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刑法案例论文期刊

2023-03-10 22: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刑法案例论文期刊

田宏杰
百科名片
田宏杰教授田宏杰,女,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文化、经济刑法、比较刑法。

目录

生平
成就及荣誉
学业履历
工作履历
社会兼职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外语水平及能力
著作
论文生平
成就及荣誉
学业履历
工作履历
社会兼职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外语水平及能力
著作
论文展开 田宏杰 老师

编辑本段生平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不仅知识面丰富,研究视野开阔,而且治学勤谨。在攻读刑法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每年均因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荣获一等奖学金。受聘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工作期间,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仍独立主持完成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承担人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含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现独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项目1项。不仅通晓英语和日语,而且在刑法学领域中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中国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2人合著3部,主编、参编学术著作近50部,在刑法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普遍关注和好评,8项科研成果10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2002年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个人专著《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2005年被评为中国首届优秀法律图书奖(理论著作类)。 不仅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而且具有很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兢兢业业于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自2000年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以来,不仅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而且在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了具有相当难度的外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史、法律英语、行政刑法、经济刑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并能一一出色完成,不仅在全校历年教学评估中名列前茅,而且因教学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够结合授课对象的需求,准确高效地将立法、司法、学术研究和各类法律考试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各类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培训的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因而教学深受学生和教训人员好评,被学生评为“中国政法大学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鉴于在科研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2001年由北京市教委批准,提前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同年,应欧盟邀请,作为中国――欧盟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高级访问者代表团”成员访问欧盟8国,参加欧盟司法改革运动的考察培训;2002年1月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聘为刑法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3年经北京市教委评定,提前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4月由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聘为客座研究员;同年10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引进人才,引进至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工作;2005年1月,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学业履历
1984年~1987年 重庆一中(高中) 1987年~1991年 四川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本科) 1994年~1997年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1997年~2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3年~2005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在校学习期间所获荣誉和奖励情况: 1994年~1995年 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 光华奖学金(一等奖) 东京银行奖学金(一等奖) 1995年~1996年 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 光华奖学金(一等奖) 东京银行奖学金(一等奖) 1997年 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和“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 1997年~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吕振万奖学金”(一等奖) 1998年~1999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经报联报业奖学金”(一等奖)
编辑本段工作履历
1991年7月~1994年8月 成都昆仑计算机公司从事计算机编程及应用 2001年11月~2003年11月 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 2001年10月~12月 中国--欧盟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高级访问者代表团”访问欧盟8国(英、法、德、比、荷、卢、丹、瑞典) 2002年6月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3年11月~2004年10月 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2004年10月~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2005年1月~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7年3月~ 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
编辑本段社会兼职
⒈2001年09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研究员 ⒉2002年07月~ 中国法学会会员 ⒊2004年04月~ 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⒋2004年9月~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⒌2003年9月~ 北方天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编辑本段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⒈论文《故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罪的架构分析及立法建议》(合写,第二作者),1995年获四川省法学会优秀论文奖。 ⒉论文《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合写,第一作者),2000年9月获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海南杯”世纪优秀论文三等奖。 ⒊论文《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合写,第二作者),2001年3月获《人民检察》2000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部级奖)。 ⒋《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个人专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1月版),2001年11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2年7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9月获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优秀奖。 ⒌《公务活动中犯罪界限的司法认定》(参写,作者排名:2,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10月版),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⒍《我国入世后的反偷渡活动防治对策研究》(独立撰写),2003年12月获公安部直属机关“WTO与公安和队伍建设”征文比赛优秀奖。 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独立撰写),载《法律适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法官学院主办)2003年第7期;2004年3月荣获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度优秀论文 二等奖。 ⒏《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个人专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版),2005年1月荣获中国首届法律图书学术类著作优秀奖(奖项不分等级)。 ⒐《中国刑法解释》(参写,撰写字数:2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2006年荣获司法部法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编辑本段外语水平及能力
为更好地参加学术交流,了解国外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本人多年来一直注重英语能力的训练,现在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对话、阅读和翻译。此外,本人还学习了日语(二外)和法语(三外),有一定的听、读、写、译基础。
编辑本段著作
1.《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独著) 2.《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研究》(独著) 3.《违法性认识研究》(独著) 4.《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独著) 5.《“打黑除恶”刑事法律适用解说》(2人合著) 6.《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2人合著) 7.《妨害司法罪》(3人合著) 8.《单位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主编) 9.《金融诈骗犯罪研究》(副主编) 10.《刑事案例诉辩审评·挪用公款罪》(主编) 11.《黑社会性质犯罪抗制对策研究》(副主编) 12.《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总则之比较研究》(合著) 13.《刑法总则案例分析》(副主编) 14.《刑罚适用例说》(副主编) 15.《金融犯罪比较研究》(合著)
编辑本段论文
1.《无限防卫权的理性思考》(独立撰写) 2.《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问题研析》(第一作者) 3.《中西刑法现代化起源之比较考察》(独立撰写) 4.《刑罚目的研究——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独立撰写) 5.《论刑事立法现代化的标志与特征》(独立撰写) 6.《挪用公款罪客观构成要件司法适用研究》(独立撰写) 7.《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独立撰写) 8.《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独立撰写) 9.《侵犯专利权犯罪刑事立法之比较研究—兼及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完善》(独立撰写) 10.《票据诈骗罪客观行为特征研究》(独立撰写) 1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研究》(独立撰写), 12.《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独立撰写) 13.《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与犯罪构成关系的理性思考》(独立撰写) 14.《论刑事司法解释的创造性、限度及其方法》(独立撰写) 15.《宽容与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思考》(独立撰写) 16.《试论商业受贿罪的危害及其司法认定》(独立撰写) 17.《犯罪构成体系与刑事诉讼关系解读—兼论刑事诉讼对犯罪构成的结构要求》(第一作者) 18.《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与犯罪构成关系的理性思考》 19.《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 20.《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司法适用研究》 21.《宽容与平衡: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思考》 22.《试论商业受贿罪的危害及其司法适用》 23.《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之比较研究》 24.《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25.《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立法规定的反思》

举例说明参考文献引用期刊、专著、学位论文、报纸、标准、网络等方式。

[1] 赵秉志《刑法学》中央电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33页。
[2] 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出版,第668页。
[3]张强《解放军报》1998年12月2日,第三版。

中国刑事法杂志的投稿须知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发现,本刊将停用该作者稿件三年。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跪求关于刑事技术方面的论文参考文献!!!急!!!!

一是上公安内部图书期刊网,拥有98年以来所有参考文献;二是上维普期刊网,有比较多的刑事技术参看文献;三、上法律证据网,有较多关于同一认定的文章。

刘凤科和柏浪涛有矛盾,刘凤科结婚了么,刘凤科老婆

刘凤科和柏浪涛有矛盾。刘凤科结婚了,刘凤科主要讲授刑法,刘老师授课条理清晰、认真细腻,既阐释了刑法学的精髓,又介绍了刑法命题时各家观点的异同,详尽分析刑法命题各家观点在命题中的取舍。

澄清了一些司考中的不正确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扎实而深刻的掌握刑法法条之体系,并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深受广大考生欢迎。

扩展资料:

主要贡献:

当前主要研究主题:犯罪论的完善以及刑法重点罪名的理解和司法认定。出版专著两部:《刑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人民法院出版社)、《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参编著作三部:《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刑法案例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刑法新思潮》(北京大学出版社);合译著作一部:《比较刑事司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中外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