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修辞论文题目

2023-03-12 08: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修辞论文题目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高考满分作文修辞拟题法 (新颖拟题法) 1、比喻。

以“诚信”为话题 ——背起诚信的背囊 ——永远的人生彩虹 ——诚信是金 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走出感情的沼泽 ——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感情“软件” 2、夸张。 以“转折”为话题——那次转折打倒了我 3、反问。

以“杂”为话题 为什么这样杂乱无章? 4、设问。 以“诚信”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影响吗? 5、借代。

以 关注生活”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 6、呼告。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让真理永恒 ——别了,亲情 7、对偶。

8、引用--情人眼中出西施 --天若有情天亦错 --为情消得理憔悴 --问世间情为何物 歌词名句借用化用法 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感情做主 --让真理做主 附:满分作文万能题目100例 1、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 2、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3、为感情喝彩 4、将奉献进行到底 5、品味遗憾 6、预习青春 7、遗忘教你洒脱 8、皈依自然 9、不能向生活称臣 10、揣好梦想上路 11、我最重要 12、守候心灵的春天 13、勤俭,从这里开始 14、与往事干杯 15、有一种失败叫成功 16、作别失去 17、让心灵在书中憩息 18、爱,是这样炼成的 19、深爱无痕 20、心灵的储蓄 21、倾听心灵的钟声 22、月若有情月长吟 23、心星点灯 24、与诚信同行 25、带着“诚信”上路(2001年) 26、生命的出口 27、点一盏心灯 28、人生也是一张答卷 29、期待诚信 30、打开“第三只眼” 31、一花一世界 32、我是谁? 3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4、横看成岭侧成峰 35、雏凤清于老凤声 36、月是故乡明 37、问渠哪得清如许 38、为有源头活水来 39、勿以善小而不为 40、一笑而过 41、未来的主人翁 42、一千零一个愿望 43、我的未来不是梦 44、让我们荡起双桨 45、请把我的情感留下 46、救救孩子 45、请把我的情感留下 46、救救孩子 47、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8、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49、有梦才有远方 50、世界有了我们更美丽 51、大爱无声 52、不经意的美丽 53、活着就是为了别人 54、最好的风景 55、人生需要装饰 56、千里共婵娟 57、山外青山楼外楼 58、此时无声胜有声 59、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60、无限风光在险峰 61、守住心灵的契约 62、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 63、出色人生的定义 64、望生塔上的歌 65、我思想,我美丽 66、一地梨花 67、得失寸心知 68、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 69、学会放弃 70、近水楼台\'贤\'得月 71、孔雀东南飞 72、诚以养德 信以修身 73、一句话,一辈子 74、道德,为人的底线 75、明明白白我的心 76、生命的高度 77、\'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 78、\'英雄\'岂可到\'无用武之地” 79、祸患常积于忽微 80、良心无价 81、走出呵护 展翅蓝天 82、该出手的不出手 83、亲情永不下岗 84、该出手的不出手 85、摸一摸猴子 *** 8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87、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一 88、呼唤晴朗的天空 89、不要“心太软” 90、小心这把双刃剑 91、擦干泪,不用怕 92、落霞与孤鹜齐飞 93、秋水共长天一色 94、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 95、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9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97、脚比路长 98、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99、一枝红杏出墙来 100、道是无情却有情 满意请及时采纳。

2012曲靖:成长不烦恼

成长,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话题。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们总是十分兴奋,十分叛逆,十分迷茫。我们会偷偷注意身边的人的一言一行;我们开始狂躁,不再是父母身边乖巧的安琪儿;我们失去了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变得唯唯诺诺。

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便和千千万万的中学生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走进教室,再也找不见小时候踏入这里的欣喜,取而代之的竟是无比的压抑。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心中又升起点点惆怅。昔日那熟悉的脸庞,如今早已不知去向。

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如石头般吵我砸来,处在迷茫中的我,来不及躲闪。只好带着遍体伤痕,独自去品尝身心的痛楚。

还好上天及时的把我眷顾,赐予我一个知己。在遇见她之后,成长似乎变得不再如此糟糕。心头的惆怅如冰川遇见了暖阳,渐渐的融化了。原本陌生的脸,因她的降临,不在石化,变得如此灿烂。

她叫帆。就是这个人,在我原本无趣味的中学生活添上了一个绚丽的光环。她笑的时候很好看,很灿烂,仿佛这个世界已没有事没事可以是她的笑容僵硬;她的声音很空灵,仿佛不带任何杂质的风;她的头发卷卷的,很可爱处处充满着成长的朝气。

我常常带着一大堆的烦恼向他倾诉。如,今天的考试卷为何这么难?老师今天讲的知识真没劲,我爸为什么老训我等诸类无厘头的问题。料到这,帆便那么的健谈,用搞怪的逻辑赐予我那些无厘头问题一个最不寻常的解释,而那个最不寻常的解释恰恰满做了我一个个接踵而至的疑惑。我感觉,帆就像是一个大口袋,大到可以装下我所有的烦恼。

向帆倾诉的时间长了,我感觉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得。我也开始学着为自己成长中的烦恼自定义一个乐观的解释。渐渐地,我的笑声大了起来,我不会再认为那是不矜持的表现,我的话多了起来,我不会再认为那是不淑女的行为。活脱脱的,我变了,自信,乐观是我最形象的代言词!

其实成长,就是一颗美味的糖果,那唇齿留香的滋味回味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可是如果不加以节制,我们便尝不到那最初的那份甜蜜,取而代之的必定将是阵阵疼痛。所以成长中的我要学会排解烦恼,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品味到更多的甜蜜与快乐!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骄傲的大声说:我的成长不烦恼!

精彩作文题目该怎么写? 不同文体有不同方法 题目,即标题、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有人将其比喻成眼睛.题目,或表明写作对象,或交代行文线索,或具有象征意义,或者提出观点,这是它的基本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因而拟一个提掣全文、传神动人的标题是十分重要的,直接体现了写作的智慧与匠心.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拟题,涌现了大量靓丽清新的标题.相反,有的题目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往往造成偏离话题的嫌疑.总结考生在拟题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就话题作文的拟题来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 2.题目要力求简洁凝练. 3.题目要含蓄隽永,忌直露浅显.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入胜的效果. 4.拟题要准确.标题的范围要尽量小且合理,要避免空泛,空洞无味,下抽象定义,喊标语口号. 5.题目要新颖诱人.作文题目要独出机杼,不落窠臼.善于应用艺术手法引人读兴. 下面我们看看话题作文常见的拟题方法: 一、选定文体,取己所长 话题作文并非不限文体,而是自选文体.选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易发挥出最佳水平,而文章的标题往往能体现所选文体.如以“山”为话题,可记叙为主——《山的那边》、《登山》、《山里人家》;可抒情为主——《山魂》、《大山的脊梁》;可议论──《还我绿装》、《也谈“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般说来,议论文的标题应该直接体现文章的中心论点.如2001年的考试中,《诚信无价》这个题目就直接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诚信的至高地位.而记叙文的标题就不一定要直接揭示主题,但必须和主题或主要内容联系,反映事物或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线索、范围等内容.如:鲁迅的《药》,是以文章的线索为标题. 二、前后附加,巧妙增补,从而以小见大 此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因话题宽泛,如不作限制,很难把握尺度.因此,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巧妙地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把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 三、巧用修辞,文才飞扬 巧妙使用修辞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特殊加工、整合,能避免一览无余,让文题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精炼紧凑,拟题时常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法: 例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考生拟的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 2.比拟法: 比拟的实质就是把写人的词语和写物的词语互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例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又如《“诚信”喊冤》、《天空的诉说》、《诚信,归来吧》、《为诚信呐喊》等. 3.夸张法: 所谓夸?比如,以“挫折”为话题,有位同学就拟题为《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不禁让读者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挫折给作者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又如何作为呢? 4.对偶式: 1999年高考中,一考生拟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5.双关法: 双关可以调节语言风格,使之委婉、曲折,从而产生含蓄的美感. ①谐音双关:如《从心做起》、《向前看与向钱看》、《忙,茫,盲》.《圆与缘》,利用汉字谐音双关的特点,巧借相似联想,由“圆与圆”的相交想到“缘与缘”的交错,从而感叹茫茫人海中那份来之不易的缘,引出“悟缘”“惜缘”的观点. ②语义双关:关于“温情”的话题,《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利用双关语“暖阳”和“春”来关和“温情”. 6.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拟题时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来表达思想的修辞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2004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可以拟为《自信与纳谏——腾飞的翅膀》、《海纳百川,我纳千言》、《自身免疫与药物治疗》等.而《减负,让人欢喜让人忧》、《阳光下的罪恶》、《铁汉柔情》、《“清水衙门”有“脏官”》等题目通过强烈的对比勾起了读者一看究竟的愿望. 四、引用、化用法 1.一些俗语、成语蜕变后可做标题.如《诚信顶天,善良立地》,将诚信与善良作为顶天立地之本;《失信猛于虎》,直接由孔子的名句“苛政猛于虎”蜕变而来;再如《推己及人,拷问心灵》、《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如此.这些题目匠心独运,生动活泼. 2.歌名、剧名、歌词、广告等大众娱乐传媒中的词汇凡是有思想性的、有哲理性的都可以善借巧代而妙笔生花. 如《关爱心灵,善待选择》、《诚信,山村人都知道》,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个题目就是麦氏咖啡广告语.《答案,与丰富多彩共舞》(化用《与狼共舞》影片名),《离开诚信的日子》(化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名),《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这。

秋风悄无声息的刮在这片土地上. 就这样,秋天来了.自己一个人漫步在校园里,一阵凉风拂过脸颊,夹带着花草的香气,是甜的?抬起头,树上的叶子也有些许枯黄,风卷着几片叶儿在空中飞舞,仿佛与秋风跳着回旋舞,那迷人的舞姿令人有无限的遐想,多少诗人曾为之沉醉,如今我亦为之倾倒.我没有诗人那样满腹文采,吟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也不像音乐家,能因此构出无数动人的乐章.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懂得欣赏这般略带悲伤的景色. 那些枯黄的叶儿,在漫天飞舞,终究却还是要落到地上,那一刻便是它生命的尽头,也许再也无人问津,也许,只能等到清洁工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化作滋养来年绿叶的肥料.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前者为后者打下一片美好的景色,等待后者开出更璀璨的花.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荡气回肠的诗句,最适合此情此景此物! 往年的秋天,走在去往学校的小道上,寥寥几人,那种感觉是最适合秋天的,凄凉,而又深沉,那时总会想起那些文人墨客吟出的秋的千姿百态,赋予了秋的万种情愁.有亡国之君李后主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悲凉,也有豪气万丈的易安居士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惨.无论是谁,面对秋时,总是会有一番情愫,述不完,也述不清.即使那是“佳节重阳”“东篱把酒”也终难挡秋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如此,我却依旧深恋着她的那份执着,那份悲并快乐的与众不同. 秋天的快乐,缘自秋天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年的辛勤劳作,在秋天收获丰收,对于我们,在那时,也可以放松自己,享受一年努力的结果!所以我觉得秋好像人生,有快乐,也有愁绪.如果一味单调,也是不完美的,而秋天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切! 秋天,山上的枫叶红了,那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对秋最好的歌颂. 我在秋风里感受到了秋。

刚出生的黄蝴蝶和白蝴蝶非常漂亮,不禁骄傲起来,而且非得争个高下。

她们一起飞到花丛边,看到百花争艳,就去问黄玫瑰。黄蝴蝶看了一下她们,再看看自己漂亮的黄衣裳,随口答道:“当然是黄蝴蝶漂亮啦,看,我就有一身嫩黄的纱衣……”听了黄玫瑰的话,黄蝴蝶高高地抬起自己的头,说:“哼,还跟我比,现在知道了吧?”白蝴蝶很不服气,就继续往前飞。

不知不觉,她们来到一株广玉兰的旁边。白蝴蝶急忙飞过去,问广玉兰:“你说我们谁最漂亮?”广玉兰正欣赏自己洁白无瑕的衣裳,看了一眼白蝴蝶,笑着说:“当然是你最漂亮啦,你看,我的衣裳多么高贵、华丽,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这下,白蝴蝶又耀武扬威起来。她们虽然都得到表扬,但是还是没有分出胜负呀!于是,她们之意往前飞,丝毫没有注意天开始阴暗起来。

她们正巧碰到一只蜗牛。异口同声地说:“蜗牛,你看我们俩谁最漂亮?”蜗牛不好意思地说:“都漂亮,都漂亮。我还有事,先走了。”这下,两只蝴蝶都埋怨起蜗牛来。

正说着呢,突然看到一群蚂蚁正忙着做什么。她们就像找到了朋友一样,飞过去,问蚂蚁:“蚂蚁,你说我们俩谁最漂亮?”蚂蚁看了一眼,头也不回地说:“漂亮那么重要吗?现在要下雨了,你们赶紧避避雨吧!”

“真扫兴!”两只蝴蝶说,“不行,我们今天非得分出胜负来,我最漂亮!”“我最漂亮!”

她们飞呀飞呀,咦,地上的动物都到哪儿去啦?不知不觉,她们飞过田野,飞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突然看到有几条小鱼,她们赶紧飞过去。可是,还没等她们问,小鱼就潜入了水底。

正当她们垂头丧气的时候,天上滴滴答答地下起雨来。这时候,她们才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找个地方避避雨。可是,她们望了一下四周,只有一滩水汪汪的水面,哪里有躲雨的地方呀。

可怜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这样被雨水打到了水面上,再也飞不起来啦……

语言学论文选题

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那语言学的论文题目要怎么选呢?下面我将为你推荐语言学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论修辞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论修辞本质的现代意义

3、论修辞学的性质

4、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5、修辞学的研究任务

6、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

7、论汉语修辞的民族特点

8、论修辞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9、论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10、修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1、修辞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2、论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13、论修辞学与哲学的关系

14、论修辞与传播的关系

15、修辞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16、修辞学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

17、修辞学与广告学的关系

18、论修辞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19、论修辞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20、修辞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科学

21、修辞学研究的多维方法

22、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方法

23、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24、社会修辞学研究概述

25、论修辞研究的心理学方法

26、结构修辞学及其研究

27、语言修辞学及其研究

28、言语修辞学及其研究

29、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30、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趋势

31、当代修辞学的发展方向

32、20世纪中国修辞学概述

33、21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展望

34、现代修辞学的体系建构

35、中西古典修辞学研究比较

36、中西修辞学研究方法比较

37、论修辞中的辩证法

38、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39、话语建构与语境的关系

40、修辞关涉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修辞价值

41、语境与话语理解

42、语境与修辞效果评价

43、语境学研究及其发展

44、语境学与现代传播学

45、语境的构成

46、认知修辞学及其发展

47、比喻的传播价值

48、修辞与真理

49、论修辞交际中的伦理法则

50、修辞研究中的伦理学方法

1、论修辞手段的定义及其构成

2、修辞方法及其构成

3、汉语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4、同义修辞手段

5、同义修辞手段研究概述

6、模糊修辞及其研究

7、寻常词语的艺术化

8、论辞格的本质

9、辞格及其定义

10、辞格的分类标准

11、汉语修辞格研究概说

12、汉语修辞格研究的进展

13、新闻标题中的比喻及其功能

14、比喻的结构

15、汉语比喻的民族特点

16、汉语喻体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17、花类喻体的文化含义

18、动物喻体的文化含义

19、比喻的民族心理基础

20、比喻与认知模式

21、夸张的民族特点

22、汉语借代的民族特点

23、反复的修辞功能

24、双关的语义结构

25、比拟的修辞功能及其语体分布

26、现代汉语公众称谓的变迁与社会心理

27、道德观念与汉语词语的伦理分化

28、汉语新修辞格探析

29、移就及其语义结构

30、句式的整散调配与话语风格

31、话语句式的长短转换方法

32、句式的雅俗分化及其调配

33、话语句式语气变化的修辞价值

34、话语句式的杂糅及其修辞价值

35、话语建构中的句式调配

36、话语句式调配的原则

37、话语句式调配的方法

38、词语选择的方法

39、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及其类别

40、词语的态度标示功能及其修辞价值

41、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

42、词语理性意义的轻重与运用

43、话语组织的原则

44、句际衔接的方法

45、话语句际组合的原则

急请求修辞学方面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0分!!!

我把写法告诉你,你自己写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在正式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要写出开题报告,以便指导老师能根据学生对文献的综述和对所选论题的认识,确定其可行性。
开题报告是作者将自己初步选定的题目之内容、思想等,以书面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
写开题报告目的:一是作者能将所选课题的内容框架、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文化结构、主要引征材料及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勾划,作者对该选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有序的组合清理,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好充分准备。二是作者能广泛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其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
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1、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用中英文撰写,汉语在前,英语在后。目的是限定毕业论文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即论题。应力求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15—20字。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2、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
3、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
4、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
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
6、本选题的撰写框架
框架可用提纲形式表述,一般构成如下:
引言:提出问题、摆明观点。
论点:分析问题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致包括: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论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做法。另外,利用实际数据作为论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其结果如何?对人们在英语教与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研究的?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般是英文参考书在前,中文参考书在后,以字母拼音顺序排列。
7、研究基础
作者在选择该题之前作过哪些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写过什么文章?说明能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理由。
8、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描述、实验、实证、文献、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测量、量化、行动研究、表列、图示、内容分析等方法。例如:实验的方法就是对英语教学班级进行实验对比;调查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查表、询问、问答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课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
9、撰写步骤及阶段任务
包括:选题及开题报告初稿、正式开题报告及提纲、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何时论文答辩等。

开题报告中文范例

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1)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 Johnson (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经。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队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贡献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
难点: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创新点: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1. 引言
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
2.1 隐喻的定义
2.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书语
2.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
3.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
3.1.1 习用性隐语
3.1.2 新生隐喻
3.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
3.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译汉译
4.1 翻译的标准
4.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
4.3 日常用语中隐语汉译的过程
4.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5.1 直译法
5.2 意译法
5.3 转译法
5.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
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 in Metaphors. ( College English Jan, v50 pp 89-94), 1988.
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Nida, Eugene A. &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aryknoll of N.Y. Orbis Book, 1981.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文伯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
5) 简要说明
本文分五个部分。一、简要介绍隐喻与语言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不可忽视文化背景,并且简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二、重点论述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四、讨论隐喻的汉译标准、难点、过程、基本方法以及根据语境而确定译法的原则。五、详述陈喻汉译的方法和技巧,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对每种方法的使用都不能走极端。结论部分,总结研究隐喻汉译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