,又有安化山乡的特色,布局严谨,建筑精巧、外表宏伟壮观,庙内幽静庄重,总面积为3111平方米,外围高墙,庙分三进。前院有棂星门,院前有半月形泮池,人称月光塘,塘边有梧桐数株,枝繁叶茂,挺技向上。中院门分三道,中间为大成门,门形高大,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门形稍小。进门抬头一望,大成殿便座落在高台之上。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檐角高翘,龙凤绕梁,上盖黄色琉璃瓦,庄重古朴气派。因宋代皇帝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故把孔庙主殿尊称为大成殿。大殿正中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两旁供着孔子的弟子贤人,堂上高悬着清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万世师表”金字匾额,供后人顶礼膜拜。

  大成殿后为后院,是亚圣孟子的殿堂,殿前有天井、拜台,石墩石凳,还有一棵开黄花的金桂树,让孟子闻不到竹香而闻花香。

  梅城文庙所以引人景仰,还有一点是伟人毛泽东在1925年前后,曾两次光临文庙,并夜宿文庙,向农民宣传马列主义和农民运动,在文庙里点燃了安化山乡的星星之火。所以如今游人游孔庙,一是纪念孔夫子,二是怀念毛泽东。

  榕城孔庙
  孔庙位于榕城进贤门内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初建于宋绍兴十 年(1140)。采用中轴线布局, 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东西斋、崇圣祠、尊经阁等,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最大者,具 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

  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 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 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 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 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庙又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周恩来在 第一、二次东征时,曾在崇圣祠办公。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 龙、叶挺等在崇圣祠招开作战会议。一九七八年孔庙列为革命遗址,现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孔庙
  韶州府学宫
  宁远文庙
  江西安福孔庙
  霍邱县孔庙
  江门学宫
  浏阳文庙
  山西平山文庙
  山西平遥文庙
  山西太原文庙
  河南辉县孔庙
  富顺孔庙
  望江孔庙
  正定孔庙
  岳阳文庙
  崖州孔庙
  武威文庙
  信宜孔庙
  兴城文庙
  萧县孔庙
  吴江孔庙
  肇庆孔庙
  曲阜孔庙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全国第二大孔庙--建水孔庙
  南京夫子庙
  苏州孔庙
  江阴孔庙
  上海嘉定孔庙
  上海宝山孔庙
  合肥大孔祠堂

  资料来自 孔氏宗亲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