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驳论文范文提纲

2023-03-11 08: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驳论文范文提纲

提出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进行驳论:先是:信“地大物博” 信“国联” 信“神佛” 再是:信“地大物博” 不信“国联” 信“神佛” 最后:信“地大物博” 不信“国联” 不信“神佛” 信“自己” 得出结论: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 作者:美女邓利

如何写论文提纲 4种方法来写论文提纲

目录方法1:基本的提纲结构1、遵循标准的字母顺序结构。2、也可以选择十进制提纲结构。3、选择何时用完整的句子,何时用简洁的短语。4、在第一部分介绍你的引言。5、在第二部分论述你的正文。6、用一部分单独总结你的结论。方法2:解释型论文的提纲1、理解解释型论文的要点。2、在第一部分介绍该论题的背景。3、在第二部分提供证明材料。4、做总括式的总结。方法3:驳论文的提纲1、理解一篇驳论文的目的。2、介绍这个争议问题的正反两方面。3、在“正文”部分驳倒你的对立观点并辩护你自己的观点。4、用对你的论证重要性的强调来结尾。方法4:叙述型论文的提纲1、首先明确论文的目的。2、交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3、列出每个情节的细节。4、用一句发人深省的结尾句,传达中心思想。论文提纲应该简洁的总结你论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一种合理的,明了的结构来组织它们。写论文是一中有效的语言组织技术,有的导师甚至要求学生上交论文提纲来证明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到他们的论文写作之中。下面是基本的提纲结构,但你添加进去的具体内容将因你的论文类型而异。多阅读以便学习更多解释型论文,驳论文和叙述型论文的写作技巧。
方法1:基本的提纲结构
1、遵循标准的字母顺序结构。字母顺序结构提纲是最通用,最易辨识的提纲形式,每一部分用罗马字母,大写字母,阿拉伯数字或小写字母的顺序来进行排版。罗马字母用来标注每个主要的段落或章节。一般来说,你的提纲中会使用三个罗马字母:一个用于引言部分,一个用于正文部分,一个用于结论部分。
大写字母用来标注每个主要章节里的论点。
阿拉伯数字用来罗列主要论点。
小写字母用于标注补充论述。
2、也可以选择十进制提纲结构。十进制提纲机构跟字母顺序结构类似,但是它只使用一系列数字来区别每个小节。在引言、正文、结语之类的第一层级,你可以用“.0”结尾的数字来标注。第一部分是“1.0”,第二部分是“2.0”,第三部分是“3.0”
在文章各个分段之类的第二层级,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随着每一块新内容的提出而增加。例如,在“1.0”小节,你可能使用“1.1”、“1.2”等等。
更下层级的部分可以在小数点后再增加一位数字。比如,在“1.1”部分,你可能看到“1.1.1”、“1.1.2”或者“1.1.3”之类的标题。
3、选择何时用完整的句子,何时用简洁的短语。对于大多数提纲论文而言,完整的句子能让你提供更多更详实的信息,因而更具有说服力。这一点在你需要上交提纲给导师时显得尤为突出。不管你选择哪一种表达,一定要保持连贯一致。避免将整句和短语混杂在同一个提纲中,除非某些分节是用类型而不是描述来区分的。
你可以将你的主要分节命名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但请注意有些导师可能会要求你使用其他表述。
不管你采用哪种结构,请简洁。一般来说,每一个要点应当不超过一行。 一些较长的要点可以占两行,但提纲中不要都是这类较长的要点。
4、在第一部分介绍你的引言。这一分节应当包括你的论题和论文相关的主要内容。在第一个次级要点写一句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论题总结。写该论题的一个有趣的事实常常是好主意。
第二个次级要点应当描述论题,它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承待解决的问题。保持简洁,你只需要陈述事实,不需要详细论述。
如果你需要详细论述某一部分,在第二个次级要点下加上一个小节。
最后一个次级要点应该是你的论文陈述。陈述你打算在论文中讨论的观点和看法。
5、在第二部分论述你的正文。这部分的每一个次级要点都用来介绍你的一个主要论点。不要把每个论点都当作“主要论点”。直接叙述本文将考察的论点即可。
在每个主要论点后,你应该写支持该论点的证明材料。每部分证明材料都应该独立分段。
如果需要的话,你也可以每个“主要观点”后面加一句过渡,以承接你的下一个主要论点。不过这不是必须要求。
6、用一部分单独总结你的结论。这一应当引导读者回到你在引言中提出的最核心的论述。请重述你的论文。不要直接复制你最开始的论文开题部分。用另一种语言改写同样的观点。
做一个总结陈词。总结陈词一般讨论本论文的意义,文中列举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解释这篇论文对本文范围之外的其他领域的重要性。
方法2:解释型论文的提纲
1、理解解释型论文的要点。一篇解释型论文往往表达一个观点。当你需要对考察的观点或论题做总结的时候,请注意这种论文体裁的初衷是全方位的考察本文论述的论题。不像驳论文,你不需要写该论题下的对立观点。
2、在第一部分介绍该论题的背景。你的引言部分应该侧重介绍该论题的背景相关。和大多数其他类型的论文提纲一样,第一部分下的第一个分论点应该是一段能吸引读者兴趣的综述。轶事、事实、定义或引言都是可以考虑的好主意。
你的第二个分论点一般应该包括该论题背景的相关信息。如果写一篇文学评述类的论文,你应该对所述作品做一个总览性的描述。对于其他主题,你可以考虑写一下有关该论题历史的总览。
用一个清晰的,精准的论文陈述对第一部分作结。
3、在第二部分提供证明材料。第二部分,或“正文”部分的每一个论点,都应当为你论文陈述的观点或看法提供相应的论证。在介绍每个新论点的时候为相应的论文段落写一个中心句。
提出你的证明材料。它们包括含文字类引言或释义,其他来源的论据,个人经验和采访。
分析每一份论证材料。在介绍完论据是,简要的说明它是怎样论证你的论文的。
在下一个分论点或论据之前加上过渡。
4、做总括式的总结。你提纲最后的“结语”部分应该回顾所有的材料并鼓励读者对该论题做深入思考。重新表述你的论文陈词。
列举你的主要观点或论据以便你讨论。如果可能的话,证明一系列观点。
陈述你的论文提出的任何新问题。
方法3:驳论文的提纲
1、理解一篇驳论文的目的。驳论文,或者称为说服性论文,是你在一个争议问题上为一方辩护所写的文章。为了辩护你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你必须同样清楚对方的观点。
2、介绍这个争议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在你的罗马数字顺序的第一部分,或是“引言”部分,你应当简要的完整介绍这一问题,并表明你讲为之辩论的立场。你的第一个分论点应该是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陈述。考虑使用数据、引用或寓言。将观点引导向你在该问题上的立场。
你的下一个分论点应该在总体上概述这个论题或这种情况。你可以考虑写为什么这个论题具有争议,也可以写这个争议的两个主要观点。
写你的论文陈述。对于一篇驳论文的提纲来说,你的论文陈述应当清晰的表明你将要辩护哪一方观点。
3、在“正文”部分驳倒你的对立观点并辩护你自己的观点。这一部分下的分论点应该均衡的既论证你一方的观点,也驳斥第的对立观点,不过实现这种结构有多种方式。格式化你的每个分论点,把它写成陈述你的一个观点并提供相应的论证的格式。论证材料同样应当驳斥你的对立观点的某种说法。
在前几个分论点中介绍完你的观点和论证材料。后几个分论点应该勇于驳斥你的对立观点的主要看法,并提供能够证明这些看法不正确的论据。
或者调换顺序。从驳斥你的对立观点开始,首先提供驳斥它们的相应证据。然后在后面的分论点中介绍你的观点和相应论据。
4、用对你的论证重要性的强调来结尾。你需要回顾一遍你的主要观点并解释为什么你所持的一方观点是正确且重要的。在结尾部分的分论点中用新的说法来重新陈述你的论文。
在下一个分论点中重新陈述你的主要观点。在这里你应该简洁的总结你的主要观点,而不要详述。
包含进一个行动呼吁。驳论文是最有可能包含行动呼吁的文体了。通过辩护一个主要论点,你鼓励读者对这个论题更优兴趣。如果没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答案,鼓励读者花更多时间来研究这个论题。
介绍你对这个论题未来走向的看法。它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取决于你在该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是主流的,或是小众的。
方法4:叙述型论文的提纲
1、首先明确论文的目的。叙述型论文是很有创造性的,通常在讲故事的时候用这种文体。故事本身一般是为了支撑一个观点或主题的。
2、交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开头部分要包含背景环境、人物信息和情节的概述。还需要为故事的寓意做铺垫。第一个小要点是介绍故事内容。还需要交代主要人物的信息或背景。这个要点句要足够吸引人,这样才能用全文的开头。
用其他人称列出,第一人称外的其他主要人物或细节。
用隐含故事主题的语句来结尾。跟传统的主旨句不同,你不需要直接说出主题。相反,你应该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叙述所围绕的主题。
3、列出每个情节的细节。提纲的主体部分,应该按时间顺序总结叙述的事件。每个要点应该介绍叙述中的新事件。每个要点要交代新的背景信息或新出场的人物。要点必须概括新事件的主要内容。
列出为寓意做铺垫的细节。不过要注意,这些细节不是列在要点下面的。
4、用一句发人深省的结尾句,传达中心思想。提纲结尾应该阐述故事的寓意。第一个要点要以包含寓意的句子开头。
用故事中的细节来补充说明这个寓意。
如果可能的话,最后的要点要向读者阐明寓意。

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话题写一个驳论文,,只要一个提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哲学内涵是说:万事万物坚持自我,是一切秩序的基础。
石头需要拼命的“为己”是以为石头并非肉眼所感觉的那么坚强,它也会被风雨所侵蚀,随岁月的流逝而老去、死去,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石头需要自己强烈的分子间引力来抗拒风雨。如果树木不在平拼命的“为己”做树木,那么我们将回到盘古之前的无天无地的混沌世界。社会的主体是个人,象自然界一样,正是人人的拼命“为己”导致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观,促进了文明的繁荣进步。如果人人都不“为己”而泯灭个性,那么人类的社会景观将灰飞烟灭。
研究表明,人类主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展自己的有序化规模。也就是说,主体的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就是“为己”,如果主体失去了这个内在动力,那么,任何主体都必然自发的灭亡,就必然会“天诛地灭”
价值工程学提出一个基本理念:任何工程系统都希望以最少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事实上,任何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系统同样希望以最少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功能效应。因此,把这个基本观念拓展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就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学理念:任何系统或者主体都会追求可持续的价值率最大化。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获得生物性存在的前提;人若抛弃这种实现自存的“为己”,的确是很难立身于天地之间的。
但人作为社群之一员,就不得不把握好“为己”的性质及程度,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决定了这个“为己”必然是关系之中的“为己”,不止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更是人与其他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里“人不为己”的“人”是所有人。如此,当任何个人之“为己”,伤害到其他任何人之“为己”,必然遭到其他任何人基于“天诛地灭”之恐惧或者天理之顽强反抗,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任何个人再勇猛也是以一身而抗天下,如此“为己”,不死都难!首先,因其过度“为己”,触犯众人,而失去道德性上之存在,而一旦见弃于社群,其生物性之存在恐亦难保存了。
综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然滴推论乃是,人若为己,不光天诛之地灭之,众亦不存之!

(很累的,采纳吧……O(∩_∩)O~)

怎么写驳论文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试以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
第一步: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第二步: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第三步: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第四步: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
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
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
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
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
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2)驳论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把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生,何必要逢时 驳论文的 该怎么写啊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反驳论点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

以下是我的见解: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试以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

第一步: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第二步: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第三步: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第四步: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

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

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

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

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

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2)驳论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把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15—1] 同学们大概经常听到、见到“开卷有益”这个词。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说开卷有益,开卷有哪些益?开卷是不是都有益?请你针对“开卷有益”这种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①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②论点要鲜明,论证方法得当,结构完整。
导思:这是一篇自拟题目的议论文。写好这篇作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先确立一个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对“开卷有益”这种说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写驳论文;也不宜全盘肯定,写成立论文。因为这种说法既有它正确的一面。又有它不够全面的地方,所以对这个看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论点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说法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要防止出这样一个毛病: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开卷有益,一会儿说开卷有害,令人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文章中还要将二者的联系点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说透。
3、从论证方法看,如果所读的书是坏书,则开卷未必有益,这里可以采取例证法,并辅之以引证法和喻证法,用前几年社会上黄书泛滥成灾毒害青少年作为事实论据,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充分论证黄书的害处和读好书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再把这两者辩正地统一起来。说明我们中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慎重地加以选择、读好书。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就将问题说得比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15—2] 1939年,郭沫若回乡探亲,平常散漫懒惰的某某同学登门拜访,并请郭老赐以墨宝(即请郭老题字)。郭老早已了解此人平时做事马虎、敷衍,便问道:“写什么呢”那位同学漫不经心地答道:“随便。”郭老眉头一皱,挥笔写下“不可随便”四个大字。
“不可随便”,言简意丰,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随便”。
请以《从“不可随便”谈起》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可以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
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