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作者通常会有一个疑问——论文要引用多少才是适当的?其实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论文需要,就都得放进去。关于引用要放多少并没有太多明确的规定,但在这篇文章,我们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你判断自己引用的数量是否已经足够了。在进入正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引用文献很重要以及引用数量为何能显示论文质量。
一、为什么引用文献是必备材料
引用文献代表的是作者已经仔细的研究过该主题相关的文章,并从而产出了新的内容来贡献给学术界。如果作者可以批判性的评论先前的文章并区别出自己的新发现与现有累积的知识不同,就能建立权威与可信度。这边强调“批判性的评论”是因为文献只有在被适当应用于论文当中才能呈现其价值。“质先于量”是在引用文献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引用数量在某些情况下传递出重要信息
过多或过少的引用数量,都隐射着一个信息,作者学术能力和其论文的不足。原因如下:
如果引用数量不足,尤其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主题,读者可能会认为作者没有做好足够的文献研究。如果作者没有下功夫做好研究,读者会质疑论文是否值得花时间阅读。读者会想:论文有什么创新点和价值? 作者是不是对学术研究不太在行? 此外,读者也可能认为你有抄袭的可能,因为当引用文献过少时很可能是因为作者没有将参考的相关文献列入引用文献中。
如果引用数量过多,读者会想你是否有彻底地分析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如果是文献回顾类型的文章,那引用数量则另当别论。论文需专注于研究主题的调查与发现,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心血结晶埋没在一堆文献与其他研究的讨论之中。让读者看到你发现了什么,以及这个新的发现是否偏离或符合现在学术圈对于你论文主题的理解。
三、影响参考文献数量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部分可能影响引用数量的因素:
1、参考文献的数量很大一部分是依据研究的目的。举例来说,literature和systematic reviews是现有研究的调查研究。因此,它们的参考文献列表会比一般只专注在本身研究议题的论文还要长。从许多期刊的作者须知(author guidelines)中也可以发现对于评论类型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上限相对较高。
2、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也会根据研究主题而有所不同。假设论文是关于较少人研究的主题,例如neuroparasitology的分支领域,会发现其实没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引用。同样的,新领域的论文也不会有大量的可参考文献。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况类似上述,可以检查看看近期其他相关领域文章的参考文献,看看是否能扩大一点范围,这样参考文献才有其价值。
3、另一个因素是所属机关单位或期刊的要求。 如果你正在准备硕博士论文,重复确认学校及学院的要求。虽然一般的学院都不会针对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做要求,但重复确认能换一个安心。比较常见的要求则是因为印刷问题的限制。
4、有时候作者会找到某个很可能为研究提供有益信息的论文,但因为没有阅读权限而受阻。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可以找找看哪些机构能提供你阅读权限。
5、考量到各领域比以往发表更多的论文,因为有越多的数据与论证可以引用,所以未来很有可能论文的参考文献会越来越长。建议可以参考近期在领域内发表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以此来估计适当的引用量。
6、最后,论文长度通常与参考文献数量有关联。
四、“适当”的参考文献数量
以下我们提供几个技巧来判断你是否涵盖足够的参考文献,我们同时也提供几个技巧提醒你如何有效的使用参考文献。毕竟参考文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同时要确保自己的研究为论文核心焦点。
让期刊成为你的向导
其中一个衡量引用数量的方式是调查符合自己领域文章发表的学术期刊,看看他们的作者须知(author guidelines)中是否有规范参考文献数量。确保参考文献列表符合这些期刊的限制要求。
读读近期跟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检查跟自己论文类型相似的文章有多少的参考文献数量,还有在每页引用的次数。
当然,上述方法只能告诉你一篇论文大概需要包含多少论文文献数量,但具体到每页应该要有多少引用时,则需要作者更加斟酌,因为某些章节有时候根本不会有引用的需要。 (例如:results section)
易美编校(Emate)提供专业学术论文翻译、润色、发表支持,微信公众号【易美编校】定期更新行业最新资讯、论文写作指导方法等,欢迎咨询
文献的作者太多时,可以注明两到三名作者,然后在其后加“等”字。
拓展资料:
注意引用参考文献时有几种常见的错误做法:
1、引用连自己都没看过的二手文献,虽然很省事,不过引用是否准确恰当很难保证。
2、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论文正文引用的内容不一致,具体表现为论文正文标注引用的内容和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对不上,驴唇不对马嘴。
3、切记不要只引用自己的论文,这样的作者是存在的,对于国内的期刊而言也许会给这样的作者修改补充的机会,对于国外期刊往往直接是退稿的,只引用自己的论文,无论你在所涉领域有多么高的成就也要谦虚,对于编辑和审稿人看来,往往认为该作者对其研究领域的进展不够了解,研究课题也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
4、参考文献引用过多,时间长。大家都知道应该使用和引用参考文献,但切记并不是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多越好,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步,许多前沿期刊会被国内作者看到,并第一时间引用,因此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如有条件可引用近一两年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
5、对于国内期刊而言,有些作者阅读了比较偏冷的英译版的文献,在引用的时候却是英文原著的,这样是不可取的,可以直接引用中文译著的。
6、参考文献引用类型太过单一。
参考资料:文献-百度百科
论文的引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水平,对于课题组而言论文引用的次数反映了这个课题在本领域当中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当然文章不被引用,引用次数的多少还与研究的方向是否热门,成果所涉及的领域是不是宽广有关。如纳米材料研究,纳米很时髦,且它能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和消毒等领域,研究纳米的人也很多,当然发表关于纳米文章的人也多,你引用我,我引用你,这样,纳米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自然也就多,若杂志常发关于纳米研究的文章,则该杂志的影响因子自然就会增加了。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的。
期刊喜欢发表简明扼要的论文,对字数和页数都有严格要求,但是这样会导致作者删除论文内容,从而不利于期刊自身的影响力,但是也不是说为了让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增加,就故意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故意增加文章的总字数。
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与引文引用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引用的文章越多,被引用的次数就越频繁。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好的参考,研究时间越长,发现、阅读和学习就会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资料和理论,结论越可靠,就越有可能被引用。
不是。
1、毕业论文中引用一篇不能超过三次,一篇论文可以引用多篇文献,也可以将一篇文献引用多次。
2、但是最多2到3次,不能在一篇论文里面反复引用同一个文献,这样就变成了模仿和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