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三岁bai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见贤思齐”作为主题,可以写某个人物作为榜样,因为什么事情,学习到了“见贤思齐”这个道理,正文:
孔子说:“看见别人好的方面,就要自己思考如何向别人看齐。”
一次我和姐姐兴致勃勃的学种花,选好了我们各自喜爱之花的种子。有模有样的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做着。我们先找来两个空花盆,在最下面垫好石头,撒上泥土,把种子埋下,浇上水。就开始耐心地等待它们发芽。
刚开始我和姐姐坚持每天浇水。后来我渐渐失去了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浇着水。半个月过去了。我和姐姐的花都发了芽,由于之前我的“特殊照顾”。
我的芽明显比姐姐的短了一截,而且还呈现病态的枯黄。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好像在对我说:“主人,快点好好照顾我吧,不然我怎么开出漂亮的花儿来给你看呢?”
看着我那枯黄的芽,再看看姐姐那盆嫩绿茁壮的芽,我决心“痛改前非”努力看好我的花。我开始每天浇水。但我的芽却似乎并不领情,依旧枯黄,而姐姐的似乎更茁壮了。
我开始留意姐姐的做法。原来她并没有每天浇水,而是每隔两三天浇一次,我询问姐姐为什么这样做。原来这样花才会更旺盛,我也学着跟姐姐一样浇花,给花除草,施肥。
我试着去学习姐姐的方法,耐心的去对待自己的花。姐姐不论做什么事的极其的有耐心,懂得坚持。而我缺少的正是这两点。我学着姐姐的坚持,坚持给芽儿浇水,除草,施肥。
我渐渐懂得了见贤思齐的含义,也懂得了坚持,现在不用姐姐的提醒和帮助,我也能自觉的照顾好我的芽儿。就像芽儿的成长需要肥料一样,我也需要摄取知识。我和姐姐约定每天做一章练习,一个月后考试。
我学习了姐姐的贤以后,我做任何事都很有耐心,不焦躁,懂得坚持。我每天都坚持着做一章,从不拖欠。
一个月后,妈妈出题我跟姐姐来做,我做得十分迅速,正确率也很高。妈妈对我一个月以来的付出作出了肯定。 芽儿开花了。
做事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但不能盲目付出,要懂得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上,才能收获最好的回报。
写作思路:从见贤思齐的来源开始,写一个议论文,突出表现见贤思齐的意义。
孔子曾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这句活告诫我们要向优秀,杰出的人才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似的缺点,然后无则加勉,有则改之。所以,古往今来,无数人都崇拜贤人,模仿他们,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丝的与贤人的相同之处,可单单模仿贤人的外形就够了么?
“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这讲的是有一个人觉得邯郸人走路样子很优雅,就着力模仿,结果模仿不成,反而将自己原本走路的姿势给忘记了,最后是爬回了家。不错,这个人有良好的价值观,懂得要见贤思齐,但是他并没有抓住本质,人家邯郸人走路优雅是源于他们的心境。
有了平静,闲适的内心,自然而然就表现在走路的样子上,而这个人只看到了表面,以为只要外表相似就可以了,结果落得爬回家的下场。在如今的社会中,有许多人追星,盲目模仿明星的样子,却不知道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与他们在台后付出的汗水。是分不开的。模仿,永远成不了星。
所以,见贤思齐,追得是贤人如何贤,要看到事物的本质。王羲之学书法,集百家之长,学的是前任如何运笔么、,先修身养性,后写书法,最后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孔子教育我们的是学习贤人们的优点,化为我们自身的长处,而不是单单的浮于表面,重要的是为什么,而不是结果。
在现在社会物质的诱惑下,人们曲解的“见贤思齐”,我们往往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就单单想靠模仿来出名,在看到自己举手投足一副明星样时就飘飘然了,以为自己真的了不起,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你做到的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曾今我成绩并不好时,我父母就告诉我要向优秀的学生看齐,我听了。看到那些学霸做题,我也做,他们玩,我也玩,可到头来他们考得还是那么好,而我,甚至还退步了,我十分疑惑,父母笑了,说:“让你向他们看齐,学习的是他们学习的方法,不是他们表面上动作。”
于是,我又一次观察,发现他们都类似的有错题集,都会列计划,而且多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上课认真听讲……这时我才明白,见贤思齐,一定要明白本质,否则永远都不会成功。
能做到见贤思齐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要注意到自己是不是从本质上去学习优秀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