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交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霞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王保民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管理学院能源课题组为本论文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科研过程中给我以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还要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还要感谢马元平同学、张乐同学、赵洁同学、王玥同学三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友谊长存! 相关的论文致谢样本·毕业论文致谢如何写·课程设计论文致谢词·博士生论文致谢范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感谢信·本科毕业论文致谢·大专毕业论文致谢词 求学生涯暂告段落,但求知的道路却永无停滞。三年的交大生活给予我许多珍贵的财富,教会我许多难能的品质。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十六字箴言将伴随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不断前行。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但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礼仪”的具体涵义。
现代人从字面上理解,一般很容易望文生义,把“礼仪”二字理解为礼貌与仪态相结合。于是,乎在许多人的认识中,中国人都是非常讲礼貌而且仪表堂堂的。正常的中国人应该都如绅士一般,放在英国,那我们应该举国皆gentleman方为本来面目。然而回到现实生活当中,似乎又不像是这么回事,好像许多中国人还是挺不讲礼貌,挺粗俗的。于是不少人感叹: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讲礼仪了,老祖宗的东西都快丢光了。
其实这是许多人错误理解了礼仪之邦中“礼仪”二字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起源于何时不可考,但由于中华文明有系统性明确文字记载是始于周朝,许多典籍最早溯源也至周朝,于是中国礼仪正统标准之源被确认在周朝,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实际上指的是社会制度、社会等级和社会伦理的组合;而“仪”则是“礼”的表现形式,是依礼而制定的一套系统的程序。例如:讲求尊卑长幼、体现等级之序这是礼,而叩头、作揖、排座次这些就是仪。这就很明显了,在古代社会礼字当头,仪在中,体现的是尊长的威严和卑幼的恭顺,礼貌只是副产物,只有当地位相当的同辈之间交往时,礼貌才有所体现。
这种礼仪制度,古代人不仅有很多行为上的体现,在语言文字上,更是有许多专有词汇来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礼仪已渐渐远去了。然而,过去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有不少流传下来的习俗和语言,显现出了古人的谦逊,对人的尊重以及个人的修养。因此,笔者主要通过对汉语中流传下来的敬辞与谦辞进行讨论,以进一步理解礼仪。
汉语里的敬辞与谦辞,是古人温文尔雅特性的体现,形成了中华古代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汉语里敬辞与谦辞之多,世界语言文字里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将这些敬辞谦辞汇总起来,那可以编一部书,当然其中有不少已经不合时宜,逐渐为人所遗弃了。而对于流传广、使用频率高的敬辞谦辞,有人将编了一个口诀,我们姑且称之为《敬谦辞口诀》,口诀云:
家大舍小令外人,小寒拙鄙称自身。
高大尊贵又贤惠,光雅拜赐皆用对。
这个口诀里的关键词与一些人称代词、动词、名词相结合,以对别人恭敬、对自己谦逊、对长辈尊敬为三大原则,从而产生来新的词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敬辞和谦辞。
下面我们对《敬谦辞口诀》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汉语中常用的敬谦辞。
一、家大舍小令外人
这句话中,关键词是“家”、“ 舍”、“ 令”,针对的对象是自己的家人。长于自己的在称谓前冠“家”字,小于自己的则冠以“舍”字,而对于外人,则在称谓前冠以“令”字。(这里仅举常用的例子,对于不常用或关系太远的称谓不作讨论。)
例如:
“家”字类——
谦称自己的父母:家父、家母。
谦称自己的兄嫂:家兄、家嫂。
谦称自己的姐姐:家姐(这在普通话里已不多见,但在粤语里还是很常见的。)
谦称自己的叔叔婶婶:家叔、家婶。
“舍”字类——
谦称自己的弟妹:舍弟、舍妹。
谦称自己的侄儿:舍侄。
谦称自己的亲戚:在统称亲戚时,一般用舍亲表示。
但是,“舍”字使用在自己的妻子儿女上是有例外的: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女,由于旧时三纲中有“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是有主宰权的,于是就不能随便用“舍”字了,否则“舍妻”、“舍子”、“舍女”之“舍”,就不被认为是谦卑,而理解为“舍弃”,变成“抛妻弃子”的意思了。因此称妻子多为“内人”、“糟糠”;“贱内”太过恭谦,以至于有歧视妇女之嫌,也不常用了。对于女儿多爱怜地称为“小女”。但对儿子一般不称为“小子”,这个词多用于骂人,称儿子一般为“犬子”。
“令”字类——
称别人的家人,多冠以“令”字表示尊重。
敬称别人的父母:别人的父母长自己一辈,应给予双重尊重,故不直用“父母”二字,而是称为“令尊”、“令堂”(别人的母亲也常称为“高堂”。)
敬称别人的兄、弟、姐、妹:令兄、令弟、令姐、令妹。
敬称别人的子、女:用“令子”、“令女”亦是可以,但为了抬高对方的身份及彰显高雅,更常见的是称为“令郎”、“令爱”。
二、小寒拙鄙称自身
这句里的关键词是“小”、“寒”、“拙”、“鄙”。冠在描述自己的事物之前,以示恭谦。
“小”字类——
中青年读书人自称:小生(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小生不在此列)。
普通中青年自称:小可。
“寒”字类——
寒字用于谦词较少,主要有称自己家为“寒舍”。而“寒门”则是一个专有名词,指地位卑微的家庭,而不是谦称自家。
“拙”字类——
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称自己的作品:拙作。
“鄙”字类——
对自己的谦称(不论年纪):鄙人。
称自己的意见:鄙意。
称自己的见解:鄙见(亦可称“拙见”)。
称自己的言论:鄙言。
称自己的姓氏:鄙姓(亦可称“小姓”)。
三、高大尊贵又贤惠
这句的关键词有“高”、“大”、“尊”、“贵”、“贤”、“惠”,全用于敬辞,主要如下: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言论(比较对自己的谦称“鄙言”)。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比较对自己的谦称“鄙见”、“拙见”)。
大驾——称对方亲临。
大作——称对方作品(比较对自己的谦称“拙作”)。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尊姓——称对方的姓氏(常与“大名”连用)。
尊命——听从对方的意见。
附注: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尊字类的敬辞似乎偏离的原意,逐步带有反讥的语义了。例如,“尊便”原意为请人方便行事的敬辞,可现在常用于“悉听尊便”。
贵庚——问对方的年龄。
贵姓——称别人的姓氏(比较对自己的谦称“小姓”)。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
贤兄——对年长于自己男子的敬称。
贤弟——对年轻于自己男子的敬称。
贤侄——对晚自己一辈男子的爱称。
惠存——敬请对方保存。
惠顾——敬请对方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赠——敬指对方赠予(有时亦称“惠赐”)。
四、光雅拜赐皆用对
这句的关键词有“光”、“雅”、“拜”、“赐”,这组关键词的特点是多用于动词之前,组成动词型的敬请。主要如下:
光临——尊称他人的来访。
雅览——请对方观看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的敬辞。
雅正——敬请对方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指教。
拜读——恭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访——恭指看望对方。
拜托——恭托对方办事情。
赐教——敬请对方指教。
赐复——恭请对方给予回复。
结语: 汉语里的敬谦辞实在是多到不胜枚举,但已有很多已经不用了。本文所列举的敬辞和谦辞虽为常用,但相信随着汉语的发展,其中有些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也有些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依然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菁华而继续闪烁着光芒。
宾宾全身的汗毛顿时全都竖了起来,心“砰砰”乱跳,简直要跳出胸膛,他,等待着……
“不错,下次继续努力!”天呐,这句话真是出自妈妈之口吗?怎么会这样?宾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定是在做梦!他使劲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啊,好痛!这一切都是真的!接着,他胆怯地问:“真的吗?”“当然了。”“耶!妈妈万岁!”宾宾心花怒放,飞速地奔上了楼。
吃完晚饭,宾宾兴高采烈地把试卷拿下来给妈妈签名,这可是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鼓起勇气给妈妈签名呀!
“妈,这试卷给你签名。”宾宾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把试卷一扔,随心所欲地操控着遥控器,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
课题研究论文致谢词范文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要随着这篇论文的答辩而结束了。有许许多多的舍不得,也有许许多多的感谢要说。
首先要衷心感谢的是我可敬可亲的导师李芒老师!您三年来对我学习和研究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令我终身受益。在您的`指导下,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您的睿智、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爱、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学到了如何做事,您在生活中的幽默、宽容、豁达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千言万语在此刻化为了一句“谢谢您!”。
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给我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感谢所有在科技楼1006学习和生活过的同门:李莎、张玥、司言词、褚秋砚、毕海滨、陈守刚、周玮、张雪梅、董德宝等!特别要感谢的是和我一起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各位同门,因为这篇论文的实践工作是我们大家一起完成的。还要特别感谢李莎——这个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了七年的好朋友、好舍友、好同学,你和我一起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时刻,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考试,你在我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鼓励和帮助。
感谢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八一中学、郑州47中、北京市汇文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你们给了我丰富的实践土壤,使我从中汲取了无限的养分,让我能够站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我的论文。
感谢我的舍友兼好友:刘慧琼和代琼琳!你们的开怀大笑、你们的精神鼓励、你们的……给了我快乐和温馨的感觉,给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研究生生活。
感谢我身在远方的父母!你们给我生活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是我学习的动力。
感谢王江川!是你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还要感谢我的许多好朋友——旷晖、桂明、李葆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你们给我的是无法言表的帮助。
再次对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