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红与黑研究论文有

2023-03-11 03: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红与黑研究论文有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青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红与黑》论文开题报告学术价值怎么写

1、首先阅读司汤达的红与黑,精读其中与论文内容相关的作品。
2、其次阅读红与黑研究的相关资料,掌握学术前沿动态。
3、最后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提高理论水平及思想深度。

关于红与黑这部外国文学作品的论文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论文题目是《红字》中的红与黑,“红”我知道指什么,但不明白“黑”是啥意思?

请看看《红与黑》(作者:司汤达)
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与环境紧密相连,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以此来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这是本书最大的艺术特点。

《红与黑》中,于连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情人

  因为自尊。德瑞那夫人迫于教会的压力写了一封信诋毁于连,眼看自己的大好前程就毁于一旦,自尊心也严重受挫,于是于连就要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下面是我写的一篇《红与黑》的论文,希望能给你帮助。
  生也自尊,死也自尊
  ——论于连自尊而卑微的一生
  每当人们提起于连•索雷尔的时候,就将他与野心家联系在一起,但是读过《红与黑》,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于连身上的自尊,以及自尊背后深深隐藏的自卑。
  于连是一个自卑感极强的人,因而,作为保护自己的工具,他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用自尊树立起一堵墙,挡住自己的缺点,这堵墙让人畏惧,偏偏于连又是那么地博学,因而他是那个让人敬畏的对象,倔强,冰冷的性格以及看似本分的行为让旁人无从说三道四,家族门第一直是当时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上层人看重它是因为高傲与排外,下层人看重它是因为嫉妒与痛苦,有着上层人一切优点却因自己“低下的身份“而无法跻身上流社会,上层的人嫉妒他所得到的”成就”,因而要揭发他,无论怎样,对于想混进社交圈的人,卑微的出身就是死罪。
  于连强烈的自尊在他幼年时就已经形成了。“从孩提时,他那沉思的神态和苍白的脸,使其父亲觉得这孩子活不长,即便能够活下来,也是家中的一大累赘。他同全家人格格不入,特别恨哥哥们和父亲。每当星期天在广场玩时,他总是挨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文静的,无声的便是与之格格不入的,这种情况下,读书成为于连唯一的精神出路,读书使本来就高傲的于连更加高傲。
  于连和当时许多青年一样崇拜拿破仑,不仅是因为拿破仑的赫赫战功,更是因为拿破仑完成了他们保守起见爱,超越等级的梦想,也许这永远都只是梦想。
  他出身卑微却在得知去做家教后说道“我可不愿意当奴仆”和“我和谁同桌吃饭”而不是工资薪水知多少。这里,于连强烈的自尊心可见一斑,一般人也许会问到自己是否是奴仆,但是绝对不会问道和谁一起吃饭这样敏感,细致的问题。但敏感的于连却能。
  于连的自卑,敏感的自尊从他迈进市长家里就开始潜滋暗长,初见市长夫人,由于市长夫人一句话“您真的懂拉丁文吗?”依据便深深刺痛他的心,其敏感可见一斑。在回答太太话的时候,于连急于像太太澄清尽管自己身份,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并不卑贱。他将自己与两个哥哥,父亲划清了界线,将自己与勋章获得者老军医与西郎神父这类高尚的人联系在一起,他的自尊在他的辩解中一览无遗。
  德•雷纳尔先生由于攀比心作祟,让于连签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于连拒绝了,理由是合同是单方面的约束于连而德•雷纳尔先生刻意随意地解雇他。因此,到市长加不到一个月,于连就已经受人尊重了——自尊,成为他进入这个家庭的敲门砖。
  当他获得敲门砖之后,便开始利用他的自尊,别人的尊重和自己文静的外貌寻找并吸取他所缺少的精神的慰藉,与女主人通奸。
  关于于连与德•雷纳尔太太之间的爱情,我觉得是弄假成真的爱情,于连开始将占有德•雷纳尔太太看作是一场战斗,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内心独白一样:“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着这位家财万贯,荣华富贵,占有他太太的手侮辱侮辱他!”想到这,他对自己说,“是的,我一定做到,谁叫他对我表示那么大的轻蔑!”,这种心理是长久压抑的抑郁与自卑的表现。
  德薇太太来做客后,于连有一天突发奇想,“我必须得到两个中的一个”他想到。他发现他喜欢钟情于德薇太太,这并不是因为德薇太太更美丽动人,而是因为她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是以一名博学,受热尊重的家庭教师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他腋下夹着一件叠好的平纹棉布上衣的工人儿子出现在德•雷纳尔太太的眼中。这是怎样的思想呢?是虚伪,还是更深层次的自卑?
  当恋情被发现,被迫到神学院念书,在学校里,同学们对于立案的评价足以显示的不合群与高傲。“看看这个绅士,看看这个虚伪的家伙!”、“他假装看不起最好的伙食,香肠和腌酸菜,呸!这个坏蛋,这个傲慢之人,这个该下地狱的人!”于连用自己的自尊,高傲在污浊的神学原理换来的就是这样的评价,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神学院学员的虚伪,但是也不能否认于连的自尊已经使他“不食人间烟火”而备受憎恶。
  于连的自尊心一直在暗中潜滋暗长,从市长家到神学院,再到侯爵家,他的自尊心因为外界环境的变换也在不断地膨胀,侯爵家的小姐马蒂尔德以及其他人对于连的态度不得不使他加倍设防。于是,“于连同年轻的伯爵关系也因为自尊而不在密切了,当伯爵的朋友和于连开玩笑的时候,于连总是反唇相讥。于连在一两次失礼后,下决心不再和马蒂尔德小姐说话,除非她先开口。”、“虽然德•拉穆尔府里的所有人都对他非常有礼貌,但他总觉得自己失宠了。他的外省常识,使他引用了一句话来解释这个变化,那就是:“全新的就是全好的”一两次的玩笑对于贵族们来说是他们固有的高贵身份的体现,这对于于连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对与德•拉穆尔小姐,几次交锋后,于连便对她很冷淡了,甚至有一次交锋后说出:“我真是讨厌这种女孩,她太过于时髦了——她的衣服几乎要从她的肩膀上掉下去了……她的脸色比以前更为苍白了……她的头发的颜色是那么的淡,简直像没有颜色一样!似乎是阳光照成这样的。她行礼和看人的样子是多么地傲慢!简直像一个皇后。”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到,马蒂尔德的骄傲开始激发于连的战斗欲,这就引发了以后所谓的“爱情”。
  关于于连的两次爱情,我个人认为,是那个时代女人的苦闷与与众不同的于连的自尊结合的产物。就是说,从德•雷纳尔太太开始,德•雷纳尔太太年轻时在修道院学习过很多东西,但觉得荒唐绝伦,不久便忘得一干二净,但无别的事填补这剩下的空间,因此她一无所知。作为家族产业的女继承人,从幼年起就周到众人的阿谀奉承,还有她那笃信守教的天性,注定她过一种内向的生活……曾被这个城的丈夫们引为楷模来教育妻子们,德•雷纳尔先生也为之自豪,可事实上这些都是她内心的独傲的结果……嫁人以后,平静的生活,唯利是图和总嘲笑她的丈夫,使她过分地孤独,高傲的于连于自己的性格相似,也能弥补她寂寞的生活。于是,她开始爱上这个与丈夫全然不同的年轻人,陷入了毁灭性的热恋中。
  再说德•拉穆尔小姐,这个漂亮的侯爵小姐,贵族的身份决定了她与生俱来的骄傲,她被冠为“舞会的皇后”连于连都曾经感叹道“高贵的马蒂尔德,为了配她,王子也显不出高贵”。这样出生高贵,天生丽质的人儿,怎么会没有人去追求呢?追求的男人如苍蝇一样围着她,她用她的博学,机智和骄傲拒绝也同样在吸引着他们。正因为平日看见的低三下四的男人太多了,高傲的她便选择了于自己同样高傲的于连,于是,开始了双方互相“征服”的恋爱。
  马蒂尔德到底还是受到男权思想的影响,几个回合过来,她甚至愿意臣服于于连,他曾经想到过“这样的话,他就是我的主人了。”这和于连的“战斗”精神有什么区别呢?于连“征服”马蒂尔德后获得的精神上的胜利与满足远远超过了地位和金钱的利益。本来于连由此可以过上上层社会的生活,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是又是因为他的自尊和对“荣誉”的重视,不容忍任何一个人污蔑他,哪怕是他曾经深爱过的恋人,惯于征服他人的于连却被别人毁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名誉,为了内心的虚荣,于连选择了报复,在审判的时候,面对瓦列诺等人的轻蔑于连宣称“我绝不向你们祈求恩惠”,“要我向任何怯懦让步,我将一下子变得不幸。”于连高度的自尊心,使他选择了死亡。这条与世俗不同的道路,结束了他的一生。
  生也自尊,死也自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